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学案(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 格式:pdf
- 大小:133.34 KB
- 文档页数:6
历史复习导学案第五课时繁荣开放的封建时代第一课统一国家的重建1、统一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___夺取北周政权,建立___,定都长安;589年隋灭___,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3、大运河的开凿:目的:__________________路线:以洛阳为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极:__________________。
4、隋的覆灭: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①三省六部制三省指___省(___)、___省(___)、___省(___)。
六部是___(官吏的选拔考核)、___(掌管户籍和财政)、___(掌管礼仪和科举)、___(掌管兵籍和军令)、___(掌管司法刑狱)、___(掌管营造等工程事务)。
②科举制:通过_________制度。
___年被废除。
科举制实行后,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官员任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第二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助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626年即皇位,改年号为___(627年——64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帝王。
2、贞观之治:(1)、原因: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2、知人善任,虚心纳谏(著名谏臣____)3、君臣居安思危,重视农业,轻徭薄赋,精简机构,加强国防,改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交流。
(2)、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隋亡的原因,识记唐朝的建立。
2.理解把握唐太宗的主要事迹。
3.掌握贞观新政的主要原因、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
难点: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三、复习反馈1.581年北周外戚________建立了隋朝,他就是________帝。
589年灭掉南方的________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2.________用六年时间在已有天然水道和人工运河的基础上开凿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________,南至________,自北向南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段,连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大水系,全长________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四、自主梳理(一)唐王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________统治期间,连年________,多次发动________,其残暴统治引发了________,最终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2.唐朝建立:618年,________建立了唐王朝,定都________,他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1.唐太宗:626年________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为________,他就是唐太宗。
2.用人和纳谏:唐太宗认识到,只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避免因君主个人的失误而导致王朝灭亡,当时________敢于直言被唐太宗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唐太宗知道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尽量做到__________________,兼收并用。
(三)贞观新政1.贞观新政出现的原因:吸__________________的经验教训。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百第1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六盘水)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A、南朝B、隋朝C、北朝D、唐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末年,一位洛阳商人要到余杭做生意,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反映隋朝历史贡献的是( )A、大运河B、都江堰C、长城D、曲辕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B、589年C、618年D、689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朝末年,有位官员欲将粮食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转运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C、江南河→邗沟→永济渠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A、秦隋宋B、秦隋元C、宋元明D、唐宋元【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1.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2.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3.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
这里的“唐宗”统治时期,史称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4.“2004年10月1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角色是: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5.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民用它A.灌溉田地 B.耕种田地 C.鼓风冶铁 D.纺织丝绸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
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7.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8.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坊”是则天无关的是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0.对比右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11.“重走唐僧西行路”活动是2006“中印友好年”的重要内容。
从2006年7月20日到11月26日,两名“新唐僧”历时4个月,沿着中国唐代高僧玄奘的足迹,重走了西行取经之路。
你知道这两位“新唐僧”“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吗?A.中国广州-尼泊尔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12.唐朝时,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勾画庐山瀑布壮丽图景的诗人是被人们称为“诗仙”的13.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巩固辅导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隋唐﹣秦汉﹣宋元﹣明清B、明清﹣隋唐﹣宋元﹣秦汉C、秦汉﹣隋唐﹣宋元﹣明清D、宋元﹣明清﹣隋唐﹣秦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元两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国家统一B、都开凿过运河C、都创设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D、都属于短暂而繁荣的王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北部的边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三次结束分裂局面、完成大一统是在隋朝,具体事件是( )A、隋文帝建立隋朝B、杨坚夺取北周政权C、隋炀帝灭陈D、隋文帝灭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朝大运河沟通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水【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隋朝昙花般短暂的辉煌。
书中不应出现的内容是(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的创设C、“贞观之治”D、大运河的开凿【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政治清明D、节俭盛行【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大运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诗作:“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国家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学校课程标准一、知识与能力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其影响。
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识读“隋疆域图”和“隋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资料的积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了解“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小组合作学习,分享记忆方法,了解大运河开凿的概况;通过阅读材料、资料对比,讨论“大运河开凿以及通航的影响”,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华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对比法、讨论法,多途径收集历史资料、历史信息、整合信息等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长的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她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国家课程标准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学校课程标准一、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唐太宗即位和善于用人、纳谏等内容,培养和提高客观、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培养和提高梳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对“贞观之治”原因的分析,认识“贞观之治”的实质,逐步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和收集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和太宗即位的有关资料,探讨“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围绕唐太宗用人和纳谏、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及实质等问题展开讨论;以唐太宗和“贞观之治”为题展开讨论,最终对唐太宗这一重要历史人物和“贞观之治”这一重要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从而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掌握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习题精选第1题【单选题】居住长安(唐都)的张三,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好友,他可以为好友办到的事有( )①清晨去大慈恩寺观看佛事活动②上午去东市选购朝鲜人参③傍晚西出玄武门,遥观夕阳映衬的宏伟建筑大明宫④夜里上街逛夜市,品尝风味小吃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④D、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朝前期,“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统治者的励精图治②注意重用人才③杰出人物的积极作用④社会经济的繁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文化昌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同学拟写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流”的历史小论文。
下列事例不应入选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行C、遣唐使到来D、鉴真东渡【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太宗所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中的“人”指的是( )A、魏征B、房玄龄C、杜如晦D、姚崇【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 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②文成公主入吐蕃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④唐朝封怀仁可汗A、①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明朝“析中枢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B、行政C、监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但有人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
”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A、改国号为周B、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破格用人推动社会经济继续发展D、减轻人民负担并提高人民的政治地位【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其中人们对她予以肯定的一点是(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B、治宏贞观,政启开元C、她重视老百姓,缓和了阶级矛盾D、她能够接纳贤臣的进谏,开创开元盛世局面【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殿试开始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隋炀帝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唐朝时,统一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与唐朝保持友好关系的政权是( )A、朝鲜B、高丽C、新罗D、百济【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是(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其治国举措的共同点是( )A、设节度使B、抗击突厥C、建立行省制度D、重用人才【答案】:【解析】:第14题【单选题】学习历史,不可忽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
____________ 的雕版印刷品。
11、文学①、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_____ 朝,流传至今的诗歌有近首,它们是由 _____ 位诗人创作的,内容丰富,风格多样。
12、书法、绘画与石窟二、合作探究:1、玄奘、鉴真两位唐代高僧有何异同?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2、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问题训练一评价单一、选择题1、小明同学想考察赵州桥,他应到今天的()A、河南省B、河北省C、北京市D、山东省2、唐朝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当时最有名的建筑物是()A、大明宫含元殿B、皇宫C、宫城D、大雁塔3、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oA.《天方夜谭》B.《金刚经》C.《大唐西域记》D.《可兰经》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谁的作品?()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岑参5、杜甫生活和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唐朝的国力逐渐趋于强盛B、唐朝由盛转衰C、长期的藩镇割据导致民不聊生D、农民起义动摇了唐朝的流治。
6、唐代有一位书法家,其作品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这位书法家是()A.柳公权B.颜真卿C.欧阳询D.苏轼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
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C.张旭、顾恺之、李白D.张旭、顾恺之、杜甫8、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
下列各项,属于隋唐时期的书法家的是()①阎立本②颜真卿③吴道子④柳公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主要开凿于()A.隋唐B.两汉C.南北朝D.两宋10、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A.欧阳询B.顔真卿C•苏轼D.柳公权选择题答案区:1——5: ____________ 6——10:___________ 二、材料解析题《导学与训练》P19第5题。
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秋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复习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内容、影响。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 、知道武则天的统治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内容。
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5、以谴唐使、玄藏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关于隋朝的历史
隋朝
二、关于唐朝的历史
唐朝
三、关于科举制
科举制
知识运用:另发试卷。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学设计导入: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强盛时期,今天我们进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的复习,从整体上把握和进一步理解这一单元。
出示目标:(学生自读目标)学习过程:壱、知识梳理(一)隋唐繁荣的基础和表现(师生共同完成——略)1.隋朝的兴亡(对隋朝历史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学生抢答问题)教师:对于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看下面材料、思考分析后解答。
能力提升(一)两首诗词评价大运河(1)这两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持什么态度?学生:这两首诗对大运河的评价不一样。
第一首诗否定隋炀帝,第二首诗肯定大运河。
教师:不是肯定、否定隋炀帝,而是肯定或否定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材料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2)结合材料三,你同意哪位诗人的态度?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结合材料三“其为利也博哉”,体现大运河促进经济的发展,可见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功在千秋。
那么大运河是隋炀帝的功还是过呢?(生:功)2.唐朝的盛衰(对唐朝历史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学生抢答问题)走进历史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太宗不过是个中才,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人力也”.思考:1.你同意材料的观点吗?2.请你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教师:要想解答问题,一定要明确材料的含义,成森同学你解释一下这段材料的含义。
(学生解释略)(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问题)能力提升(二)(1)依据材料一,概括李世民发出上述感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鉴于此,他即位后采取了哪些相应的措施。
学生: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隋炀帝奢侈腐化、政治残暴导致亡国。
所以唐太宗能够采取轻徭薄赋、改革制度、励精图治等措施。
教师:正因为唐太宗亲历隋末农民战争,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发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复习课教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隋朝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
理解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理解开元盛世就是唐朝的全盛时期。
2、理解科举制的影响。
3、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
4、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书法、绘画成就以及石窟、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就方面的主要成就。
学习重点
1、隋朝大运河。
2、科举制的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影响。
3、开元盛世;唐都长安。
贞观之治的原因。
4、是吐蕃的发展及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
唐朝对边疆各民族采取的比较开明的政策。
学习过程
一、自学与交流:(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年,隋灭掉陈,统一南北。
2、隋文帝的统治:(1)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 ,减轻人民负担;
(2)表现: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3、 隋朝大运河:(1)目的(2)时间:三点:四段。
地位。
作用。
4、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高祖退位以后,传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号 。
5、贞观之治:
(1)原因。
结果 。
6、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
统治“ 、 ”。
7、政治上
8、经济的繁荣:
⑴农业:⑵手工业⑶商业: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 时期,历史上称为“ ”。
9、科举制的诞生:隋炀帝时,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科举制的影响:⑴科举制改善了 ,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
⑵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
⑶科举制促进了 的发展,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⑷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
10、①唐朝与吐蕃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应是。
②在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过程中,有两位女性做出重大贡献和牺牲,她们分别是( )和( )。
③吐蕃的两位赞普是 和 。
④连线搭配:
千寻塔 吐蕃 维吾尔族
大昭寺 南诏 藏族
布达拉宫 回纥 彝族、白族
11、隋唐时期中国与哪些地区有交往,国人被称为“唐人”的原因是什么?
新罗与中国交流的事迹有哪些?日本从 皇帝时开始派“遣唐使”。
唐朝在哪些方面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玄宗时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僧人是。
天竺就是现在的 。
唐太宗在位时期,高僧 西游天竺。
回国后潜心研究佛经,同时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有《 》一书。
12、①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欧洲 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②赵州桥设计科学的表现是什么
③唐朝的 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唐朝印制的《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 印刷品。
⑤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 多位诗人的近 万首诗歌。
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 、 和 。
14、①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唐代著名的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
书法融合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为 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③连线题:
颜真卿 《步辇图》
柳公权 《多宝塔碑》
阎立本 《霓裳羽衣舞》
吴道子 《玄秘塔碑》
李隆基 《送子天王图》
二、合作探究:(发现一个问题,甚至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有价值)
1、经过讨论:你知道隋朝类似于学过的哪个朝代吗?试着分析它们的相同点。
2、讨论:汉朝时也出现过类似于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你能说出是什么局面吗?然后比较一下这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点有哪些?
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这句诗赞颂的哪位皇帝在位时出现的什么盛世局面?你能归纳一下该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4、从哪些事例可以看出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是民族平等?
5、你从玄奘、鉴真法师的身上学到了什么?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我国现在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区别?
三、巩固训练
1、隋朝大运
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2、唐太宗时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龄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4、唐朝的国际性大都市指的是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5、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在于谁统治的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
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
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7、不是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件有
A、鉴真东渡日本
B、玄奘西游
C、南诏首领被封为云南王
D、 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当宰相
8、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9、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何时建造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0、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11、《玄秘塔碑》是下面哪位人物的作品
A.柳宗元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杜甫
12、被后世称为“画圣”的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13、阅读下列材料: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1)诗人赞颂的“此河”是哪项伟大的工程?该河开凿时的皇帝是谁?
(2)诗中的“此河”全长有多少?地位如何?
14、你能说出贞观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吗?
15、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16、读材料回答问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⑴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⑵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四、当堂反思:
学到了…, 疑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