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版九年级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8
山东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以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
在山东版的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一系列基本的化学知识点,为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们将就山东版九年级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元素和化合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原子。
元素是由一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在山东版九年级化学课程中,重点介绍了常见的一些元素及其性质,如氧、氢、碳和金属元素等。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化合物的概念,即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学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形成新的物质。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反应等。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将理解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3.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
学生将学习到酸和碱的性质,以及它们在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此外,九年级化学课程还涉及常见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及酸碱中和反应中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4. 电的基本概念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形式。
在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电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和电阻等。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将理解电的产生和传导,以及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5.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是化学中两个重要的类别。
九年级化学课程将介绍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并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同时,学生还将学习到合金的概念和制备方法。
6. 燃烧和燃料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
在山东版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燃烧的基本概念、条件和类型。
此外,他们还将了解常见燃料的特性和应用,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通过实验和实例,学生将理解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7. 颗粒理论颗粒理论是化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物质由微观颗粒组成的特征。
在九年级化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颗粒性质,以及相变和分子运动。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四冲程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B.甲图冲程能获得动力C.丙图冲程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D.丁图冲程存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D解析:D甲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所以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乙图中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行,气缸容积增大,是吸气冲程;丙图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气缸容积减小,是排气冲程;丁图中两个气阀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是做功冲程,此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故A错误;B.甲图为压缩冲程,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丁图)获得动力,故B错误;C.丙图为排气冲程,不存在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错误;D.丁图为做功冲程,在该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2.2020年11月24日,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氢液氧燃料作推进剂,属于绿色环保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氢燃烧得越充分,其热值就越大B.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对火箭做功,燃气的内能会增加C.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火箭升空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D.通常情况下气态的氢氧是采用高温高压方式进行加注的C解析:CA.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有无充分燃烧无关,故A错误;B.燃气对火箭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气的内能会减小,故B错误;C.燃气对火箭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正确;D.令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通常情况下气态的氢氧是采用低温、高压进行加注的。
故选C。
3.如图所示,是小普同学跟爷爷学习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由此他联想到热机的四个冲程,以下与排气冲程最相似的是()A.鼻孔吸气B.气沉丹田C.排山倒海D.打完收工D解析:D小普同学跟爷爷学习气功的四个基本动作,鼻孔吸气相当于吸气冲程,气沉丹田相当于压缩冲程,排山倒海时对外做功,相当于做功冲程,打完收工相当于排气冲程。
政治1.什么是公平?①公平是和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合作中的公平。
②公平是一种主观感受, 是参与合作的人们通过比较产生的。
③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 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社会的重要表现有哪些?社会公平重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并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劳动和奉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3.为什么说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①社会需要合作, 更需要良好的合作, 而公平是合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②失去了公平, 合作就很难维持下去, 更不也许成功。
③生活之中我们与别人合作时, 需要树立公平意识, 努力维护合作公平。
4.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有哪些?(1)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 有助于合作成功和不断延续;(2)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3)有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对的解决社会矛盾, 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 有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5.我们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要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2)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3)具体做法:树立社会公平意识,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而不侵害别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6.判断正义的标准是什么?凡是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有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别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都是正义的行为。
相反, 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损害公共利益和别人合法利益的行为, 都是非正义行为。
7、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要为人正直(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
尊重和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3)要坚持正义的标准, 按照正义的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 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 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体现。
(4)不伤害、不侵犯别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规定, 故意伤害别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5)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山东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一、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2.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质量和物质的变化质量是物质所具有的衡量的属性,物质的变化包括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二、物质的组成1.元素元素是一种由同一类原子构成的纯物质,在化学中用符号表示,如氧气的化学符号为O2。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三、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例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四、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将已知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起来,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并按照一定规律划分为若干个周期和族。
2.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总结出来的描述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定律。
五、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
2.分子化合物分子化合物是由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合物,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六、酸、碱和盐1.酸酸是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化合物,酸性溶液呈酸性。
2.碱碱是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碱性溶液呈碱性。
3.盐盐是酸和碱反应后形成的化合物,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
七、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中的电子的转移导致原子的氧化和还原。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定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元素的氧化态的变化、电子的转移和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存在来判定。
一、解答题1.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图是物质的构成转化关系图。
(1)图甲为某些物质的微观示意图,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写序号,下同),与图乙中A 对应的是_____。
(2)图乙中,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变化_____(填“a”或“b”);变化b 一定有元素的_____发生改变。
解析:③ ④ a 化合价【解析】(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④是三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③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③;④;(2)图乙中,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变化a ,变化b 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答案为:a ;化合价;2.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氧气的性质,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1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中,红磷燃烧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倒吸进入集气瓶中,进水量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可能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生成黑色固体 2343Fe+2O Fe O 点燃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白烟2254P+5O 2P O 点燃 气密性不好(合理即可)(1)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2343Fe+2O Fe O 点燃(2)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白烟;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2254P+5O 2P O 点燃。
(3) 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水进入集气瓶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小(合理即可)。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__(2)硫在氧气中燃烧: 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4)过氧化氢制氧气: _上述反应中,反应(2)、(3)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反应(1)、(4)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
山东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与能量的关系的科学,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山东化学九年级上册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们来逐一介绍这些知识点。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纯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元素和化合物的区别。
2.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二、物质的量与摩尔1. 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 摩尔的概念: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摩尔浓度的计算方法。
三、溶液与溶解1. 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2. 溶解的过程和影响溶解的因素。
四、中和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1. 中和反应的定义和示例。
2.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判定方法。
五、金属与非金属1. 金属的共性和特点。
2. 非金属的分类和性质。
六、酸、碱与盐1. 酸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2. 碱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3. 盐的定义和常见性质。
七、离子反应与电解1. 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
2. 电解的概念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
八、氧气与气体中的氧1. 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 气体中的氧的检验和鉴别。
九、石油与煤1. 石油的成分和分馏。
2. 煤的种类和用途。
以上是山东化学九年级上册的主要知识点介绍。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将来学习更深入的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并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让我们一起探索化学的奥秘,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选择题1.Two hundred students_______ took part in the sports meeting.A.at total B.in total C.total D.for total B解析:B【解析】句意“总共有200个学生参加了运动会”。
in total总共。
故选B。
2.-The song Ordinary Road has won high _____________ from the public.-Yes, it simply moves millions of people.A.purpose B.record C.advice D.praise D解析:D【详解】句意:-歌曲“平凡的路”赢得了公众的高度赞扬。
-是的,它感动了数百万人。
考查名词辨析,A. purpose目的;B. record纪录;C. advice建议;D. praise表扬,赞扬,根据句意“感动了上百万的人”,指赢得高度赞扬,故选:D。
3.The old man prefers to ________ at home rather than ________ to have a picnic. A.staying;going B.stay;goingC.stay;go D.staying;go C解析:C【详解】句意:这位老人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去野餐。
考查非谓语动词。
stay 呆,动词原形;staying呆,动名词。
go去;原形;going去,动名词。
短语prefer to do A rather than do B表示“宁肯做A这件事也不做B这件事”。
短语stay at home呆在家;go to…去……。
根据题意,故选C。
【点睛】prefer to do sth.rather than do sth.“宁愿做……而不做……” I prefer to watch TV rather than go out.我宁愿呆在家里也不出去。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某某教育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二、学习目标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会判断置换反应。
5、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的介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全面突破知识点(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实验表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
例如,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时几乎不与氧气反应,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
1、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镁条置于空气中表面会逐渐变暗,是因为生成了白色固体氧化镁。
②点燃时(在空气中)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化学方程式:2Mg+O22MgO应用:战场上用镁做照明弹。
2、铝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银白色的铝的表面逐渐变暗,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铝,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我们在做铝条性质实验之前,务必要将其保护膜打磨去除。
②在氧气中点燃时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铝片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3、铁与氧气的反应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发生反应。
②常温下在潮湿的空气中,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会生成暗红色、比较疏松的物质——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
③铁在氧气中点燃时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注意:做该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留下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燃烧的铁丝不能靠近集气瓶内壁,以防止集气瓶炸裂。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山东九年级化学上册是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初步了解和学习的阶段。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结构、性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十分广泛。
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学生将学习有关物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变化速率、酸碱中和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上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第一章:物质的组成物质是世界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物质的组成主要包括元素和化合物两个方面。
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在学习物质的组成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原子和分子这两个概念。
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位,而分子则是由相同或不同的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的基本单位。
第二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中的重要工具,它将所有已知的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在一张表中。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包括周期和族两个概念。
周期是指元素按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一列,而族则是指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所构成的一组。
学习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素间的关系和性质。
第三章: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物质变化的一种形式,它揭示了物质内部原子、分子的变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消失,新的物质生成。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化学反应的研究对于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化学变化速率化学变化速率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
了解化学变化速率对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章:酸碱与中和酸碱与中和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酸碱是指具有一定性质和特点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进行检测和分辨。
酸碱性的大小可以通过pH值来判断,pH值越小,说明物质越酸性;pH值越大,说明物质越碱性。
山东版九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什么是公平?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列举我国近几年采取的哪些政策体现了社会公平?农村实行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制度;实行公务员选拔制度;实行廉租房制度等。
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有哪些?(1)有利于合作成功和不断延续;(2)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和社会的长消费品市场久安。
4、我们如何维护社会公平?(1)要靠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2)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3)具体做法: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5、判断正义的标准是什么?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相反,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6、正义要求每个人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现代社会典型正义人物代表:任长霞(打击黑社会势力)、魏青刚(奋不顾身救人)、徐洪刚(英勇同歹徒作斗争)等等。
7、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要为人正直(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3)要坚持正义的标准(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要求(5)要鄙视和制止非正义行为。
8、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
9、不同的人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历的变化,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便不断扩展变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会发生改变。
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承担好各种社会责任。
10、承担责任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1)耗费时间,影响兴趣和爱好(2)承受压力,影响健康(3)利益受到损失(4)甚至危及生命。
11、为什么要承担社会责任?(承担责任意义)(1)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对个人来说)承担责任能激励自己充分发挥潜能,支实现奋斗目标,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帮助和支持,可以获得自尊和自信,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与赞誉。
(3)(对社会来说)承担责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
12、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1)会给个人、他人和社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2)会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帮助和支持,甚至受到法律制裁。
13、如何让社会投给我们赞成票(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A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B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C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要分清责任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学会统筹兼顾,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2)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山东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1、列举我国的社会巨大变化。
(1)百姓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人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已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举例:A、原来穿衣颜色单一,而现在衣服五颜六色,追求时尚。
B、原来人们只是吃饱,而现在追求吃好、绿色消费。
C、原来人们一般信平房,瑞现在多是楼房。
D、原来人们骑自行车,而现在多是摩托车、小轿车。
(2)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表现:A、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B、我国科技突飞猛进,在某些高科技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
C、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已建设具有较高现代化水平和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D、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举例:A、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并获金牌第一B、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C、青藏铁路全线贯通D、嫦娥一号探月成功E、研制大飞机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是:(1)党的正确领导(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3)人们的辛勤劳动(4)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坚持科学发展观(7)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党的地位如何?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这是因为(1)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奋斗目标是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3)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举例说明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以及先进人物代表。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A、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C、西部大开发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B、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C、神舟七号和嫦娥一号发射成功D、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免除农业税B、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C、实行廉租房制度D、关注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人物代表:郑培民、孔繁森、任长霞、王启民、许振超等。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
在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有哪些?它们各自的地位如何?我国对此采取了什么样的方针?(1)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2)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其中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3)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7、为什么要坚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公有制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按了关键性的作用。
8、不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它对于增加税收、活跃市场、拓宽就业门路、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根本目的是什么?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国。
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判断和衡量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0、我国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是什么?实行这样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分配原则:确立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1)改变了以往的“大锅饭”做法,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11、怎样理解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它是一个逐步消灭贫富差距的过程,但它不是同步富裕、同时富裕。
12、我们党的哪些政治体现了共同富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政策、关注下岗工人再就业等等。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原因:(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民不可能都去直接管理国家,只能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去管理国家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形式,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14、如何理解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权力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它们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根本目标都是代表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
(3)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上的代表都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他们对人民负责,依法行使国家权力,同时,他们要受人民监督,按人民的意愿办事,人民有权依法罢免自己不满意的代表。
15、我们青少年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1)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应有的情感。
(2)在生活中尊重人大代表,积极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尽到小主人的责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尽一份力量,是我们应有的行动。
16、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是我们事业胜利的基本保证。
17、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什么?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它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意义: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事务的自主权利,使少数民族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18、青省年应如何处理好民族关系?(1)应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
(2)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做到一言一行都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做伤害民族感情的事情,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九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1、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是由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2.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