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试卷Microsoft Word 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02.50 KB
- 文档页数:4
⼤学物理(下)考试题库MicrosoftWord⽂档(1)14汇总⼤学物理(下)试题库第九章静电场知识点1: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定存在电场;B :电场是⼀种物质;C :电荷间的相互作⽤是通过电场⽽产⽣的;D :电荷间的相互作⽤是⼀种超距作⽤。
2、【】电场中有⼀点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放在P 点的检验电荷的电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B :若P 点没有试探电荷,则P 点场强为零;C : P 点的场强越⼤,则同⼀电荷在P 点受到的电场⼒越⼤;D : P 点的场强⽅向为就是放在该点的电荷受电场⼒的⽅向 3、【】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沿着电场线的⽅向电场强度越来越⼩; B :在没有电荷的地⽅,电场线不会中⽌;C :电场线是⼈们假设的,⽤以形象表⽰电场的强弱和⽅向,客观上并不存在:D :电场线是始于正电荷或⽆穷远,⽌于负电荷或⽆穷远。
4、【】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静电场的是: A :物质性; B :叠加性;C :涡旋性;D :对其中的电荷有⼒的作⽤。
5、【】在坐标原点放⼀正电荷Q ,它在P 点(x=+1, y=0)产⽣的电场强度为E.现在,另外有⼀个负电荷-2Q ,试问应将它放在什么位置才能使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零? (A) x 轴上x>1. (B) x 轴上0(C) x 轴上x<0. (D) y 轴上y>06、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分布函数为:E= ___________________。
7、半径为R ,电量为Q 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圆⼼O 点的电场强度E=_____ 。
8、【】两个点电荷21q q 和固定在⼀条直线上。
相距为d ,把第三个点电荷3q 放在21,q q 的延长线上,与2q 相距为d ,故使3q 保持静⽌,则(A )212q q = (B )212q q -=(C )214q q -= (D )2122q q -=9、如图⼀半径为R 的带有⼀缺⼝的细圆环,缺⼝长度为d (d<场强⼤⼩E =__________,场强⽅向为___________ 。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____的关系;同组的小明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_____(选填“能”或“不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该实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2)小明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____(填写编号)的三根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钢琴弦J,它的长度应该为________cm、横截面积为_______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
【答案】琴弦长短能控制变量法 A、B、C 80 1.02实验次数较多,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得出结论比较可靠【解析】【分析】【详解】(1)[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2]选用A、D、F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长度不同相同,也可以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
[3]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为控制变量法。
(2)[4]选用A、B、C三根琴弦,它们的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相同,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
2021年高考理综物理真题试卷(全国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8题;共48分)1.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处,上部架在横杆上。
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使得平板与底座之间的夹角θ可变。
将小物块由平板与竖直杆交点Q处静止释放,物块沿平板从Q点滑至P点所用的时间t与夹角θ的大小有关。
若由30°逐渐增大至60°,物块的下滑时间t将()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D【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解析】【解答】设PQ的水平距离为L,由运动学公式可知Lcosθ=12gsinθt2可得t2=4Lgsin2θ可知θ=45°时,t 有最小值,故当θ从由30°逐渐增大至60°时下滑时间t先减小后增大。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斜面夹角一定时,物块在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利用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出时间最短的夹角,进而判别下滑时间的大小变化。
2.“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
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
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50r/s,此时纽扣上距离中心1cm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A. 10m/s2B. 100m/s2C. 1000m/s2D. 10000m/s2【答案】C【考点】向心加速度【解析】【解答】纽扣在转动过程中ω=2πn=100πrad/s由向心加速度a=ω2r≈1000m/s2故答案为:C。
【分析】已知转速可以求出纽扣其角速度的大小,结合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可以求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3.两足够长直导线均折成直角,按图示方式放置在同一平面内,EO与O′Q在一条直线上,PO′与OF 在一条直线上,两导线相互绝缘,通有相等的电流I,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机密★启用前2024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物 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年是中国航天大年,神舟十八号、嫦娥六号等已陆续飞天,部分航天器装载了具有抗干扰性强的核电池。
已知9038Sr 衰变为9039Y 的半衰期约为29年;23894Pu 衰变为23492U 的半衰期约87年。
现用相同数目的9038Sr 和23894Pu 各做一块核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038Sr 衰变为9039Y 时产生α粒子B. 23894Pu 衰变为23492U 时产生β粒子C. 50年后,剩余的9038Sr 数目大于23894Pu 的数目D. 87年后,剩余的9038Sr 数目小于23894Pu 的数目2. 如图所示,国产人形机器人“天工”能平稳通过斜坡。
若它可以在倾角不大于30°的斜坡上稳定地站立和行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它的脚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能小于 A. 21 B. 33 C. 22 D. 23 3. 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有一木板,其下端与斜面上A 点距离为L 。
木板由静止释放,若木板长度L ,通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t 1;若木板长度为2L ,通过A 点的时间间隔为★t 2。
★t 2:★t 1为A. (3-1):(2-1)B. (3-2):(2-1)C. (3+1):(2+1)D. (3+2):(2+1)4.检测球形滚珠直径是否合格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标准滚珠a 与待测滚珠b 、c 放置在两块平板玻璃之间,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平板玻璃,形成如图乙所示的干涉条纹。
⼤学物理试题+Microsoft+Word+⽂档2005~2006第⼀学期《⼤学物理》农科考试试卷 (B)⼀、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画 “∨”,错误的画“×”,1’×10=10分)1.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不包括场,场仅是传递物质间相互作⽤的媒质。
………………………………………………………………………() 2. 实物的基本形态只有三种:固体、液体和⽓体。
………………………() 3. 伯努利⽅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理想流体作定常流动中的体现。
……() 4. ⽑细现象是由液体的表⾯张⼒引起的。
………………………………() 5. 当理想⽓体的状态改变时,内能⼀定跟着发⽣改变。
………………()6. 对单个⽓体分⼦说它的温度是没有意义的,⽽说它的压强是有意义的。
………………………………………………………………………() 7. 作简谐振动时,位移、速度、加速度不能同时为零。
…………………() 8. 孤⽴系统经历绝热过程(d Q = 0)其熵变⼀定为零。
………………()9. 明条纹的亮度随着⼲涉级数的增⼤⽽减⼩,是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显著特点;…………………………………………………………………()10. ⾃然光从双折射晶体射出后,就⽆所谓o 光和e 光,仅仅表⽰两束线偏振光。
……………………………………………………………………()⼆、单项选择题(2’×10=20分)1. 如图所⽰,圆柱形容器内盛有40 cm⾼的⽔,侧壁上分别在10 cm 和30 cm ⾼处开有两同样⼤⼩的⼩孔,则从上、下两孔中流出⽔体积流量之⽐为()A. 1:3 ;B. 1:3;C. 3:1 ;D.3:1 ;2. 在⼀⽔平放置的⽑细管中有⼀润湿管壁的⼩液滴,该液滴左右两端是对称的凹形弯曲液⾯,今在左端稍加⼀压强,则我们会看到()A. 液滴右移;B. 右端曲⾯形状改变;C. 左端曲⾯形状改变;D. 液滴不移动且曲⾯形状不变化3.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为() A. 系统从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B. 热量可以从⾼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能从低温物体传到⾼温物体;C. 热机效率的⼀般表达式为1212/1/1T T Q Q -=-=η;D. 克劳修斯表述指出了热传导的不可逆性;4. 两个容器分别装有氮⽓和⼆氧化碳,它们的温度相同,则() A. 内能必然相等;B. 分⼦的平均速率必然相等;C. 分⼦的最概然速率必然相等;D.分⼦的平均平动动能必然相等;5. 两个质点作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它们在振幅⼀半的地⽅相遇,但运动⽅向相反,则两者之间的相位差为()A. 2π/3 ;B. π/2 ;C. π/3 ;D. π;单选题16. 频率为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 ·s -1 的平⾯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则此两点相距为()A. 2m ;B. 2.19m ;C. 0.5m ;D. 28.6m ;7. 如图所⽰,⼀平⾏膜的折射率为n 2,其上⽅空间的折射率为n 1,其下⽅空间的折射率为n 3,则()A. 若n 1λk e n =+222的条件,透射光增强;B. 若n 1>n 2>n 3,满⾜λk e n =22的条件,透射光增强;C. 若n 1>n 2n 1n 3,满⾜λλ222的条件,D. 若透射光增强; 8. 根据空⽓劈尖等厚⼲涉原理,可检测⼯件的平整度,如图所⽰,判断⼯件a 处是() A. 凹下; B. 凸起;C. 平整;D. ⽆法判断;9. ⾃然光以π/3的⼊射⾓照射到⼀透明介质表⾯,反射光为线偏振光,则()A.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为π/6;B. 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为π/6;C. 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不能确定;D.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折射⾓不能确定;10. ⼀束⾃然光通过两个偏振⽚后,测得透射光强为零,这是因为()A. 起偏器与检偏器位置颠倒;B. 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向平⾏;C. 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向夹⾓为45°;D.起偏器与检偏器的偏振化⽅向垂直;三、填空题(2’×10=20分)1. 半径为R ,表⾯张⼒系数为α的肥皂泡内空⽓的计⽰压强为,肥皂膜内液体的压强为(设⼤⽓压强为P 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达标试卷(word可编辑)(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小明对一些物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最符合实际的是()A .中学生一只鞋的长度约为20dmB .自来水管流出水的温度约为90℃C .一满瓶酱油的质量约为6kgD .一扇门的高度约为2.5m2、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B .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0℃C .中学生100m赛跑的成绩约14秒D .人的听觉范围是2Hz-20000Hz3、下列关于中考体育测试所估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 .测试所用实心球的质量约为2kgB .测试立定跳远满分成绩约为4mC .1000m测试所用时间约为50sD .某同学800m测试后心脏每秒跳动约为70次4、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kg左右B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5cmC .小敏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m/sD .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2℃5、为倡导疫情期间卫生防疫要求,某班同学将中华传统“夸赞礼”按人体比例绘制成图示宣传画。
图中行“夸赞礼”两位同学的面部间距d约为()A .0.6mB .1.8mC .3mD .4.5m6、下列实验中都需要测多组数据,其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A .研究光的反射规律B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C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D .研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生活的是()A .—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B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C .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D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为50N8、以你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经验估计,以下与实际情况较为接近的是()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10sC .初中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100kg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2、(1)小红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数是 cm。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试卷(word版含答案)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情景,回答问题:(1)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2)如图②所示,从左向右敲击瓶子时,各瓶发音的音调变化是:________.(选填“由高变低”或“由低变高”)(3)如图③所示,用手指轻叩课桌,使正坐在对面的同学刚好听不到叩击声,再让对面的同学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4)如图④所示,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将瓶内的空气不断抽出时,手机铃声逐渐变小.由这个实验事实得到的推论是:________.(5)如图⑤所示,我们把水倒入瓶中时,通常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瓶中水的多少.【答案】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由高变低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真空不能传声音调变化【解析】【详解】(1)小纸片的跳动是由于扬声器振动造成的,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原因正是由于里边纸盆的振动;所以如图①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2)敲击瓶子时,声音主要是瓶身和水柱振动发出的,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向右敲打瓶子,音调由高变低;(3)敲课桌的另一端的时候,耳朵贴在桌面上是靠固体传播声音;耳朵离开桌子的时候靠空气传播声音,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所以耳朵紧贴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轻叩课桌,这时对面的同学则能听到叩击声.(4)当用抽气机不断抽气时,手机播放的音乐声逐渐减弱,经过科学推理可得:真空不能传声;(5)往暖水瓶中灌水时,是由暖水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水越来越多,空气柱越来越短,越容易振动,音调越高.所以可以通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化来判断暖水瓶中水的多少.2.小玉所在物理实验小组首先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一:用手摸喉头,发声时,喉头在振动。
实验二: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动,发声时,感觉梳子在振动。
物理测试试题卷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答得0分。
共计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t Cm Q ∆=可知,只要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 .只要对物体做功,其温度一定升高C .只要对物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大D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2、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 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
假设甲、乙两地原采用500kV 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 。
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 特高压输电,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A .P/4B .P/2C .2PD .4P3、通常情况下,列车所受阻力f 与车速v 的平方成正比,即f =kv 2.如果相同的两列车分别以v 1=120km /h 和v 2=40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两列车机车功率大小之比P 1∶P 2等于:A .3∶1B .9∶1C .27∶1D .81∶l4、已知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光滑重球。
将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小车保持静止时重球与压敏电阻和挡板间无挤压且电流表A 的示数为0I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电流表A 的示数大于0I ,则小车一定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B .若电流表A 的示数等于0I ,则小车一定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C .若电流表A 的示数等于0I ,则小车可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电流表A 的示数大于0I ,则小车一定向右做加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一重量为G 的探空气球在匀速下降,若气球所受浮力大小为F 且始终保持不变,气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仅与速度大小有关。
现欲使该气球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匀速上升,则需从气球篮中减少的重量为:A.2(G-F )B.2F-GC.G-2FD.0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 1和R 3均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
高考物理试题计算题大题及答案解析(word 版)1. (15分)如图18(a )所示,一个电阻值为R ,匝数为n 的圆形金属线与阻值为2R 的电阻R 1连结成闭合回路。
线圈的半径为r 1 . 在线圈中半径为r 2的圆形区域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18(b )所示。
图线与横、纵轴的截距分别为t 0和B 0 . 导线的电阻不计。
求0至t 1时间内(1)通过电阻R 1上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2)通过电阻R 1上的电量q 及电阻R 1上产生的热量。
⑴ 00B B t t ∆=∆; B E n n s t t φ∆∆==⋅∆∆ 而22s r π= 11E I R R =+,得到202103nB r I Rt π= 电流方向为从b 到a⑵通过电阻1R 上的电量20211103nB r t q I t Rt π==; 1R 上的热量22242021111229n B r t Q I R t Rt π== 2.(17分)如图20所示,绝缘长方体B 置于水平面上,两端固定一对平行带电极板,极板间形成匀强电场E 。
长方体B 的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同)。
B 与极板的总质量B m =1.0kg.带正电的小滑块A 质量A m =0.60kg ,其受到的电场力大小F=1.2N.假设A 所带的电量不影响极板间的电场分布。
t=0时刻,小滑块A 从B 表面上的a 点以相对地面的速度A v =1.6m/s 向左运动,同时,B (连同极板)以相对地面的速度B v =0.40m/s 向右运动。
问(g 取10m/s 2)(1)A 和B 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2)若A 最远能到达b 点,a 、b 的距离L应为多少?从t=0时刻至A 运动到b 点时,摩擦力对B 做的功为多少?⑴A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2.0/A AFa m s m == 方向水平向右 B 刚开始运动时受电场力和摩擦力作用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电场力'1.2F F N ==摩擦力()0.8A B f m m g N μ=+=, B 刚开始运动时'22.0/B BF fa m s m +==方向水平向左⑵设B 从开始匀减速到零的时间为t 1,则有10.2BBv t s a == 此时间内B 运动的位移110.042B B v t s m == t 1时刻A 的速度11 1.2/0A A A v v a t m s =-=>,故此过程A 一直匀减速运动。
b
v
B
马龙二中2010-2011学年度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电场中a 、b 、c 三点的电场强度分别是E a =-5 N/C 、E b = 4 N/C 、E c =-1 N/C ,那么这三点的电场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a 、b 、c
B .b 、c 、a
C .c 、a 、b
D .a 、c 、b 2.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入匀强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为F ,则( ) A .F 的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相同 B .F 的方向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C .F 的方向一定与电流方向垂直,但不一定与磁场方向垂直
D .只有当电流与磁场垂直时,F 才和磁场方向垂直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一个以点电荷Q 为中心,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处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B .公式2
r kQ E =
中的Q 是放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的电量
C .公式E =q
F 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形成的电场
D .在公式2
2
1r
Q kQ F =
中,2
1r
kQ E =
是点电荷Q 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 2处的场强大小
4.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a 、b 两个电子从同一处沿垂直磁感线方向开始运动,a 的初速度为v ,b 的初速度为2v .则( )(不计电子重
力) A .a 先回到出发点 B .b 先回到出发点
C .a 、b 同时回到出发点
D .a 、b 不能回到出发点 5.关于静电场,以下几个说法正确的是 ( ) A .沿电场线方向各点电势可能相同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场强度一定是减小的 C .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不可能相同
D .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方向一定垂直该等势面 6.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B=
IL
F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磁场中某确定位置,
B 与F 成正比,与I 、L 的乘积成反比
B 、一小段能通电直导线在空间某处受磁场力F=0,那么该处的B 一定为零
C 、磁场中某处的B 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磁场力F 的方向相同
D 、一小段通电直导线放在B 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磁场力F 也一定为零
7.关于运动电荷和磁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电荷在某点不受洛仑兹力作用,这点的磁感应强度必为零
B 、电荷的运动方向、磁感应强度方向和电荷所受洛仑兹力的方向一定互相垂直
C 、电子射线由于受到垂直于它的磁场作用而偏转,这是因为洛仑兹力对电子做功的结果
D 、电荷与磁场力没有相对运动,电荷就一定不受磁场的作用力
8、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可看成点电荷),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当它们静止于空间某两点时,静电力大小为F 。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则它们间静电力的大小可能为( ) A 、
F 9
5 B 、
F 5
4 C 、
F 4
5 D 、
F 59
9、一负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从电场中的A 点运动到B 点,在此过程中该电荷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 、B 两点电场强度E A 、E B 及该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εA 、εB 之间的关系为( )
A 、E A =E
B B 、E A <E B
C 、εA =εB
D 、εA >εB
1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 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 的电
场中运动到N 点静止,则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 ) A 、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B 、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C 、M 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 点的电势
D 、小物块电势能的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二、填空题(11题3分、12题6分、13题4分14题6分)
11、真空中的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如果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把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如果保持带电量不变,将距离增大到原来的n 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 ;如果使每个点电荷的带电量都增加原来的n 倍,同时距离减小到原来的1/n ,则它们间的静电力为 。
12、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 、B 、C ,其中A 小球带有2.0×10-5C 的正电荷,小球B 、C 不带电。
现在让小球C 先和小球A 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 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 与小球C 接触后分开,最终三小球的带电量分别为q A = C ,q B = C ,q C = C 。
13.已知R 1是“4W ,100Ω”的电阻,R 2是“1W ,100Ω”的电阻,把它们串联接入A 、B 间电路,则A 、B 间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是 .
14.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之比为q
A ∶q
B =3∶1的带电粒子A 、B 先后以相同速度从同一点射入平行板电容器中,带电粒子偏转后打在同一极板上,水平飞行距离之比为x A ∶x B =1∶2,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飞行时间之比t A ∶t B = ,质量之比m A ∶m B = . (粒子不计重力)
答 题 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
11、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 14、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计算题(15题7分、16题10分、17题12分、18题12分) 15、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1m 、带电量相等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的大小为3.6×10-4N ,求每个电荷的带电量是元电荷的多少倍?
1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6.0V ,电源内电阻为2.0Ω,灯泡的灯丝电阻R =10Ω,
求:
(1)闭合开关后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经过10分钟,灯泡产生的热能是多少?
17.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静止在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下板16cm,两板间的电势差为300V,如果两板间的电势差突然减小到60V,则带电小球运动到极板上需多长时间?
18、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A、B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
E=4.0×102V/m,两板相距d=16㎝,板长L=30㎝。
一带电量
q=1.0×10-16C、质量m=1.0×10-22㎏的粒子沿平行于板方向从两板
的正中间射入电场后向着B板偏转,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求:
⑴粒子带何种电荷?
⑵要使粒子能飞出电场,粒子飞入电场时的速度v0至少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