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分析报告经典中的经典——申银万国策略思考系列16部之16:工程机械
- 格式:pdf
- 大小:322.80 KB
- 文档页数:13
策略研究投资策略证券研究报告宽体策论系列报告(十三)2012年8月8日偶发、推断和借口---三种类型催化剂及其应对策略相关研究5.《基于预测VS基于对策》---2012年4月11日6.《周期搭台、成长唱戏》---2012年4月17日7.《以己为本、观察价格》---2012年5月4日8.《信用利差,可以参考、无法依靠》---2012年5月16日9.《谁主沉浮———从“主导资金”角度看股市表现和风格变化》---2012年5月29日10.《资金成本下降≠股市必然上升———资金成本与股市关系的进一步解析》---2012年6月20日11.《此岸和彼岸:策略研究f,而非x》---2012年7月3日12.《季末效应有没有?》---2012年7月12日主要观点:●每当人们做出一个预判,总希望能找到相应的“催化剂”,一旦这个催化剂出现,预判成真的概率就会增大。
其实,催化剂可能有三种,有些是突发事件、有些是逻辑的合理推断、有些只不过是借口而已,不同类型的催化剂,策略的应对办法不一致。
●第一类催化剂:偶然突发,应对为主。
这种类型的催化剂,应对为主,一般难对股市和行业产生重大趋势影响,不可持续,不是配置的重点。
此种类型催化剂的典型就是汶川地震之于水泥股的机会。
●第二类催化剂:合理推断,可以布局。
这种类型的催化剂可以根据经济和产业的变化轨迹,做合理推断,但具体发生在何时何地,难以精确定位。
此类催化剂的典型就是6月中下旬煤价大跌导致煤炭股大跌、房地产调控升温导致房地产股指下跌。
对于这种类型的催化剂,策略必须重视。
首先,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产业变化来得出大致的逻辑推断,这一点并不难;其次,跟踪各种高频、中观指标,通过多层面数据的分析,大致判定催化剂可能出现的时间。
这一点比较困难,因为我们所跟踪的所有中观和高频数据,都只是局部指标,偏滞后。
第三,根据市场阶段和核心特征,推断股价是否还要反应,这个层面是偏艺术层面的活。
●第三类催化剂:只是借口,重视风险收益比。
2015年第37期卧龙卧龙,接触股市20年。
1995年开始给《股市动态分析》投稿,1996年入职深圳新兰德,1998年转职大鹏证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爱自由转做个人投资者至今。
万国、中经开及中信1995年2月23日中国曾经发生“3·27国债事件”。
“3·27国债”是1992年发行的三年期国债,年息14厘。
上海证交所曾于1992年底展开国债期货试点,“3·27国债事件”源于当时市场预期财政部将会给早年发行尚未到期的国债进行加息,于是推高国债期货价格。
1995年2月23日开市后国债飙升,其中“3·27国债”期货价格自148.50元升至151.98元,随后多空大战。
当时国债期货交易单位为“口”,万国证券自16时22分开始抛出2070万口空单,成交1044万口,期货价自151.30元跌至147.90元。
若以147.90元收市计算,很多多头破产;相反,以151.30元收市则空头破产。
事实上,交易所规定一级交易商持仓不能大于40万口。
当晚上海证交所宣布部分交易无效,维持收市价151.30元。
若以此价交割,万国证券亏损60亿元。
2月24日财政部发布贴息公告,“3·27国债”期货开市升至152.8元,27及28日“3·27国债”期货协议平仓。
该事件导致万国证券于1996年与申银证券合并成申银万国证券(如今又再变成“申万宏源”)。
“3·27国债期货事件”之后,1995年5月11日又再发生“3·19事件”。
上海证交所于5月12日暂停开仓,并按50%的比例强平。
5月15日恢复国债期货交易。
不过5月17日证监会发紧急通知,宣布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
5月18日股市开市飚升,上证指数当日收市升31%,次日再升12%,第三日5月22日再升4.8%,史称“5·18行情”。
5月23日上证指数暴跌16%,“5·18行情”告终。
战略分析步骤概述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二、战略分析概述 (5)2.1 战略分析的定义 (6)2.2 战略分析的重要性 (7)2.3 战略分析的流程 (8)三、战略分析的关键步骤 (9)3.1 战略信息收集 (11)3.1.1 内部信息收集 (12)3.1.2 外部信息收集 (13)3.2 战略愿景与目标设定 (15)3.3 战略环境分析 (16)3.3.1 宏观环境分析 (17)3.3.2 行业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19)3.3.3 竞争环境分析 (20)3.4 战略选择与匹配 (21)3.4.1 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22)3.4.2 战略选项评估 (23)3.4.3 战略实施计划 (25)四、战略分析与决策支持 (26)4.1 战略分析在决策中的作用 (27)4.2 战略分析报告撰写 (28)4.3 战略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30)五、案例研究 (31)5.1 案例选择与背景介绍 (32)5.2 案例分析 (33)5.3 案例讨论与启示 (34)六、总结与展望 (35)6.1 研究成果总结 (36)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7)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8)一、内容概览战略分析概述:阐述战略分析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战略分析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战略分析步骤:详细介绍战略分析的各个步骤,包括环境分析、资源评估、竞争态势分析、SWOT分析等内容。
每个步骤都将解释其含义、目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战略分析步骤的应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战略规划制定:在进行了全面的战略分析之后,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包括目标设定、策略选择、行动计划等方面。
战略实施与监控:阐述如何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实际行动,并对战略执行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机械设备行业2023年上半年投资策略1.细分板块业绩分化,估值有望迎修复1.12022年前三季度机械设备行业及细分板块表现截至2022年11月15日,大盘整体趋势较弱,沪深300下跌11.72%,机械设备行业下跌3.32%,跑赢沪深300指数8.40pct,在申万(2021)行业分类中区间涨跌幅排名第9位。
在机械设备二级板块方面,通用设备板块表现相对强势,区间涨幅为5.73%,跑赢机械设备行业9.05pct。
机械设备三级板块方面,制冷空调设备、农用机械、金属制品等表现较好,区间涨跌幅分别为16.57%、12.52%、12.05%,分别跑赢机械设备行业19.89pct、15.84pct、15.37pct。
激光设备、工程机械整机、工程机械器件相对疲软,拉低机械设备行业的表现。
1.2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机械设备行业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分析参考Wind申万(2021)行业分类,对机械设备行业进行统计,包含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5个二级行业,涵盖机床工具、仪器仪表、金属制品、能源及重型设备、工程机械整机、机器人、工控设备等19个三级行业,共计494家上市公司。
2022年机械设备行业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2859.60亿元,同比下降1.33%;归母净利润906.86亿元,同比下降13.45%。
2022Q3机械设备行业实现营收4645.28亿元,同比增长8.11%,环比增长4.64%;归母净利润321.78亿元,同比下降1.88%,环比下降4.20%。
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机械设备行业毛利率为22.24%,同比下降0.68pct;净利率为7.57%,同比下降0.93pct。
2018Q3-2022Q3,机械设备行业毛利率和净利率呈小幅波动态势,2022Q3毛利率为22.98%,同比提升0.20pct,环比提升0.96pct;净利率为7.46%,同比下降0.63pct,环比下降0.66pct。
申银万国丁国荣,申银万国在复杂市场中审慎前行在前不久举行的“申银万国-2011下半年投资中国论坛”上,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国荣发表了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开发以及今后申银万国的应对策略。
之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丁国荣表示申银万国将以审慎务实的态度应对证券市场的困扰,并逐步实施国际化战略。
记者:今年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不是很乐观,甚至有人认为会“硬着陆”。
您如何看待下半年的证券市场走势会如何?丁国荣:今年以来,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困扰着证券市场,特别是二季度在经济增长放缓、信贷持续收紧、实体经济流动性下降的情况下,证券市场持续低迷。
今天,我们申万研究所的分析师将发出“左侧出手,龙头为上”的策略观点,认为由于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大的经济波动带来的大的证券市场波动的可能性在降低,而小的经济波动可能会带来阶段性的投资机会,但需要在左侧就出手进行配置,目前的证券市场正处于这样的底部区域,即将迎来一个向上的转折点,因此目前阶段需要大家更加积极参与。
记者:申银万国作为国内举足轻重的券商之一,下半年将采取怎样的策略应对国内相对低迷证券市场呢?丁国荣:这样的市场策略否正确,需要实践的检验,也需要在座各位的批评。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龙头为上”的股票选择策略,因为通过对过往的分析,我们发现,借助专业化分工、市场化竞争和国际化视野,很多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通过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维持较高的定价能力来穿越经济波动的周期,获得持续的成长,这些龙头公司是我们此次股票推荐的重点。
同样,我也相信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也是我们证券行业自身发展的三大核心竞争力,今天借此机会也向在座的各位申银万国的高端客户阐明我们申银万国证券对整个证券行业发展与转型的一些看法。
记者: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证券市场管理手段以及政策法规显然已经落后于行业的前进步伐了,证券市场需要改革的呼声已经愈加强烈。
您对未来中国证券市场的转变怎样的看法?丁国荣:最近证监会的领导几次谈到一个“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理念,目的是为了给市场主体更大的发展空间。
融资融券:投资策略与产品设计
杨国平
图2:市场中性策略维持担保比例与多空部位表现
信息披露
分析师承诺
杨国平:衍生品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
本报告清
法律声明
本报告仅供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
yanggp@。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行业研究周报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于机械设备行业影响——机械设备投资摘要:行情回顾:申万机械本周下跌4.16%,位列28个一级子行业第23位;PE (TTM )30.61倍;PB (LF )2.73倍。
每周一谈:原材料成本上涨对于机械设备行业的影响 从机械行业整体来看♦ 价格端:根据工商业联合会数据,近5年,机械设备行业整体价格指数最低值为97.93,最高值为99.19,平均值为98.32,波动范围不超过1.3%。
机械行业整体的价格指数稳定,价格端对原材料成本上涨敏感性较低。
♦ 利润端:机械设备行业平均毛利率在20%左右,根据不同子行业及不同公司特点,平均值从10%-25%不等,其行业整体毛利率水平变化与钢材价格之间未体现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从典型子行业分析♦ 金属制品行业:我们以集装箱作为行业代表进行讨论。
集装箱价格与钢材价格指数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原材料成本占集装箱生产成本在80%以上,故其受钢铁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较大。
从竞争格局看,虽然集装箱行业集中度较高,但上游原材料价格是否能够转嫁至下游客户仍然高度依附于行业景气度,即供需情况。
以2020年为例,疫情等突发因素导致行业出现供需失衡,在此背景下,制造商对于原材料的涨价拥有更为顺畅的传导路径。
♦ 机床行业:机床行业的毛利率变动趋势与钢材价格的变动趋势相反,可理解为随着钢铁价格上涨,毛利率承压,并且毛利率的变动趋势会比钢铁价格的变动趋势滞后1-2个季度。
建议关注钢铁原材料成本比重小,技术附加值高的机械设备龙头公司,其成本控制能力和强议价能力会带来超额收益。
投资策略:通用设备、能源设备、工程机械等行业位于近年景气高位,相关领域设备采购理论需求空间较大。
重点标的:三一重工、恒立液压、先导智能、亚威股份、中密控股、纽威股份、晶盛机电、捷佳伟创、中联重科等。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汇率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