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企业管理培训教材
- 格式:doc
- 大小:1.79 MB
- 文档页数:169
一年以前,金向钱与部下的谈话,他现在还历历在耳。
“凡事都要辩证的看,这件事也要辩证的看。
”金向钱告诉部下,“难道别人做不好的,我们就一定也做不好吗!”他狠狠地训斥了这个毕恭毕敬的部下。
金向钱觉得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别人也有成功的例子。
那个卖什么脑白痴的都能赚钱,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能赚钱。
关键是要筹集一笔钱来打广告。
“可是,咱们怎么向经销商介绍自己产品的卖点呢?”部下看来很倔犟。
“就说超级补脑。
”“耶?” “想想,有什么保健品比得上氧气补脑吗?脑死亡比什么都让人害怕。
,只要打出超级补脑的口号,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有谁不想补脑?!”金向钱让技术人员开发了一款补氧脑钟罩,晚上把它套在头上,就有氧气源源不绝地供给大脑,第二天醒来就神清气爽的。
当然,对于疗效,他自己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可是,那氧气能穿过脑皮吗?”“即使穿不透,也有心理疗效啊。
再说,那些保健品你认为都有疗效吗?”“有一些还是有疗效的。
”“那不得了,有很多还是没有疗效的。
看看市场的销售记录吧,那些没有疗效的不是一样卖得好吗!”“可是——”“可是什么?你是不是想说怎么的产品没有知名度么。
没有知名度就打广告,消费者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精明。
不用再说了,你要是没信心,你就到办公室去吧,换个人来干!”一年以后的今天,金向钱正在陷入绝境。
他把以前赚的钱都投入了广告,但关键的问题是,经销商不配合,有很多人没有信心,纷纷退货;而一小部分卖出去的货款,因为经销商后来不干了,也讨不回来。
想到这里,金向钱的怒气一时难以平息下来。
难道我研究那么多的辩证法和逆向思维,都没有用了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郁闷之余,他打开电视机。
电视里正在播放脑钟罩的广告。
由于广告词是他亲自编写的,所以每次播放广告的时候对他来说都感到亲切,也给了他不少的安慰。
电视画面上,一对看起来保养得很好的老夫妇认认真真地把脑钟罩套在头上,就像流行歌手在录音棚的预备动作一样。
就在他们脸上露出美梦成真的表情之后,配音演员念出了同时配着字的广告词:“生命重于泰山,保氧是长寿的正道。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34402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商务文秘)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 (Brief Course Introduction)《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是汉语言文学(商务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力图深入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管理智慧,挖掘其中适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因素,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力求使学生达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精髓和蕴含的管理思想;能够找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点,从而实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在现实中的对接;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 core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Business Secretary). It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in-depth introduction of rich management wisdom embodi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ttempts to provide applicable management knowledge for modern enterprises to construct unique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re competence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enterpris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course aims at helping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anagement thoughts, find the connecting point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thoughts and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ich is instrumental to the potent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nagerial thoughts and western modern management theory. It hopes to provide ideas on how to solve management problems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常德丽发现自己迷路了。
在迷宫式的山路上转了几圈以后,她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天渐渐黑下来,附近山里传来虎啸猿啼,一阵恐惧传来,常德丽急得哭了起来。
忽然,她看到不远处有一朵烟花升起,照得天空粲然明亮。
就像一个水的人忽然抓到一棵稻草,她也不顾荆棘割破了衣服,急忙向燃烟花的方向跑过去。
不久,她看到了一列孤零零的列车停在孤零零的站台上。
列车的车门敞开着,常德丽急不可耐地跨了进去。
好像那辆列车就是专门在等她似的,她一进入列车,列车就启动起来。
“无人驾驶!”常德丽吓得全身都起了疙瘩。
过了一会儿,等她定下神来的时候,发现列车没门没窗。
列车悄声息地行驶着,没多久,常德丽睡意袭来,终于忍耐不住,沉沉睡。
醒来时,列车又孤零零地停靠在孤零零的站台上。
她小心地下来,沿着一条宽阔的马路走去。
路的尽头是一条一望无际的大河,河上横跨一条长长的廊桥,廊桥的拱门上写着一幅对联:游遍世间竟然有此好光景阅尽人寰原来无意大是非横批是:以文会友常德丽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地狱之门,没想到竟然是这么富于诗情画意。
她仔细琢磨了“以文会友”几个字,不禁精神一振。
经过一段悠长的跋涉,她终于来到地狱的核心地带。
看到一处处宫殿金碧辉煌,她心里十分惊讶。
这时,有个打扮得像小丑模样的人向她走了过来。
“常女士想参观哪个地方?”“这里的人和畜生都住宫殿?”“是啊,我们这里积极建设中庸和谐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啊,我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管理。
天时地利人和,企业文化就要达到人和。
“怎么说?”“我们建造了无数的宫殿,让所有的生物都住进去。
不过,我这里有个原则,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生物进行分门别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就是说,骗子和骗子在一起?”“对,对,你真是聪明。
在我们这个按照企业化治理的盛世。
疯子和疯子在一起,强盗和强盗在一起,杀人狂和杀人狂在一起。
他们食无缺,温饱早已解决,剩下来的就是文化问题也都解决了”“杀人狂在一起不是互相杀死了吗?”“对啊,他们不断地互相杀死,我们就把死的救活,再让他们互相撕杀。
国学培训方案第1篇国学培训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本次培训方案旨在系统性地推广国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参训者的国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培训目标1. 知识传授:使参训者掌握国学基础知识,理解国学经典著作的核心要义。
2. 文化感悟:引导参训者体验国学的精神内涵,提升个人修养和人文素养。
3. 实践能力:培养参训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国学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训对象1. 教育工作者:从事国学教育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2. 企业管理者:致力于在企业中融入国学智慧,提升管理水平的决策者及管理者。
3. 国学爱好者:对国学有浓厚兴趣,希望深入学习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培训内容(一)国学基础课程1. 国学概述:介绍国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2. 经史子集: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3. 诗词鉴赏:学习古代诗词创作技巧,分析名篇佳作的艺术魅力。
(二)国学进阶课程1. 道德经解读:深入探讨道家哲学思想,领悟“无为而治”的智慧。
2. 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阐述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价值。
3. 国学智慧与人生修养: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提升个人修养,实现人生价值。
(三)实践体验1. 国学讲座:邀请知名国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国学智慧。
2. 文化考察:组织参观历史文化遗址,体验传统礼仪、书法、茶艺等文化活动。
3. 案例分析:针对具体案例,运用国学智慧进行剖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视频课程、电子书籍等学习资源。
2. 线下授课:组织面授课程,邀请专家现场授课,开展互动交流。
3. 实践体验:组织实践活动,使参训者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国学魅力。
六、培训时间1. 线上学习:自报名之日起,为期3个月。
2. 线下授课:共计12次,每月4次,每次2学时。
这次,尤问提真有问题了。
他碰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他了解到,不少中层干部反映管理比较混乱。
所谓管理混乱的说法,由来已久。
现在的问题是,老板不见了!虽然走之前老板曾对秘书说过“告诉大家这几天不用找我了”的,可是,他已经走了十天啦,竟然对所有的高管都没有说过走的原因。
尤问提是企业的新锐,进入一个百多号人的企业,第三年就做到这个置。
大家都认为他是老板的亲信和未来要培养的接班人,所以他开展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挺配合的。
不过,尤问提的苦恼也很深。
他一直不能保持和老板的步调一致。
老板实在是太聪明了,白手起家。
他的点子很多,思路活跃,别人一直望尘莫。
也因为如此,其他高管经常理解不了老板的意图,有时就干等,看看老板最后亲自布置应该怎么做。
这样,挨批评的时候就少多了,但是,员工的主动性也都降了下来。
尤问提有时觉得自己也挺窝心的。
当然,现在老板不见了,后天就要发工资了,显然情况很不妙。
财务总监来找他好几次,都是问同样的问题。
他也趁机问她企业里面的财务状况怎样。
幸好一切都还好,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假如连钱都不是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一定是个天大的问题。
尤问提总是这么思考问题。
“小粒,你觉得老板最近有没有什么在行为上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尤问提把麦小粒找来。
“有,不过——”“没关系,你讲出来好了。
”“老板总是在电话里和什么人讲黄色的笑话。
我在外间听得清清楚楚!他对着电话讲,说有几个银行的处长喜欢听这些东西,要不给他们活跃活跃吃饭的气氛,贷款搞不来——”“嗯?——不是这个,你没有听到他说要到哪里去?”“有,他说要去澳门看看金沙威尼斯酒店好玩不好玩。
”“哦,澳门他以前也经常去,不会为了去金沙赌场就不告而别的。
再想想看,他走之前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过让你印象比较深的话?”“我想想,他好像有时会念叨‘菩提笨巫术,明镜移废台’什么的。
”“是不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对!好像就是那样的。
”“好,我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尤问提忽然向麦小粒摆摆手,急急走了出去。
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课程背景:现代中国企业大部分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方法都是源自西方,企业无论大小,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理论与管理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长久以来的实践证明,西方管理所注重的技术工具、量化手段等等,可以解决中国企业一时发展之需,但却不能提供长久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及信念支持。
为此,中国企业遑论大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应该有一个向内审视的过程,还需要有意识地融入以《孙子兵法》、《六韬》、《三略》为代表的“武经七略”以及道家、法家、儒家、墨家等等学派相关于管理的思想。
也就是说,管理中国员工的中国企业,要想取得全面和持久的成功,必须引入中国式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要赋予现代企业管理以中国员工所熟悉的人文与文化特质。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充满管理智慧。
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需要引入智慧资源作为战略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企业文化管理和团队管理的理念与信念支撑。
而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帮助企业管理者们从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古代大贤们的论述当中吸取思想智慧,并将之有机地融入现代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实践当中,以催生更加有效地管理中国员工的方法与路径,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为客户着想,并创造最大化的经营绩效。
课程收益:●掌握企业战略管理定位的问题,并提升各级管理的战略格局●掌握员工管理的逻辑、观念、工作重点和高效方法●学会建构适用企业文化的内容,并使所建构的企业文化更加适用于员工,并强化中国式管理理念与模式●掌握高效的组织架构,建构理念与方法,以帮助他们建构适用于企业自运行、自裂变的组织架构,以及高效的权力和利益配置体系●掌握企业梳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主线●让管理者们提升相关于时机观、领导观、势利观、竞争论等方面的认知,让员工明确为人之道、做事之道、学习之道和交友之道的核心要义。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课程方式:知识讲授+现场讨论+案例分析+游戏互动课程大纲导入:经典小故事,管理大智慧故事之一:吴起与魏武候论战管理智慧:善识人性,活用激励,群体调动,所向披靡故事之二:伟大的元帝国管理智慧:建构最高效的组织架构,提出最管用的绩效管理方法案例分析:同策咨询公司的员工激励之法基石篇:中国传统文化管理精髓第一讲:姜太公的三大观第一观:“时机观”——时机重要,把握时机更重要——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莫过狐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时不疑,失利后时,反受其殃第二观:“领导观”——愿闻为国之大务,欲使主尊人安,为之奈何?爱民而已——祸福在君不在天时第三观:“人才观”——同利天下,则得天下——情义相投,志同道合第二讲:孙子的“战略观”——战略兴则百事兴,战略不兴则诸事不举“战略规划设计”在中国古代经典应用:诸葛亮之《隆中对》解读案例分析:德鲁克、张瑞敏、牛根生、柳传志论战略的重要性——得人才者得天下案例分析:大通集团的人才观第三讲:《吕氏春秋》论“功名”当中的“文化观”——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启示:企业文化的高级解读讨论:什么样的企业才能吸引员工案例分析:腾讯公司、华为公司、海底捞第四讲:《史记》当中的“制度观”——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启示:管理的本质是满足员工需求启示:制度的作用在于养人而非管人实操篇:传统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第一讲:中国传统五大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应用一、道家思想道家核心思想:道;太极生两仪;上善若水,道法自然1.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的道2. 企业文化+绩效管理=两仪(阴阳平衡)3. 上善若水:走正道,做好人,好好做事4. 顺应员工:引导员工成长,助力企业成功案例分析:大通之道二、儒家思想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1. 仁者,爱人也:对别人好,自己会更好案例分析:曾经华人女首富的管理真经2. 义者,宜也:讲义气是做人的原则案例分析:由张飞一声喊看真正团队的力量3. 人无信不立:做人、做事、做企业要讲诚信案例分析:华商领袖之泰国首富谢国民论诚信4.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建立学习型企业案例分析:芒格论学习5. 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格局越大,企业越强案例分析:华商领袖之印尼富商陈江和论管理6. 孔子思想与人才选择案例分析:孔子点评子贡的解读三、法家思想1. 管理的本质是人性法家给予现代管理的启示:及时决策,快速执行,团队协作,奖罚分明2. 制度管理:保证企业高效运转的基石3. 人岗匹配4. 分工明确:追求极致,以成就专业化案例分析:刘备团队成员的成败分析四、墨家思想1. 墨家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尚贤,亲士——虽天亦不辨贫富、贵贱、远迩、亲疏,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2. 品牌管理的核心要义:换位思考,相互关爱3. 墨子人才观:平等,实战案例分析:——杰克·韦尔奇:在用人方面,头脑里完全没有桎梏,完全打破等级、门户、辈分之分——德鲁克: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五、兵家思想1. 兵家的核心思想——故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兵者,诡道也。
第一章国学概述
第一节何谓“国学”?
“国学”即中国固有之学,系指中国传统时期的学术和文化,亦即“中国学”。
这一释义,是针对“外国学”而言的。
《四库全书》将国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
经部、子部的文献多是传统中国各思想流派学者的著作。
其内含传统国人对哲学、治理、政治、历史、宗教、文学、礼俗、伦理、数术、军事等方面的丰富考虑。
四库全书:
经: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群总、四书、乐、小学、石经、汇编等12类。
多为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
史:正、编年、纪事本末、不、杂、诏令奏议、传、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汇编等16类
子:儒、兵、法、农、医、天算、术数、艺术、谱录、杂、类书、丛书、汇编、小讲家、释道、耶、回、西学格致等19类集:楚辞、不集、总集、词曲、闺阁等5类。
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
《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等
第二节国学与治理
企业治理是由企业治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依照企业环境、企业特性及其生产经营规律,对企业各项资源和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打算、组织、领导和操纵,以高效地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的职能活动。
打算、组织、协调、指挥和操纵是企业治理的要紧职能。
在治理过程中,为了制定合理的企业进展战略和具体规划,团结同事和下属朝着企业目标奋进,并协调各种关系、运用各种资源和手段来完成企业任务,治理者需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丰富的领导智慧、妥善言行艺术和一定的战略眼光。
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治理智慧,这些智慧中的专门多内容能够超越时空界限抽象地被后人继承,以便指导今人的治理活动。
在对现代企业及其治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审视和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和学习中国传统治理智慧中有利于现代企业治理的成分,能够丰厚治理者的素养,提升治理者的治理智慧和领导艺术。
治理者应对中西治理文化中适应于现实的内容兼容并蓄,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第二章儒家思想与企业治理
第一节儒家治理思想简介
儒家是产生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儒家思想深深地阻碍了后来中国二千年的政治、治理、文化、经济活动。
儒家学派的要紧思想家有孔子、孟子、荀子等人。
儒家治理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运用仁爱思想指导组织伦理建设;
2.为政以德的治理方式;
3.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
4.宽猛相济的操纵手段;
5.任贤使能:用人之道;
6.三才配合:组织协作治理;
7.重视权变治理。
第二节孔子的治理智慧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于公元前551—479年。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儒家学派的宗师,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深深阻碍了中国的政治、治理和文化。
他一生要紧从事四方面活动:1.教育;2.对西周典籍进行整理;3.提出自己的理论;4.利用合适的机会从政,推行自己的政治和治理理念。
一、孔子的仁学与企业伦理建设
(一)企业伦理概述
1.何谓伦理、道德?
道德是社会以善恶评价方式、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适应以及社会舆论来调整的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一般来讲,伦理与道德在词源涵义上完全相同,差不多上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它外化为风俗适应,内化为品性、品德。
治理和伦理的目的差不多上为了追求人的幸福。
治理的核心概念是“效率”,其功能在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达到以有限的资源实现尽可能多的欲望的目的。
伦理的核心概念是“善”或“正当”,其功能在于倡导合乎道德的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
两者的联系在于,“效率”也是一种“善”或“正当”,治理着重于作为一种“善”的“效率”,而企业伦理则偏重于作为另一种“善”的“公平”,还要研究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伦理道德和科学治理,一软一硬,殊途而同归,差不多上协调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之间矛盾的手段。
2.企业伦理的概念、特点
企业伦理(business ethics)是企业在处理内外部人与人关系时所应自觉遵守的道德方面的行为规范。
企业伦理是企业及其成员处理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与活动方式。
假如讲谋利是企业的天性的话,那么,在那个谋利的过程中须遵循一定的道义,这就构成了企业德性。
企业伦理是研究企业如何追求义利统一之道的学问。
3.企业伦理建设的内容
伦理建设:通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成员的工作进行打算、组织、领导、操纵,制定组织希望达到的道德目标,并尽可能地以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实现道德目标的过程。
伦理建设确实是要企业全体成员明确以下对各种关系的规范理念:
1)关于道德与企业进展关系的看法(把讲道德看作是企业进展必不可少的东西,看作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2)关于道德与利益关系的看法(以合乎道德的方式猎取利益;讲道德能带来利益,道德与利益是统一体);
3)关于道德和治理关系的看法(道德不只是个人的情况,它能够治理而且应该通过治理来提升企业及职员的道德水平,各层次治理者,尤其是最高层治理者不仅自身要讲道德,而且对下属是否讲道德负有责任);
4)关于讲道德对象的看法(对所有利益相关者讲道德);
5)关于讲道德条件的看法(讲道德是出于自身要求,而不是外部环境的要求)
(二)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道德范畴。
仁确实是指关爱、关怀他人。
在孔子思想中,仁有丰富的道德内涵:
首先,在处理不同的关系、居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时,仁之价值范畴可具体化为以下美德:良、爱己、孝、悌、友、忠、恕、义、谦、刚毅、信、慎、宽、惠、中庸与节俭等。
1.良(爱心)
孔子认为,仁之活动由内向外而发。
人首先要保持一颗善良之心。
2.爱己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的基础是“仁者自爱”,不明白自爱的人,专门难去真心爱不人。
爱己确实是要敬身。
“敬也者,敬身为大。
身也者,亲之支也,敢不敬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支从而亡。
”(《孔子家语·大婚》)
在孔子看来,治理者责任重大,其爱已与否关系着被治理者的命运,因此,爱已确实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爱已敬身之法不仅教人如何样健康长寿,还要人注重以德修身,在治理对象面前树立良好的治理者形象。
3.孝
在孔子看来,子事父母、尊敬长辈,是人伦之本,也是治理之本。
孝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4.悌(弟)
尊敬长兄。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行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
5.友
友道是悌道的推广。
友,一方面能够指要善待兄弟姊妹和族人;另一方面指要善待同僚、同事和同学。
孔子交友的原则是“乐多贤友”(《论语·季氏》)、“无友不如己者。
”(《论语·学而》)
6.忠
忠是孔子的事人之道,为人谋事之道。
孔子强调,君子事人、为人谋事要做到尽心尽意。
《论语》里,“与人忠”的“人”:一是指上级;二是泛指一般人。
忠的要求:
其一,言必有信。
其二,敢于纠正他人的错误。
“昔者明王千乘之国,有争臣七人,则主无过举;千乘之国,有争臣五人,则社稷不危也;百乘之家,有争臣三人,则禄位不替;父有争子,不陷无礼;士有争友,不行不义。
”(《孔子家语•三恕》)
其三,不要“以德报怨”,而要“以直报怨”和“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