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加工与制作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9
数字化音频、视频的采集与加工信息技术课的内容大多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而教师也大多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实践也证明,“任务驱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在“任务驱动”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之以科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经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本节是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中的教学内容。
教材与新课标设计的技术难度要求不高,也很容易掌握。
因此,我对这节课作如下定位:一堂轻松愉快而且有目的有规划的探究课。
【学情分析】学生们在本节课之前已经积累了关于数字化的一些知识,如数字化图像;从生活经验来讲,学生对数字化音频有很强的兴趣,如mp3,这些都是上好这节课很好的条件。
所以在讲授本节课时主要让学生自我探究、合作学习为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数字音、视频应用的普遍性。
2.了解处理数字音、视频的基本流程及所需的基本软硬件。
3.能够使用恰当的软件如goldwave、moviemaker进行基本的音、视频采集和合成,通过自己对一个作品的制作体验多媒体作品的创作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处理数字音、视频的基本流程及所需的基本软硬件。
2.能够使用录音机、goldwave、moviemaker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音、视频的采集以及简单加工。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活动:1)配乐朗诵(选择信息技术教材的前言部分进行了2分钟左右的朗诵,并把钢琴曲《秋日私语》做为背景音乐)2)《不差钱》续集(春节晚会中的一个经典小品,又恰逢三鹿奶粉事件,网上流行的一段将两者合成的一个视频,既搞笑又充满了讽刺意味)2、引出问题:1)如何录制声音信息?录制声音信息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录制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2)如何把背景音乐与朗诵合成在一起?3)视频文件中,如何只保留图像而去除声音?4)如何把采集的声音与图像文件整合在一起?二、新课1、硬件知识简介介绍带有声卡的计算机、耳麦或连接计算机的麦克风和音响设备。
学习指导:本模块主要介绍了音视频媒体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涉及的软件以及相关术语较多。
对于音频与视频媒体资源的应用重点在于掌握它们的各自在信息呈现方面的特点,能够知道在什么样的环境与条件下去使用它们。
关于此部分涉及的软件,并非要求大家要一一学习,如果自己以前已经接触过一些音频与视频编辑处理软件,完全使用以前自己熟悉的软件来处理这些问题,软件学习不在于多,而在于能用软件解决自己的问题,形成自己的使用习惯和方法。
另外为了更好地应用音频与视频媒体资源,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简单的编辑与加工技术,音频与视频资料与自己的生活也非常密切,要勤思考、多动手实践,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
4.1音频媒体技术音频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信息传播途径,在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人们利用声音的记录、修饰、放大、存储等技术,在教育、教学,尤其是在语言、音乐的学习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教育信息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音频相关的媒体包括传声器、扬声器、音箱、耳麦、扩音机、CD、录音机、MP3等音频设备和器件,也包括相应的媒体资源,教育用音频媒体正在快速向全数字化转移。
在本部分将重点讨论音频数字化方式方法和质量控制,探讨音频的数字化合成和加工方法以及音频媒体资源在教学中应用。
4.1.1音频基础知识及在教学中应用声音是一种能量波,人和动物的发声器官以及其他自然界的发声物体都可以发出声音。
这种声音波通过空气、水灯介质传播,振动传达到鼓膜后,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感觉中枢,听觉正常的人就会产生听觉。
也即人耳听到的声音,是由声源振动、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和听觉感受三个环节形成的。
1.声音的分类(1)语音:是指口头语言,即说话声音,在多媒体课件中一般称为解说声音。
思考:请播放案例素材中的“解说词案例”,你认为声音在传播教学信息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1.过耳不留,学习者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不像阅读材料,声音材料往复重听比较困难。
五、声音、动画、视频的采集与加工内容提要:5.1声音的采集与加工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优点缺点适用范围示例WA V大通用性强音质较好容量过大多媒体作品的解说、特殊音效等shenzhou6.wavMP3小质量高、文件小、对声卡要求低Win98的录音机无法播放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shaonv.mp3MIDI最小文件非常小要求声卡性能高多媒体作品集网页的背景音乐等monk.mid二、声音的采集方法1、录制声音:(1)硬件设备(2)了解常用的录音软件:Windows的“录音机”、GoldWave等2、获取现成的声音文件,可以通过网上或光盘获取需要的声音文件3、从CD上获取声音:很多的播放软件及声音处理软件都带有从CD抓取音乐的功能,例如Windows 媒体播放器9.0以上版本、RealPlayer10.0、超级解霸、金山影霸、GoldWave等。
4.利用一些乐谱制作软件我们还可以自己作曲,一尝作曲家的滋味,制作MIDI文件的工具软件为数不少,例如Cakewalk、作曲大师等作MIDI文件。
三、声音文件格式的转换能够处理声音文件的软件一般都带有声音文件格式转换,例如:GoldWave、CoolEdit、另外还有专门用于声音文件格式转换的小软件,例如All Converter等,我们还是以GoldWave为例处理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方法是先打开一个声音文件,然后通过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在选择目标文件及其格式就可以了。
四、声音的处理1、声音剪辑声音的剪辑包括删除、剪贴声音片段等,通过声音的剪辑可以实现重组声音的顺序,把若干段声音连接成一个声音文件。
2、添加特殊效果在GoldWave中可增加声音的混响时间、生成回声效果、改变声音频率、制作淡入淡出效果等,从而使声音的效果更丰富。
3、声音的合成声音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合在同一个文件中。
5、2动画的的制作一、动画的分类:一般动画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音视频制作活动一——单元整体说课一、说教材“活动一:音视频制作”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活动一的单元标题,本册教科书共有两个单元,分别是“活动一:音视频制作”、“活动二:表格数据处理”。
“活动一:音视频制作”是一个获取音视频素材,加工处理素材,制作完整的音视频作品,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加深著作权的理解。
在小学阶段中,从三年级至六年级这三年的信息科技学习中,此活动是仅有的与音视频采集,加工处理相关的学习内容,整册教科书中,活动一内容占比较高,是学生要学习掌握的重点内容。
(一)单元主题解读:活动一的主题任务有两个,第一个是获取音频素材后,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加工,适当添加特效形成完整的音频文件进行保存;第二个是运用电子设备采集视频素材,加工处理原始视频素材,制作剪辑出一个完整的有配音,有特效的视频作品。
(二)单元要素解读:音频、视频、知识产权(三)单元教学目标解读1.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各种设备采集音视频信息,能够将各种信息进行编辑加工整合,能够使用学习的内容设计并制作出完整的音视频为生活与学习服务。
2.思维目标:让学生了解到解决同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即条条大道通罗马,学生需要知道的是那一条条的大道是什么。
二、说单元核心素养1.信息意识学段目标:a.体验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的环境。
感受应用信息科技获取与处理信息的优势。
b.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有意识的选用信息技术工具处理信息。
2.计算思维学段目标:知道解决同一问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实现,认识到采用不用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可能存在时间与效率上的差别。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段目标:在学习作品创作中,利用恰当的数字设备制作与规划创作步骤。
在反思与交流过程中,对学习作品进行完善和迭代。
4.信息社会责任学段目标: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作用。
三、说学生情况1.学生知识和经验: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电脑的绘画,打字,上网,编程等很多知识,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计算机经验和软硬件基础,但是对于音视频制作与剪辑来说还是首次接触。
音频、视频、动画信息的加工一、数字化音频信息的采集、基本加工和简单合成:1、数字音频是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对来自话筒或音响设备的模拟音频信号进行采样、量化,转换成由二进制序列表示的数字音频。
编码类型特点缺点例子波形编码适应性强,音频质量好存储的声音文件长度较大脉冲编码调制参数编码输出时,保持原始音频的特性计算量大,保真度不高语言信号的编码混合编码集中了以上两种编码的优点 MP3、杜比数码音频文件主要分为声音文件和MIDI文件两大类型。
⑴MIDI(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文件(乐器数字接口)该类型的文件内容存储的是各种乐器的发音命令,播放时系统根据这些命令合成乐曲。
优点:文件小;缺点:只能演奏音乐,对其他声音无能为力。
⑵声音文件(*.wav)①WAV格式文件,是通过对声波的的采集来记录声音的,优点:可以精确地记录各种声音缺点:文件大,②MP3格式文件:它是由WAV文件经MPEG-1音频第三层压缩而来的,全称为MPEG-1 Audio Layer3,这是有损压缩。
●有损压缩——在对压缩数据进行重构时,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有所不同,但不会使人对原始资料表达的信息造成误.●无损压缩——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重构时,重构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常见的例子是磁盘文件的压缩。
(一般可把普通文件压缩到原来的1/2~1/4)③RA格式文件:适用于Internet的“流式文件”,可以一边下载到本地的内存缓冲区,一边播放。
(优点:文件量比MP3小,缺点:只是音质较差)④VFQ格式文件:压缩比MP3更高,能达到1:18,音质与MP3不相上下。
⑤WMA格式文件:音质与MP3差不多,大小只是MP3格式的一半,支持音频流技术,适用于Internet,音质比RA格式要好的多。
⑥MP4格式文件:采用的压缩技术是MPEG-2的第二层,压缩比MP3更高,能达到1:15,而且内嵌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