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 格式:docx
- 大小:46.19 KB
- 文档页数:29
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5篇)
第一篇: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前言: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因此是一种动态的管理,安全管理的水平高与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 经济效益,关系到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的安全。因此,加强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是杜绝各类事故发生最切实有效的办法。
一、目前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职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导致安全意识淡薄 随着近几年的煤炭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用人机制和规范化管理的不断完善,每年新进职工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新型的劳务人员占总数一半以上,煤炭行业的职工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经验的老职工面临退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职工还在学习实践中,工作的衔接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而以本地农民工为工作主体的中坚力量,文化低底子差,接受事物较慢,且不好学;另外同工不同酬的分配体制也影响着一大批劳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就形成了年老的想做事做不好事,年轻的眼高手底简单的事情不想做,复杂的事不会做的恶性循环现象。安全工作流于形式 班组的安全工作普遍存在着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的情况。有的班组的安全活动记录从内容到签名竟均出自一人之手,安全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班组安全管理松散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领头羊”,不仅要抓安全,还要抓技术,更要抓生产。面临班组点多线广的工作点,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班组的安全员的工作仅仅是在班长的领导下,在安全活动日念一念上级部门的文件,做一做安全活动记录,清理清理安全工器具,并未真正履行好管理职责,导致班组成员的安全工作马虎了事。因此,就形成了难堪的局面:班长想管管不过来,安全员想管无权管,其他人自由散漫,从而导致班组的安全管理松散。4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是指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国家和上级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违反本单位制定的现场规定、操作规程、操作办法等进行工作,不论是否造成后果,统称为习惯性违章。
二、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对策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职工的安全意识,直接反映在安全生产的具体过程和结果中。而岗位职工的责任心、对危险源的判别能力、操作规程的熟练程度又体现了职工的安全意识程度。因此要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就得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并且要切实加
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素质、意识,切实保障安全生产。一是制定灵活多样的培训计划。结合班组工作实际,制定多样化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如安全知识培训、岗位业务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采取现场危险源识别、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培训,以及应急预案、自救互救的培训,逐步形成灵活的教育培训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教育培训工作正规化,充分发挥培训工作的真正作用。三是掌握必要的安全生产基础知识。首先是作业人员要了解本岗位的作业环境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必须掌握与生产有关的安全知识,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杜绝习惯性违章,做到“三不伤害”。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安全生产,杜绝一切人员责任的事故。其次是要求职工熟悉事故应急预案,正确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四是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并熟练掌握本岗操作技能。《煤矿安全规程》是经过几代人用血的教训写出的一本最基本的安全作业规程,是从业人职工作的准则、行动的指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事实证明,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领导违章指挥、从业人员违章作业、冒险作业造成的。因此,建立长效机制督促从业人员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及自我防护意识。一是根据电业局、企业全年的安全生产目标制订班组安全生产指标。有了明确的指标,班组的各项工作才能有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的,全体班组成员才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并防止在工作中出现盲目性。二是安全活动要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班组要结合季节特点及生产实际,灵活改变安全活动形式,如安全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安全知识抽问、安全技术比武等,使职工有一定的紧迫感,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开好班前、班后会。利用班前会结合具体的当前安全隐患、生产任务和隐患排查,做好危险点分析,安全知识的讲解,布置好安全措施。班后会进行简单小结,找出存在的问题等,并共同探讨解决措施,对于卓有成效的办法还可以推广学习,以提高在安全生产中的高效性。四是精选安全活动内容和讲解课题。结合本单位安全形势和具体情况,每月安全活动日与安全技术课选择1~2个典型的可操作性强的课题进行学习、讲解。做到“重点、难点”兼顾,齐头并进。“重点”即上级的安全方针、目标在班组落实的关键点,确保班组安全质量完善所要做的工作和安全技术措施等;“难点”即长期影响班组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分析安全检查或事故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五是学习事故通报,举一反
三、换位思考。有针对性,结合近期其他单位的不安全事故和班组发生不安全现象的当事人讲解事故的经过、分析原因,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联系《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条文加以分析,鼓励大家发言,做扩展性分析,以起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集思广益的效果。加强班组安全员管理职能,增强班组安全管理力量 班组安全员是最基层的安全工作监督者,肩负着安全生产一线监督的重要任务,在企业安全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员也是班组长搞好安全生产的参谋和助手。充分发挥班组安全员的基层监督作用,首先
要努力提高和培养班组人员的安全意识;其次是要重视安全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使职工原本粗浅的认识得到深化,模糊认识得到澄清;再次,要坚持组织好并搞活班组的安全活动,每班班前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情况和安全用具、用品的完好情况,发现缺陷及时整改。杜绝职工习惯性违章,避免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在班组安全管理中,必须让作业人员充分认识违章作业的危害性,充分认识开展反违章、反事故斗争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严肃性,充分认识开展反违章、反事故斗争对全面遏制习惯性违章、杜绝各类人员责任事故、防止恶性事故再度发生以及提升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
加大反违章、反事故斗争力度,并持之以恒开展下去。一是各级领导必须认清反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只有领导重视,反习惯性违章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二是把反习惯性违章与贯彻落实安全规章制度结合起来,把反习惯性违章定作制度,用制度来保证。三是要把反习惯性违章与安排生产任务相结合,使之具体化,长期化。在制定生产或施工计划时,相关专业要制定本专业杜绝事故、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有关人员要认真审查;在工作中要检查措施的落实情况;工作结束后,对反习惯性违章进行总结,不断巩固反习惯性违章的成果,从而使反习惯性违章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二篇:火电厂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火电厂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1.检修班组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1安全规程执行不严,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
习惯性违章是指长时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的行为。由于不是每次习惯性违章都会引起安全事故,所以很多员工对其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不能自觉地严格执行工作规程,造成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据有关统计资料分析,近年来电力企业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有90%是由于违章而发生的而其中有78%又是由于习惯性违章造成的。
1.2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未有效开展危险点分析控制工作
危险点是指在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员工安全意识不强,未有效开展危险点分析对所开展的工作整个过程未能有效控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强调考核较多,人性化管理较少多年来由于强调加强安全管理,发生安全事故后都是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特别是加重了对事故责任者的考核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会给员工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为回.避惩罚有的员工可采取多种方法应付考核,而不是把考核转化为积极的行为。而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要使当事人在思想上、态度上、甚至价值观上有所改变,从而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作业习惯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有的当事人为减少考核隐瞒事实真相使一些安全事故未能查找到真正的事故原因从而未能有效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的重复发生。
1.4设备管理有待改进
火电厂由于生产系统设备多,情况复杂,任何一台设备有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火电厂设备管理主要是日常维护消除缺陷及定期开展机组大小修工作。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以事后维修、预防性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体制。大小修是根据计划检修的标准项目和依靠经验制定的部分非标准项目进行检修对机组并不一定能做到对症下药,由此导致不该修的修了.而该修的未修或没有修好,造**力、物力的浪费和设备故障。如多数火电厂每年都会发生数次由于设备原因导致的非计划停机事故反映了在设备管理工作上必须改进。2加强检修班组安全管理的主要对策
2.1安全工作制度化,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
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加强并落实各岗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学习培训,养成遵章作业的好习惯。根据组织行为学的“从众行为”原理可知,只要班组群体中大多数人都养成了良好秩序和效率,从而有效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2.2开展好危险点分析,做好事故预防与控制
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电事故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使后果尽可能减小。危险点就是指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开展作业危险点分析贯彻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好方法,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危险点控制就是在作业前通过一定的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它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一种有效方法。2.3.认.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安全评价是指应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另别、分析和评价工作是电力企业近几年开展的一项专项安全工作是为进一步分析、预测电力生产设备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概率的高低·对潜在的“危险因素”受控程度进行评价·提高反事故工作的预见性和安全投资效益.达到超前控制、减少和消灭事故的目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电力企业建立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火电厂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要从安全管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生产设备三个大方面进行评价。每一方面都要制定非常详细的检查评价项目从安全学习的记录到工作现场开展的实际工作都要进行检查评价提前发现在日常工作中不易发现和不被注意的问题。
2.4加强人性化安全管理
通过调查对事故的违章者进行处罚是完全必要的.其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为了避免事故的再现。但当压力过大时,员工会变得焦躁不安、感到危险以至于无法正常发挥工作水平r反而不利于安全工作的开展。所以在考核安全事故时要防止由于考核违章者过严导致绩效水平的降低。一次误操作事故可以以从严处分责任者为终结.也可以通过设置防误闭锁装置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故,更多的要从管理层次上找原因、找责任、找对策从制度建设上入手,从安全的本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发生安全事故后.重点应放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
2.5加强设备管理,推行发电设备状态检修
发电设备状态检修是随着管理水平提高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发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