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定位仪的选型原则
- 格式:pdf
- 大小:248.30 KB
- 文档页数:1
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地下管线定位的注意事项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地下管线的布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准确地定位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避免破坏地下管线导致的事故和损失,测绘技术成为了寻找和定位地下管线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进行地下管线定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要了解并充分研究地下管线的类型和性质。
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具有不同的材质和功能,因此在使用测绘技术进行定位时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
例如,电力线路通常带有强电信号,可以通过电磁测量来进行定位;而水、燃气等管线则可以通过地质雷达等技术来进行探测。
在了解地下管线的类型和性质之后,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测绘技术来进行定位,从而确保定位的准确性。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测绘仪器和设备。
地下管线的定位需要使用特定的测绘仪器和设备,如地质雷达、电磁仪器等。
在选择测绘仪器时,需要考虑其测量精度、适用范围和可靠性等因素。
同时,还要对仪器进行规范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要进行现场勘测和数据处理。
在进行地下管线定位时,需要进行现场勘测来获取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地面标志物、地下管线的走向和深度等信息。
在勘测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周围环境和地形的观察,以便更好地分析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在勘测完成后,还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效的信息和结论。
同时,要注重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
在进行地下管线定位时,涉及到破坏地面和可能造成事故的风险。
因此,在进行测绘工作之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例如,可以采取遮蔽、挖掘和封闭等措施来降低风险。
此外,还要加强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范。
最后,要进行验收和监测工作。
在地下管线定位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工作,检查定位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同时,还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工作,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线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智能地下管线仪的技术参数介绍智能地下管线仪是一种用于探测地下地形和管线的仪器,不仅可以便捷地获取地下地貌信息,还可以发现隐藏在地下管道网络中的物质和结构。
以下是智能地下管线仪的一些重要技术参数的介绍。
接收器参数频率范围智能地下管线仪接收器的频率是指其在探测过程中能接收到的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频率范围越宽,探测管线的覆盖范围就越广泛。
智能地下管线仪的频率范围通常为10kHz到100kHz之间。
接收器灵敏度智能地下管线仪的接收器灵敏度意味着其可以侦测的最小信号强度。
通常,这个参数数值越小,仪器可以侦测到的信号就越微弱,探测结果就越精准。
噪声水平智能地下管线仪在探测地下管道时,会被周围环境的电磁噪声干扰,噪声水平指探测器可以抵御环境噪声的程度。
通常情况下,噪声水平越低,仪器的精度就越高。
传感器参数传感器类型智能地下管线仪通常使用磁性传感器和电容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可以侦测到地下物体的磁场和电场改变。
磁性传感器有高阻抗、高灵敏度和高信噪比等优势;电容传感器有无直接接触物体的能力,便于实现非接触探测。
传感器数量智能地下管线仪通常使用多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可以在不同角度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数量越多,仪器的探测范围越广,探测效果也更好。
传感器分辨率智能地下管线仪的传感器分辨率指的是其能够分辨出地下物体的最小尺寸,也可以理解为探测器对物体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的分辨率越高,探测精度越高。
数据处理参数采样率智能地下管线仪的采样率指的是每秒钟探测的次数。
通常情况下,采样率越高,探测的数据越精确,但同时也会导致仪器的存储空间需求增大。
数据类型智能地下管线仪通常能够获取多种数据类型,例如时域数据、频域数据和瞬态数据等。
不同数据类型可用于不同的探测任务,时域数据可以适用于高分辨率探测,而频域数据则可以用于分析不同频率的信号。
数据处理算法智能地下管线仪的数据处理算法通常包括FFT变换、小波变换和瞬态分析等。
pe管线定位仪技术标准PE管线定位仪技术标准一、引言PE管线定位仪是一种用于定位地下埋设的PE管道的仪器设备。
它能够利用电磁波或声波等原理,准确地探测和定位PE管线,为工程施工提供方便和准确性。
为了确保PE管线定位仪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二、技术要求1. 定位准确性要求:PE管线定位仪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能力,其定位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频率范围要求:PE管线定位仪的工作频率应符合国际通用的频率范围,能够应对不同地域和不同频段的工作环境需求。
3. 探测深度要求:PE管线定位仪应具备一定的探测深度,能够准确地探测埋深在1米以上的PE管线,并有足够的探测灵敏度。
4. 抗干扰能力要求:PE管线定位仪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并过滤掉杂乱的信号干扰,保证定位结果的准确性。
5. 显示清晰度要求:PE管线定位仪的屏幕显示应清晰明确,具备良好的对比度和分辨率,以便操作人员直观地查看和分析定位数据。
6. 电池续航能力要求:PE管线定位仪的电池续航能力应满足工程施工的需要,能够保证至少8小时的连续工作时间,并且可充电。
7. 耐用性要求:PE管线定位仪应具备良好的耐用性和抗摔击能力,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的施工环境和工地作业条件。
8. 操作简便性要求:PE管线定位仪应具备简单易操作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操作人员无需经过专门培训即可熟练使用。
三、测试方法1. 定位准确性测试:使用已知位置和深度的PE管线进行定位测试,比较定位结果与实际位置的偏差。
2. 频率范围测试:利用频率发生器和示波器对PE管线定位仪的工作频率进行测试,确保其工作频率符合要求。
3. 探测深度测试:使用不同深度的PE管线进行探测测试,观察定位结果是否准确,并记录探测深度数据。
4. 抗干扰能力测试: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对PE管线定位仪进行测试,观察其是否能准确识别和过滤干扰信号。
地下管线探测设备技术要求仪器探查是在现况调绘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球物理条件,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探查地下管线应符合下列原则:A、应从已知到未知;B、应从简单到复杂;C、应优先采用轻便、有效、快速、成本低的方法;D、复杂条件下宜采用多种探查方法相互验证。
一、对探测仪器的技术要求1.功能多——既可作被动源法(50Hz法或甚低频法),又可作主动源法(磁偶极感应法、电偶极感应法、直接法等),一机多用,这样在探测地下管线中可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
有的管线仪配备一些附件,如示踪探头或示踪电缆可以用于非金属管道的探测。
2.工作频率合适——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对探测效果有很大影响。
较高的频率灵敏度高,对管道接头有绝缘层的铁管仍有较好的探测效果,但信号衰减快,且容易感应到相邻管线上,对区分相邻管线不利。
相反,较低的频率信号衰减慢,探测距离大,且不易感应到相邻管线上,对区分相邻管线有利,但当管道导电性差或接头有绝缘层时,信号不易传递,效果较差。
因此,一般管线仪应具有2~3个频率,以便根据需要选择。
3.平面定位精度高——定位方法有(△Hx、 Hx)极大值法(垂直线圈)和Hz极小值法(水平线圈)。
地下管线探测仪器最好具备两种线圈,两种定位方法。
4.确定地下管线埋深的精度高。
5.探测深度和探测距离大——仪器的最大探测深度取决于发射机的功率。
好的管线仪发射机应有较大的输出功率,且是可调的,因为当接收机靠近发射机工作时,太大的功率使一次场信号太强,影响探测精度,功率可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6.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一般应在-10℃至+45℃的气温条件下及湿度较大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7.有良好的显示功能,使操作员读数和操作方便。
二、探查施工的主要方法和应具备的条件1)探查的主要方法地下管线探查物探方法主要包括被动源法和主动源法,被动源法包括工频法、甚低频法等;主动源法包括直接法、感应法、夹钳法等。
我们一般采用的是主动源法。
地下管线定位技术的操作流程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管线、排水管线、燃气管线等。
在进行施工、维修和改造工程时,了解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借助地下管线定位技术。
本文将介绍地下管线定位技术的操作流程,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该技术。
1. 确定目标区域地下管线定位的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区域,即计划施工、维修或改造的区域。
这可以通过地图、设计图纸或现场实地勘测来确定。
2. 确定要定位的管线类型下一步是确定要定位的管线类型。
不同类型的管线可能采用不同的定位技术。
一般而言,地下管线主要分为金属管线和非金属管线,如PVC管线。
金属管线可以使用金属探测仪来定位,而非金属管线则需要借助其他技术,如地波雷达。
3. 选择合适的地下管线定位设备根据要定位的管线类型,选择合适的地下管线定位设备。
常见的设备包括金属探测仪、地波雷达、电阻率仪等。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检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
4. 开展地下管线定位检测使用选定的地下管线定位设备,进行实际的定位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
通常情况下,定位设备需要连接到地下管线或埋设标记物的外部电缆上,以便传输和接收信号。
5.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完成地下管线定位检测后,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或专门的数据处理设备来完成。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获得管线的准确位置、深度以及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6. 综合评估和判断根据地下管线定位的结果,操作人员可以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确定管线的完整性、安全性以及施工、维修或改造的可行性。
如果发现管线存在问题或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复、更换或改道。
需要注意的是,地下管线定位技术是一项专业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持续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总结起来,地下管线定位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确定要定位的管线类型、选择合适的地下管线定位设备、开展地下管线定位检测、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综合评估和判断。
测绘技术中的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方法与仪器选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地下管线的定位与探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地下管线包括供水管线、天然气管线、污水管线等,它们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对城市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地下管线的埋深较深,并且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如何准确地定位和探测地下管线成为一个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测绘技术逐渐应用于地下管线的定位与探测。
本文将介绍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方法与仪器选用的一些基本原则与技术。
一、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方法在进行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时,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电磁法、地面雷达法和超声波法等。
其中,电磁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向地下输送电流或产生磁场,然后测量在地面上由于地下管线的存在而引起的电磁信号的变化,从而得到地下管线的位置信息。
电磁法具有定位精度高、探测速度快的优点,但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有效性较差。
地面雷达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方法。
它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和散射现象,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束入射地下,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从而获得地下管线的信息。
地面雷达法具有探测深度较大、不受土壤电阻影响的优点,但在地下复杂环境下会产生较多的“噪音”,从而影响探测精度。
超声波法是一种通过测量超声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方法来定位和探测地下管线的技术。
超声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由于地下介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来推测地下管线的位置。
超声波法具有定位精度和探测速度高的优点,但需要在地上布设大量的传感器,因此成本较高。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方法,如激光扫描法、磁性法等,它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地下管线的定位与探测。
二、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仪器的选用原则在选择地下管线定位与探测仪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测量的范围和精度。
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地下管线的测量与定位是工程建设、城市规划以及土地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精确的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可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损坏现有管线,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本文将从技术和方法两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精确的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
一、技术篇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是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收集、管理和分析地理数据,可以准确地绘制出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将不同的空间数据进行整合,提供直观的地图和图表,为地下管线的安全运行提供支持。
2.地电阻率法地电阻率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地下电阻率变化来确定地下管线位置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测量电流和电场的关系,通过解析电场信号,可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方向。
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到地下管线的存在,并确定其准确位置,但需要专业设备和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3.地磁法地磁法是通过测量地下磁场变化来确定地下管线位置的方法。
地下管线会产生磁场的扰动,通过测量地下磁场的变化,可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
地磁法不需要对地下进行任何破坏性测量,适用于对地下管线进行无损检测。
二、方法篇1.地下管线专业调查在进行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地下管线调查。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地下管线的种类、走向、深度等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将为后续的测量与定位提供基础数据。
2.地下探测仪器的选择与使用在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中,选择合适的探测仪器非常重要。
常用的地下探测仪器包括地磁仪、电磁仪、地电阻仪等。
在使用这些仪器时,需要确保操作正确,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在进行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时,单一的方法可能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可以提高测量与定位的准确性。
例如,可以结合GIS技术与地磁法、地电阻率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管线位置的判断准确度。
4.标记与记录在进行地下管线测量与定位时,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标记和记录。
如何进行地下管线的定位和标定引言: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地下管线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由于地下管线的埋设深度、材质多样性以及无法直观观察等特点,地下管线的定位和标定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难题。
本文将就如何进行地下管线的定位和标定进行探讨。
一、地下管线的定位方法1.地下管线图纸研究地下管线的定位首先要依靠管线图纸的研究。
通过分析管线图纸中的标记和标识,可以初步了解地下管线的类型、走向以及所处深度区间。
基于这些信息,可以大致确定管线的大致位置,为后续的定位工作提供指南。
2.电磁探测仪器电磁探测仪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地下管线定位工具。
它能够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根据管线材质的不同,通过接收反射波的强度和时间差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这样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工地施工前的管线勘测和定位工作。
3.地磁法地磁法是一种基于地球磁场的定位方法。
地磁法利用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的差异,通过测量地下管线对地磁场的干扰程度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地磁法具有非接触性和高精度的特点,适用于一些较长、较深的地下管线的定位。
二、地下管线的标定方法1.地下探测工具地下探测工具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地下管线标定工具。
它通常由金属探测器和音频接收器组成。
通过金属探测器对地下管线的材质进行探测,并通过音频接收器得到声音提示,从而确定管线的位置和方向。
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用于大部分地下管线的标定。
2.地下雷达地下雷达是一种高精度的地下管线标定工具。
其原理是通过发射雷达波并接收反射波,通过分析波形图和信号能量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深度和材质。
地下雷达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适用于一些复杂多变的地下管线的标定工作。
3.钻孔和探头对于一些比较复杂、难以探测的地下管线,钻孔和探头是一种常用的标定方法。
通过在地下打孔,并将探头插入地下进行观察,可以直接获取管线的位置和状态。
然而,这种方法对地面环境的破坏较大,适用范围有限。
结论:地下管线的定位和标定是城市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如何正确使用地下管线检测仪进行水电煤气管道定位与安全检测引言:在现代城市生活中,水、电和煤气等管道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然而,这些管道往往埋在地下,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和接触到它们,这就给维护、维修与建设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地下管线检测仪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地下管线检测仪进行水电煤气管道定位与安全检测。
一、地下管线检测仪的原理及分类地下管线检测仪是一种通过电磁、超声波或GPS等技术,来定位地下管道并提供安全检测数据的设备。
根据使用的原理和功能,地下管线检测仪可以分为电磁感应型、超声波探测型和GPS导航型等。
1. 电磁感应型地下管线检测仪电磁感应型地下管线检测仪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放置电磁感应线圈或接地极,探测地下管道发出的电磁信号来定位。
它可以检测到电力、通信、煤气和给水等管道。
2. 超声波探测型地下管线检测仪超声波探测型地下管线检测仪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从而定位地下管道。
它可以检测到水、煤气等管道。
3. GPS导航型地下管线检测仪GPS导航型地下管线检测仪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定位地下管道,具有高精度和稳定性。
它可以检测到水、电、煤气等管道,并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二、正确使用地下管线检测仪的步骤1. 现场勘探与准备在使用地下管线检测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探与准备工作。
勘探人员应该了解工程区域是否存在管道,以及管道的类型和走向等信息。
同时,应清除工程区域的障碍物、杂草和垃圾,确保检测仪能够正常工作和移动。
2. 确定检测模式与参数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管道类型,选择合适的检测模式和参数。
不同的管道类型可能需要调整不同的灵敏度和深度范围。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使用地下管线检测仪的菜单或按钮来设置相应的参数。
3. 进行地下管道定位将地下管线检测仪放置在地面上,根据地图或现场勘探的信息,选择适当的位置进行定位。
在定位的过程中,保持仪器与地面的平稳接触,避免晃动或重力干扰。
图4齿轮知识查询与校核计算界面
3.3编写注册文件并编译执行
在完成了所有的应用程序编写之后,需要将其发布成DLL文件,而Pro/ENGINEER要实现与DLL 文件连接,需要编写注册文件Gear.dat,格式如下:Name GearManage
startup dll
exec_file D:\Gear\Debug\Gear.dll*dll文件存储地址
text_dir D:\Gear\text*菜单文件夹
allow_stop true
revision Wildfire
end
最后,使用Pro/ENGINEER主菜单【工具】/【辅助应用程序】中注册编写好的Gear.dat,如图5所示。
重新启动Pro/E后可在主菜单区执行开发的菜单命令进行到齿轮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模块。
4结语
在主流的三维软件Pro/E平台上实现齿轮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的集成,将大大满足用户的设计需求。
设计者只需利用交互式手段输入齿轮不同的参数,便可得到新的齿轮模型。
最重要的是,用户还可以方便地利用此功能模块完成齿轮的校核工作,并且在定义校核参数过程中可以方便地查询和调用设计知识,不用翻阅各类设计手册,这将大大提高设计者的工作效率。
因为Pro/E二次开发平台是一个开发的平台,用户还可以根据工作需求不断地完善和改进齿轮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满足不同情况的个性需求。
图5注册DLL文件
参考文献:
[1]吴立军,陈波.Pro/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基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张继春.Pro/E二次开发使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李世国.Pro/Toolkit程序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李白萍.Visual C++.NET程序设计实践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肖乾(1977-),湖南常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CAD/CAM/CAE、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发表论文近30篇,电子信箱:jxralph@.
责任编辑:于淑清收稿日期:2010-01-18
第31卷第07期
Vol.31No.07基于Pro/Toolkit实现齿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肖乾,等
!!!!!!!!!!!!!!!!!!!!!!!!!!!!!!!!!!!!!!!!!!!!!
地下管线定位仪的选型原则
兖州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技术性能方面总结出采用电磁法探测底下管线时对管线定位仪的选型原则。
①平面定位方式。
管线定位精度取决于仪器所具定位方法。
管线定位仪的定位方法越多,定位精度越高,抗干扰越强。
②工作频率。
较高工作频率对有绝缘接线头管线有较好探测效果,但信号衰减快,抗干扰性差,难以区分相邻管线。
相反,较低工作频率信号衰减慢,探测距离远,易区分相邻管线,但对有绝缘接线头的管线探测效果差。
因此,管线探测具有2~3频率可克服仪器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差等弱点。
③探测深度和距离。
探测深度主要取决于发射机输出功率。
磁感应法发射机置于地面给地下管线施加电磁场,如发射机输出功率小就很难使管线产生耦合信号,以致在地面无法探测到管线周围电磁场信号。
管线探测距离与发射机输出功率成正比。
④区分相邻管线。
探测单一管线时,一般的管线定位仪均有较好探测精度,但存在相邻管线时很难确定哪条是要找的,解决方法是探测管线的电流信号方向和大小。
目标管线中电流信号方向为正号,相邻管线为负号。
同样,目标管线电流值大,相邻管线电流值小。
(李剑峰)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