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河矿井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12.90 KB
- 文档页数:3
胡家河矿401102综放工作面超前卸压效果评价摘要:彬长胡家河矿是关中地区首个出现强动力灾害的矿井。
文章研究了厚煤层综放开采冲击矿压防治技术,通过分析胡家河矿xxxx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特征,对其采取的顶板预裂爆破、帮部大孔径卸压和爆破卸压、底板大孔径卸压等解危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得出超前解危措施的有效性,为矿井冲击矿压治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综放工作面;集中应力;超前卸压;预裂爆破;强动力灾害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D32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9-015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9.0761 矿井及工作面概况胡家河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的塬梁沟壑区,隶属于陕煤彬长矿业集团,于2008年开工建设,2012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500wt/a。
主采煤层4#煤,煤层厚度为0.6~27.18m,一般为10~15m,开采深度约为640m,为深埋特厚煤层。
该矿是陕西关中地区首个出现强动力灾害的矿井。
xxxx工作面为胡家河矿首采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23m,倾角为3°~5°,采用分层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xxxx工作面倾向长度为180m,走向长度为1496m,回采主要巷道均布置在煤层中,采用多巷布置,即运输巷、回风巷、泄水巷、高抽巷,形成“一面四巷”的开采布置方式。
工作面开采煤层厚度为13m,割煤为3.5m,放煤为10m,采放比为1∶2.8。
2 回采期间矿压显现特征2.1 矿压显现特征xxxx工作面按3.2m/天匀速回采,回采至约210m时,工作面回风巷、泄水巷出现了强烈的动力显现,“煤炮”频繁,巷道顶板下沉、断面收缩、底鼓、锚索破断、巷道支护结构严重破坏。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顶板下沉量达750~900mm,底鼓量最大达到700mm。
根据矿压监测结果,工作面回采前200m期间顶板来压特征及支架工作阻力见表1所示:表1 胡家河矿xxxx工作面来压强度特征来压次序初次来压周期来压1 2 3 4 5 6 平均来压步距/m 45 32 33 30 28 27 27 30P老/kN 10900 9987 10098 10795 11975 12198 12576 11218P平/kN 9120 8196 8190 8278 8356 8409 8598 8450n 1.20 1.22 1.23 1.30 1.43 1.45 1.46 1.33注:P老――老顶周期来压时支护阻力平均值,kN;P平――老顶非周期来压时支护阻力平均值,kN;n――动载系数,等于P老与P平之比值。
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选煤厂项目建设情况报告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七月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选煤厂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一、项目建设概况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隶属于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该项目位于咸阳市长武县境内,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发改能源[2010]201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建设的大型矿井,也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重点建设的矿井之一,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11]1601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项目核准的批复》对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进行了核准。
选煤厂工业场地布置主要结合矿井工业场地联合布置,选煤厂工业场地布置在联合工业场地南侧,马屋电厂的北侧,西~平铁路的西侧,既方便电厂取煤,又利于余煤的外运。
选煤厂工艺布置结合地形、外部运输条件、煤的去向、矿井进口的布置等众多因素,合理确定生产工艺,使得煤流顺畅,选煤厂生产系统“一”字形布置。
按照工艺流程和功能划分为生产区和储运区,其中生产区主要有原煤仓、原煤仓下配电室、原煤仓至动筛车间带式输送机栈桥、动筛车间、浓缩车间以及由动筛车间至混煤仓、矸石仓、块煤仓的带式输送机栈桥等;储运区主要有矸石仓、块煤仓、混煤仓以及混煤仓下配电室、块煤汽车装车系统、块煤火车装车系统、混煤火车装车系统及装车站配电室、防冻液库等。
选煤厂服务年限与胡家河矿井一致为61年。
二、项目建设审批情况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取得主要批复如下:(1)路条:2007年4月20日取得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彬长矿区胡家河煤矿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咨询复函》(能煤函[2007]36号)文件;(2)划定矿区:2006年10月24日取得了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国土资矿划字[2006]081号)文件;(3)安全核准:2009年11月13日通过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核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报送河北北阳庄等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结果的函》(安监总厅煤监函[2009]310号文件);(4)项目核准:2011年1月25日通过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核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项目核准的批复》(改能源[2011]1601号)文件;(5)开采设计批复:2012年8月29日取得了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煤矿开采设计的批复》(陕煤局复[2012]86号)文件;(6)初步设计批复:2013年1月4日取得了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彬长矿区胡家河煤矿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陕发改煤电[2013]4号)文件;(7)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月11日取得了由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胡家河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的函》(陕煤司函[2006]8号)文件;(8)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2011年7月21日通过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建设工程(规模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11]182号)文件;(9)安全设施设计批复:2013年11月25日通过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胡家河煤矿安全设施设计的批复》(煤安监函[2013]14号)文件;(10)采矿证:2014年3月3日取得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发的采矿许可证(证书编号为:C6100002014031110133210)。
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隐患排查总结按照陕西省安全生产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安委办﹝2014﹞95号)安排,第六排查小组一行15人于2014年12月11日至12日,对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进行了隐患排查。
排查情况如下:一、矿井概况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隶属于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6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全部建成,现处于矿井联合试运转阶段。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吨/年,设计可采储量39544万吨,到2014年11月底共生产原煤253万吨。
主采4#煤,属低灰低硫高热值不粘煤。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属高瓦斯矿井,容易自燃煤层。
矿井采用单水平立井开拓,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综采放顶煤工艺,共设计10个盘区,其中3#煤布置3个盘区、4#煤布置7个盘区,401盘区为现开采区域,402盘区为准备盘区。
该矿现有2个综放工作面(一采一备),分别为401102综放工作面和402103备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8个,分别为二号中央水泵房及其主水仓掘进工作面,401105接续工作面运、回顺及高抽巷,401盘区主运、辅运及回风大巷。
目前,矿井拥有8套综掘机,2套综采设备,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100%,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100%。
二、企业开展排查情况截止11月底该矿共计开展各类安全大检查115次,查处各类安全隐患1465条,整改率达100%,各类安全处罚合计71万余元。
该矿接到国务院安委会﹝2014﹞20号文件及彬长矿业公司﹝2014﹞446号文件后,积极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了自查自改工作:1、12月1日,在矿安全办公会上由矿总经理贯彻学习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国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安委办﹝2014﹞20号)和陕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安委办﹝2014﹞95号)文件精神,做了动员讲话和总体部署。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胡家河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案总工程师:通风管理部:编制:2016年6月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通风管理部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胡家河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案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掌握矿井瓦斯涌出规律,提高矿井瓦斯管理的针对性,有效防范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矿业公司决定组织开展2016年胡家河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为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定瓦斯管理制度,根治瓦斯等工作提供依据。
一、矿井基本情况胡家河矿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境内,隶属于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5.00Mt/a,于2012年10月份联合试运转成功。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主、副立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
装备两台同等能力FBCDZ No.37/2×900型隔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用一备。
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运顺进风,回顺回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目前矿井总回风量15804m3/min,负压2263pa,等级孔6.59m2。
矿井现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采工作面和4个掘进工作面。
402103综放工作面回风1826m3/min,401105备采工作面回风为1309m3/min。
各地点配风量均符合规程规定要求。
2012年12月,煤科总院沈阳研究院对胡家河矿井4#煤层进行了自燃倾向性及煤尘爆炸性鉴定,鉴定结果为: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其火焰长度为20mm;属Ⅰ类易自燃煤层。
胡家河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均为高瓦斯矿井。
经2015年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68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41m3/t。
采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2.98m3/min,掘进面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58m3/min,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属于高瓦斯矿井。
二、鉴定依据和标准(1)《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AQ1025-2006);(2)《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2012年3月1日执行;(3)《煤矿安全规程》,2016年版。
胡家河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闫鑫;侯恩科;袁西亚;郝宝利【摘要】导水裂隙带高度是煤层项板水害防治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胡家河煤矿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开采4#煤层,在采放高度达到13 m时,应用“三下规范”中两个公式计算出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分别为58.88 m和82.11 m,通过RFPA数值模拟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当工作面推进到140 m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达到最大值204 m,其后不再随工作面的推进而向上发育.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25 m.综合确定胡家河煤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225 m,裂采比为17.3.【期刊名称】《陕西煤炭》【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4页(P51-53,132)【关键词】采煤工作面;导水裂隙带;RFPA;数值模拟【作者】闫鑫;侯恩科;袁西亚;郝宝利【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54;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长武713600;陕西陕煤彬长矿业有限公司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陕西长武71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163.10 引言采煤过程中,工作面覆岩在矿山压力作用下的运动将使得岩层产生裂隙和断裂,一旦这些裂隙和断裂进一步发育、连通就会成为水的流动通道,如遇到含水层中的水就有可能通过导水通道导入工作面,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因此,分析覆岩破坏规律,特别是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尤为重要。
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使用经验统计、类比分析、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实测等方法。
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是《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简称《规范》)中推荐使用的经验公式,但此公式的使用条件比较严格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某些特定开采条件下,如特厚煤层综采放顶开采,就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
相似模拟和现场实测均需一定的实验设备,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矿井副立井冻结孔水害治理方案(汇报稿)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7月目录1. 前言 (1)2. 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3)2.1 井筒地质条件 (3)2.2 井筒水文地质条件 (4)2.3 井筒工程地质条件 (5)3. 副井以往出水及治理施工回顾 (7)3.1 副井马头门混凝土墙壁开裂淋水及治理概况 (7)3.2 副井两阶段帷幕式注浆治水概况 (10)4. 本次副井出水原因分析 (13)4.1 出水水源分析 (13)4.2 出水原因分析 (14)4.3 副井冻结管水害与风险分析 (14)5. 治理方案选择 (16)5.1现场施工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16)5.2 治理方案选择 (16)6. 治理方案 (19)6.1 环形措施巷位置选择 (19)6.2 环形措施巷辅助巷设计 (19)6.3 环形措施巷导硐设计及耳硐 (20)6.4 冻结孔水害处理 (21)7. 费用概算 (23)7.1 研究及服务 (23)7.2 配套工程内容 (23)7.3 配套工程量概算 (23)7.4 费用概算 (24)附件:井下高压突水钻孔短距引流注浆封堵工艺 (26)1. 前言胡家河煤矿隶属于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重点煤矿建设项目。
矿井始建于2008年10月1日开工建设,2012年10月试生产,主采煤层为4#煤层,设计生产能力5.0Mt/a,矿井服务年限60.8a,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极复杂型”。
胡家河矿副井井筒净直径8.5m,全井筒冻结施工,井口设计标高+868.300m,总深度568.3m。
井壁结构为钢筋混凝土,设计为内外双层井壁:外层井壁厚度400mm,单层钢筋混凝土支护;内层井壁厚度700mm,双层钢筋混凝土支护。
井筒施工期间,在井筒外围布设44个用于装置冷冻管的Φ190mm钻孔(图1-1),孔深比副井深度略大,内置Φ133mm冷冻管实现冷冻施工,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刘震
【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
【年(卷),期】2024(24)3
【摘要】为研究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总结聚煤规律,归纳聚煤模式,综合运用煤田地质学、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胡家河井田4号煤层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内陆河流相沉积,其中河漫沼泽、牛轭湖以及泛滥平原上的泥炭沼泽是4号煤层的主要沉积环境;富煤带分布于中部及南部,并向东部和西部延伸,富煤中心分布于中部和西南部,与地层沉积中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在靠近西部的古河道时,煤层出现分岔、变薄、尖灭的现象,古河道流经区域富县组和延安组地层全部缺失,形成无煤区。
研究成果对于该矿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总页数】6页(P166-171)
【作者】刘震
【作者单位】中煤科工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
【相关文献】
1.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煤层特征及其对比
2.四川省开江县龙洞坝矿区长岭井田须家河组五段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分析
3.探析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供水水源地最佳方案
4.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煤质特征对成煤环境的指示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胡家河矿业公司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则是实现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
文章根据胡家河矿业公司实际情况,分析了该矿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策。
标签:质量标准化;存在问题;对策1 引言胡家河矿业公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境内,主要由黄土塬毛乌素沙漠南缘、梁、沟谷及平川组成,地势总体呈西北高东南低之势。
2012年10月份开始投产,设计产量500万吨/年。
在公司开展“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中,狠抓工程质量,严把管理环节,取得了一系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 质量标准化与安全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从规范矿井各项基础工作开始,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促进煤矿效益。
2.1 质量标准化是煤炭安全生产的基础。
在煤矿生产中,瓦斯、煤尘、水灾、火灾以及顶板这五大灾害一直困扰着煤矿企业,如何做好防范工作,控制这些灾害,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内容。
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就是经过科学分析、经验总结,严格把握每道工程、工序的质量关,保证井下环境的最佳状态,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2.2 质量标准化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矿井管理标准化一方面是要制定严密地管理制度、措施和合理的检验手段,另一方面是要采取定期的、符合标准的检验方法,监控每一项工程在变化过程中的量化状态。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场所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所以,它们都是一些动态的过程。
这些变化过程中是否每个环节都能保持在合理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范围,是否都能保证安全生产,实施标准化管理,就是将管理工作制度、措施、方法,用标准化形式确定下来,以此来衡量矿井每一个方面的工作、符合标准化要求才能确保安全生产。
2.3 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煤矿生产是否安全,直接原因就是煤矿各生产环节是否都能避免灾害事故的发生。
采掘、通风、运输、机电设备等各方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同时,员工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精神状态等也对安全生产起重要作用。
胡家河煤矿基本建设情况及矿井生产系统概论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是由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大唐电力公司参股建设的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属马屋电厂的配套煤矿。
一、项目概况胡家河煤矿建设规模1100万吨/年。
该项目按照“一矿两井”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设计、分期建设。
先期开发建设胡家河矿井,井田东西长8.1km,南北宽6.5km。
井田面积52.7km2,胡家河矿井地质储量8.2亿吨。
可采储量4.7亿吨,建设规模500万吨/年,建设工期51个月,服务年限为69年。
二期建设孟村矿井,井田东西长10.5 km,南北宽6.5 km,井田面积61.2 km2,建设规模600万吨/年,到时矿井建设总规模可达1100万吨。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4号、3号(局部可采)煤层。
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为45187.6m/915064.5m3(煤巷占总工程量的82.6%)。
矿井地面建筑总面积124002㎡,其中工业建筑面积31735㎡,辅助设施建筑总面积6496㎡,行政福利建筑面积85771㎡。
二、胡家河矿井设计(一)矿井开拓方式井田采用单水平立井开拓方式,矿井布置了主、副、风井三个井筒。
其中主立井井筒净直径6.5m,垂深538m,装备一对名义载煤量为40t的立井多绳提煤箕斗,担负煤炭提升。
副立井净直径8.5m,垂深568m,装备一对双容器提升,担负矿井的设备、材料、人员提升及进风。
回风立井净直径7.0m,垂深538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矿井采用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的负压抽出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二)采煤方法井田可采煤层为3号、4号煤层。
3号煤层一般厚度3.00m,属局部可采煤层。
3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开采。
4号煤层为主采煤层,可采面积47.655km2。
煤层厚度0.8~26.20m,一般厚度10.00~15.00m。
4号煤采用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一采一放的放煤工艺。
顶板管理全部采用冒落法。
回采工作面设备,配备1.7~3.2m高的放顶煤支架、1130kw,采高1.8~3.5m,截深0.8m采煤机、2000t/h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800t/h的破碎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等大型成套设备。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单项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九月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有限公司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单项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一、矿井建设概况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单项工程是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发改能源[2010]2018号)建设的大型现代化矿井之一,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管辖,地处陕西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中部的亭口镇。
胡家河煤矿井田东西长8.1Km,南北宽6.5Km,面积55.24Km2,井田资源量890.61Mt,矿井设计可采储量395.44Mt,建设规模5.00Mt/a,服务年限60.8a。
陕西彬长胡家河矿业公司负责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设、生产和经营工作,该公司由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80%、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出资20%组建的法人企业。
胡家河矿井单项工程2008年10月1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矿井提升、运输、给排水、供电、通风、采掘面布置、安全监控等系统及设施和选煤厂地面生产系统等均按 5.00Mt/a设计规模建设完成;同年12月,矿井及选煤厂开始联合调试;2014年6月,通过陕西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联合试运转验收。
二、矿井建设审批情况胡家河矿井单项工程审批及主要批复文件如下:(一)2006年1月11日,陕西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陕煤司函[2006]8号文批复胡家河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2006年10月24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矿划字[2006]081号文批复胡家河矿区范围。
(三)2007年4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能煤函[2007]36号文批准胡家河煤矿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四)2007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预审字[2007]123号文批复同意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建设用地预审。
(五)2007年6月14日,水利部以水保函[2007]164号文批复胡家河矿井水土保持方案,2011年2月24日,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以陕水保函[2011]22号文批复同意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规模变更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变更,2013年10月12日,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通过陕西省水土保持局验收。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技术研究陕西陕煤彬长矿业集团胡家河矿井自投产以来已经回采3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结合工作面回采期间采取的综合防灭火技术措施,对防灭火技术进行总结,为类似条件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借鉴经验。
标签: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防灭火1 矿井防灭火概况胡家河矿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长矿区中北部,行政区划隶属彬县、长武县管辖,矿井设计产能500万t/a,属高瓦斯矿井,现主采4#煤层。
根据沈阳研究院对胡家河矿井煤体进行的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胡家河煤矿4号煤层为Ⅰ类自燃煤层,吸氧量为0.81ml/g,自然发火期为3-5 个月,最短发火期仅为20d。
目前该矿已顺利回采3个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分层开采,回采上分层煤平均厚度13.5m,下分层煤平均厚度10m,平均厚度23.5m,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四巷式布置,即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泄水巷(灌浆巷)及高位瓦斯抽放巷。
2 回采期间出现的防灭火隐患胡家河矿回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均阶段性出现过CO浓度上升的情况,尤其在初采初放过程中,CO数据最大升至近200PPm,矿井做了大量防灭火工作,制定多项针对性的措施,最终有效控制了工作面CO浓度上升趋势,解决了工作面防灭火问题。
本文以胡家河矿401101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出现的CO浓度异常为例,该工作面出现CO浓度异常情况有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由于401101工作面初采期间20m不放顶煤,大量遗煤留在采空区,高抽巷口与切眼贯通处由于未放煤,裂隙小,导致高抽巷下方采空区煤体蓄热氧化,CO浓度升高。
第二阶段是401101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工作面顶板压力大,推进速度慢,月推采进度70多米,煤体松散,导致工作面采空区煤体与氧气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增加,加快煤体氧化速度,采空区CO浓度持续升高。
3 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面對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防灭火隐患,胡家河矿果断采取了有效多种防灭火措施,不断在摸索中找寻符合矿井实际条件的有效防灭火措施。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科技与创新2024年第01期DOI:10.15913/ki.kjycx.2024.01.006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地表沉陷监测分析申欣凯,邢垒,梁金宝(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2)摘要:为更全面、完整地研究工作面地表沉陷规律,针对胡家河井田401102工作面地表沉陷情况,利用SBAS-InSAR (Small Baseline Subset-InSAR,差分干涉测量短基线集时序分析技术)提取其时序形变信息,并与实测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SBAS-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陷监测中的优势。
结果显示,胡家河井田401102工作面地表沉陷最大值为60.87 cm,且由于该工作面西侧401101工作面的开采,导致其西侧沉陷值整体偏大。
关键词:胡家河井田;合成孔径雷达;SBAS-InSAR;沉陷监测中图分类号:P237;P642.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1-0023-05地下开采活动会破坏围岩原有应力平衡状态,产生断层,进而影响到地表[1],为生产安全需要,实施全面的观测成为必要工作。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首先采用更加快捷的点连续动态观测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取代了以水准测量为主、全站仪观测为辅的监测手段[2];之后大覆盖率、全天时、全天候且能够周期观测的微波遥感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应运而生,且被广泛应用[3-5]。
1951年,WILEY通过多普勒频移技术提升真实孔径雷达分辨率,成为了合成孔径雷达产生的开端[6],经过多年的发展,先后有了D-InSAR(Differential-InSAR,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7-8]、PS-InSAR(Persistent Scatterer-InSAR,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9-10]、SBAS-InSAR[11-12]及TCP-InSAR(Temporarily Coherent Points-InSAR,时域相干点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13]技术。
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润湿性对比
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是两种不同矿区的煤矿,煤的润湿性是煤炭的一个重要性质,会对煤的使用和管理产生影响。
本文将对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润湿性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基本信息。
大佛寺矿位于山西省,是一座大型煤矿,其产出的煤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用途。
而胡家河4#煤位于河南省,是一座中型煤矿,其产出的煤主要用于发电和民用取暖。
润湿性是指煤与水接触时的表面湿润性能。
大佛寺煤的润湿性较差,主要呈现不易湿
润的特点。
这种不易湿润的性质使得大佛寺煤与水难以充分接触,难以形成有效的燃烧条件。
同时,由于煤与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煤的燃烧速度较慢,不易燃烧完全。
这也导
致大佛寺煤的燃烧效率较低,容易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气。
润湿性对煤的使用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佛寺煤由于润湿性较差,使用时需要使
用较高的燃烧温度和较长的燃烧时间,才能够充分燃烧。
这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会产
生大量的废气和烟尘。
同时,由于燃烧时间较长,大佛寺煤的燃烧过程中会持续释放热量,容易导致设备的过热。
综上所述,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在润湿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大佛寺煤的润湿性较差,而胡家河4#煤的润湿性较好。
这些差异对煤的燃烧效率和环境影响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我们应当注重煤矿的选择和煤的管理,选择润湿性
较好的煤炭资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煤炭的润湿性。
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项目设计质量检查报告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二0一四年七月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项目设计质量检查报告一、项目概况胡家河矿井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彬长矿区中北部,地处咸阳市彬县、长武县交界地带,隶属长武县、彬县管辖。
井田东西长8.1km,南北宽6.5km。
面积55.24km2。
陕西煤田地质公司186队从1979年10月开始到1987年10月,完成了矿区详查勘探。
2005年2月,陕西煤田地质公司131队提交了《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勘探地质报告》。
2003年11月,北京华宇公司编制了《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陕西煤业集团以陕煤司[2006]8号文发布了关于胡家河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意见。
2006年,毗邻胡家河矿井工业场地的大唐彬长电厂开工建设,一期工程2009年投产,装机4×600MW。
按照《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修改)》的安排,胡家河矿井为大唐彬长电厂的煤源矿井,因此,建设胡家河矿井迫在眉睫。
2007年2月,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陕发改能源函【2007】28号文委托我院对彬长矿区总体规划进行修改,2009年3月我院最终完成了《陕西省彬长矿区总体规划(修改)》,该规划将胡家河矿井规划为5.0Mt/a,孟村矿井规划为6.0Mt/a。
2009年7月,受陕西彬长矿业集团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完成《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能源[2010]2018号文对《彬长矿区总体规划(修改)》进行了批复。
2010年11月,陕西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完成《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胡家河矿井首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含电法)报告》。
201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发改能源[2011]1601号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项目核准的批复》对胡家河矿井及选煤厂项目进行了核准。
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润湿性对比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都是中国的著名煤矿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和利用价值。
而在对这两种煤质的润湿性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异和优劣势,为煤炭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我们来介绍一下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基本情况。
大佛寺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大佛寺乡,是一座大型的煤矿资源,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
煤矿开采规模大,煤炭品质优秀,是当地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而胡家河4#煤矿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也是一座重要的煤炭资源矿区,矿区内的煤炭多为优质石煤和无烟煤,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两种煤炭的润湿性进行对比分析。
首先是大佛寺煤的润湿性。
大佛寺煤的润湿性较好,煤体表面具有一定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吸附,因此在潮湿条件下,大佛寺煤的水分含量相对较高。
这种润湿性的特点使得大佛寺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粉尘的飞扬和损耗,有利于煤炭的运输和储存。
由此可见,大佛寺煤和胡家河4#煤在润湿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而在实际的煤炭利用过程中,如何根据煤炭的润湿性特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将对煤炭的生产和加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煤炭的选煤过程中,可以根据煤炭的润湿性特点来进行分类和分选,将润湿性较好的煤炭和润湿性较差的煤炭进行有针对性地利用,减少煤炭的浪费和损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煤炭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以根据煤炭的润湿性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储存和包装方式,避免煤炭因为润湿性差而导致发霉和变质的问题,保障煤炭的质量和安全。
在煤炭的加工和利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煤炭的润湿性特点来调整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使得煤炭在燃烧和气化过程中能够充分燃烧和释放能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润湿性对比
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都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而煤的润湿性在煤炭的利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这两种煤的润湿性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
地了解这两种煤的特点和用途。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基本信息。
大佛寺煤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是中国重要的煤矿资源基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
胡家河4#煤矿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也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煤炭储量大,质量好。
这两
个地区都是我国煤炭资源重要产地,也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分别对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润湿性进行介绍。
润湿性是指煤炭与水接触后能否迅速吸水和扩散,是衡量煤炭表面湿润能力的重要指标。
大佛寺煤在润湿性上表现出色,它的表面容易吸水并且有较快的扩散速度,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胡家
河4#煤的润湿性也很好,它的表面能够迅速吸水,并且扩散速度也比较快,这使得这种煤在工业生产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我们可以看出,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在润湿性上都表现出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佛寺煤在润湿性上略优于胡家河4#煤,因此在某些特殊的工业生产中可能更受青睐。
这些都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煤炭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简要地介绍了大佛寺和胡家河4#煤的基本信息,并对它们的润湿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这两种煤的润湿性进行了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工
业生产中的应用特点,为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煤炭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本文能够
对大家有所帮助。
胡家河煤矿基本建设情况及矿井生产系统概论陕西彬长矿区胡家河矿井是由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大唐电力公司参股建设的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属马屋电厂的配套煤矿。
一、项目概况
胡家河煤矿建设规模1100万吨/年。
该项目按照“一矿两井”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设计、分期建设。
先期开发建设胡家河矿井,井田东西长8.1km,南北宽6.5km。
井田面积52.7km,胡家河矿井地质储量8.2亿吨。
可采储2量4.7亿吨,建设规模500万吨/年,建设工期51个月,服务年限为69年。
二期建设孟村矿井,井田东西长10.5 km,南北宽6.5 km,井田面积61.2 km,2建设规模600万吨/年,到时矿井建设总规模可达1100万吨。
井田内可采煤层为4号、3号(局部可采)煤层。
矿井移交生产时井巷工程量为45187.6m/915064.5m3(煤巷占总工程量的82.6%)。
矿井地面建筑总面积124002㎡,其中工业建筑面积31735㎡,辅助设施建筑总面积6496㎡,行政福利建筑面积85771㎡。
二、胡家河矿井设计
(一)矿井开拓方式
井田采用单水平立井开拓方式,矿井布置了主、副、风井三个井筒。
其中主立井井筒净直径6.5m,垂深538m,装备一对名义载煤量为
40t的立井,装备一对568m,垂深8.5m多绳提煤箕斗,担负煤炭提升。
副立井净直径.
双容器提升,担负矿井的设备、材料、人员提升及进风。
回风立井净直径7.0m,垂深538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矿井采用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的负压抽出式,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
(二)采煤方法
井田可采煤层为3号、4号煤层。
3号煤层一般厚度3.00m,属局部可采煤层。
3号煤层采用一次采全高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开采。
4号煤层为主采煤层,可采面积47.655km2。
煤层厚度0.8~26.20m,
一般厚度10.00~15.00m。
4号煤采用分层综采放顶煤采煤法,一采一放的放煤工艺。
顶板管理全部采用冒落法。
回采工作面设备,配备1.7~3.2m高的放顶煤支架、1130kw,采高1.8~3.5m,截深0.8m采煤机、2000t/h可弯曲刮板输送机、2800t/h 的破碎机、转载机、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等大型成套设备。
(三)矿井提升与运输
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连续运输方式,掘进工作面出煤,经其配套转载,汇入到主煤流运输系统,立立井箕斗提至地面。
材料装入矿车由副立井通过绞车下放到井底换装,由无轨胶轮车直接将材料运到各使用点。
设备装上平板车由副立井通过绞车下放到井底,由叉车直接将设备运到各使用点。
入井人员乘坐罐笼到井底后,换乘无轨胶轮车到各工作地点。
掘进矸石由带式输送机进入主煤流系统,
随主煤流升至地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