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历史试卷(二)
- 格式:docx
- 大小:106.75 KB
- 文档页数:6
一、历史的足迹(共10 分)
1.(4 分) D → B → F → E → A → C
2.(3 分)
实物史料:B、C 文献史料:F
模拟、示意、复原:A、D、E
3.(3 分)
根据基本要素的涵盖度、叙述的完整性、历史语言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分层赋分。
二、中国近代化历程(共10 分)
1.(4 分)
洋务运动( D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A )
新文化运动( B )2.(6 分)
1史料价值最高的是D,理由:D 是研究李鸿章的一手文献史料,直接证据。
2史料价值最低的是A,理由:A 是文学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可信度低。
(言之成理即可)
(三).复兴之路(共10分)
1.第一次鸦片(1 分)侵略与屈辱;侵略与危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
(2 分)
2.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从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走向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等。
(2 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等。
(任答三条,得5 分)。
培优卷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专项训练卷(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一、选择题1.(独家原创试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含嘉仓成功人选世界遗产名录。
洛阳含嘉仓遗址的考古发掘,印证了隋朝( ) A.国力强盛B.日趋衰落C.奢侈无度D.纵情享乐2.(2019河南南阳镇平期末,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的这首诗直接反映了唐朝开元年间( )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民族团结D.文化昌盛3.(2019广东佛山顺德期末,8,★★☆)农具的发明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是( )A.筒车B.曲辕犁C.秧马D.水罗盘4.(2019山东济南长清期末,5,★★☆)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如图图片,图中工具最有可能用于( )A.农业B.制瓷业C.商业D.纺织业5.(2019湖南长沙长郡教育集团期末,3,★★☆)浙江慈溪唐五代秘色瓷窑址的发掘,使人们得以进一步认识“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一名句所赞美的一类瓷器。
有学者认为秘色瓷是当时这类瓷器的上佳之品。
这类瓷器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笺6.(2019广东梅州大埔期末,11,★☆☆)北宋时,为提高粮食产量,我国从下列哪一个国家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 )A.越南B.朝鲜C.印度D.日本7.(2019江苏淮安田家炳中学期中,9,★★☆)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
“宋瓷”不管在种类、样式还是烧造工艺等方面,均位于“中国瓷”的巅峰地位。
下列瓷器种类不是兴起于宋代的是( )A.汝窑瓷B.三彩瓷C.哥窑瓷D.钧窑瓷8.(独家原创试题)在福建泉州市区水门巷竹街,有一块沧桑的石碑静静伫立,上书大字“宋泉州市舶司遗址”。
我们参观该遗址可以了解宋代( )A.民族关系的历史B.政权兴亡的历史C.文化发展的历史D.对外贸易的历史9.(2019福建泉州永春期末,12,★★☆)古代一个商人在四川一带做生意,由于携带大量的铜钱、银锭不方便,所以他把一部分财物换成了纸币“交子”。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二)注意: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1 2 3得分评卷人一、单选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题后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40分)1.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元朝2. 依右图判断,隋唐时期一批粮食从涿郡沿运河运到洛阳的兴洛仓,需要经过的一段是A.江南河B. 邗沟C.通济渠D. 永济渠3.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都能招贤用能②都能虚心纳谏③都重视农业生产④都任用酷吏使政治稳定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4. 北方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这表明A.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护B.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无法与唐抗衡C. 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D.北方各族均向唐朝称臣,双方没有摩擦和战争5.下列与《送子天王图》作者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作者为唐代画圣吴道子B. 他还创作了《步辇图》C. 民间画工都尊他为祖师D. 他画人物衣裙犹如迎风飘曳,被誉为“吴带当风”6. 下列人物在书法方面取得极高成就的是①李白②颜真卿③柳公权④关汉卿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②③D. ②④7.赵匡胤建立北宋政权是通过A.外戚掌权 B.发动兵变 C.皇位世袭D.组织农民起义8. 两宋时期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都护府 B.市舶司 C.巡检司D.广州十三行9.下列关于宋代社会风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官员和富商多穿及腰的短衫B.盛行喝茶,茶楼在城市里很普遍C.出行多使用牛车D.元旦、清明节和端午节为当时三大节日10. 瓦舍在宋代属于A. 手工作坊B. 集会场所C. 体育场馆D. 娱乐场所11. 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A. 西周的分封制B. 秦朝的郡县制C. 元朝的行省制D. 明清的厂卫制12.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A.汉族 B.回族 C.蒙古族D.满族1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宋朝科技成果展示会”。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试题及其答案试题一:古代中国的朝代1. 请列举一些古代中国的朝代,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答案:-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主要特点是有传说中的开国君主禹,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特点是有商纣王,发展了青铜器和商业贸易。
-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特点是由周武王建立,实行封建制度,并实行了分封制度。
试题二:中华文明的发展1. 中华文明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标志?答案:- 农业的发展:中国人从采集、放牧逐渐转向农耕生活,发展了农业文明。
- 文字的出现:中国发明了象形文字,并逐渐发展成为汉字,这标志着中国文明的重要进步。
- 社会制度的建立:中国建立了封建社会制度,由此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
试题三:丝绸之路1. 请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它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答案:- 起点: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的长安(今天的西安)。
- 终点:丝绸之路的终点是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
-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到了西方,同时西方的黄金、马匹、宗教等也传入了中国,丰富了双方的文化。
试题四:明清时期的辽阔疆域1. 请简要介绍明清时期中国的辽阔疆域。
答案:- 明朝时期:明朝时期的辽阔疆域包括中国本土和蒙古、西藏等地,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广大的时期之一。
- 清朝时期:清朝时期的辽阔疆域除了继承明朝的疆域外,还包括了辽东、台湾、新疆等地,使中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张。
试题五:近代中国的变革1. 近代中国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 政治变革: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王朝到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变革,建立了中华民国。
- 经济变革:近代中国进行了自强运动和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兴起了白话文运动,推动了文化的现代化和普及。
试题六:中国的成立1. 中国是在哪一年成立的?请简要介绍成立的背景和目标。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历史试题和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试题一:1. 什么是文明?2. 列举两个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
3. 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哪些标志性的特点?4. 请简要描述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答案一:1.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高度发展的状态。
2. 古代文明的名称和所在地区有: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希腊文明(位于地中海东南部)。
3. 古代文明的标志性特点包括城市建设、农业发展、文字的出现和发展、制度的建立等。
4. 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包括尼罗河的重要性、法老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字系统等。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希腊文明的特点。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如何产生的?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有何影响?4. 古希腊的奥运会是如何起源的?答案二:1. 古希腊文明的特点包括城邦制度、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思想的发展、艺术的繁荣等。
2.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产生于雅典城邦,通过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逐渐形成。
3. 古希腊的艺术和哲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雕塑艺术、戏剧表演、民主政治理念、哲学思想等。
4. 古希腊的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最初是为了纪念众神而举办的体育竞赛,后来成为希腊城邦之间的盛会。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明试题一:1. 请简要描述夏、商、周三个朝代的特点。
2.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有哪些特点?3.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
答案一:1. 夏朝的特点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传说中的启蒙帝王尧舜禅让有序。
商朝的特点是奴隶制度的出现,商代青铜文化的繁荣。
周朝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确立,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2. 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农田水利的兴修、农业技术的传承和创新等。
3. 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是指在社会交往、仪式活动等方面的规范和礼仪仪式的执行,体现了尊重、敬重和各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
试题二:1. 请简要描述古代中国的科技发明。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2020-2021·广东·期中试卷)宋初,宰相赵普曾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向皇帝建议,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A.杜绝官员贪腐B.提高皇帝地位C.增强地方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宋初,宰相赵普曾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向皇帝建议,治理地方要“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提出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
2.(2020-2021·广东·期中试卷)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可知,宋太祖任用文臣治理地方。
宋代建立后为改变之前藩镇割据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A项不符合史实,不是削弱而应该是废除。
BC项是加强专制主义的措施,即加强皇权的措施,与文臣、武臣无关。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有效防止了地方武臣割据现象,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正确。
故选D。
3.(2020-2021·山东·期中试卷)宋代在与辽、夏、金的长期战争后往往以送“岁币”的方式议和,最终被蒙古族所灭。
然而,宋代在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
由此观之,宋代()A.非常屈辱B.重武轻文C.重文轻武D.以文驭武【答案】C【解析】由“宋代文化上却成就辉煌,宋词光耀千秋,书法名家辈出”可知,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宋代注重文教事业,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但宋代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导致宋代最后被蒙古所灭,C符合题意;非常屈辱与题干的文化成就不符,排除A;重武轻文与宋代政策不符,排除B;以文驭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4.(2020-2021·福建·期中试卷)某节历史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着“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统治状况()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统治者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如“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重文轻武”是指抑制武将,提高文官的地位,“强干弱枝”是指将各地方军强壮之人都编入禁军,“守内虚外”是对外从进攻转为防守,把主要力量转向对人民的防范与镇压,这些举措有利于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但是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故D正确,ABC排除。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部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1.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已拍成多个版本的电视剧,剧中人物的身份比较复杂,如吐蕃王子、西夏公主、大理段誉、契丹人乔峰、宋人虚竹等。
据此判断与该剧故事有关的是()A.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B.唐朝的繁荣与开放C.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D.金与南宋的对峙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下列图片与所记载的内容一致的是()A.白塔寺B.司南C.鸡鸣驿D.火铳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材料中“与都省为表里”的“都省”指的是:A.中书省B.枢密院C.三司D.宣政院4.元朝的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5.与下图所示科学家沈括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对应的一项科技成就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B.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C.印刷术广泛传播D.火药广泛用于军事6.下表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B.北方人口比例越来越小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北方战乱使人口减少7.《清明上河图》(见下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
该画()A.作者是明清时期的著名画家B.以中日关系为题材,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8.下图是一幅描绘南宋时期乡村货郎形象的绘画作品。
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一致的是()《货郎图》(局部)A.都市生活便利B.市民阶层壮大C.民族关系和睦D.商业贸易兴盛9.文物是物化的历史,迄今为止,在我国江南已发现的元代建筑中年代最为久远的珍品是()A.东阳卢宅B.金华天宁寺C.金华八咏楼D.武义延福寺10.人口南迁给江南经济发展带来了()①大量的劳动力;①先进的生产工具;①先进的生产技术;①优越的地理环境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11.《资治通鉴》载:(西晋灭亡后)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2023年福建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模拟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2.有研究发现,在唐代有案可稽的 73 名状元中,出身三品及以上或历代名人之家的就有 56 人,占 76.71%;四品及以下官僚家庭出身的有 11 人,占 15.07%;寒士出身的只有 6 人,占 8.22%。
这反映出当时()A.与察举制相比选官方式相同B.科举制消融了阶级差别C.科举制录取名额受到限制D.上层社会具有入仕优势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隋末战争爆发B.开凿大运河C.隋灭陈,统一全国D.建立隋朝4.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5.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
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
下列与材料所描述的景象相关的有()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③选贤任能、虚心纳谏④科举制度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A.创设科举制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D.开创殿试和武举考试7.“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的诗句反映了唐朝长安()A.丝织工艺的精湛B.商贸经济的繁荣C.城市人口的增加D.城市布局的严整8.下图是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型工具,它们运用于()A.农业生产B.手工业生产C.商业贸易D.交通运输9.给如表所示内容归纳主题,最合适的是()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10.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边疆管理B.开通了丝绸之路C.传播了中国文化D.扩大了唐朝疆域11.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此处的“高僧”是()A.班超B.玄奘C.鉴真D.郑和1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空格内应是()A.春秋战国B.三国鼎立C.南北朝D.五代十国13.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A.开凿运河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藩镇割据14.安禄山和其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七下历史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A.派文臣担任地方知州B.在边境重地设立藩镇节度使C.分化相权,强化君权D.将地方精锐选入禁军,以强干弱枝2.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匈奴、契丹B.匈奴、女真C.吐蕃、女真D.吐蕃、契丹3.宋高宗曾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
”材料表明()A.五铢钱的统一铸造B.江南地区的开发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D.闭关锁国的危害4.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A.产生于商业纠纷中B.是印刷技术进步的产物C.是民间交易的凭证D.只在少数富人之间流通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6.著名学者孙伟祥认为,“宋辽之间的澶州之战,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不过是两个兄弟之间的纠纷,况且30万‘岁币’只是北宋两个县的收入,伤不了筋骨。
……不仅换来了近百年的边境和平,还打开了辽国的市场,向辽国倾销自己的文化和商品……”该学者认为澶渊之盟()①为宋朝赢得了和平的环境②促进了宋辽经济的发展交流③岁币加重了宋朝百姓的负担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中的“杭州”在当时的名称应是()A.东京B.临安C.应天D.建康8.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①北宋②辽③金④西夏⑤元朝A.①④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9.《宋史•岳飞传》记载:“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2012—2013年度春季学期黑土河中学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
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希望你认真答题,祝你考出一个好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李渊D、李世民2、隋朝大运河连接海河和黄河一段的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3、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4、电视剧《贞观长歌》演绎了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感人故事?()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 D .唐太宗5、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隋王朝B、重用人才,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开创了“贞观之治”局面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6、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羁縻州”制度7、七世纪初,远嫁藏族首领松赞干布,为密切汉藏两族关系作出巨大贡献的是:()A、王昭君B、金城公主C、文成公主D、唐太宗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人”指的是:()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9、唐朝时期,为弘扬佛法,将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刻艺术、医学等知识传到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中国和尚是:()A、鉴真B、玄奘C、阿倍仲麻侣D、一行10、如果要研究七世纪时期的印度历史和地理,下列书籍能提供重要资料的是:()A、《桂苑笔耕》B、《大唐西域记》C、《新唐书》D、《金刚经》11、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2、下列文字受汉字影响最大的是:()A.日本文字B.阿拉伯文字C.印度文字D.埃及文字13、唐朝时期,居住在色楞格河流域,是今天维吾尔族祖先的民族是:()A、靺鞨B、突厥C、吐蕃D、回纥14、开后世写意画之先河,被称为“画圣”的人是:()A、阎立本B、吴道子C、展子虔D、颜真卿15、“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称赞的诗人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16、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
实际上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A、李冰B、李春C、郑板桥D、鲁班17、我国西部有一处著名景观:在一千多个洞穴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雕像,被称为世界艺术宝库。
这里是A、秦始皇陵兵马俑B、龙门石窟C、敦煌莫高窟D、楼兰遗址18、我国唐朝创制且闻名于世的陶器艺术珍品是:()A、唐三彩B、青瓷C、白瓷D、青花瓷19、下列诗人与其代表作相吻合的是:()A、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杜甫,《蜀道难》C、白居易,《长恨歌》D、王维,《新乐府》20、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21、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赵高B、杨国忠C、秦桧D、李林甫2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
”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23、宋朝引进的良种水稻——占城稻,是从那个国家引进的?()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24、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25、“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州、湖州在:()A、太湖流域B、珠江流域C、黄河流域D、淮河流域26、以下哪项不是宋、金议和的规定:()A、南宋向金称臣B、宋金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C、南宋向金送岁币D、金将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2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
”这几句词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岳飞D、辛弃疾28、两宋商品经济非常繁荣,金属货币为经济的贸易带了诸多不便,纸币于是就应运而生了。
下列于北宋时期最早流行于四川成都地区的纸币是:()A、钱引B、会子C、交子D、五铢钱29、雕版印刷术出现于隋朝。
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制的:()A、《女则》B、《金刚经》C、《千金要方》D、《陀罗尼经》30、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英雄”。
其中的“宋祖”指的是:()A、李渊B、赵匡胤C、唐玄宗D、汉武帝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本大题共三个小题)(一)连线搭配(每线1分,共10分)。
(1)请将相关的人物和作品用线连起来。
李白《维摩诘像》杜甫《琵琶行》白居易“三吏”“三别”颜真卿《静夜思》吴道子《多宝塔碑》(2)古诗中的历史节日连线,古诗与节日用线连起来。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重阳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元旦节(后来叫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腊八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二)、识图填图题(8分)31、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图中场景描绘的是唐太宗接见派来的求婚使者。
32、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A.(地名)B.(地名)运河四段:C.D.E.F.(三)读史有感(22分)33、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
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
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
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
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4分)(2)“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2分)34、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1)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2)阅读上述材料,你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新的体会?(5分)2012—2013年度春季学期黑土河中学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BADDB 6——10、CCAAB 11——15、DADBC16——20、BCACB 21——25、CCADA 26——30、DCCB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本大题共三个小题)。
(一)连线搭配(每线1分,共10分)。
(1)请将相关的人物和作品用线连起来。
李白《维摩诘像》杜甫《琵琶行》白居易“三吏”“三别”颜真卿《静夜思》吴道子《多宝塔碑》(2)古诗中的历史节日,将古诗与对应节日用线连起来。
家家腊月二十五,浙米如珠和豆煮重阳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元旦节(后来叫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腊八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节(二)、识图填图题(8分)。
31、《步辇图》,松赞干布32、A、涿郡(地名)B、余杭(地名) C、永济渠D、通济渠E、邗沟F、江南河(三)读史有感(22分)。
33、(8分)(1)鉴真(1分),去日本(1分),传播佛法和唐朝文化(2分)。
(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的答案只要大体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得分。
)他有远大的理想。
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饶。
(2分)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练,才能获得成功。
(2分)34、(14分)(1)(每小题3分,共9分)材料一:说明汉代南方生产力水平落后,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经济中心在北方。
材料二:说明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人口大量南移,带去先进生产技术,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材料三:说明宋朝时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南方生产力超过北方。
(2)(5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根据下列内容答题,即可得分。
)1、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2、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是经济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3、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社会的稳定,只有拥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才会更好。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新进的科技技术。
5、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