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栽植
- 格式:ppt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三章园林植物栽植技术学习目标:熟悉园林植物栽植的理论知识;掌握草本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水生植物栽植的方法掌握木本植物栽植的方法第一节概述一、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及类型1.园林植物栽植的概念园林植物栽植,就是按园林设计要求,根据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生态环境条件,将苗木移栽定植在园林绿地中的技术。
2.园林植物栽植的目的园林植物绿化效益发挥的前提,必须依赖于植物的成活。
只有通过精细栽植,才会保证成活,减少养护成本。
3.园林植物栽植的类型园林植物的栽植分定植、假植、寄植。
定植:按照造景的要求,将植物栽植在预定位置,以后不再移走。
假植:已经出圃的苗木,如果不能及时运走或运到新的地方后不能及时栽植,此时需要将植株根系埋入湿润土壤,防止失水。
寄植:在建筑或园林基础工程尚未结束,而工程结束后又必须及时进行绿化施工的情况下,为了贮存苗木、促进生根,将植株临时种植在非定植地或容器中。
二、园林植物栽植成活的原理及关键1.栽植成活的原理保持和恢复植物体内水分代谢的平衡,提供相应的栽培条件和管理措施,协调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的矛盾,使其根旺株壮、枝繁叶茂,达到园林绿化所要求的生态指标和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成活的关键(1)防止苗木过度失水在园林植物栽植过程中,要严格保湿、保鲜、防止苗木过多失水。
(2)促发新根促进苗木伤口的愈合,发出更多的新根,恢复扩大根系的吸收表面和能力。
(3)保证根系和土壤的紧密接触根系和土壤颗粒密切接触,才能使水分顺利进入植株体内,补充水分的消耗。
第二节草本园林植物栽植一、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的露地栽培(一)露地栽培的优缺点优点:投入少设备简单生产程序简便缺点: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不稳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二)栽植技术1、整地作床(畦)露地栽培一、二年生草本园林植物,要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地势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地块,在播种或栽植前进行整地。
(1)整地作床的意义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种子发芽顺利,根系易于伸展;保持土壤水分;促进土壤风化和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有利于可溶性养分含量的增加;可预防病虫害。
园林树木的栽植要领及养护方法一、树木的选种与购买:1.根据园林绿化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树种。
要考虑树木的习性、成活率、适应能力、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四季景观等因素。
2.购买时要选择树形整齐、枝条分布均匀、树干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树木。
二、树木的准备工作:1. 树坛的准备:树坛的大小要与树木的根系相适应,一般直径为50cm以上,深度为约80cm。
2.树穴的准备:树木的株距一般为2-3米,树穴的大小宜按树木根系的大小来决定,一般直径约为1.5倍于根系的宽度,深度为根系的高度。
三、树木的栽植方法:1.准备栽培土壤:栽植前要将树坛中的土壤除去,将较好的土壤与腐殖质、沙子等掺和均匀,提高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2.将树木放置在树穴中心位置,注意保持树干垂直,根系平稳。
3.填充土壤:将土壤填入树穴中,边填边轻轻晃动树木,使根系与土壤完全接触,并将土壤填实。
填土时要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4.建立灌溉设施:在树木周围建立两到三层的围堰,以便于后期的灌溉。
5.固定树木:用细绳栓住树干成从树顶向树基靠拢的“∪”形,用木桩或竹竿支撑,定期检查绳索是否紧固,防止倒伏和断裂。
四、树木的养护方法:1.适时浇水:栽植后必须保证树木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干旱期,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过度浇水造成积水。
2.施肥:树木在初期生长时,对肥料的需求较大。
每年春季和秋季可以施用有机肥或化肥,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3.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树木的叶片、枝条、树干等部位,发现病害及时防治。
可以采用喷洒杀虫剂、除草剂等方式进行处理。
4.修剪整形:树木的修剪可以使树冠更加美观整洁,促进侧芽的长出,增加分枝,选用适当的修剪时间,避免大面积破坏树的外貌和伤害树的健康。
5.根系保护:要防止树木的根系遭到损害,禁止挖掘和围筑建筑物,树干底部不要堆积杂物。
园林树木的栽植名词解释
园林树木的栽植是指在园林中种植各种树木,以达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防止土壤侵蚀等目的的活动。
以下是一些与园林树木栽植相关的名词解释:
1. 树苗:指从种子或扦插繁殖出来,尚未成长为大树的小型植物。
在园林树木的栽植过程中,常使用树苗进行种植。
2. 根系:指树木地下部分的结构,包括主干、侧干和细根等。
良好的根系可以帮助园林树木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深挖浅埋:指在园林树木种植过程中,挖掘土壤时要注意深度和埋深。
如果挖得太浅或埋得太深,会影响到园林树木生长发育。
4. 翻松土壤:指将土壤翻转并松散,以利于园林树木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分渗透。
5. 固定支撑:指在园林树木栽植后,需要使用支撑物将树木固定住,以避免风吹倒或倾斜。
6. 补植:指在园林树木种植过程中,如果有部分树苗死亡或受损,需
要进行补植。
7. 茎干修剪:指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对茎干进行修剪和整形,以保持园林树木美观和健康。
8. 灌溉施肥:指给园林树木提供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良好的灌溉施肥可以帮助园林树木生长健康。
以上是一些与园林树木的栽植相关的名词解释。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并且合理安排种植位置和密度等因素。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纲要第一节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一、温度二、光照三、水分四、土壤第二节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的其他环境因子一、地势二、风第三节城市生态环境与树木生长一、城市气候特点与树木生长二、城市土壤特点三、城市水文环境特点四、城市的环境污染第三章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图片链接】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主要指生长地周围的生态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空气、生物以及建筑物、铺装地面、灯光、城市污染等物理环境因素。
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不同于自然森林中的树木,而是以人为活动集中的城市地域为主,生长环境具有典型的人为影响。
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除了受自身的遗传特性影响外,还受制于环境条件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园林树木多年生、占地空间大的生长特点,决定其与环境条件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影响深远。
一方面,环境因子直接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进程和质量;另一方面,园林树木在自身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如吸收CO2、放出O2,吸收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进行能量转换等,对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进行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时,不仅需了解不同树木所需要的一般环境条件,同时也应了解城市环境对树木生长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一节影响树体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一、温度温度是树木的重要生存因子,它决定着树种的自然分布,温度因纬度、海拔高度不同而发生的变化,是不同地域树种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度又是影响树木生长速度和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对树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理代谢活动有重要的影响。
树木的所有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都与温度有关,温度的变化还会导致其它环境因子,如湿度、空气流动等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
(一)基础温度树木生长发育不但需要有一定的温度范围,还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总量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树木生长所需的基础温度主要有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积温,树木的生态分布和气候带的划分主要以此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