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批评不妨 红红脸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主题教育红红脸出出汗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主题教育红红脸出出汗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教育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是一种注重深度和广度的教育方式,通过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或概念,来引导人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为感到羞愧或挫败而红红脸、出出汗,但也会因为批评与自我批评而不断进步。
本文将围绕主题教育、红红脸、出出汗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展开讨论。
二、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是一种在特定主题或概念下进行的深入学习和思考。
如果我们选择“勤俭节约”作为主题教育的内容,那么我们就会通过学习相关的经典故事、阅读相关的资料、进行相关的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对“勤俭节约”的理解。
主题教育的优势在于能够帮助人们深入思考一个特定的主题,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结构和情感认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在进行主题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因为对自己以往的无知或疏忽感到羞愧,而红红脸;也可能会因为对主题的深入讨论而感到头脑发热,出出汗。
这些都是主题教育带给我们的“正能量”,因为只有当我们感到羞愧、挫败甚至痛苦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有动力去学习和改进。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在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人对我们的观点提出批评,或者我们在深入思考后,对自己的见解提出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主题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纠正错误、改正缺点,并不断进步。
在接受批评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委屈或难受,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表现”就会出现红红脸的现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对待批评,认真分析对方的观点,并加以吸收和反思,那么我们就能以更开放、成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不足和他人的建议。
相对而言,自我批评可能更加困难,因为这需要我们对自己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评判。
然而,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批评,我们才能使自己不断超越、不断进步。
红红脸、出出汗,都是成长的过程。
四、我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主题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安全管理红红脸,才能画出好红线
我们知道,安全工作要有红线意识,因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我们也知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轻描淡写,温良恭俭让,而要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
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多大关联,但是在笔者看来,它俩却有着密切的关系。
搞安全工作,只有红红脸才能真正画出好红线,脸不红,画不准。
作为生产单位,在安全管理上要敢于红脸,勤于红脸,才能保障安全。
一是要对安全培训不到位红红脸。
培训是治理隐患的关键。
近些年,有些生产单位搞培训,走形式,碍于面子不红脸,致使培训没有收到实际效果;更有甚者,干脆不培训,以至于发生事故酿成大祸。
2013年6月,国内某公司的一场大火把121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了121个尸体。
从事故披露的细节来看,公司没有对员工开展安全培训教育,也没有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很多员工不懂得安全知识,不会使用灭火器材。
面对突发的事故灾难,员工不知道如何逃生,不知道如何自救,不知道如何互救,甚至导致一部分逃生出来的员工,由于缺乏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盲目施救,又让大火吞噬了一批人的生命。
这个事故给我们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培训不红脸,就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红脸出汗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红脸出汗”是一个比喻,意思是在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时,要像人因为羞愧或紧张而脸红、出汗一样,表现出真诚和深刻。
通过“红脸出汗”的方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意味着参与者要以诚恳和坦率的态度,深入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他人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
这种方式的目的是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与改进。
在这种情境下,“红脸出汗”强调的是真实、直接和有效的沟通。
通过面对问题并直接表达意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的反馈,并共同寻求改进的方法。
总的来说,“红脸出汗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反省的态度,以促进个人和团体的进步和发展。
开展批评不妨“红红脸、出出汗”整顿党的作风,不能不想到延安整风;提起延安整风,不能不想起那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2年4月19日,当时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一篇“新的‘月旦’”的文章。
“月旦”就是品评人物,就是开展批评。
文章中登载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虽已不知其详,但其中记载的批评的内容,今天读来仍深受教益和感染。
“人是可以,自当主任后,办事不公。
办的事,没有人说好的。
”这是对刘俊华的批评。
对冯德英的批评只一句:“吃钱就不抓赌。
”冯德英作自我批评:“说我好的人不多,‘胡批乱打’是没有的,不过吃钱不抓赌是不对的。
你们以后看我的态度吧。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从这两个例子,足以看出当时的风气。
所有的批评都直来直去,没有拐弯抹角;一针见血,没有含糊其词。
被批评的人也态度诚恳,知错即改。
那种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之一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
重温延安整风中开展批评的做法,对于实现教育活动总要求,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
____同志曾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抵抗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拿起这个武器。
在我党历史上,每一次整风活动的开展,都伴随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运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这个武器,有利于扶正祛邪,增进团结,解决问题。
而“运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批评有一点辣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使当事者受到触动和警醒。
如今,在有的党员干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一些批评甜俗味很重,只有“麻”味(肉麻之味),没有辣味,听来不知是批评还是在表扬,有些“批评”连旁听者都感到不好意思。
有的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缺少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良倾向因缺乏抵制而滋长蔓延,一些同志因得不到及时挽救而蜕化变质。
相互批评意见二十条1.作为党委书记,在带领党委一班人攻坚克难、突破制约发展瓶颈问题方面的举措不够有力,对指导公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
2.在学习方面还需向深处走,没有结合自身思想实际进行系统性学习,在读原著、学原文、懂原理方面下功夫不够,不够持之以恒学深、学透,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必要加强。
3.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往往只注重教育,在深挖根源、采取组织处理和处罚措施方面不够,讲情面多,讲规矩少。
4.将目光仅仅聚焦在党建、工会等分管工作上,对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了解不多,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不足,在班子研究这些问题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够具有针对性。
5.主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还不高。
没有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农田,走进群众心间,与群众平等对话,近距离聆听群众呼声,更多的是被安排下基层、被安排搞调研。
6.调研方式单一、片面,多数以听汇报、看材料的方式进行调研,深入一线调查、仔细研究的次数少、与职工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少。
7.工作中过于侧重个人分管的业务,强调制度要求多,服务全局有所欠缺,利用新理论、新知识指导业务做得不够,对所分管的财务工作中创新不够。
8. 与基层的干部接触多,与职工谈心少,直接听取基层一线意见不及时、不全面,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不多,对基层职工的了解不够细致、具体。
再是在抓具体工作中,对基层提工作要求多,直接跟踪指导少,有时满足于会开了、文件下发了,一抓到底、抓出实效的措施不多。
9.认为经营业务是自己的老本行,心理上有所放松,危机意识弱化,对其方面的工作了解较少。
其次,有时因业务需要,在接待客户时,为表诚意、显面子、不失礼,存有一定的超标准安排现象。
10.在贯彻执行上级部署方面有重过程轻实效的倾向,以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再是下基层检查工作偏重于检查台账、会议记录、个人笔记等,痕迹化管理的要求过多。
11.有时认为只要工作中坚持原则,完成工作任务就可以,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发挥的不够充分。
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咬耳扯袖是提醒,红脸出汗利于病。
前不久,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
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是“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也是避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第一道“闸门”。
这道“闸门”关好了,就是一种很好的预防。
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甚至难以置信。
探究其中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些单位党内生活不正常,同志之间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没有形成常态。
“如果早有人提醒,自己就不会犯这么严重的错误……”这是不少身陷囹圄的党员干部发人深省之言。
避免悲剧的重演,对身边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就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红红脸、出出汗,做到早提醒、早纠正、早防范。
鉴不能自照,尺不能自度。
党内生活中,党员干部相互咬耳扯袖、多搞红脸出汗,既是落实党内制度的实际行动,又是对他人真正的关心爱护。
眼下,有的党员却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好人思想,对已经出现明显违规违纪苗头的同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报告、不劝告,不批评、不制止,以致违规违纪者一错再错,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在这些老好人看来,多一事就意味着多一份麻烦,多得罪一个人。
如果不痛不痒地说说,人家又不当一回事,效果不大;言重了又怕引起矛盾,干脆听之任之。
朱德同志说过:“不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算什么共产党员”殊不知,你对别人老好人,别人也会对你“好好好”。
今天你不指正别人的问题,明天同样的问题就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只有敢于批评,多为别人着想,党内生活才能正常起来,党的肌体才能健康起来。
祸患生于幽微,防范当于未然。
当一名党员干部出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如果有人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就有可能将这些问题制止在萌芽状态;在问题比较严重时,如果有人大喝一声、猛击一掌,就有可能起到幡然醒悟、悬崖勒马的效果。
反之,见危不救、视若无病,甚至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无异于放纵危险、推波助澜。
四讲四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指党组织、党员个人对党内同志,党员个人对党组织的缺点错误及时指出、深入剖析,在原则问题上进行积极的健康的思想斗争。
下面是小编小编提供的四讲四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快来看看吧。
四讲四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根据XX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本次活动的精神,积极投身到活动中来。
经过对本次活动精神的领悟,我认为在当前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坚决拥护党中央举办的这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来查找自己的思想之陋、行为之垢,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密切联系群众。
一、个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自入党宣誓的时候,我就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经过自我检视,发现我在不断学习和理解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始终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能够较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维护领导班子团结。
自己在思想上没有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没有发表过与党员干部身份不相符合的言论,在行动上也能够和思想言论保持一致,从未做过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事情。
对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已经做出的重大方针和政策,即使有不同意见,我总是能够在坚决执行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提出。
对照自身情况,发现自己在政治学习上投入的时间还不够多,对政治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认为只要自己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就足够了,在政治理论的学习上花的功夫不够。
这对于深刻认识党的内涵及党的宗旨,深刻把握理论并将理论用于指导工作来说有一定的危害。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
1、约谈:与红红脸进行约谈,约谈时要求红红脸仔细回忆自己的行为,向其解释行为的不当性,并要求红红脸改正错误,以及有效地履行职责。
2、警告:对红红脸进行警告,警告要求红红脸要改正行为,并且警告其如果再次出现类似行为,将受到严厉处罚。
3、处罚:对红红脸进行处罚,处罚可以是责令红红脸进行自我批评,或者可以是责令红红脸做一些补救性的服务,也可以是对红红脸进行经济处罚。
4、惩戒:对红红脸进行惩戒,比如责令红红脸进行跑步、跳绳等,以此来加强红红脸的自律性,让红红脸出出汗。
工作心得:“红脸出汗”约谈是派驻纪检组工作的重头戏《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总结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理念新实践,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写入条文(第七条),明确规定:“党内监督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这一表述,为纪检监察机关明确了执纪重点和方式方法。
“四种形态”环环相扣,是一个完整的监督执纪问责体系,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
作为市纪委派驻纪检组,被派驻的单位党员干部大部分处于第一种形态,因此,纪检组要实践好“四种形态”,就要在运用第一种形态上多下功夫,要紧紧扭住“常态”不放,抓常、抓细、抓长,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使党内政治生活有战斗性和锋芒,真正严肃起来。
使广大党员不忘初心,自觉维护纪律。
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
一、为什么说“红脸出汗”约谈是派驻纪检组工作的重头市一级派驻了纪检组的部门和单位,与中央、省级层面比较,普遍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
这就决定了市一级被派驻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大部分处于第一种形态。
近几年,纪检组找准职责定位,明确主责主业,不断深化“三转”,我们必须明确,转职能必须要有转方式配合,否则职能就转不到位,或者即使转了也只是形式上的。
历史上我们管党治党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不是只有处分这一种。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性的提醒、约谈乃至轻处分,应该是纪检组工作的重头大头,而立案查处只能是多种处置方式中的极极少数。
过去党员日常管理监督中曾有一种倾向,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违反纪律就是“小节”,往往没人管、不追究。
带来的后果是,有了问题要么不处理、要处理就“算总账”,即所谓“要么不得罪、要得罪就得罪死”,造成党员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
红红脸出出汗批评与自我批评
红红脸出出汗常常是人在面对批评或自我批评时的心理反应。
批评指
的是别人对自己行为、想法或表现的评价,而自我批评则是自己对自己行为、想法或表现的评价。
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批评时,往往会感到受伤、沮丧、愤怒或尴尬,从
而出现红红脸出出汗的现象。
这是因为批评触及了我们的自尊心和道德情感,我们感到自己的价值被贬低或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这时,我们需
要冷静地思考批评的合理性和适当性,评估自己的行为和表现,并从批评
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改进自己的行为表现。
而自我批评则是一种自我完善和成长的方法。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失误、缺陷或不足时,应该勇于坦诚地面对,对自己的行为和表现进行客观
的评估和反思,发现问题所在,并想办法加以改进。
这种自我批评需要我
们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自我指责和自我否定,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自己的
目的。
总之,要想避免红红脸出出汗的尴尬情况,我们需要勇于面对批评和
自我批评,保持冷静、客观和积极的态度。
这样才能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走向成功的道路。
开展批评不妨“红红脸”(人民论坛)
田之章
《人民日报》(2013年07月11日04 版)
整顿党的作风,不能不想到延安整风;提起延安整风,不能不想起那时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2年4月19日,当时的《解放日报》登载了一篇“新的…月旦‟”的文章。
“月旦”就是品评人物,就是开展批评。
文章中登载的批评者与被批评者虽已不知其详,但其中记载的批评的内容,今天读来仍深受教益和感染。
“人是可以,自当主任后,办事不公。
办的事,没有人说好的。
”这是对刘俊华的批评。
对冯德英的批评只一句:“吃钱就不抓赌。
”冯德英作自我批评:“说我好的人不多,…胡批乱打‟是没有的,不过吃钱不抓赌是不对的。
你们以后看我的态度吧。
”窥一斑而知全豹。
从这两个例子,足以看出当时的风气。
所有的批评都直来直去,没有拐弯抹角;一针见血,没有含糊其词。
被批评的人也态度诚恳,知错即改。
那种真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让人感觉到一种亲切、一种温暖。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之一就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
重温延安整风中开展批评的做法,对于实现教育活动总要求,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纯洁党内生活的一剂良药。
毛泽东同志曾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抵抗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拿起这个武器。
在我党历史上,每一次整风活动的开展,都伴随着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的运用。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这个武器,有利于扶正祛邪,增进团结,解决问题。
而“运用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使批评有一点辣味,真正“红红脸、出出汗”,使当事者受到触动和警醒。
如今,在有的党员干部中,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一些批评甜俗味很重,只有“麻”味(肉麻之味),没有辣味,听来不知是批评还是在表扬,有些“批评”连旁听者都感到不好意思。
有的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缺少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良倾向因缺乏抵制而滋长蔓延,一些同志因得不到及时挽救而蜕化变质。
批评是善意的帮助,也是负责任的警示。
因此,“正宗”的批评,必然带有一点刺激性、麻辣味,必然会使人脸红心跳、额头冒汗、如坐针毡。
如果批评听起
来如沐春风,很舒服,过后必然如耳旁风,留不下什么印象。
甜食吃多了会腻歪。
和风细雨代替不了猛击一掌。
此两者方法不同,各有妙用。
批评带点辣味,虽然当时可能会刺激得涕泪横流,但过后开窍通络,全身畅快。
离开镜子,人很难看见自身的污垢。
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需要以人为镜,认识不足,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真正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武器运用好了,就能达到除弊去垢、洁身保健之目的,于人于己,利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