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 格式:docx
- 大小:70.57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中化学复习:氯气知识点总结
氯气知识点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
2FeCl3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
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
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
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
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 (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气态氯单质俗称氯气,液态氯单质俗称液氯。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
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中化学氯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氯知识点①物理性质:通常是黄绿色、密度比空气大、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能溶于水,有毒。
②化学性质:氯原子易得电子,使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作氧化剂。
与水、碱溶液则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拓展1、氯水:氯水为黄绿色,所含Cl2有少量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其主要溶质是Cl2。
新制氯水含Cl2、H2O、HClO、H+、Cl-、ClO-、OH-等微粒拓展2、次氯酸:次氯酸(HClO)是比H2CO3还弱的酸,溶液中主要以HClO分子形式存在。
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漂白)的易分解(分解变成HCl和O2)的弱酸。
拓展3、漂白粉: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稳定,容易保存,工业上以Cl2和石灰乳为原料制取漂白粉,其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是Ca(ClO)2,须和酸(或空气中CO2)作用产生次氯酸,才能发挥漂白作用。
酒精灯的使用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
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钠是一种 银白 色的固体,密度比煤油 大 ;硬度 小 ,在空气中很快 变暗 ,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 Na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 +O 2===2Na 2O 。
(2)将钠加热,观察到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反应,火焰呈 黄 色,生成了 淡黄 色固体,该固体物质是 Na 2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 2=====△Na 2O 2 。
(1)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 2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现象 不同 ,产物 不同 。
2、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钠浮在水面上(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熔)钠的熔点低 ,反应放热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最后完全消失(游) 反应产生的气体(H 2) 推动小球运动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响)钠与水反应剧烈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色(红)反应生成碱(NaOH)实验结论:(1)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 和H 2,反应中氧化剂是 H 2O ,还原剂是 Na ,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2)反应方程式①化学方程式:①2Na +2H 2O ===2NaOH +H 2↑ ; ②离子方程式:2Na +2H 2O ===2Na ++2OH -+H 2↑ 。
3、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1)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 2CO 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2)发生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①4Na +O 2===2Na 2O ②Na 2O +H 2O===2NaOH④2NaOH +CO 2===Na 2CO 3+H 2O , 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 ⑤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物质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组成结构 由Na +与O 2-构成,Na +与O 2-数目比为 2∶1由Na +与O 2-2构成,Na +与O 2-2数目比为2∶1 氧元素化合价-2 -1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色、态 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生成条件 Na 与O 2在常温下反应 Na 与O 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热稳定性 不稳定,易转化为Na 2O 2 较稳定与H 2O 反应 Na 2O +H 2O===2NaOH 2Na 2O 2+2H 2O===4NaOH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CO 2===Na 2CO 3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与H +反应 Na 2O +2H +===2Na ++H 2O2Na 2O 2+4H +===4Na ++2H 2O +O 2↑ 用途 用于制备NaOH 等可作漂白剂(漂白织物等)、强氧化剂、供氧剂(用于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联系加热时可发生反应:2Na 2O +O 2=====△2Na 2O 22、Na 2CO 3与NaHCO 3性质的比较碳酸钠(Na 2CO 3) 碳酸氢钠(NaHCO 3) 俗名 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 白色粉末(Na 2CO 3·10H 2O 为晶体) 细小、白色粉末溶解性易溶于水在水中溶解度比Na 2CO 3小溶液的酸碱性显碱性显碱性热稳定性稳定,受热难分解;但结晶碳酸钠(Na2CO3·10H2O)易风化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酸反应(与HCl)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比Na2CO3快)与碱反应[与Ca(OH)2、NaOH]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与NaOH不反应)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NaHCO3+NaOH===Na2CO3+H2O 与可溶性钙盐、钡盐反应(与CaCl2、BaCl2)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不反应相互转化Na2CO3CO2+H2O①固加热,②液NaOHNaHCO3用途用于玻璃、肥皂、洗涤剂、造纸、纺织等工业制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3、侯氏制碱法(1)原料:氨、氯化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钠和钠的化合物1、钠与水反应: 2Na+2H 2O =2NaOH+H 2↑2Na+2H 2O = 2Na ++2OH -+H 2↑ 2、钠与氧气反应:①常温反应 4Na+O 2 =2Na 2O②点燃或加热2Na+O 2Na 2O 23、钠与盐酸等酸反应: 2Na+2HCl = 2NaCl +H 2↑2Na+2H + = 2Na ++H 2↑4 、钠与氯气的反应:2 25、钠与硫的反应: 22S6、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际上是与钠跟水的反应7、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①NaCl 溶液:实际上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 = 2NaOH+H 2↑②CuSO4溶液:2Na+CuSO 4 +2H 2O = Cu(OH)2↓+H 2↑ + Na 2SO 4③NaHSO 4溶液:2Na + 2NaHSO 4 =2Na 2SO 4 + H 2↑④通常钠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若盐为熔融状态,钠可以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如:4Na8、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4Na+O 2=2Na 2ONa 2O+H 2O = 2NaOH 2NaOH+CO 2=Na 2CO 3+H 2O9、氧化钠和水的反应:Na 2O+H 2O =2NaOH10、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Na 2O+2HCl =2NaCl+H 2O 11、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Na 2O+CO 2 =Na 2CO 3 12、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2Na 2O 2+2H 2O =4NaOH+O 2↑ 1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14、过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2Na 2O 2+4HCl =4NaCl+2H 2O+O 2↑15、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转化:2Na 222O 216、碳酸钠和盐酸反应:①Na 2CO 3+HCl =NaHCO 3+NaCl ②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17、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Na 2CO 3+Ca (OH )2=CaCO 3↓+2NaOH18、碳酸钠和可溶性盐反应: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19、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20、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NaOH=Na2CO3+H2O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21、碳酸氢钠和盐反应:NaHCO3+NaHSO4=Na2SO4+H2O+CO2↑2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32CO3+H2O+CO2↑23、碳酸氢钠和碳酸钠转化:Na2CO3+H2O+CO2=2NaHCO332CO3+H2O+CO2↑NaHCO3+NaOH=Na2CO3+H2O 24、碳酸氢钠制法:NH3+NaCl+H2O+CO2=NaHCO3↓+NH4Cl二、铝和铝的化合物1、铝与氧气反应:22O32、铝与盐酸等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4、氧化铝和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6、氢氧化铝制备:Al3++3NH3•H2O=Al(OH)3↓+3NH4+7、氢氧化铝和酸的反应:Al(OH)3+3HCl=AlCl3+3H2O8、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氢氧化铝不稳定性:2Al(OH32O3+3H2O三、铁和铁的化合物1、铁与氧气反应:23O42、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3O4+4H2↑3、铁与盐酸等酸反应:Fe+2HCl=FeCl2+H2↑4、铁的氧化物分别与酸反应: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5、铁的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Fe x O y+yCO Fe+yCO26、铁的氢氧化物与盐酸等酸反应:Fe(OH)2+2HCl=FeCl2+2H2OFe(OH)3+3HCl=FeCl3+3H2O 7、铁的氢氧化物制备:FeSO4+2NaOH=Fe(OH)2↓+Na2SO4FeCl 3+3NaOH =Fe (OH )3↓+3NaCl8、转化:4Fe (OH )2+O 2+2H 2O =4Fe (OH )39、受热分解:2Fe (OH )3Fe 2O 3+3H 2O10、Fe3+的检验:Fe 3++3SCN -=Fe(SCN)3(血红色) 11、氧化性:2Fe 3++Fe =3Fe 2+ 2Fe 3++Cu =2Fe 2++Cu 2+ 12、还原性:2Fe 2++Cl2=2Fe 3++2Cl - 四、硅及其化合物1、硅与氧气、氟、氯气、碳反应:2=SiO 2 Si+2F 2=SiF 42 42、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反应:Si+4HF =SiF 4↑+2H 2↑Si+2NaOH+H 2O =Na 2SiO 3+2H 2↑3、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 2+4HF =SiF 4↑+2H 2O4、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 2+CaO CaSiO 35、二氧化硅与碱反应:SiO 2+2=Na 2SiO 3+H 2O6、二氧化硅与碳反应:SiO 2↑7、碳酸钙反应:SiO 2+Na 232SiO 3+CO 2↑SiO 2+CaCO3CaSiO 3+CO2↑8、硅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 2SiO 3+2NaOH =Na 2SiO 3+2H 2O9、硅酸受热分解:H 2SiO 32+H 2O10、硅酸钠与酸反应:Na 2SiO 3+2HCl =2NaCl+H 2SiO 3(胶体) Na 2SiO 3+H 2O+CO 2=H 2SiO 3(胶体)+Na 2CO 3 Na 2SiO 3+2H 2O+2CO 2=H 2SiO 3(胶体)+2NaHCO 3 五、氯1、氯气与金属反应:Cl 22+Cu CuCl 23Cl 2 32、氯气与非金属反应:Cl 223、氯气、氟与水的反应:Cl 2+H 2O =HCl+HClO2↑ 2F 2+2H 2O =4H F +O 24、氯气与碱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5、漂白液、漂白粉、漂白精长期露置空气中会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2NaClO+H2O+CO2=Na2CO3+2HClO2↑6、氯离子检验:先在被检验液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可判断原溶液中含氯离子Ag++Cl-=AgCl↓7、卤素单质间置换:Cl2+2Br-=2Cl-+Br2Cl2+2I-=2Cl-+I2Br2+2I-=2Br-+I2六、硫和氮1、二氧化硫和水反应:SO2+H2O=H2SO32、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SO2+CaO=CaSO3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SO2(少)+2NaOH=Na2SO3+H2OSO2(过)+NaOH=NaHSO34、二氧化硫和盐反应SO2(少)+2NaHCO3=Na2SO3+H2O+2CO2SO2(过)+NaHCO3=NaHSO3+CO25、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6、二氧化硫和卤素单质水溶液反应:SO 2+X 2+2H 2O=H 2SO 4+2HX(X=Cl 、Br 、I,F 除外)7、二氧化硫能被氧气氧化:2SO 238、三氧化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SO 3+H 2O=H 2SO 4 SO 3+CaO=CaSO 4 SO 3+NaOH=Na 2SO 49 、氮气和氧气反应:N 2+O 2=2NO10、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 2=2NO 211、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 2+H 2O=3HNO 3+NO12、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3NO 2+H 2O=3HNO 3+NO 2NO+O 2=2NO 24NO 2+O 2+2H 2O=4HNO 3 4NO+3O 2+2H 2O=4HNO 3 七、氨硝酸硫酸1、氨:N2+3H2=2NH3(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和催化剂)2、氨与水的反应 NH3+H 2O =NH3•H 2O (可逆)3、氨水不稳定:NH3•H 2↑+H 2O4、氨与HCl 等酸的反应NH 3+HCl =NH 4Cl 2NH 3+H 2SO 4=(NH 4)2SO 4NH3+HNO3=NH4NO3NH3+H2O+CO2=NH4HCO3 5铵盐受热分解:NH43↑+HCl↑NH433↑+H2O↑+CO2↑6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条件是催化剂和加热)7氨的制法:2NH4Cl+Ca(OH2l2+2NH3↑+2H2O。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鲁科版)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钠(Na)是一种金属元素,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
1.钠与空气反应钠在空气中会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钠(Na2O),也可以燃烧生成过氧化钠(Na2O2)。
2.钠与水反应钠与水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同时会有剧烈的反应,表现为钠浮在水面上,熔化为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伴有嗞嗞响声。
此外,滴入酚酞的水会变红色。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HCO3和Na2CO3)是常见的钠化合物。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会生成碳酸氢钠,而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则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
二、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Cl)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非金属元素。
1.氯气(Cl2)与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可以与铁丝和铜丝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2.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氯气可以与氢气燃烧生成氢氯酸。
此外,氯气还可以与硫化氢、二氧化硫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3.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气与水反应会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4.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次氯酸钠和氯化钠,常用于氯气的尾气处理。
5.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后者经过干燥和粉碎即可得到漂白粉。
2CaCl2和Ca(ClO)2叫做漂白粉。
漂白粉在空气中会变质,变成CaCO3和2HClO。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包括三个部分:物理量、物质的量单位和XXX(mol)。
物质的摩尔质量M可以通过n=m/M计算得出。
气体的摩尔体积Vm可以通过n=V/Vm计算得出,其中V为气体体积,单位是升(L),而Vm是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为22.4 L。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可以通过n=cV计算得出,其中C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
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具体反应情况如下:
一、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1. 钠(Na):氯气与钠反应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钠(NaCl)和气体状的氧化钠(Na2O)。
2. 镁(Mg):氯气与镁反应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镁(MgCl2)和气体状的氧化镁(MgO)。
3. 铝(Al):氯气与铝反应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铝(AlCl3)和气体状的氧化铝(Al2O3)。
4. 锌(Zn):氯气与锌反应会产生白色的氯化锌(ZnCl2)和气体状的氧化锌(ZnO)。
5. 铁(Fe):氯气与铁反应会产生黑色的氯化铁(FeCl2和FeCl3)和气体状的氧化铁(FeO和Fe2O3)。
二、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 氢气(H2):氯气与氢气反应会产生氯化氢(HCl)。
2. 氧气(O2):氯气与氧气反应会产生二氧化氯(Cl2O)。
3. 硫(S):氯气与硫反应会产生硫化氢(H2S)和二硫化碳(CS2)。
4. 磷(P):氯气与磷反应会产生三氯化磷(PCl3)和五氯化磷(PCl5)。
总结:氯气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都能发生反应,产生的产物不同。
这些反应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都有广泛应用。
高一化学《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硫》复习一、卤素(氯、溴、碘)1、氯(1)氯气的物理性质:(2)、氯气的化学性质:a、与水反应方程式;氯水的主要成份,其中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b、与金属反应:铁、现象铜、现象c、与非金属反应:氢气(实验现象)d、与碱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与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
漂白粉的主要成份,有效成分。
2(2)溴、碘的特性:溴易,碘易,碘单质遇淀粉溶液变。
(3)Cl2、Br2、I2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①向氯水中加入NaBr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②向氯水中加入KI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③向溴水中加入KI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
所以氯、溴、碘的氧化性顺序为:3. 检验方法Cl2Br2 I2Cl—Br—I—4、海水提溴(1)步骤:、、。
(2)海水提溴的化工生产中用氯气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利用溴的挥发性,鼓入或,可将生成的溴单质分离出来。
二、硫1、硫单质(1)硫的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a、硫能与绝大多数的金属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硫与铁反应硫与铜反应b、硫是一种非金属,能与氢气、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硫与变价金属反应,一般生(填高或低)价金属化合物。
2、二氧化硫SO2的物理性质:SO2是色气味的体,毒,密度比空气,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体积的SO2。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SO2+H2O= SO2+ Ca(OH)2 ==SO2+ NaOH==(2)弱氧化性:SO2+H2S=现象(3)强还原性:SO2+O2 SO2+Cl2+H2O==(4)漂白性:SO2漂白性特点【思考】SO2的漂白性与活性炭、次氯酸、过氧化钠的漂白性有何不同?3、浓H2SO4的性质物理性质:浓H2SO4是色粘稠的液体,密度为,沸点高,挥发。
以任意比与水互溶,加水稀释时剧烈放热。
化学性质:(1)酸性:(2)强氧化性:浓H2SO4除与大多数金属单质和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外,常温下,浓硫酸可使_____、____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而________,保护内部金属不再跟浓H2SO4反应,所以可用______或______容器盛放浓H2SO4。
高考化学知识点之氯及其化合物考试要求1.通过实验了解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2.认识氯气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的影响。
知识梳理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 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 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Cl2+2H2O = 2HCl + H2SO4(6)与某些有机物反应如:①CH4+Cl2 CH3Cl + HCl(取代反应)②CH2=CH2+Cl2→ CH2ClCH2Cl(加成反应)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高中化学非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大汇合一、氯及其重要化合物氯气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常温下,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能溶于水、比空气重、易液化的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1)与金属反应(与变价金属反应,均是金属氧化成高价态)如:①2Na+Cl22NaCl(产生白烟)②Cu+Cl2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③2Fe+3Cl22FeCl3(产生棕色的烟)注: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2)与非金属反应如:①H2+Cl22HCl(发出苍白色火焰,有白雾生成)——可用于工业制盐酸H2+Cl22HCl(会发生爆炸)——不可用于工业制盐酸②2P+3Cl22PCl3(氯气不足;产生白雾)2P+5Cl22PCl5(氯气充足;产生白烟)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3)与水反应:Cl2+H2O = 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 NaCl+NaClO+H2O(用于除去多余的氯气)2Cl2+2Ca(OH)2 = Ca(ClO)2+CaCl2+2H2O(用于制漂粉精)Ca(ClO)2+CO2+H2O = CaCO3↓+2HClO(漂粉精的漂白原理)注意:①若CO2过量则生成Ca(HCO3)2②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不能生成CaSO3,因能被HClO氧化。
(5)与某些还原性物质反应如:①2FeCl2+Cl2 = 2FeCl3②2KI+Cl2 = 2KCl + I2(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③SO2+X2+2H2O = 2HCl + H2SO4(X=Cl、Br、I)3、氯水的成分及性质氯气溶于水得黄绿色的溶液----氯水。
在氯水中有少部分氯分子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次氯酸),大部分是以Cl2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
注意:(1)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H2O、Cl2、HClO、H+、Cl-、ClO-、OH-;久置氯水则几乎是稀盐酸①一元弱酸,比H2CO3弱光(2)HClO的基本性质②不稳定,2HClO === 2HCl + O2↑③强氧化性;漂白、杀菌能力,使色布、品红溶液等褪色,故氯水可用作自来水消毒。
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氯气1、氯气的发现177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通过化学反应:MnO2+4HCl(浓)MnCl2 +Cl2↑+2H2O,发现了氯气。
1810年,由英国化学家戴维确认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
2、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1)位置:第三周期第ⅦA主族(2)原子结构: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存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因此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3、物理性质(1)Cl2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
(2)在实验室中闻气体的方法:用手轻轻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4、化学性质:氯原子很容易得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2Na+Cl22NaCl(燃烧,黄光,白烟)2Fe+3Cl2 2FeCl3(剧烈燃烧,棕褐色烟)Cu+Cl2CuCl2(燃烧,棕黄色烟)CuCl2溶于水后,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小结:大多数金属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氯气化合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盐),在反应中氯气均作氧化剂,体现出强氧化性。
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液滴。
(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与H2反应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产生。
化学方程式:H2+Cl22HCl;(HCl气体溶于水,成为盐酸)H2+Cl22HCl注意:①验纯②光照条件,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会发生爆炸②与红磷的反应2P+3Cl22PCl32P+5Cl22PCl5(3)与水的反应氯水:在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
溶于水中的Cl2部分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
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氯气的性质)精讲与精练一、氯气的物理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毒性 ______刺激性气体比空气___1体积水溶解约2体积Cl 2有毒二、氯的原子结构与存在1. Cl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容易______1个电子而形成Cl -,表现出较强的__________。
2. 氯在自然界中均以_______态存在。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Cl 2能与绝大多数金属反应,且将其氧化到最高价。
金属单质 方程式 现象Na 2Na +Cl 2=====点燃2NaCl 产生大量白烟,火焰为黄色Fe2Fe +3Cl 2=====点燃2FeCl 3产生大量棕褐色烟,溶于水后形成黄色溶液CuCu +Cl 2=====点燃CuCl 2产生大量棕黄色烟,溶于水后形成蓝绿色溶液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非金属单质方程式现象H 2H 2+Cl 2=====点燃2HCl H 2+Cl 2=====光照2HCl点燃时________,发出_____火焰,瓶口产生______; 光照时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瓶口产生白雾。
Si Si +2Cl 2=====高温SiCl 4/四、氯气与水的反应1. 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ClO 的性质(1)弱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水需现用现配,保存在___色___口瓶中) (3)强氧化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还可以用作______剂。
实验探究——氯气的漂白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干燥的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个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
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 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①干燥氯气无漂白性;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 ,有漂白性。
考点36 氯气的性质及应用聚焦与凝萃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及其重要用途;2.把握氯气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一、氯气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5℃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2体积的氯气),易液化。
2.化学性质: (1)与金属单质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白烟)2Fe +3Cl 2=====点燃2FeCl 3(棕色烟)常温下干燥的氯气或液氯不与铁反应,所以液氯通常储存在钢瓶中。
Cu +Cl 2=====点燃CuCl 2(棕黄色烟)氯原子在反应中简洁得电子,表现为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将金属氧化为高价。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H 2+Cl 2=====点燃2HCl (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可用于工业制盐酸 H 2+Cl 2光照2HCl (会发生爆炸)——不行用于工业制盐酸(3)与水的反应:溶于水的氯气部分与水反应 Cl 2+H 2O HCl +HClO (Cl 2作氧化剂和还原剂) Cl 2+H 2OH ++Cl -+HClO新配制的氯水成分:Cl 2,H 2O ,HClO ,H +,Cl -,OH -,ClO - 氯水的颜色:淡黄绿色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的比较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分类纯洁物混合物混合物成分 只有Cl 2Cl 2,H 2O ,HClO ,H +,Cl -,OH -,ClO -H 2O ,H +,Cl -性质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 分解只有酸性(4)与碱反应:Cl 2+2NaOH= NaCl+ NaClO+ H 2O 2Cl 2+2Ca(OH)2= CaCl 2+ Ca(ClO)2+ 2H 2O (5)与还原性盐反应: Cl 2+2NaBr = Br 2+2NaClCl 2+2KI = I 2+2KCl (使潮湿的淀粉-KI 试纸变蓝色,用于氯气的检验)Cl 2+2FeCl 2 = 2FeCl 3 (6)与氧化物反应: SO 2+Cl 2+2H 2O = 2HCl + H 2SO 4 隐性考点二、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1.次氯酸(HClO)(1)弱酸性:酸性比碳酸弱。
关于氯气高考必备的知识点整理归纳通过对典型非金属元素氯气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掌握学习非金属元素的一般规律:结构==性质==用途==制备一.氯的结构氯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 化合态 存在,主要以 NaCl 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氯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易 得到1个 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故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 氧化 性。
二.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氯气是 黄绿 色的 气 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
(2)密度比空气 大 。
(3)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 2 体积的氯气,所以Cl 2 能 溶于水。
(4)氯气熔点-101 ℃,沸点-34.6 ℃,所以氯气是易 液化 的气体。
三.化学性质1、氯气与金属反应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二价铁,铁与氯气反应生成二价铁还是三价铁?这说明了什么? 生成三价铁, Cl 2的氧化性比盐酸的强 3、Cl 2与非金属的反应Cl 2与H 2反应的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化学方程式:H 2+Cl 22HCl4.结合课本P 83第二个“思考与交流”,思考燃烧是否一定要有O 2参加?燃烧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不一定都有氧气参加,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Cl 2与水的反应:常温下,溶于水中的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
(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 Cl 2+H 2O HClO+HCl 、 Cl 2+H 2O HClO+H ++Cl -(2)氯水的颜色与气味: 黄绿色,刺激性气味 (3)次氯酸有哪些性质和用途: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
氯水也因为含有次氯酸而具有漂白作用。
(4)分析氯水的成分,有几种分子,几种离子?分子:Cl 2、HClO 、H 2O;离子:H +、Cl -、ClO -、OH -。
(5)从成分上分析,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水的区别在哪儿?在新制的氯水中,应含有氯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子,含有的离子除了氢离子、氯离子外,还含有次氯酸微弱电离生成的次氯酸根离子以及H 2O 电离的氢氧根离子。
氯气可以与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但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不同。
氯气与金属反应:氯气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
例如,钠和氯气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 + Cl2 →2NaCl。
这类反应通常需要高温或高压条件,有时还需要催化剂的存在。
氯气与非金属单质反应:氯气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或氧化物。
例如,氯气和氢气反应可以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 + Cl2 →2HCl。
这类反应通常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催化剂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在进行氯气反应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避免氯气泄漏和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