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免疫与免疫性疾病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1
937,947Tourett e综合征患儿79例予托吡酯(T PM)口服,剂量从0.5mg/(kg d)开始,渐增加至3mg/(kg d), 2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估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除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2例剂量增加至3mg/ (kg d)无效果而退出观察外,余76例于治疗后2~4周症状均获显著改善,治疗前后YGTSS分值:运动性抽动分数19.63±3.09和5.05±1.74,发声性抽动分数18.95±2.56和4.82±1.94,综合损害分数24.21±5.89和10.42±3.69,严重度总分62.21±5.81和22.26±4.81。
治疗前后YGT SS各分值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 a< 0.001)。
76例中3例出现疲乏,1例嗜睡,2例注意力不集中,继续用药后症状消失,均不影响治疗。
表1参17(张小冬)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073651 儿童原发免疫缺陷病72例临床分析/刘颖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8).-612~615 72例原发免疫缺陷患儿中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41例(57.0%),联合免疫缺陷病16例(22.2%),吞噬细胞数量和(或)功能缺陷8例(11.1%),以T细胞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4例(5.6%),定义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3例(4.2%)。
其共同特点为反复的、严重的、持久的感染,但病因不同,又有其各自的特点。
如寻常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病史长者易合并肝脾大及关节炎。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发病年龄小,病死率高,除呼吸道感染外,迁延性腹泻较多见;而慢性肉芽肿病以反复的皮肤、淋巴结脓肿及易发生卡介苗播散性疾病为特点。
表5参7(袁静) 073652 免疫细胞在婴幼儿血管瘤组织中的分布及其变化/袁斯明…∥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7).-720~72252例婴幼儿血管瘤标本,以CD3、CD8、S-100分别作为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和树突细胞(DC)的标记性抗原,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上述免疫细胞在血管瘤组织中的分布。
0.254,正常组0.284。
Hp0-0型频率分别为:3.85,0.08, 3.85,6.84,3.33,2.40。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分析,除了矮小症群体为非平衡群体外,其他群体均为平衡群体。
图1表1参10(原文摘要)071403 生物素与生物素酶缺乏症/杨艳玲∥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2).-941~943071404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陷与疾病/张尧…∥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2).-956~958,965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071405 特发性CD4+T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赵冬莹…∥国际儿科学杂志.-2007,34(1).-28~30071406 肠道益生菌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刘少凌…∥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6).-380~382, 369071407 儿童重症肌无力免疫特点探讨/李文辉…∥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2).-939~941对60例诊断为儿童重症肌无力(MG)的患儿,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检查。
结果提示:儿童M G AchR ab初发病例多为阴性,M G自身抗体AchRab、Pr emRab、Titinab在随访中可由阴性转为阳性;且动态随访增加儿童MG中AchR ab阳性率。
儿童M G患儿IF N-、IL-4表达高于对照组,表明MG患儿体内存在特异性细胞免疫活化和细胞因子网络失衡。
表4参7(张小冬)071408 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特异性IgE测定及临床意义/姚欢银…∥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6).-512~514婴幼儿以食物过敏为主,而年长儿以吸入性过敏为主。
反复喘息发作患儿血清总过敏原和单一sIgE均高于非反复发作者。
反复喘息发作患儿血清总I gE阳性者其首次喘息发作年龄较IgE阴性者大。
表4参9(原文摘要) 071409 儿童喘息性疾病过敏状态的年龄分布/张晓波…∥临床儿科杂志.-2006,24(6).-476~477,506喘息性疾病患儿400例,其中婴幼儿占243例。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8).-563~565072869 洛伐他汀基因诱导治疗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初步探讨/平莉莉…∥中华儿科杂志.-2007,45 (4).-295~297小儿免疫及原发性免疫缺陷病072870 儿童过敏性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赵晓东…∥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5).-345~347 072871 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治疗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附95例临床报告/谢丽珊…∥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7,14(2).-162~163监测95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血浆病毒载体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评价生长发育状况,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绝大多数患儿在治疗后3个月时血浆病毒载量达到阴性水平,CD4+T淋巴细胞计数达25%以上,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参3(林榕) 072872 大气污染对沈阳市6~8岁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朱晓敏…∥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467应用ELISA方法测定空气污染较重的光明小学40人及污染较轻的辉山小学50人免疫球蛋白(Ig)水平,检测血清中IgE、IgA、IgM、IgG。
结果:重污染区较轻污染区儿童IgA和IgM水平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IgG和IgE水平则较高,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污染区和轻污染区不同性别儿童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参6(李志文)072873 婴儿过敏预防的认识及实施/崔玉涛∥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3).-211~213072874 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Clar a细胞分泌蛋白水平的观察/谢娟娟…∥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217~2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CC16含量。
结果:正常对照组CC16为(127±35)g/L,喘息性支气管炎组为(77±31)g/L,哮喘组患儿为(61±20)g/L,喘息性支气管炎组和哮喘组均低于正常组(q=- 3.78、- 4.21,P均<0.01),哮喘组患儿的CC16含量低于喘息性支气管炎组(q=- 3.83,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儿科知识:小儿免疫系统的特点
复习医疗事业单位考试,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帮助大家梳理儿科学的知识。
一.小儿特异性细胞免疫
1.胸腺:是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为T细胞的场所。
如果胸腺发育不好,那么就容易感染,到3-4岁胸腺影在X线上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2.T细胞:足月儿出生时血中T细胞即达成人水平。
其靶细胞为CD4细胞,CD4见于艾滋、结核。
3.细胞因子:小儿T细胞分泌的IL-4及LFN- 约在3岁以后达成人水平。
二.小儿特异性体液免疫
1.骨髓和淋巴结:骨髓既是造血组织,又是B细胞成熟场所。
2.B细胞:小儿特异性体液免疫就是由B细胞介导的。
3.免疫球蛋白:是B细胞的产物,分为:IgG、IgA、IgM、IgD、IgE。
(1)IgG是唯一能胎盘的Ig类别生出后3月开始下降,6个月完全消失,8-10岁又达成人水平。
(2)如果出生时血清IgM 0.3g/L,表明胎儿在宫内受过非己抗原的刺激。
(3)分泌型IgA具有黏膜局部抗感染作用。
(4)IgE能引起I型变态反应。
三.小儿非特异性免疫特点
1.吞噬作用:胎龄34周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己成熟了。
新生儿期吞噬功能呈暂时性低下的改变。
2.补休系统:一般在生后6~12个月时,各种补体成分的浓度及溶血性达到成人水平。
四.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大堆病,它们共同的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科学》第八章,免疫性疾病-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全部免疫活性细胞均来源于:A.树突状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骨髓多能干细胞D.胚胎多能干细胞E.淋巴干细胞答案:C2.婴儿体内的母体IgG降至最低点的时间为出生后A.15~29天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答案:C3.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DC.IgGD.IgAE.IgE答案:C4.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A.抗体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补体缺陷病E.吞噬细胞缺陷病答案:A5.关于免疫缺陷病的治疗,错误的是A.抗菌药物以杀菌性为佳B.抗生素剂量应大,疗程应足C.选择性IgA缺陷禁忌输血D.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输血,最好用新鲜血E.细胞免疫缺陷者禁忌接种活疫苗答案:D6.风湿性心脏炎一般发生于风湿热起病的是:A.1周以内B.1~2周C.3~4周D.1~2个月E.3~6个月答案:B7.下列疾病中血清lgA明显增高的疾病是A.川崎病B.高IgM血症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过敏性紫癜E.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答案:B8.以下哪种疾病最容易发生肾脏疾患的临床表现A.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B.川崎病C.风湿热D.过敏性紫癜E.中毒性休克答案:B9.作为过敏性紫癜的特殊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效应是:A.缓解腹痛和关节痛B.抗血小板聚集C.预防肾脏损害D.预防肠套叠和肠梗阻E.预防大出血答案:A1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用药时间和剂量是:A.发病10天左右,l~2g/(kg·d),1次B.发病10天内,l~2g/(kg·d),1次C.发病10天内,l~2g/(kg·d),q.o.d.×2次D.发病14天左右,400mg/(kg·d)×5天E.发病12天内,400mg/(kg·d)×5天答案:B11.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恢复期的用量是:A.3~5mg/(kg·d),持续6~8周B.3~5mg/(kg·d),持续3~5周C.10mg/(kg·d),持续4~6周D.10mg/(kg·d),持续3~5周E.20mg/(kg·d),持续10周答案:A12.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第A.10天内B.10~14天C.14~28天D.1~2个月E.以上都不是答案:C13.大约有多少川崎病患者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效果不好A.<0.5%B.0.5%~1%C.1%~2%D.3%~5%E.>5%答案:C14.下列哪一项不是川崎病的常见症状A.眼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答案:B15.诊断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双下肢对称的紫癜样皮疹B.胃肠道症状C.关节症状D.肾脏损害E.血管神经性水肿答案:A16.男,14岁,7年前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炎,未进行正规抗链球菌预防治疗,急性发作10次,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统计学意义;SNP-318(C/T)的等位基因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G+CT基因型、非AG+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例家系分析,父母携带GG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其子女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3 (张军)070668 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例诊治体会/吴绪彬…∥福建医药杂志.-2006,28(5).-104~10607066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进展/巩纯秀∥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1).-801~802070670 小儿低血糖危象的诊断与治疗/辛颖∥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11).-803~805先天畸形及代谢缺陷070671 重视儿童代谢综合征的临床与研究/倪桂臣∥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41~643070672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报告/苗国英…∥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12).-809~810 070673 三个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纯合子家系遗传异质性及其系谱分析/蔺洁…∥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2).-1554~1556,160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扩增产物直接序列分析检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载脂蛋白、枯草溶菌素9基因,结果与GenBank比对,并进行家系分析。
结果:先证者3例初诊时年龄<16岁,血浆胆固醇水平>258mg/dL,出生时即有黄色瘤,之后多处出现黄色瘤并有角膜环,可确诊为纯合子型F H。
1例出现早发冠心病,多次发生心绞痛。
LDL-R基因发现313-1G→A纯合突变。
检查3家系3代共86例,根据血脂和临床表现确诊17例,杂合子FH患者,系谱分析家系1、2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家系3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
图3表1参15(林榕)070674 儿童代谢综合征/马军∥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29~831070675 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岳少杰…∥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8(5).-391~394患男,生后即表现为反复低血糖,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患儿的血糖仍一直波动于1.2~2.8mmol/L之间,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糖速为10~17mg/(kg min),才能维持血糖的稳定。
小儿免疫系统特点免疫系统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达到成人水平,故小儿,尤以婴幼儿,通常处于生理免疫低下状态。
以下从三方面概述小儿免疫系统特点:一、特异性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一)胸腺胸腺是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T细胞的场所,出生时可在X线胸片前上纵隔部位显影,直到3~4岁时胸腺影在X线胸片上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真题库】男性患儿,出生后表现持续性鹅口疮,9个月后因真菌性肺炎死亡。
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
此患儿发生持续感染主要由于(2001)A.继发性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体液免疫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系统缺陷[解析]:婴幼儿期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因此应是细胞免疫缺陷引起。
(二)T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其中CD4细胞数较多,CD4/CD8的比值高达3~4,以后逐渐下降,2岁时达到2,为成人水平。
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较少,约在1月龄时上升至足月儿水平,但小于胎龄儿的T细胞数在1月龄时仍低于足月儿。
(三)细胞因子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CD4+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可以分化为两个功能性亚群,即Th1和Th2,这两个亚群又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Th1可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r-干扰素(IFN-r)及a-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Th2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4、5及l0(IL-4、IL-5、IL-10)等。
新生儿时T细胞功能差于成人,IFN-r产量为成人的l/8~1/10,IL-4产量为成人的l/3,因此T细胞免疫应答向Th2偏移。
约在3岁以后IFN-r及IL-4才达到成人水平。
【真题库】(33~34题共用备选答案)(2005)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33题.小儿T细胞分泌IL-4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34题.小儿T细胞分泌INF-γ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二、特异性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一)骨髓和淋巴结骨髓既是造血组织,又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起到类囊的功能。
儿科学中级儿科学中级是对儿科学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常见疾病与治疗、儿童心理发展等内容。
本文将着重介绍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与治疗方面的知识。
二、儿童生长发育1. 生理发育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是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依据。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稳定而有规律的过程,需注意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及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的调节和指导,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 性征发育性征发育是指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出现的与性别相关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男女儿童的性征发育存在差异,儿科医生需熟悉性征发育的正常变化规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常见儿童疾病与治疗1. 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支持疗法,并注意饮食、休息等方面的调节。
2.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腹泻、呕吐、肠道感染等。
在治疗这些疾病时,要遵循“轻、清、软、少”的饮食原则,同时可以辅助应用一些消化道调理药物。
3. 免疫系统疾病儿童免疫系统疾病多种多样,包括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应根据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免疫调节,提高儿童的整体免疫力。
4.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如癫痫、脑瘫等。
治疗这些疾病时,需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促进儿童神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5. 心脏疾病儿童心脏疾病多种多样,如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等。
治疗这些疾病需要依靠药物、手术等手段,以及长期的康复护理。
四、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指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逐步成长和发展过程。
儿科医生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需配合家庭和学校教育,帮助儿童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
儿科学中级是儿科医生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
对于儿童生长发育、常见疾病与治疗、儿童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儿科医生应持续学习、不断提高,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全面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儿科学测试题及答案一免疫性疾病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8题)1、胸腺何时开始萎缩?其X线影何时消火【E】A、学龄期开始篓缩,婴儿期X线影消火B、11~14岁开始篓缩,3〜4岁时X线影消失C、18〜20岁开始篓缩,5〜6岁时X线影消失D、育春期开始萎缩,4〜6岁时X线影消火E、音春期开始篓缩,3〜4岁时X线影消火2、下列哪项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无关【D】A、胸腺B、T细胞C、干扰素D、巨噬细胞E、肿瘤坏死因子3、小儿扁桃体发育规律【A】A、2岁后扁桃体增大,6〜7岁时达顶峰B、生后扁桃体增大,5〜6岁时明显增大C、3岁时扁桃体增大,8〜9岁时缩小D、5〜6岁时扁桃体增大,9〜10岁时缩小E、3〜4时扁桃体增大,昔春期缩小4、唯一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是【B】A、IgAB、IgGC、IgMD、IgDE、IgE5、小儿体液免疫特点中,下述哪项是错误的【D】A、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 IgM, IgD及IgE五类B、IgG有四个亚类C、IgA含fi增黄褐示有宫内感染可能性D、免疫球蛋白是巨噬细胞产物E、小儿休液免疫的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步完善6、发病率M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A】A、抗体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C、抗体和细胞免疫联合缺陷D、吞噬功能缺陷E、补体缺陷7、选择性IgA缺陷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本病可无症状B、婴幼儿期反复患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C、常伴有II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D、如不并发严重感染,多数能存活到壮年或老年E、可给予输血治疗8、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治疗错误的是【C】A、合并感染时,应选用杀菌强的抗菌药物治疗B、选择性IgA缺乏病禁忌输血或血制品C、丙种球蛋白制剂仅适用于治疗IgG缺乏病D、有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的各种病人输血.只能输库血或经X线照射的血E、胸腺发育不全出现低钙抽搐除给钙剂,还应给VUD39、下列哪一项不是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依据【D】A、喁息发作多3次B、肺部出现哮哼音C、喁息症状突然发作D、一定伴有发热E、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喁病史10、下列哪一项不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依据【E】A、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 1个月B、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C、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啾发作缓解D、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E、常在白天发作,运动后减轻11、对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哪一项是错误的【E】A、吸 02B、补液纠正酸中毐C、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D、支气管扩张剂E、脱敏疗法12、下列哪一种药物不属子支气管扩张剂【C】人、舒哨灵B、哦乐宁C、苯妥英纳D、异丙阿托品E、肾上腺皮质激素类13、导致风湿热的病原菌是【C】A、金黄色葡萄球雷B、肺炎双球菌C、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D、流感杆雷E、大肠杆菌14、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哪项是错误的【D】人、心脏炎B、游走性多发性关竹炎C、舞蹈病D、发热E、环形红斑15、风湿性心脏炎最常受累的是【C】人、心包膜B、左心房内膜C、左心瓣膜D、右心瓣膜E、右心房内膜16、风湿性心包炎的特点,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人、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B、早期可听到心包摩擦音*心音遥远少见D、发病早期枳液S增多E、乂线心脏搏动减弱17、关于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抗链“0”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B、20%病人抗链“0”不增商C、舞蹈病患儿抗链“0” 一定增高D、血沉增快是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E、C反应蛋白可提示风湿活动18、有关风湿热的预后下述哪项有错误【E】A、舞蹈病的预后一般良好B、首次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较差C、反复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不良D、并发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E、伴发心包炎者预后良好19、急性风湿热合并心套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C】A、吸氧、低盐饮食B、大剂S激素C、洋地黄制剂给予足gD、利尿剂E、维持电解质平衡20、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E】A、阿d匹林B、维体舒C、消炎痛D、布洛芬E、肾上腺皮质激素21、确诊风湿热的次要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C】A、发热B、关节酸痛C、皮下结节D、血沉加快E、有风湿热既往史22、下列哪一项是链球菌感染证据【A】A、抗“0” >500UB、血沉增快C、CRP阳性D、扁桃休化脓E、白细胞增高23、风湿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阁改变是【A】A、I度房室传导阻滞B、过早搏动C、室上性心动过速D、右心室肥厚E、Q_T间期延长24、风湿性关节炎特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主要累及大关节B、呈游走性和多发性C、局部可呈红肿热痛和功能IW碍D、经治疗后可治愈E、但常留有崎形25、揭示风湿活动的诊断依据以下哪项是错误的【D】A、具有发热乏力、苍白、脉搏增快等表现B、血沉增快C、CRP粘蛋白增高D、抗链“0”增高E、P — R间期延长26、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A、出现早搏和心动过速8、心率增快做心前区第一心音减弱D、严重时可出现奔马律£、心尖区可听到隆隆样收缩期杂音27、风湿性心包炎的X检查.以下哪项是错误的【E】人、心脏搏动减弱或消火8、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C、卧位时心腰增宽D、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E、初次发作的急性期变化是由于瓣膜病变所致28、关于风湿热环形红斑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C】A、多见十躯干及四肢屈侧B、呈环形或半环形,中心肤色正常C、红斑出现缓慢D、数小时或1 2天内消火E、消退后不留疱迹29、风湿性舞蹈病的临床特征中哪一项是错误的【C】A、多见+女性患者B、以四肢和而部为主的不ft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C、兴奋和注意力集中时消火D、病程呈II限性E、其动作入睡后可消火30、急性风湿热抗链“0”增高与下降的时间是【C】A、链球菌感染后7天增高,持续2周下降B、链球菌感染后10天增高,持续4周下降C、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D、链球菌感染后4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E、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1个月下降31、心包炎早期心电阁改变错误的是【A】A、高电压B、ST段抬高(早期〉C、以后ST段下降D、1波平坦E、T波亦可倒置32、风湿热胫常见的皮肤损害是【A】A、环形红斑B、结廿性红斑C、多形红斑D、蝶状红斑E、圆形红斑33、关于皮下结节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B】A、粟米或豌豆大小,圆形.质硬B、分布于肘、腕、踝、膝关节屈侧C、・10%的风湿热病人D、起病数周后出现E、2〜4周自然消失34、风湿热发热后形成二尖海闭锁不企的时间是【C】A、2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6个月左右D、8个月左右E、10个月左右35、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形成时间约盅【B】A、|年左右B、2年左右C、3年左右D、4年左右E、5年左右36、判定风湿热心瓣膜己发生不可逆性损害须观察【E】A、2〜4个月B、4〜8个月C、半年〜1年D、半年〜1年半E、半年〜2年37、急性风湿热青苒素治疗至少索要多长时间【A】\、2周B、3周C、1个月D、2个月E、10 天38、治疗风湿热急性期伴有心脏炎的患儿时,下述治疗哪项是错误的【C】A、宜绝对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火.血沉接近正常值B、如有心袁,待心套控制后丙卧床3〜4周C、首选阿司匹林治疗D、总疗程为2〜8周E、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在2〜3天内动消火39、风湿性心脏炎激素治疗的总疗程【C】A、2〜4周B、 4~8 周C、8〜12周D、 12〜24周E、半年40、急性风湿热不伴有心脏炎的患儿.阿司匹林治疗的总疗程为【B】A、1〜3周B、3 6 周C、6叫2周D、半年E、1年41、患儿,20天。
1. 生长growth:指随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形态变化。
可以通过具体的测量值来表示,是量变。
2. 发育developmen t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变化。
四、儿科疾病整治原则3. 脱水dehydration由于水的摄入量不足和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脱水时除水分丢失外同时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4.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来纠正体液容量及成分的紊乱,以保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五、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5.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导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以及新陈代谢失常。
其临床上如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者称为消瘦型;如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水肿者称为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消瘦-水肿型。
6. 体质指数BMI :指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是评价肥胖的一种指标。
7. 体重低下underweigh 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以下为体重低下8. 生长迟缓stunting: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生长迟缓。
9. 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消瘦。
10. 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11.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严重肥胖的患者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的运动,使肺通气不足,呼吸浅快,气急,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12. 佝偻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小于2岁的儿童。
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生长板和骨质矿化不全,表现为生长板变宽和长骨的远端周长增大,在腕踝部扩大以及关节软骨处呈串珠样隆起,软化的骨干受重力作用和肌肉牵拉出现畸形13.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至血中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状,多见于六月以下小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