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10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项目组成员:贾建中、张国强、张健、刘冬梅、白杨、刘景龙、陈建平、李云峰等。
编制时间:1996年3月-1998年10月贾建中,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所所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信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以下是规划的详细内容:洛阳龙门石窟区规划一、概况与评价1、概况龙门石窟位于"九朝古都"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龙门山是秦岭余脉熊耳山的分支,走向自西向东,到龙门突然断裂,分为东、西两山,巍然对峙,伊河从中穿过,形成一座天然"石阙",古称"伊阙"或"阙塞"。
由于地处洛阳帝京之南,故又称"龙门"。
龙门石窟象大小蜂房似的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一公里。
东、西两山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石刻佛塔约50多座,造像题记碑文刻石2700多块。
龙门石窟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合称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以及隋、唐、五代和北宋诸朝,石窟造像延续四百余年,历代帝王官宦和文人墨客,到洛阳后必游龙门。
从北魏以来龙门就逐步形成了以石窟寺为中心的风景游览胜地。
196 1年3月,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km2,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2、价值与地位(1)历史价值石窟内1500年以来的造像、石刻、绘画、书法、装饰图案等所表现的佛教、建筑、音乐、民俗、雕塑、绘画、医药、文化交流等内容,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社会风貌和科技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与考古价值。
(2)世界遗产价值龙门石窟在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也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保护龙门石窟倡议书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瑰宝,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为破坏,龙门石窟正面临着严重的保护危机。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发起保护龙门石窟的倡议。
我们呼吁政府加大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力度。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龙门石窟的监管,并加大对破坏龙门石窟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政府应加大投入,提供更多的经费用于龙门石窟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我们倡议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龙门石窟的保护中来。
广大民众应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不随意损坏石窟内的文物,不乱涂乱画。
同时,各大媒体机构应加强对龙门石窟的宣传报道,提高公众对龙门石窟保护工作的关注度。
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给予龙门石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得到国际社会的保护。
我们希望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和经济援助,共同保护龙门石窟。
我们倡议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龙门石窟的认识和了解。
学校、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应加强对龙门石窟的教育宣传,组织学生和公众参观龙门石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保护龙门石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保护龙门石窟而奋斗!让我们的后代子孙也能欣赏到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美丽和卓越!让我们共同守护龙门石窟,让它永远璀璨耀眼!。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石窟寺文物保护工作,确保文物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石窟寺文物保护实际,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石窟寺文物保护单位,包括石窟寺、石刻、壁画等文物及其附属设施。
第三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安全责任制,明确文物安全责任主体,落实文物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第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加强文物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文物安全意识,增强文物安全防护能力。
第二章文物安全责任第五条文物安全责任主体为文物所有者、使用者、管理者和文物安全管理部门。
第六条文物所有者应当对文物安全负责,确保文物安全措施的落实。
第七条文物使用者应当遵守文物安全规章制度,不得损坏、盗窃、哄抢文物。
第八条文物管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文物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安全。
第九条文物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文物所有者、使用者和管理者落实文物安全责任。
第三章文物安全措施第十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文物安全:(一)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定期对文物进行巡查、维护和修复;(二)加强文物环境整治,改善文物周边环境,防止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三)建立健全安全巡查制度,每日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四)完善安全防范设施,安装监控设备,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人员,维护文物安全秩序;(六)开展文物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七)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文物安全。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防止文物被盗、被破坏:(一)加强文物存放场所的安全管理,设置安全设施,配备防盗设备;(二)加强对文物展示区域的安全管理,控制参观人数,防止文物被触摸、损坏;(三)加强对文物修复、搬迁等作业环节的安全管理,确保作业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四)加强对文物周边地区的治安管理,维护文物安全秩序。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规划更新时间: 2006-08-09 09:35:45.0 作者: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阅读次数: 91项目分类:旅游规划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下,距洛阳13千米。
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河两岸的峭壁上,南北延绵约约一千米,现存大小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
龙门石窟石质之优良,窟龛、造像和题记之多,自然山水环境之优美,都居国内石窟前列。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宝库。
龙门石窟具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意义;在亚洲石窟艺术群中地位十分重要;其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我国石窟中独具风格。
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状龙门石窟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总面积12.46平方千米,已划入洛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
一、基本景点规划原则以石窟文物保护、进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协调为基本规划原则。
规划成果包括三个部分:石窟区总体规划、中心区详细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内容涵盖文化遗产、风景名胜、保护规划等多方面问题。
二、龙门石窟保护规划根据调查研究和石窟保护需要1、增加绝对保护区,以加大保护力度,从根本上保持窟区整体空间风貌。
2、根据新的状况,分别对重点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界线进行了调整。
3、为了保护石窟地下安全,防止煤矿等地下开采对石窟岩体稳定性的破坏,以及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紊乱,恢复“泉水四溢”的自然景象,划定地下安全保护区,面积10.79平方千米。
4、分别确定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地下安全保护区的保护内容、保护原则和保护措施。
提出了对龙门石窟周围(洛阳各县、市)十个“卫星石窟”的保护规划建议。
三、保护区内用地规划与环境整治1、居民点用地调整规划2、过境公路调整规划3、焦枝铁路改线规划4、伊河两岸主观林带规划四、龙门石窟中心区详细规划编制详细规划以清理中心区文物景观空间环境为重点,处理好文物保护和游览服务之间的关系,防止“人工化”趋势,创造历史文化遗址景观空间环境,并据此做出具体安排。
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5.27•【字号】洛政办〔2020〕18号•【施行日期】2020.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洛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洛阳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洛政办〔2020〕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洛阳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5月27日洛阳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河洛地区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著名古都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河洛文化影响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以及河南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考察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紧紧围绕加快构筑全国重要文化高地、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工作部署,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发挥我市文物资源优势,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加快建设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推进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到2025年,文物依法保护水平显著提升,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基本形成,文物安全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文物机构队伍更加优化,文物领域社会参与活力不断焕发,文物工作在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龙门石窟游客守则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游客守则,希望游客们在参观时能够遵守。
以下是龙门石窟游客守则的内容。
1. 尊重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是中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游客,我们应该保持对这一遗产的尊重。
不在石窟内吸烟、嚼食、喧哗等行为,以免对石窟造成二次伤害,并影响其他游客的体验。
2. 禁止触摸雕像龙门石窟内的佛像是非常珍贵的艺术作品,它们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已经非常脆弱。
请不要触摸雕像,避免留下污迹或者加速雕像的老化。
尽情欣赏佛像的美丽,但请尊重文化财富。
3. 拍照须注意在龙门石窟内,游客们都会被这些美丽的艺术作品所吸引,想要拍摄下来作为纪念。
但是,请注意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会对佛像造成损害。
此外,也请不要使用三脚架,以免影响其他游客的通行。
4. 妥善保管个人物品游客在参观龙门石窟时,应当妥善保管个人物品,特别是贵重物品。
可以选择佩戴随身物品袋,或者将物品放入安全的背包中。
同时,也请留意周围的环境,避免不小心碰撞到石壁或者雕像。
5. 遵守参观规定参观龙门石窟时,请遵守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安排。
遵守参观时间的规定,不在非指定区域随意行走。
如果有疑问或者需要帮助,可以随时向工作人员咨询。
6. 爱护环境龙门石窟周围的环境非常美丽,我们应该共同保护它。
不乱扔垃圾,保持景区的干净整洁,尊重大自然。
7. 遵守安全规定参观龙门石窟时,游客们应当牢记安全第一。
请不要攀爬石窟,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同时,也请注意脚下,避免摔倒。
如果发现任何安全隐患,请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8. 文明参观作为文明游客,我们应当保持良好的行为举止。
尊重其他游客的权益,不大声喧哗,不踩踏花草。
同时,也请不要喧宾夺主,遵守游客参观的秩序。
9. 充分了解历史背景在参观龙门石窟之前,可以提前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和相关信息,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可以通过导览讲解、书籍或者互联网等途径来获取相关知识。
保护龙门石窟倡议书
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然而,近年来,龙门石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保护危机。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我们发起此次保护龙门石窟的倡议。
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龙门石窟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和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龙门石窟的历史价值和独特之处。
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如何保护和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保护机构,加强对龙门石窟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保护人员和设备,确保石窟的安全和完整。
同时,加强对游客的管理,限制游客数量,避免人为破坏。
我们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通过与国际组织和专家的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龙门石窟保护中的难题,保证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法律保护体系。
加大对违法破坏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惩破坏者,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保护龙门石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使命,每个人都应该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护这一千年的文化瑰宝,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到这一壮丽的艺术殿堂。
让我们用行动证明,保护龙门石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珍爱。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艺术宝库,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然而,作为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也面临着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洛阳龙门石窟的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典范作用。
一、洛阳龙门石窟的价值洛阳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历经多代的兴建和扩建,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龙门石窟。
这里保存着大量的佛教雕塑和壁画,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佛教文化和艺术形式。
石窟中的佛像造型栩栩如生,绘画技法精湛,被誉为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洛阳龙门石窟不仅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依据。
二、洛阳龙门石窟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1.政府投资和保护机构建立为了保护洛阳龙门石窟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并成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
这些资金用于修复和保护石窟内的佛像、壁画等文物,同时也用于改善石窟周边的环境,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
2.文物保护法律和规定制定在保护洛阳龙门石窟过程中,中国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和规定,用于规范文物保护工作。
这些法律和规定明确了文物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加强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3.科学修复和保护技术应用为了保护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和壁画,科学修复和保护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使用纳米材料、数字化技术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等装备,可以更有效地修复和保护石窟内的文物,同时也降低了修复对文物本身的损害。
三、洛阳龙门石窟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为其周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随着国内外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艺术的兴趣不断增加,石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游客的增加带动了周边饭店、旅行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和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2.文化教育的推广洛阳龙门石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为文化教育的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
学校和各种文化机构组织学生和公众参观龙门石窟,通过展览和讲座等形式传播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的知识。
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与对策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在保护与传承上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分析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洛阳龙门石窟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部分:洛阳龙门石窟的保护问题一、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龙门石窟位于山洞中,其保护与环境息息相关。
随着气候变暖,暴雨频发,雨水可能会渗入石窟,加速石窟的腐蚀和损坏。
此外,龙门石窟周边环境的环保工程也是保护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策:1.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灾害风险。
2. 加大对龙门石窟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地质稳定,减少人类活动对石窟的影响。
二、游客带来的破坏作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不可避免地会给龙门石窟带来破坏。
大量的人流和触摸,以及垃圾的堆积,都会对石窟的保护造成直接的伤害。
对策:1. 控制游客数量,增加预约制度,限制每日进入人数,避免过度拥挤。
2. 加强游客教育,提高其文明参观的意识,告知游客不得触摸和损坏文物。
三、文物保护与修复龙门石窟内的壁画和雕塑是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但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外界环境的侵蚀,许多文物已经出现明显的腐蚀和损坏。
此外,历史上一些不当的保护方式也导致了文物的破坏。
对策:1. 开展科学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的原貌。
2. 加强对人为因素的保护,建立规范的保护管理制度,防止过度修复和不当保护。
第二部分:洛阳龙门石窟的传承问题一、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传播龙门石窟作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应该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传播。
然而,目前对于龙门石窟的认知仅限于学术界和一些石窟艺术爱好者。
对策:1. 加强对龙门石窟的宣传,推广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
2. 打造更加互动和丰富的展示形式,如建立虚拟游览平台、制作短片等,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龙门石窟的文化内涵。
二、传统工艺与技术的传承龙门石窟是中国古代石雕艺术的杰作,其中包含了许多传统工艺和技术。
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洛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1995.05.30•【字号】•【施行日期】1999.05.30•【效力等级】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已被修订•【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1999年4月14日洛阳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9年5月30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第一条为加强龙门石窟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龙门石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洛阳市人民政府应依法加强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三条洛阳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是龙门石窟保护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龙门石窟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四条洛阳市园林、公安、土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工商管理、建设、交通、水利、旅游等有关部门以及龙门石窟所在地的县(区)、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各自职责,配合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做好龙门石窟的保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洛阳市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龙门石窟的义务。
凡在龙门石窟保护范围内参观、游览、考察或进行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条例。
第六条龙门石窟的保护和维修应当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貌的原则,科学保护,合理利用。
第七条洛阳市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批准的龙门石窟区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第八条龙门石窟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执法,文明服务,加强对龙门石窟保护技术的科学研究,提高龙门石窟保护管理的水平。
第九条龙门石窟保护范围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
重点保护区:东至燠子岭,南至二道桥沟,西至伊洛公路、北至煤窑沟;一般保护区:东至石马沟,南至水泥厂,西至裴家窑,北至园林场。
洛阳市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条例(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Luoyang)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of Henan province (promulgated by units)20080926 (time of promulgation)20081201 (time of implementation)Regula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Luoyang(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eleven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Henan province was approved in September 26, 2008 and adopted at the thirty-seventh meetin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twelfth people's Congress of Luoyang Municipality in August 14, 2008)Article 1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the Tang Luoyang ruins and the reasonable use, 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law" and other laws and regul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status quo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ite of Luoyang city and the actual city, the enactment of this ordinance.Article second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ruins" refers to the Sui, Tang and other dynasties in the city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the ruins.Third units and individuals engaged in th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production, life or other activities of the ruins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he city of Luoyang shall comply with these regulations.The Fourth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ity is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in charg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Other relevant department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jointly perform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The district and County People's governments at the site of the site sha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of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the Luoyang city ruins in their administrative areas.Fifth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elics protection wo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implement the protection and rescue first, rational utilizatio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pproach, to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the Tang Luoyang ruins and historical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ixth important sites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include:(a) Miyagi site: three lane north-south line to the East, South Road, Kaixuan Street Yutong East-West line, West to the glass factory Road North and south line, north to South road.(two) the outer city walls (including gates) site: Dongyuan north gate of the temple to the south of the village of Tang Cheng Jiao Cun line, 7312 meters long; from the corner of Nanyuan village to the north, West to the ancient city of North line, 7290 meters long; the ancient city north to Xi Yuan Miao Gou Cun long line, 6776 meters north; the gates Village Miao Gou Cun to Tang Dynasty temple line, 6138 meters long.(three) hanjiacang (including city gates) site: East Street equal north-south line, South to the Zhongzhou canal, West Ring Road north extension line, north to the northbound 200 meters East-West line spring.(four) near the palace and Jiuzhou pool site construction site: East South to the Dingding Road, West Road, Guanghua Road, north to South road.(five) the new lake site: East South to reach, nine road, West Phoenix Street, north to three street, east-west line civilization Street complex.(six) Luonan Li Fang area site: East Lee Road North and south line, South to the city road, Cheng Jiao Cun East-West line, West to the Wangcheng Avenue line, north to the Luohe river.(seven) huiluo storehouses city ruins: East Avenue Muslim East 100 meters north-south line, south of State Road 310 South 500 meters East-West line, West to the Muslim Avenue West 1000 meters north-south line, north to State Road 310 North 800 meters East-West line.(eight) Shangyanggong site: East glass factory South Road, South to the Luohe River, West to the stadium road, north to the Zhongzhou Canal line.(nine) Hebi Palace site: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loess ridge village 100 meters dragon pool, an area of about 30 square meters.(ten) the Song Dynasty office ruins: Market Street East, South to West Street, West Street Fan Village, north to the south side of Zhongzhou road.According to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or research findings, important sites and their scope shall be promptly supplemented according to law.Seventh Luoyang city ruins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reas of protection:(a) Miyagi, imperial reserve: North to North Road 500 meters east (original); Railway Club, North Street, South Street to the east west line; Chundu Group, Guanghua Road, Wall Street, theater 71 road line; South to the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original) office building to the north shore line East luohe.The scope of protection including Miyagi, 50 meters outside the Imperial City wall.(two)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North Luonan River west to the northwest; Nie Wan Cun ruins of the ancient village of rammed earth, the west line; south of ancient Luoqu, Cheng Jiao Cun northwest line; northwest corner, East Village by the Village West Village, West Village West Line sub floor.(thre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of the outer city walls: Luohe River to the north of the outer city walls outside the range of 50 meters, the Luohe River south of the outer city walls 100 meters outsid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four)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from Xindian dragon pond ditch north of the village, a North Line East to Sigou Liu Xing Cun Liu Xing Cun southeast; from the southeast south through Yu Jia Ying, the Empress Dowager Zhuang, South to east of Luohe, from the South West line of Longtan Temple; Luohe North dike line for the south, the four lines the intersection of protected areas form a quadrilateral.(fiv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the temple of Southwest Ring Expressway, West Temple Donggou village, Zhang Village East, north south Zhang village, Chen Village south.(six)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xujiaying Xin Dian Zhen Xu Jia Ying Cun northeast, Luoyang northern EK-Chor Motorcycle Co., West, South 450 meters north luoyi.(seven) five female.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factory north andsouth of the Longhai railway, East Jianhe, Xigong District West of the asphalt factory.(eight)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the LeightonWebworks Gou Gou center Yingjia Sui and Tang ruin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round the extension of 300 square meters of protected areas.(nine) a village, Qu Jia Tun Village, is between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Qu Jia Tun Jianhe in Luohe.The scope of protection is redrawn from its new regulations.Eighth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site construction control zon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reas:(a) Sui Tangdong capital control area: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east area, North Village, Tang Yue Temple East line; Tang Temple door, tower village, Li Lou west line; South Luohe River; to the West (formerly) Railway Branch Club, North Street, South Street line.(two) the outer city walls: Luohe River south of the control area of the outer city walls outside of the 100 to 200 meters.(three) Xiyuan control area: east boundary: 71 South road. North: nine road to Nanshan nullah line. Southern boundary: 71 South Road to Yiyang County, village lock village between the Luo river north and Luohe river. West: Wang Xianghe, Guo Ping He line, north to Xi Ma Gou Village in Luoyang City, the southern tip of Yiyang County for village village lock.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trol zone was redrawn from its new regulations.The ninth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shall be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uins into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nning, preparation of Tang Luoyang ruins protection planning and the planning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in the city.Tenth city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shall be of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mportant sites, site protection zone and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zone set up protection signs and markers of protection facilities and publicity.No unit or individual may move or damage the protective facilities without authorization.Article eleventh prohibits the following acts on the important sites of Luoyang City, Sui and Tang dynasties:(1) photographing the areas or cultural relics with forbidden shooting marks;(two) in the cultural relic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on smea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climbing, post;(three) dumping, stacking garbage and sewage discharge and drainage;(four) repair the tomb, tombstone;(five) unauthorized building, kilns, wells, ponds digging, digging, digging ditches, soil reclamation, etc.;(six) storing inflammable, explosive, corrosive and other hazardous sites;(seven) unauthorized collection of cultural relics;(eight) other acts that endanger the safety of the ruins.Twelfth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unauthorized construction, or blasting, drilling and excavation may not be carried out without authorization. If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t shall be in conformity with the protection plan of the Luoyang city ruins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and in case of site selection, the opinions of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cultural relics shall be sought in advance and the approval procedures sha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Thirteenth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site construction control area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ruins protection planning, not to destroy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Luoyang city ruins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The project design proposal shall be approv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ity and submitted to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for approval.Fourteenth of the body, damage the Tang Luoyang ruins historic site, display and destruction of relics protection not to harmonize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the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 shall timely investigation and handling, when necessary, gradually dismantled or transfer, and pay compens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The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engaged in the activities of the fifteenth cultural relics survey, exploratio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research in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elics, shall perform the approval formalit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law", and report to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After the archaeological investigation, exploration and excavation, the exploration, excavation, list of cultural relics and protection opinions shall be provided to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cultural relics in a timely manner. The excavated cultural relics shall be handed over to the state owned collection units designated by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cultural relics in a timely manner. Where there are other provisions in laws or regulations, such provisions shall prevail.Sixteenth by Tang Luoyang ruins shooting film and television images and large-scale events, shooting party or the organizers shall perform the formalities for approva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establish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pl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accept thesupervis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The seventeenth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shall include the expens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the Luoyang city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the annual budget of the city, an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venue.Encourage voluntary donations from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at home and abroad to develop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in Luoyang city.The fund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hall be earmarked for use only, shall not be kept or misappropriated, and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supervision of the municipal finance, auditing and other departments.Eighteenth units and individuals have the obligation to protect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It has the right to stop and report o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ruins of Luoyang city and its historical featur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units or individuals who have mad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Luoyang city ruins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shall be commended and rewarded by the M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or the municip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for cultural relics.In the event of any violation of these regulations, one of the following acts shall be ordered by the administrativedepartment for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ity to make corrections;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punishment shall be impo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llowing provisions: nineteenth:(a) in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tenth, without damage to mobile,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elics protection signs, markers and other protection facilities, fined two hundred yuan;(two) in violation of article eleventh (a), (two) the provisions, fined two hundred yuan; in violation of article eleventh (three), (four) the provisions of the five hundred yuan fine of two thousand yuan; in violation of article eleventh (five), (six) the provisions of the department. Two thousand yuan to ten thousand yuan fine; in violation of article eleventh (seven) the provisions of the five thousand yuan fine of fifty thousand yuan;(three) in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twelfth, a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ite prote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or blasting, drilling, mining and other operations in 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elics protection range, site safety hazards, causing damage to the Tang Luoyang ruins ontology and historical style, from fifty thousand yuan to five hundred thousand yuan fine;(four) in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thirteenth,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control area,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project without approval formalities, causing damage to the Tang Luoyang ruins ontology and historical style, from fifty thousand yuan to five hundredthousand yuan fine;Those who violate the present regulations and cause damage to the ruins and their protective facilities shall compensate for the losses. Due to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damage to the Tang Luoyang ruins ontology and historical features, ordered the demolition of illegal buildings or structures, restore the site undisturbed, give an administrative sanction to the person responsible; constitutes a crime,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law.The twentieth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heir staff shall perform their duties according to law, if there is a violation of the provisions of these regulations, breach of privilege, dereliction of duty, responsible for the given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constitute a crime,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law.Luoyang city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ruins of the local people's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due to dereliction of duty 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site, the responsible person shall be given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constitute a crime, shall be investigated f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according to law.These twenty-first regulations shall come into force on December 1, 2008.Local regulations (categories)Y (using logos)1 (rank)。
龙门石窟景区讲解词欢迎各位来到龙门石窟参观游览,很高兴为各位讲解。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大桥是龙门桥,1960年动工修建,1962年建成通车,全长303米,它是仿河北赵州桥而建,是一座三孔空腹式石拱桥,桥上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题写的。
龙门大桥原是一座公路桥,但为了减少来往车辆对石窟所造成的粉尘、噪音、震动的危害,2003年4月龙门景区实行了封闭运营,也对龙门大桥实行了美化、亮化,使这座原本车水马龙的公路桥变成了一座游人如织的观赏桥。
1995年焦枝铁路复线洛阳龙门段建成通车,龙门隧道向保护区外迁移700米,从而减少了火车震动对龙门石窟文物的影响。
前方就是龙门石窟的北大门,它是仿汉代的双阙建筑,上面“龙门石窟”四个字是郭沫若先生的笔迹。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龙门石窟景区,洛阳龙门石窟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艺术宝库。
它位于洛阳市新城区六公里处,这里是两山夹一水的地形,河以东是香山,河以西的是龙门山,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因宫城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龙天子自居,所以将伊阙改成为龙门。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前后,约在公元493年,它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
龙门石窟有400多年的历史。
其中北魏雕凿的洞窟占30%,唐代的洞窟占60%,其他的朝代占10%。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有2300多个,碑刻题记2800多块,其中有著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这些均为书法精品。
佛塔80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仅有2厘米。
龙门石窟在1961年首批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0年11月30日又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荣登全国5A景区之例。
龙门石窟山青水秀、温泉增辉,是我国石窟中风景最为秀丽、环境最为优美的。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的通知正文:----------------------------------------------------------------------------------------------------------------------------------------------------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的通知(洛政文[2008]1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为提升文化产业水平,加快龙门文化旅游园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根据洛阳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07〕43号文件精神,决定将龙门景区周边龙门村等8个村析出,成立龙门石窟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龙门办事处),并委托龙门文化旅游园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龙门管委会)管理龙门办事处。
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龙门管委会是市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园区的社会事务、建设发展、综合管理等,为一级行政单位。
二、将龙门办事处整建制委托龙门管委会管理。
龙门办事处的管辖范围包括龙门村、郜庄村、魏湾村、寺沟村、张沟村、郭寨村、东草店村、西草店村和镇南社区、河东社区。
上述区域内的市十四中、香禾面粉厂、桂花面粉厂、工商银行、邮政所、信用社、工商所、地税所、公路段、电管站、龙门道班、龙门卫生院、镇政府及其家属院、电线厂家属院、地调二队及社区等单位仍由洛龙区龙门镇人民政府负责管辖。
三、此次托管只涉及管辖权的变更,原行政区划不变。
四、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伊川县、洛龙区、龙门管委会要抓紧进行人、财、物移交,并按照要求,行使管辖权。
五、移交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人、财、物的监管,并认真做好各级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社会大局稳定。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九日——结束——。
保护龙门石窟的倡议书1.引言1.1 概述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龙门山脚下,是中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因其精美的艺术造型和千年的历史而享有盛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龙门石窟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破坏。
在这篇倡议书中,我们将阐述保护龙门石窟的重要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的瑰宝,不仅有着巨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成为了我们了解古代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重要窗口。
然而,由于长期暴露在风雨和自然环境的侵蚀下,加之人类活动带来的破坏,龙门石窟的石刻、壁画等宝贵内容正逐渐受损,甚至有些已经消失无踪。
目前,龙门石窟面临的威胁包括自然环境的侵蚀、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以及文物盗窃等。
这些威胁不仅损害了龙门石窟的原貌和价值,还对我们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和学习到这些珍贵文化遗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护龙门石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对龙门石窟的监测和保护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石窟中的损坏和腐蚀现象。
其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严惩文物盗窃和破坏行为,形成对文物破坏者的震慑和威慑。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对龙门石窟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做到文物保护人人有责。
这篇倡议书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加入到保护龙门石窟的行列中来,共同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龙门石窟得以保存下来,让后世子孙也能欣赏到这些宝贵的人类历史和文化瑰宝。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守护龙门石窟,传承人类文明的瑰宝!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和探讨保护龙门石窟的倡议。
首先,我们将进行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以引发读者对该议题的兴趣与关注。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探讨保护龙门石窟的重要性及目前面临的威胁。
在2.1中,我们将阐述龙门石窟作为中国独特、珍贵的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历史、艺术和宗教方面的价值。
2020年2月下半月刊121洛阳市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管理——以龙门石窟景区为例杨依琳在提倡文旅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战略性经济产业飞速发展,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成为研究的热点,洛阳市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数量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为例,从龙门石窟景区开发管理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龙门石窟开发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龙门石窟景区开发管理提出对策,期望对洛阳市发展文化遗产旅游有所帮助。
引言洛阳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古都之一,道家、儒家、佛教、理学均由洛阳产生或传出,作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古都和华夏文明的起源地,历史给洛阳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自然风光秀美的洛阳,拥有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白云山、龙峪湾以及伏牛山滑雪场等风景区,同时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洛阳还有白马寺、关林等历史文化色彩浓重的人文景区,开发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具有天然优势。
一、龙门石窟景区开发优势与管理现状(一)龙门石窟景区开发优势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 级风景区,闻名中外,近年来,河南省在发展旅游业的进程中,一直将龙门石窟和少林寺作为重点景区宣传和培育。
龙门石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河南省旅游的品牌景区,可以被称为河南省的旅游名片,是前往河南省旅游的客人的必到之处。
在提倡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当下,龙门石窟景区由于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以文化为主脉,以旅游为载体,真正实现了文旅融合发展,让人们在游览参观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气息。
另外,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龙门石窟景区同样敢于创新,积极实践,2015年开始与腾讯合作打造全国首家智慧景区,截至2018年已初具规模,游客可以依靠手机完成在线预定门票、电子导游讲解、园区信息实时推送等,让游客可以在游览中体验智慧旅游、智慧景区,通过互联网技术感受传统文化,加强游客与景区的互动,让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加游客满意度。
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八达岭长城。
天津: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天津盘山风景名胜区。
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
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忻州市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沈阳市植物园、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老虎滩极地馆。
吉林: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长白山景区。
黑龙江: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
上海: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
江苏: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三国水浒景区、苏州市拙政园、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温州市雁荡山风景名胜区、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安徽: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福建: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江西: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吉安市井冈山风景旅游区。
山东: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济宁市曲阜明故城(三孔)旅游区、泰安市泰山景区.河南: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湖南: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湖北:武汉市黄鹤楼公园、宜昌市三峡大坝旅游区.广东:广州市长隆旅游度假区、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
广西:桂林市漓江景区、桂林市乐满地度假世界.海南:三亚市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市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
重庆:重庆大足石刻景区、重庆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
四川: 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乐山市峨眉山景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
贵州:安顺市黄果树大瀑布景区、安顺市龙宫景区。
云南:昆明市石林风景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
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延安市黄帝陵景区。
甘肃:嘉峪关市嘉峪关文物景区、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
宁夏:石嘴山市沙湖旅游景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
新疆: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市葡萄沟风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
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制定本条例。
洛阳市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洛阳龙门石窟保护管理条例(XXXX洛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8月22日通过,河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9月28日批准,XXXX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11月13日公告,XXXX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XXXX)|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龙门石窟和洛阳龙门风景区(以下简称龙门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区从事保护管理、经营服务、开发建设、生产生活、游览观光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第三条龙门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应当遵循不改变文物原貌、科学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龙门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第四条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公园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龙门管委会”)负责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行使市人民政府授予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委托的职权。
市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龙门石窟的保护进行监督管理公安、工商、城乡建设、规划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第5条龙门石窟保护区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1保护范围是:从奉贤寺卢舍纳佛座向东2000米至张鹤山,向西700米至罗伊高速公路,向南800米至二道桥,向北2400米至光华市场街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边界线以东800米至二广(罗杰)高速公路,以西1200米至望城大道,以南2000米至曹甸一河大桥,以北400米至花园龙门第六景区范围为:东至二广(罗杰)高速公路,西至洛伊高速公路,西至500米,南至魏湾村干渠与乾元山南山角连接处,北至龙门北桥以南300米第七条龙门石窟保护区和龙门风景名胜区应当按照新的规定依法重新划定第八条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九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有依法保护龙门石窟和龙门风景区的义务市人民政府对在龙门石窟保护和研究中做出重要发明和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十条龙门管委会负责编制龙门石窟保护规划和龙门风景名胜区规划,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龙门石窟保护范围内不得修建与龙门石窟保护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确需保护或者管理的,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关手续保护范围内现有的危及龙门石窟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拆除;损坏或者影响龙门石窟历史风貌的,应当逐步拆除或者修复在建设控制地带内开发建设2,不得损害龙门石窟的历史风貌;项目设计方案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国务院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在龙门风景区内,不得违反《洛阳龙门风景区总体规划》新建和扩建办公楼、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机构等与保护龙门风景区资源无关的建筑;已经建成的,应当按照《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逐步迁出,并依法补偿对确需保护或管理的项目,龙门管委会应当依法报请市人民政府审批,由国家有关部门实施。
第十三条龙门风景区内的开发建设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建设防污染设施的,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严格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文物、景观、植被、水体和地貌环境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周围环境的原貌第十四条龙门石窟保护区和龙门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石刻文物、古遗址、古墓葬、历史建筑等人力资源和山体、森林植被、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河流、地下水(温泉)等自然资源应当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任意改变第十五条龙门石窟保护范围、建筑控制地带和龙门风景名胜区应当设置保护标志、界桩等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损坏第十六届龙门管委会应当加强龙门石窟保护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建立健全文物安全防范体系,有效监管和保护文物3第十七条文物考古单位、高等院校和其他科研机构在龙门石窟保护区内进行考古发掘,应当征求龙门管委会的意见,并报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第十八条根据文物保护、考古发掘和保护建设工作的需要,龙门石窟保护区内的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用为国有土地。
征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第十九条下列活动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制定文物保护规划,并接受龙门管委会的监督:(1)制作电影、电视剧(电影)、录像、商业照片等。
,要求拍摄龙门石窟的外部场景和内部场景;(2)在龙门石窟景区开展大型群众性活动;(3)龙门石窟测绘石刻;(4)其他影响龙门石窟保护的活动第二十条保护和维护龙门石窟的经费来源:(1)国家和省文物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专项拨款;(2)市级预算;(3)职业收入;(4)其他合法收入龙门石窟保护和维护经费和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严格管理,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4第二十一条龙门石窟泉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开采项目,由有关部门进行评估和认定,进行处理,必要时予以关闭或拆除龙门石窟保护范围内禁止199井。
确需在龙门风景区其他区域打井的,应当征求龙门管委会的意见,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龙门风景名胜区内林业单位集体所有和经营的株树木,由其所有者或承包人保护和管理。
危及文物安全的树木应当依法清除。
第二十二条龙门管委会应当加强龙门风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建设和更新,并进行定期维护。
应当按照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统一规划,合理设置停车场、环卫、医疗和应急救援等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第二十三条龙门管委会应当确定龙门风景区内各景区的环境容量和旅游线路,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旅游旺季游客引导的具体方案,有计划地组织旅游活动。
服务设施标志和中外导游标志应当设置在显著位置,并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形象标志。
我们应该加强对专职翻译的培训,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十四条龙门风景名胜区实行封闭管理,机动车辆不准进入;确需进入的车辆,应当征得龙门管委会同意第二十五条在龙门风景区从事电瓶车、游船等旅游服务的,应当依法申请许可(证)。
禁止无证经营、无证驾驶严格控制龙门景区经营者总数商业服务网点的设置和经营者的标识应当统一规划和布局;对经营者使用的燃料、包装材料及其经营的商品和服务,应当作出限制性规定。
龙门风景区应建立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实行统一清运和处理第二十六条在龙门风景区内,禁止下列行为:5(1)在禁止登山的区域内登山;(2)野餐、焚烧树叶、杂草、垃圾、烟火;(3)擅自拓印龙门石窟碑刻的;(4)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的围栏;(5)破坏旅游基础设施、安全设施和保护设施;(6)携带易燃易爆物品;(7)拦鱼、钓鱼、电鱼、炸鱼等;(8)狩猎、捕杀野生动物和放牧;(9)涂抹、刻画、张贴和攀爬文物;(10)擅自砍伐树木和破坏植被的;(11)建坟开荒;(十二)排放和倾倒未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污水和其他不符合标准的废弃物;(13)储存炸药、山体爆破、挖掘、采石、建窑、采矿及其他可能改变地形的活动;(14)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龙门管委会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1)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6(2)违反第十二条规定的,对个人处以2万元至5万元罚款,对单(三)违反第十五条、第十九条第(九)项规定的,处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四)违反第十九条第(一)、(二)项规定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5)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擅自打井的,处以二万元至十万元罚款;(6)违反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0元罚款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龙门管委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逾期未恢复原状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责令停止施工。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龙门管委会或者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1)违反第(1)项规定的,处50元以下罚款;(2)违反第(2)、(3)、(4)、(5)、(6)项规定的,罚款50元;(3)违反第(七)、(八)项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百元至五百元罚款;(4)违反第(10)项和第(11)项规定的,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5)违反第(12)项规定的,对个人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对单7(6)违反第(13)项规定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万元至100万元罚款第三十条龙门管委会、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人民政府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违反规定借用或者非法占有(2)国有文物,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便利侵占或者盗窃国有文物的;(3)在无安全保障的地区接受超出许可容量的旅游者或者开展旅游活动的;(4)未建立执法依据或违反法律程序的;(5)使用暴力、胁迫等执法手段的;(6)将规划、管理、监督等行政职能委托给企业或个人;(7)违反规划非法批准建设项目的;(8)因管理不善造成文物、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的;(9)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十)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第三十一条本条例自XXXX 1月1日起施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