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问卷}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调查报告(最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207
尊敬的参与者:您好!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结构的变革,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全球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特此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全球能源问题,并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男()女2. 您的年龄:()18岁以下()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以上3. 您所在的国家/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您的职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源消费与使用5. 您所在家庭每月能源消费总额(人民币):()1000元以下()1000-2000元()2000-3000元()3000-5000元()5000元以上6. 您家庭主要的能源消费类型:()电力()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能()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您认为以下哪种能源在未来最具发展潜力?()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核能()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您是否了解节能减排相关知识?()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不太了解()完全不了解9. 您认为以下哪种节能减排措施最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加强政策法规监管()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能源政策与市场10. 您认为以下哪种能源政策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最有利?()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提高能源科技创新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您认为以下哪种能源市场模式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最有利?()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混合型()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您对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持何种态度?()非常乐观()比较乐观()一般()不太乐观()非常悲观四、其他13. 您认为我国在应对全球能源问题方面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您对我国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请您在填写完毕后,将问卷提交给我们。
世界能源形势情况调查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世界能源形势情况调查报告世界能源形势情况调查报告政治法律系社会本081李巍2008722123世界能源形势情况调查报告引言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
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加重。
这就产生了一个今天人类必须面对的严峻的问题:能源危机离我们还有多远?应该怎么应对?撰写本文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能源现状以及目前用什么办法去解决能源问题。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
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
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
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
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
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
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
新能源调查报告近几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新能源因其低碳、高效的特点被广泛认可。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和前景进行调查分析。
一、新能源的发展现状目前,太阳能、风能和水能成为主流的新能源形式。
太阳能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不仅使用便捷,而且环保节能。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太阳能发电容量已经超过400千兆瓦,而中国以其巨大的人口和发展规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市场。
风能则通过风轮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其在发展速度和规模上都有极大突破。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位于英国,能为约60万居民提供清洁电力。
水能作为最早被利用的新能源形式之一,其利用水流驱动涡轮机发电。
挪威和巴西都是水能利用最为先进的国家,其水电站已经覆盖了大部分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清洁电力。
二、新能源的应用领域新能源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不同。
在电力领域,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已经在全球范围取得较大进展。
从家庭到工厂,从城市到乡村,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可以为不同规模的用户提供清洁、稳定的电力供应。
在交通领域,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的重要应用之一。
电动汽车以电能作为能源源,其具备零排放、减少噪音等优点,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而在工业领域,新能源则可以应用于工厂的热力供应、燃料替代等方面。
例如,利用太阳能热能进行工业热水供应,或者利用风能直接推动机械设备等等。
可以说,新能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将有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新能源的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领域也将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首先,在技术方面,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发电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和高效。
新材料的应用,如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将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同时,风力发电设备的技术改进和区域布局优化,将使风能发电更加经济可行。
其次,在政策层面,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
例如,中国推出的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技术进入该市场。
新能源产业调研报告根据最新数据,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解决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关键领域。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全球新能源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新能源投资额连续多年增长,2019年达到了1.9万亿美元,占全球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全球新能源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同时,各国政府也纷纷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政策,鼓励投资者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其次,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产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成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支柱。
此外,我国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包括强化政策扶持、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动产业升级等,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未来新能源产业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是技术升级和创新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能源产业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
其次是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政府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也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新能源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解决能源和环境双重挑战的关键领域。
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并且在未来仍面临着技术升级、市场竞争和政策稳定等挑战。
建议相关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能源产业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二、新能源产业概述新能源产业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等手段,为人类提供能源服务的产业。
根据能源类型不同,新能源产业可分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
三、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1.政策环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管理办法》等,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据统计,2020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930GW,同比增长19.7%。
3.技术水平: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2.8%,风电机组大型化、智能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4.产业链结构:中国新能源产业链完整,包括上游的原料生产、设备制造,中游的发电站建设、运营维护,以及下游的电力输送、销售等环节。
5.区域分布:中国新能源产业区域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
其中,华北地区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成熟,西北和华东地区则具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
四、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仍以投资驱动为主,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市场机制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新能源产业链上中下游发展不均衡,上游环节薄弱,中下游环节过于集中。
2.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尽管中国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方面仍存在短板。
此外,新能源产业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新能源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各国政府的重点任务。
新能源指的是可替代传统能源的、且具有环境友好性的能源类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本次报告旨在调查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以期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首先设计了一份针对公众的问卷调查,并通过社交媒体和邮件等渠道广泛推送。
同时,我们还拜访了多家新能源公司和研究机构,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新能源发展的看法和预测。
3. 调查结果3.1 公众意识和需求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公众对新能源的认识和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大部分受调查者表示认为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对其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表示赞赏。
此外,一些受访者还提到他们使用新能源产品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节约能源或减少能源开支。
3.2 新能源市场调查显示,新能源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市场的增长最为迅速。
新能源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调查还发现,政府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对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3 技术发展和创新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新能源市场快速增长的关键。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新能源公司和研究机构正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稳定的新能源技术。
例如,太阳能板的转换效率不断提升,风力发电机的性能也有了显著改善。
此外,一些新能源技术创新也不断涌现,如海洋能、氢能等。
3.4 挑战和未来发展调查还发现,新能源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新能源技术的成本在不断下降,但仍然相对较高,制约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
其次是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大规模能源储存的需求。
此外,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和对电网的影响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出新能源的巨大潜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新能源将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成为主要能源来源之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新能源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参考。
二、新能源产业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是指相对于传统能源而言,以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为主要特征的能源形式。
根据能源来源和利用方式的不同,新能源可分为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个类别。
三、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截至2021年,全球新能源市场规模已超过1.5万亿美元。
其中,太阳能和风能是市场规模最大的两个子行业,占据了新能源市场的主导地位。
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1. 技术进步: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使得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转换效率不断提高,成本逐渐降低,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2. 政策支持:各国政府纷纷出台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和措施,包括补贴政策、优惠税收等,为新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市场需求: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以及能源供应安全的考量,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
4. 国际合作:各国之间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共同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技术,促进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情况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截至2021年,中国的太阳能和风能装机容量均居全球首位。
同时,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包括国家补贴、土地使用优惠等,为新能源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新能源产业的挑战和问题1. 技术难题:新能源产业仍面临着技术突破和创新的挑战,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储能问题、生物质能的可持续供应等。
2. 市场竞争: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和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
【调研问卷模板】新能源发展情况问卷调查【调研问卷模板】新能源发展情况问卷调查本问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国内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高校开展新能源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企业在使用新能源方面的基本情况;公众对新能源基本知识的相关了解;以及新能源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希望您如实回答,在您觉得合适的答案上打钩(或者加粗),无法打钩(或加粗)的情况下,请在问题后输入选项。
以便我们做出最合理的分析,感谢配合。
1.基本信息. 您现在所在的城市. 省市您现在所在的学校或单位.2.您现在所在的城市污染状况如何?A十分严重B严重C一般D很好3.您现在的城市新能源普及程度如何?A很普及B比较少C没见过4.据您了解,您的大学有关于新能源方面的专业吗?A 有B没有C不知道5.您觉得高校是否应该都开办新能源方面的专业?A 是,可以培养更多这方面人才B是,可以试点总结经验C 否,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特色D 否,有些高校缺乏资源6.您对新能源有多深的了解?A 从未了解B 知道,但从未关注C 了解一些D 做过深入采访7.你觉得人类多久能消耗完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A 几年B几十年C 几百年D永远不会8.您通常是经由那些渠道得到新能源的倡导?A 电视B 广播C宣传单D报刊杂志9.您认为新能源包括哪些类型?A 太阳能B地热能C谁能D 天然气10.你认为未来中国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现在____。
A明显增大B保持不变C略有减少D不太清楚11.您觉得新能源的“新”主要体现在()A污染小B可循环利用C便宜D 易于制取12.您认为新能源有哪些缺点(多选)() A转化效率低B设备成本高C占地面积大D受电气影响大13.您认为新能源最适用于以下哪个方面()ABCD14.你对新能源改善空气质量的看法是()A 公共发电B航天等高科技领域C日常生活设施D 交通工具等动力设施15.新能源与旧能源相比,你更倾向于()A 不清楚B大力提倡,逐步推广C不很明显D理未易明,暂时搁置16.假如给你机会选择从事新能源行业,你会选择哪一种?A风能B太阳能C生物质能D放弃选择17.(已经工作的回答)据您了解,您的企业有涉及新能源方面的业务吗?A有B没有不知道D——18.您觉得以下哪种新能源在未来几年内可以得到迅速发展?A太阳能B风能C其他D——19.在您日常生活中,是否接触或者使用过利用新能源方面的产品?A有B 没有C不确定D——20.您觉得国内当下新能源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可多选).A缺乏何新技术和人才B政府支持力度不够C传统能源行业垄断Di公众对新能源了解有限E新能源设备技术成本太高F 设备维护费用高且不易G 其他21.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你认为需要的是____(可多选)。
关于新能源的市场调查问卷尊敬的受访者:感谢您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我们的市场调查问卷。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您对新能源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对新能源市场发展的期望和需求。
请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答案或填写相应的信息。
您的回答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严格保密您的个人信息。
1. 您对以下哪些新能源形式有所了解?(可多选)a. 太阳能b. 风能c. 水能d. 生物质能e. 核能f.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2. 您认为新能源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可多选)a. 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b. 永不枯竭,可持续发展c. 降低能源成本d.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3. 您认为新能源的最大劣势是什么?(可多选)a. 技术成熟度不高b. 建设成本高c. 能源储存和传输问题d. 对环境仍有一定影响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4. 您是否曾经购买或使用过以下新能源产品?(可多选)a. 太阳能热水器b.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c. 风力发电机d. 生物质能炉具e.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f.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g. 未购买或使用过5. 您认为新能源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可多选)a. 技术研发不足b. 市场竞争激烈c. 政策支持不够d. 用户意识和接受度不高e. 资金投入不足f.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6. 您是否愿意将家庭能源升级为新能源产品?(可选择)a. 是b. 不确定c. 否7. 如果您愿意将家庭能源升级为新能源产品,您最感兴趣的产品是什么?(可多选)a.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b. 太阳能热水器c. 风力发电机d. 生物质能炉具e. 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f.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8. 您对政府在新能源发展中的角色有何期望?(可选择)a.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b. 提供更多的补贴和奖励c. 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d. 加强新能源市场监管e.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9. 您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吗?(可选择)a. 非常乐观b. 乐观c. 一般d. 不乐观e. 非常不乐观10. 您对新能源有任何其他的建议或想说的话吗?(请填写)非常感。
新能源调查报告一、引言在全球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的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与应用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新能源的调查研究,分析新能源的现状、优势和挑战,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提供有关新能源发展的参考和建议。
二、新能源的定义和分类1. 新能源的定义新能源是指那些可以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能源,不但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污染小,而且不会耗尽的能源。
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更具环保、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2. 新能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和利用方式的不同,新能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光热转换或光电转换技术产生的能源。
- 风能: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
- 水能:利用水力发电机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 生物能源:利用生物质资源进行能源转换,如生物质发电、生物燃料等。
- 核能: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的能源。
- 地热能:利用地壳内部的热能资源进行能源开发。
三、新能源的发展现状1. 全球新能源发展概况全球范围内,新能源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态势。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新能源政策,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在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日本等,新能源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同时,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也正在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2. 我国新能源发展状况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消费国,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逐年增长,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生物能源和地热能的研发和利用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四、新能源的优势与挑战1. 新能源的优势新能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环保性:相比传统能源,新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小,对环境影响较小。
- 可再生性:新能源不会耗尽,可以持续不断地利用和发展。
- 经济性: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其成本逐渐降低,已经具备了与传统能源竞争的能力。
- 分布广泛性:新能源资源的分布相对均匀,使得能源供应更加可靠和多样化。
(调查问卷)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调查报告(最完整版)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调查报告(最完整版)前言本报告旨在为商业银行信贷,有兴趣投资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商及新能源行业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服务,本报告首先对国际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依据我国政府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我国的国情及我国新能源的资源状况,分析新能源利用的现状前景及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及信贷方面提出了本报告的建议。
报告并没有对新能源行业的有关技术专题展开研究和探讨。
本报告观点仅供参考。
本报告共有160页,11万余字,其中有表50个,图24个。
共有十三章,共分四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首先介绍了世界及我国的能源消费现状,对全球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投资趋势进行分析,对中国新能源利用的现状,趋势进行了分析。
第二部分为第三至第十一章,用九章的篇幅,对国际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生物质能、海洋能、风能,垃圾能,氢能、核能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细致分析了各类新能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支持情况及投融资情况等。
第三部分为第十二和第十三章,重点分析了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产业政策及政府态度,介绍了中国政府对新能源领域的做出的发展规划,通过对报告以上篇章的分析,对我国新能源的融资需求,投资机会及投资风险进行了分析,对银行信贷及新能源领域投资方面提出了本报告的建议。
本报告所持有的一些观点有:➢据美国能源信息署最新预测:2010年世界能源需求量将达105.99亿吨油当量,2020年达128.89亿吨油当量,2025年达136.50亿吨油当量,年均增长率为1.2%。
欧洲和北美洲两个发达地区能源消费占世界总量的比例将继续呈下降的趋势,而亚洲、中东、中南美洲等地区将保持增长态势。
伴随着世界能源储量分布集中度的日益增大,对能源资源的争夺将日趋激烈,争夺的方式也更加复杂,由能源争夺而引发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而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各国的焦点。
➢全球新能源投资趋势:呈迅速增长趋势,06年为709亿美元,07年约为850亿美元。
经合组织国家在该领域的投资仍占主导,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长极为迅速,投资水平增长最快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燃料,中国在可持续能源领域的地位日益显著。
全球许多领域的领先企业都在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大型设备制造商GE、西门子、日本的夏普、三洋,中国上海电气等三大动力公司,各大石油财团如壳牌、英国石油、中国三大石油集团,大型电力开发商如西班牙的EHN,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水电及中国的五大发电公司等都在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
➢目前德国、日本被视为全球第1及第2大太阳光电市场,美国及西班牙同被视为第3大市场,但德、日、美市场2007年均受到政府策略改变而影响其发展潜力。
中国在2008年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国之一,08年后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30%。
中国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的基础条件已具备。
07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销售量已是欧洲的10倍,居世界第1位。
➢世界风电市场发展迅猛,总装机容量从1995年的4800兆瓦飞速发展到06年底的74223兆瓦,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260万千瓦,居世界第6位,风电是2010年和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同时国家出台了风电特许权、对风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风电上网及财税方面的扶持政策。
➢根据水利部“十一五”和2020年小水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将达9300万千瓦,建成四川、云南、广东等12个装机4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强省,以及40个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基地。
➢截至07年6月19日,全世界共有438台核电机组正在运行,有31座反应堆系统在建。
核电总装机容量达近372 GW。
2007年我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亿千瓦时,核电运行机组达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万千瓦。
到2020年,我国将争取将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4000万千瓦,每100度电中大约有5度将来自核能,预计投资总额4500亿元。
➢截至07年底我国共有10家生物发电厂陆续建成投产,并网发电。
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
➢国外最早进行垃圾焚烧技术研究开发的是德国,随即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我国浙江和广东的垃圾发电厂发展较快。
截止到2005年底,两省垃圾发电厂装机容量28.8万千瓦,占全国三分之二左右。
➢根据我国规划到2020年,建成潮汐电站10万千瓦。
海洋能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
全世界海洋中可开发利用的波浪能约为27亿-30亿千瓦。
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1000-3000亿千瓦。
➢到201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将达400万吨标准煤,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将达1200万吨标准煤。
目前中国地热利用缺少政策支持,政府对地热资源供热关注不足。
➢2011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将达350亿美元,保守估计2013年全球燃料电池市场将达380亿美元。
➢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整体能源消费量要从目前的8%提高到10%,2020年达到15%,到时我国将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能力,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2005年-2020年中国需要能源投资18万亿元。
其中节能、新能源、环保需要7万亿元,传统能源勘探开发、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研发等方面都面临巨大资金缺口。
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融资需求量为,水电发电新增1.9亿千瓦,约需投资1.3万亿,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800万千瓦,约需投资2000亿,风电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900万千瓦,约需投资1900亿,农村户用沼气新增6200万户,约需投资1900亿,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173万千瓦,约需投资1300亿。
➢07年上市公司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增强,28家上市公司对太阳能、风电、煤化工等领域的投资总额达164.18亿元,新能源领域的投资前景看好,但也存在的风险,产业方面,由于未形成像一次性能源那样的产业规模,在投入、成本、消费市场方面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尽管我国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多项相关配套措施,但多项优惠政策仍未得到普遍落实。
在技术方面,由于技术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替代性,对新能源生产原料、工艺、及技术的成熟度方面存在着风险。
目录前言 (1)目录 (4)表题 (17)图题 (19)第一章国际新能源利用行业概况 (20)第一节全球新能源利用发展环境分析 (20)(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20)(二)世界能源消费趋势 (21)第二节国际新能源利用现状 (21)(一)主要类别新能源现状 (21)(1)太阳能 (22)(2)生物质能 (22)(3)风电 (22)(4)水电 (22)(5)地热能 (22)(6)海洋能 (23)(二)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现状及特点 (23)(三)全球新能源利用潜力分析 (25)第三节全球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25)(一)各国政府都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 (25)(二)发展前景 (25)第四节全球新能源投资趋势分析 (26)第二章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8)第一节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28)第二节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29)(一)新能源行业的介定 (29)(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29)第三节我国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介绍 (30)(一)水电 (30)(二)生物质能 (30)(三)风电 (32)(四)太阳能 (32)(五)其它可再生能源 (33)(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34)第三章太阳能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35)第一节国际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35)(一)国际太阳能产业现状 (35)(二)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前景及预测 (35)(三)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前列国家发展概况分析 (35)(1)德国 (35)(2)日本 (36)(3)美国 (36)第二节我国太阳能产业现状 (36)(一)我国的太阳能资源情况 (36)(二)2008-2010年太阳能工业发展预测 (37)第三节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38)(一)太阳能电池产品及分类 (38)(二)全球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现状 (39)(三)我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40)第四节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 (40)(一)国际光伏发电的历史 (40)(二)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量 (41)(三)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 (42)第五节我国光伏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42)(一)我国光伏产业现状 (42)(二)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容量 (43)(三)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外资进入情况 (43)(四)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3)(1)原材料依赖进口 (43)(2)加工利润走低,产品依赖出口 (44)(3)上网电价过高 (44)(4)发展建议 (44)第六节太阳能热发电利用概况分析 (45)(一)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现状 (45)(二)国际太阳能热发电动态 (46)第七节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分析 (47)(一)太阳能热水器生产技术分析 (47)(二)07年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表现 (48)(三)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规模 (49)(四)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分析 (50)第八节太阳能采暖利用情况 (51)(1)处于试点阶段,投入成本过大,政府试点为主要推导 (51)(2)自然条件存在局限性 (52)(3)投资周期长,期待政府政策扶持 (52)第九节太阳能产业政策分析 (53)(一)国外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政策 (53)(1)美国 (53)(2)德国 (53)(3)日本 (53)(二)我国的太阳能产业政策 (53)第十节太阳能产业投融资分析 (54)(一)融资分析 (54)(二)投资风险 (54)(1)技术风险 (54)(2)品质风险 (54)(3)经营风险 (54)第四章风能的利用情况 (55)第一节风能利用概述 (55)第二节全球风电市场发展概况分析 (55)(一)世界风电市场发展现状 (55)(二)全球风电市场区域发展情况 (57)(1)北美 (57)(2)欧洲 (57)(3)亚洲 (58)(4)非洲和中东国家 (59)(5)拉美及太平洋地区 (60)(三)世界风电发展前景 (60)第三节国际海上风电发展分析 (61)(一)世界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分析 (61)(二)主要国家海上风电发展 (61)(三)海上风电存在的问题 (61)第四节我国风电市场发展概况分析 (63)(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情况 (63)(二)我国风电发电量情况 (63)(三)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63)(四)传统能源企业进军海上风电项目情况 (64)(五)风电上网电价情况分析 (64)第五节风电设备制造市场分析 (65)(一)全球风机五大供应商发展概况 (65)(1)Vestas Vestas (65)(2)Gamesa (65)(3)Enercon (66)(4)GE Wind (66)(5)西门子 (67)(二)我国风电设备市场概况 (67)(1)市场份额的分布情况 (67)(2)市场容量分析 (68)(三)风电设备技术现状 (68)(四)风电设备重点企业分析 (69)(1)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69)(2)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69)(3)东方汽轮机厂 (69)(4)其它整机生产企业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概况 (69)(五)国内外风电设备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71)第六节我国风电产业扶持政策分析及发展规划 (71)(一)国家扶持风电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71)(1)《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和实施 (71)(2)风电特许权 (72)(3)国产化率的要求 (72)(4)风电全额上网 (72)(5)财税扶持 (73)(二)国家扶持风电发展政策建议 (73)(三)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规划 (74)第七节风电产业投资分析 (74)(一)投资机会分析 (74)(二)投资风险分析 (75)(1)行业竞争风险 (75)(2)政策风险 (75)(3)技术及外资进入的风险 (75)第五章小水电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76)第一节小水电行业介绍 (76)(一)小水电行业介定 (76)(二)小水电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76)(三)行业特点 (77)第二节国际小水电发展情况 (77)第三节我国小水电行业发展现状 (78)第四节小水电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分析 (78)(一)鼓励产业发展的政策 (78)(三)税收政策 (79)(1)税收优惠政策 (79)(2)关于小水电增值税是否真正惠及企业的分析 (80)(四)国家小水电发展规划及带来的新投资机遇 (80)第五节小水电行业重点企业运营情况分析 (81)(一)韶能股份 (81)(1)公司简介 (81)(2)公司经营情况 (81)(3)公司在小水电领域的发展战略及规划 (81)(二)岷江水电(600131) (82)(1)公司简介 (82)(2)公司经营及财务情况 (82)(3)公司的扩张策略 (83)(三)西昌电力(600505) (83)(1)公司简介 (83)(2)公司经营情况 (84)(3)公司发展规划 (84)第六节小水电行业融投资分析 (84)(一)小水电融资渠道分析 (84)(1)股份制合作 (84)(2)政府支持 (84)(3)自身积累 (84)(4)银行贷款 (85)(二)民间资本投资小水电的风险 (85)(1)水源风险 (85)(2)投入销售市场的风险 (85)(3)政策风险 (86)(4)其它需考虑到的风险 (86)第六章核能的利用情况 (87)第一节国际核能利用情况 (87)(一)世界核电发展现状 (87)(二)世界各国核电运行情况 (88)(三)世界核电发展规划 (90)(四)世界主要国家核能发电鼓励政策 (90)(1)美国 (90)(2)法国 (91)(3)日本 (91)(4)俄罗斯 (92)(五)国际核电技术发展趋势 (92)第二节我国核电利用情况 (92)(一)核电发展现状 (92)(二)核电设备制造领域的发展现状 (93)(三)我国核能利用存在的问题 (93)第三节我国核电重点企业分析 (94)(一)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 (94)(1)公司简介 (94)(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 (95)(1)公司简介 (95)(三)中国广东核电集团 (95)(1)公司简介 (95)第四节我国重点核电站建设及运行情况 (96)(一)大亚湾核电站 (96)(1)建设概况 (96)(2)运营情况 (96)(二)岭澳核电站 (97)(三)秦山核电站 (97)(四)阳江核电站 (97)(五)田湾核电站 (98)(1)概况介绍 (98)(2)电站扩建工程发展规划 (98)第五节我国核电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 (99)(一)我国核电的发展需政策扶持 (99)(二)核电产业发展规划 (99)(1)目标 (99)(2)投资总量及融资规划 (99)(三)主要省份的核电发展规划 (100)第六节核电产业投资机会及风险 (100)(一)沿海地区迎来新的投资发展机遇 (100)(二)银行信贷投资机会分析 (101)(三)投资风险分析 (101)第七章生物质能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103)第一节国际生物质能产业分析 (103)(一)国际利用生物质能的方法 (103)(二)全球生物质能的利用潜力 (103)第二节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分析 (104)(一)我国发展物质能的意义及政府态度 (104)(二)我国生物质能技术现状分析 (105)第三节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途径分析 (105)(一)生物质固体燃料的发展模式 (105)(二)油菜籽——生物柴油模式 (106)(三)纤维素——乙醇模式 (106)(四)能源作物——生物液体燃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