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公司的税务风险
- 格式:doc
- 大小:147.50 KB
- 文档页数:3
空壳公司1. 简介空壳公司是指没有实际经营活动、没有实际盈利的公司。
这种公司通常只有名称、注册地址和少数股东,但缺乏办公场所、员工和实际业务。
空壳公司的存在方式可能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逃税、进行洗钱等非法目的,也可能是为了适应资本市场的需求和规避监管。
2. 空壳公司的特征2.1 缺乏实际经营活动空壳公司通常没有实际经营活动,没有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也没有资本投资或运营项目。
它们只是以公司名义存在,用于满足特定的目的,如法律避责或逃税。
2.2 缺少办公场所和员工空壳公司通常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和员工,或者只有少数人员用于维持公司的注册和法律义务。
这使得其在各方面都缺乏真实性和可验证性。
2.3 股东结构不透明空壳公司的股东结构常常复杂且不透明。
为了隐藏实际控制人的身份和目的,可能会通过复杂的股权链条、虚拟股东或代理人来持有公司的股份。
这使得追查和追责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变得困难。
3. 空壳公司的应用和问题3.1 规避法律责任和逃税空壳公司可能被用于规避法律责任和逃避税务监管。
通过将实际运营的资产和业务转移至空壳公司名下,可以掩盖真正受益人和责任人的身份。
这使得空壳公司成为腐败分子和犯罪分子合法化非法资金的工具。
3.2 洗钱和资本外逃空壳公司也常被用于洗钱和资本外逃。
通过虚构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可以将非法收入转移至空壳公司,然后通过模糊的所有权结构将资金洗白,最终流出国境进行合法投资或存储。
3.3 损害资本市场的稳定和信任空壳公司的存在会损害资本市场的稳定和信任。
投资者对于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信用评级的重要性,被空壳公司所掩盖。
这可能导致投资者的损失和市场信心的受挫,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稳定。
4. 各国对空壳公司的监管和应对为了应对空壳公司的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和法律手段。
4.1 增强公司身份验证和交易透明度许多国家要求公司在注册时提供详细的股东和实际受益人的信息,并加强对公司名义所有人和实际控制人的审查。
Only people who are full of self-confidence can immerse themselves in life with confidence everywhere andrealize their will.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空壳公司法律风险主要有哪些1、债务风险,“空壳公司”可能进行过经营,可能对外承担大量债务,投资购买后就必须承担这些债务的责任。
2、法律风险,“空壳公司”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特别可能存在虚假出资或注册公司后抽逃出资的行为。
3、员工工资、福利风险,“空壳公司”可能拖欠大量的员工工资、福利等。
空壳公司其实在我国内地非常的少见,因为相关规章制度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实在不少地区都存在着空壳公司,因为空壳公司其实也并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而且现在各地区对于空壳公司的管理都已经非常的规范。
所以,空壳公司法律风险一般也比较低,不过,这并不代表着这些法律风险就永远不会触犯。
一、空壳公司法律风险主要有哪些?一般所说的“空壳公司”通常是没有固定资产,没有流动资产,也没有员工的,只在工商机关的登记资料中显示尚在营业的公司,具体的风险体现在:1、债务风险“空壳公司”可能进行过经营,可能对外承担大量债务,投资购买后就必须承担这些债务的责任。
2、法律风险“空壳公司”可能存在违法行为,特别可能存在虚假出资或注册公司后抽逃出资的行为。
3、员工工资、福利风险“空壳公司”可能拖欠大量的员工工资、福利等。
4、税费负担风险二、空壳公司介绍因为公司注册成立需要时间,但部分人士可能急需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签订合同或办理其它业务。
因此,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例如本公司,于是预先注册成立大量公司,以供购买。
此类公司既属空壳公司(shellcompany),也叫做现成公司(readymade company)。
空壳公司通常都具备以下特点:1、从来没有委任董事;2、已经做好公章,股票书等法律所要求的文件;3、从来没有开始经营业务。
税收风险防控案例分析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税收风险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有效的税收风险防控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还能降低企业的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分析税收风险防控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
案例一:虚开发票引发的税收风险某制造企业为了增加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从一家空壳公司购买了大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税务机关在进行大数据分析时,发现该企业的进项发票存在异常,随即对其展开了税务稽查。
经调查,该企业的虚开发票行为确凿。
不仅被要求补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款,还面临着高额的滞纳金和罚款。
此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及相关责任人也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虚开发票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税收违法行为,企业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应加强对供应商的审核,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发票管理制度,对发票的取得、开具、保管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
案例二: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不当导致的风险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时,由于对政策的理解不准确,未按照规定进行备案和申报,导致无法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税务机关在检查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要求企业补缴税款和滞纳金。
虽然企业最终通过申诉和整改,得以重新享受优惠政策,但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案例提醒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虽然能为企业带来实惠,但必须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企业应关注政策的变化,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备案。
同时,要建立专门的税收优惠政策管理台账,对享受政策的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案例三:关联交易引发的税收风险某集团公司内部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但其定价政策不合理,导致利润在不同企业之间转移,从而引发了税务机关的关注。
税务机关通过对关联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认定其关联交易价格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并对企业进行了纳税调整,要求企业补缴税款。
税务风险分析报告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_____企业的税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揭示潜在风险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一、企业概况_____企业成立于_____年,主要从事_____业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企业的组织架构较为复杂,设有多个部门和分支机构,财务核算体系相对健全。
二、税务风险识别1、税收政策变化风险2、税务申报风险企业在进行税务申报时,可能因数据错误、计算不准确或申报期限延误等原因导致申报失误。
例如,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对税法规定的扣除项目理解有误,或者未能准确统计销售收入和成本费用,从而影响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3、发票管理风险发票是企业税务核算的重要依据,若发票开具不规范、发票保管不善或取得虚假发票等,都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比如,开具发票时未按照规定填写发票内容,或者接受了不符合规定的发票用于抵扣税款,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违规行为。
4、关联交易风险企业存在关联交易时,如果交易价格不合理,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可能被税务机关进行纳税调整。
此外,关联企业之间的资金往来、资产转移等若未按照税法规定进行处理,也可能引发税务风险。
5、税务筹划风险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如果筹划方案不符合税法规定,或者过度筹划,可能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偷逃税款。
例如,某些企业通过设立“空壳公司”进行不合理的税收转移,一旦被查处,将面临严重的税务处罚。
三、税务风险评估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通过对企业历史税务数据、内部管理制度以及行业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评估上述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对于税收政策变化风险,由于企业缺乏专门的税务政策研究团队,对新政策的敏感度较低,发生风险的可能性较高;而对于发票管理风险,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发票管理制度,但仍存在一定的执行漏洞,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中等。
It is better for three people to suffer more, it is better to make one person suffer mor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通过空壳公司偷税漏税算是违法吗通过设立空壳公司偷税漏税这不是一种违法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本身就不是偷税漏税,尽管当事人当初的目的本身就是要降低公司的税率的,但设空壳公司过帐这是合法的避税方式。
这些合理的避税方式所利用的都是我国税收法律制度当中没有规定到的,而不是直接破税收法。
一、通过空壳公司偷税漏税算是违法吗?不违法,设空壳公司过账降低税率,不是偷税漏税,偷税漏税是直接隐匿收入不交税;设空壳公司过账,是依法的合理避税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
漏税,是由于纳税人不熟悉税法规定和财务制度,或者由于工作粗心大意等原因造成的。
如错用税率,漏报应税项目,少计应税数量,错算销售金额和经营利润等。
二、偷税漏税的处罚标准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及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对逃税罪的处罚方式如下:1、对自然人犯罪的处罚: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2、对单位犯罪的处罚: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建筑施工公司典型涉税风险案例一、虚开发票的“大坑”咱就说有这么一家建筑施工公司,叫老A建筑公司吧。
这公司呢,为了多弄点成本来少交税,就打起了虚开发票的歪主意。
有个小项目经理,叫小李,为了让公司账面好看点,就找了一家所谓的“材料供应商”,其实就是个空壳公司。
这个空壳公司呢,开了一大堆建筑材料的发票给老A 公司,金额可不小,有个几百万呢。
老A公司就把这些发票都入账做成本了。
结果呢,税务局可不是吃素的。
他们在税务检查的时候,发现老A公司的材料采购量和实际工程用量严重不符。
比如说,按照工程规模,顶多就用100吨水泥,可发票上显示买了500吨。
这明显有问题啊。
老A公司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被处以巨额罚款。
这就好比本来想走个捷径,结果直接掉进了大坑里,摔得鼻青脸肿的。
二、混淆简易计税与一般计税。
还有个建筑施工公司B,他们接了个项目,一部分工程是老项目,按规定可以用简易计税方法,税率比较低。
另一部分是新项目,得用一般计税方法。
公司的会计小王呢,可能是业务不太熟练,也可能是一时迷糊。
他在核算的时候,把两个项目的成本和收入都混在一起计算税款了。
本来简易计税的那部分工程,按照3%的征收率就行,结果被他算到一般计税里,按照9%来交税了。
这多交了不少冤枉钱。
同时呢,对于一般计税的项目,由于成本核算混乱,有些不该抵扣的进项税他也给抵扣了。
比如说,用于简易计税项目的一些设备租赁费用的进项税,他也拿来抵扣一般计税项目的销项税。
税务局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又让公司补缴税款,还交了滞纳金。
这就像本来可以走两条不同的路轻松到达目的地,结果非要把两条路搅和在一起,最后迷路了还得交“迷路费”。
三、工资薪金的涉税风险。
C建筑公司是个大公司,手底下工人众多。
他们在发工资的时候,为了少交点税,就玩起了花样。
公司的财务老张,他把一些临时工的工资做高,超过了正常水平。
比如说,一个小工正常一天工资300元,他给做到500元,而且人数还虚报了一些。
空壳公司尽职调查报告以空壳公司尽职调查报告为标题【摘要】本报告以空壳公司尽职调查为主题,旨在对空壳公司的定义、特点、运作模式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相关案例和数据的梳理和比对,本报告提供了对空壳公司现象的深入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帮助相关方抵御空壳公司带来的风险。
【引言】空壳公司是指在法律上存在但实际上没有实质业务的公司。
它们通常只有名义上的员工和资产,却没有真正的运营活动。
空壳公司往往被用于非法活动,如逃税、洗钱、欺诈等,给社会经济秩序和企业治理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对空壳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对于预防和打击非法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定义】空壳公司是指以合法的形式注册的公司,但其实际经营活动几乎为零。
这些公司通常只有一个名义董事或雇员,没有实质财务活动,也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
空壳公司存在的目的往往是为了逃避法律监管、隐匿资产或进行欺诈行为。
【特点】空壳公司具有以下特点:1. 名义董事:空壳公司通常只有一个名义董事,该董事可能是一家代理公司或个人,其真实身份往往难以查明。
2. 虚假资产:空壳公司通常只有极少量或虚假的资产,用以掩盖其真实目的和实质财务状况。
3. 虚拟办公场所:空壳公司常常没有实际的办公场所,只有一个注册地址,或者使用虚拟办公室地址来掩盖其真实运营情况。
4. 高度机密性:空壳公司的业务活动常常高度机密,与其相关的人员和资料很难被追踪和获取。
【运作模式】空壳公司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偷渡式:通过在国际间注册空壳公司,用以逃避税收、洗钱或其他非法活动。
2. 换壳式:将实际有业务的公司转让给空壳公司,以达到隐藏真实利益和规避债务的目的。
3. 伪装式:通过虚假报告和账目,伪装成合法经营的公司,以欺骗投资者或金融机构。
4. 利益输送式:通过虚假合同和转账,将资金和利益输送到空壳公司,以逃避监管和税务。
【风险评估】空壳公司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风险:空壳公司可能导致企业财务状况不透明,无法评估其真实价值和风险,从而影响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判断和决策。
空壳公司加计抵减风险案例分析
空壳公司加计抵减风险案例指的是,一些企业在申请加计抵减税时,利用一些没有实际业务、没有任何资产、没有员工的空壳公司来获取税收优惠。
例如,某企业在申请加计抵减税时,通过成立数个空壳公司来获取税收优惠。
这些空壳公司虽然注册了,但没有实际业务、没有任何资产、没有员工,只是为了获取税收优惠。
随着税收管理部门的严查,这些空壳公司可能被纳入税务违法行为的范畴,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空壳公司加计抵减的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财务风险:企业通过虚构业务、构建空壳公司来获取税收优惠,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数据的失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 信用风险:企业在申请加计抵减税时,如果使用空壳公司来骗取税收优惠,可能会对企业的商业信用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 法律风险:在税收管理部门严格打击加计抵减税的虚假申请和空壳公司行为的情况下,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可能会面临税务部门的处罚、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法律风险。
因此,企业在申请加计抵减税时,应当诚信合规,不得利用空壳公司等虚假手段获取税收优惠。
同时,企业也应当加强内部监督,防止出现虚构业务、构建空壳公司等违规行为。
案说税务稽查精选案例集一、偷税漏税的“小把戏”1. 发票的“魔法”有这么一家小公司,老板觉得自己特别聪明。
他呀,让员工到处找发票,不管是打车的、吃饭的,还是根本就和公司业务不沾边的发票,都一股脑儿地拿来报销。
比如说,员工小王给自己孩子买玩具开了公司抬头的发票,老板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给报了。
这就像是在税务的大账本上玩起了混淆视听的游戏。
可是呢,税务稽查人员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就像侦探一样。
查账的时候,发现这家公司的费用支出特别不合理,办公用品怎么会一个月用掉好几万呢?深入一查,就发现了这些乱七八糟的发票问题。
这就告诉我们啊,想靠乱开发票来偷税漏税,那简直就是在税务稽查的眼皮子底下玩火,迟早得被逮住。
2. 隐匿收入的“躲猫猫”还有一家企业,做电商的。
他们在网上卖东西,那销量可好了。
但是呢,老板为了少交税,就只把一部分销售额入账,另外那些就藏起来了。
他以为网络交易嘛,神不知鬼不觉的。
结果税务稽查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这个公司的物流发货量和申报的收入严重不匹配。
就好比你说你只卖了10个东西,但是快递公司显示你发出去了100个,这不是很可疑吗?最后啊,这家企业不仅要补缴税款,还被狠狠地罚了一笔,这就叫聪明反被聪明误,想和税务部门玩“躲猫猫”,那是不可能的。
二、虚开发票的“闹剧”1. 空壳公司的“假把戏”有一伙人,成立了好几个空壳公司。
这些公司啊,什么实际业务都没有,就是专门用来虚开发票的。
他们对外宣称自己做各种高大上的业务,然后给其他企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几个点的手续费。
那些想要偷税漏税的企业呢,就像找到了“救星”一样,纷纷找他们开票。
可是啊,税务稽查通过调查这些公司的银行流水、人员往来等情况,发现这些公司就像纸糊的一样,一捅就破。
最后这伙人不仅被税务部门查处,还被移交给司法机关,面临着牢狱之灾呢。
这就好比是在税务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假戏,最后被观众(税务稽查)轰下了台。
2. 关联企业的“暗箱操作”有两家关联企业,一家生产产品,另一家负责销售。
空壳公司洗钱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制度以来,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大量空壳公司,利用银行结算通道转移非法集资,用于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地下钱庄等洗钱犯罪活动,存在法定代表人及股东身份可疑或不明、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点不同、企业多无实缴资本、注册行业相对集中、短期内资金往来频繁、金额巨大等问题,值得关注。
一、存在的问题(一)法定代表人及股东身份可疑或不明。
空壳公司多出现同一法人集中在极短时间内注册多家公司,且与他人组合,以股东或其他高管身份在多家公司交叉、重复任职,或由同一名经办人员代理开立多家公司账户。
企业注册地与法人户籍地不同,法人多为异地农村户籍。
开户时多为两人在同一网点以不同企业名义开立多个账户,企业法人对企业设立及预期发展经营情况并不了解。
如某银行天津分行反映,在做尽职调查时,疑为空壳公司的企业法人会故意回避与银行人员交流企业资金来源去向及未来发展前景。
(二)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点不同。
空壳公司的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地点不同,开户地距离注册地较远,大量使用居民住宅且非底商地址或注册地为偏远农村地址,一般事后金融机构进行加强型客户身份识别上门核实时会发现注册地址为虚假地址或无该单位经营。
选择的开户网点会距离企业注册地址较远,尽量避免银行上门核实。
(三)企业多无实缴资本,注册行业相对集中。
空壳公司注册并无实缴资本,疑为空壳公司的可疑账户主体注册的行业多为设立门槛低、监管要求不高的轻资产公司,如商贸、科技、建材、文化传媒等有限公司或个体工商户。
(四)公司成立短期内资金往来频繁、金额巨大。
空壳公司设立主要是用于过渡资金,在交易模式上表现为资金快进快出、不留余额或少留余额,交易对手众多且分布较广,短时间内资金交易量巨大,而公司注册资本金低或并无实缴资本,资金往来规模与企业资金规模不匹配。
资金交易与公司经营关联度低,无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房租、水电、工资等支出。
如某银行天津分行发现一可疑账户名称显示为园林绿化公司,该账户仅在10天内,已累计交易四千余笔,日均交易495.8笔,高峰期日交易784笔。
【税务提醒】空壳公司的税务风险
2018年9月5日凌晨4时许,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上海公安机关在北京、浙江、广东及上海四地同时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摧毁了一个利用空壳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网络。
一、案情介绍:
2018年3月,杨某伙同其亲戚杨某文、杨某杰等3人在上海浦东、徐汇、静安、普陀、虹口、闵行、宝山、嘉定等8个区设立10个办公点,招募200余名员工,实施集中培训、集中住宿、集中办公的管理模式,由业务员通过电话营销方式吸引客户出售自己经营不善的公司,抓住客户急于想脱手公司的心态,经反复压价后一般以3000-5000元的价格达成收购价。
由公司“外勤”员工联系劳务中介公司提供“法人”和“股东”,完成工商变更,犯罪团伙藉此获取了对收购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嗣后,将劳务中介公司提供的无关人员添加为被收购公司的“办税员”,向税务机关骗领发票并交杨某或亲属保管,杨某再根据骗领发票的种类(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版本(千元版、万元版、百万元版)与份数等因素,以数万元到数十万元(是收购公司价格的数十倍)将发票及配套资料出售给职业虚开发票犯罪团伙。
据不完全统计,仅半年多时间,杨某团伙已经控制了1600多家空壳公司用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平均每月非法获利一千万余元。
二、什么是空壳公司?
国家税务总局在8月份召开会议,利用2年时间严厉打击空壳公司和虚开发票的专项行动。
那么什么是空壳公司呢?
空壳公司的几大特征
1、发票只有销项,没有进来的发票
很多空壳公司最明显的特征是只对外开具发票,在税务系统里有销售出去的税务数据和记录,却没有进来的发票,任何一个企业,哪怕是核定征收的企业,只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会有进项发票,或者普通发票,本案中侦查员在这些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现了一个相似的疑点。
“这些公司在平时的业务中开具的大量增值税普通发票,都是‘销项’发票,却没有‘进项’发票,这在企业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杨浦经侦支队副支队长袁健介绍道。
所谓“进项”和“销项”,其实就是一家公司在日常经营中的买进和卖出。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一家正常的公司企业怎么会‘光卖而不买’呢?”带着这个疑问,袁健与同事们对这几家公司展开了深入调查。
疑点随即被不断放大:这几家公司均为没有实际业务的空壳公司,其每月开出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却高达上千万元
2、空壳公司没有真实场地和没有业务人员
很多空壳公司在外地注册,是虚拟地址,一个地址挂靠了N家企业
人也没有,工资表也没有。
“这些空壳公司没有办公地也没有业务人员。
”据警方介绍,本案共涉及空壳公司注册地都在上海:“这些公司都没有实际经营业务,只是完成了注册程序,从税务部门申领发票。
”
三、如何预防空壳公司
现在很多企业响应招商引资的号召,同时也为了规避一些税收,纷纷到外地开一些公司,为了有效规避空壳公司,要做到以下几条:
1、要真实地转移一部分业务
很多招商引资的地方都是税收优惠或财政奖励,即使按照正规纳税,也可以得到当地政府不菲的奖励,一般按地方可用财力的50%左右,相当于实际纳税金额的五分之一左右,例如你交100万增值税,企业可以享受20万-25万元的财政奖励。
这是合法的收入,这样洼地还是有一定市场,当不能虚开,必须要将自己现有公司业务进行拆分,一般将现有业务一部分放到挖地公司去经营,有真实的业务,这样就避免空壳公司。
2、要真实地发生一些费用
到外地成立公司一定要建账,平时发生的业务取得的发票要及时开具,到外地公司去报销,一般外地公司都是核定征收,即使这样,平时发生业务的证据链要保存好,要通过银行支付(支付宝、微信也可以)记住能开具发票尽可能开具发票,很多公司税务上门核查的时候,无法提供证据和账目,既有可能被认定为空壳公司。
3、要有真实地址
一般到外地成立公司,不会是工厂,所以对地址的需求较低,很多公司都委托当地的代理记账公司办理注册登记,利用虚拟地址,办理集群企业,这样风险就很大,即使成本高一定也要有真实地址。
4、其他必须要有的证据链
除了上述的必要内容外,为了预防空壳公司的稽查风险,各单位财务人员要注意收集其他的证据链:
(1)外地公司和杭州公司之间的往来车票、差旅费报销单据;
(2)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之间业务的合同,特别要注意合同的金额是如何构成,不要虚构合同;(3)外地公司的业务要和本地公司有明显的界限区分,不要重复;
(4)资金不能回流。
四、有几种情况不算空壳公司
1、你有的企业是一套班子,两个公司,分别开展业务;
2、在外地公司有真实业务和独立业务,即使员工不在当地。
总之,空壳公司的存在,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利用空壳公司虚开发票就是违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