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欧洲
- 格式:pdf
- 大小:188.35 KB
- 文档页数: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摘要: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进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结合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才是我们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崛起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创新新国家国内外背景十二五规划措施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发生重大的变革。
从国际上来看,创新型经济将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态,创新已经成为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地区发展战略的重心,创新型国家成为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
在这种国际国内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国际背景创新型经济与全球化竞争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1.人类社会已步入创新型经济时代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发展的战略,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突出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市场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事关国防安全的关键技术难以引进,而且涉及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尖端技术也难以引进。
事实一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建立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2.新型社会经济形态正在形成: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健康的社会人类社会正在朝着新型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明显的标志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安全与健康社会的形成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人类社会将从化石能源体系走向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新时代。
欧盟的科技创新政策与欧洲创新生态圈建设科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国家和地区获取经济竞争力提供了关键支持。
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为了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欧盟不断提出和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并积极构建欧洲创新生态圈。
一、欧盟的科技创新政策欧盟的科技创新政策旨在推动科技创新的研发、应用和商业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产生。
在推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欧盟采取了多种政策手段。
首先,欧盟注重研发投资。
欧盟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各成员国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投资。
此外,欧盟还设立了欧洲创新委员会,负责指导和协调欧盟的科技创新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咨询。
其次,欧盟鼓励创新合作。
欧盟通过建立跨国科技合作项目,促进不同成员国之间的科技创新交流和合作。
此外,欧盟还积极推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包括共享科技资源、推动人员交流等。
再次,欧盟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欧盟制定了一系列专利和版权保护的法规,并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以保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最后,欧盟鼓励创新创业。
欧盟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培训指导,鼓励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此外,欧盟也推动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建设,提供创新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便利条件。
二、欧洲创新生态圈建设欧洲创新生态圈是欧盟为推动科技创新而积极构建的一种创新体系。
该生态圈致力于打破传统的科技创新壁垒,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形成一个高效、开放和协同的创新环境。
欧洲创新生态圈的建设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
欧盟加大对数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投入,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支持创新活动的开展。
其次,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
欧洲创新生态圈鼓励科技创新要素的共享和流动,包括知识、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以促进创新的融合和协同。
再次,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欧洲创新生态圈支持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者所需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帮助他们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和市场化。
创新型欧洲建设的主要举措作者:张惠韩瑜来源:《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05期为创造一个创新型的欧洲,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结合: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一个市场,集中有效资源,新的财政结构,以及灵活的人员、资金和组织。
这些因素的结合就超出狭窄的研究与开发和创新政策的领域而产生出一个新的范式转变。
为建立创新型欧洲必须建立研究和创新协议。
这需要政治、商业和社会领导人的意向和承诺。
一、战略和行动的需要欧盟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够激励创新的欧洲市场,能够提高他们的研发水平,并成功的应用于新科技。
从下述创造创新型欧洲的具体步骤看,行动过程非常简单,但是应用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强烈的行动意志和政治、商业和社会领导人的支持。
1、创新的市场是建设创新型欧洲的主要驱动力量需要同时在三个领域加强努力:创造一个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提供研发和创新的资源;提高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企业的风险。
2、脱离动荡的欧洲结构模式过去经历的时代虽然资本经济缓慢衰退,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不情愿改革,社会改革存在着很多风险。
但是预测到令人担忧的社会发展趋势,欧洲必须摆脱那个时代建立的结构模式。
面对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仅仅摆脱旧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以研究和创新为中心来获得企业活力,并持续提高欧洲生活方式所必需创造的价值。
3、识别、诊断、修正问题在过去的时代,欧洲的生产力落后于美国十年左右。
生产力增长率主要由信息与通讯技术服务部门所驱动,而欧洲在信息与通讯技术应用投资是失败的;欧洲在大公司研发能力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局限于传统的环节;其它的挑战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吸引移民,提高教育,探索文化的多样性和阐明使欧盟恶化的不平等性等。
二、创造一个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1、分散的市场不利于欧洲的发展。
如果没有在研发和创新投资上的持续增长,很难达到R&D占GDP比重的3%的目标。
对于公司来说,在欧洲投资主要的障碍是缺乏创新的市场。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及启示功以才成,业由才兴。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许多做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一)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欧洲发达国家注重把教育培训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习中心,刺激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是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
通过国家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计划以及政府资助创办的各类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将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三是实施青年人才计划。
如德国通过建立特殊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小组、设立“青年教授席位”、建立青年科学院、实施埃米诺特计划和哈森贝格计划等措施,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四是强化终身教育。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制定和实施了庞大的“终身学习”计划。
瑞典实施“回归教育”制度,同时开展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如实施教育休假法、建立成人特别津贴制度、开拓职业资格培训途径等。
五是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和科技创新人才。
(二)制定有利于吸纳、引进优秀人才的政策。
一是实施技术移民和绿卡政策,吸纳国外优秀创新人才。
如德国的“绿卡计划”,英国的“高技能移民计划”。
二是实施“回归计划”,吸引人才回流。
法国为了能留住人才,给予年轻研究人员以足够的研究自主权。
德国通过实行灵活的、有竞争力的、与个人绩效挂钩的新型工资制度,创造好的研究环境和机会,吸引人才。
三是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
法国设立“埃菲尔奖学金”,专门用于吸引发展中国家优秀学生赴法国学习。
欧盟实施了吸引研究生来欧洲学习和交流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
(三)健全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是鼓励和支持人才流动。
欧洲发达国家对人才流动采取自由、宽松的政策,科研机构和大学绝大多数采取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