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井冈山之旅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井冈山精神思想汇报材料井冈山精神思想汇报篇一六天的井冈山红色学习之行,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这六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井冈山斗争史及井冈山精神。
培训班采取的专题、现场、激情、体验式等灵活新颖、不拘一格的教学模式,令我耳目一新。
六天来,我和大家一起实地考察了小井红军医院、八角楼、黄洋界哨口等革命纪念地,瞻仰凭吊了井冈山红军烈士墓、曾志同志墓、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走了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聆听了老红军后代对先辈宝贵精神和感人事迹的追忆,深刻感受到红军后人默默无闻献身老区建设的博大胸怀和壮志豪情,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井冈山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万丈豪情,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我们党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不容易。
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精神和灵魂受到了洗礼,可以说是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修养和锻炼。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坚定理想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当红军和群众中有人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时,毛泽东同志冷静面对,科学思考,他坚定地认为:?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
?毛泽东的精辟论断,不仅拨开了笼罩在根据地红军和群众中的迷雾,而且指出了中国小块红色根据地必将成为?取得全国政权?的重要力量,从而极大地坚定了井冈山军民革命到底的信念。
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林彪等人和中央?二月来信?的右倾悲观倾向,在古田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毛泽东精辟地勾画了?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基本框架,坚定地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预见,说:?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时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
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井冈山精神的思想汇报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游井冈山有感尊敬的党组织:在一次出差机会中,踏上了井冈山,切身处在革命圣地,深切的感受着井冈山上的红色情怀,心里充满着激动!思想上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洗礼,让我获得很多新的感受和认识。
在井冈山山上,过去革命先烈们走过很多地方已经成为革命旅游圣地,我们都得步行去那些圣地参观和学习,在这期间是蛮累的,蛮辛苦的。
记得最累的一天是走上龙潭和黄洋界的那一天。
那天一大早我门每人背上行李包,就这样从旅馆出发,游览了中国红军第四军教导队队部旧址,就向龙潭进发了,龙潭位距江西茨坪西北面七公里,由五龙潭和金狮面两个景区组成,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
五神河是龙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
溪水冲击小井峡谷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这就是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五瀑。
走到黄洋界的时候山路比较陡。
当站在黄洋界向着险峻的山崖下望去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当年的红军战士是何等的艰辛呀!纵使革命是艰辛的,但是毛泽东当年仍是豪情万丈:“过了黄洋界,险处无需看”,这是多么鼓舞士气的话,也抒发着党和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井冈山精神!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虽然那样的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已不在,真枪实弹的战争也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井冈山精神启发我居安思危的意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心中的“居安思危”不应该是个人意义上的。
居安思危,“安”就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安稳的生活,“危”就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也必须把居安思危当作一种使命!如今的人们上井冈山,大都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去的,去那里消遣、散心和游玩,可当我用心去体会和想象革命先辈们当时艰苦的岁月,当我领会了井冈山的精神内涵的时候,我就会热血沸腾,慷慨万千啊,对先烈们顿生敬意!井冈山精神不只是属于井冈山的,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井冈山学习考察思想汇报6月12日,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和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部分同志赴井冈山学习考察,虽然短暂离开了忙碌的工作,可我的心情却并不轻松,因为公司的信网系统正在遭遇自运行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2009年,公司各项事业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自己专业领域继续做精、做优、做强的同时,承担起了做好国盛集团物业资产整合重组平台的任务,并且明确了企业今后的发展定位是要建设成为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化、集约化的高端物业经营服务型企业。
作为公司三项基本管理手段之一的信息化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深化应用,紧跟公司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撑,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助推,这些问题都在我心中缠绕,使我焦虑。
我渴望找到答案,在此次井冈山的学习考察活动中,我认真学习,努力思考,从中我得到了一些宝贵的启发。
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坚定信心”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
当年正是无数共产党人秉持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和不懈追求,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终成神州大地的燎原之势。
历史也曾多次证明,面对困难和挑战,信心远比黄金更宝贵,它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
面对公司发展带来的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我应该树立必胜信心和决心,主动化解困难、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且从容的应对。
其一、在对公司发展的分析中树立信心。
发展要看大趋势,形势要看基本面。
当前,公司得到了发展和壮大,但是各项业务工作开展仍旧坚持经营为先、管理为重、效益为本的原则方针,各项机制体制的建立健全仍以体系化、流程化、标准化的“三化”要求为基础,只是我们不断追寻业务拓展化、管理纵深化和服务精细化,由此可见,以公司机制体制为基本框架、以业务工作为表现形态建立的信网系统并未发生根本的质的改变,不需要推翻原有设计、重起炉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需要完成任务是对现有模块进行适应性甄别和应用性完善,去伪存真、去劣存优,使其符合企业“一级法人、两级管理”的管理模式,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井冈山红色之旅心得体会(通用6篇)井冈山红色之旅篇1通过缅怀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活动,我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感悟到井冈山精神就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井冈山斗争中共同创造和培养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为了更好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赴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更为重要的是它是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那里把马列主义的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这次能够亲身前往这革命的圣地,心情自然是难以表达。
4月16日我们乘车开赴井冈山,开始了本次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
在短短的几天的活动中我们参观了井冈山的小井红军医院、黄洋界哨口与纪念碑、百竹园、红军造币厂、大井毛主席旧居、水口彩虹瀑布、北山烈士陵园等红色景点。
每参观一个革命旧址每经过一处红色景点都有一段感人的革命故事让我回味。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丰碑。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声誉,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
从当年黄洋界保卫战到今天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井冈山精神激励着几代人英勇奋进。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
这种精神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光辉,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升华而成的。
红军在缺医少药、缺衣少粮的艰苦环境中一路走过来,最终走向胜利就是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的支撑。
在北山烈士陵园前面对无数先烈,我们重温后,感到作为共产党员应该以井冈山的精神和入党誓言来激励自己,并努力付诸实践。
井冈山思想汇报井冈山思想汇报1930年11月,我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在这个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井冈山思想的伟大力量。
井冈山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这个思想的核心是以农村为基础,在农村中建立武装力量,进行革命斗争。
这一思想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贫农在农村革命斗争中的重要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边界的一个贫瘠山区,人民生活条件极其困苦。
我和同志们深入贫苦农民中间,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们还积极进行宣传,组织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在我们的劝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斗争的道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开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在我党党的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领导下,我们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经过几年的斗争,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实现了人民的解放。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离不开井冈山思想的指引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作为青年党员,我深深感受到了井冈山思想的伟大力量。
在革命斗争中,我们要坚持以农村为基础,发动贫农和广大劳动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
我们还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我参加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我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的出路。
我决心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毛泽东同志的井冈山思想,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未来的斗争中,我将牢记井冈山思想的伟大力量,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精选3篇(一)井冈山红色之旅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井冈山革命精神。
在这次旅行中,我不仅了解了井冈山的历史背景,还亲身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
井冈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
在井冈山,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和红军兵团的纪念馆。
通过参观和学习,我对井冈山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927年,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建立了地方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和农民运动。
他们实行了土地革命、罢工、秘密会议等一系列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
井冈山革命精神是我最深刻的体会之一。
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的山区环境下进行革命斗争,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共产主义信仰的伟大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井冈山,我们参观了红军的生活地和工作地,了解了他们的艰苦环境和坚定信念。
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坚守信念,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他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就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
这次实践活动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责任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不仅仅是在井冈山,还发生在全国各地。
他们始终不渝地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
井冈山红色之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和无私,对中国共产党的敬仰更加深深。
我将继续学习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做一个有志气、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范文: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体会 (2)精选3篇(二)井冈山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和难忘的经历。
井冈山精神的思想汇报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游井冈山有感尊敬的党组织:在一次出差机会中,踏上了井冈山,切身处在革命圣地,深切的感受着井冈山上的红色情怀,心里充满着激动!思想上受到了井冈山精神的洗礼,让我获得很多新的感受和认识。
在井冈山山上,过去革命先烈们走过很多地方已经成为革命旅游圣地,我们都得步行去那些圣地参观和学习,在这期间是蛮累的,蛮辛苦的。
记得最累的一天是走上龙潭和黄洋界的那一天。
那天一大早我门每人背上行李包,就这样从旅馆出发,游览了中国红军第四军教导队队部旧址,就向龙潭进发了,龙潭位距江西茨坪西北面七公里,由五龙潭和金狮面两个景区组成,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
五神河是龙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
溪水冲击小井峡谷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这就是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五瀑。
走到黄洋界的时候山路比较陡。
当站在黄洋界向着险峻的山崖下望去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当年的红军战士是何等的艰辛呀!纵使革命是艰辛的,但是毛泽东当年仍是豪情万丈:“过了黄洋界,险处无需看”,这是多么鼓舞士气的话,也抒发着党和人民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井冈山精神!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在血雨腥风的岁月里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虽然那样的血雨腥风的革命岁月已不在,真枪实弹的战争也许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井冈山精神启发我居安思危的意识!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心中的“居安思危”不应该是个人意义上的。
居安思危,“安”就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给我们换来的幸福安稳的生活,“危”就是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未来的发展中所要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作为一个中华儿女,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应该也必须把居安思危当作一种使命!如今的人们上井冈山,大都是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去的,去那里消遣、散心和游玩,可当我用心去体会和想象革命先辈们当时艰苦的岁月,当我领会了井冈山的精神内涵的时候,我就会热血沸腾,慷慨万千啊,对先烈们顿生敬意!井冈山精神不只是属于井冈山的,更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不朽的丰碑——游井岗山随记被喻为中国革命摇篮的井岗山,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令多少人心弛神往。
“五一”前夕,我终有机会伴着“红色之旅”的游人来到了革命圣地。
虽然天气时晴时雨,但舒适凉爽的春风熏得游人沉醉。
我随旅游团队,在导游小姐的引领下,沿着青松翠柏的山路首先来到井岗山革命根据地著名的五大哨口之一——素称井岗山北大门的黄洋界。
这里群峰耸立,松杉茂盛,青翠欲滴,云雾缭绕,浩瀚无边,所以又称“汪洋界”。
导游边走边讲:当年红军为防御国民党反动派,在黄洋界筑起五道防线:第一道是竹钉阵;第二道是竹篱笆和铁丝网;第三道是雷石滚木;第四道是壕沟,沟底安置竹钉;第五道是用石头垒成的堑壕掩体……历史的风云几乎在眼前重现,当年的枪炮声仿佛在耳边回荡。
绕过山道湾口,我们来到屹立在山峰之上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
毛同志手书的《西江月·井岗山》一词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与朱德同志题写的“黄洋界”,一并镌刻在横碑的花岗岩石和竖立的纪念碑上。
纪念碑直冲云霄,雄伟壮观,气势磅礴,与哨口工事、红军营房,浑然相对,融为一体,无不让慕名前来瞻仰的游客肃然起敬。
乘着游兴,我们先后参观游览了茨坪革命旧居群(毛、朱德等故居)、红军造币厂、井岗山革命博物馆、井岗山革命烈士陵园等景区。
我乘着下山的汽车,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井岗山处处盎然勃发的鲜花翠柏。
这是一座独特而又神奇的山,在春天的装点下更加显得雄伟秀美、绚丽多彩。
历史不会忘记,如果没有这块红色的土地,就不会有如今的大好河山;人们不会忘记,这里的一草一木,曾溅洒过多少革命先烈的血汗,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我虽然没有留下诗意般的悲壮与感慨,但带回了对红色故土的无尽思念和对革命先辈的无限崇敬!“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大光。
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这首歌谣,既是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生动反映,又是当年井冈山红军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体验井冈山精神的思想汇报尊敬的党组织:在公司党委的组织下,2011年10月21日至24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有幸参加了公司党支部组织的井冈山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参观了黄洋界阻击战旧战场、井冈山红军医院、红军造币厂、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景点,10月22日晚上我们还观看了大型情景舞台剧《井冈山》,置身于真实的山冈上、小河旁,看着八角楼、小木房,听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硝烟弥漫中仿佛置身于当年血与火的生活之中,加深了我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路的“井冈山精神”现场教育给我震动很大,启发很多,可以说是一次坚定信念的寻根之旅,一次超越震憾的心灵之旅,一次让理想照亮现实的思考之旅。
第一天参观了井冈山著名景点——黄洋界,我们一行沿着陡峭的石阶来到了黄洋界阻击战旧战场,那里有黄洋界哨口、朱德挑粮路过的小道和旧战场等景点。
在当年红军打炮的地方立了一块碑,碑上是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诗句:“黄洋界上炮声隆”。
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导游解说。
黄洋界位于距茨坪西北面十七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
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故又名:汪洋界。
黄洋界景区包括:黄洋界、大井,八面山和上井。
黄洋界,是茨坪北面的要隘,坡陡路狭,地势险峻。
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后,把黄洋界作为井冈山重要设防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桐木岭。
1928年秋,发生了黄洋界战役。
当时红军主力被调去攻打长沙,只有不足一个营的兵力留守。
湘军侦察到这一情况后,于8月30日派出4个团的兵力进攻黄洋界。
黄洋界是井冈山的屏障,失去黄洋界,井冈山根据地将岌岌可危。
红军在团长朱云卿、政委何挺颖带领下,凭借黄洋界天险,周密设防,团结奋战,终于打败了敌人的进攻。
攻打长沙途中的毛泽东听说后,异常兴奋,遂赋诗一首,这就是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2021年个人参观井冈山汇报总结报告2021年个人参观井冈山汇报总结报告1回顾党的历史,我们不能遗忘井冈山。
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192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亲自开创了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依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井冈山因此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
这次参观学习,使我受到了爱党,爱国的训练,使我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浴血奋战,艰苦创业,使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使中华民族结束了旧时代,开头了新纪元。
是中国共产党的励精图治,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民从受人奴役到当家作主,使国家从山河裂开到强大统一,从贫困落后到富强富强,使我体会到宠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养,是树立远大抱负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
在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渐渐渗透,一股崇敬之情在心间闲适而生,一幅幅题字更突显革命的意义和情感,一座座雕塑传达着抱负信念的宏大。
在小井红军医院,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在小井烈士墓,四周松柏环绕,庄重肃穆,号角声悠扬深远的想起,仿佛穿越时空,战士们正安详的伏在地上,睡着了,永久的睡着了,但好像又是醒着的,脸上挂着微笑,憧憬着将来社会的奇特时间,不,是观看了今日了的和谐社会。
当我们重走当年朱毛挑粮小道的一段,虽然只是一小段,还是让我们大汗淋漓,不由唏嘘当年创业困难,感叹现在时间奇特。
这不仅仅是对我们体力和耐力的小检验,更引发我们对如何走好今日的道路深思。
穿行林间,当年毛委员、朱老总还有挑粮战士们的身影仿佛照旧在这里跃动,那一个个奔跑的身影,是对新中国诞生坚决不移的期望和实践,那坚实的脚印好像还镶嵌在这小道上,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
重走挑粮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坚决之重要,在物质条件渐渐改善的今日,这品质更显得弥足贵重。
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2009年7月11日—15日,在经过很久的周详计划和精密安排后,我终于踏上了前往井冈山的旅程。
这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次简单平常的旅游,而是一次启迪灵感、升华情感、感悟真理的心灵之旅。
我们的第一站是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的门像大部分陵园的门一样伟岸地矗立在几十级石阶之上,全部学生庄重而严肃的向烈士敬献花圈,表达着我们对烈士的敬仰与感激。
那一刻,仿佛世界突然变得很安静,只剩下我们数百颗心脏跳动的声音,周围的嘈杂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我们心中默念的字字句句。
当我们弯下腰的那一刻,我们敬拜的是井冈山上的烈士,还有那无数同他们一样为祖国奉献的先驱,还有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次庄严地鞠躬,代表了一切,代表了我们此刻内心的汹涌澎湃,但它似乎又代表不了一切,因为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声音已经溢满整个身体,溢满整个世界。
陵园纪念碑和墓碑位于山顶上,我们一步步地爬了上去,因为那是一个每一位来到陵园的人都会去的地方。
对于那儿,已经记不清有多少烈士沉睡于此,但我们却永远记得那块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碑和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烈士铜像,那些墓碑,有的字迹很崭新,有的很模糊。
我尝试着寻找,是否有一块无字碑,因为很多烈士牺牲的时候后人无法证明他的身份,可对友对我说“陵园里那座高高的纪念碑,其实是一座无字碑,或者也是很多无字碑”,我忽然心里一颤,是啊,那不是代表着很多无字碑了吗!那么多无名烈士,共同组成了这座碑的脊梁,他们共同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共同分享着一份真理之梦,共同守卫着一片荣誉之土。
我们的第二站是井冈山博物馆。
和很多博物馆一样,那里展放着的物品都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更具体详细的了解了很多革命前辈的事迹。
要不是来到这里,很多为革命牺牲的人我们可能一辈子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他们背后的故事。
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了立体电影,那再现的是毛主席与朱德同志率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时的情形。
对于这样一个故事,我们谁都不陌生,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很多人来说还真是第一次,仿佛自己就是一名站在其中战士或百姓,看着周围的同志都在焦急的等待队伍以及会师时的激动与感动,自己也跟着兴奋和激动起来。
我想,在我身边与我一同观看的每一位同学,每一位队友,那一刻,内心一定会有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或是敬佩,或是感动,或是自豪,或是……那种突然由内心深处迸发的情感打湿了眼眶,此刻,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此次旅行的意义。
对于博物馆的记忆,也许可以说是这次旅行中最深的地方,我们在那儿留下的不只感动,还有欢乐,因为最高潮的“红歌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我们第二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博物馆已经褪去了它白天的嘈杂和喧嚣,有的只是宁静与安详,以及那份默默的寂静中的宏伟。
在飘扬的红色旗帜下,我们开始了热闹的红歌比赛。
比赛结束了,每个小组都获得了一个奖,因为我们的红歌会不是为了比赛,而是为了呼唤一种精神,寻找一份欢乐;没有评委,因为此刻,欢乐就是最好的评委,我们自己就是最好的评委。
老师们也被我们的氛围感染了,加入我们的表演中,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红歌。
他们的歌声,同样有些许新创意与新活力,但更多的,我们听到的是一种单纯的岁月流水声,一种激昂的奋斗锣鼓声,以及一种积极地革命号角声。
夜色慢慢袭来,红歌会在同学们与老师们一阵又一阵的歌声高潮中结束了。
歌会结束了,久久萦绕在我们的心中的,有歌声,有笑声,有小组团结的击掌声,还有那些红歌背后的精神旋律。
15日凌晨,带着朦胧的睡意和些许疲惫,我们坐上了离开井冈山的火车。
在火车驶出
井冈山车站的那一刻,我们望向了窗外,一片片绿色向后退去,而天空中依然飘着朵朵白云。
这一路的疲惫,终将会悄然褪去,而这一路的欢笑、友谊、感动却会永远飘在记忆的天空中。
对于这次井冈山之行,我们记住的不是井冈山的秀丽景色,而是井冈山的不朽精神。
我们不再把井冈山精神理解为平时所听到看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牺牲精神”等等的理论或口号,而有了一种真真切切的感受。
对于我们这代大学生来说,信仰似乎是一种无法说清楚的东西,似乎自己身上也很难察觉到具有很强烈的信仰,甚至很多人说,现在的中国人没有信仰。
但这次在井冈山上,先辈们为了信仰牺牲自我的事迹感动着我们,为了信仰奋不顾身舍弃一切的行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井冈山的心灵之旅,让我们理解了团队,理解了信仰,理解了很多曾经难于理解和想象的东西。
正如那首《红星闪闪》,感动了我们所有人: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09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