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摄影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24.85 KB
- 文档页数:8
摄影基础知识要点1. 曝光:指相机的感光芯片(或胶卷)暴露到光线的时间。
曝光时间的长短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
2. 快门速度: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的选择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运动模糊效果。
3. 光圈:相机镜头的光圈大小,决定了相机镜头通过的光线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可以控制照片的景深效果。
4. 焦距:指相机镜头到感光芯片(或胶卷)的距离。
焦距长短的选择可以决定照片的视角。
5. 白平衡:控制相机对白色光源的反应。
不同的光源下,照片的颜色会有所不同,正确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让照片看起来自然。
6. 景深:指照片中前景到背景的清晰范围。
景深较大时,前景和背景都可以清晰展现;景深较小时,只有部分距离镜头近的地方才能清晰。
7. 对焦:确定照片中的主体清晰的过程。
正确的对焦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锐利。
8. 构图:指照片中的元素摆放和组合方式。
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意义。
9. 视角:指从哪个角度拍摄照片。
不同的视角可以表达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10. 快门:相机镜头前方的控制快门的装置。
通过按下快门可以拍摄照片。
11. 曝光补偿:调整相机曝光量的功能。
通过增加或减少曝光补偿值,可以使照片暗或亮。
12. ISO:感光度的单位。
ISO值的选择可以控制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13. 哈曼曲线:指照片中亮度的分布关系。
正常的哈曼曲线应该呈S型。
14. 相机模式: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
常见的有全自动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和快门优先模式等。
15. 镜头:相机拍摄影像的光学部件。
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16. 反光:指照片中明亮光线的反射现象。
反光的控制可以使照片更加平衡和舒适。
17. 色彩管理:指对照片中颜色的处理和管理。
包括校正色温、调整饱和度和修正颜色偏差等。
18. 布光:调整照片中光线的亮度、角度和颜色等。
合理的布光可以使照片更加有层次感。
19. 合焦:指相机自动或手动对焦到合适位置。
合焦的准确性可以决定照片的清晰度。
摄影初步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是一门让人着迷的艺术,它可以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也可以通过镜头展现出艺术家的创意和想象力。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摄影知识和技巧。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摄影初步的知识点,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一、相机的基本组成1.镜头: 相机的镜头是通过光线传递到感光元件上,起着成像功能的关键作用。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镜头,如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
2.快门: 快门是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着曝光时间的长短。
在快门打开的瞬间,相机的感光元件开始曝光,记录下被拍摄物体的影像。
3.感光元件: 感光元件是用来记录影像的关键部件,常见的感光元件有CMOS和CCD两种类型,它们是通过感光原件来记录光的强度和颜色,成为电子信号传送到成像芯片上。
4.取景器: 取景器是用来观察镜头成像的工具,通过取景器可以清晰的看到被拍摄的物体,帮助摄影师构图、对焦和确定快门速度。
5.光圈: 光圈是控制镜头进光量的一个环节,它的大小决定了快门打开的时间长度。
光圈大小决定了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景深越小。
二、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1.第三分法: 第三分法是摄影构图中常用的原则,将画面分为九个等分,通过在交叉点上放置被摄物体或者重点,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2.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将画面对角线上的物体放置在画面的一端,使画面更加富有张力。
3.前景衬托: 在构图中适当加入前景,可以增强画面的景深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4.主体突出: 在构图中要突出主体,突出画面的重点,使画面更加清晰明了。
5.光影搭配: 光影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元素,要善于利用光线的角度、色温和强度,将光影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三、曝光的基本原理1.光圈: 光圈决定了相机镜头进光的大小,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曝光时间越短。
2.快门: 快门控制了感光元件的曝光时间,快门时间越长,曝光时间越长,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时间也越长,反之快门时间越短,曝光时间也越短。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的作用光线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了解光线的特性和作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把握光线的使用,从而拍摄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2. 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指通过快门控制光线的进入时间来照射感光材料,根据光线的亮度和暗度来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以获得合适的照片曝光度。
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控制镜头光线进入的大小,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感光材料的时间长短,ISO则是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的调节。
4. 白平衡和色温白平衡是相机校准颜色的过程,而色温则是指光线的颜色温度,了解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准确地还原被拍摄物体的真实颜色。
5. 对焦与景深对焦是摄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调节对焦,摄影师可以准确地将摄像头对准被摄物体。
景深则是指在一幅照片中清晰的范围,了解景深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焦距和光圈。
二、摄影器材知识1. 相机的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各种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镜头的种类和特点广角镜头、标准镜头、中望远镜头、超长焦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摄影师在拍摄时更好地选择镜头。
3. 三脚架和其他辅助器材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辅助器材在拍摄时起到重要的作用,熟练使用这些器材可以提高摄影师的工作效率和作品质量。
4. 后期处理软件Photoshop、Lightroom、Capture One等后期处理软件是摄影师不可或缺的工具,熟练使用这些软件可以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处理照片。
三、摄影构图技巧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摄影师需要通过构图来准确地表达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对画面进行对角线分割,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张力和动态感。
教学课件内容(一)关于摄影一.认识摄影二.摄影术的诞生与发展三.摄影的未来(二)摄影基础知识一.照相机的种类二.胶卷三.照相机的构造和原理四.曝光及其控制五.景深及其制约因素六.摄影构图及用光七.景别八.摄影作品分析九.影片分析(一)关于摄影一.认识摄影(一)跨入摄影这道门槛之前先了解几个问题1.摄影到底是什么?2.你对摄影的了解有多少?3.你知道照片是怎样拍出来的么?4.摄影是艺术么?5.什么样的照片才算得上摄影艺术?什么样的照片才能算得上是一张合格的照片呢?(二)在你按下快门之前,有三个问题值得考虑了:1. 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2. 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3. 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以上就是你在拍摄和研究每幅照片时都应考虑的三项基本原则。
(三)好照片的标准1.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2.一幅好照片要有个能引人注意的主体3.简洁是才能的姊妹4.关于影像的清晰度摄影的原词(photography)源自于希腊语,“photo”意为“光”、“光电”,“graphy”为“描绘”之意。
可见摄影原意为“用光线来描绘”。
1839年8月19日,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并为其命名时,其初衷应该是将其定义为艺术的。
也正因如此,达盖尔等这批世界上最早使用照相机的摄影师们,为了摄影的艺术地位而做出了很多艰苦的探索和努力,也因而产生了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摄影等历史上最早的摄影流派。
从这一层面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摄影是一种借助于光的作用而对客观实在所进行的视觉表达。
所以,摄影作为一门艺术而言,在不同的摄影师心中也有不同的定位。
艾梅特•戈温:摄影乃是一种处理人人皆知但却无人关注的事物的工具。
我的照片旨在表现你视而不见的东西。
卡蒂尔•布列松:摄影就是在若干分之秒内理解事件的意义,并同时找出能够恰当表现这一事件的准确结构形式。
摄影最全知识点总结图一、基础知识1.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光圈孔径大小。
在摄影中,光圈的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景深,即画面中远近景物的清晰程度。
通常情况下,光圈的表示方式为f/数字,例如f/2.8、f/4等等,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2.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相机曝光时间的描述,通常以秒为单位。
快门速度越快,所拍摄的物体移动越少,时间越短,曝光时间越短。
3. ISOISO是指相机感光度,也称为感光度调节。
ISO越高,相机对光线越敏感,对于暗光条件下的拍摄很有帮助。
然而,增加ISO可能会引入更多的噪点。
4.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对色温的调整。
不同的光源下所呈现出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通过白平衡的调整,可以使照片呈现出真实的颜色。
5.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指在相机自动曝光模式下,通过调整曝光值来改变照片的曝光亮度,用于处理逆光、背光及其他各种光线不均的场景。
二、构图1. 九宫格法则九宫格是一种构图方式,将画面平均分为九个部分,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构图,突出画面的主体,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2. 主体与背景构图时需要关注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不应该与主体相互干扰,主体应该清晰突出。
3.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4. 剪影剪影是指只保留主体的外轮廓,将主体变成黑色的一种构图方式,剪影可以使画面更加简洁有力。
5. 增加前景在构图时,可以通过增加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镜头1. 常见镜头常见的镜头类型有标准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等,不同的镜头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2. 焦距镜头的焦距大小会影响到照片的视角,焦距越大,视角越窄,焦距越小,视角越宽。
3. 镜头光圈不同的镜头光圈大小影响到镜头的光线透射情况,同时也影响景深。
4. 镜头滤镜滤镜可以过滤掉光线中的某些波长,调整光线色温,增加特效等,例如偏振镜、渐变镜等。
摄影综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影响图片的质感和表现力。
了解自然光、人工光的不同效果,以及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对拍摄的影响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曝光:曝光是照片中亮度的表现,影响照片的明暗和细节表现。
了解如何使用相机的曝光参数,以及如何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曝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3. 焦距:焦距是镜头的参数之一,不同焦距的镜头有不同的拍摄效果。
了解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感光度:感光度是指相机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的敏感程度,影响照片的噪点和细节丰富度。
了解如何根据不同光线情况调整感光度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二、摄影构图1. 画面构图:画面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合理安排主体、背景、构图元素等,以呈现出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的效果。
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透视构图等,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2. 线条构图:线条构图是指在照片中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打造出更具视觉吸引力的画面效果。
了解线条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引导线、斜线、曲线等,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3. 色彩构图:色彩构图是指在照片中利用色彩对比和和谐来创造更丰富的表现力。
了解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冷暖对比、色彩搭配等,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三、摄影器材1. 相机类型:不同类型的相机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拍摄效果,了解不同类型相机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器材的基础知识。
2. 镜头类型:不同类型的镜头有着不同的视角和成像效果,了解不同类型镜头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选择镜头的基本技能。
3. 滤镜:滤镜是摄影器材的重要配件,可以改变光线的成色和质感,了解不同类型滤镜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4. 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器材中的重要辅助工具,可以在拍摄中提供更稳定、更精确的支撑,了解不同类型三脚架的特点和应用是摄影师的基本知识。
四、摄影后期1. 软件应用:后期处理是摄影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了解图像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是摄影师的基本技能。
摄影理论常识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器材1.相机类型: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2.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微距镜头等不同种类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摄影。
3.三脚架:三脚架是摄影中常用的辅助器材,可以帮助稳定相机,拍摄长曝光、延时摄影等效果。
4.闪光灯:在光线条件不足的情况下,闪光灯可以提供额外的光源,用于补光拍摄。
5.滤镜:彩色滤镜、渐变滤镜、偏振镜等不同类型的滤镜可以改变光线的颜色和特性,帮助提升照片的质量。
二、摄影构图1.构图规则: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法则等构图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拍摄出更加美观的照片。
2.视觉重心:在构图中需要考虑到主体的位置,使得照片更加平衡和有趣。
3.前景与背景:通过合理布置前景和背景元素,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4.视觉引导线:在构图中合理利用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增加照片的吸引力。
5.尺度感:通过合理的运用大小对比,可以增加照片的趣味性和立体感。
三、光线与色彩1.自然光:不同时间段的自然光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早晨和傍晚的金光、正午的硬光等。
2.人工光源:家庭灯光、街道灯光、夜景灯光等人工光源可以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3.色彩搭配: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带来不同的情感和感觉,例如暖色调和冷色调的区别。
4.白平衡:合理设置相机的白平衡,可以保证照片的色彩真实和准确。
5.对比度:适当的对比度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照片的质量。
四、快门与光圈1.快门速度:快门速度决定了照片中运动物体的模糊程度,可以捕捉到不同的动态效果。
2.光圈大小:光圈大小决定了照片中景深的深浅,可以带来不同的焦外效果。
3.ISO感光度:不同的ISO感光度影响了照片的噪点和细节表现。
4.曝光补偿:合理利用曝光补偿可以保证照片的曝光准确,避免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5.测光模式:不同的测光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曝光,例如评价测光、点测光等。
摄影概论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是一种通过摄影机捕捉光线并记录图像的艺术和技术。
在现代社会,摄影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表现方式和传播工具。
摄影包括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下面将从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的发展历史、摄影的类型和流派、摄影的技术和器材以及摄影市场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线原理:摄影的基础就是对光的控制和捕捉。
摄影师要了解光线的方向、光线的强度和光线的颜色等基本原理,以此来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2. 光圈原理:光圈是摄影机镜头的一部分,原理是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控制进入摄影机的光线的量,以此来调整曝光。
光圈越大,光线进入镜头的量越大,曝光越强。
3. 快门原理:快门是摄影机的另一部分,原理是通过控制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长短来控制曝光时间。
快门时间越长,进入镜头的光线持续时间越久,曝光越多。
4. 感光原理:在摄影底片或数字传感器上,感光原理是关键。
感光原理决定了底片或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从而影响曝光和图像质量。
5. 白平衡原理:白平衡是摄影中控制色温的重要手段。
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下,白平衡的设置可以确保拍摄照片的色彩真实性。
二、摄影的发展历史1. 照相术的起源:照相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但真正的摄影技术是在19世纪初产生。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诞生于1826年,由法国画家尼斯福尔·尼埃斯开发。
2. 摄影技术的进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摄影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胶片相机的发明和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让摄影技术更加便捷和灵活。
3. 摄影艺术的兴起:20世纪,摄影开始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著名摄影大师如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等人,将摄影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4. 数码摄影时代: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数码摄影技术迅速发展,使摄影成为更加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艺术形式。
三、摄影的类型和流派1.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是摄影作品中最真实的一种表达形式,着眼于客观展现被摄对象的真实面貌。
摄影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的基本概念1. 摄影的起源与发展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最早的摄影是通过光线照射在感光物质上形成的。
摄影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许多阶段,从最初的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再到今天的数码摄影,摄影技术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了重大的进步。
2. 摄影的定义摄影是一种利用光线记录影像的艺术和技术,通过摄影可以捕捉到现实世界中的景观、人物和物品,形成一幅静态的影像。
3. 摄影的分类摄影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拍摄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风光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纪实摄影等。
二、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的作用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光线的强弱、色彩、方向等都会影响到照片的效果。
了解光的特性对于掌握好摄影技术非常重要。
2. 相机的构造和原理相机是摄影的工具,了解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对于摄影师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相机的基本构造包括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部分,而相机的工作原理包括曝光、对焦、成像等过程。
3. 曝光曝光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曝光的合理控制可以影响到照片的亮度、对比度等因素。
曝光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4. 对焦对焦是确保照片清晰的关键,了解如何进行对焦,如何选择对焦点都是摄影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5. 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时对画面进行设计和搭配,合理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美观和有吸引力。
6. 色彩与白平衡色彩和白平衡是影响照片色彩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如何调整色彩和白平衡对于提高照片质量非常重要。
三、摄影的技术要点1. 镜头的选择镜头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
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对于拍摄效果至关重要。
2. 快门的运用快门速度的选择会影响到照片中快速运动的捕捉效果,了解如何合理的运用快门对摄影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光圈的调节光圈大小会影响到景深的深浅,了解如何调节光圈对于控制景深是非常必要的。
4. 感光度的调整感光度是影响照片噪点和细节清晰度的因素之一,了解如何调整感光度对于控制照片质量非常重要。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快门和ISO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曝光。
光圈控制的是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控制的是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ISO控制的是感光度,ISO值越高,照片越亮,但也越容易出现噪点。
2. 焦距和景深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变焦程度,短焦距适合拍摄广角景观,长焦距适合拍摄远景或特写;景深决定了照片中的清晰度范围,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景,小景深适合突出主题。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一样的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让照片更亮或更暗,适应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
5.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可以帮助拍摄更清晰的照片。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常见的相机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高级手机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非常重要的。
2. 镜头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成像效果,不同的焦段和光圈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3. 三脚架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适用于长曝光、夜景、微距等拍摄。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进光情况、减少反射、增加对比度等效果,适用于特定的拍摄条件下。
5. 闪光灯闪光灯适用于光线不足或者需要拍摄特殊效果的场景下。
6. 存储卡存储卡的速度和容量直接关系到照片的保存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存储卡非常重要。
7. 清洁用具保持相机和镜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指纹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以及重要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交汇点上,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摄影摄像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1 曝光曝光是摄影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指的是通过光的作用使感光材料上曝光时间长短的调整。
曝光时间决定了图像的明暗度,过短或过长的曝光时间都会导致照片质量下降。
1.2 光圈光圈是指镜头的快门孔径大小,决定了进入镜头的光线数量。
光圈大小的调整能够影响景深,也可以控制进光量以达到合适的曝光。
1.3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间隔,快门速度越短,所捕捉的画面越清晰,动作越凝固,反之亦然。
1.4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是指感光元件对光的敏感程度,ISO值越高,照片越容易曝光,但会产生颗粒感。
1.5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相机通过调整色温来保证画面中白色物体看起来是白色的,而不是偏红偏蓝。
1.6 对焦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
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是常用的对焦方式。
二、摄像器材2.1 相机相机是摄影摄像中最基本的器材,分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机械相机、便携相机等各种型号,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
2.2 镜头镜头是相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焦距、光圈、对焦方式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和主题。
2.3 三脚架三脚架是用来支撑相机或摄像机的器材,能够提供稳定的拍摄环境,尤其适用于长曝光拍摄和视频拍摄。
2.4 滤镜滤镜是用于改变光线进入相机的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的器材,可以提高照片的质量和艺术效果。
2.5 闪光灯闪光灯是用来在拍摄过程中提供额外光源的器材,可以在低光环境下提供足够的光线,同时也可以用来创造特殊的光效。
三、拍摄技巧3.1 拍摄构图构图是指在拍摄过程中对画面元素的布局和组合,常见的构图方法有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三分构图等。
3.2 光影利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赋予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摄影师需要灵活地利用光影来打造画面。
3.3 镜头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主题,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长焦镜头适合拍摄动物和运动。
小白摄影入门知识点总结一、相机的了解和选择1. 相机种类和机身在进行摄影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相机以及它们的机身。
常见的相机种类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和手机相机等。
每种相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途,选择适合自己的相机种类是入门摄影的第一步。
2. 相机参数和功能无论是哪种相机,都有一系列的参数和功能需要了解。
比如快门速度、光圈、ISO等参数,以及曝光模式、对焦模式、白平衡等功能。
这些参数和功能对于拍摄的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了解它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相机的使用方法。
3. 镜头的选择和使用镜头是相机的眼睛,不同的镜头可以拍摄出不同的效果。
因此,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风格的镜头至关重要。
同时,了解不同镜头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也是摄影入门的重要知识点。
二、光影和构图的基础知识1. 光影的作用和使用光影是摄影艺术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可以给照片带来明暗对比和立体感。
了解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掌握光影的运用。
2. 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是摄影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画面的组织和呈现,直接影响到照片的表现效果。
在构图方面,一些基本的原则如三分法、对称构图、前景衬托等都是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
三、拍摄技巧和练习方法1. 手持拍摄和三脚架拍摄在拍摄时,手持拍摄和使用三脚架拍摄都有各自的适用场景和技巧。
了解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拍摄方式,并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可以提高拍摄的稳定性和清晰度。
2. 调节参数和实际练习在拍摄中,掌握不同参数的调节方法和实际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地调试各种参数,才能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作用和影响。
3. 视角和主题的选择在拍摄时,选择不同的视角和主题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因此,摄影爱好者需要不断尝试不同的视角和主题,锻炼自己的摄影感觉和创作能力。
四、后期处理和作品展示1. 后期处理的基础知识在摄影作品完成拍摄之后,进行后期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了解一些后期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修饰和提升作品的表现效果。
摄影入门日常知识点总结摄影是一门充满艺术感和技术要求的学科,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被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摄影器材所迷惑。
然而,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技巧,就能够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下面我将从摄影的基本原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构图技巧、光影和色彩等方面,对摄影入门的日常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影原理:摄影的本质是利用光线照射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影像。
掌握好光线的方向、色温和亮度是摄影的基础。
2. 快门与光圈: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光圈控制光线的进入量。
快门越快,曝光时间越短;光圈越大,光线进入的量越多。
两者可以相互调节,来获得合适的曝光。
3. ISO感光度:ISO值越高,感光性越强,适用于光线较暗的环境;ISO值越低,画质越细腻,适用于光线充足的环境。
4. 焦距与景深:焦距决定了镜头的视野;景深决定了照片中清晰范围的大小。
长焦距可突出主题,短焦距适合拍摄景深较大的场景。
二、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 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等,每种相机都有其适用的场景。
初学者可以选择入门级的单反或微单相机。
2. 镜头:常见的镜头有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不同的焦段适合不同的拍摄主题。
广角适合拍风景,长焦适合拍摄远距离主题。
3. 三脚架:用于固定相机,拍摄长曝光或稳定的照片。
4. 滤镜:可用于调节光线和色彩,例如减轻反光、加强对比度等。
5. 存储卡和电池:经常外出拍摄时备用电池和存储卡是必需品。
6. 清洁工具:保持镜头和相机的清洁是拍摄质量的保障。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将画面平均分成九等份,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能够使画面更加和谐。
2. 留白与对角线:通过合理的留白和构图的对角线,能够增加画面的平衡和和谐感。
3. 剪裁与主题:通过选择合适的前景和背景,可以突出主题,使画面更具有吸引力。
4. 线条与形状: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提升画面的层次和立体感。
5. 视角与高度:改变拍摄角度和高度,可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拓展拍摄的创意可能性。
摄影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1.相机的选择相机是摄影的重要工具,选择一台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非常重要。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数码相机、单反相机和微单相机等。
数码相机便携方便,适合入门者使用;单反相机画质高,适合专业摄影师;微单相机轻便方便,适合旅行摄影。
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相机。
2.镜头的选择镜头是摄影师表达创意的关键,不同的镜头可以带来不同的视角和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和建筑等;标准镜头适合人像摄影;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景和运动场景。
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选择适合的镜头。
3.其他配件的选择三脚架、滤镜、闪光灯等配件都能够提升摄影效果,摄影师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配备相应的器材。
二、构图与光影的运用1.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是摄影师表达创意的重要手段,摄影师需要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
包括平衡、对称、比例、前景和背景等。
合理运用这些构图原则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2.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的灵魂,充分利用光影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摄影师需要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和强弱,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三、摄影风格和主题的选择1.摄影风格的培养每位摄影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摄影风格是摄影师个人审美观和创作理念的体现。
摄影师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摄影风格。
2.主题的选择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
摄影师可以选择风景、人物、纪实等不同的主题进行拍摄,通过自己的镜头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悟和理解。
四、后期制作和输出1.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摄影创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制作可以修饰照片的色彩、对比度、明暗度等,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表现力。
摄影师可以使用Photoshop、Lightroom等软件进行后期制作。
2.照片输出摄影的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作品,照片的输出方式有打印、网络发布、展览等多种方式。
摄影师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照片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输出方式。
十个摄影的知识点总结一、光影原理光影是摄影的灵魂,没有光影,就没有摄影的艺术。
光影原理是摄影师必须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光的方向、颜色、亮度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影响,摄影师需要学会如何利用光影来创作出更美的作品。
此外,了解光源的选择和利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运用等知识也是摄影师必备的技能。
二、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通过构图的合理安排,能够使画面更有张力,更具有视觉吸引力。
构图技巧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逆光构图、透视构图等,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主题和拍摄对象选择适合的构图方式。
三、快门与曝光快门和曝光是摄影中的重要参数,掌握这两个参数可以控制拍摄的效果。
快门控制时间,可以决定动态或静态的效果;曝光控制光线,可以使画面过曝或者不足曝。
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拍摄对象,合理调整快门和曝光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拍摄效果。
四、色彩理论色彩在摄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学习色彩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利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让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五、焦距与景深焦距决定了摄影画面的大小和远近关系,而景深则决定了画面清晰度和虚实关系。
了解焦距与景深的原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创作出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的作品。
通过合理调整焦距和景深,摄影师可以在画面中突出主体,并且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六、拍摄角度拍摄角度是影响画面构图和透视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角度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摄影师需要根据拍摄对象和拍摄意图,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以展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
掌握拍摄角度的技巧可以帮助摄影师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让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创意。
七、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拍摄作品进行修饰和加工,使其更加完美。
摄影师需要学会使用后期处理软件,掌握图片的修剪、调色、滤镜、修饰等技巧,以提升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
摄影基础知识点总结一、摄影的基本原理1. 光的三要素光的三要素是曝光的基础,包括光线的强弱、光线的方向和光线的品质。
了解光的三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光线进行拍摄,获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2. 相机的曝光相机的曝光是指相机镜头对被摄物体进行曝光的过程,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三个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的作用和调节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曝光的技巧,实现不同的拍摄效果。
3.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的焦距,它决定了拍摄物体的大小和清晰度;景深是指镜头能够拍摄到清晰的距离范围。
了解焦距和景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图和控制景深范围,实现理想的拍摄效果。
二、摄影的构图技巧1. 线条和对称线条和对称是构图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可以引导视线和增强画面的稳定感。
通过运用线条和对称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层次和平衡,增强美感和表现力。
2. 黄金比例和对角线黄金比例和对角线是构图中常用的比例和构图原则,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图,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3. 视角和画面结构视角和画面结构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它们可以决定画面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通过选择合适的视角和结构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摄影的表现技巧1. 光影和色彩光影和色彩是摄影中表现力强的元素,它们可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通过运用光影和色彩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2. 背景和前景背景和前景是构图中常用的元素,它们可以增强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通过运用背景和前景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表现力和吸引力。
3. 快门和光圈快门和光圈是拍摄中重要的参数,它们可以决定曝光的时间和光圈的大小。
通过运用快门和光圈可以更好地控制曝光和景深,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
四、摄影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中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和修饰图片,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了解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后期软件进行处理和修饰,提升图片的质量和感染力。
以上就是摄影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原理和技术,从而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摄影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设备1.相机类型主要包括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手机摄影等。
2.镜头选择不同镜头拥有不同的焦距和光圈,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运用。
3.相机设置包括快门速度、光圈、ISO、白平衡等设置对画面表现的影响。
4.三脚架、滤镜等辅助工具三脚架可帮助稳定相机,在拍摄长曝光、夜景等场景时非常有用。
滤镜可以改变光线的色温、对比度等效果。
二、构图技巧1.构图基础构图是摄影的重要技巧之一,包括了线条构图、对角线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
2.对焦技巧包括自动对焦、手动对焦的使用方式以及对焦点的选择。
3.视角选择不同的视角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包括低角度、高角度、俯拍等。
4.主题和背景的衔接主体和背景的协调搭配可以增强画面的主题感。
5.光影运用根据光线的角度和亮度来调整构图,如逆光、侧光、柔和光等。
6.人物摄影构图包括全身照、半身照、特写等不同的构图方式。
三、光影处理1.逆光拍摄逆光拍摄时,需要调整曝光来保证主体和背景都得到合理的亮度。
2.利用光影逆光、侧光、柔光等光线条件下的拍摄技巧,运用光影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多种光源的利用室内拍摄、夜景拍摄等场景下,需要利用多种光源来合理补光和增加氛围。
4.天气条件的利用不同的天气条件对光线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运用不同的调光方式来拍摄。
5.光圈和快门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光线条件和画面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光圈和快门速度。
四、后期调色1.基本色彩调整包括了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的调整。
2.曝光调整对亮度、阴影、高光等部分的曝光进行调整。
3.色彩搭配保证画面中的色彩搭配和谐,并突出主体色彩。
4.剪裁和修饰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剪裁,去除杂物,修饰画面。
5.滤镜应用通过滤镜的应用来增强图像的效果,如风光滤镜、调色滤镜等。
6.特效处理如模糊、马赛克、加黑边等特效的应用。
丰富的摄影知识和技巧不仅能够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还能够增加摄影的乐趣。
希望以上总结的摄影知识点能够对摄影爱好者们有所帮助,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摄影技术水平。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1、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由巴黎的达盖尔发明)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
从镜头的应用、变形的处理、景深的控制,到胶片的选择,取景控制,以致图片的最终效果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它是35mm相机最早的样式,该相机也象旁视相机一样,通过取景窗进行对焦,虽然会产生视差,但是它也能象单反相机那样更换镜头。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它采用双镜头结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固定在镜头架上,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
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6、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7、镜头;透镜单元组成的整体8、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9、光圈系数;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
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所谓"孔径光阑"来控制10、快门;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11、B门或T门;相机的B门和T门是一种能够进行长时间曝光的功能,利用该功能够获得长达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是天体摄影、烟花夜景拍摄必备的一种快门功能12、取景器;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影像,对焦和构图。
13、正确的持相机姿势;14、焦距与影像放大率,镜头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15、焦距与透视的关系;16、镜头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量,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17、定焦镜头;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
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18、标准镜头;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
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19、广角和鱼眼镜头;(鱼眼: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度的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广角镜头。
20、远摄和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是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
对于1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镜头"。
远摄镜头的焦距21、变焦镜头;(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焦距进行调节的镜头)22、微距镜头;(一种非常接近被摄物体进行聚焦的镜头,成像与物体本身大致相似,复制比特率大致为1:1)23、增距镜;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是把焦距延长至2倍或1.4倍的镜头附属装置。
24、胶卷;胶卷又名底片,菲林,是一种成像器材25、胶片的感光度;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用s表示。
它是采用胶片在达到一定的密度时所需的曝光量H的倒数乘以常数K来计算,即S=K/H。
彩色胶片则普遍采用三层乳剂感光度的平均值作为总感光度。
26、滤光镜;它具有过滤光线的作用,在摄影创作当中27、UV滤光镜;UV镜又叫做紫外线滤光镜, 能减弱因紫外线引起的蓝色调, 有助于提高清晰度和色彩的效果。
28、中灰滤光镜;29、渐变镜;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即过渡范围较大,反之,即过渡范围较小,均需依据创作特点选用30、偏振镜;偏振镜,也叫偏光镜,简称PL镜,是一种滤色镜。
偏振镜的出色功用是能有选择地让某个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在彩色和黑白摄影中常用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强反光,从而消除或减轻光斑。
31、三脚架;他的主要作用就是能稳定照相机,以达到某些摄影效果。
最常见的就是长曝光中使用三脚架,用户如果要拍摄夜景或者带涌动轨迹的图片的时候,曝光时间需要加大,这个时候,数码相机不能抖动,则需要三脚架的帮助。
选择脚架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稳定性。
32、快门线;就是控制快门的遥控线,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
一般市场上常见的快门线有"机械快门线","电子快门线","高端专用快门线33、遮光罩;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也是最常用的摄影附件之一。
遮光罩有金属的、硬塑的、软胶等多种材质。
34、三脚架;能稳定照相机35、快门线;就是控制快门的遥控线,远距离控制拍照、曝光、连拍。
36、遮光罩;遮光罩,是安装在摄影镜头、数码相机以及摄像机前端,遮挡有害光的装置37、摄影包;防雨、防雪、防潮、防尘能力,防磕碰38、存储卡;用于手机、数码相机、便携式电脑、MP3和其他数码产品上的独立存储介质39、CF(Compact Flash)卡;CF卡是市场上历史悠久的存储卡之一,存储容量大,成本低,兼容性好,都是CF卡的优点,缺点则是体积较大。
40、SD(Secure Digital Memory)记忆卡;41、曝光正确、曝光不足和曝光过度;能正常还原景物色彩。
使感光材料上感受到的光的亮度不足。
指由于光圈开得过大、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
42、直方图;43、"死黑"与"死白";曝光过度不足,是照片中出现成片黑色,曝光过度,使照片中不应应该是白色的地方出现白色。
44、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
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45、"白加"、"黑减";相机默认的是18%灰,整体偏亮(白)的场景时要增加曝光,拍摄整体偏暗(黑)的场景时要减曝光。
46、曝光互易律;光圈和快门速度可以按正比互易而曝光量不变。
快门速度大于1秒或小于1/1000秒则会导致互易律失效。
47、EV值;曝光值;EV是英语Exposure Values的缩写,是反映曝光多少的一个量,其最初定义为:当感光度为ISO 100、光圈系数为F1、曝光时间为1秒时,曝光量定义为0,曝光量减少一档(快门时间减少一半或者光圈缩小一档),EV+1;曝光量增一档(快门时间增加一倍或者光圈增加一档),EV-1。
48、EV值=光圈系数基数F+快门速度基数T;快门速度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EV修正值12345678910光圈值(f)11.422.845.6811162232EV修正值12345678910ISO100200400800160032006400EV修正值-1-2-3-4-5-6根据以上表格,我们可以这样计算EV值49、胶片或数码感光器件的感光度;软片(胶片)对光的敏感度;低感光度指ISO 100以下的软片(胶片),中感光度指ISO 200~800,感光度对照。
高感光度为ISO 800以上平均测光;都是在画面中纵横等分64或128个区域,按平均为18%的灰度认为是正确的曝光,而给出的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结果。
优点: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轻易获得均衡的画面,不会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暴,整个画面的直方图均衡。
缺点:平均测光的缺点是无法满足多种情况,比如,阴影、逆光等等50、点测光;点测光,顾名思义,就是只对一个点进行测光,该点通常是整个画面中心,占全图9%左右大小进行测光,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对某一个画面中,认为最适合地方进行测光,而不受其它影响,特别是场景中明暗对比强烈的时候,或者是被拍摄主体进行正确测光,而不会被附近的其他光线干扰了测光。
比如当你拍人像的时候,就完全有必要针对脸部进行点测。
当你拍摄大光比照片的时候(比如一半天空,另一半在阴影里)你就需要对你希望曝光正确的部分进行测光。
51、中央重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传统测光方式,大多数相机的测光算法是重视画面中央约2/3的位置,对周围也予于某些程度的考虑。
对于习惯使用中央重点测光的摄影者,用这种方式测光比使用多区评价测光方式更加容易控制效果。
52、曝光量的正确确定;1、测光,如平均测光,点测光,在根据需要测的物体进行ev值得调节。
53、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快,运动物体就会在底片呈现更清晰的影象,反之,快门速度越慢,运动的物体就越模糊。
54、选择合适的光圈;1.能调节进入镜头里面的光线的多少,举例来说:家养的小猫,白天的瞳孔总是缩成一条线,到了晚上,就自动地打开成为一个圆孔。
所以,同样道理,在拍照时,光线强烈,就要缩小光圈,光线暗淡,就要开大光圈。
也就是说F值越小的相机(其他参数不变),越有利于夜景拍摄。
旋转镜头上的调节环或者数码相机机身上的旋钮,就是用来调节光圈大小的。
2.光圈是决定景深大小最重要的因素,光圈大(光圈值小),景深小,光圈小(光圈值大),景深大!举例来说:患有近视眼的朋友,不戴眼镜的话,总是习惯性地眯起眼睛看东西,这样往往看得清楚一些,套用摄影的术语,这就叫做:缩小光圈(瞳孔),增加景深!55、手动(M)曝光;全手动曝光是一种可以由摄影者任意对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进行组合曝光的功能。
手动曝光可以自己获得曝光的组合的效果,有的时候相机的测光不准,如果按照相机的自动曝光,画面就会过度或者不足,比如夜景和光线对比反差很大的情况下。
56、光圈先决(AP)式曝光;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f值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可为精确无段式的快门速度)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a'字母来代表光圈先决模式(见图四)。
光圈先决模式适合于重视景深效果的摄影。
57、快门先决[SP)式曝光;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速度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情形,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f值(可为无段式的f值)以配合。
设有曝光模式转盘的数码相机,通常都会在转盘上刻上's'字母来代表快门先决模式。
快门先决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快门的摄影。
利用高速快门可凝结动作,利用慢速快门可令行驶中的车辆变成光束。
58、程序(P)式曝光;程序式自动曝光是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这种方式曝光时,相机不但能根据光线条件算出合适的曝光量,还能自动选择合适的曝光组合。
59、景深的定义;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