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特色汇报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校本教研创建特色学校

一“校本教研特色”理念确立的背景

1、理念的形成

在创办特色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校一开始把过多的甚至几乎所有的目光都关注在学生成长的发展变化中,对教师的关注尤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细微变化以及教师的心理动态关注不是很够。然而,教师是发展学校的主力军,创办特色学校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一支有教学特色的教师群体。教师、学生两手都应抓,两手都要“硬”,为此,我校对2003年提出的“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赏识,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快乐”办学理念进行了修订,确立为“让孩子得到赏识,感受成长快乐;让教师得到发展,体验成功幸福”的双向发展理念。校本教研是帮助教师发展的捷径,经过长期的实践,我校逐步形成了校本教研特色。

2、来自于现实的思考

万溪王华霖小学是一所有着50多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学校,由于历史原因,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只满足于已有的“一桶水”,习惯于旧教材,习惯于传统的的教学方法。在之前的教研活动中,存在着种种不足之处:

(1)理论学习薄弱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应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但在之前的教研活动中,理论学习显得十分薄弱,由于教师课时多,教学任务重,绝大部分教师被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所束缚,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以致于教学观念、方法、手段等比较滞后。

(2)缺乏整体协作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虽然是一种个体行为,但它所体现的应该是一种集体智慧。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各搞一套,相互保守,缺乏交流与协作,造成了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局面。

(3)缺乏反面意见

虽然在教研活动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公开课活动,但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流于形式,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研讨。一方面,由

于授课教师课前作了充分准备甚至作了预演,导致公开课做作痕迹很重,不能真实反映教学情况,且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在评课时也是叫好声一片,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不能提出中肯的批评,造成一种不说真话、相互恭维的不良习气。

(4)缺乏课题研究

2005年之前我校的课题申报还处于空白,大多数教师缺乏教科研意识,对各种有意义的教育教学现象缺乏总结,更谈不上对这些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思考和研究,导致教育教学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事倍功半。

3、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及教科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陆续投入近百万元资金改造校园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已经满足了实现教育均衡的基本条件,但是要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光体现在办学条件上,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农村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治本之策。

基于以上现实情况,寻求一种有效的途径解决这项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于是,开展扎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正式进入我校教研活动的田野。

二、以“四抓六课三要素”为切入点,全面展开校本教研工作“四抓”———既落实“四个抓手”,一抓组织管理,二抓读书学习,三抓教研活动,四抓教师评价;“六课”既建立“独立备课+合作说课+相互观课+参与评课+反思写课+微型讲座”的合作发展型校本教研模式,建立教师成长模式的“三要素”:专业引导,在专家引领中成长;同伴互助,在经验共享中前行;自我反思,在梳理得失中进步。

一抓组织管理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实行分级管理

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的前提。为此,我校成立了由校长负总责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三级管理网络,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研究校本教研工作。每学期开始校长室、教导处要对整个学期的校本教研工

作做总体部署,接着各教研组对本组每周的校本教研工作从内容到方式、从时间到地点做好全面的细致安排。为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和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完善制度,用制度塑造文化

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及《校本教研五年发展规划》、《教师校本培训制度》、《优秀教研组评比细则》等系列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作为综合评价与年度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3、落实经费,提供物质保障

学校制定了《万溪王华霖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管理办法》,确保校本教研经费的投入。学校不但报销教师培训费用,还对教师参加的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等等的参赛费及论文评审费给予全额报销,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参赛热情,一改往日参加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怕得不到奖又要交上几十元参赛费的消极态度,由过去的“要我参赛”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参赛”。

二抓读书学习

1、创造读书条件。要学习就必须有资料的保障,我校订阅了《新教育》、《新课程》、《南昌教育》、《江西教育科研》、《教师博览》近20种教育期刊、教学杂志,购买了大量的有关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各类专家讲座、优秀教学光盘、音像资料,满足培训学习的需要。学校图书室每天面向教师开放,为了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在首届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中,校长亲自带领全校教师逛书店,每人精心挑选了一本心仪的教育教学专著,一口气扛回了30多本沉甸甸的教育名篇,现在每学期教师都可以到书店买回一本喜欢的教育专著阅读,由学校报销经费,读完后再存放到学校图书室,从此,教师们与李镇西、魏书生、朱永新等众多现代教育名家有了更亲密的心灵接触,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树一帜的教育思想深深映入了教师的脑海中。

2、培养读书习惯。确保读书时间和读书量,我校要求教师每天必须静心读书半小时,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要完成读书任务,学校相关制度中对教师的阅读量都有明确的规定。

3、分享读书收获,享受读书乐趣

在校园读书节活动中,每周一4:00——5:00为全校教师学习交流时间,交流会上,教研组或有意轮流安排几位教师做5分钟的“精彩推介”,可以推介好书好文,可以推荐自己的所得收获,可以谈引起自己共鸣的名家先进教育思想,可以朗诵精彩教育片段;或确定一个主题,如“教书与育人”、“读书与成长”等话题安排专人谈感想、说体会。书香校园,幸福教研,读书让教师的心变得越来越宁静,视野越来越开阔,教育理念越来越新颖。

三抓教研活动

如果说读书学习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那么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则引导教师主动参与,让理论在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中得到验证,得到统一,得到升华。

1、校本教研“七个一”工程规范教师。

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所有的教师都动起来,“七个一”工程要求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类杂志;每学年写一万字读书笔记;每星期至少写一篇高质量教学反思;每月至少写一篇高质量教育随笔;每学期上一节以上校级以上研讨课或做一次专题讲座;每学年撰写一篇精彩教育教学论文。“七个一”工程规范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行为,为教师上好课、上精彩课奠定了基础。

2、集体备课打磨教师。

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开学初教导处即成立若干个集体备课小组,因为我校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同年级教师人数少,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学科(语文、数学、)按高中低段分别成立了六个集体备课组,英语成立了一个备课组,每个教研组组长是各学科集体备课组的大组长,主要负责定时、定点督促每个集体备课组开展活动,每个集体备课小组专设有一个小组长具体负责定人、定专题以及开展活动,各备课组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主备、主讲一次,采用“定人—主备,主讲—交流,复备—上课,评课—反思”四个环节,通过集体钻研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3、实战演练历练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