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生产与运营战略决策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64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第一节企业战略概述一、企业战略概念企业战略是企业计划的范畴。
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谋求并发展其竞争优势,对较长时间内企业经营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如规模、产品方向、成本、价格、质量、赢利等)的谋划或决策。
二、企业战略的构成:Ø企业总体战略分战略营销战略运作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运作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作战略•运作战略–围绕如何利用企业资源支持企业长期竞争战略制定各项政策和计划–可被视为协调运营目标和更大组织目标的计划过程的一部分引导案例:美国西南航空公司1.在民航业创造了连续31年持续赢利的商业神话,最具有传奇色彩的500强2.成功的秘诀“严格自律,始终盯住自己的目标”3.经营目标:向短途的经常旅行的,点对点式旅行及中途不换航空公司的乘客,以最低廉的票价提供最及时的服务。
如何实现?5生产运作战略:(美国蔡斯等)利用企业资源所制定的各项企业政策和计划,最大限度的支持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生产运营战略:为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对生产运营过程和生产运营系统的基本问题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竞争重点的变化–价格–交货期–品种多样性•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经营的趋势运作竞争维度l竞争维度l权衡的观念l订单赢得要素和订单资格要素运作竞争维度•竞争维度–成本或价格—“使产品或服务价格便宜”–质量—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交付速度—快速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交付可靠性—在承诺的时间内送达–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改变批量–柔性和新产品的开发速度—改变产品–特定产品的其他标准—支持产品运作竞争维度•权衡的观念–一个运作策略不可能在所有的维度上都做到最好–管理者要确定哪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参数–集中企业资源实现关键参数–不善加利用权衡观念,将出现“骑墙”策略生产与运作重点定位与权衡观念• 运作重点定位和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重点相一致,运作重点应在:成 本、质量、交货速度、应变能力、柔性方面加以定位。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战略与决策一、生产运作管理战略与决策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指合理组织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投入要素,以高效地创造出系统产出(有形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的总称。
生产与运作管理不但具有普遍适用性、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且还随着生产与运作环境及条件的变化不断地与时俱进。
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是指在企业(或任何其它形式的组织)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与运作管理以及运作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二、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的基本点及内容(一)生产运作的基本点成本:以低价格作为购物的首选标准,如家用消费品制造业会使用家电大战这样的方式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等,这主要是低成本原则的细分市场。
质量:又分为全面质量和质量适度,质量适度指的是面对细分目标市场变化,如童车与运动员车等。
时间:包括加快交货速度,从而减少库存和流动资金,做到交货可靠、新产品开发速度快。
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和产量柔性(二)生产与运作管理战略的内容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内容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运作系统设计;二是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三是生产运作系统的改进。
下面是对生产运作管理中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选择、生产运作计划管理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1、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产品和服务设计,为社会提供满意的产品。
产品和服务的开发设计对一个企业能够实现其目标的程度有战略性的作用。
它是影响顾客满意度、产品质量和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
产品设计具有可制造性,同时设计也会影响成本,即由设计决定的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设备成本。
美国波音公司等曾对一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费用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波音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产品开发的早期概念阶段将决定产品生命周期费用的85%,但该阶段所占费用却低于7%。
福特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尽管产品设计只占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5%,但70%的成本是由设计影响的。
第二章生产/运作战略管理长期以来,生产/运作管理的目的一直被认为仅仅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很少有企业将生产/运作管理看作是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主要来自日本的汽车和家电行业),生产/运作的战略问题才被人们逐渐认识、重视。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限于篇幅,本章只对生产/运作战略做简要介绍。
第一节基本概念战略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军事术语,本意是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
泛指在军事或政治对抗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智慧和艺术。
这方面的著述浩如烟海,特别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更有大量丰富的营养。
如《孙子兵法》,就被世界上称为“兵经”,“兵学鼻祖!”。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竞争”和过去的“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被称为“没有硝烟的战争”。
因此,企业的经营可以借用相关的军事战略理论。
如对一个企业来说,其战略就可以描述为“行动的总规则以及为实现总体目标而做的重点部署与资源安排”。
一、企业战略企业战略的产生源于不确定市场环境条件下的激烈竞争。
企业为顺应环境变化,谋求并发展其竞争优势,必然要制定相应基本方针,并对其重要资源配置做出谋划。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这样描述过战略的重要性:“对没有战略的企业来说,就象是在险恶气候中飞行的飞机,始终在气流中颠簸,在暴风雨中沉浮……”其实,企业经营从来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里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营决策就是摸彩撞大运。
因为大多数问题都是逐渐由不确定转向确定,这个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市场条件不确定的程度,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对应于不同的不确定层次,有不同的决策方式。
- 第一层次:前景清晰明确。
管理人员完全可以获取有关信息,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对前景进行精确预测,提出应对战略。
一般对应于成熟或比较成熟的自由竞争市场。
第二层次:有几种可能的前景。
尽管分析有助于确定结果出现的概率,但人们很难预测会出现哪个结果,从而影响战略决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