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机械能和内能》专项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93.50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检测试题一、填空题1.物体内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的所有分子的必定增加,因而这个物体的内能 .2.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手表里上紧的发条具有;(2)举高的铅球具有;(3)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4)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具有。
3.燃料燃烧是把能转化为能。
摩擦生热是把能转化能。
烧水时锅盖被顶起是把能转化为能.4.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要来回次,曲轴要转动周;四个冲程中,只有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完成能转化为能的过程,压缩冲程是能转化为能的过程。
5.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下由于做功使内能增加的是,属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1)放在室内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2)水蒸气将锅盖顶起(3)冬天,用“哈气”的办法取暖(4)用电熨斗烫衣服,电熨斗发热(5)用打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6)“流星”进入大气层时燃烧发光7.下列语句中“热”字各表示什么含义?(1)摩擦生热(2)冰熔化要吸热 .8.以同样速度行驶的大卡车和小轿车,的动能大,所以在同样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限制车速是不同的,大卡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应比小轿车(选填“大”或“小”)。
9.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酒精炉中装有100g酒精,若燃烧掉一半,放出的热量是J,则剩余部分的酒精的热值是 .10.质量为100克的砂石,温度从2℃升高到27℃时,吸收的热量为J。
(已知砂石的比热容c=9.9×102J/kg•℃)11.氢气的热值为 1.4×108J/Kg,它表示1Kg的氢气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是1.4×108J,它的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所以氢是一种未来能源.我国于1980年成功地研制出国内第一辆以氢气为动力的汽车.若这种汽车行驶1小时需1.68×108J的热量,则每小时需要消耗氢气__________Kg(不计热量损失).二、选择题12.由比热容的定义得出C=Q/m•△t,下面对这个公式的几种认识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越多,比热容就越大B.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改变越多,比热容就越小C.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吸热多少、质量大小、温度变化三者都有关D.比热容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对一定状态的同一物质而言,比热容是一定值13.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飞驰的流星拖着一条发光的尾巴 B.锯木头时锯子发烫C.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D.两手相互摩擦手就暖和了14.苹果从树上加速下落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B.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减小C.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 D.它的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15.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当飞船减速着陆时,航天英雄”杨利伟的()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减少.C.动能减少,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少.16.下面事例中,由重力势能转化成动能的是A.风吹动风车转动. B.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C.拧紧的发条带动钟表指针转动. D.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17.如图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第17题图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8.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2:1,放出的热量之比是1:2,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是()A.4:1. B.1:4. C.1:2. D.2:1.1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小D.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0.质量相同的铁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这时()A.水的温度较高. B.铁的温度较高.C.二者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二者温度的高低.21.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在水平地面上运动一段路程后静止,在这个过程中()A.动能保持不变.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动能转化为内能. D.机械能保持不变.22.如果甲热机的效率比乙热机的效率高,则可以说()A.甲热机的功率比乙热机的大.B.在单位时间内甲消耗的燃料比乙热机的少.C.甲热机的转速比乙热机的大.D.甲热机将燃气产生的内能变成机械能的百分比比乙热机的大.23.有甲、乙两个物体,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相同的温度,那么()A.质量大的比热容一定大 B.质量大的比热容一定小C.比热容小的质量一定小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24.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瓶的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B.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C.瓶口的“白烟”是瓶内CO2液化形成的D.瓶口的“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5.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
机械能与内能复习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课本中的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将质量为m 和2m 的甲乙两个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重力和支持力做了功B .该实验说明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C .小球质量越大,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越大D .整个过程中,乙球比甲球机械能减少得更多2.下列过程中,属于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 .雪橇从山坡上滑下B .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C .弹簧门在推开后自动关门D .玩具弹簧枪将“子弹”射出去3.如图所示,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O 为最低点。
不计空气阻力,若在B 点绳子突然断裂,关于小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在运动的过程中有重力和拉力做功B .小球向右摆动到O 点时,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水平向右的动力C .小球B 点后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bD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B .内能不仅与物体的温度、分子的多少、种类和状态有关,还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C .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D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说明一定吸收了热量5.夏天,将饮料放入冰箱冷藏室,饮料温度降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饮料将温度传递给冰箱中的空气B .饮料放出热量后自身所含热量减少C .饮料温度降低的过程伴随内能的转移D .饮料放热是因为饮料的内能比冰箱中空气的内能多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甲图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增加B .甲图和乙图中能量转化是一致的C .乙图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3000r/min ,每秒对外做功25次D .甲图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其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7.如图,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
第12章机械能1、一个物体能对外(),这个物体就具有(),如果物体能对外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的大小与( )和(),在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
在不计空气阻力时向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与质量是否有关?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
4、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在物体被举的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越大,物体的()越大;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越大,物体的()越大。
5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
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发生()有关。
6、机械能()和()的总和。
7、单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8、滚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怎样转化的?9、人造地球卫星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能量怎样转化的?10、在机械能的研究范围内做匀速运动的物体有无能量的转化?11、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物体从高空匀速直线下落,则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
12、在机械能的研究范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只有能量的变化,而无能量的转化。
13、能量在发生转化时,减小的能量始终在向增大的能量转化。
14、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在机械能的研究范畴内,且不计能量损失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化,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5、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的形式,也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守恒。
16、流动的水具有的机械能叫(),流动的风具有的机械能叫(),水能和风能是自然界天然的能源。
【典型例题】一、机械能知识点一: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例1.(04烟台)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并的实验:(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知道动能的大小。
2023年春学期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试题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 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很清凉;傍晚日落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2.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 )A.比热容B.密度C.热值D.温度3. 图示为游乐场中在竖直面内转动的摩天轮,小红乘坐该摩天轮时速度大小不变,则她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 )A.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不变C.机械能增大D.机械能不变4. 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5.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内能为0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汽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C.存在温度差的两个物体相接触会发生热传递D.出笼的馒头变凉的过程中所含的热量在减少6. 2021年7月24日,我国射击选手杨倩在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夺得东京奥运会首金.气步枪是靠枪机储气装置内的高压气体击发弹丸,此过程能量转化与内燃机的哪个冲程相同(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7. 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数值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单位:J/(kg·℃)](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的高D.2 kg 的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4.2×105 J8.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小球从A 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减少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D.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9. 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坐在电火箱旁取暖,也可以跳绳使身体发热.前者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后者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人体的内能.(均填“做功”或“热传递”)10. 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1 kg的水和某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实验过程中,水和某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填“甲”或“乙”)物质是某种液体,此种液体的比热容为J/(kg·℃).[c水=4.2×103J/(kg·℃)]11. 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中的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比较a、b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有关.比较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12. 某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1 800 r/min,在1 s内,汽油机完成了个工作循环.如果汽油机在一段时间内消耗了500 g汽油,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J.(q汽油=4.6×107 J/kg) 13. 合理分类和利用垃圾可以保护环境、变废为宝.在一定条件下,1 t生活垃圾能“榨”出140 kg燃料油.若燃料油的热值为4.0×107J/kg,某城镇每天产生50 t生活垃圾,则这些垃圾“榨”出的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量为J.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热量的30%被500 m3、30 ℃的水吸收,则水温能升高℃.[c水=4.2×103J/(kg·℃),ρ水=1.0×103 kg/m3]三、实验探究题(第14小题14分,第15小题16分,共30分)14.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木块和斜面等.实验过程如图.(1)本实验是通过来反映钢球动能大小的.(2)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分析.(3)实验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让质量相同的钢球,从相同斜面(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实验现象表明:当质量一定时,钢球速度越大,动能越.这个结论可用来解释汽车(填“超速”或“超载”)带来的危害.(4)实验装置中,如果水平面光滑,能否完成本实验的探究内容?并说明理由: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装置.(1)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两个的容器里,用两盏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进行加热,升高温度时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以此来衡量谁的吸热能力更强.这样操作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前两空均填“相同”或“不同”)(2)在对水和煤油加热的方式上,有酒精灯和电加热器两种热源可供选择,选用更容易控制让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3)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水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煤油进行加热和记录.他们加热的水和煤油的初温、末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Δt表示、质量用m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P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量为Pt.此时要衡量水和煤油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四、计算题(共16分)1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烧杯中盛有质量为100 g、20 ℃的水,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至沸腾,假如完全燃烧酒精3 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0×107 J/kg](1)求水吸收的热量.(2)求此过程中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3)科学研究表明:1 g、100 ℃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 J的热量.水开始沸腾后持续观察沸腾现象,同时发现水的质量减少了5 g,求此过程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小.2.C3.C 小红乘坐摩天轮时,质量和速度都不变,故动能不变;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红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则机械能增大.4.A 物体内能的改变方式有热传递与做功.选项A中的情景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B、C、D中的情景均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5.C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0 ℃的冰块内能不为0,A错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汽缸内的燃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少,B错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这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即存在温度差,C正确;出笼的馒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描述,D错误.6.C7.D 水吸收的热量Q=c水mΔt=4.2×103J/(kg·℃)×2 kg×50 ℃=4.2×105 J.8.D 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O位置的过程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对小球的弹力水平向右,因此小球做加速运动,动能增加,同时弹簧的形变量逐渐变小,弹性势能减少;小球从O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对小球的弹力水平向左,因此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减少,同时弹簧的形变量逐渐变大,弹性势能增加,因此A、B错误.小球在O位置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此时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为零,因此C错误.由于水平台面光滑,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D正确.二、填空题9.热传递做功10.乙 2.1×10311.多所处的高度a、c12.15 2.3×10713.2.8×101140三、实验探究题14.(除标注外每空2分)(1)木块移动的距离(2)乙、丙(3)不同高度大超速(4)不能,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停下来(4分)解析:(1)该实验中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体现的,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大,说明钢球的动能越大,这里采用了转换的思想.(2)为了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速度相同,质量不同,即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相同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滚下,故选用乙、丙进行对比.(3)实验中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控制质量相同,速度不同,即让质量相同的钢球,从相同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实验现象表明:当质量一定时,钢球速度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这个结论可解释汽车超速带来的危害.(4)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为0,竖直方向上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木块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15.(除标注外每空2分)(1)相同 相同 控制变量法 (2)电加热器 (3)Pt mΔt (3分) 单位质量 1 ℃(3分)解析:(3)忽略热损失,则物质吸收的热量为Q =W =Pt ,根据Q =cm Δt 可知,c =Q mΔt =Pt mΔt ,据此可以得到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即单位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 1 ℃吸收的热量,这样就可以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了.四、计算题16.解:(1)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即需将水加热至100 ℃,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 (t -t 0)=4.2×103 J/(kg·℃)×0.1 kg×(100 ℃-20 ℃)=3.36×104J.(2)3 g 酒精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 放=m'q =3×10-3 kg×3.0×107 J/kg=9×104 J.酒精灯烧水的热效率η=Q 吸Q 放×100%=3.36×104J 9×104J ×100%≈37.3%.(3)1 g 、100 ℃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103 J 的热量,则5 g 、100 ℃的水汽化成同温度的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Q =5 g×2.26×103 J/g=1.13×104J.。
九年级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不同的运动物体,质量大的动能一定大B.只要物体发生了形变,它一定具有弹性势能C.同一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D.日夜奔流的河水只有动能没有势能2.下列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力划火柴,火柴点燃B.内燃机正在工作C.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D.烧红的铁块慢慢被冷却3.一杯酒精烧掉一半以后,剩下的酒精()A.热值与比热容都减半B.热值与比热容都不变C.热值不变,比热容都减半D.热值减半,比热容不变4.给自行车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少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增加C.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D.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减少5.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放在桌面上实验用的一根弹簧B.空中来回摆动的秋千C.钟表内(机械钟)卷紧的发条D.上课实验用的橡皮泥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体被举到相同的高度,其势能是相同的.B.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C.两个物体相比,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较大.D.运动速度不同的物体,其动能可能相同7.四冲程柴油机的飞轮转速是1800转/分,则每秒内柴油机做功()A.5次;B.7.5次;C.15次;D.30次8.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就越大B.物体的温度降低,具有内能减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D.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9.煤油的热值大于酒精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煤油比酒精含有的热量多B.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煤油放出的热量要多些C.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煤油和酒精,利用煤油刚好能烧开一壶水,那么利用酒精则不能烧开这壶水(效率相同条件下)D.通风条件越好,供氧越充足,两种燃料的热值就越大10.如图所示,这是某个内燃机的()A.压缩冲程,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压缩冲程,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做功冲程,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做功冲程,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1.甲、乙两块铜,温度相同,甲的质量是乙的两倍,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A.甲的内能减少B.乙的内能减少C.它们的内能都不变D.无法判断12.假设一架战斗机正在空中某一高度做匀速飞行,另一架空中加油机给其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少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13.一箱子货物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箱子的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一定不变B.箱子的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一定不变C.箱子的机械能可能改变,动能可能改变D.箱子的机械能一定不变,动能可能改变14.有甲、乙两种物质,其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那么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可能是()A、2∶3,10∶1B、3∶2,1∶10C、5∶3,2∶5D、3∶5,5∶2二、填空题15.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叠作业本,具有30J的重力势能,则这些作业本的动能是__________J,机械能是__________J.16.如图所示为技巧运动中的绷床比赛,把运动员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他从高处落下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在与绷床接触前,运动员的能向能转化,在到最低点时,全部转化为绷床的能.17.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2∶1,质量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等,则甲、乙升高的温度之比为________;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___________.18.在冬天,为了取暖,每小时需给某房间供热4.2×106J的热量.若流进散热器的水的温度是80℃,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0℃,由此可知每天有________kg的水流经散热器.在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式工程中,西部地区天然气被输送到缺乏能源的东部地区.天然气与煤相比,从热学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从环保角度分析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天然气、煤的热值分别为1.14×108J/kg、3×107J/kg)19.“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有,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________;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_______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20.热机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能的装置,在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中,燃气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温度_________.21.如图,木球从斜槽滚入水平槽,接触弹簧片时把弹簧片压弯.紧接着,弹簧片恢复原状把木球弹回,这一过程中弹簧片的_______能转化为木球的_________能.22.用火烤一下冰块,冰块会熔化,这是用方法使冰熔化的,其实质是能量的_ ;将冰块沿粗糙的地面拖一段距离,冰块也会熔化,这是用方法使冰熔化的,其实质是能量的.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________.23.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后,则升高的温度△t铜____△t铁;如果它们升高的温度相等,则吸收的热量Q铜_____Q铁(填<、=、>,已知C铜<C铁).24.将1kg80℃的热水倒入2kg20℃的冷水中,不计热损失,达到热平衡时,水的混合温度是℃.25.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是4∶1,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它们加热,设酒精灯放出的热量都被它们吸收,甲、乙两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若甲的比热容是0.4×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26.如图,在一个广口厚玻璃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住,通过塞上的孔向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时,可以看到瓶中上出现_________,这是因为瓶内空气对塞子________,将_________能转化为塞子的_________能,所以瓶内空气温度降低,使水蒸气________而成的.27.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0月17日凌晨,绕地球飞行了5天77圈的“神舟六号”飞船载着巡天归来的航天员成功着陆!现在请回答下列问题:(1)火箭的燃料主要使用液态氢是因为它的热值_______(填“大”或“小”).(2)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_______能转化过来的.(3)飞船在轨道上离地面最近点200km,最远点350km.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飞船的速度______,势能_____.(4)飞船返回大气层时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如图),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因此给飞船降温十分重要.一种重要的降温方式就是“烧蚀防热”:在飞船表面涂有一层高分子固体材料,让这些材料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吸收热量.28.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___________填写Ⅰ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水的质量为 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四、计算题29.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取500g水放在烧杯中,测得水的温度为20℃,然后点燃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并将温度计插在水中观察水温变化,当温度计的示数恰为70℃时,消耗了10g酒精.(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1) 请计算出实验中水吸收了多少热量?(2)实验中消耗的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3) 比较一下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水吸收的热量的大小关系,分析一下原因.(写出两点)30.2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被水吸收,可使多少千克40℃水煮沸?(煤气的热值是4.2×107J/kg )(当时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31.太阳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1m 2地面上在1s 内平均得到的太阳辐射能约为1.0×103J.小明同学家最近想买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在参考了以上资料后,他又在网上下载了该型号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版宣传广告和关于水的一些知识说明,如图所示.(1)小明家每天用完贮水器一箱热水(1L=10-3m 3),当太阳光照射地面时,用这种热水器将这些水从25℃加热到45℃,需要多长时间?(2)对比用效率为30%的烟煤炉烧同样多的热水,小明家每天可节约多少烟煤(煤烟的热值为3×107J/kg )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C5.C6.D7.C8.D9.C 10.C 11.B 12.D 13.B 14.C二、填空题15.0 30 16.重力势 动 弹性势 17.1:6 6:1 18.100 热值大 污染小19.热量 比热容 20.内 机械 减小 降低 21.弹性势能 动 22.热传递 转移 做功 转化 23.> < 24.40 25.3.2×103J/(kg ·℃)三、实验题26.白汽 做功 内 机械 液化27.(1)大(2)增大 内(3)减小 增加(4)机械 内28.Ⅰ 热牛奶和水温相同的温度 6.3×104J四、计算题29. (1)1.05×105J (2)3×105J(3)酒精不一定能完全燃烧,酒精产生的热量不能被水完全吸收 30.200kg 31.(1)14000s (2)0.93kg贮水器容积(V) 100L 集热管的采光面积(S) 1.5m 2 效率(η) 40% 使用年限(τ) 15年 水在4℃以上为热胀冷缩,而在0~4℃之间为热缩冷胀。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同步练习1. 下列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B.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C.给玩具车的发条上劲,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D.拉满的弓将箭射出去,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2.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于2019年4月20日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上太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火箭使用液氢燃料,主要是利用了液氢的比热容大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将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C.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其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大D.北斗导航卫星加速升空过程中,其惯性增大3. 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电炉丝通电后变热B.晒太阳感到暖和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壁变热D.一壶水在煤气炉上加热,温度升高4.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水加热,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增大B.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C.软木塞的机械能转化为水蒸气的内能D.能量的转化形式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5. 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弯折铁丝发烫B.臀部摩擦发热C.蒸汽顶起壶盖D.压缩点燃棉花6. 在高速公路长下坡路段的外侧,常设有如图所示的避险车道,供刹车失灵的车辆自救,当失控车辆冲上该车道时,可以被强制减速停车,避免发生交通事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避险车道的路面应当较为粗糙B.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汽车冲上避险车道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保持不变D.汽车冲上避险车道到达最高点时,动能最大7.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着陆器搭载“祝融号”火星车,经过“大气摩擦—降落伞—反推力”等制动方式减速后,成功着陆火星的平坦区域.关于着陆器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降落伞减速的过程中其惯性逐渐减小B.减速着陆过程中,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着陆后,着陆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与大气摩擦减速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 “跑酷”是一项时尚极限运动,跑酷者完全依靠自身的身体素质,在房屋、栏杆等日常设施之间跳跃、空翻、奔跑,令人惊叹不已,关于“跑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跑酷者向上跃起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B.跑酷者从高处向前下方跳跃落地时往往不立即停下来,而是立即顺势前滚,是因为人具有惯性C.跑酷者用力向下按栏杆,身体就会向上跳跃,这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跑酷者空翻时在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9. 一木块从斜面上匀速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只受到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下滑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下滑过程中,木块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下滑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减小10. 如图是2021年开封市市长杯中学篮球比赛的场景,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篮球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球与接触面的压强B.运动员投篮出手后,篮球能继续飞行是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C.运动员运球过人,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D.篮球撞击地面的过程中,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1. 我国自行设计的“神舟六号”飞船在完成任务后,返回舱返回大气层中,由于与大气发生剧烈摩擦,返回舱就象一个大火球,返回舱在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C.机械能不变,内能增加D.机械能增加,内能减少12. 2020年11月24日04时30分,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人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加速升空时,探测器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火箭加速升空时,火箭的质量一直不变C.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通过做功使内能增加D.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这种“白气”是水蒸气13.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用酒精灯给烧杯里的水加热B.火药的燃气把炮弹从炮膛里推出来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筒壁会热起来D.烧红的铁块慢慢地变凉了14. 一个木块从粗糙的斜面滑下(匀速),则它的()A.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B.机械能增大,内能减小C.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D.机械能、内能都不变15. 下列实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陨石坠人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B.点燃的火箭飞向太空C.内燃机的活塞在燃气推动下运动D.夏天,广场上的石凳被晒得发烫16. 下列现象中,属于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的温度不断升高B.运载火箭点燃后腾空而起C.火药燃气把弹头从枪膛里射出去D.放在火炉上的铁棒一会变热了17. 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通过电风扇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B.电流通过白炽灯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C.电流通过电风扇做功时,电能的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D.电流通过白炽灯做功时,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18. 对下列现象中能量转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电动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摩擦生热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篮球撞击篮板被反弹回来,反弹过程中是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19.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是从外界吸收热量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会增大20. 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B.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D.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21. 2020年6月23日上午,长征三号火箭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火箭在大气层中高速飞行时,外壳与空气剧烈摩擦,将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会使外壳温度升高,为防止内部温度过高,火箭采用________(选填“导热性”或“隔热性”)好的新型陶瓷作为防护层.22. 从楼顶释放一小球,则小球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其________能主要转化为小球的________能,在此转化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保持不变”).23. 2020年5月5日18时00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然后进入预定轨道.5月8日13时49分,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新飞船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载人飞船试验船的动能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少”).在返回舱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会与大气摩擦,返回舱的部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24. “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变害为宝,比如可以建立发电站利用海啸具有的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为人类服务.(以上两空选填“核能”、“机械能”或“电能”)25. 麦秸杆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利用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某研究小组将干燥的秸秆,在1.2×106Pa压强下制成秸秆煤.1.2×106Pa的物理意义是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所受压力为________N;秸秆煤的热值为2.2×107J/kg完全燃烧1kg秸秆煤可以放出________J的热量.26. 如图所示,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次飞行试验,该火箭采用液氢作为燃料的原因是其________较大;在火箭发射台的底部建有一个大水池,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喷到池水里,升腾起巨大的“白雾”,这是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火箭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不考虑燃料损耗),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解答】解:A.拦河大坝使上游的水位升高,水的质量增大,提高了水的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合题意;B.人造卫星从近地点飞向远地点时,质量不变,速度减小,相对高度增大,则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C.给玩具车的发条上劲,弹性形变增大,弹性势能增大,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故C正确,不合题意;D.弯弓射箭,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2.C【解析】(1)热值是指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释放的能量,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2)根据消耗能量与得到能量是什么来判断能量的转化情况;(3)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根据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即可;(4)惯性使物体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只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
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 为水平面,AP 段长为L ,表面光滑;PQ 段粗糙,实验开始时,木块的细绳拉直,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P 点,质量为m 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将木块从P 向右拉至A ,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 点,PB 长为x 。
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
(1)木块在AB 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功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木块经过PB 段内能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2)观察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小明提出猜想: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
他提出猜想的生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重物100g m =,木块900g M =,改变木块从P 点右移的距离L ,测得一组数据,记录如下:(g 取10N/kg ) 序号 1 2 3 4 5 6 PA 的长/m L0.1 0.15 0.2 0.35 0.45 0.5 木块在P 点的速度平方()221/m s v -⋅ 0.2 0.3 0.4 0.7 0.9 1.0①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212mv ,分析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的重力做功的多少,可知猜想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在AP 段滑行的过程中,该系统(重物和木块)的机械能____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②利用实验信息分析,当0.7m L =时,木块M 在P 点获得的动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J ;(4)如果上述结论具有普遍性,则一个物体从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如图所示,甲、乙、丙图中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初温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____两图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三个烧杯中a、b液体的质量必须___(填“相等”或“不相等”);(2)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燃料加热前液体温度/℃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燃料的热值/(J/kg)12040 2.4×1062203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为_____J,燃料2的热值是____J/kg;(3)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加热时间/min0123456液体a25262728293031液体b25272932343638可知道:对液体a和液体b都加热6min,液体a吸收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__。
【答案】甲乙甲丙相等 4.8×104 1.2×106等于液体a【解析】【分析】【详解】(1)[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用不同的燃料给相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
[2]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用相同的燃料给不同的液体加热,所以应选择甲丙两图进行实验。
[3]在实验中用上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所以要探究不同燃料的热值,除了燃料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控制相同,即液体的种类及其质量、初温要相同;同理要探究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时,除了液体种类不同,其它物理量要相同,即热源、燃料的质量要相同。
(2)[4]由表格数据知,完全燃烧20g燃料1放出的热量Q放=m1q1=0.02kg×2.4×106J/kg=4.8×104J[5]完全燃烧10g燃料1放出的热量4414.8101J2J122.410Q Q===⨯⨯⨯放放而甲图中,液体a吸收的热量等于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设液体的质量为m,据Q吸=cm(t-t0)得,液体a的比热容()34110J22.4 1.210J()(0)40QQcm t t m t t m m⨯====--⋅⨯-吸放℃℃乙图中,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2 =Q吸2=cm(t'-t0')=341.210J(3020) 1.210Jmm⋅-=⨯⨯⋅℃℃则燃料2的热值4621.210J1.210J/kg0.01kgQqm⨯===⨯放2燃料(3)[6][7]在甲和丙中,用相同的热源给液体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则a、b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13.1物体的内能一、单选题1.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大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2.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C 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3.下列关于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B.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一定高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可能不变4.两个物体发生热传递,必须有不同的()A.热量B.温度C.质量D.高度5.下列事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热水袋暖手B.玩滑梯,臀部发热C.钻木取火D.压缩空气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锯条的温度升高D.人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7.一块冰正在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增加,因为一定吸收了热量B.内能不变,因为温度不变C.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D.因为温度保持在0℃,所以内能为08.一杯80℃的热水,放在26℃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温度降至26℃,部分热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关于这个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杯中水的质量保持不变B.水温降至26℃后不再汽化C.热水分子动能保持不变D.杯中热水的内能减少了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在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一定减少,低温物体内能一定增加B.某一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增加,其内能就一定会增加C.温度低于0 ℃的物体一定不具有内能D.当物体内能增加时,物体的温度就一定会上升10.如图是比较不同材料保温性能实验时,保温材料①和②内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所获取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第120min时两材料与测温物质的热传递将停止B.材料②的保温性能比材料①的要好C.实验时的室温约为80℃D.材料①的导热性能比材料②的要好二、填空题11.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___ ; 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分子势能.物体内所有以上两种能量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12.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________.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________.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________;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13.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物体吸热升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生活中我们要勤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一股香味,这是_______现象;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在56℃的环境中30分钟就可以被灭活,所以我们对于日常生活中使用毛巾、餐具等要进行高温消毒,这是利用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理《机械能和内能》专项复习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现象中,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
B.煮饭时,看见饭粒在水中翻滚
C.相同的盐放入冷水中很长时间才能溶解完,放入热水中很快就溶解完了
D.花丛中闻到花的香味
2.以下四种器材中,可利用形变产生的弹性势能做功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 B.机械手表 C.衣服夹子 D.沙发床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的冰没有内能
B.具有内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同时具有内能
D.没有机械能的物体必定没有内能
4.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沿一粗糙斜面匀速下滑,那么它的 ( )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B.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5.如图2所示,挂着标语的氢气球在太阳照射下,温度升高,体积膨胀,保
持不变的是 ( )
A.气球内氢气的内能 B.气球内氢气的密度
C.气球受到的浮力 D.气球受到的重力
6.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4,吸收的热量之比为3:2,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1,如果无物态变化,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 ( )
A.1:2 B.2:1 C.1:4 D.3:1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甲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内能大
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但它们的内能可能不同
C.1 g、0℃的冰与l g、0℃的水的内能相同
D.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B.物体不对外界做功,外界也不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不变
C.一个物体不吸热也不放热,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9.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
A .冬天对手“呵气”,手感到暖和
B .两手相互搓擦,手感到暖和
C .围着火炉烤火,身体感到暖和
D .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10.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座摩天大厦在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两架大型民航客机撞击后起火,并相继坍塌,举世震惊,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有关专家分析,飞机上的航空燃油燃烧,使钢材在高温下变软,强度迅速降低,这是大厦坍塌的主要原因.飞机爆炸后燃油燃烧时能的转化为 ( )
A .化学能转变为内能
B .内能转变为化学能
C .机械能转变为内能
D .动能转变为内能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7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下列物理现象中,利用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有
a .锯条在石头上反复摩擦,锯条变得烫手
b .烧红的铁块投入冷水中,铁块逐渐变冷
c .倒人杯中的热开水,逐渐变成凉开水
d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壁变热
e .烧开水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f .围着火炉烤火感到暖和
12.“钻木取火”是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当人用力越大,钻得越快,火就越容易取得,这表
明 越多,内能增加得也越多,因此,可以用 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13.前进中的汽车,关掉油门后仍能向前滑动一段距离才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它们的
能转化为 能.
14.如图3所示,原长为L 的软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球,从位置A
处释放时,弹簧长仍为L ,小球从A 运动到最低位置B 的过程中,
能减小, 能和 能增加.
15.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时候,臀部有灼热感,这是用 的方法改变小
孩臀部的内能的;家庭炒菜的时候,勺把会变热,这是用 的方法改
变勺把内能的.
16.氢气的热值是8
1.410J ⨯/kg ,燃烧产物不污染环境,是一种新型能源.我
国于1980年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辆以氢气为动力的汽车,若这种汽车行驶1小时需1.68810J ⨯的热量,则每小时需要消耗氢气 kg .(不计热量损失)
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7.(10分)如图4所示是一个演示实验的插图,请回答: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2)该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是 ;
(3)该实验是通过钢球对木块 来研究钢球在A 位置时的动能大小;
(4)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在 相同时, 越大,动能就越大; (5)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在 相同时, 越大,动能就越大.
18.(6分)如图5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有一块浸透
乙醚的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立即燃烧起来.
(1)这个实验说明了 .如果
将活塞慢慢压下去,硝化棉可能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
(2)如图5乙所示是一个滚摆的演示实验,它说明了 .
四、简答题(8分)
19.(8分)小明特别爱吃云南传统小吃“过桥米线”,其烹饪方法是:将刚沸腾的鸡汤盛到一个大碗里,然后舀一勺热油进碗里,在汤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膜.此时将事先备好的生肉片等生食依次放进碗里,令人惊奇的是从表面看去连热气都不冒的汤实际上却将生肉片烫熟了.
请你应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对上文中所描述的有关物理现象作出合理正确的解释.(要求说
出并解释两个物理现象)
五、计算题(共22分)
20.(10分)质量是200 g 的煤油,吸收了1.264
10J ⨯的热量,温度升高到50℃,则煤油的初始温度是多少?[ 32.110c =⨯煤油J /(kg ·℃)]
21.(12分)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严寒中只能靠点火柴取暖.一根火柴的质量约0.065 g ,火柴的热值约为71.210⨯J /kg ,问:一根火柴完全燃烧能使1 m 3空气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3 kg /m 3,比热容为1⨯103
J /(kg ·℃)]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D 6.B 7.B 8.A 9.B 10.A
11.a d e b c f
12.做功做功做功多少
13.机械内
14.重力势动弹性势
15.做功热传递
16.1.2
17.(1)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控制变量法(3)做功 (4)速度质量 (5)质量速度
18.(1)外力对物体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压缩时间长,热量通过热传递散失了,硝化棉达不到燃点 (2)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19.(1)“汤的表面上很快就形成一层厚厚的油膜”,因为油的密度小于汤的密度,油浮在汤的表面上形成油膜. (2)“从表面上看去连热气都不冒的汤”,是因为油膜减小了
汤与空气的接触面,有效地减缓了汤的蒸发,所以不见冒热气. (3)“连热气都不冒的汤实际上却将生肉片烫熟了”,汤的实际温度很高,发生热传递,肉片吸热升温,内能增加被烫熟了.
20.初温t0=20℃
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