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7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的唯一工具 D.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2.下图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A.B.C.D.3.阅读下面《传说中炎帝、黄帝的发明表》,表中炎帝、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反映了当时炎帝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制作工具黄帝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A.人们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B.炎帝和黄帝是人文始祖C.人们生活衣食住行等的变化 D.炎黄部落联盟实力强大4.《中国史纲》中写道:“此后武王、成王,康王之世,不断地把兄弟、子侄、姻戚、功臣分封于外,建立新国。
每一个这类新国的建立,便是周人的一次向外移植,便是周人势力范围的一次扩张。
”材料主要说明分封制A.对西周所起的作用B.加快了周朝人口的增长C.依据的主要标准D.兴盛于西周武王时期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最主要的依据是()A.仓颉创造了文字B.出土发掘了甲骨文C.有精美的青铜器D.出土发掘青铜铭文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C.周王室地位衰落D.天子依附于诸侯7.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达到50年来最低水平。
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892万亩,有497万人因旱饮水困难。
追溯历史,使得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大运河C.灵渠D.郑国渠8.法家对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变革影响最大。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面临七年级历史期末考,寒窗苦读出成果,笔走龙蛇犹有神。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仅供参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人教版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2、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这位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3、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4、以下搭配正确的一项的是①辽——契丹族②夏——元昊③完颜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耶律阿保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南宋时期,许多外国商人居住在泉州B、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C、占城稻是从朝鲜引进的D、宋朝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6、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代的一名市民,下面哪些社会风貌是可以看到的① 在当时商业都市里你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瓷器② 夏天,在夜市上、瓦子里你可以喝到冷饮③ 四川地区的人们可使用“交子”④ 城市平民都住在四合院里,客商住宿可到邸店去⑤ 士大夫出行一般都骑马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7、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八股取士B、废除丞相C、设置东厂D、设立军机处8、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__、班禅共同管理x藏事务的是A、盛京将军B、伊犁将军C、乌里雅苏台将军D、驻藏大臣9、明朝前期国力强盛,对外交往频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以下内容能够反映明朝经济发展的有①引进玉米、甘薯等作物②景德镇成为制瓷中心,盛产青花瓷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许多较大商业城市④在江南的丝织业中心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0、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2004年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七年级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A. 开始形成时期B. 初步发展时期C. 繁荣发展时期D. 走向衰落时期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 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C. 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 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A. 《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 《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 《缀术》和《天工开物》D. 《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4.下列内容是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出现在唐玄宗时期的是()A. 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B. 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国C.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 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安5.唐朝被称为“诗仙”、“诗圣”和“画圣”的是()①李白②阎立本③杜甫④白居易⑤吴道子⑥柳公权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①③⑤D. ②④⑥6.宋太祖赵匡胤曾非常豪迈地咏诗说:“未离海底千山黑,月到中天万国明。
”似乎是气魄很大,但是北宋并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的统一。
北宋时期,与其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有()①西夏②辽③金④蒙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辽之间、宋夏之间“和议”共同点的是()A. 缓解了双方的战争状态B. 宋朝都需交纳“岁币”C. 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 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8.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
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A. 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B. 食客盈门的酒楼C. 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D. 好汉比武的擂台9.宋朝时,我国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主要有()①南方战乱较少②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政府十分重视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②D. ①③④10.对宋代经济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宋朝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B.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 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海外贸易发达,商船远达非洲东海岸D. 宋代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1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 士大夫的提倡B. 达官贵人的需要C.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D. 农民的需要12.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政权的建立②定国号为元③定都大都④灭亡南宋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①④②③D. ①③②④13.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A. 赵高B. 杨国忠C. 秦桧D. 李林甫14.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最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A. 国内外的客商往来不绝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15.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①苏轼②关汉卿③辛弃疾④李清照⑤赵孟兆页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③④⑤D. ②③④16.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A. 隋末农民战争B. 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C. 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D. 文天祥抗元的战争17.“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A. 《史记》B. 《资治通鉴》C. 《宋书》D. 《二十四史》18.元朝时,你如果到松江学习棉纺织业技术,你首先拜访的老师应是()A. 文成公主B. 王昭君C. 黄道婆D. 金城公主19.下列哪部作品被外国学者喻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 李时珍《本草纲目》B. 宋应星《天工开物》C. 徐光启《农政全书》D.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20.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A. 明朝国力雄厚B. 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先进的指南针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D. 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21.下列事件发生在今新疆地区的是()①唐太宗和武则天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②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③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④雅克萨之战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22.“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弹唱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A.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B.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C.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D. 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3.下列对文字狱的解释,最准确的是()A. 迫害知识分子的冤狱B. 关押知识分子的监狱C. 因文字犯罪被捕入狱D. 为加强文化专制而设立的监狱24.“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不属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五代十国”时期?()A. 后梁B. 后唐C. 北宋D. 南唐2. 下列哪位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亨3. “安史之乱”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4.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南宋的灭亡?()A. 靖康之变B. 南宋建立C. 岳飞被害D.崖山海战5.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哪一年?()A. 1449年B. 1457年C. 1464年D. 1471年二、判断题1.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之间的和约。
()4. 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范围仅限于印度洋地区。
()5. 明朝的“一条鞭法”是一种农业税制改革。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景之治”发生在____朝代。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
3. “杯酒释兵权”是____朝代的一件重要事件。
4. 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
5. 明朝的“永乐大典”是由____皇帝主持编纂的。
四、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2. 介绍一下唐朝的开元盛世。
3. 什么是北宋的“庆历新政”?4. 简述明朝的“靖难之役”。
5. 介绍一下清朝的“康乾盛世”。
五、应用题1. 分析一下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后期的影响。
2. 评价一下明朝的“海禁”政策。
3. 分析一下清朝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 评价一下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5. 分析一下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的影响。
六、分析题1. 分析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融合”现象。
2. 分析一下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制度。
七、实践操作题1.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唐朝的展览,列出展览的主要内容。
2. 请你设计一个关于宋朝的课堂教学活动,简要说明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是在唐朝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世民B. 李渊C. 杨广D. 李旦3. 唐朝的都城是哪里?A. 长安B. 洛阳C. 开封D. 南京4. 唐朝的科举制度是在哪位皇帝的统治下确立的?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5.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指哪位皇帝的统治时期?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高宗D. 唐玄宗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2. 唐朝的疆域东到日本,西到波斯。
()3. 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是选拔文官。
()4. 唐朝的“开元盛世”是指唐玄宗的统治时期。
()5. 唐朝的“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他的年号是____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____,它被誉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3. 唐朝的科举制度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阶段。
4.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由__________皇帝实施的。
5. 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发动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唐朝的“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的作用。
3. 简述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4. 简述唐朝的疆域范围。
5. 简述唐朝的“开元盛世”的表现。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关系。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3. 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唐朝的“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4. 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唐朝和宋朝的疆域范围。
5.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对唐朝社会发展的贡献。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
土壤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人们却栽培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周口店文化D.半坡文化2.河南安阳殷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展现的是哪一朝代的社会风貌A.夏朝B.西周C.商朝D.战国3.标志我国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A.XXX传位给XXXB.XXX传位给XXXC.XXX传位给禹D.XXX,家天下4.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
这些地名称谓的由来是源于西周初年实行的A.分封制B.郡县制C.禅让制D.制5.“鼎”是青铜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A.装饰品B.食器C,乐器D.盛水器皿6.研究历史时,要能分辨“描述”与“评价”的区别。
正如下列句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描绘,有的是对历史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评价”的句子找出来 A.XXX 以XXX为相改革,召集诸侯会盟B.XXX姓XXXXXX,是XXX的次子C.战国时期,今北京地区属于燕国D.战国时期,各国争相变法,大国兼并小国,战争频繁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A.建立县制B.奖励耕织和军功C.承认土地私有D.实行分封制度8.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XXXC.灵渠D.六辅渠9.5月12日,在我国四川汶川地域发生了8级强烈地动,但距震中较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经受住了考验。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A.战国时期B.商朝C.西汉D.秦朝10.“XXX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XXX愚钝,曾参性子慢,XXX好偏激,XXX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青铜时代”?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2.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周武王伐纣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汉武帝即位3. 以下哪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亨4. 下列哪个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5. 以下哪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A. 孙中山B. 毛泽东C. 周恩来D. 刘少奇二、判断题1.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三个国家。
(√)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
(×)3. “四大发明”指的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4.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5.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成为了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
(√)三、填空题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起点是______,终点是______。
2. 唐朝的都城是______,该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3. 明朝时期,中国沿海地区经常受到______的侵扰。
4. 中国近代史上,______战争是中国战败后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开始。
5.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______年,其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四、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主要政治制度改革。
2. 请简要介绍唐朝的科举制度。
3. 宋朝时期,中国的海外贸易有何特点?4. 请列举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
5. 请简述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应用题1. 请分析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斗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请阐述唐朝盛世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请分析明朝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请阐述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5. 请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六、分析题1. 请分析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 辽—上京临潢府B. 金—中都C. 北宋—临安D. 西夏—兴庆府14.某同学参加知识竞赛,其中有一道题:请根据“元昊”这一关键词回答出与之相应的政权。
正确的回答应是 A. 辽 B. 南宋 C. 大金 D. 西夏15.郭靖和杨康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两个重要人物,他们的名字与下面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A. 西夏建立 B. 金灭北宋 C. 澶渊之盟 D. 元朝建立16.南宋初年,率领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是 A.曹操 B.霍去病 C.岳飞 D.文天祥17.如下图材料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是A.经济重心南移 B.贞观之治局面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开元盛世局面18.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瓦子 B.市舶司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19.进口的泰国米因口感好、味道香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其实,早在宋朝中国就曾引进外国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占城稻引进于A.越南B.朝鲜 C.印度D.泰国20.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21.2021年3月31日,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2周年大会举行。
今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入藏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22.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3.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满足了哪一阶层的需求A.士大夫阶层B.农民阶级 C.市民阶层 D.达官贵人24.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
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请问他的代表作是A.《窦娥冤》B.《西厢记》C.《牡丹亭》D.《桃花扇》25.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更换马匹和休息、住宿的地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2分/题=40分。
)1、目前一般认为揭开中国历史第一页的最早人类是 ( )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蓝田人D 山顶洞人3、如果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你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 )A. 种植水稻 B 用骨耜耕地C 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D 用陶器装粮食4、半坡(图1)和河姆渡(图2)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生产工具B.生活习惯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 炎帝B 黄帝C 蚩尤D 禹6、“禅让”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 舜→尧→禹B 尧→舜→禹C 禹→舜→尧D 舜→禹→尧7、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产生的A 奴隶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8、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A 四羊方尊B 司母戊铜方鼎C 青铜立人像D 豕尊9.、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 ( )A 齐桓公B 宋襄公C 晋文公D 秦穆公10、下列那一次战役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A 牧野之战B 长平之战C 城濮之战D 桂陵之战11、以“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划从什么朝代开始()A 战国B 秦朝C 隋朝D 元朝12、望、闻、问、切四诊法的创立者是()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扁鹊13、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思想家是()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墨子14、秦长城的东西起止点是()A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C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D 西起河套,东到咸阳15、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 使用圆形方孔钱B 地方设县C 规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D 修筑长城16、开始确立儒家学说为专制王朝王朝正统思想的是 (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康熙帝17、秦皇、汉武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下列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A.都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B.都采取创新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C.都征服了匈奴,确保了北方的安定 D.都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18、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 ( )A、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B、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C、使西域的葡萄、胡萝卜等农作物传人中原D、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19、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治疗的首选医生是()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20、某班同学编排《楚汉之争》历史小剧,下列可供他们参考的资料是()A.《诗经》 B.《离骚》 C.《道德经》 D.《史记》二、辨析题(本大题18分,指出一处错误得2分,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得4分)21、小亮问:“小东,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小东说:“当然知道,我们国家有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主要原因是()A.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B.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C.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D.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一幅展板,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几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经济重心南移B.古代对外交流C.中央集权加强D.科学技术进步3.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囫囵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
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A.治安混乱B.刑罚严酷C.社会安定D.人口众多4.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生产B.巩固政权C.吸取秦亡的教训D.减轻人们的负担5.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影响。
下列哪一情节不可能出现在这四部名著中A.孔明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B.卖油郎独占花魁,灌园叟晚逢仙女中C.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D.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6.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
小明学习的课题是()A.《两汉的科技文化》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C.《东汉的兴衰》D.《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7.“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8.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山顶洞人B.半坡居民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9.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中华文明的起源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0.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北方统一B.民族融合C.中外交流D.文化昌盛11.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六次全会上反复强调要采取措施反腐倡廉胜取信于民。
那么,在汉武帝时,为防止官员为非作歹,监督和检举京师高官和皇亲国戚的不法行为,采取的重大举措是()A.颁布推恩令 B.设立司隶校尉 C.独尊儒术 D.削弱封国12.下列原始文明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③②④①B.③①④②C.③②①④D.③④①②13.关于春秋争霸的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度B.维护周王朝的统治C.阻碍社会进步D.促进局部统一14.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兴趣盎然,一起讨论起班级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与教材中各家的主张作了比较。
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有()A.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滴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C.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法家做法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墨家影响15.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①陶器②铁器③石器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16.50.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上中下”的地理位置来分,它们分别是()A.齐、楚、秦、燕、赵、魏、韩 B.齐、楚、秦、燕、韩、赵、魏C.燕、赵、魏、韩、齐、楚、秦 D.楚、韩、赵、齐、秦、燕、魏、17.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商朝、秦朝、北魏 B.秦朝、汉朝、周朝 C.秦朝、晋朝、汉朝D.商朝、秦朝、三国18.中国历史悠久,朝代众多。
下列几组朝代中基本并存的一组是A.西周与东周B.西汉与东汉C.西晋与东晋D.南朝与北朝19.挥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与以下哪一著名战役有关A.城濮之战B.巨鹿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20.《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南迁的人带来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赤壁之战发生于208年,这一时间还可表述为A.2世纪初期B.2世纪末期C.3世纪初期D.3世纪末期22.历史知识中,“史实”和“结论”并不相同,学习历史就是要知道二者的区别。
以下关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叙述中,属于结论的是A.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C.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D.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2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C.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24.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25.西汉初年,自汉高祖开始至文帝、景帝的六七十年间,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
下列选项属于其原因的是()A.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B.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C.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D.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二、材料综合题26.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下面两个板块分别呈现的是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板块一(释读图片再现两汉经济)(1)图1耧车的用途是什么?(2)图2五铢钱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统一的货币?除此之外,他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3)在古代,我国陆地上就已经有了重要的商路与外国进行沟通,进行贸易往来。
请问这条商路的出发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最远可以到达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
这条商路的开辟有着什么作用?板块二(研读史料认识魏晋南北朝经济)《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天下无事。
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7.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
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上)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区?请写出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
该机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8.对外交往是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内容,各朝各代绵延有序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路线图汉武帝时,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逐渐形成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丝绸之路。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逐步形成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陆上、海上交通发达,架起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交往。
唐朝的发达文化远播域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朝对域外文化广泛吸收,也促进了社会发展。
材料三郑和航海路线图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
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
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织品等物产和造纸、指南针为代表的科技以及四书五经等为代表的书籍,成为交流的重要产品。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特点。
(3)依据材料三,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〇”。
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多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
②郑和下西洋清剿海盗、平息纷争,维护了沿线安定和平。
③郑和下西洋主要是宣扬国威,对经济贸易交流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4)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历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认识?2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道法自然”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天人合一、阴阳平等、身心合一是中医养生观的三大法宝。
(1)材料一中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汉子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谁的书法作品?(2)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学说在公元前2世纪是怎样发展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的?(4)根据材料三,东汉时期,一套“道法自然”的医学体操诞生,请写出该体操的名称:同时期产生的一部医学著作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请分别写出这部著作的作者和名称。
(5)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0.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请回答:(1)请说出材料一中图一是传说时代的哪位英雄人物?该人物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2)分析材料一中图二材料,材料中的“子”指的是谁?说出他的治国主张?材料一中图三人物提倡“无为而治”,警告统治者不要为所欲为。
请问他是谁?(3)依据材料二图一,请说出与丝绸之路开辟有直接关系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
(4)依据材料二图二,请概括丝绸之路开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5)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国统治着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因为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顺应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确立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