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37.21 KB
- 文档页数:2
一、总则
为加强高铁安全管理,保障高铁运输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根据《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高铁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高速铁路运营企业及其相关单位。
三、安全防护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预防事故发生为出发点,采取技术、管理、人员等多方面措施,确保高铁安全。
2.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对高铁运营全过程进行全面安全管理,重点加强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
3.以人为本,科技保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四、安全防护措施
1.技术防护措施
(1)高速铁路应当实行全封闭管理,设置相应的封闭设施和警示标志。
(2)车站广场、候车区、列车车厢等重要场所以及高速铁路桥梁、隧道等重点部位配备、安装监控系统。
(3)旅客聚集区等重点区域设置应急疏散逃生通道和指示标识等。
2.物防措施
(1)加强对高速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管理,禁止在安全保护区内烧荒、放养牲畜、排污、倾倒垃圾等危害铁路安全的行为。
(2)在高速铁路线路两侧建造、设立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或者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场所、仓库的,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防护距离。
3.人防措施
(1)加强高铁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严格执行高铁运营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加强对高铁运营全过程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责任
1.运营企业应当对本单位高铁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2.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高铁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运营企业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3.从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高铁安全规章制度,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高铁安全运行。
六、奖惩
1.对在高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高铁安全规定,造成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运营企业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