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文言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4
《乾》卦文言文翻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德。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伟大啊,乾元之始,万物由此而开始生长,统摄于天。
云行雨施,万物因之而生长变化。
光明照耀始终,六位各得其所,时乘六龙,以御天德。
乾道的变化,使万物各得正命。
保持大和,乃有利于正道。
万物之首,万国因此而安宁。
《坤》卦文言文翻译: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先天地而生,终而复始,天行也。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伟大啊,坤元之始,万物由此而生长,顺应于天。
坤地厚载万物,德合无疆。
包容广大,光明照耀,万物因此而亨通。
雌马属地类,行于地而无所不至。
先于天地而生,终而复始,这是天的运行。
坤道顺应,承天而行。
《屯》卦文言文翻译: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大亨贞。
勿用有攸往,利见大人。
初九,盘桓,利居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邕如,乘马班如,匪祥,利见大人。
六三,既入于屯,以中正,利居贞。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六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无咎。
屯卦,刚柔开始相交而难生。
动于险中,大亨正道。
不宜有所往,有利于见大人。
初九,犹豫不决,利于居正,利于建立侯国。
六二,屯难重重,犹豫不决,乘坐马匹徘徊,非吉祥之兆,有利于见大人。
六三,既入于屯难,以中正之道,利于居正。
六四,乘坐马匹徘徊,求婚嫁,往则吉利,无不利。
六五,屯难之中,有膏泽之利,小正则吉利,大正则凶。
上六,乘坐马匹徘徊,泪如血滴,无咎。
《蒙》卦文言文翻译:蒙,山下有艮。
君子以果行,遂事。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桔。
九二,包蒙,利用刑人,不利为咎。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六四,困蒙,吝。
六五,童蒙,吉。
上九,困蒙之吉,利居贞。
蒙卦,山下有艮。
君子因此果敢行事,顺利完成。
初六,启发蒙昧,利用刑罚,用解脱桔。
周易·乾卦第一乾[1]:元亨利贞[2]。
《彖》曰[3]: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4]。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5]。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6]。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7]。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8]。
注释:[1]乾:卦名。
《乾》卦是由下卦、上卦都是乾的两个经卦构成,是六爻皆阳的纯阳之卦,卦象是天,卦德为健。
[2]元亨利贞:卦辞。
阐明了《乾》之“四德”。
元,指创始。
亨,指亨通。
利,指和谐顺遂。
贞,指正固。
[3]《彖(tuàn)》:即《彖传》,是对卦辞的解释,统论一卦之大义。
[4]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对“元”的解释。
意思是,蓬勃盛大的乾元之气,是万物所赖以创始化生的动力资源,这种刚健有力、生生不息的动力资源是统贯于天道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的。
[5]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是对“亨”的解释。
意思是,由于乾元之气的发动,得到阴气的配合,云化为雨润泽于下,万物受其滋育,茁壮成长为各种品类,畅达亨通。
[6]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这是对“利”的解释。
大明,指阳气,大明终始象征天道的运行。
六位,指一卦六爻所表示的六个时位。
全句是说,天道的运行遵循一定的规律,阳气沿着六个时位的变化如同六条巨龙以时而动。
[7]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是对“贞”的解释。
天道的变化保持了“太和”的状态,而万物各得其性命以自全。
[8]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两句是指将天道运行的规律应用于人事所创造的业绩。
《周易》认为,人类可以推天道以明人事,顺应自然界的和谐规律来参赞天地之化育,促进事物的发展,在物质生产方面可以“首出庶物”,促进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在社会政治方面可以“万国咸宁”,促进政通人和,天下太平。
原边注: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云:“‘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
明此六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
《周易注》上经乾传卷一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1)。
(1)《文言》备矣。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
(1)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
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
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
“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
(1)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刚之险。
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
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
纯修下道,则居上之德废;纯修上道,则处下之礼旷。
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
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
处下卦之极,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力而后免於咎也。
乾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亢龙之悔。
坤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龙战之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1)。
(1)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乾道革之时也。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
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
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
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疑以为虑,不谬於果,故“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
(1)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
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
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1)。
(1)九,天之德也。
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
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
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
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1)。
保合大和,乃利贞(2)。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3)。
(1)天也者,形之名也。
健也者,用形者也。
夫形也者,物之累也。
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大明乎终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时而成,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
易,古之圣贤所创,载道之书也。
文言文,古汉语之文也。
学易者,必通文言,方能窥见易道之真谛。
然文言文晦涩难懂,非一日之功可成。
故此,特为学易者整理《学易文言文翻译注释》,以助其深入浅出,领会易理。
一、《周易》原文《周易》分为上经、下经,各有六十四卦。
每卦六爻,共三百八十四爻。
以下为《周易》原文之一卦:乾:元亨利贞。
二、文言文翻译乾:大也,纯阳之卦也。
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亨,利贞,利见大人。
三、注释1. 乾:大也,纯阳之卦也。
乾卦为八卦之首,象征天,为纯阳之卦,代表宇宙万物之始。
2. 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亨,利贞,利见大人。
元亨利贞为乾卦之卦辞,意为大哉乾元,为万物之始;亨通,有利,守正,有利于大人。
四、《周易》其他卦例1.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坤:地也,纯阴之卦也。
元亨利牝马之贞: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亨,利牝马之贞,利牝马之利。
注释:1. 坤:地也,纯阴之卦也。
坤卦为八卦之终,象征地,为纯阴之卦,代表万物之成。
2. 元亨利牝马之贞:大哉坤元,万物资生;亨,利牝马之贞,利牝马之利。
坤卦之卦辞,意为大哉坤元,为万物之生;亨通,有利于雌马之正,有利于雌马之利。
五、学易文言文翻译注意事项1. 熟悉文言文语法:文言文语法与白话文有所不同,学习易者需熟悉文言文语法,如主谓宾结构、四字短语等。
2. 理解字词含义:文言文中,很多字词具有多义性,学习易者需根据上下文理解其确切含义。
3. 分析卦象:易卦由六个爻组成,每个爻都有其象征意义,学习易者需分析卦象,领会卦意。
4. 理解易理:易学博大精深,学习易者需不断领悟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总之,学易文言文翻译注释,旨在帮助学易者更好地理解《周易》原文,领会易道真谛。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信每位学易者都能在易学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
《直方周易》乾文言:元者,善之长...展开全文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乾,文言【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译】文言说:黎民百姓,是将占多数的老百姓列在了首位;亨通顺利,是各种美好事情都聚集到一起了;农耕活动,是说合乎正义的行为要跟着别人认真去做;意志坚定,是做事情、干工作的根本。
统治者做事情的主体如能首先想到人,那么就完全可以执掌人世间的任何事情了;美好事情都聚集到一起,人民生活幸福,那么就完全可以符合祭神时心中愿望了;农耕活动可以收获大量物产,那么就完全可以说明跟着别人进行农耕活动是正义行为;做事情能够意志坚定不轻易改变,那么就完全可以胜任任何工作了。
君王要实施这四项宽厚待民,施以恩惠,有利争取民心的政治方略。
因此说:“乾充当天,表示邦国不断地向上向更高处发展;君王将占多数的老百姓的利益列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使各种美好事情都聚集落实到百姓这一边使他们生活幸福;将农耕活动这项正义的事情进行广范宣传;处理国家大事时意志坚定不移。
”此文言篇幅较长,下面将其分段注解。
【原文】元⑴者⑵,善⑶之⑷长⑸也,【译文】黎民百姓,是将占多数的老百姓列在了首位;注释: ⑴“元”民众,百姓。
《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
”《史记·文帝本纪》:“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注》:“古者谓人云善人,因善为元,故云黎元。
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⑵“者”语气词。
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解释等。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人所以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
”⑶“善”多。
《诗经·鄘风》女子善怀。
《笺》善,犹多也。
《礼记·文王世子》尝馔善,则世子亦能食。
《注》善谓多于前。
⑷“之”代词。
指代事物。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一、乾卦原文:乾,元亨利贞。
译文:乾卦,象征天,大吉大利,诚信。
二、坤卦原文: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译文:坤卦,象征地,大吉大利,雌马之贞。
三、屯卦原文: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
译文:屯卦,大吉大利,诚信,不宜远行。
四、蒙卦原文:蒙,亨。
利贞。
利排。
译文:蒙卦,亨通。
有利于坚守正道。
有利于排除。
五、需卦原文:需,有孚,光亨,贞吉。
译文:需卦,有诚信,光明亨通,坚守正道吉祥。
六、讼卦原文:讼,有孚,窒。
惕若,厉。
利见大人。
无攸利。
译文:讼卦,有诚信,阻隔。
警惕,有危险。
有利于见到大人。
没有利益。
七、师卦原文:师,贞。
丈人,吉无咎。
译文:师卦,坚守正道。
丈人(老师)吉利,没有过错。
八、比卦原文:比,吉。
原筮,元永贞,无咎。
译文:比卦,吉利。
占卜,大吉大利,坚守正道,没有过错。
九、小畜卦原文:小畜,亨。
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文:小畜卦,亨通。
密云不雨,从自己西郊而来。
十、履卦原文:履,亨。
吉。
利涉大川。
译文:履卦,亨通。
吉利。
有利于涉过大河。
以上仅为《周易》部分卦辞的文言文翻译,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周易的文辞。
周易的内涵丰富,解读方式多样,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智慧。
周易正义_上经乾传·乾(四)周易正义_上经乾传·乾(四)上经乾传·乾(四)《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疏]“《文言》曰”至“乾元亨利贞”。
O正义曰:《文言》者,是夫子第七翼也。
以乾、坤其《易》之门户邪,其馀诸卦及爻,皆从乾、坤而出,义理深奥,故特作《文言》以开释之。
庄氏云:“文谓文饰,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饰,以为《文言》。
”今谓夫子但赞明易道,申说义理,非是文饰华彩,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
从此至“元亨利贞”,明乾之四德,为第一节;从“初九曰潜龙勿用”至“动而有悔”,明六爻之义,为第二节;自“潜龙勿用”下至“天下治也”,论六爻之人事,为第三节;自“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至“乃见天则”,论六爻自然之气,为第四节;自“乾元者”至“天下平也”,此一节复说“乾元”之“四德”之义,为第五节;自“君子以成德为行”至“其唯圣人乎”,此一节更广明六爻之义,为第六节。
上经乾传卷一乾_《周易注》上经乾传卷一乾_小学_儒部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1)。
(1)《文言》备矣。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1)。
(1)出潜离隐,故曰“见龙”,处於地上,故曰“在田”。
德施周普,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
初则不彰,三则“乾乾”,四则“或跃”,上则过亢。
“利见大人”,唯二、五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1)。
(1)处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在不中之位,履重刚之险。
上不在天,未可以安其尊也。
下不在田,未可以宁其居也。
纯修下道,则居上之德废;纯修上道,则处下之礼旷。
故“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
居上不骄,在下不忧,因时而惕,不失其几,虽危而劳,可以“无咎”。
处下卦之极,愈於上九之亢,故竭知力而后免於咎也。
乾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亢龙之悔。
坤三以处下卦之上,故免龙战之灾。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1)。
(1)去下体之极,居上体之下,乾道革之时也。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履重刚之险,而无定位所处,斯诚进退无常之时也。
近乎尊位,欲进其道,迫乎在下,非跃所及。
欲静其居,居非所安,持疑犹豫未敢决志。
用心存公,进不在私,疑以为虑,不谬於果,故“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1)。
(1)不行不跃而在乎天,非飞而何?故曰“飞龙”也。
龙德在天,则大人之路亨也。
夫位以德兴,德以位叙,以至德而处盛位,万物之睹,不亦宜乎?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1)。
(1)九,天之德也。
能用天德,乃见“群龙”之义焉。
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也。
以柔顺而为不正,则佞邪之道也。
故《乾》吉在“无首”,《坤》利在“永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1)。
保合大和,乃利贞(2)。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3)。
(1)天也者,形之名也。
健也者,用形者也。
夫形也者,物之累也。
有天之形而能永保无亏,为物之首,统之者岂非至健哉!大明乎终始之道,故六位不失其时而成,升降无常,随时而用,处则乘潜龙,出则乘飞龙,故曰“时乘六龙”也。
《直方周易》乾文言:潜龙勿用,下也。
文言又曰:潜龙勿
用,阳气潜藏。
声明:此译文由赵庚白原创,复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直方周易》乾
【乾】初九文言又曰:潜龙勿用,下⑴也。
【译】文言“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
”是因为质量差。
注释: ⑴“下”等级低下,质量差。
《论衡·逢遇》:“才下知浅,不能用大才也。
”
【乾】初九文言又曰:潜龙勿用,阳⑴气⑵潜⑶藏⑷。
【译】文言隐藏可举起来舞动的假龙不使用。
是将龙表面上用于伪装的器具——龙皮悄悄地隐藏起来。
注释:⑴“阳”伪装,假装,表面上的。
《战国策·赵策》:“夫知伯之为人,阳亲而阴疏。
”
⑵“气”通“器”。
器具。
《逸周书·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香,陶气必良。
”
⑶“潜”秘密地,偷偷地,悄悄地。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乃多设疑兵,潜以舟载兵入渭。
”
⑷“藏”潜匿,隐藏。
《礼记·檀弓上》:“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答案:
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扩展: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周易·乾·文言》。
意思是说,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在旁边还有些提示:意思是说这句话是对乾卦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一句爻辞的解释。
“乾乾”就是孜孜以求的意思,“夕惕若”是说到了晚上还心怀忧惧,不敢有一点儿松懈。
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比拟说明人事,在《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中很常见。
《周易·贲》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话,表现出对“天文”的重视与敬仰。
天之道在于“刚健”,人类要想克服怠惰,避免祸乱,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就要像天体运行那样强劲不息,永不休止。
古往今来中外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认认真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干事创业,他们不虚晃,而求真务实,坚持到底!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鞭策,与警示!
居安思危,居危思进吧。
勤勤即为勤俭自强。
周易乾卦具体卦名(周易全解之乾卦)《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自此以至于末,是《文言》。
《文言》是“十翼”之一、《文言》只乾坤两卦有,别的卦没有。
这可能因为乾坤两卦是《易》之缊,《易》之门,《易》之根本,其余诸卦皆自乾坤两卦出,乾坤两卦太重要,需要反复加以说明,给学习以下诸卦做出示范,使人们知道《易》应当怎样学。
“文言”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刘瓛说:“依文而言其理,故曰文言。
”未知是否。
总之,《文言》是专门解释乾卦和坤卦的。
《文言》里多有“何谓也”、“子曰”等字样,很可能是孔子答弟子问,弟子作的记录,同《论语》的情况近似。
虽不是孔子亲笔写,但其思想肯定是属于孔子的,说《文言》是孔子作,也未为不可。
这一段话是《左传》襄公九年穆姜讲的。
穆姜讲此话时,孔子尚未出生。
孔子在给弟子讲“乾元亨利贞”时引用了这段话,由弟子记录下来。
穆姜讲的话很可能是当时社会上普遍流行的成说,不是她自己的理解。
可见从思想理论的角度解释《易经》,早在孔子以前就有了。
说明孔子作的《易传》所阐述的思想是《易经》自身固有的,不是孔子的杜撰。
不过,孔子《易传》的思想既属于《易经》本身,也属于孔子。
“元亨利贞”这四个字原来可能是一看就懂,后来随着周初至春秋二百多年历史的发展,到了春秋时代就需要解释了。
所以才有穆姜讲的这段话,后来穆姜这样的话人们也不懂了,于是又有注疏。
元是始、大的意思。
一切善的事物的开始,都可以叫做元,所以说元是善之长,善之首。
春天是最典型、最易见的“善之长”。
万物出生,都在春天开始。
亨即通,嘉是美好。
嘉之会,嘉美的荟萃。
万物在春天开始发生,到了夏天达到旺盛畅茂,一切善的,美的,都荟萃于此时,是为亨。
利是收缩、成熟,当秋天时,万物收缩、成熟,应该肃杀了。
肃杀是合于义的。
“义之和”,是说虽然有肃杀景象,万物却是和谐不乱,各有各的归宿。
《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易》乾卦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原文】(乾下乾上)乾(1):元亨,利贞(2)。
初九(3):潜龙勿用(4)。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5)。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6),夕惕若厉,无咎(7)。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8)。
九五:飞龙(9)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10)。
用九(11)::见群龙无首(12),吉。
【注释】(1)乾是本卦标题。
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
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
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
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
(3)初九是本卦第一爻名称,以下“九二”、“九三”等也是。
“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
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排列,依次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如“六三”、“上六”、“九二”、“上九”等。
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4)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
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
④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
勿用:不利。
(5)见(xian):出现。
龙:龙星。
田:天田。
大人:指王公贵族。
(6)君子:指有才德的贵族。
乾乾:勤勉努力。
(7)夕:夜晚。
惕:敬惧。
厉:危险。
咎:过失,灾难。
(8)或:有人,指贵族。
跃在渊:跳进深潭。
(9)飞龙;龙星。
(10)亢: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
有梅:不吉利的占筮。
(11)用九:乾卦特有的`爻名。
《易经》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坤卦为‘用六),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全阴。
“用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
(12)群龙:等于说卷龙。
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
(1)乾是本卦标题。
乾指北斗星,用来代表天。
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2)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表明是两个吉占。
《周易》乾卦关于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乾卦原文《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卦译文乾卦:所有卦象中的起始卦,刚强不息所以能万事亨通,万事亨通自然朝着吉利的方向发展,此乃正直正义的代表。
初九:时机没有成熟时,龙应该潜伏在水底,韬光养晦,不可冒进。
九二:龙出现在田野之上,有利于见到大人物来发展自己。
指大德大才之人,经过潜藏修养之后,其德业普施于世,可以有所作为。
九三: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时刻警惕,这样遇到危险,也无凶险。
九四: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只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前进,就不会有错误。
九五:龙高飞在天上,更易于见德高望重的人。
上九:龙飞得太高,达到了极点,若再继续向上飞,可能会有灾祸或后悔之事。
用九:群龙聚集却不知龙头在哪儿,是吉利的兆头。
周易全集《乾第一》原文赏析与注解乾第一【题解】在“六十四卦”中,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
正所谓:“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
”天与地是创造万物的根元,故列为“六十四卦”的第一、第二卦。
“乾”指的是天光舒展的形态,也含有发音近似的“健”的意思。
在构成宇宙的阴阳二元中,*** 备创造的、灵动的“健”的特质。
天纯粹由阳气构成。
上下卦都用“乾”,象征纯粹的阳、最高的“健”,以强调天的表象不变。
那么,这一卦为什么命名为“乾”而不命名为“天”呢?因为“天”是可见的形象,而“乾”则是以天的功能、天的法则来命名的。
【原文】乾:元亨利贞[1]。
【注释】[1]元:万事万物的根本。
亨:通达无碍。
利:祥和而无害。
贞:洁净而清正。
【译文】乾卦:大吉大利,吉祥的贞卜,象征着无穷的生命力,排除万难,最终达到成功。
【解析】在“六十四卦”中,乾为纯阳之卦,坤为纯阴之卦,集中体现了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故称为“乾元”、“坤元”;至于其他六十二卦,都是通过“乾元”、“坤元”不同的排列组合派生而成的。
乾卦象征天,其特点是刚健有力,运动不息而且极有规律。
这一卦告诉我们:既要奋发图强,为实现理想而积蓄力量,又要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原文】《彖[2]》曰:大哉乾元,万物资[3]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4]。
大明[5]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6],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注释】[2]彖(tuàn):兽名。
在《周易》中,假借它作为某一卦、某一爻断语的专有名称。
[3]资:凭借,依赖。
[4]品物:繁殖万物。
流形:赋予形体。
[5]大明:太阳。
[6]保:保持。
合:调整。
大:通“太”。
利:施利。
贞:中正。
【译文】《彖辞》说:伟大的上天是万物之始。
万物依靠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
云行雨施,滋润万物,繁殖万物,赋予形体。
太阳运行,升起降落,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循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
《周易》全文及翻译(完整版)周易《易经》,全名为《易经纬度卦辞象传》或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典籍,是周朝人所创作的一部哲学经典。
全书共分为两部分,即《卦辞》和《象传》,共有64卦,每卦又有六爻。
本文将为您呈现《周易》的全文及翻译(完整版)。
第一卦乾卦《乾(qián)卦》上九,井谷尽,无咎。
翻译:《乾卦》上九,井谷干涸,没有危险。
《乾卦》乾为天,为阳刚之象征。
其性格刚健、刚直,象征创造、力量、成就、刚强以及激烈的行动。
乾卦象征无限,天地万物都是从无中而生。
上九爻表示是乾卦最高的阶层,也表示了乾卦阳刚之气到达顶峰,万物成熟。
第二卦坤卦《坤(kūn)卦》九四,屯(tún)龙(lóng)有凶。
翻译:《坤卦》九四,乌龙遇到凶险。
《坤卦》坤为地,为阴柔之象征。
其性格温和、贤淑,象征接纳、包容、忍让、顺从以及安稳、柔软。
九四爻表示坤卦中居中的位置,表示稳固的状态,但也暗示了有可能遭遇到意外的不幸。
第三卦屯卦《屯卦》六三,屯其膏(gāo)。
翻译:《屯卦》六三,积蓄能量。
《屯卦》屯为水雷屯,为动起来的能量。
其性格内敛、爆发力强,暗示潜存的激动和动荡,象征善于积蓄能量的状态。
第四卦蒙卦《蒙卦》九四,击蒙(mēng)不(bù)利(lì)残(cán)贞(zhēn)。
翻译:《蒙卦》九四,击溃不利,应该保持正直。
《蒙卦》蒙为山水蒙,象征启蒙和教育的过程。
其性格迷惑、冒险,表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还处于模糊不清的阶段。
九四爻表示发展到较高层次,但面临了不利的状况,必须要坚守正直,才能度过困境。
第五卦需卦《需(xū)卦》上六,需(xū)有孚,兑(duì)\.翻译:《需卦》上六,虽然有需要,但必须要诚信。
《需卦》需为水雷需,为行动发动的起点。
其性格需求、要求,表示有所需求但需要通过诚信才能实现。
上六爻表示需卦最顶层,虽然面临需要,但只有通过坚持诚信,才能达到所求之物。
象传·乾·《周易》原文注解与鉴赏象传·乾《周易》乾:元亨,利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注释〕对乾卦的卦辞、爻辞的解释,见本书《乾卦》。
阳在下:指由下往上数的第一根阳爻。
反复道:往来、进退、举动都合乎道。
进:前进,进取。
造:兴起,作为。
盈:满,自满,骄傲。
不可为首:群雄蜂起,不可自封为首领。
(施忠连)〔鉴赏〕《象传》又称《象辞》,简称《象》,解释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卦名、卦象、卦辞、爻辞,大约形成于战国后期,最晚不迟于西汉前期。
《象传》一般总是以简明扼要的字句指出每一卦的卦义,这部分文字被称为“大象”,而对每一爻的解释则称为“小象”。
《象传》对卦、爻辞的解释不拘一格,有些是根据卦象、爻象、爻位来解说《易经》,有些是注释字义,还有的是阐发经文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
《象传》主要从政治学和伦理学上规定每一卦的意义,儒家的思想观念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乾卦的《象传》对乾卦的卦义和《彖辞》的思想作出了非常精辟的概括,一语道明了天道和奉行天道的理想人格的本质特征。
它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谓“天行”就文字而言既可注为天体的运行,也可解为“天道”,然而从哲学上看,《象传》讲天体运行也是说天道。
这里的“健”字即“刚健”之意,从字面上说表示天体以巨大的动能运行不已,而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范畴,它有自主运动、运行不息、生机洋溢、活力无限的含义。
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熊十力曾把刚健解说为宇宙本体的开发无穷、升进不已、向上的势用,从而赋予这个范畴以本体论意义。
【经典品读】《周易》彖传01乾原文:《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④。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
大明始终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⑧。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注释:①彖(tuan团去声),《周易正义》:“彖,断也,断定一卦之义,所以名为彖也。
”古人以《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凡六篇和《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凡四篇,合称十翼。
用十翼以释经,故又称《易传》。
②乾,天。
元,始,犹言创始。
③资,凭借,依赖。
④统。
统率。
统天,犹言统属于天。
⑤品,品类。
这里用如动词,有繁殖义。
品物,繁殖万物。
流,这里引申为赋予。
流形,赋予形体。
⑥大明,高亨说:“《集解》引侯果曰:‘大明,日也。
’甚是。
终,谓日入;始,谓日出。
”⑦御,《集解》引苟爽曰:御者,行也。
”上古神话,日乘着六条飞龙拉着的车子,以羲和为御,运行在天空。
⑧保,保持。
合,调整。
大和,大读为太。
太和,指自然界的一种普遍调顺谐和的关系。
利,施利。
贞,中正。
《彖》、《象》释贞多用此意,与经意有出入。
⑨庶,众。
庶物,犹言万物。
首出庶物,当指天的功德超出万种物类。
咸,皆,周遍。
译文:《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
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
云在飘行,雨在降洒,繁殖万物,赋予形体。
太阳运行,升上降下,出东没西,向南朝北,六方位置,依太阳的轨迹而得以确定。
太阳驾驶着六条飞龙在空中有规律的运行。
这种运行变化,形成季节气候,万物从而在大自然中找到适合生存的地位。
天的运行,保持、调整着全面和谐的关系,于是达到普利万物,正常循环的境界。
天的功德超出万种物类,给万国带来普遍的康宁。
乾卦卦辞: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元”,是众善的首长;“亨”,是嘉美的会合;“利”,是用来中和义的(是事物得体而中和);“贞”,是事物的根本。
君子能够体现“元”的仁义善良,就足以管理天下人。
嘉与美都有了就足以合乎礼仪了,能够有利于事物就足以使自己有义(即取利不忘义,不逐利忘义),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业(保持自己的心正,固守原则与本心,不被外物
蒙蔽自己,就能获得成功)。
君子能坚持行此四德,所以说:“乾、元、亨、利、贞。
”
元,即是开始之意。
开始即为善之始。
天地初开,给予万物一个新的生命。
从而万物才有开始,这是莫大的恩惠,也是“善之长”。
《道德经》里有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不是一种漠视,而是一种最大的公平。
视一切平等,视一切众生为“刍狗”,不计丑与美,不计善与恶。
就像是“元”一样,只是给予每一个生物一个开始,然后任之。
这不是无情,相反是一种莫大的善,是一种莫大的恩惠,是善的事物的开始。
父母之恩,受之发肤也。
“百善孝为先”。
父母给予我们的是生命,是开始,亦是元,这是善的高境界,排在百善之首位。
父母的恩惠是极大的,因为这是善的开始,是善之长。
元,即是善之长。
亨者,嘉之会也。
亨,原意通“享”。
享就是祭祀。
亨字音如“哼哈”中的哼,有一起用力成功时喊出的声音之意。
哼,即是劳动中所喊出来的号子。
设想古人劳动,遇到道路阻碍之类的,大家一起用力,然后一齐大喝一声:“哼”,将障碍排除了,于是道路亨通了。
这时古人就会感谢天地,于是可能就会拿祭品祭祀天地。
所以说,亨即是亨通,亨达之意。
因为做事情成功了,胜利了,所以才说亨通,亨达。
成功的,胜利的,自然是嘉的、美的。
所以说“亨者,嘉之会也”。
利者,义之和也。
利,就是收获。
古代甲骨文的“利”字形像是一把镰刀,象征着收获,有利。
又有顺利、锋利之意,还包含了成功,胜利之意。
朋友兄弟或是引申到各个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取得成功,
获得胜利。
抑或是一番有难,八方用“利”(物资之类的)来支援。
这就是一种“义”,不为“利”而相互忘“义”。
本意是要人们不要见利忘义。
利与义本事孪生的,他们之间其实是相互依存的,不可独取。
历史上有众多的例子。
“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见利忘义者即使一时得志,也会最终湮灭。
只有利与义结合才会循环发展。
一如商家的“信誉为本”,“童叟无欺”,不忘义,才能带来更多的回头客,才能带来更多的新客户。
即所谓: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贞,正也。
正,就是立。
正立,成立,建立之意。
在古代,正立的代表是鼎。
所以古代鼎是尊贵的象征,是正义的代表。
鼎也象征着天,象征万物的根本。
鼎,一口二耳三足,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
所以说鼎是事物的根本,而鼎代表的“正立”与“立”也即是事物的根本。
万物先正始能番。
物正则本盛,人正则意荣。
东倒西歪的树木在森林里是占不到阳光的,心邪的人是为社会所不容的,其本身的精神也会花费在阴谋诡计里,所以神情疲惫,精神萎靡。
古代相士就有知面识人,根据的也是一个人的精神与“气”。
望气望气,望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气。
只有“正”了,一切事物才能发展。
这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根本未稳,何有将来。
所谓“贞,事之干也”就是这个意思。
元、亨、利、贞,此乃乾之四德。
乾文言告诉我们:坚持开始就以善,把美好的事物和品质汇聚,不以利弃义,能够做到固守本心、正而不邪,君子是能够做到这四德的。
因此,我们都因该向着这四德靠拢。
能够在这方天地间的诱惑中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物孽障所迷
惑,就能够像古之圣贤一样清神明性,强盛血气,固化本心,脱尘于世俗之外,做到真正的逍遥。
做到“乐于世而嫉于世”的超脱。
能够不为俗利而昏脑,正如范仲淹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才正是易所讲之意,乾文言义理大概也就是这样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