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蜂农业养殖大全2011
- 格式:pptx
- 大小:154.43 KB
- 文档页数:10
胡蜂养殖技术一般来说,胡蜂是一种多利用的昆虫,它们能够产生蜂蜜、蜂王浆和蜂胶,而且它们还能够发挥抗性作用帮助控制害虫数量。
因此,胡蜂养殖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农业、林业和种植业的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胡蜂养殖技术,包括:胡蜂的种类、养殖工具、养殖场地、营养条件和病虫害防治等。
首先,在胡蜂养殖中,主要使用的胡蜂种类有:全翅胡蜂、灰胡蜂、黑胡蜂、虫腺胡蜂、秋腺胡蜂、杂色胡蜂等。
全翅胡蜂是养殖最主要的种类,它们体型稍大,蜂箱可容纳12至20万只,可以有效地捕捉害虫,收集更多蜂蜜;灰胡蜂较为强壮,适合做蜂蜜搬运工,蜂箱可容纳7至10万只;黑胡蜂较活泼,抗性强,可以抵抗病毒,蜂箱可容纳4至6万只。
其次,在胡蜂养殖中,需要使用若干工具,比如:蜂箱、蜜罐、蜂窝、集蜂工具等。
蜂箱是用来保存胡蜂的重要容器,一般选用厚度在2cm以上的涂漆木材,产蜜蜂箱内要装上抹蜂花洞板,蓄蜜罐安装在蜂箱外部;蜜罐是收集蜂蜜的重要工具,要注意清洁,以免蜂蜜污染;蜂窝是养殖胡蜂的重要工具,一般分为树蜂窝和棚蜂窝,两者在养殖上各有优缺点;集蜂工具是使用发音器发出某种声音,以引蜂集和收集蜂窝中的蜂虫。
再次,胡蜂养殖可以在田间、棚内或棚外,具体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类型和害虫种类等因素而定。
田间地址路标明确,温度适宜,空气湿度较大,蜂箱可直接安装;棚内地址路标明确,空气干燥,适合存放蜂蜜和蜂胶,但需要安装湿润器;棚外地址路标明确,空气温暖、湿润,但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蜂箱可直接安装,但要注意防水防风。
此外,胡蜂养殖的营养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包括:提供足够的蜂蜜和蜂蜡、提供安全的庇护所、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提供适当的照明条件、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及合理安排害虫作物,以确保胡蜂养殖有效收获蜂蜜和蜂蜡。
最后,为了有效防治胡蜂养殖中的病虫害,应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蜂箱,及时清理死亡胡蜂,并处理粪便;采用生物农药对付害虫,采用天然植物次生代谢物防治病虫害;定期检查蜂窝,确保蜂宫温湿度适宜,防止霉菌滋生;定期检查蜜罐,并及时清理过期蜂蜜;定期运送季节性蜂窝和花柱,以便获得良好的收获。
胡蜂双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胡蜂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其双王属性使其更具攻击性和破坏力。
本文介绍了胡蜂双王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选择种群、饲养环境、繁殖技巧等方面。
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胡蜂养殖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防护、健康管理和防害虫措施等。
通过合理的养殖策略和细心的管理,胡蜂双王养殖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产出,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正文:胡蜂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其侵袭对作物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胡蜂双王具有更高的攻击性和繁殖力,因此受到了养殖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重点介绍胡蜂双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农户合理养殖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首先要选择适合养殖的胡蜂种群。
胡蜂种群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和产出效益。
一般来说,选择健康、品种纯正、抗病能力强的胡蜂种群是关键。
具体来说,可以选择具有高产无酸系数和抗病能力优良的优势种蜂作为母种蜂,再进行人工授粉繁殖。
此外,还应注意选择生长势强、无虫害的幼虫进行饲养,以保证胡蜂双王的质量和产出稳定。
其次,饲养环境对胡蜂的生长和繁殖也有重要影响。
胡蜂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地点进行养殖。
养殖场地应远离居民区,以防止胡蜂攻击人群,同时应选择清洁、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环境,有利于胡蜂的生长发育。
饲养时还需提供充足的花草和水源,供胡蜂采食。
另外,定期消毒饲养设备和场地,避免疾病传播。
在胡蜂繁殖过程中,饲养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合理控制胡蜂的繁殖数量,避免过度繁殖导致资源竞争和养殖效果下降。
对于养殖者而言,合理的控制产出数量可以提高单头胡蜂的产值,增加利润空间。
其次,要注意控制饲养环境的温度、湿度和食品供给,以提供良好的幼虫生长环境,促进胡蜂双王的健康发育。
此外,及时清理残羽和虫害,保持饲养设施的干净卫生,有助于减少疾病的传播。
在胡蜂双王养殖过程中,饲养者还需注意安全防护和寄生虫控制。
胡蜂具有较高的攻击性,为保障养殖人员和他人的安全,应在养殖场周围设置防护网,避免胡蜂逃逸伤人。
胡蜂的养殖方法前段时间,央视频道曾多次报道了胡蜂养殖的致富案例,那么胡蜂是怎么养殖的呢?胡蜂又称马蜂,由于胡蜂的经济效益极高,而且市场前景广阔,再加上现在胡蜂的应用价值也不非常的不错,出现了很多专门以养殖胡蜂为生的养殖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胡蜂的养殖方法吧。
1、养殖准备胡蜂其实是一种很危险的生物,所以在养殖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制作好养殖胡蜂的蜂笼,一般可以用木头或者是铁砂网来制作,每个蜂箱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长宽高至少要保证在三十到四十厘米左右。
其次就是要修建好养蜂棚,可使用玻璃温室、厂房或者是搭建专门的养蜂棚,养蜂棚的面积需要根据养蜂的数量来决定。
最后就是用木材修建养蜂箱,既要保证有充足的活动空间,同时要做好挂钩和活门,周围需要用网纱围起来。
2、蜂群选购胡蜂可以进行自行引种,也就是在每年九十月份的时候去有胡蜂的地方捕捉胡蜂,但是这样的话危险系数较高,而且捕捉的胡蜂也比较容易受伤,所以现在如果养殖胡蜂的话可以去专门的养殖场采收蜂种,但最好是四五月份的时候去选择蜂群,这样选购的蜂群比较稳定,而且很容易养活。
在选蜂的时候我们要在蜂巢门口进行观察,看工蜂的出入情况以及采集花粉的比例,然后打开箱门,看它们的反应是比较激烈还是温和,其次就是观察蜂王的状况,产卵力是否达标,最后观察胡蜂的蜂群排列,选择最佳的蜂群进行饲养。
3、饲养管理饲养注意分为三种方式,补助饲养、奖励饲养和花粉饲养,一般在蜜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是不要进行补助饲养的,只有蜜源缺乏的时候才需要,通常是使用蜂蜜加温水或者是白糖加热水溶解之后进行饲养。
而奖励饲养是在胡蜂繁殖时期和蜜蜂制造时期进行的饲养管理,这段时期主要是依靠人工进行饲喂,一般是使用蜜液或者是糖浆每隔一天喂一次。
花粉饲养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可以使用花粉进行饲养,同时还可以用胡豆粉来代替。
4、日常管理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我们要注意饮水的质量以及一水量的多少,同时在盛水的容器上放上湿毛巾,也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食盐,这样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胡蜂养殖节选..禄丰.平〕胡蜂〔马蜂〕养殖在许多山区农户中已比拟多见,但由于规模小,养殖技术落后,所以不但养殖效益低,而且都是建立在破坏生态的根底上进展。
因为他们的养殖方法仅仅只是把较小的胡蜂巢穴迁移至自己能控制、别人不能任意摄取的地方,任其自然繁殖、到时烧取蜂蛹便完成了整个养殖过程。
这种养殖方法如果从生态角度去考虑的话,与“杀鸡取卵〞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近年来由于蜂蛹的价格不菲,在许多山区农村,每年的8—11月自发的组成假设干个“季节性专业烧蜂队伍〞进展消灭性烧取蜂蛹,一些地方的大型胡蜂种类如黑胡蜂〔Vespa mandarina Sm〕、黄蜂〔Polistes mandarinus Saussure〕已经灭绝。
其他胡蜂的种类也在急速减少,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在不远的将来胡蜂会被烧尽吃绝,这样将会给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胡蜂类在昆虫世界中处于食物连的顶端,虽然胡蜂的生存繁殖活动完全依赖于森林〔树木〕,但是,所有树木的生长都与胡蜂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为胡蜂类的主要食物就是包括森林害虫在的所有昆虫,通过观察,树木害虫约有70%的种类都是胡蜂类捕食的对象。
此外胡蜂在捕食其他昆虫的同时能够间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从而使植物的果〔子〕实的产量增加。
因此,禁止消灭性烧取蜂蛹,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胡蜂,保护胡蜂类种群的正常繁衍会使人类受益非浅,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也十分重要。
一、养殖和保护胡蜂的效益可以表达以下几个方面;1、在保存胡蜂成虫的前提下取出商品蜂蛹,使胡蜂成虫的劳动力重复利用和种群正常繁衍,从而使人类长期受益。
2、通过食物的合理的补充,可以使每巢胡蜂蜂蛹的产量提高1—2倍,从而表达出养殖的经济效益。
3、提取商品蜂毒,目前,每克高纯度的蜂毒在国外市场价大约是每克黄金的2倍。
4、可以减少包括果树在所有树木的虫害,并可以间接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从而使果实〔子实〕产量提高。
第一节胡蜂的生态一、名称和属性:胡蜂俗称马蜂,根据其种类的不同,各地对它们的称呼略有差异,例如在树木上筑巢的胡蜂类统称为“葫芦包〞或“吊包蜂〞,在洞穴中筑巢的大型胡蜂类又会被称为“大土蜂〞、“大马甲〞、“老土甲〞等。
黄脚胡蜂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黄脚胡蜂是一种常见的胡蜂品种,其养殖对于提高农田的蜜蜂授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黄脚胡蜂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希望对黄脚胡蜂养殖者有所帮助。
正文:一、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选择一个合适的养殖场地对于黄脚胡蜂的养殖至关重要。
黄脚胡蜂需要阳光充足、风景优美的环境,因此建议选在高处、林地或花田附近的地方,避开人流密集、噪声大的地区。
二、准备养蜂设备养殖黄脚胡蜂需要一些基本的设备,如蜂箱、蜂架、蜂王隔、蜂窝模板等。
在购买设备时,应选择质量可靠、功能齐全的产品,确保能提供一个舒适且安全的生活环境给黄脚胡蜂。
三、黄脚胡蜂的繁育与繁殖黄脚胡蜂有两种主要的繁育方式,一种是自然繁殖,另一种是人工繁殖。
在自然繁殖中,黄脚胡蜂会通过交配与繁殖女王来增加蜂群数量。
而在人工繁殖中,可以通过分批孵化、人工喂养和控制生长环境等手段来促进黄脚胡蜂的繁殖。
四、黄脚胡蜂的饲养管理黄脚胡蜂的养殖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
首先是给予适量的蜂食,包括花蜜、蜂王浆等。
其次是定期检查蜂箱内的卫生状况,清除过期的蜂王隔和污染物。
此外,还需要做好疾病和害虫的防治工作,确保蜂群的健康和安全。
五、密切关注气候变化黄脚胡蜂对气候较为敏感,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蜂群的生长繁殖。
养殖者需要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及时调整养蜂的管理策略。
在干旱或多雨的季节,要增加水源和饲料供给;在寒冷季节,要加强保暖措施以防止蜂群过冷。
六、定期巡查和维护蜂群定期巡查蜂群是确保养殖效果和蜜蜂健康的关键。
养殖者应该定期检查蜂箱内外的状态,包括蜂群数量、蜂王状态、蜂窝成色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和治疗。
七、科学安全地收蜜收蜜是养殖黄脚胡蜂的一项重要任务。
养蜂者应该选择恰当的收蜜时间和方式,确保不伤害蜜蜂群体,同时保证收蜜效率。
收蜜过程中注意穿戴防护装备,以免被蜜蜂蜇伤。
八、市场营销与产品销售黄脚胡蜂产生的蜂蜜和其他相关产品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胡蜂养殖方法和饲养技术胡蜂简介胡蜂,也被称为黄蜂,是一种常见的昆虫。
它们属于膜翅目黄蜂科,向社会性昆虫属。
胡蜂的体形比较大,身上呈现黄黑相间的颜色。
它们以昆虫和花蜜为食,具有一定的攻击性,但也对人类有一定的益处,因为它们在捕食其他昆虫的过程中可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
胡蜂养殖方法胡蜂的养殖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方法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场地选择一个安静、通风良好的场地进行胡蜂养殖。
胡蜂不喜欢噪音和人群,选择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可以降低蜂群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建立蜂箱蜂箱是胡蜂的栖息地,也是养殖胡蜂的关键工具。
蜂箱多由蜜蜂养殖箱改造而成,内部设置蜂巢架和巢蜜架。
蜂箱要具备一些基本功能,如能够提供一个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购买胡蜂购买来自正规养殖场的胡蜂种苗。
选择品种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选择。
一般来说,较为常见的胡蜂品种有意大利胡蜂、德国胡蜂等。
养殖管理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温湿度控制:胡蜂喜欢在28-32摄氏度的环境下生活,保持蜂箱内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 巢蜜架管理:为了方便蜂群获取食物,可以在蜂箱内设置巢蜜架,注意及时补充蜂食,保证蜂群的生活需求。
- 蜂巢检查:定期检查蜂巢的建筑情况,防止其被破坏或污染,保证胡蜂的正常生活及繁殖。
- 防病虫害:胡蜂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要注意预防和控制,可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和虫害防治工作。
胡蜂饲养技术胡蜂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喂养基地的选择胡蜂的饲养基地要有丰富的花蜜和花粉资源。
选择饲养基地时,可以考察周边植被的多样性和密度,以及植物开花期的分布情况。
适时供应食物胡蜂主要以花蜜和花粉为食物,可以在饲养基地上设置花坛或者在蜂箱附近栽种花草。
保证蜂群可以在适当时候获得足够的食物。
温度湿度控制胡蜂饲养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蜂箱内的温度和湿度。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有助于蜂群的正常生活和繁殖。
病虫害预防胡蜂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要注意及时发现和预防。
野生胡蜂的养殖方法引言胡蜂被誉为"天然的杀虫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野生胡蜂数量不稳定,难以控制,为了更好地利用胡蜂的优势,人们开始尝试野生胡蜂的养殖。
本文将介绍野生胡蜂的养殖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并开始这一有趣且有益的养殖工作。
养殖环境的选择首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养殖环境。
野生胡蜂通常选择在临近水源、花草丰盛的地方筑巢,因此选择离水源近且有足够花草的地方非常重要。
关键点如下:1. 光照:胡蜂喜欢明亮的环境,所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是理想的选择。
2. 温度:胡蜂对温度要求不高,但过冷或过热会影响它们的活动,因此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15-35摄氏度。
3. 遮风:尽量选择环境相对较为平静的地方,最好有一些遮风的措施,避免巢穴被风吹毁或影响胡蜂的飞行活动。
筑巢和孵化野生胡蜂的巢穴通常是由干草、细树枝等物质构成的球形结构,它们喜欢在洞穴、空蛹壳或者草堆中筑巢。
取得胡蜂巢穴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利用已发现的野生胡蜂巢穴,或者在适当的地方放置合适的巢穴。
1. 材料选择:制作巢穴时,可以使用稻草、细树枝、竹子等天然材料。
这些材料要保持干燥,避免腐烂。
2. 空间布置:将巢穴置于较暗的地方,胡蜂更喜欢这样的环境。
胡蜂的孵化过程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无需人工干预。
寄存在巢穴中的胡蜂幼虫会在适宜的温度下孵化,并在孵化后完成生长。
饲养管理野生胡蜂可自由采集食物,但为了增加养殖胡蜂的数量,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食物来源。
1. 花草的种植:在养殖场附近种植一些富含花蜜的花草。
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胡蜂,增加它们的活跃度。
2. 蜜源补充:在养殖场附近设置蜜源供应器,放置一些蜜蜂能够采集到的蜜源,可以增加胡蜂的食物来源。
养殖胡蜂需要定期巡查,确保蜂巢的安全与健康。
巡查时需要穿上适当的防护装备,以免被蜂蜇伤。
疾病防治与其他蜜蜂一样,养殖胡蜂也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因此要定期检查蜂巢,防治疾病。
1. 疾病识别:观察蜂巢是否出现异常,如巢穴变形、蜜蜂数量减少等,这些可能是疾病的迹象。
胡蜂养殖资料胡蜂一生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1 年发生3 代,第1 代成虫6 月中旬羽化,第2 代一般6 月中旬至7 月上旬发生,第3 代7 月中旬至8 月上中旬羽化,10 月下旬交配,开始越冬。
雄蜂多在第3 代出现,交配后死亡,寿命较短。
越冬雄蜂有群集性,常抱团越冬,抵御寒气。
春季雌蜂单独觅食筑巢,一般将巢筑于树上或树洞中。
成虫捕食鳞翅目幼虫,并取食果汁及嫩叶主要饲养设备(1)蜂笼。
木制或用铁纱网制成,体积约为0.03~0.04 立方米,使其有充分活动的余地。
(2)蜂棚。
大小视采收蜂巢的多少而定,可利用大型玻璃温室、大型厂房或建立专用育蜂棚。
蜂棚用铁、木作支架,铁窗纱作围网,一般面积在100 平方米左右,高2m,棚内种植玉米、大豆、棉花等易接入昆虫生存的作物,棚的一面留有纱门。
棚内要悬挂盛有蜜水、水果、瓜皮等饲料的小盘,使蜂能在放入后取食并自由活动。
周挂有纱窗,一侧留有活门。
饲料:水果,如熟透的苹果、桃等;水分较多的青菜;糖蜜;瓜皮等。
病虫害防治技术危害胡蜂的天敌种类很多,包括昆虫、蜘蛛、鸟类及老鼠等,还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病害。
危害蜂巢最严重的是鳞翅目瞑蛾科的黄尾巢螟,其成虫夜间在蜂巢上产卵,4~5d后孵化出幼虫。
幼虫穿行于蜂巢内蜂室中,咬食胡蜂幼虫,造成蜂巢解体,且巢螟喜夜间活动,而胡蜂白天活动,晚上伏于巢上不动,任巢螟将其卵产于蜂巢上而无动于衷。
一旦巢螟入侵蜂巢,可使大量胡蜂死亡。
对巢螟的预防,一是让胡蜂将巢建在离地面较远的位置,因为自然界的胡蜂,一般距地面近的蜂巢受巢螟危害严重,距地面远的较轻;二是人工饲养箱中的胡蜂,在巢螟产卵的2~3d内,每晚将蜂箱门关上,可避免巢螟在蜂箱内产卵。
幼虫在高温多雨季节易得腐臭病,感染后会很快发病死亡。
可以将蜂箱疏散,在蜂巢上用喷雾器喷洒抗生素进行预防。
此外,危害胡蜂的动物还有乌鸦、喜鹊、蚂蚁、蜘蛛、壁虎等。
在冬季越冬时,老鼠也会咬食成群越冬的胡蜂,这些都需要加强防范新进展日本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线虫,这种线虫寄生在胡蜂科的蜂王体内,会导致蜂王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