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运动始终沿竖直方向。
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此时雨滴还未落地。
雨滴从静止开始到加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其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C.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一直保持不变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10月8日圆满闭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201金111银71铜,取得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在男子100米决赛中,30岁的谢震业跑出了9秒97的成绩,夺得金牌。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决赛中确定运动员谁先撞终点线时可以将运动员视为质点B.9秒97的比赛成绩指的是时刻C.决赛过程中以谢震业为参考系,坐在观众席上的人是运动的D.谢震业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为10.03m/s3.国庆假期,小明同学跟家人进行了一次愉快的自驾游,行车途中小明注意到以下数据,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导航中的信息,“4.5公里”表示位移大小,“7分钟”表示时间B.图乙是某路段上的指示牌,牌上的“60”指的是瞬时速度C.图丙是高速路上的指示牌,牌上的“120”指的是瞬时速度的最大值D.图丁中的“55km”指的是位移大小【答案】C【详解】A.图甲是导航中的信息,“4.5公里”表示路程,“7分钟”表示时间,故A错误;B.图乙是某路段上的指示牌,牌上的“60”指的是这段距离内的平均速率,故B错误;C.图丙是高速路上的指示牌,牌上的“120”指的是全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的大小,故C正确;D.图丁中的“55km”指的是路程,故D错误。
人教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复习训练(有答案)一、选择题:其中第1~6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7〜10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
1.某演员为某汽车做广告,他在高速行驶的卡车之间气定神闲摆出“一字马”姿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演员为参考系,卡车运动得很慢B.以地面为参考系,演员没有动C.以卡车为参考系,演员没有动D.无论以什么为参考系,演员都没有动2.运动会中,某同学打破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学校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10. 73 s和21.55 s。
关于该同学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同学1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 32 m/sB.该同学200 m短跑的平均速度约为9. 28 m/sC.研究该同学跑100 m的技术动作时能将他看成质点D.该同学起跑阶段加速度与速度都为零3.某同学在操场散步,见一足球以2 m/s的速度沿直线滚过来,便以3 m/s的速度将足球沿原路踢回,脚与足球的接触时间为0. 2 s,则该同学踢球的过程中,足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B. 5 m/s2C.10 m/s2D.15 m/s24.一玻璃从脸盆上某一高度球掉入装有水的脸盆里(玻璃球在空气中速度变化快,在消遣速度变化慢),下列描述玻璃球运动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5.机器人大赛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研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O点出发,并每隔10秒记录机器人所在位置A、B、C、D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每一小格边长为1m。
则在整个过程中A.机器人由A点运动到B点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B.机器人的总路程为5 mC.机器人由。
点运动到。
点的位移与由A点运动到C点的位移相同D.机器人由B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率大于0. 5 m/s6.1928年,工程师麦桥注意到,当一辆运动的小车尾部遭受撞击时,车里的人们将感到不舒服,甚至是疼痛,这是因为加速度的突然改变。
于是,引入了“急动度”(加速度的变化率)这一概念作为评判乘客不舒适程度的指标。
一、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 、2s 、3s 、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m/sB .物体在ABC 5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答案】ABC【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1m/s 1m/s 1x v t === 选项A 正确;B .物体在AB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5x v t == 选项B 正确;C .根据公式x v t=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2.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B.第5s初指的是时间间隔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s的时间间隔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B.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选项B错误;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3.如图所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时间图像,P(t1,x1)为图像上一点.PQ 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211xtB.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21x xt-C.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221x xt-D.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12x xt-【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B.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则1t时刻,质点的速率为1211x xvt-=故A错误,B正确;C.根据图象可知,t=0时刻,初速度不为零,根据v vat-=可得加速度12112211x xvt x xat t---=≠故C错误;D.10t-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1xvt=故D错误.4.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A .在0~1 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B.在1 s~2 s内,物体向右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在1 s~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 m/s2D.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左方【答案】B【解析】【详解】A.在0s~1s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一直向右做直线运动,不是曲线运动.故A错误.B.在1s~2s内,速度都是正值,说明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大小在减小.故B正确.C.在1s~3s内,物体的加速度2244m/s4m/s2vat--==-=说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4m/s2.故C错误.D.由图象的“面积”看出,前2s内物体向右运动的位移大于第3s内向左运动的位移,所以在3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故D错误.5.物体甲的V-t图象和乙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B .甲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C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有来回运动D .乙在整个t =4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m【答案】B【解析】【详解】AB 、甲图是v t -图象,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2s 沿负方向运动,后2s 沿正方向运动,则甲在整个4t s =内来回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CD 、乙图是位移-时间图象,斜率表示速度,直线的斜率不变,说明乙的速度不变,故乙在整个4t 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位移为21336x x x m m m ()∆=-=--=,故C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对速度图象和位移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抓住各自的数学意义理解其物理意义,即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而位移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x ∆表示位移.6.如图所示,从高为3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上升到高为2 m 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1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5 mB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5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C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1 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D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5 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 m【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高为3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1m ,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1m ,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的长度为3+2=5m,所以路程等于5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对路程和位移概念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7.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在OA段运动得最快B.汽车在AB段静止C.CD段表示汽车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D.4 h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因为s-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大小,故由图线可看出CD段物体运动的最快,选项A 错误;由题干信息以及图像可知AB段静止,B正确;汽车在C点返回,D点位移为零,C、D项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应选A.考点:s-t图线.8.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小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知,0.2-0.5小时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零,故A错误;B、s t 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甲的斜率大,则甲的速度比乙的大,故B正确;C、物体的位移等于s的变化量.则知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故C错误;D、0-0.6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0.6-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所以0.8小时内,甲的路程比乙的大,故D错误.点睛:该题考查了对位移--时间图象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9.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答案】C【解析】物体下落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力,速度与直升机的速度相同;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大小和方向: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2. 以下哪项不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A. 速度B. 加速度C. 质量D. 位移3.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秒后,其速度为:A. 4米/秒B. 8米/秒C. 16米/秒D. 无法确定4. 以下哪个公式用于计算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A. v = u + atB. s = ut + 1/2at^2C. v^2 = u^2 + 2asD. a = (v - u) / t5.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角速度:A. 会改变B. 不会改变C. 仅方向改变D. 仅大小改变二、填空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
2. 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
3.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______。
4.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
三、计算题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
求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
2.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秒后,其位移为50米。
求物体的加速度。
四、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并说明其特点。
2. 解释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判断题1. 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对/错)2. 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线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
(对/错)3.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对/错)4.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米/秒^2。
(对/错)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B5. B二、填空题1. 0米/秒^22. s = ut + 1/2at^23. v = u + at4. a_n = v^2 / r三、计算题1. 速度v = 0 + 2 * 5 = 10米/秒2. 加速度a = 2 * 50 / 10^2 = 1米/秒^2四、简答题1. 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以恒定速度移动的运动。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1.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B.第5s初指的是时间间隔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初这1s的时间间隔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第4s末到第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答案】AD【解析】【分析】【详解】A.第4s末就是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A正确;B.第5s初指的是时刻,故选项B错误;C.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零时刻到第5s末这5s的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故D正确。
故选AD。
2.某班同学去参加野外游戏.该班同学分成甲、乙、丙三个小组,同时从营地A出发,沿各自的路线搜寻目标,要求同时到达营地B,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甲、乙、丙三组的平均速率大小相同C.乙组的平均速度最大,甲组的平均速度最小D.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答案】AD【解析】【详解】AC、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故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C错误;BD、三个质点从A到B的过程中,路程不全相同,时间相同;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图象知乙组的平均速率最小,甲组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睛】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轨迹的长度,故从M到N过程中,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但路程不等;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段的比值.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汽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丙车上的人看到路边树木向北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正确的说法是( )A .甲车必定向南行驶B .乙车必定向北行驶C .丙车可能向北行驶D .三辆车行驶方向可能相同【答案】AD【解析】【详解】C .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丙车向南运动,故C 错误;A .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北运动,说明甲车也向南运动,并且甲车的速度比丙车大,故A 正确;BD .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两种可能:一是乙车向南运动,但比甲车和丙车的速度都小;二是乙车向北运动.故B 错误,D 正确.故选AD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4.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在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为“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 s v v A s-=,其中0v 和s v 分别表示某段位移s 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0A 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0A <表示体做减速运动,而现在物理学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0t v v a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不变,则a 也不变B .若>0A 且保持不变,则a 逐渐变大C .若A 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02s v v +D .若A 不变,【答案】BC【解析】【详解】AB .若A 不变,有两种情况一是:A >0,在这种情况下,相等位移内速度增加量相等,通过相等位移所用时间越来越短,由0v v a t-=可知,a 越来越大;第二种情况A <0,相等位移内速度减少量相等,平均速度越来越小,所以相等位移内用的时间越来越多,由0v v a t-=知a 越来越小,故A 错误,B 正确; CD .因为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所以中间位置处位移为2s ,速度变化量为 02s v v - 所以此位置的速度为00022s s v v v v v -++= 故C 正确,D 错误。
运动的描述习题及参考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节运动的描述
1. 把汽车的行驶、轮船的航行、飞机的飞行、运动员的跑步等这类物体位置发生变
化的运动叫做 .
2.坐在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说他是运动的,这是以为参照物;说他是静止的,这是以为参照物.
3.夜晚抬头望星空时看到:月亮在云里穿行,这是以为参照物;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4.图中的特技跳伞运动员只有在他们保持时,才能形成一定的造型.
5.图(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
C.任何物体如果以自身为参照物,它的速度就是零
D.参照物必须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7.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
的是 ( )
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C. 相对于联合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
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
参考答案
1. 机械运动;
2..地面上的建筑物或树木;
3.云,月亮;
4.相对静止;
5.1,3
6.C
7.B。
湖南《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C.凡是轻小的物体,皆可看做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做质点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4.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C.物体通过的两段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
5.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了得到物体完整的运动情况,对接通电源与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6.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A.6m/sB.6.25m/sC.6.75m/sD.7.5m/s7.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5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丙>V乙C.平均速度V甲>V乙>V丙;平均速率相等D.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大小均相等二、填空题(每空2分)8.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将选出的正确答案填到填空题上面的表格中,答在试卷上的无效.)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 D.烟雾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而不受伤,是因为()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D.如果人在地面上,也可以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3.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B.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C.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8.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来回的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10.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求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11.(8分)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圆周运动,经过9/4周后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三、计算题(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有数值计算的应写出单位)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3.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选不全的得3分.将选出的正确答案填到填空题上面的表格中,答在试卷上的无效.)1.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 D.烟雾【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在他的背后有急速飘动的白云,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所选的参考系是急速飘动的白云,认为白云静止不动的结果是,“孙悟空”在飞速前进.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而不受伤,是因为()A.飞行员反应快B.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D.如果人在地面上,也可以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A、飞行员在高空水平飞行时发现旁边有一只“昆虫”在他身旁,因为飞行员水平方向有速度,结果“昆虫”在他身旁,所以说明“昆虫”在水平方向具有与飞机相同的速度,此时如果选择飞机为参考系,子弹水平方向与飞机保持相对静止,故C正确,AB错误;D、子弹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水平速度是非常大的,人在地面上,不可能抓住身边飞过的子弹.故D 错误.故选:C【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3.在下面研究的各个问题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B.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C.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解答】解:A、孔令辉打出的弧圈球的运动时,乒乓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B、研究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的运动速度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一个点,故B正确.C、研究跳水冠军伏明霞在跳水比赛中的表演时,要看动作,运动员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错误.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个路标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解答】解:A、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故A错误.B、位移和路程都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故B错误.C、位移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故C正确.D、路程的大小大于等于位移的大小,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考点】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B、平均速度就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B错误;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它是矢量,故C正确;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大小的仪器,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6.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加速度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与速度的变化量不成正比例关系,与速度的大小也不成正比例关系.【解答】解:根据a=可知加速度a由速度的变化量△v和速度发生改变所需要的时间△t 共同决定,虽然△v大,但△t更大时,a可以很小.故A错误.根据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与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无关.所以即使物体的速度很大,但速度的变化率很小,其加速度也很小;若保持匀速,则加速度为零.故B正确.当物体的速度为0时,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0,其加速度不为0,若合力为0,则加速度为0,如火箭刚点火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很大,代表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并不代表物体的速度很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7.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B.小分队平均速度甲>乙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判断出该图象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图象,从而判定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要求平均速度的大小关系需要知道两物体的位移大小关系和运动的时间长短关系;由于图象中有的位置同一个横坐标对应两个纵坐标,故横轴不是时间轴;【解答】解:A、可知题图是两小分队的运动的轨迹图象,显然甲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大于乙小分队的轨迹的长度,故甲小分队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的路程,即有s甲>s乙.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两小分队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并且同时到达A点.故两小分队发生的位移x相同,所用的时间t相同,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两小分队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C、D、在题图上画如图所示的一条垂直于x轴的一条直线,如果横轴是时间轴,则甲小分队在同一时刻有两个纵坐标,显然错误,故横轴一定不是时间轴.故该图一定不是速度时间图象,也一定不是位移时间图象,故C、D错误.故选:A.【点评】充分理解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的横轴是时间轴,而同一个时刻同一物体不可能有两个速度或两个位移,从而判定出该图象既不是速度图象也不是位移图象.8.汽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一致.现有加速度减小时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位移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解答】解: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说明汽车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时说明汽车速度增加得变慢了,当加速度的减小至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做匀速运动,由于汽车的速度方向没有性变化,故汽车的位移逐渐增大.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点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反应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决定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9.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做()A.来回的往复运动B.匀变速直线运动C.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D.不能确定【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图线读出速度的正负,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A、C由图看出,物体的速度都正值,说明物体始终沿着正方向运动,即朝某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故A错误,C正确.B、根据斜率等于加速度,由图线看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在作周期性的变化,做的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D,由上可知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速度图象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着重抓住速度的方向、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从数学角度进行分析.二、填空题10.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02s,设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求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初速度和末速度,则由加速度的定义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答】解: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v0=8m/s;v=﹣12m/s;则加速度a=m/s2=﹣1000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为1000m/s2,与初速度相反.【点评】加速度为矢量,故在解题前应先设定正方向;这是高中物理学习中应注意培养的一个好习惯.11.(8分)质点沿半径为R的圆周做圆周运动,经过9/4周后的位移大小为;路程为.【考点】位移与路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解答】解:经过周则即为2周,由几何知识可得位移为x=,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则路程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三、计算题(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有数值计算的应写出单位)12.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平均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先根据两段位移里的平均速度和位移求出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即可求解.【解答】解:已知.则所以总的平均速度为答: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5m/s.【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3.计算下列运动中的物体的加速度:(1)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50m/s,由于其地面跑道的限制,要求飞机在8s内离开跑道,求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2)一辆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行驶,因发生紧急情况关闭油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5s停止.【考点】加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飞机匀加速直线运动,8s时起飞对应的加速度最小,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初速度方向为正,飞机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间为8s,初速度为零,末速度为50m/s,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a===6.25m/s2(2)设初速度方向为正,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4km/h=15m/s,末速度为零,时间为5s, 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有:a===﹣3m/s2.负号说明加速度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即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答:(1)飞机起飞时的最小加速度为6.25m/s2;(2)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3m/s2.【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的时间求出加速度.。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质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2.下列说法中的“快”,指加速度较大的是()A.小轿车比大卡车起动得快B.协和式客机能在两万米高空飞行得很快C.乘汽车从烟台到济南,如果走高速公路能很快到达D.汽车在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能够很快地停下来3.下表是济南至烟台的N923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A.B.表中的“”指的是时间C.从济南到烟台列车通过的路程为524kmD.从潍坊到蓝村列车的平均速度为94km/h4.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达最小值5.一艘船以恒定的速度,往返于上、下游两码头之间.如果以时间t1和t2分别表示水的流速较小和较大时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时间的长短关系为() A.t1=t2B.t1>t2C.t1<t2D.条件不足,不能判断6.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7.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中哪一图线()8.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B.汽车的加速度较小C.火车的位移在减小D.汽车的位移在减小9.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如图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A.甲先到达终点B .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 .乙先到达终点D .不能确定10.小明同学在学习DIS 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①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②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③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④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二、填空题11.(4分)“嫦娥Ⅰ号”探月卫星沿半径为R 的圆周轨道绕月球运动了一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卫星绕月球运动了134周,其位移大小是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12.(4分)假期小明外出旅行,汽车行驶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小明两次看到路牌和手表如图(a)、(b)所示,则小明乘坐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13.(6分)研究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铁路上的运动情况时,在铁路旁每隔200m 站一名拿着秒表的观察者,记下火车头到达每个观察者的时间,测量情况是:火车头经过第一位观察者时开始统一按秒表,当火车头经过第2、3、4、5位观察者时,他们记下的时间分别是7.9s、16.0s、24.1s和31.9s.请把有关数据填入表中,并在下图上画出火车的位移—时间图象,画出的图象在数学中属于________函数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火车做________运动,火车发生1200m位移需要的时间为______,40s内火车位移为______.14.(6分)(北师大附中08-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1)阜阳至聊城的路程为________km.(2)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km/h.(3)T108次列车由阜阳站开出直至到达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s.(4)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的瞬时速度为______km/h.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9分)猎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陆地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时速可达110多公里,但不能维持长时间高速奔跑,否则会因身体过热而危及生命.猎豹在一次追击猎物时(如图),经4s速度由静止达到最大,然后匀速运动保持了4s仍没追上猎物,为保护自己它放弃了这次行动,以3m/s2的加速度减速,经10s停下,设此次追捕猎豹始终沿直线运动.求:(1)猎豹加速时的平均加速度多大?(2)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多少km/h?16.(9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请回答:(1)质点在图中各段的过程中做什么性质的运动?(2)在0~4s内、8~10s内、10~12s内质点加速度各是多少?17.(10分)相距12km的平直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18.(12分)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 1=180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道口的速度v 2=36km/h ,停车线至道口栏木的距离x 0=5m ,道口宽度x =26m ,汽车长l =15m(如图所示),并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 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1答案:C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时间、质量是标量.2答案:A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解析:极限法分析:当水流速度与船速相等时,船就无法逆水行进,说明水流速度大,往返用时间多.6答案:BC 7答案:D解析: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率逐渐减小,到最高点时速率为零,在下落过程中速率逐渐增大.速率没有方向只有大小.所以正确答案是D 项.8答案:A 9答案:A解析:百米赛跑中甲都比乙提前10m 到达终点,即甲跑完100m 与乙跑完90m 所用时间相同,则有100m v 甲=90m v 乙,得v 甲=109v 乙.让甲远离起跑点10m 而乙仍在起跑点,则甲跑110m到达终点的时间t 甲′=110m v 甲=99m v 乙,而乙跑到终点的时间t 乙′=100v 乙>t 甲′,所以甲先跑到终点.10答案:D 11答案:0 2πR 2R 72πR 2R 72πR12答案:26.7解析:由图可看出在50min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了80km 的路程,所以平均速度为v =xt =26.7m/s.13答案:正比例,匀速直线运动,14答案:(1)503 (2)132 (3)37 (4)0解析:(1)由图表可知Δx =853km -350km =503km (2)v 1=Δx 1Δt =528-3501.35km/h =132km/h (3)v 2=Δx 2Δt =3.25×1058.7×103m/s =37m/s(4)由图表可知T108次列车在9时30分停在聊城站. 15答案:(1)7.5m/s 2 (2)108km/h 解析:由a =ΔvΔt得v m =a 2t 2=3×10m/s =108km/h a 1=v m t 1=304m/s 2=7.5m/s 2.16答案:(1)略 (2)2.5m/s 2 -5m/s 2 -5m/s 2解析:(1)质点在0~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8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8~10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12s 内做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2)由a =Δv得:0~4s 内的加速度a 1=10-04-0m/s 2=2.5m/s 28~10s 内的加速度a 2=0-1010-8m/s 2=-5m/s 210~12s 内的加速度a 3=-10-012-10m/s 2=-5m/s 2.17答案:9km 7.5km解析:两人相遇所用的时间即为小狗跑动所用的时间,这段时间与速率的乘积即为小狗的路程,不管小狗往返了多少次,路程等于速率与时间的乘积.甲、乙从出发到相遇经过的时间t =x v 甲+v 乙=125+3h =1.5h故小狗的路程L =v t =6×1.5km =9km小狗的位移即甲的位移x =v 甲·t =5×1.5km =7.5km18答案:230m解析:为确保行车安全,要求列车驶过距离L 的时间内,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的车尾必须能通过道口.汽车从越过停车线至车尾通过道口,汽车的位移为 x ′=l +x 0+x =(15+5+26)m =46m汽车速度v 2=36km/h =10m/s ,通过这段位移需要的时间t =x ′v 2=4610s =4.6s高速列车的速度v 1=180km/h =50m/s ,所以安全行车的距离为L =v 1t =50×4.6m =230m.。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篮球比赛的场景描写答案:湿漉漉的球场上,球员们拼尽全力奔跑着。
他们追逐着球,快速变换着方向,纵身跃起,像一群蓬勃生机的猎豹。
球场上弥漫着紧张而激烈的气氛,观众们为每次传球和投篮欢呼雀跃。
裁判的哨声穿越整个球场,交织在球员们呼吸间的急促气息中。
篮球在球员之间飞来飞去,手指之间的触感迅速、精准。
球员们在熟练的技巧指导下,如同舞者般灵活地躲避防守者的触碰,运球时时刻刻保持着与球的默契。
场上传来阵阵鞋底与球场摩擦的尖锐声音,更显得比赛的激烈与紧张。
球员们通过各种方式争夺篮板球,争分夺秒地将球传给队友,最终冲向对方篮筐。
整个球场弥漫着混合着汗水和热血的气味,不论是篮下激烈的身体对抗,还是三分线外的精准投射,球员们都在用实力和技术向对手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他们不仅仅展现出个人的实力,更展现出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每个球员都充满斗志,凭借着自身的能力和信心,为自己的球队争取胜利。
观众们在一旁为他们喝彩,为他们打气,他们用热情的呐喊和振奋的掌声为球员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场上的球员们沐浴在观众的掌声和鼓励中,他们展现出极限的技巧和速度,让人目不转睛。
篮球比赛的场景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无论是球员、球场、观众,还是球的飞行轨迹,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态、充满活力的画面。
在这个场景中,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和力量,也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
题目二:跑步的感受描写答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入房间,掀开被子,我换上了运动装备,准备开始早晨的跑步。
缓缓走出家门,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充满肺腑,心情也瞬间明朗起来。
脚步逐渐加快,我开始奔跑。
起初,身体还有些僵硬,但随着步伐的加速,身体逐渐适应了运动的节奏。
脚步踏在地上,发出坚定有力的声音,仿佛在宣告对生活的追求。
沿着公园小径前行,跑步的感觉越来越畅快。
微风吹拂着脸庞,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而阳光也逐渐从枝叶的缝隙中洒下来,将整个公园染上了温暖的颜色。
1.7《运动的描述》单元练习题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32分)
1.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加速度,⑦速率。
A.只有①③④⑥B.只有①③⑥C.只有①⑥⑦D
2.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A.80m,100m B.80m,100 m
C.-80m,100m D.-90 m,180 m
3.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5s内速度从v0=12m∕s,增加到v=18m∕s,通过的位移是x=70m,这个物体5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4m∕s
B.15m∕s
C.6m∕s
D.无法确定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
5.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
6.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
3
2
的路程,接着以20 km/h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
均速度是28 km/h,则
v是…………………………………………………………()A.24 km/h B.35 km/h
C.36 km/h D.48 km/h
7.如图所示, 这是一个运动员常规体检时的心电图, 已知所用心电图记录仪的出纸速度(纸带移动的速度)是2.5cm/s, 图中每格边长是0.5cm, 则
该运动员此时的心率和心脏每跳一次所需要的时
间分别为……………………………()
A.约100次/分,1秒B.约75次/分,0.8秒
C.约80次/分,1.2秒D.约60次/分,1秒
8.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
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
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
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
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t=173s后雷达向正
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
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10-4s,则
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A.1200m/s
B. 900 m/s
C.500 m/s
D.300 m/s
-二、多选题(每题4分,选不全的得2分,共28分)
9.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
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10.一个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 2,则物体在…………( )
A.第2s 末的速度为2m/s
B.第2s 末的速度为4m/s
C.第2s 内速度会增加4m/s
D.第3s 末的速度是第3s 初的速度为2倍
1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当作质点处理的是…………………………( )
A.研究一端固定可绕该端转动的木杆的运动时
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
C.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
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
1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
B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 .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1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线,根据图线作出 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在4秒内)……………………………( ) 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物体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在t=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在t=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4.如图是描述一小球从水平桌面上方一点自由下落与桌面多次碰
撞后静止在桌面上的运动过程,则图线上y 轴所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物
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
A .位移
B .路程
C .速度
D .加速度
15.有一身高为H 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 跑的比赛。
终点处
有一站在跑道旁边的记者给他拍摄冲线动作。
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 ,得
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的人的高度为h ,胸前号码上的模糊部分的宽度为ΔL ,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的………………………………………………………………( )
A .100m 成绩 B.冲线的瞬时速度
C.100m 内的平均速度 D .100m 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大小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6.足球守门员在发门球时,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 m/s 的速度踢出, 若守门员踢球的时间为0.1s ,
则足球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___。
以10m /s 速度前进的汽车,制动后经4s 停下来,则汽车的加速度是______ m/s 2。
17.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 。
当电源的频率是Hz 50时,它每隔______S 打一次点.使用时应_____接通电源,_____释放纸带 (选填“先”或“后”)。
18.如图所示为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用毫米
刻度尺测量的情况,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
50Hz ,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B 点的瞬时
速度更接近于 m /s 。
假定当时电网中交变
电流的频率是f =49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引起的误差将使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_______。
19.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的时候,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 倍。
20.矿井里的升降机从静止开始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
动,经过3s 后,它的速度达到3m /s ,然后保持速度
不变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6s ;再作匀减速运动,
经3s 停止,请选择适当的坐标值画出它的速度图象,
并分别计算两次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规定向上运动为正方向)
四、综合题。
(共20分)
21.(12分)一个质量为5kg 的物体,它的v-t 图象如图所示求:
(1)计算图中0~6s,6~12s 和12-16s 各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
(2) 计算图中0~6s,6~12s 和12-16s 各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22.(8分)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侧量车速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
图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根据图象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汽车的速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