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综合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1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菜畦.(qí) 感慨.(kǎi) 确凿.(záo) 人迹罕.至(hǎn)B.倘.若(tǎnɡ) 搓.捻(cuō) 奥秘.(mì) 恍.然大悟(huǎnɡ)C.盔.甲(kāi) 绽.开(zhàn) 须臾.(yú) 花团锦簇.(cù)D.云霄.(xiāo) 难堪.(kān) 倜.傥(tì) 三省.吾身(xǐnɡ)2.下列词语中有六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表格中。
(3 分)签赏质仆浑为一谈不求甚解小心翼翼感慨渐愧美不胜收人声顶沸彼倦不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 分)A.考前复习功课,贵在温.故.知.新.,查缺补漏。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更为蹊跷的是,整条街道上鸦.雀.无.声.,寂静异常。
D.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破案的线索。
4.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答题。
(3 分)①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总是一帆风顺,谁也要经历挫折。
②被挫折历练后的人总是更顽强、更成熟、更勇敢,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
”③遭受挫折不但可以积累经验,而且可以使人生得到升华, 我们更应该正视挫折。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 分)(2)第②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1 分)(3)请在第③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1 分)5.走近名著。
(3 分)《朝花夕拾》原名是《旧事重提》,是①所写的一部②集。
《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添改作者的讲义、③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蓝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
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huàn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cí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huàn( ) 想着.( ) 落cí( )善(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答案】(1) 幻zhuó慈(2) 摇蓝摇篮【解析】(1)考查字音、字形。
幻想(huàn xiǎng):以个人或社会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着落(zhuó luò):下落;来源。
慈善(cí shàn):指对人关怀而有同情心,仁慈而善良。
(2)考查字形。
摇蓝——摇篮。
“篮”是名词,篮子。
“蓝”是形容词,颜色。
2.(5分)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3)“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艺术境界相近的两句诗是:,。
【答案】小桥流水人家秋风萧瑟-年之计在于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解析】考查默写句子的能力。
第(4)题是理解性默写,根据“愿逐月华流照君”可确定所填的诗句。
注意“萧瑟”“夜郎”的正确写法。
黑龙江省鸡西市2022届初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句子默写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①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
(龚自珍《________》)③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⑤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望岳》)⑥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⑦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⑧……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答案】独坐幽篁里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拄杖无时夜叩门自缘身在最高层荡胸生曾云杜甫黄梅时节家家雨可据理臆断欤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
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
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幽篁、自缘、曾云、臆、欤、净植、亵玩、焉”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
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二、选择题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踱步怪诞悲天悯人一泻万丈B.忏悔案渎柳暗花明颠沛流离C.魂魄陡峭历尽心血盘虬卧龙D.循环累赘德高望众仙露琼浆【答案】A【解析】【详解】B.案渎——案牍。
语文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棘手(là)参差(cān)竹篾(miè)蝉蜕(tuǐ)B、奇数(jī)家畜(chù)脊梁(jǐ)确凿(záo)C、国库券(juàn)称职(chèng)不屑(xuè)可汗(kè)D、玷污(zhān)爵土(jué)御聘(yù)苗圃(b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克苦琐屑妥贴蹒姗B、布置绯红不屑陛下C、即然炫耀憔悴青昵D、狼籍皎洁苍穹蓝球3、形似字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尤如打拢B、幼稚幻想C、暮色帷暮D、肯切诚恳4、对下面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2)、阿婆躺在那里静静的,静静的。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1)拟人(2排比(3)拟人(4)夸张B、(1)比喻(2)反复(3)拟人(4)互文C、(1)夸张(2)排比(3)拟人(4)互文D、(1)拟人(2)排比(3)比喻(4)夸张5、作家、作品或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舒乙《父子情》B、朱自清《背影》C、张之路《羚羊木雕》D、列子《扁鹊见蔡桓公》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材偏铜功B、管露案界C、削故劲硝D、架斧忿慈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幕”是形声字。
按部首检字法查字,应查“サ”部,按音序检字法查字,应查“M”B、“行的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句中只有一对反义词。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句中的“狡猾”属于贬义词褒用。
D、“仇”“会”“盛”“强”不全是多音字。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组是()A、美丽懦弱洋洋自得B、结局巍峨顶天立地C、孤独炫耀不可救药D、聪明英俊坚强9、对通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汤熨”的“汤”通“烫”意思是“用开水烫”。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与测试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诘问(ji) 取缔(d)忿然(f鑞) 骇人听闻(h鄆)B.震悚(sǒng) 凹凼(d鈔g)惶恐(hu醤g) 自矜(j頽)C.荒僻(p) 麦茬(ch)门槛(kǎn) 微颔(h鄋)D.掳掠(lǚ) 塌败(t)骷髅(l髐) 孤孀(shu鈔g)【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
A 项正确。
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dāng——dàng。
C:chā——chá。
D:lǚ——lǔ。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挚痛斑谰田垄烦琐B.竹杆镐头絮说惶恐C.惊骇霹雳自矜烦燥D.荒僻镶嵌门槛忿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
A项中,“谰”应为“斓”。
B 项中,“杆”应为“竿”。
C项中,“燥”应为“躁”。
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本文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
C.《台阶》一文中,父亲为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拼命苦干一生,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
D.《卖油翁》选自《归田录》,作者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台阶》一文中,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所以C项“表现了他爱慕虚荣的性格特点”错。
4.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加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B.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酝酿(niàng)倔强(jué)应接不暇(yīng)B. 迸溅(bèng)嶙峋(xún)载歌载舞(zài)C. 恣意(zì)濯洗(zhuó)叱咤风云(chì)D. 缄默(jiān)蹒跚(pán)锲而不舍(qì)答案:C解析:A项中“倔强”应读作“jué”,B项中“载歌载舞”应读作“zài”,D项中“锲而不舍”应读作“qiè”。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做事总是那么认真,从不马虎。
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B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虽然……但是……”;C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应去掉“不”。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骄不躁,真是栩栩如生。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真是不屈不挠。
C.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真是画蛇添足。
D. 他总是喜欢独来独往,真是孤芳自赏。
答案:B解析:A项“栩栩如生”用于形容艺术形象逼真,不适用于形容人;C项“画蛇添足”用于形容多此一举,不适用于形容马虎;D项“孤芳自赏”用于形容自命清高,不适用于形容独来独往。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烦)B.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满足)C.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讨厌)D.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厌倦)答案:A解析:B、C、D三项解释均不正确,应为“厌烦”。
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别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他的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B.《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诗人郭沫若,他的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C.《女娲造人》中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又有人的心理、情感、生活体验。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罗马时期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头衔.(xián)闪烁.(shuò)缥缈.(miǎo)澄.澈(dèng)B.女娲.(wā)御聘.(qìn)溉.汲(gài)陛.下(bì)C.踪.迹(zōng)疲倦.(juàn)绵延.(yǎn)掺.和(chān)D.庇.护(bì)较.量(jiào)称.职(chèn)狡.猾(jiǎo)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倡导多读书,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全市人民的积极参与,是简阳能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国家卫生城市”的关键所在。
B.元旦期间,各大超市开展了降价大酬宾活动,部分商品价格甚至下降了一倍。
C.随着“成都东进,三新简阳”战略的实施,简阳城市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鳌山公园大片草坪被破坏,其主要的原因是家长放纵孩子肆意滑草造成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汴绣也称“宋绣”,是流行于河南开封一带的传统刺绣艺术,因产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开封而得名。
第四单元测试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商酌.(zhuó)累赘.(zhui) 妥帖.(tiè)生疏.(shū)B.驿.路(yì) 修葺.(qì) 菌.子(jùn) 恍.惚(huǎnɡ)C.契.约(qì) 监督.(dū) 达观.(ɡuàn) 淤.泥(yū)D.譬.如(bì) 亵.玩(xiè) 案牍.(dú) 德馨.(xīn)【解析】A.“妥帖”中的“贴”应读t iē;C.“达观”中的“观”应读ɡuān;D.“譬如”中的“譬”应读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2分)A.垦切豪杰拖沓以身做则B.感概暮色循环如释重付C.契约鸿儒竹篾悲天悯人D.悠闲陡俏花瓣颠沛流离【解析】A.恳切,以身作则;B.感慨,如释重负;D.陡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2分)A.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B.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任重道远....。
C.叶老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D.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学知识储备不足。
【解析】D项中,“叹为观止”常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用在这里形容试卷题量多、难度大不合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2分)A.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B.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C.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全国初一初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语言表达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2)温故而知新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3)可以为师矣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4)思而不学则殆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3.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5.宋朝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论语〉十二章》,说说你的理解。
6.综合性学习。
在“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相关的材料。
请你按要求完成题目。
(1)下面是《孟子》中关于治国的语录,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概括孟子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他的人就少。
材料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译文:一国的君主如果喜爱仁德,整个天下便不会有敌手。
材料三: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孟子的治国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下面的材料中任选一句孔子的名言,说说它体现了怎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门弟子,齐声诵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礼之用,和为贵”等儒家经典名句,在全世界面前展现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阶段综合测试卷二(期中)[第一~三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和.(hè) 暖和.(hé) 和.泥(huó) 和.弄(huò)B.黄晕.(yūn)头晕.(yūn)晕.车(yūn)酝.酿(yùn)C.蝉蜕.(tuì)盔.甲(kuī)霎.时(shà)俄.而(é)(tìtǎng)确凿.(zuò)搓捻.(niàn)D.睫.毛(jié)倜傥..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节日的蓉城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川流不息....,呈现出一片绚丽的景象。
B.五月的西湖,姹紫嫣红....,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C.她演讲时,引经据典....了。
D.虽然这道题比较难,但是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尽管他们怎么造谣、诽谤,铁的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B.我们可以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来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
C.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才能基本完全恢复。
D.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感的文学。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那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
②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
③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对于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
⑤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
A.④②①③⑤B.③⑤①④②C.②③⑤①④D.③⑤①②④5.名句默写。
(8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 。
语文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棘手(là)参差(cān)竹篾(miè)蝉蜕(tuǐ)B、奇数(jī)家畜(chù)脊梁(jǐ)确凿(záo)C、国库券(juàn)称职(chèng)不屑(xuè)可汗(kè)D、玷污(zhān)爵土(jué)御聘(yù)苗圃(bǔ)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克苦琐屑妥贴蹒姗B、布置绯红不屑陛下C、即然炫耀憔悴青昵D、狼籍皎洁苍穹蓝球3、形似字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尤如打拢B、幼稚幻想C、暮色帷暮D、肯切诚恳4、对下面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1)、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
(2)、阿婆躺在那里静静的,静静的。
(3)、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A、(1)拟人(2排比(3)拟人(4)夸张B、(1)比喻(2)反复(3)拟人(4)互文C、(1)夸张(2)排比(3)拟人(4)互文D、(1)拟人(2)排比(3)比喻(4)夸张5、作家、作品或出处搭配有误的一组是()A、舒乙《父子情》B、朱自清《背影》C、张之路《羚羊木雕》D、列子《扁鹊见蔡桓公》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材偏铜功B、管露案界C、削故劲硝D、架斧忿慈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幕”是形声字。
按部首检字法查字,应查“サ”部,按音序检字法查字,应查“M”B、“行的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
”句中只有一对反义词。
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句中的“狡猾”属于贬义词褒用。
D、“仇”“会”“盛”“强”不全是多音字。
8、下列词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组是()A、美丽懦弱洋洋自得B、结局巍峨顶天立地C、孤独炫耀不可救药D、聪明英俊坚强9、对通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汤熨”的“汤”通“烫”意思是“用开水烫”。
B、“火齐”的“齐”同“剂”。
C、“望桓侯而还走”中的“还”同“旋”。
D、“恒候不说”,这里的“说”同“悦”,是“高兴”的意思。
10、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两三点/雨山/前。
B、七八个星/天外。
C、旧时/茅店/社林边。
D、路转/溪头/忽见。
二: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意思是“等到重阳节那一天,我再来靠近菊花。
”()2、“默而知之”是谈学习态度的。
()3、《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他是春秋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4、安徒生是希腊的著名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作品有《皇帝的新装》、《海的女儿》。
等。
()5、《宋定伯捉鬼》一文选自《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历史的书。
()6、李白、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们分别被称为“诗圣”“诗仙”。
()7、“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是个设问句。
()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作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散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又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9、“秋魂”的“魂”,不是指迷信说法的“灵魂”,而是指国家、民族的崇高的精神。
()10、两篇《我的老师》的主要人物都是女教师,她们都以爱心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然,都帮助解决了孩子们之间的小纠纷。
()三、填空及语言的实际运用(1—3题每空0.5分,第4题3分,共10分)1、《〈论语〉十则》中一些语句流传至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成语,请举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了《扁鹊见蔡桓公》,我们由此概括出了一个成语_________、常用来比喻那些掩饰自己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而不愿改正的行为。
3、请写出下列诗剧的上句或下句。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9)、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欣欣是她们班的学习委员,一天早晨,她的好朋友月月急急忙忙地对她说:“欣欣,我昨天晚上忙着看动画片,忘了写数学作业,把你的让我抄一下。
”如果你是欣欣,你该怎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题(25分)阅读一(12分)(1)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a,汤熨之所及也;在b,针石之所及也;在c,火齐之所及也;在d,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3)居五曰,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4)桓侯遂死。
1、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1)/(2)(3)(4)B、(1)(2)/(3)(4)C、(1)(2)(3)/(4)D、(1)/(2)(3)/(4)2、文中a、b、c、d处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2分)A、肌肤腠理肠胃骨髓B、肠胃骨髓腠理肌肤C、肌肤肠胃骨髓腠理D、腠理肌肤肠胃骨髓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一句的正确翻译是()(2分)A、扁鹊远远看到桓侯转身就走了。
B、扁鹊远远看到桓侯转身就跑了。
C、扁鹊远远看到桓侯,桓侯回身就走。
D、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回身就走。
5、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阅读二(13分)1989年发生在美国旧金山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受到伤害。
在混乱和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楼的一层的左后角处,他疾步走到那里,开始动手。
在他清理挖掘时,不断地有孩子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他们绝望地离开了。
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这位父亲又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来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挖着挖着。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起火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难以控制自己,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人们都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失去了孩子而精神失常了。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
”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来帮忙。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
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无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和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作者:马克·汉林)1、读完上文,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父爱是力量支柱。
(3分)2、在地震灾难面前,年轻的父亲主要想到了什么?又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3分)答:年轻的父亲主要想到了与儿子的诺言,坚持挖掘废墟。
3、文章为什么要写“好心人”“救火队长”“警察”等对父亲的劝阻?(用自已的话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是怎样描写父亲为了救儿子,战胜了巨大的困难的?(要引用原文语句)(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5分)从小学到初中,换了一个新环境,结识了一群新朋友,认识了一个个新老师,你的感慨肯定不少,有酸甜也会有苦辣,请补全下面的题目,并以此为题写作文。
我在这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1、可以补上“高兴”“快乐”“孤独”“悲伤”“压力很大”等等词语。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等等。
2、讳疾忌医3、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谁家新燕啄春泥(2)、两山排闼送青来(3)、柳暗花明又一春(4)、水何澹澹(5)、海日生残夜(6)、会当凌绝顶(7)、稻花香里说丰年(8)、万里赴戎机(9)、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4、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
要注意语言的委婉礼貌。
四、阅读题(25分)阅读一(12分)1、(2分)(B)2、(2分)(D)3、(3分)“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4、(2分)(B)5、(3分)翻译:(恒侯的病)已到了骨髓,所以(因此)我不再过问了。
阅读二(13分)1、(3分)只要由文段触发而来,言之成理,通顺即可。
2、(3分)在地震灾害面前,年轻的父亲主要想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诺言,他独自挖掘废墟救人,坚持了38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