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
- 格式:ppt
- 大小:5.37 MB
- 文档页数:70
做好精神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指导精神障碍疾病属于一种严重疾病,当前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在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家庭压力下,患上精神障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精神障碍疾病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等多种疾病特点,大多数病人在住院治疗康复后便可以出院,此时患者从医院专业治疗转变为社会性治疗的,需要家属的照顾护理,此时医院、社会、家庭三者形成了一个整体,三者互相连续,形成一个医疗服务网。
因此,当精神病人回到家庭之后,社区应当协助家属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帮助精神病人控制疾病。
一、精神病人社区康复指导的作用及意义精神病人回归了社会之后,需要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
社区康复指导主要是在本社区负责人员指导、干预之下,家属有效照顾好病人。
指导家庭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供优异的休养环境,精神病人都比较喜欢和家人团聚,感受家人的关怀与爱护,想要家庭带来充分的温暖。
指导家属多鼓励病人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此外,指导并组织病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艺术活动,通过提高自我能力来增强自我价值感,改善自身的精神状态,防止因长时间不和社会、周围环境接触出现与孤寂感,导致精神衰退。
社区康复服务下,能够利用相关社会资源有效为精神病人提供康复指导,临床实践可知,想要精神病人尽快回归社会,恢复他们的劳动能力,需要病人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
而目前随着我国的精神医学不断创新发展,社区机构的规章制度不断地健全,社区可以指导精神病人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鼓励家属多带领精神病人参与社会活动,这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社区康复指导,能够让更多的人们不再歧视精神病,了解到精神病相关知识,在社区大力宣教下,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到精神病相关知识,消除人们广泛存在的社会偏见,以此为精神病病人的康复创造了优质的社会环境。
在社区康复指导下,让精神病人主动的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生产劳动,培育精神病人的不同劳动技能及工艺技术,帮助病人通过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来获得安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让这些精神病人为社会创造一些财富,有效缓解家庭的负担及社会的负担。
社区帮扶精神病人帮扶措施背景介绍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持续性、复发性、难治性、危害大等特点。
尤其是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或孤独无助的患者,更加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帮扶。
为了给予此类患者最好的关怀,许多城市已经采取了集中治疗和社区治疗的方法,但由于护理人员和治疗师的缺乏,社区治疗往往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因此,制定合理的社区帮扶方案也变得非常重要。
目标群体本文主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或孤独无助的精神病患者,他们需要得到积极的支持和关怀。
具体措施家庭帮扶家属是社区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家庭成员需要尽力争取患者的信任,让他们认为家庭是一个安全的地方。
其次,家庭成员需要在充分的了解疾病的基础上,提供恰当的关爱和照顾,包括饮食、睡眠、药物保健等方面。
如果患者有安全顾虑或身体状况发生不良反应等问题,家庭成员也应该及时提供帮助。
心理帮扶患者的情感状态也需要获得关注。
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会出现情感低落、焦虑和失眠等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支持是必需的。
包括家庭心理治疗、指导患者学习简单的自我放松技巧、倾听和指导患者理解自己的疾病等等。
康复训练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会失去自我控制力,因此,在进行训练时,需要尊重患者的情况,并提供适当的训练方式。
包括逐步退换换行为、认知训练、轮排训练等。
定期复诊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药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药物的使用必须参照医生的建议,并及时调整剂量和种类。
同时,定期检查是必须的,特别是对于一些药物副作用比较大的患者,需要更加关注。
结论社区帮扶精神病人需要团结全社会的力量,仅仅靠家庭成员是远远不够的。
各个社区也需要增加对护理人员、社工人员和志愿者的投入,让他们成为社区帮扶的重要力量。
同时,专业医师的支持和监督也至关重要,因为这些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比较脆弱,不能被忽视。
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帮助这些患者也是一种社会责任,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此基础上,社区帮扶精神病人才能得到最好的支持。
第十一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目的要求]熟悉家庭护理的概念、目的、评估的内容、护理目标、一般原则掌握家庭护理中的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精神疾病变化的重要指标。
了解国外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发展、社区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卫生的护理特点,掌握家庭康复护理的原则、职业技能的康复训练的内容、精神卫生三级预防保健的范圃和要求[教学方法]自学[内容要点]◇家庭护理的主要目的是向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在家庭里提供整体的护理,帮助患者减轻从医院返回到家庭后的困难,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恢复社会适应力,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的评估:1.患者自身的评估(1)患病前在家庭中的情况(2)总体状况(3)精神症状(4)生活技能(5)文化背景、职业角色、工作经历、娱乐活动、宗教信仰等。
2.家庭系统的评估(1)家庭功能(2)家庭结构(3)家庭情感氛围与家庭环境。
(4)家庭的社会支持系统。
(5)家庭对精神疾病知识掌握的程度及预测病态行为的能力。
(6)家庭文化背景与知识水平(7)家庭成员精神健康水平。
◇家庭护理目标(1)家庭能提供有适宜情感氛围、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生活环境。
(2)家庭能协同患者共同制定治疗和日常康复计划,并能督促实施。
(3)家庭成员能掌握疾病的有关知识,识别疾病的重大变化,如疾病复发。
(4)家庭能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家务劳动等,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减缓或控制精神衰退。
(5)患者精神症状逐步好转,至少不恶化。
(6)患者在家庭中能逐步恢复自我照顾的能力,包括能完成治疗计划,直至恢复正常的家庭角色。
(7)患者能与社会保持良好接触,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家庭护理的一般原则(1)护理人员与患者和家庭照料者要保持密切联系和良好的护患关系,定期家访和护理,以随时检测患者病情变化,解答并帮助解决患者的问题,尤其应注意缓解家庭成员在照料患者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
(2)与家庭成员和患者定期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所需的康复护理计划,执行、评价、修改计划。
浅论精神病人的家庭护理精神疾病家庭护理是精神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延缓和减少精神疾病复发,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标签:精神病人;家庭护理;意义;任务;注意事项目前,精神科医院采用的管理方法大多属于看护式照护,患者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病房,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在这种封闭式监管下会形成社会剥夺,久而久之使长期住院者的人格衰退,并易于产生继发性残废。
而家庭可以为病人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
病人可与家人团聚,得到亲人的照顾、享受家庭温暖,还可以广泛接触社会和现实生活,可改善精神状态。
从而可以避免长期住院与社会隔绝而引起的精神衰退。
院外家庭治疗与护理,是在社区护士的指导下,由家属来完成。
1、家庭护理的意义1、密切接触社会、改善精神病人的精神状态。
病人可以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手工艺活动等,密切与周围环境接触,可改善精神症状。
2.社区护士定期随访,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
掌握病人的情况,如病情有无变化,是否坚持治疗等。
随访指导可促使家属对病人防治疾病的重视。
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等,可收到巩固治疗,预防复发的效果。
3、促使病人恢复劳动力。
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社区机构不断得到健全,依靠社会上有关方面的力量,将散居在社会上的精神病人组织起来,实现开展药物治疗、工娱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并加强家庭护理。
让病人参加有组织的生产劳动,培养训练他们的劳动技能,減轻家属和国家的负担,并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家庭护理的任务1.为病人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
有的精神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尤其是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精神衰退是其症状之一。
社区护士要给予具体指导,要根据病情特点,躯体情况以及家庭生活条件等,与病人及家属共同拟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启发病人自觉遵守,要求家属协助督促执行。
其目的在于培养病人逐渐适应生活,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实行有规律的生活。
如按时起床和就寝,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精神病患者日常护理有哪些内容由于精神病是一种长期性的慢性病,因此,家庭成员要逐渐地调整自己的身份,并在此过程中为将来的“持久战”作好充分的准备。
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精神病实际上就是病人存在着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这种疾病在对事物的认知、情绪、意志、行为、心理活动等方面都会表现出长期而显著的异常,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的病人还会选择自杀,或是进行攻击。
那么,对于精神病人来说,平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护理?1、心理支持首先,对病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实际病情、心理特征等进行全面的评价,然后依据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这些辅导可以采用宣传手册、视频、面对面等形式,重点是了解病人的发病征兆、症状表现、预防措施、应急处置等。
同时,应加大对患者家庭的教育力度,以促进病人按时服药,自我照顾等方面的改善。
其次,在与病人的沟通中,教导病人如何进行自我监控,提高病人的自控能力。
对于有自我感觉或受到歧视的病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联系病人所在的社区或工作单位,给予充分的合作,防止病人再次出现精神疾病。
护士要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患者,避免歧视、嘲讽等行为,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看待病人,并且要充分的尊重病人,鼓励病人倾诉自己的心声,然后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一方面可以缓解病人的精神压力,缓解病人的一系列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医护与病人的关系,提高病人的顺从程度,最终帮助医护解决问题,因为很多病人在发病的时候,都会对其家属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举动,家属会觉得很冤枉,病人也会觉得很愧疚,这个时候,一定要跟病人的家人说清楚,争取相互之间的理解,并且积极交流,为患者及其家人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言语交流首先,我们可以使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的谈话方式,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迂回的提问方式来理解病人,从其他角度来理解病人的病情,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然后,我们会耐心地让患者说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病人的问题,同时,我们会在病人出现幻听、妄想等情况的时候,告诉病人危险的可能性;最后,可以让病人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做一些运动,或者通过拳击运动,可以让病人以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治疗,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给病人打稳定药,来稳定患者心情。
居家精神病人的日常护理措施处于急性发病期的精神病人,由于其对社会治安和躯体健康可会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在短时间内门诊难以控制,因而此类精神病人是需要住院进行治疗的。
除此以外,处于康复期或者表现较为安静的病人,虽然在心理上会有些胡思乱想,但在不影响到社会和他人、自身健康的情况下,一般可于门诊治疗,并居家休养为主。
居家护理是指在有医嘱的前提下,由社区护理人员向已出院的精神病人或者长期家庭疗养的慢性精神患者提供连续性、系统性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因此也常常被称为“家庭健康护理”。
总的来说,便是以居家患者为服务对象,以家庭日常护理为主,以家庭护理服务措施为工作方法,社区护理人员与家庭成员共同参与、互相配合,以确保精神病人在居家时能得到持续性的治疗照护。
对此,本文就居家精神病人的日常护理措施进行介绍,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1.居家精神病人的日常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
精神病人由于受到自我、家庭以及社会的影响,在心理方面总会产生诸多心理活动和心理压力,他们常常会认为外界对自己总是存在有偏见和歧视的,也常常会存在有强烈的否认心理,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废人,不愿接受治疗和护理,还会产生愧疚心理等,这些异常的心理活动,是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消除的,此时就需要家属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劝解、教育病人,帮助病人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使其能够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和坚强乐观的生活信念,使其能够提高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应对外界刺激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
护理人员应多鼓励病人参加有益身心的社会活动,使其心情愉悦,增强生活勇气。
2.生活护理。
调整饮食方案,保证病人营养物质的补充能适应长期药物治疗;鼓励病人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例如洗碗、扫地、倒垃圾、擦桌等,培养病人自主、自理和自信的生活能力;督促他们定期理发、洗澡、更换衣服等;帮助病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保证每天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午饭后有1-2小时的午睡时间,减少病人对烟酒等精神活性物质的依赖。
重症精神病患者家属护理及健康教育资料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护理精神病是高发性的疾病,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也对其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一旦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患病,便会搞得全家人不得安宁。
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该掌握一些对患者的护理知识,这样才会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所带来的困扰。
一、家中有精神病人应该怎么办?1、承认现实:由于世俗偏见,家属往往怕丢面子,怕影响病人的前途而不予承认这一客观现实。
其实这样既耽误病人诊疗良机,廷误病情,同时也加重家庭负担。
2、正确对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一方面给病人以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采取积极主动求医行动。
3、尽早医治:应尽早到精神病专科医院诊治,积极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系统、彻底的治疗,争取理想的疗效。
二、精神病人不肯就医怎么办?1、劝慰法:请平时在病人心目中有一定威望的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劝其到医院就诊。
2、激将法:当病人不听劝告,甚至发生对抗时,旁人不妨激他句:“既然你说没病,为什么不敢去医院检查?”,病人可能为证实自己没病或赌气而来医院。
3、会诊法:请精神科医生上门进行会诊。
4、强制法:必须经由其法定监护人(如配偶、父母等)的同意和委托,或者由公安机关执行,以免产生法律纠纷。
总之,对不肯就医的病人千万不能迁就,只有采取断然措施,才能使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哪些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治疗?1、首次发病的确诊为精神病的患者。
2、精神症状明显,病情较重的患者,如兴奋躁动、有丰富的幻觉妄想、言谈举止异常。
3、患者的病情严重影响他人或自身安全,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或到处乱跑,不听家人劝阻和管理,拒绝治疗等情况。
4、病人神志不清、抽搐,或合并脑炎、肝炎、心脏病等躯体疾患的。
5、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系统调整药物时。
四、精神病家属护理的误区1、精神病和其他病一样,只是一种疾病。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
精神科患者居家管理制度一、患者基本情况1.1 姓名:XXX 性别:男年龄:32岁1.2 病历号:XXX 住址:XX市XX区XX街XX号1.3 诊断:精神分裂症1.4 就诊医院/科室:XX医院精神科1.5 主治医师:XXX1.6 家庭成员:父母、妻子二、患者基本情况描述2.1 XXX先生患有精神分裂症,已经持续5年,在家居住期间,曾因病情恶化进行了多次住院治疗,并接受了心理治疗。
目前病情相对稳定,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社会交往。
2.2 家庭成员对XXX先生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和支持,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日常管理。
2.3 家庭条件较好,能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和饮食条件,方便患者进行康复和自我管理。
三、患者居家管理制度3.1 就医管理3.1.1 XXX先生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遵从医嘱服用药物,不擅自中止治疗。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
3.1.2 家属需要定期陪同XXX先生到医院进行随访和检查,确保病情稳定。
3.2 生活起居3.2.1 XXX先生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睡眠对疾病康复非常重要。
3.2.2 家属需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糖分。
3.2.3 家属需要关注XXX先生的个人卫生,提醒他定期洗澡、更换衣物。
3.3 社交交往3.3.1 家属需要关注XXX先生的社交情况,鼓励他与外界进行积极的交流,并且避免与不良社交圈子接触。
3.3.2 家庭成员需要经常与XXX先生进行交流,关注他的情绪变化和日常生活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4 康复锻炼3.4.1 家庭成员需要鼓励XXX先生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
3.4.2 家属需要陪伴XXX先生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提高他的社会参与感。
3.5 心理支持3.5.1 家属需要关注XXX先生的情绪变化,积极引导他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5.2 家庭成员需要与XXX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他的内心世界,尊重他的情感需要。
第七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即社区防治(一)单项选择题1.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应该DA 立即停药,避免药物蓄积B 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伤人毁物C 为避免受到歧视,尽量不要去医院复诊D 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各种活动2.布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居室时,应该CA 独居,关锁B 尽可能远离亲人,避免亲人受到攻击C 室内不放置可能造成自伤或伤人的危险品 E 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防止着凉3.下列哪项不属于精神疾病的第一级预防内容DA 增进精神健康的保健工作B 健康教育C 心理咨询D 定期对居民进行精神健康检查4.精神疾病的康复发展趋势为CA 从社区康复向医院康复转移B 以医院康复为主C 医院康复向社区康复转移D 以护理院康复为主5.关于精神疾病的预防,以下哪项不正确AA 第一级预防的措施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B 第二级预防是治愈疾病、防止复发C 第三级预防是减少精神残疾的发生D 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做好预防工作的总趋势6.精神疾病康复的目标和方向为CA 全面康复B 减少复发C 重返社会D 功能训练7.精神疾病康复的总则和方针为AA 全面康复B 减少复发C 重返社会D 功能训练8.精神疾病康复的手段和方法是DA 全面康复B 减少复发C 重返社会D 功能训练9.关于工娱治疗的叙述,哪项不正确DA 工娱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B 工娱治疗可促进患者康复C 工娱治疗可防止患者精神衰退D 工娱治疗是患者处于急性期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10.情绪抑郁或情感淡漠的患者适宜BA 镇静性工疗B 振奋性工疗C 一般性劳动D 强度较大的劳动11.兴奋激动的患者适宜DA 一般性劳动B 热情高涨,欢乐的劳动C 振奋性工疗D 镇静性工疗12.下列有益于康复治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 设法限制或减少残疾程度B 培养与训练生活与工作技能C 从社会工作过渡到家务劳动D 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13.康复治疗的最终目标是AA 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与社会B 提高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C 提高患者家务劳动的能力D 使患者能够回归家庭(二)多项选择题1.有关精神病与精神残疾的关系,下列哪些不正确CDEA 精神残疾强调精神疾病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B 精神病是一类高致残率的疾病C 精神疾病患者就是精神残疾的人D 抑郁症不会导致精神残疾E 精神分裂症必然导致精神残疾2.工娱和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有ABCDEA 陶冶患者情操,加强新陈代谢B 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反应能力C 恢复和发展患者人际交往的技能D 转移患者的病态注意力E 减少患者幻觉、妄想等症状3.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内容有BCDEA 药物治疗B 家庭康复C 人际交往技能训练D 学习求助医生的技能E 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4.家庭护理精神分裂症患者时,应该注意的有ABCDEA 监督服药B 安全防范C 心理支持D 鼓励参与E 合理、安全的居室布置5.精神分裂症是CDEA 一种耻辱或被人瞧不起的病症B 一种慢性的、复发率高的、几乎治不好的疾病C 如果及早到医院接受现代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多数预后较好D 出院后应按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E 家属的帮助与关怀要适度,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三)简答题1.简述精神疾病的康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