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现状及前景
- 格式:pdf
- 大小:108.48 KB
- 文档页数:1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环境保护行业污水单位:姓名:时间:中水回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中国水资源状况不容乐观,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降低新鲜水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本文调研了国内中水回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节水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水资源;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工业生产等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再进过深化处理达到规定水质标准,可以重复使用的水,这些水被称为中水,一般用于非直接和人体接触的用水。
中水处理设施:是指中水的水处理、集水、供水以及计量、检测等设施,中水回用的特点最主要集中在非引用水领域,当然中水经过深度处理也可以达到应用水的标准,但是人们对其接受的程度有待调查。
1.2 中水回用的意义水对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作为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
中水回用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利用处理后的污水。
人口的增长可用水量的加大,对现有的水资源形成的严重的挑战,缺水情况日益严重,于是水资源的重复利用越来越重要,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人均来算更是一个缺水严重的国家,所以中水回用技术在我国的水资源利用中的作用也是愈加的明显。
2 中水回用发展现状2.1 中水回用技术分类按处理方法来分,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 3 种类型:1)物理化学处理法:如活性炭吸附、气浮、沉淀等,一般用于污水的一级处理或预处理,水质的变化对其处理效果影响比较小。
优点是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管理简单;缺点在于其处理成本相对比较高,例如活性碳的再生。
以及在大流量的情况下产水水质的不稳定;2)物理处理法:如膜滤法,利用膜孔的直径可以进行精细过滤处理,使出水达到很高的水质指标。
其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操作相对简单。
城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摘要: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提出我国中水回用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的发展水平,我国的中水回用起步较晚,分析我国中水回用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中水回用发展趋势以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1.前言: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赖以生存、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
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亿m3,我国多年年降水总量约为6.19亿,平均年降水水量为648mm,低于全球的年降水水量,居世界第6位,但由于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均水量仅为2400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25%,低于人均3000 m3的轻度缺水标准,是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之一,且我国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
据2006年统计,我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此外还有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正常年份城市缺水60亿m3,日缺水量达1600万m3。
其缺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水污染严重。
地下水多年超采,储量不足。
预计2010 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
随着工业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近期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用水量也随之增长。
但是我国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这有限的水资源还在不断地受人类肆意开发和污染。
这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所以中水回用系统的启动刻不容缓。
2.城市小区中水回用发展与现状2.1中水回用系统的分类中水回用是污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般将中水回用分为三类,即城市中水系统(城市中水管道)、小区中水系统和单幢建筑中水系统(建筑中水道)。
三类系统各有其使用范围。
城市中水系统由于需要市政管网的配套,实施需要大量资金和较长的时间。
小区中水系统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能将优质排水与其他污水分开。
优质排水作为中水水源,进入小区的中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用,而粪便污水和厨房废水则直接排放。
盥洗废水、淋浴废水、洗衣废水等这些废水人们以前也直接用来冲洗厕所,现在作为中水水源,经处理后再回用于厕所的冲洗,人们在感官上、思想观念上都较为容易接受,对中水回用的推广有很大的益处。
中水再利用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水再利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报告旨在对中水再利用进行深入调查,探究其现状、优缺点以及发展前景。
二、中水再利用的概念与分类1. 中水再利用是指将污水或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重新利用的过程。
2. 根据处理方式不同,中水再利用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类型。
3.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中水再利用可以分为工业、农业和城市三种类型。
三、中水再利用的现状1.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大型的中水处理厂,在城市供排水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相比于传统自来水厂,中水处理厂需要更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并且运营成本也较高。
3. 中小型城市及农村地区对于中水再利用的认识度还较低,普及率较低。
四、中水再利用的优缺点1. 优点:(1)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2)减少污水排放,改善环境质量;(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
2. 缺点:(1)技术和设备投入较高,运营成本较高;(2)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3)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业废水或者污染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处理难度较大。
五、中水再利用的发展前景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中水再利用将成为未来城市供排水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将会使得中水再利用更加经济、环保和可行。
3. 政府对于中水再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将逐步加大,促进其普及率和发展速度。
六、中水再利用案例分析以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地区为例,该地区建有一个集生活污水处理、景观灌溉和城市绿化为一体的中水再利用系统。
该系统每天处理生活污水约3000吨,并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南锣鼓巷周边的景观灌溉和城市绿化。
该系统不仅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七、结论中水再利用是一种既环保又经济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虽然目前面临着技术和设备投入较高、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政策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中水再利用将会成为未来城市供排水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水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现代物业?新建设 2013年第12卷第1期1 中水及其回用意义1.1 中水的概念“中水”一词来源于日本,因其水质介于给水(上水)和排水(下水)之间,故名中水,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生活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也称为再生水,其水质指标低于饮用水水质标准,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
世界各国对中水的回用十分重视,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中水回用已有相当的水平。
1.2 中水回用的意义21世纪水资源问题已受到全球关注,水是自然界中惟一不可替代,而又惟一可以再生的资源。
我国是一个中度缺水国家,水资源短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污水的资源化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必要手段。
再生水是城市的第二水源。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生水合理回用既能减少水环境污染,又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中水回用是污水资源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中水回用的现状国内外大量污水再生回用工程的成功实例,说明了污水再生回用于工业、农业、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生活杂用、回灌地下水等,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
我国的中水目前已被用于生活杂用、绿化用水、水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也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澳大利亚悉尼奥运村将城市再生水广泛使用于灌溉、厕所冲洗、消防、洗衣、装饰和喷泉娱乐场所,以及新商业区的建设,甚至在调节空气温度方面都使用再生水。
这一举措不仅确保了当年奥运会的饮用水安全,而且在保护水资源和提供可持续安全饮用水方面也是世界其他缺水城市学习的典范。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中心区也大量使用了再生水。
北京的清河再生水厂和北小河再生水厂提供奥运中心区再生水水源,奥运森林公园龙形湖面就是由中水作为补水的。
无锡市利用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进水,处理后的再生出水作为京杭大运河支流景观河道用水及附近厂区的工业冷却水。
中水回用的现状与意义中水回用指的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过程。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的发展,水资源的紧缺问题愈发突出。
而中水回用被视为一种节水、保水和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水回用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
在一些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中水回用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水资源补充方式。
例如,以色列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国家之一,中水回用在该国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以色列通过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后再用于灌溉农田,实现了水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利用。
1.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可以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对淡水的需求。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当地水资源的紧张情况,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2.保护水环境: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将污水净化后再次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减少了将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中的压力,保护了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3.降低成本: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淡水的需求,从而降低了自来水的开采、处理和输送成本。
并且,中水回用对于工业企业来说,可以减少废水处理的费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推动可持续发展:中水回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中水回用,可以更好地保障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5.缓解水资源危机: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面临水资源匮乏的问题,中水回用能够为这些地区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中水回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潜力,为当地人民提供可持续的水源。
总之,中水回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降低企业成本,推动可持续发展,还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相信中水回用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水回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浅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我国面临的水危机问题日益严重,中水利用成为解决水危机的重要途径。
本文介绍了中水回用的国内外现状和技术,阐述了中水回用的意义,分析了中水回用的发展前景。
标签:中水回用;现状;前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淡水资源日益匮乏,水资源短缺问题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198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的报告中指出:“水资源正取代石油而成为在全世界引起危机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低。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中水的概念中水回用技术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经过简单或深度处理工艺,得到的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主要用于洗车、消防、园林灌溉、道路清洁等。
中水的水源一般为生活污水及冷却水等。
2 国内外中水回用现状中水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内已初具规模,但还存在技术落后、资金投入少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美国是全世界最早采用中水回用的国家之一。
上世纪50年代,美国污水处理专家就利用模型进行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验研究,7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处理污水,有数百座城市实现了污水的再生利用。
据统计,美国城市污水的处理等级基本上达到二级以上,污水处理效率可达100%。
同时,美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涵盖了中水回用的各个方面。
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利用中水,70年代已初具规模;在1991年的“造水计划”中,将污水再生利用技术作为重要的研发内容加以资助,研发了许多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并在现有的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良。
建立水再生工厂,对污水进行因地制宜地处理。
日本政府为鼓励中水回用,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措施推广污水回用技术。
以色列是极度缺水的国家,在中水回用方面颇具特色。
根据本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条件和社会经济结构采取不同的中水回用原则,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列为本国的基本国策,全国污水经处理后的46%直接用于灌溉,其余排入自然水体中,其回用程度之高位居世界首位。
中水回用的现状与意义中水主要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其水质介于上水(给水)与下水(排水)之间,中水回用则是将城市污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再生资源回用。
城市污水由于水量稳定,基建投资经济,许多国家都将中水回用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优选方案。
因此,开展中水回用工作,显示出了节源和减少污染的双重功效。
国内外应用现状1.国外应用现状国际上,日本、美国等国早已开展污水处理后回用的工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已实施卫生间废水处理再利用工程。
在德国的一些城市,地方政府正试验提供处理过的废水冲洗马桶。
中水回用的典型代表是日本,上世纪60年代起就开始使用中水。
1997年底,日本供建筑、建筑物群、居民小区的冲厕或其它非生活饮用的杂用水污水净化设施有1475套,回用水量为0.71亿立方米/a,占城市总供水量(165.5亿立方米/a)的0.4%。
2.国内应用现状我国从1958年开始对城市污水处理与利用的研究。
上世纪60年代关于污水灌溉的研究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进行了城市污水以回用为目的的污水深度处理小试。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北京、西安等缺水的大城市开展了污水回用于工业和民用的试验研究,其中有些城市的不少公共建筑建设了中水回用装置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中水处理工艺中水回用的用途有两种:一种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程度,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投资高,工艺复杂;二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程度,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建筑中便器的冲洗,绿化浇洒以及消防等方面,这是我们通常所采用的中水处理方式。
中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中水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使用要求,一般分为:(1)以优质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物化处理→过滤池→消毒→中水(2)以一般杂排水作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3)以生活污水为水源的中水处理工艺,其流程如下:原水→格栅→调节池→二级生物处理→沉淀池→过滤池→消毒→中水中水回用的意义中水回用,即污水资源化。
中水回用前景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处理后,再利用于农业灌溉、城市绿化、景观水体等用途,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中水回用在解决水资源短缺、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以下将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论述中水回用的前景。
首先,中水回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节约大量的水资源。
据统计,中国每年处理的生活污水约为600亿吨,如果能够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中水回用,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处理和供水成本,节省经济开支。
此外,中水回用也可以为农业灌溉、城市绿化等提供可靠供水,促进农业和城市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中水回用也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压力,保护自然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生态平衡。
同时,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排放量,减轻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此外,中水回用还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中水回用对于社会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水回用可以提高城市生活水平,改善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中水回用,农田和城市的绿化水体能够得到可靠供水,使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中水回用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和环境质量,增加居民的幸福指数,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总之,中水回用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它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减少经济开支,同时也可以减少对自然水源的压力,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中水回用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方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分析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水领域的再利用技术。
其基本原理包括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降低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用水、工业冷却水等领域。
在农业灌溉方面,中水回用技术可以节约大量淡水资源,降低农业成本;在景观用水方面,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提高城市景观的可持续性;在工业冷却水方面,中水回用技术可以降低企业用水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中水回用技术还在城市杂用水、地下回灌水等领域得到应用。
四、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中水回用技术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处理工艺不够完善,导致处理后的水质不稳定;其次,部分地区对中水回用的重视程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此外,中水回用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影响了其推广应用。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完善处理工艺:加强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确保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使用要求。
2.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中水回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使用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后再次利用的技术。
本文将对中水回用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旨在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背景与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和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出现了供水紧张的情况。
因此,中水回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缓解供水压力,还可以降低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中水回用技术原理与分类中水回用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处理方法。
物理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手段如过滤、沉淀、吸附等去除水中的杂质;化学法则是利用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生物法则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根据处理对象和目的的不同,中水回用技术可分为生活污水回用、工业废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现状与问题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其次,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水质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方面。
此外,公众对中水回用的认知度较低,也是制约中水回用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中水回用技术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为了解决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 优化处理工艺:通过对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处理工艺的优化组合,提高中水回用的处理效率和水质标准。
2. 强化微生物作用:通过引进和培养高效微生物,强化其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提高中水回用的处理效果。
3. 研发新型材料:研发具有高效吸附、催化等性能的新型材料,用于中水回用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