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册 17《国宝——大熊猫》校本作业(语文)
- 格式:doc
- 大小:229.02 KB
- 文档页数:7
第十七课国宝——大熊猫叶永烈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
“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
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
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大熊猫食用的竹类共有17种,其中最爱吃的是冷箭竹和华橘竹。
不过,竹子中的营养成分不多,主要是难以消化的纤维素,所以大熊猫食量很大,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
凡是大熊猫活动的地方,最容易发现的就是一堆堆纤维素粪便。
不过,大熊猫有时也会显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类动物。
1.选文介绍了关于大熊猫两个方面的知识,请加以概括。
(1) (2)2.大熊猫虽然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但它也有适应环境的一面,所以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答:3.说明文的语言讲求科学性,有时用科学术语,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
请从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来。
答:4.说明文的语言讲求准确性。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
答:5.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把“猫熊”叫做“熊猫”,错在哪里?你能从中受到什么教育?答:6.依据上文应怎样判定大熊猫的活动地方?理由呢?答: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十七课国宝——大熊猫1.(1)大熊猫名字的由来。
最新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十七国宝——大熊猫习题精选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选项中划线字的解释与示例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示例:漫不经心( )A、漫山遍野B、漫无目的C、漫无边际D、黄沙漫天示例:乐不可支( )A、支离破碎B、合理支配C、体力不支D、长江支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林苑(yuàn)山麓(lù)恬静(tián)濒危(pín)B、栖息(qī)分娩(miǎn)纤维(qiān)翌日(yì)C、呵护(hē)苔藓(xiǎn)笨拙(chù)嬉戏(xī)D、浩瀚(hàn)孤僻(pì)憨态(hān)可掬(jū)【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慢不经心憨态可掬悠然自得最负盛名B、长相俊俏乐不可枝体态丰满毛色奇特C、宽敞幽美悬崖绝璧缓坡连绵葱茏茂蜜D、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神态温驯细心呵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国宝--大熊猫》一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全文看,文章紧紧围绕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这个中心来进行说明;结构上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安排组织材料。
B、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从我国特有、国际公认两个方面概括说明大熊猫的珍贵,暗中紧紧扣住说明中心——国宝大熊猫。
C、文章从“体态可爱”“数量稀少”“活化石”三方面说明大熊猫珍贵的原因,篇末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D、文章在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食性特点、活动范围和繁殖困难等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后,指出其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必须加以保护,这是由因到果。
加上适当安排了过渡段和过渡句,文章结构层次清晰,又富有变化,便于加深读者对大熊猫是国宝的印象。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最新(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册 17《国宝大熊最新(苏教版)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中学七年级下册17《国宝-大熊一、积累与应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自编a)(8分)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盐博、云雾、李敖等地,环抱着崇山峻岭。
虽然孤独,但这只大熊猫看起来像一只日本大熊猫。
随着改革开放和与世界各地人民的友好交流,大熊猫就像一只大熊猫。
ǐCǐn的大珍珠位于相关国家的动物园。
此外,为了拯救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促使大熊猫FAáNYǎN复兴和家庭繁荣。
中国已经建立了13个重点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自编a)(2分)()a、扬州园林、瘦西湖、苏州狮子林、拙政园、南京中山陵都是这座城市的著名景点。
在单元4中阅读这些流行科学文章让我们了解这些动物的外观、特征和习惯。
c、一旦接受训练,熊猫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如前滚、吃西餐、吹喇叭、滑梯和踢皮球。
d、这时,苍松、翠白、碧武、秀珠。
无法容纳游客。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选编a)(2分)()a.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b.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
....c、环境有序地塑造和引导它所支持的生物体。
这种环境既包含有利于生物体生长的成分,也包含有害的成分成分。
d、新的化学品将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实验室中涌现出来并投入实际使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选编a)(2分)()....a.在戏剧学院学习时,只有我跟他学习过弹钢琴。
b.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c、今天的凡尔赛宫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d.通过两会,百姓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和发现国家的发展变化,更清楚地知晓新一年国家的发展览焦点。
5.名著阅读(6分)(选编)这位圣人有一个计划:爬上树,一只手打儿子,另一只手拉起织锦布的直翻领,做个口袋等着,但他挂上了树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关键字】七年级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苏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题及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注好音,再读一读)濒()危璀璨()()浩瀚()()孤僻()分娩()翌()日繁衍()笨拙()纤()维栖()息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词语。
(加强词语的积累)(1)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2)形容快乐到了极点——(3)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4)形容水势盛大——(5)逐渐增多或增广——(6)弯着指头计算数目——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弄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征)(1)我国古籍中把大熊猫称为“摸”。
《尔雅》一书中有“摸体色黑驳,食竹”的记载。
()(2)……头和身躯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眼镜。
()(3)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千克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千克,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
()(4)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5)大熊猫通常以竹子为主要食料,偶尔也吃一些其他食物,如玉米秆、幼杉树皮、竹鼠等。
()4.从各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括号内。
(在阅读课文中慢慢积累)(1)温驯俊俏活泼大熊猫长相(),神态(),给人以优美、()的感受。
(2)悠然自得喜爱摇摇晃晃笨拙漫不经心动物园里饲养的大熊猫,喜欢嬉戏,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的身体,()地在草地上玩耍。
种种举止神态,惹人()。
(3)惊扰灵活灵敏它的听觉非常(),受到()时,就非常()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5.调整下列语序()(体会段落的内部联系)①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
②更重要的是,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
国宝----大熊猫教学目标:1、了解大熊猫的有关知识,使学生感受到大熊猫的珍奇、可爱2、能通过比较体会本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3、能结合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熊猫的特点和习性;2、体会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学生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学生在前几课的学习中已经对自然界的小动物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基本有了更大的热情去探索动物世界的无穷奥秘。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尚小、天真烂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大熊猫因为它的面临濒危虽然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但环境的破坏和森林的砍伐日益严重影响着大熊猫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于七年级的学生很有必要了解和关注大熊猫的生存现状,为保护这一古老的物种献计献策。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课前看一段视频)一、导入。
今天,我要介绍一位朋友给大家认识,他是谁啊?他一生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能拍一张彩色照片,二能去除黑眼圈,但这两个愿望都不能实现。
看了刚才的视频你有何感受?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那么老师将带着大家走进叶永烈的《国宝——大熊猫》,近距离地观察大熊猫的神奇世界。
设计意图: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学生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本处展示大熊猫的一段动态舞蹈,可爱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为整堂课做一个感情铺垫。
中学精选试题、试卷、教课设计资料《国宝 ----大熊猫》一、教课目的:认知目标: 1、认识大熊猫的特色和习惯及成为国宝的原由。
技术目标: 2、累积品尝文中正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感情目标: 3、认识大熊猫的生计现状提升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课要点:1、认识大熊猫的特色和习惯及成为国宝的原由。
2、累积品尝文中正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三、教课难点:1、累积品尝文中正确、生动形象的语言。
四、教具学具准备:学生采集的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图片五、课前学习:1、采集相关大熊猫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能够愉快地熟读课文。
六、教课流程:㈠联系北京奥运会祥瑞物导入新课(生回答五个祥瑞物)教师过渡:五个祥瑞物中,晶晶即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大自然界中众多动物,为何要将大熊猫作为祥瑞物之一呢?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近《国宝——大熊猫》(本环节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虑,激发学生激烈的求知欲)㈡资料展现:请同学们将课前采集的与大熊猫相关的资料向全班同学展现,以加深对大熊猫的认识认识。
(起码三位同学到台前展现,以形成对大熊猫的感性认识)学生从大熊猫的外形特色,生长环境,生活习惯,活动范围,生殖状况等方面来介绍。
(本环节旨在培育学生采集资料的能力,指引学生充足自学,为上新课做好准备)㈢我念书,我展现:教师过渡:经过采集,同学们对大熊猫已有必定认识,我们看看课文是如何写的,我们又该有哪些收获?下边用你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每一个人把不懂的问题写在导教案上,组内议论研究并相互沟通,解决组内其余同学不可以解决的问题。
并将组内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展现到黑板上。
(学生读课文——写不懂问题——组内沟通解决——展现整个小组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指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就课文构造、内容、写法、次序、语言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所举问题举例:课文标题有什么作用?大熊猫为何被称为“国宝”,表此刻哪些方面?课文中举国王的例子有什么作用?第四自然段中“悠闲自得”“不以为意”“摇摇摆晃” 等词语用的好不好?等(如果学生所发问题比较凌乱,教师要擅长归纳整理,以突出要点)㈣我研究,我快乐:第一步:⑴互帮相助:黑板上展现的问题你会解答吗?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与同学们一同分享。
2019年精选语文七年级下册十七国宝—大熊猫苏教版习题精选第四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A、慢不经心憨态可掬悠然自得最负盛名B、长相俊俏乐不可枝体态丰满毛色奇特C、宽敞幽美悬崖绝璧缓坡连绵葱茏茂蜜D、云雾缭绕烟波浩瀚神态温驯细心呵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大熊猫的特征。
B、“生活在这里的大熊猫,终年就以嫩竹清泉度日,成了‘竹林隐士’”,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大熊猫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要求。
C、“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这句话中形容词“灵敏”“高高”和动词“躲藏”的运用,突出了熊猫“胆小怕事”的特点。
D、“因此,大熊猫有着‘活化石’之称”,用“活化石”一词高度概括了大熊猫在物种史上的珍贵价值。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企盼央浼悠然嬉戏B、殊荣温驯繁殖痛悼C、打扰葱茏潦绕覆盖D、癖好荤食诞生纤维【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林苑(yuàn)山麓(lù)恬静(tián)濒危(pín)B、栖息(qī)分娩(miǎn)纤维(qiān)翌日(yì)C、呵护(hē)苔藓(xiǎn)笨拙(chù)嬉戏(xī)D、浩瀚(hàn)孤僻(pì)憨态(hān)可掬(jū)【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啊,多么迷人的景色呀?”这是个非主谓句。
B、“上边使墨笔写着:贱卖张海五。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贱卖张海五”。
C、“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个动词性短语D、“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鬈发堆在额头上”。
2019年精选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十七国宝—大熊猫习题精选六第1题【单选题】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一片冲淘过的秋天,这是一条栉沐过的山谷,这是一处返璞归真的休闲去处。
你要住在溪边,_________;你要住在崖下,__________;你要住在林间,_________;你要住在村头,__________……这就是休闲山庄了。
①可听月下虫鸣夜鸟梦②可观石上生云③可看水中腾雾④田园牧歌就不再是画上的风景。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野生动物园位于大兴区榆垡镇万亩森林之中,是集动物保护①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生态公园② 野生动物园以散养、混养方式展示野生动物——在散放观赏区,成群的狼和牛、狮子与狒狒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③ 通过数量的控制使其在力量上达至一种动态的平衡,产生一种势均力敌的对峙效果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④ 在步行观赏区,游客可以跟鹿、狍、松鼠等多种温驯动物戏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③。
④。
D、①、②。
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时候,它浑身无力,精神不振。
②很快就把一冬天积存在肠胃里的食物残渣排泄出来。
③美洲的大黑熊冬眠醒来以后,懒洋洋地爬出了窝。
④于是,它就去寻找一些有轻泻作用的野浆果饱餐一顿。
⑤从此黑熊振作了精神,开始了新一年的生活。
A、①③②⑤④B、③④②①⑤C、③②①④⑤D、③①④②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
C、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讲明方法:第 17 课《国宝——大熊猫》同步练习(苏教版初) 1doc 初中语文基础题1.给以下加粗字注音。
濒〔 〕危 獏〔 〕 上林 苑 〔 〕 翌〔 〕日 栖 〔 〕息 繁育〔 〕 孤僻〔 〕 辉煌〔 〕 哺 〔 〕乳分娩〔〕笨拙〔〕仔〔〕熊猫2.选词填空。
〔1〕大熊猫长相俊秀,神态 _________ 〔温顺、温顺、温驯〕,给人以优美、爽朗的感受。
〔2〕它的听觉专门 ________ 〔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受到惊扰时,就专门 _____________ 〔机敏、灵敏、灵活、机警〕地攀上高高的树梢,隐藏起来。
〔3〕不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动晃,爬起树来却挺 ____________ 〔聪慧、高强、高超〕。
〔4〕我国已建立了 13 个以爱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爱护区,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爱护措施, 细心 ____________ 〔爱护、爱护、呵护〕,以挽救这一濒危物种。
3.讲明词语并造句。
〔1〕乐不可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加粗字讲明与例词相同的项。
1〕大熊猫是 我国特有 的珍稀动物,也是 世界上最负盛名 的濒危动物。
2〕它的听觉专门灵敏,受到惊扰时,就 专门灵活 地攀上高高的树梢,隐藏起来。
3〕现在我国野生的大熊猫 屈指可数 ,估量 只有 1000 只左右。
4〕现在,中国的大熊猫专家们逐步把握了大熊猫的生殖规律,差不多有 上百只 仔熊猫在 繁育中心产生了。
6. 指出以下各句所用的讲明方法并讲明其作用。
1〕大熊猫就像一颗辉煌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加了华夏异彩。
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例: 漫 不经心A. 漫山遍野 C.漫无边际〔2〕例: 屈 指可数 A. 屈 打成招 C.宁死不屈〔3〕例:乐不可 支 A . 支 离破裂 C.体力不支5. 讲讲以下句中加粗词语的表达作用。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作业17 国宝——大熊猫预习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并抄写这些字词。
(16分)憨.( )态濒.( )危獏.( ) 苑.( )璀璨..( ) 浩瀚.( ) 栖.息( ) 孤僻.( )分娩.( ) 仔.( ) 翌.( )日呵.( )护拯.( )救繁衍.( ) 邛崃..( ) 碚.( )答案:hān bīn mò yuàn cuǐcàu hàn qī pì miǎn zǎi yì hē zhěng yǎn qi óng lái bèi2.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
(10分)(1)体色黑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悠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濒(bīn)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殊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乐不可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身体的颜色,夹杂黑色。
驳,颜色不纯,夹杂着别的颜色。
(2)悠闲的样子。
(3)接近危险的境地。
濒,临近,接近。
(4)特殊的光荣。
(5)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支,支持。
3.给下列各组词注音组词。
(16分)僻( )____________ 挽( )____________辟( )____________ 娩( )____________晕( )____________ 喇( )____________荤( )____________ 嗽( )____________答案:pì怪僻 pì开辟 wǎn挽救 miǎn 伽分娩 yūn晕车 hūn荤菜 lǎ喇叭 sòu咳嗽课堂作业阅读《国宝——大熊猫》选段,完成4—9题。
一、积累与运用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
(自编A)(8分)生活在四川、甘肃、陕西烟波hàohàn、云雾liáo绕chóng山jùnlǐng的大熊猫,虽然孤pì,但长相jùnqiào,hān态可jū。
随着改革开放,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大熊猫就像一颗cuǐcàn的大明珠,落户相关国家的动物园。
而且,为了拯救这一bīn危物种,促使大熊猫faányǎn复壮,家族兴旺,我国已建立了13个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自编A)(2分)() A.扬州的个园,瘦西湖,苏州的狮子林,拙政园,南京的中山陵,都市闻名全国的名胜风景区。
B.阅读第四单元的这些科普文章,让我们了解了这些动物的外形、特点、习性。
C.熊猫一经过训练,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
D.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都挽不住游人。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选编A)(2分)()A.人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B.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可非议....的。
C.而环境有条不紊....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
D.从我们的各个实验室会络绎不绝....地冒出新的化学药品投入实际使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选编A)(2分)()A.在戏剧学院学习时,只有我跟他学习过弹钢琴。
B.能否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因素。
C.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
D.通过两会,百姓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和发现国家的发展变化,更清楚地知晓新一年国家的发展侧重点。
5.名著阅读(6分)(选编)大圣却有算计:爬上树,一只手使击子,一只手将锦布直裰的襟儿扯起来,做个兜子等住,他却串枝分叶,敲了三个果,兜在襟中,跳下树,一直前来,径到厨房里去。
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么?”行者道:“这不是?老孙的手到擒来。
这个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声。
”八戒即招手叫道:“悟净,你来。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进厨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开衣兜道:“兄弟,你看这个是甚的东西?”沙僧见了道:“是人参果。
”行者道:“好啊!你倒认得,你曾在那里吃过的?”沙僧道:“小弟虽不曾吃,但旧时做卷帘大将,扶侍鸾舆赴蟠桃宴,尝见海外诸仙将此果与王母上寿。
见便曾见,却未曾吃。
哥哥,可与我些儿尝尝?”行者道:“不消讲,兄弟们一家一个。
”他三人将三个果各各受用。
那八戒食肠大,口又大,一则是听见童子吃时,便觉馋虫拱动,却才见了果子,拿过来,张开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却白着眼胡赖,向行者、沙僧道:“你两个吃的是甚么?”沙僧道:“人参果。
”八戒道:“甚么味道?”行者道:“悟净,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来问谁?”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们细嚼细咽,尝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有核无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为人为彻。
已经调动我这馋虫,再去弄个儿来,老猪细细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这个东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尽饱。
象这一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我们吃他这一个,也是大有缘法,不等小可。
罢罢罢!彀了!”他欠起身来,把一个金击子,瞒窗眼儿,丢进他道房里,竟不睬他。
(1)本文段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是朝的(人名)。
(2分)(2)请为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2分)(3)选文表现了猪八戒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_________6.语文综合实践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7分)【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
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l课时。
【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
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摘自自“新浪网”)(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
(3分)(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 (2分)(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
(2分)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诗歌,完成第7题。
(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赵普》片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
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8.(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①普少习.吏事()②及为.相()③自以为..大有所益()④肃遂.拜蒙母()(2)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解释相同的是()(2分)A.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B.跪而拾之以归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划分下面句子两处..朗读停顿。
(2分)蒙辞以军中多务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相同之处。
(至少列举2个方面)(2分)_ (三)阅读《给抗生素“把把脉”》,完成12~14题。
(10分)①1943年,青霉素的诞生开启了抗菌疗法的黄金时代,其后还出现了青霉素钠、青霉素钾、阿莫西林等常用抗生素。
但是,在抗生素投入使用至今的60多年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有的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性。
这些耐药细菌毒力很强,大多数高效抗生素战胜不了。
A曾经只需20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足以杀灭的肺炎球菌,如今出现了新种,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克服不了它们。
B近年来还出现了超级细菌,最著名的是源于南亚的NDM-1超级细菌。
C而2011年美国出现的CRKP超级细菌,则比以往细菌的耐药性更强,人感染这种细菌后的死亡率达到35%以上。
为对付细菌耐药性,医药学家又开发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钠等药物,直到最新的碳青霉素,但也赶不上细菌突变的步子。
②这一切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息息相关。
科学家们指出,滥用抗生素从多种途径促进了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滥用抗生素唤醒了细菌中原本沉默的耐药基因,即当我们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会被快速杀死,而留下含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并大量生长。
再者,细菌体内有一个SOS修复系统,可以帮助细菌修复来自外界的损伤,而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细菌的修复功能。
滥用抗生素还会诱导细菌感受态的产生。
感受态是细菌的一种容易接受外源基因片段的状态。
例如,肉类制品上如果残留有耐药基因片段,很容易被体内处于感受态的细菌接受,从而造成人体细菌耐药性的增强。
③造成滥用抗生素的原因有很多:厂家、药店、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热衷于生产、销售、使用抗生素药品;药监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更关键的是科学教育和普及工作不到位,许多患者缺乏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常识,盲目依赖抗生素,这就加速了体内耐药菌的增长。
④就患者而言,合理用药非常重要。
抗生素只对细菌引发的病症有效,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切不可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药严遵医嘱:不能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类药物。
⑤只有给抗生素“把把脉”,明确症结所在,及时对症下药,才能让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链接材料】感冒是常见的疾病,有病毒性的,有细菌性的,还有更复杂的。
病毒是形态最小、结构最简单的一类微生物。
人类传染病中约80%是有病毒引起的,如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等。
12.根据选文第②段分点概括:滥用抗生素会从哪些途径促进细菌耐药性的增强?(3分)13.阅读第①段文中划线句子,回答问题。
(4分)(2)“B、C两句只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超级细菌的耐药性较强。
‘达到’一词突出了死亡率高,从而说明生命的脆弱。
”请判断以上说法正误并说明理由。
(3分)1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分析案例中王阿姨的做法有哪些错误。
(3分)【案例回放】王阿姨出现了头疼、发烧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她患的是流行性感冒。
因为家里还有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胶囊,她就自行服用了这些药。
参考答案:1.驯良矫健敏捷蛰伏2.B(A项并列词语出现大小并列,大并列之间用逗号,小并列之间用顿号,故将第一、三个逗号改为顿号;C项并列词语之间用了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故将“和”前的顿号去掉;D项并列词语带上语气词不再用顿号,故将“啊”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3.A“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形容数量稀少。
(B “无可非议”应为“不可逆转” C “有条不紊”应为“一丝不苟” D “络绎不绝”应为“源源不断”。
无可非议:非议:责备,批评。
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表示做得妥当。
有条不紊: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乱。
条:条理。
紊:乱。
络绎不绝:绝:断。
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
)4.C(A项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我向他学习过弹钢琴”,另一种理解“我和他一起学习过弹钢琴”。
B 项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在“成才”前加上“能否”。
D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发现和了解”。
)5.(1)明吴承恩(2)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只写“偷吃人参果”得1分)(3)表现了猪八戒贪吃、急躁的性格特点。
6.(1)示例一:赞成。
开设国学教育课,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提高自身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