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毕业论文选题
- 格式:docx
- 大小:23.42 KB
- 文档页数:10
一、教育理论1孔子的教育学说2朱熹的教育学说3陶行知的教育学说4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5蔡元培的教育学说6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7试论中国近代的义务教育运动8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对比研究(可以自己确定小标题)9皮亚杰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探究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序号三、教学法与课堂教学技能研究1一堂好课的标准探究2如何听课与评课3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研究4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5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7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8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9主体性教学探究10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1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2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初探13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14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1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6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五、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4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5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6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7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8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9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2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13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15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16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1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1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1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22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现状分析23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调查24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26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七、发展心理学问题1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2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3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4家庭教育特殊性原则初探5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6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7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8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9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预防研究10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1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2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3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1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15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16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17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九、基础教育改革1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2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5“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6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7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8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9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1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11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12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13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14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15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表现初探16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17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19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20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21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22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23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24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25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26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27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28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29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30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31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32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33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34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35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36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37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在师范类院校师范生和相关专业较多,一般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等专业。
下面是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一:1、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2、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对策3、浅谈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4、浅谈素质教育5、浅谈小学男生性格女性化的成因6、浅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7、浅谈小学生的性格的形成和培养8、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9、浅谈小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策略10、浅谈性格的养成及培养11、浅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12、浅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3、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14、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15、谈个性的形成和培养16、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7、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18、小学生厌学原因的心理分析19、小学生一日生活调查20、小学生自卑心理研究21、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初探22、中小学课堂作业负担的调查23、谈性格(或能力)的形成的培养24、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2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7、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28、谈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9、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1、客家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二:32、平江方言词语的准确性和艺术性33、平江方言及其字、词的特性34、浅谈教师语言35、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36、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37、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8、浅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数学39、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0、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41、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方法42、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有机整合4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4、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5、浅谈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的教学46、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过程47、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48、浅谈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49、浅谈中小学数学试卷分析50、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51、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5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3、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54、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55、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从理论到课堂56、小学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57、优化数学课堂之我见58、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9、怎样设计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步骤60、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61、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反思及策略62、对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63、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三:64、经济全球化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65、论当代大学生与诚信66、论武则天的对外政策67、论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68、论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69、浅谈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70、浅谈动漫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71、浅谈康熙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72、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74、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75、浅谈农村小学辍学原因及对策76、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77、浅谈农村中小学辍学的原因以及对策78、浅谈如何来支援老区和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79、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80、浅析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81、浅析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新因素及对策82、如何改变教师的不良态度83、试析同伴交往对青少年品德的影响84、谈问题学生品德缺陷及其矫正85、谈小学生的诚信教育86、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87、武则天历史功过之我见88、小学生个性道德教育初探89、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90、以身立教、为人师表91、《花与树》电影中的人性化描绘92、《花与树》电影中的音乐特点93、从娃娃抓起创新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方法94、论歌曲的处理与表现95、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美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四:96、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97、浅谈声乐演唱者的个性特征98、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游戏99、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0、浅议音乐素质培养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10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音乐水平102、小学音乐教育未来趋势透视103、中西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104、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105、对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106、分析英语翻译中的中英文的语序差别107、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108、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109、浅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110、浅谈英语教学中基本环节的实施111、浅谈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112、如何对待阅读理解中的生词113、试谈英语翻译中的技巧问题114、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115、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116、英汉委婉语的对比117、《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118、《红楼梦》的人物描写119、《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20、《红楼梦》主要人物论121、《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122、《三国演义》曹操性格之我见123、《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浅谈124、《山楂树之恋》中纯洁的爱情观125、初探《哈里波特》畅销的原因126、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冲突--论贾平凹《高老庄》人物形象127、从《呐喊》和《彷徨>看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五:128、从生活中来,回数学中去--浅谈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129、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130、当今网络文学的利弊131、当前小学教师的心态分析132、对苏轼《水调歌头。
【毕业论文选题】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在师范类院校师范生和相关专业较多,一般有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地理科学、科学教育、社会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音乐学和美术学等专业。
下面是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
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一:1、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2、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对策3、浅谈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4、浅谈素质教育5、浅谈小学男生性格女性化的成因6、浅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7、浅谈小学生的性格的形成和培养8、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9、浅谈小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策略10、浅谈性格的养成及培养11、浅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12、浅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13、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14、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15、谈个性的形成和培养16、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7、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118、小学生厌学原因的心理分析19、小学生一日生活调查20、小学生自卑心理研究21、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初探22、中小学课堂作业负担的调查23、谈性格(或能力)的形成的培养24、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26、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7、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28、谈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29、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30、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1、客家方言中的名词词缀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二:32、平江方言词语的准确性和艺术性33、平江方言及其字、词的特性34、浅谈教师语言35、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36、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37、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38、浅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数学39、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0、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241、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方法42、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有机整合4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4、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5、浅谈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的教学46、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过程47、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48、浅谈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49、浅谈中小学数学试卷分析50、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51、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52、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53、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54、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55、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从理论到课堂56、小学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57、优化数学课堂之我见58、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9、怎样设计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步骤60、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61、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反思及策略62、对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63、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三:364、经济全球化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65、论当代大学生与诚信66、论武则天的对外政策67、论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68、论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69、浅谈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70、浅谈动漫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71、浅谈康熙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72、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74、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75、浅谈农村小学辍学原因及对策76、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77、浅谈农村中小学辍学的原因以及对策78、浅谈如何来支援老区和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79、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80、浅析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81、浅析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新因素及对策82、如何改变教师的不良态度83、试析同伴交往对青少年品德的影响84、谈问题学生品德缺陷及其矫正85、谈小学生的诚信教育86、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87、武则天历史功过之我见88、小学生个性道德教育初探89、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490、以身立教、为人师表91、《花与树》电影中的人性化描绘92、《花与树》电影中的音乐特点93、从娃娃抓起创新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方法94、论歌曲的处理与表现95、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美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四:96、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97、浅谈声乐演唱者的个性特征98、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游戏99、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0、浅议音乐素质培养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10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音乐水平102、小学音乐教育未来趋势透视103、中西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104、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105、对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106、分析英语翻译中的中英文的语序差别107、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108、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109、浅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110、浅谈英语教学中基本环节的实施111、浅谈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112、如何对待阅读理解中的生词5。
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文学类一、古代文学先秦两汉唐部分1.论中国上古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2.论《诗经》爱情诗中的女性美3.《离骚》象征手法探微4.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5.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6.论《庄子》的结构艺术7.论《左传》中的妇女形象8.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9.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10.论李商隐诗歌中典故的运用11.论白居易感伤诗的生命意识12.论唐传奇中风尘女性的形象13.试论《李娃传》的情节艺术14.从《任氏传》看唐传奇作者小说创作的自觉意识15.从《枕中记》看沈既济入世出世的矛盾思想16.从《霍小玉传》看唐代的婚姻门阀制度宋元部分1.亡国之音哀以思——论李煜词2.论李商隐的“无题诗”3.论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4.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5.李贺瑰丽冷艳诗境浅论6.试论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7.王维“诗中有画”特色浅谈8.从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9.秦观“情韵兼胜”的婉约风格论略10.苏轼婉约词的艺术风貌浅论11.略论苏轼对宋词发展的贡献12.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13.论黄庭坚的瘦硬诗风14.辛弃疾的“以文为词”15.林逋的咏梅诗到姜夔咏梅诗16.清照词婉约清新的艺术特色浅论17.关汉卿喜剧之“双璧”《救风尘》与《望江亭》18.《西厢记》中张生的形象19.汉卿悲剧艺术魅力探胜20.《赵氏孤儿》悲剧艺术浅论明清部分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羽扇纶巾”形象及其人格内涵2.从官渡之战看曹操用人3.论《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特色4.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5.《水浒》中鲁达、武松形象的对比分析6.从义军领袖到王朝忠臣看宋江的忠义观7.《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8.论《西游记》中的五行观念9.《西游记》师徒四人形象及其现代意义10.孙悟空与贾宝玉的“石头精神”探源11.《西游记》中女妖形象复杂性格研究12.《西厢记》对《金瓶梅》《红楼梦》的影响研究13.《金瓶梅》女性与家庭关系微探14.《金瓶梅》女性群像描写特点及其悲剧意义15.论“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特点16.《三言》《二拍》中商人形象的嬗变及其原因17.《聊斋志异》“异史氏曰”叙事形式的探析18.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女性观的矛盾性19.《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20.崔莺莺、杜丽娘、林黛玉叛逆形象之比较21.论贾宝玉的女儿观22.潇湘翠竹与黛玉形象之观照23.论《红楼梦》中黛玉、妙玉悲剧性格的共同性24.精美和谐典雅——论《红楼梦》的饮食文化特征25.试论《红楼梦》的女性人才观26.论纳兰性德的矛盾人格及其成因二、现代文学1.周作人散文的成就2.新月诗派的艺术探索及历史地位3.论闻一多的诗4.闻一多与新格律诗化运动5.徐志摩诗的审美个性6.评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7.《伤逝》中的人物及其艺术特征8.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探索9.叶圣陶小说的美学风格10.郁达夫小说的抒情风格11.论《女神》的艺术个性12.艾青的诗歌风格与地位13.《家》的艺术个性14.《家》的文学成就15.《骆驼祥子》的“北京味儿”16.虎妞论17.繁漪形象论18.《日出》的艺术新探索19.论陈白露形象20.《狂人日记》与果戈里同名小说的比较研究21.张爱玲与上海文化22.萧红小说的审美个性三、当代文学1.民俗学视角下的迟子建文学世界2.论朱苏进小说的意义3.跨艺术视角下的朱自清散文艺术4.《小二黑结婚》的民族化特色5.武侠小说中的“逆袭”叙事模式6.郭敬明小说的正面解读7.论韩少功的小说创作8.现实主义史诗——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9.“丑”字始终难戡破——余华小说的力量与苍白10.《妻妾成群》与《大红灯笼高高挂》比较四、外国文学1.中西抒情诗的一点比较:“无我”与“有我”2.试论古代神话与现代科幻小说3.中国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形象比较4.中国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形象比较5.荷马式的比喻与古代人思维模式6.《俄狄浦斯王》——古代先民的生命密码7.《美狄亚》的女权主义重读8.对“信仰”的真诚拥抱——重读《神曲》9.对列那狐形象的再认识10.西方文学中的骑士文学原型11.女权主义批评视角下的莎士比亚12.于连形象的当代性13.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自然科学因素14.伏脱冷:“一首恶魔的诗”15.环境与人——谈谈巴尔扎克创作中的环境描写16.圣洁的天使:狄更斯小说中的儿童形象17.普希金创作的民族性与独创性18.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精神失落19.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现实主义与“意识流”20.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父亲形象21.安娜.卡列尼娜与女性文化意识22.《玩偶之家》(或《茶花女》)的女权主义解读23.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状与前景24.《荒原》的“死亡情结”25.简爱和黛玉的爱情观之比较26.黑色幽默对传统幽默艺术的消解与颠覆(可以和莫言的《蛙》作比较)27.阿巴公、葛朗台、泼留希金形象比较。
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注:凡选用中学语文教学论方向题目者,请将教师资格证复印件与论文同时寄交。
一、现代汉语1、论熟语词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6、论全句的修饰语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10、词的兼类和活用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分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普通话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42、汉外语言(就某一具体课题)的对比研究43、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特性44、口语和书面语的一致性和分离性45、非动作句的主语、宾语(英汉语对比)的特殊性46、对外(外国人、少数民族人)汉语教学问题47、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48、汉语语法规律(与英语对比)的灵活原则和经济原则49、语言文字政策(外语教育、语文规划等)问题50、语音特征、语义特征、语形(文字)特征及其区别性特征51、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推广普通话、社会用字规范)52、字根(末级部件)、词、词素(构成语素)研究53、语言运用中的常规突破及其语境制约54、语音和语义的静态概括性和动态具体性问题55、汉语普通话音位归纳的宽严和汉语拼音方案问题56、汉语方言的描写和特殊现象57、句子分析的方法及系统性58、语言文字生活中的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问题59、汉字部件的笔画的定量定形问题60、现代汉语与书法艺术61、广告语言艺术62、日常交际语言艺术63、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的问题64、复句关系的逻辑系统性65、辞书编排、检索和选题设计问题66、中文英文短语简缩比较67、语素字和音素字的优点和缺点68、现代汉语词的双音化和书面上的保守性及其对策69、句子成分常规位置的变化及其条件70、同音词和同音语素及同音词的分化71、现代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规则72、语言文字中的计量统计问题73、新词语的产生和使用74、利用汉语拼音使儿童提前进入阅读写作的研究75、中学语法教学的方法76、现代生活中的双语言双方言问题77、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自动融合替换研究7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79、汉字改革问题80、英语和汉语(专有名称中)音节近似翻译和用字规范问题81、汉语拼音符号中名称读音的调查分析82、语素的再分类83、比喻的典型性问题84、日常生活中问话与答话的规律85、广告语言中不合语法的现象86、××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87、××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88、××话的特殊词汇(如“双峰话的特殊词汇”)89、××话的量词研究(如“韶山话的量词研究”)90、××话的代词研究(如“益阳话的代词研究”)91、××话的疑问句研究(如“长沙话的疑问句研究”)92、××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如“如阳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93、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94、连词连接作用研究95、两个点号连用的条件和作用(如“叹号与问号连用的条件和作用”)96、从××话看湖湘文化(如“从娄底话看湖湘文化”)97、倒过来说的效果(如“一个草包”与“草包一个”,效果有何不同)二、古代汉语1、××方言中的古音遗留2、××方言中的古语词3、××方言词汇本字考4、××方言与××方言语音比较研究5、××方言与普通话×类语音比较研究6、××方言中古×种语音的发展演变7、××方言虚词的来源8、××方言词汇研究9、××方言×种句型的历史来源10、中古××音在××方言中的演变11、《说文解字》方言研究12、《广韵》所引方言词汇13、汉代的六书理论14、《说文解字》的构形理论15、《说文解字》与书同文16、历代文字工具书研究17、论转注与假借18、部首论19、《玉篇》部首研究20、俗汉字研究21、《说文》古文与汉字简化22、形声字的多形多声与省声23、六书与正字法24、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25、学习《说文解字》的心得26、××书词汇结构研究27、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演变的内因28、上古汉语双音词研究29、连绵词研究30、古汉语实词虚化现象31、古代传注著作中的词语训释32、中古汉语新词的产生与旧词的消亡33、敦煌变文俗语词研究34、古汉语同源词研究35、假借义与引申义36、中学古文教材中词语训释商榷37、成语探源38、古汉语词汇教学研究39、《儒林外史》方俗语汇释40、《西游记》语辞考41、《三国演义》语辞考42、二程语录俗语辞考释43、××书的副词研究44、××书的介词研究45、××书的连词研究46、××书的助词研究47、《马氏文通》之前的语法研究48、词类话用研究49、××书的××句式研究50、杨树达《词诠》研究51、古汉语语法与古文献释读52、古诗词语句的特殊语序53、倒装与省略研究54、论古代汉语的系动词55、论古代汉语的数量词56、语气词在判断句中的作用57、《尚书》中的代词研究58、《尚书》的“厥”、“其”研究59、《尚书》的叹词综议60、论《尚书》的省略61、《水浒传》“得”字研究62、《水浒传》被动句研究63、《百喻经》中的被动句64、古汉语中的几种述宾关系65、《诗经》特殊语序研究66、《诗经》的音节句读与语法句读67、论“所以”68、古今小说语法新探69、诸家《广韵》反切系统与三十六字母之比较70、读《古代汉语》(教材)献疑71、中学文言文的注释问题72、××书(如《尚书·周记》)的修辞艺术三、文艺理论1、关于“席勒式”和“莎士比亚化”2、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论述3、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美学观4、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6、列宁的文艺思想研究7、论“劳动创造了美”8、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贡献9、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10、论文学的社会效果11、艺术典型研究12、文学的意境与意象研究13、文学风格、流派研究14、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5、文学的语言特征研究16、论文学的审美性17、论文学的主体性18、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道德关系研究19、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20、关于文艺的商品性和社会效益21、市场经济与文艺的发展22、科技与文艺关系研究23、关于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研究24、反映论与文艺25、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突破(可选一个或几个侧面进行研究)26、关于新时期文艺论争的若干思考27、论艺术真实28、《乐记》文艺思想初探29、刘勰的文艺思想研究30、钟嵘的诗歌美学观念研究31、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32、论金圣叹的文学思想33、论叶燮《原诗》对中国文学理论的贡献34、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35、柏拉图的文艺观与他的政治观的关系36、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欧洲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37、狄德罗美学思想研究38、莱辛“诗”、“画”比较理论的意义39、论黑格尔的自然美理论40、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艺观与其哲学观的关系41、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研究42、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43、悲剧和喜剧的美学特征44、论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的特点(可分别选一种审美形态进行论述)45、论山水园林的美46、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47、审美心理研究48、书法美学研究49、音乐、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50、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探讨51、湖南地方民歌研究52、湖南民间小戏研究53、试论新民间故事54、文学的消费和文学的传播研究四、中国当代文学1、试论新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发展轨迹2、从当前小说创作看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合流趋势3、论通俗文学的崛起及其发展势态4、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5、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性6、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7、市场经济大潮与九十年代文学8、关于世纪之交文学的思考9、试论政治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的影响10、论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11、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之比较12、论闻捷《天山牧歌》的抒情特色13、论建国头27年大陆诗歌创作的局限14、艾青诗歌论15、论“归来诗歌”的创作特征16、“朦胧诗”兴衰探源17、论朦胧诗对当代诗歌发展的贡献18、简论舒婷爱情诗的艺术特色19、论顾城诗歌的创作特色20、舒婷、李清照诗歌创作比较论21、舒婷、北岛诗歌创作比较论22、论“新生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23、试论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嬗变24、重评新中国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25、论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的演变26、论当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贡献及其局限27、论高晓声的小说创作28、《创业史》、《山乡巨变》比较谈29、再论《芙蓉镇》30、论路遥的小说创作(《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均可)31、论刘心武的小说创作32、关于《绿化树》的思考33、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34、论《曾国藩》35、论寻根小说的美学追求36、论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征37、论池莉的“烦恼三部曲”38、论《古船》39、论《白鹿原》的言论意蕴40、白嘉轩论41、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42、王蒙意识流小说得失谈43、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44、论余华的小说艺术45、论“晚生代”作家的创作追求46、汪曾祺、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谈47、论张承志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48、论新时期湖南文学49、论九十年代女性小说50、王安忆(铁凝、陈染、林白、残雪等)小说创作论51、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论52、贾平凹中篇小说论53、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54、莫言小说创作的价值及其缺陷55、论《红高梁》56、论杨朔散文的得与失57、论秦牧散文58、论刘白羽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59、论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创作之异同60、论新中国散文创作的历史演变61、贾平凹散文论62、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63、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64、也谈“小女人散文”65、杨朔“散文模式”再评价66、论新时期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67、论贾鲁生报告文学创作的独特性68、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69、钱钢报告文学特色论70、论近年报告文学的发展演变71、从《陈毅市长》(或《陈毅出山》)看新时期戏剧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创造72、论荒诞川剧《潘金莲》73、论话剧《狗儿爷涅槃》74、影视艺术与商业化75、对“王朔电影”的反思76、论新时期电影创作中的爱情描写77、论张艺谋电影创作特色78、论金庸的武侠小说79、琼瑶言情小说论80、论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81、三毛的散文世界82、论余光中的诗文创作83、海峡两岸言情小说之比较84、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之比较85、论台湾乡土小说五、中国现代文学1、重评“鸳鸯蝴蝶派”2、重评“《现代评论》派”3、周作人对“五四”文学革命的贡献4、“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的特征5、论郭沫若《女神》的“崇高美”6、论郭沫若后来对《女神》的修改7、论汪静之的爱情诗8、徐志摩诗歌中的“性灵”9、论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10、闻一多与郭沫若诗歌的比较11、闻一多的诗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12、对鲁迅小说批判国民性主题的再认识13、鲁迅小说与中国知识分子14、鲁迅《故事新编》“油滑”小议15、鲁迅《野草》与西方象征主义16、鲁迅前后期杂文创作之比较17、论二十年代“乡土小说”及其发展18、冰心与庐隐之比较19、叶绍钧与张天翼讽刺小说的比较20、佛教与许地山21、论废名的抒情小说22、“自我抒情小说”的特色与发展23、浅论“五四”时期的“言志派”散文24、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25、丁西林的喜剧与西方喜剧26、重评“自由人”、“第三种人”27、丁玲的“女性”题材小说的特点及其变化28、评“社会剖析小说”29、艾芜与沙汀艺术风格的比较30、老舍小说对市民世界的表现与批判31、老舍与中国传统文化32、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33、沈从文的讽刺小说34、新感觉派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35、论巴金封建家族系列小说36、论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37、论李吉力人的《死水微澜》38、评何其芳的《画梦录》39、何其芳诗歌创作的特点及其发展40、戴望舒与西方现代派诗歌41、卞之琳诗歌的艺术特色42、重评曹禺的《原野》43、曹禺剧作的结构特色44、曹禺剧作的语言艺术45、论《雷雨》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46、艾青诗歌与西方象征派诗47、艾青诗歌创作的发展48、艾青“诗论”的贡献49、“九叶诗人”对新的贡献50、解放区文学之我见51、赵树理和孙犁小说创作之比较52、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53、张爱玲小说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学54、张爱玲小说创作与现代主义55、徐讠于《风萧萧》的艺术特色56、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研究57、茅盾小说的性心理描写58、重评吴荪甫59、茅盾小说的结构艺术六、古代文学1、论《左传》的叙事方法2、论《左传》的民本思想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4、论《左传》的人物描写5、论《左传》的外交辞令6、《战国策》的语言艺术7、论《战国策》的寓言8、《左传》与《战国策》语言艺术之比较9、《论语》的语言特色10、《论语》中的人物形象11、论《孟子》的论辩艺术12、《孟子》的民本思想13、论《庄子》的人格理想14、《庄子》的语言艺术15、论《庄子》的寓言艺术16、论《庄子》的社会理想17、孟子、荀子人性论之异同18、荀、韩社会历史观比较19、论《荀子》的修辞艺术20、荀子的政治思想21、论先秦儒家的人格理想22、《韩非子》的法治思想评析23、先秦诸子散文论说模式之演变24、论《诗经》中“大小雅”的语言风格25、论《诗经·国风》的抒情模式26、论楚辞的意象构筑方式]27、楚辞与《诗经》比兴之比较28、《庄》《骚》比较29、《庄》《骚》神话、历史传说运用之比较30、《史记》中的“论赞”艺术31、《史记》的叙事模式及其影响32、《史记》、《汉书》思想倾向之比较33、《史》、《汉》语言比较34、论汉乐府民歌对建安诗歌的影响35、论南北朝乐府之异同36、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37、论曹植诗歌对前代诗歌艺术的借鉴38、论曹植的辞赋创作39、论王粲的诗、赋创作40、论陶渊明诗文中的自我形象41、陶诗的语言艺术42、论南朝山水诗的艺术特色43、论“永明体”44、论庾信的骈文(或辞赋)创作45、论初唐四杰的七言诗歌行(或五言律诗)创作46、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之比较47、盛唐山水诗同南朝山水诗之比较48、论道家思想对李白的影响49、李白与庄子50、论儒家思想对杜甫的影响51、论杜甫的七言律诗(或五言古体诗)52、唐代禅宗的修行方式与“禅诗”53、高、岑边赛诗之比较54、论柳宗元的讽刺散文55、韩、柳散文语言比较56、韩愈散文对先秦两汉散文的继承和发展57、白居易《长恨歌》对后世的影响58、论白居易的“杂律”(或“闲适”诗)59、论刘禹锡的咏史诗60、论刘禹锡的民歌创作61、李商隐、杜牧爱情诗之比较62、李商隐、杜牧七绝之比较63、论李益的边塞诗64、论中唐的山水田园诗65、“郊寒岛瘦”辩66、论“元和体”67、论“长吉体”68、论唐传奇的叙事模式69、论晚唐的小品文70、司空图《诗品》评议71、论唐人律诗、绝句对词体形式的影响72、论花间词7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74、论欧阳修散文的审美倾向75、论东坡诗中的“理趣”76、论半山体77、论王安石的散文78、论黄庭坚诗的语言特色79、论秦观词的审美价值80、论李清照词的主体特质81、论陆游对李白诗风的继承和发展82、论诚斋体83、论辛词对苏词的继承和发展(或苏辛词比较)84、论宋代的爱情诗85、论范成大的田园诗86、论姜夔词的艺术特色87、元好问诗探析88、马致远散曲的隐逸思想89、小山散曲的“雅化”特征90、元散曲的避世——玩世思想91、关汉卿杂剧的女性形象92、元杂剧的情节结构模式93、元杂剧的悲剧精神94、元杂剧婚恋模式的文化意蕴95、《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美学特征96、《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97、《水浒传》的忠义思想98、李逵性格特征的文化意蕴99、《西游记》的讽刺艺术100、《西游记》幽默诙谐的美学风格101、《西游记》取经团体的对立互补102、《金瓶梅》的语言艺术103、《三言》的情爱观104、《琵琶记》的“风化”观念105、《三国》《水浒》的女性形象塑造106、明代诗文复古流派论107、张岱小品文的情趣美108、汤显祖传奇创作的人性思考109、《笠翁十种曲》的荒诞之趣110、《聊斋志异》的“痴人”形象111、《儒林外史》的文化反思112、纳兰性德词113、晚清小说的漫画化手法114、曹雪芹的悲剧观115、《红楼梦》真假互补的叙事特征116、《红楼梦》的对比思维117、《红楼梦》的心理描写118、“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119、《红楼梦》人物形象对比分析:①黛玉与妙玉②宝钗与黛玉③尤二姐与尤三姐④袭人与晴雯⑤元、迎、探、惜⑥宝玉与黛玉120、《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比较研究121、孔尚任《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七、外国文学1、论古希腊文学的人本意识2、论荷马史诗中的古代英雄形象3、论《俄狄浦斯王》的命运观4、论美狄亚的“爱”和“恨”5、《神曲》的划时代性6、论堂吉诃德形象的二重性7、论《十日谈》的反封建意义8、论莎士比亚喜剧中的新女性形象9、夏洛克形象分析10、福斯塔夫形象的美学价值11、论奥瑟罗悲剧的成因和实质12、李尔王形象初探13、论麦克白的悲剧性14、论哈姆莱特的忧郁和廷宕15、从《哈姆莱特》看“莎士比亚化”16、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思——论莎士比亚的悲剧17、欧洲两种文化传统的交流与合融——莎士比亚创作思想探究18、爱情描写的不同内涵——《罗米欧与朱丽叶》与《熙德》比较19、论答尔丢失形象及其塑造20、从《伪君子》看古典主义创作得失21、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论《阴谋与爱情》22、时代的烦恼——论维特形象的典型意义23、“浮士德精神”再议24、论《浮士德》的辩证思想25、一部个性解放的宣言书——论卢梭的《忏悔录》26、论拜论诗歌中的讽刺27、论《唐璜》的讽刺艺术28、论雨果创作中的人道主义29、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30、浪漫主义小说的典型——论《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31、《悲惨世界》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浅议32、论《悲惨世界》的思想价值及局限33、雨果对革命的矛盾态度——评《九三年》34、金钱对人性的毁灭——论葛朗台形象35、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世界的矛盾36、拉斯蒂涅形象论析37、论《高老头》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38、论《高老头》中的“父爱”39、论于连40、《红与黑》是一部爱情小说吗?41、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艺术风格42、论乔治·桑的田园小说43、论简·爱44、论希斯克厉夫的复仇45、论《傲慢与偏见》的中庸思想46、狄更斯创作中的“怪人”形象47、《双城记》人道主义思想评析48、论莫泊桑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49、《羊脂球》艺术探幽50、论左拉创作中的自然主义51、论普希金抒情诗的魅力52、论叶甫盖尼·奥涅全形象的典型意义53、论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54、从《饮差大臣》看果戈理的讽刺艺术55、《死魂灵》主题与果戈理的创作思想56、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大雷雨》中卡捷琳娜形象探究57、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宗教倾向58、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复调结构59、安娜悲剧说明了什么60、从安娜形象塑造看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61、转型时期俄国社会生活的真实图画——论《安娜·卡列尼娜》62、《复活》中的“复活”刍议63、聂赫留朵夫形象与托尔斯泰的世界观64、从《复活》看托尔斯泰“最清醒”的现实主义65、论玛丝洛娃形象66、论高尔基早期创作的浪漫主义特色67、巴威尔形象塑造及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68、无产阶级新人的成长历程——论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69、论保尔的人生观70、保尔·柯察金形象的认识意义71、论葛利高里的悲剧命运72、《一个人的遭遇》对苏联文学的开拓73、论索科洛夫形象74、从《一日长于百年》看艾特玛托夫的“全球思维”75、论《断头台》的悲剧意识76、评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个人奋斗77、“现代人的困惑”——论卡夫卡的孤独三部曲78、《变形记》艺术探幽79、海明威创作的艺术风格80、海明威创作的“硬汉子”形象81、论《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82、海明威的个性与创作83、论劳伦斯创作的性爱观84、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荒诞”85、论《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86、《源氏物语》主题再议87、人生理想的探索与追求——论《古檀迦利》88、从《雪国》看川端康成的虚实对应的美学观89、论中国和希腊神话的异同90、俄国文学的“多余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的“零余者”91、娜拉与子君——《玩偶之家》与《伤逝》比较92、安娜与蘩漪悲剧比较93、不同民族的吝啬鬼——葛朗强、普柳什金、严贡生形象比较94、不同时代的个人奋斗者——于连与高加林形象比较95、郝思嘉与王熙凤96、异曲同工的挽歌——《源氏物语》与《红楼梦》比较八、中学语文教学论1、中学语文学科性质之我见2、在教学中如何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性质3、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4、试谈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内涵5、试论正确确定和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目的6、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思考7、关于阅读教学过程的思考8、关于写作教学过程的思考9、关于听说教学过程的思考10、谈谈中学语文教学的结构与课型11、中学语文教学原则探微12、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统一问题13、听说读写训练关系浅探14、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关系浅探15、对语文学习课内课外相配合的认识16、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浅识17、略论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18、我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认识19、中学语文教材比较研究20、钻研语文教材心得谈21、语文教材的处理艺术22、试论语文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23、试论语文教育中文化知识教育24、试论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培养25、试论语文教育中的智力开发26、试论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27、试论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28、谈谈语文课堂氛围(课堂调控)29、从一堂课的教学谈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30、特级教师语文教学艺术比较研究(或某一语文特级教师的专门研究)31、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与收束艺术32、语文课堂教学的教育机智33、浅议单元教学(或自读课文教学)34、试谈比较教学(或诵读教学)35、鲁迅作品教学谈36、语感与语文教学37、关于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教学的思考38、关于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教学的思考39、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思考40、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思考41、关于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42、关于作文教学改革的思考43、略论语文课外学习指导44、略论语文教学测试改革45、中学生学习心理调查(或其他语文教育调查)46、关于语文教学板书设计47、谈谈教育实习中的备课、预讲和评课48、关于高师中文系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49、浅议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基本功、教学语言等)50、谈谈中学语文教学论的教学改革51、语文活动课研究52、语文选修课探讨53、对语文素质教育的思考54、语文教师素质与语文素质教育55、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联56、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的发展57、语文教育与心灵教育的关系探讨58、语文教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探讨59、语文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探讨60、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61、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62、中学生课外练笔活动的调查研究63、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关系64、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途径探讨65、审美观与语文审美教育66、语文教育中的民主意识教育67、语文教育中的法制精神陶治68、阅读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69、写作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70、听说能力与交际能力的关系71、语境与语文教学72、毛泽东诗词的教学问题73、唐诗的教学问题74、宋词的教学问题75、白话文与文言文教学的比较76、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问题77、如何评价语文老师的教学效果。
序号学科课题1计算机论网络社会中的教师角色2计算机浅谈当今网络教育的利弊3计算机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4计算机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及防范对策研究5计算机新课程背景下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6教心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7教心独生子女的挫折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8教心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方式探讨9教心分析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0教心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与对策11教心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12教心高职毕业生去向意愿调查研究13教心关于“两极分化”现在的成因与对策研究14教心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研究15教心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析16教心关于农村教师行为对中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17教心关于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18教心关于中小学生缀学问题的研究19教心关注学生心理需求,营造和谐教学课堂20教心后进生的转化策略21教心建立民主课堂创设和谐环境22教心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影响23教心教师要成为教材的主人24教心教学反思的策略及功能25教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26教心教学方法的研究27教心教学指导的研究28教心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29教心论诚信教育30教心论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31教心论小学生创造性思维32教心论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33教心论小学生自主学习34教心论新课改实施中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35教心农村小学的调查报告36教心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37教心培养智慧的学习者38教心浅谈班主任威信的树立39教心浅谈后进生的转化策略及方法40教心浅谈课堂教学与个性的培养41教心浅谈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及相关对策42教心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43教心浅谈农村小学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对策44教心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45教心浅谈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策略46教心浅谈素质教育47教心浅谈小学男生性格女性化的成因48教心浅谈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9教心浅谈小学生的性格的形成和培养50教心浅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51教心浅谈小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策略52教心浅谈性格的养成及培养53教心浅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54教心浅谈中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55教心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56教心试分析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57教心谈个性的形成和培养58教心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59教心谈谈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和措施60教心小学生厌学原因的心理分析61教心小学生一日生活调查62教心小学生自卑心理研究63教心新形势下小学班主任工作初探64教心中小学课堂作业负担的调查65教心谈性格(或能力)的形成的培养66教心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7科学如何保护孩子的天赋68科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9科学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70科学谈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71科学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2科学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73科学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74口语客家方言中的名词词缀75口语平江方言词语的准确性和艺术性76口语平江方言及其字、词的特性77口语浅谈教师语言78口语浅谈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79口语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80口语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81口语小学语文应高度重视口语交际教学82数学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具有魅力83数学从一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上学到的84数学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影响85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86数学改进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初步探索87数学美育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88数学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与对策89数学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90数学浅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数学91数学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92数学浅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93数学浅谈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4数学浅谈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95数学浅谈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方法96数学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与生活有机整合97数学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98数学浅谈数学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99数学浅谈数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整合100数学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01数学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02数学浅谈数学与生活的联系103数学浅谈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104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概率与统计的教学105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106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107数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和途径108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109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110数学浅谈小学数学学习过程111数学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112数学浅谈小学数学运算规则的学习113数学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应用题”的教学114数学浅谈新课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115数学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情境创设116数学浅谈中小学数学试卷分析117数学浅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118数学情境教学在小数教学中的运用119数学让小学数学课堂成为生活化课堂120数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121数学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22数学如何探索小学生数学新课程教学123数学如何探索小学数学新课改教学124数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125数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126数学数学与生活同在,成就精彩课堂127数学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128数学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129数学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从理论到课堂130数学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31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132数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思考133数学小学数学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134数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135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学习数学136数学一堂小学数学课的教学设计137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发散思维训练138数学优化数学课堂之我见139数学在数学课堂中如何选择运用教学方法140数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41数学怎样设计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步骤142思政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分析及对策143思政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的反思及策略144思政对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研究145思政关于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146思政经济全球化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147思政论当代大学生与诚信148思政论武则天的对外政策149思政论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150思政论学校人际关系的协调151思政浅谈曹操的性格特点152思政浅谈促进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153思政浅谈动漫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154思政浅谈教师的权利与义务155思政浅谈教师权威156思政浅谈康熙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157思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58思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159思政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160思政浅谈农村小学辍学原因及对策161思政浅谈农村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162思政浅谈农村中小学辍学的原因以及对策163思政浅谈如何来支援老区和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164思政浅谈小学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165思政浅析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性166思政浅析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新因素及对策167思政如何改变教师的不良态度168思政试析同伴交往对青少年品德的影响169思政谈教师的权威170思政谈问题学生品德缺陷及其矫正171思政谈小学生的诚信教育172思政探讨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173思政武则天历史功过之我见174思政小学生个性道德教育初探175思政小学生思想品德特点及教育176思政以身立教、为人师表177艺术《花与树》电影中的人性化描绘178艺术《花与树》电影中的音乐特点179艺术从娃娃抓起创新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方法180艺术简笔画—英语教学中简单高效的教学手段181艺术论歌曲的处理与表现182艺术论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艺术美183艺术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和对策184艺术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185艺术浅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对策186艺术浅谈声乐演唱者的个性特征187艺术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兴趣188艺术浅谈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法189艺术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歌唱教学190艺术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游戏191艺术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192艺术浅议音乐素质培养对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193艺术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音乐水平194艺术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从哪里来195艺术小学音乐教育未来趋势透视196艺术音乐手段在教学中的使用197英语中西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198英语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199英语对小学英语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建议200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01英语分析英语翻译中的中英文的语序差别202英语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203英语交际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04英语角色扮演与小学英语教学205英语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及方法206英语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207英语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208英语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初探209英语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210英语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211英语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212英语浅谈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13英语浅谈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214英语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215英语浅谈小学英语词汇教学216英语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呈现217英语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218英语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219英语浅谈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220英语浅谈小学英语语法教学221英语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游戏教学222英语浅谈英语词汇教学特点及应对策略223英语浅谈英语教学中基本环节的实施224英语浅谈英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关系225英语浅析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226英语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227英语如何对待阅读理解中的生词228英语试谈英语翻译中的技巧问题229英语谈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230英语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与对策231英语小学初中英语教学游戏的运用232英语小学英教学中的事故教学233英语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234英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235英语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的运用236英语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237英语新课程英语中的听力教学238英语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设计239英语音乐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40英语音乐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241英语英汉口语中互动性交际的礼貌规范与失误242英语英汉委婉语的对比243英语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244英语英语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意义245英语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246英语英语课堂的延伸——课外学习与辅导247英语英语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248英语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和对策研究249英语怎样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250英语怎样激发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251英语怎样教授小学英语词汇252英语怎样利用视听手段教英语253英语怎样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54英语怎样培养中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55英语怎样提高初中生的口语能力256英语中西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257中文“淇水”三思258中文《安娜•卡列尼娜》与(易卜生)《娜拉》的女性命运对比259中文《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260中文《红楼梦》的人物描写261中文《红楼梦》的语言艺术262中文《红楼梦》主要人物论263中文《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分析264中文《三国演义》曹操性格之我见265中文《三国演义》的七实三虚浅谈266中文《山楂树之恋》中纯洁的爱情观267中文【红与黑】主人公于连与【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形象对比268中文<<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及其语言艺术269中文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爱国词人辛弃疾270中文初探《哈里波特》畅销的原因271中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冲突——论贾平凹《高老庄》人物形象272中文从<<呐喊>>和<<彷徨>看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273中文从生活中来,回数学中去——浅谈数学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274中文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275中文当今网络文学的利弊276中文当前小学教师的心态分析277中文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怀人》的评点278中文对新文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的思考279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280中文分析《飘》的人物特征281中文关于王朔现象的文学思考282中文国仇敌忾的抗日画卷—评《中国兄弟连》283中文汉族称形成时间的探讨284中文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艺术特色285中文建安文学与正始文学异同论286中文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系列及内涵287中文李清照词评价之我见288中文李清照词中“花”的意象略谈289中文李煜词风特点分析290中文李煜词评价之我见291中文理想在尘世中摔到——读《沧浪之水》292中文林黛玉悲剧性格形成之我见293中文六朝时期社会生活奢侈化的原因初探294中文论《哈利波特》的艺术特色295中文论《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296中文论《女神》的时代精神297中文论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298中文论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特色299中文论曹文轩儿童小说创新的艺术特色300中文论禅宗对苏轼的影响301中文论杜甫诗歌的忧患意识302中文论李煜词之美303中文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义情怀304中文论倪匡科幻小说之《卫斯理系列》305中文论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306中文论苏轼诗词文中的情与禅307中文论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308中文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309中文论怎样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310中文论郑渊洁童话中的艺术形象311中文莫里哀喜剧与莎士比亚喜剧对比分析312中文农村小学语文老师应具备的素质313中文浅谈《平凡的世界》的语言特色314中文浅谈安徒生童话的艺术成就315中文浅谈李清照笔下的女性美316中文浅谈李清照词的“愁”与“酒”317中文浅谈柳词中的内容及其风格318中文浅谈柳词中的俗319中文浅谈培养小学生预测和推断的阅读策略320中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热爱读书321中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22中文浅谈苏诗的艺术特色323中文浅谈苏轼词作的特点324中文浅谈韦庄词中的思妇形象325中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326中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327中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328中文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329中文浅谈小学语文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30中文浅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331中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素质332中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特点333中文浅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334中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335中文浅谈一代文人怀才不遇的呐喊之声——屈、贾、韩、苏、辛表露壮志难酬之作336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337中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338中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339中文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40中文浅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341中文浅析《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342中文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悲情人生343中文浅析李清照词中之愁情344中文浅析李清照的“酒”和“雨”345中文浅析李煜后期词作的思想内容346中文浅析陶渊明的归隐情结347中文浅析王尔德童话之美348中文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349中文浅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法350中文情景婉唱,声情双绝-李清照词中“意境”浅析351中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我见352中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课堂评价353中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从《惠崇春江晚景》看苏轼的诗画观354中文试分析比较鲁迅和普希金的文学成就教学研究355中文试析《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356中文谈《聊斋志异》所揭示的意义357中文谈倪匡科幻小说的特点358中文谈苏轼笔下的“情”与“诗”的奇与趣359中文谈谈小学生的识字教学360中文谈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素质361中文谈小学的识字与拼音教学362中文谈小学生识字与拼音教学363中文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64中文谈赵树理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特色365中文谈郑渊洁童话中舒克和贝塔的艺术形象366中文小学的识字与拼音教学367中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68中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艺术例谈369中文学生个性差异的研究370中文寻找诗的天堂——浅谈农村小学诗歌教学371中文于连与拉斯蒂涅的形象对比372中文语文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373中文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374中文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375中文语文教学中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376中文语文课堂教学导入解题艺术例谈377中文中美文化比较分析——从中国源文本《木兰辞》到美国卡通片《花木兰》378中文中外教师课堂鼓励性用语比较。
师范大学自考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一、语文教学论方向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2、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3、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4、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语文课堂调控艺术初探6、语文课堂提问艺术初探7、语文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可选子题)8、论语文学习环境的营造9、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10、创新意识与语文教育11、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语文诵读教学的艺术13、论语文自主学习14、语文批评与语文教育的发展15、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16、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7、论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观18、多媒体手段与语文教育19、语文特级教师的研究(可选子题)20、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21、语文教科书内容及其价值取向分析22、对语文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的思考23、学生亚文化与语文教育24、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25、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26、对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思考27、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28、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29、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30、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31、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32、说课与说课的艺术33、文言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4、中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35、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发展观36、语文新课程改革研究37、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二、文艺学方向1.论历史传统与现实生活对文艺创作的双重作用2、论创作者的艺术欣赏对其创作活动的意义3、对艺术欣赏者的再创造问题的探讨4、论新写实小说之“新”5、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艺术表现6、浪漫主义的理想性与艺术性问题7、自然主义文学的真实性:意义及其局限8、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一议?D?D以左拉的小说创作为例9、“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与接受美学中的相关理论10、中学语文教学与美育问题11、语言教学与审美教育12、日常生活与审美13、论情感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转换关系中的作用14、论抒情文学中的意象及其意义15、艺术散文中的意象和意境问题16、文学生产特征论17、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关系论18、论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19、从文艺欣赏中的避难就易现象看文艺的娱乐作用20、文艺的审美意义与娱乐作用关系谈21、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异同论22、港台流行歌曲与内地流行歌曲各自的特点及其趋近现象23、试论90年代以来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曲的艺术风格24、“戏说”的历史剧与历史剧的虚构性问题25、历史剧的“戏”说与“非戏”说26、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双重轨道上行走的科幻小说27、科幻小说审美特征论28、“韩风”何以西来??D?D从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双重维度看中国观众对韩国电视剧的接受29、作为文艺创作的基础的“生活”究竟在何处??D?D兼论“创作要上去,作家要下去”之说的意义及其限度30、艺术积累与生活积累关系谈31、有意积累与无意积累及其意义?D?D艺术积累两面观32、文学阅读中的接受与创造33、文学创作中的主体间性问题34、文学阅读中的主体间性问题35、艺术真实与艺术倾向关系论36、论文艺创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取向的多重性37、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创作价值取向的实现及其条件38、现实性的矛盾与历史性的悖论?D?D对当代文学生产活动的文学性与市场性对立统一关系的探讨39、网络文学审美特征论40、在文学与非文学的接壤处呈现?D?D网络文学作品生成论41、文学的泛化与泛化的文学?D?D网络艺术面面观42、网络的虚拟性与真实性问题?D?D对网络文化的一种探讨43、从《英雄》到《十面埋伏》?D?D对张艺谋电影创作风格的一种探讨44、从小说到电影:琼瑶凭什么吸引接受者?45、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学意味问题46、对一种非文学对象的文学探讨?D?D以《实话实说》一类的电视节目为例47、中学的文学教育与小学的文学教育异同论48、当代视野中的“雅文学”与“俗文学”及其关系三、古代汉语方向(一)文字理论与中小学识字正字教学1、中学生错别字成因及对策。
师范生毕业论文选题(语文)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2019-02-111、论《史记》的悲剧人物2、论魏晋南北朝的隐逸文学3、谈陶渊明诗文中的飞鸟形象4、谢灵运与孟浩然山水诗比较5、论王维诗歌的禅境6、论李贺的诗歌创作7、论易安词的感伤美8、稼轩词艺术特色探微9、论宋词语言的审美特征10、谈唐宋词中"水"的意象群11、论唐宋词的悲剧意识和欢娱功能、谈唐宋词中的城市意象13、论唐宋词的女性意识14、谈元散曲的思想特色15、论儒家文化对《水浒传》价值观的影响16、《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17、论《红楼梦》的爱情描写。
一、教育理论1孔子的教育学说2朱熹的教育学说3陶行知的教育学说4严复的科学教育思想5蔡元培的教育学说6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7试论中国近代的义务教育运动8外国教育史上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改革对比研究(可以自己确定小标题)9皮亚杰学习理论的现实意义探究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研序号三、教学法与课堂教学技能研究1一堂好课的标准探究2如何听课与评课3如何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研究4教师协作教学的探讨5教学反思的作用与方法研究6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与能力的转化研究7说课的艺术性与规范性8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应用9主体性教学探究10系统评价及其教育中的应用11课堂教学系统的系统分析12问题情境教学设计初探13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初探14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15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16学习(或教学)策略研究17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五、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3当前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4创造型教师成长的心理学研究5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研究6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研究7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8教师(或学生)心理素质问题研究9教师(或学生)工作(或学习)动机的激发研究10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11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12教师(或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13独生子女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1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设想15青少年人际心理异常与家庭教育16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17试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因素1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设想19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0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1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研究22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现状分析23教师心理问题的现状调查24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5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26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学校教育对策七、发展心理学问题1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研究2独生子女社会问题研究3独生子女问题行为及对策研究4家庭教育特殊性原则初探5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解决研究6城乡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考察与反思7论离异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的消极影响8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9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预防研究10青少年的情感能力培养的研究11青少年的智力开发研究12青少年的创造力培养研究13中(小)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初探14学生智力(或创造力非智力因素)开发培养研究15能力(或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的研究16品行(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17我国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九、基础教育改革1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现状及问题2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我国义务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4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探讨5“一费制”的实施对学校办学经费的影响6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7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8论择校费与教育公平9论教育产品的属性与学校办学的市场化运作1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学校关系的探讨11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的原因及对策12我国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现状、原因与对策13教育供求调节的两种模式对比——政府调节与市场调节14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走向15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表现初探16我国民办学校办学的困境及其改革17论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分析19论公办教育投资效率不高的体制根源20中小学校负债办学问题研究21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论减负22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励的有效性23学生(教师)非正式群体的认知与管理24加强学科教学的现实性和应用性研究25加强学科联系的探索26教师成长(发展)的途径、方式探索27论人性化思潮下的教育规则修改28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应试化倾向的观察与批判29试论教师资源的有效配置30教师积极性调动的途径31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32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措33成就动机理论与教师成就感的培养34公平理论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35教师队伍现状和问题透视及改革对策36基础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研究37教育生态环境研究。
英语师范毕业论文选题可能的英语师范毕业论文选题如下:1.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Online Resourc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using online resource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motivation2. The Effectiveness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 A Comparative Study-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BLT in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BLT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erms of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3. Investigating th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in Teach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to Non-Native Speakers- The specific challenges faced by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 in pronunciation- The role of pronunci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ive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Englishpronunciation to non-native speakers4.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culture into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s to enhanc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and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5. Exploring the Role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emergence and growth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online platforms in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The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f online language learning platforms on students' language proficiency and learning outcomes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示例议题,并不详尽且可能不符合您的具体学术需求。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目前,随着社会对教师要求的提高,师范生的培养和专业发展成了我国高师教育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如何促进师范生的数学信念发展与专业提升的问题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供你选题之用。
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一:1、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TPACK TPACK)发展研究)发展研究2、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3、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关系的研究4、基于数学史课程的职前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5、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初探6、数学职前教师教学信念调查研究7、教育实习对数学师范生PCK 发展影响的个案研究8、数学师范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9、数学师范生实习反馈差异的成因及分析1010、模拟课堂实践中数学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模拟课堂实践中数学职前教师的专业成长1111、初中数学教师几何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初中数学教师几何学知识掌握情况调查研究1212、高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高中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研究1313、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性研究、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反思性研究1414、基于、基于TPACK 模型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1515、现代教师专业观下的数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命题研究、现代教师专业观下的数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命题研究1616、地方院校师范生、地方院校师范生MPCK 研究1717、甘肃省高中几何软件辅助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甘肃省高中几何软件辅助数学教学现状调查与实验研究1818、面向教学的统计知识水平研究、面向教学的统计知识水平研究1919、基于、基于ADDIE 模式的中学数学网络教学设计2020、中国数学文化研究的综述与反思、中国数学文化研究的综述与反思2121、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调查研究、数学师范生的数学教学认识信念调查研究2222、数学师范生概率概念理解的对策研究、数学师范生概率概念理解的对策研究2323、河南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现状研究、河南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现状研究2424、数学师范生专业素养研究、数学师范生专业素养研究2525、提升数学师范生说课技能的实践研究、提升数学师范生说课技能的实践研究2626、初中数学教师“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研究、初中数学教师“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现状的调查研究2727、哈尔滨市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调查研究、哈尔滨市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调查研究2828、职前教师代数学科教师专业知识比较研究、职前教师代数学科教师专业知识比较研究2929、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MPCK 形成与发展状况研究3030、、MPCK 及其教学设计案例研究3131、在读师范生的公民观研究、在读师范生的公民观研究3232、基于案例的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研究、基于案例的数学师范生课堂教学能力研究3333、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师范生函数、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师范生函数CPFS 结构的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3434、关于师范生数学课堂话语设计和实施的案例研究、关于师范生数学课堂话语设计和实施的案例研究3535、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来源调查研究、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来源调查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二:3636、新疆部分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新疆部分高师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TPACK 调查研究3737、参加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参加小学数学课外活动对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影响的调查研究3838、新疆高校教师、新疆高校教师TPACK 的分析与对策研究3939、喀什地区初中双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喀什地区初中双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4040、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教师、乌鲁木齐地区中学化学教师TPACK 现状调查与分析4141、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初步研究、新建师范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建构初步研究4242、促进师范生组织数学课堂讨论水平的个案研究、促进师范生组织数学课堂讨论水平的个案研究4343、高校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高校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4444、师范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师范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4545、数学师范生说题活动研究、数学师范生说题活动研究4646、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研究、数学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发展研究4747、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能力的提高策略及实习评价方法的再研究、数学师范生教育实习能力的提高策略及实习评价方法的再研究4848、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及研究、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及研究4949、高中数学课堂交互现状调查研究、高中数学课堂交互现状调查研究5050、高中教师三角函数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高中教师三角函数知识理解的调查研究5151、数学师范生数学信念的调查研究、数学师范生数学信念的调查研究5252、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数学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调查研究5353、、WebQuest 教学模式的形成性评价研究5454、特殊教育师范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及解决策略、特殊教育师范生数学学习困难成因及解决策略5555、、MKT 视角下师范生导数知识的调查研究5656、影响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影响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5757、在线辅导的、在线辅导的TPACK 能力提升研究5858、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研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学硕士项目研究595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掌握与来源现状的调查研究、初中数学教师数学史知识掌握与来源现状的调查研究6060、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6161、地理师范生、地理师范生TPACK 能力培养研究6262、学前教育师范生、学前教育师范生TPACK 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6363、数学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数学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育的了解情况的调查研究6464、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影响因素研究、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影响因素研究6565、教师培训对职前教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培训对职前教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培训对职前教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TPACK TPACK)的影响研究)的影响研究6666、高中数学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高中数学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MPCK 的比较研究6767、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数学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6868、不同层次职前教师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发展个案比较研究、不同层次职前教师数学教学设计能力及发展个案比较研究6969、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数学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7070、群概念的理解水平研究、群概念的理解水平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三:7171、高师数学师范生对数系知识的理解研究、高师数学师范生对数系知识的理解研究7272、准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研究、准教师数学史知识的调查研究7373、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7474、教育实习生个体认识论信念与教学信念关系研究、教育实习生个体认识论信念与教学信念关系研究7575、建构主义观点下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建构主义观点下中等师范学校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7676、师范专科学校《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验研究、师范专科学校《解析几何》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实验研究7777、影响高师数学专业师范生讲解技能发展的因素研究、影响高师数学专业师范生讲解技能发展的因素研究7878、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数学师范生在实习中的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7979、数学类师范生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数学类师范生制定与实施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研究8080、关于数学师范生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研究、关于数学师范生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研究8181、免费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调查研究、免费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调查研究8282、免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免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8383、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师范生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8484、基于角色扮演游戏的师范生数学概念讲解技能培养的研究、基于角色扮演游戏的师范生数学概念讲解技能培养的研究8585、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调查研究8686、专家型数学教师盛淳的专业成长调查、专家型数学教师盛淳的专业成长调查8787、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及其对教育实习影响研究、数学师范生认知结构及其对教育实习影响研究8888、免费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发展研究、免费师范生数学专业素质发展研究8989、物理师范生实习前后光学、物理师范生实习前后光学PCK 的差异比较研究9090、运用数字故事促进大学生反思的应用研究、运用数字故事促进大学生反思的应用研究9191、师范生的培养研究、师范生的培养研究9292、高师院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高师院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微格训练研究9393、“生教生”教学模式研究与分析、“生教生”教学模式研究与分析9494、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研究9595、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教师实践性知识调查研究、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教师实践性知识调查研究9696、数学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形成与发展研究、数学免费师范生教师专业技能形成与发展研究9797、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史研究9898、幼儿师范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幼儿师范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教学对策9999、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基于教师知识的高师数学系师范课程研究100100、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数学观研究、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数学观研究101101、针对大学文科师范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究、针对大学文科师范生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探究102102、数学职前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职前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职前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TPACK TPACK)发展研究)发展研究103103、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TPACK TPACK)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104104、数学专业师范生、数学专业师范生TPACK 现状与来源的调查研究105105、数学师范生高中概率概念的认知水平研究、数学师范生高中概率概念的认知水平研究数学师范毕业论文题目四:106106、职前数学教师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职前数学教师学科内容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调查研究107107、中学数学教师与数学师范生的、中学数学教师与数学师范生的TPACK 比较研究108108、促进高职高专类师范生数学教学反思的调查与实践研究、促进高职高专类师范生数学教学反思的调查与实践研究109109、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110110、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师范生数学教学信念的发展研究111111、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数学建模的认知机制及其教学策略研究112112、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 TPACK TPACK)”的研究)”的研究113113、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探索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机制114114、普通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普通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满意度调查研究115115、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解题状况的调查研究、数学专业免费师范生解题状况的调查研究116116、促进职前教师、促进职前教师MPCK 发展的策略研究117117、教师教育精英化视野下数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研究、教师教育精英化视野下数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研究118118、师范生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师范生数学教学设计能力的调查研究119119、高师数学系数学分析的教学研究、高师数学系数学分析的教学研究120120、数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结构与内容比较研究、数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的设置结构与内容比较研究121121、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英语教育专业师范生TPACK 的实证研究122122、师范生数学研课的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师范生数学研课的理论建构和行动研究123123、小教大专(数学)师范生微格教学实施方式研究、小教大专(数学)师范生微格教学实施方式研究124124、地方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地方高师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125125、信息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研究、信息技术支持的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研究126126、混合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混合学习环境下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培养策略研究127127、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TPACK 的个案研究128128、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现状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现状研究129129、拉萨市高中数学教师、拉萨市高中数学教师MPCK 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130130、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师MPCK 现状研究131131、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师范生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之研究132132、在新形势下师范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在新形势下师范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133133、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五年一贯制师范数学课程设置研究134134、师范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师范类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135135、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研究136136、师范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初探、师范学校学生数学学习评价初探137137、高中数学教师职前教育中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研究、高中数学教师职前教育中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研究138138、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大学生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高等师范院校数学系大学生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139139、“五年制师范专科小学教育”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五年制师范专科小学教育”数学课堂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140140、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因子分析、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因子分析141141、师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特点的实证研究、师范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思维特点的实证研究142142、新疆哈密师范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新疆哈密师范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教学对策143143、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师范数学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144144、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内在结构的探讨、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内在结构的探讨145145、数学交流对丰富师范生函数概念图的影响、数学交流对丰富师范生函数概念图的影响。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700字
1. 教育评估与教学质量提升:以某高校为例
本选题旨在研究教育评估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并以某高校的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该高校的教育评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帮助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2. 教育发展与学生就业:以某地区为例
本选题旨在探讨教育发展与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并以某地区的学生就业情况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该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学生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学生就业和地区经济发展。
3. 教师职业发展与专业化:以某中学为例
本选题旨在研究教师职业发展与专业化的关系,并以某中学教师的职业发展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该中学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策略,帮助教师提升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4. 家庭教育与学生学业成绩:以某小学为例
本选题旨在探讨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并以某小学学生的学业成绩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和研究该小学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和学业成绩情况,分析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家庭教育提高学业成绩的方法和建议。
5. 跨学科教育与学生创新能力:以某高中为例
本选题旨在研究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以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
通过调查和研究该高中学生的跨学科教育现状和创新能力情况,分析跨学科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跨学科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的论文选题有所帮助。
如需更细致的选题建议,请提供更多相关信息。
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一、引言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是每位师范生在完成学业的最后一步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这是一个决定学术成就和未来职业道路的关键环节。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对于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和相关考虑因素。
二、选择一个研究领域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之前,师范生需要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
师范生的专业范围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
通过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师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
三、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应该与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相关。
例如,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师范生可以选择一个与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题目,如“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体现师范生对教育前沿问题的关注,还能够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
四、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师范生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论文,师范生可以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未解决的难题。
在此基础上,师范生可以选择一个与前人研究成果相关但有创新性的题目,以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
五、题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师范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还需要考虑题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毕业论文是一项独立完成的研究工作,师范生需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来完成论文的研究和撰写。
因此,选择一个可行和可操作的题目是非常重要的。
六、题目的贡献和实用性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应该具有一定的贡献和实用性。
师范生的研究成果应该能够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因此,在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师范生需要思考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为教育领域带来一定的改进和创新。
七、结论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题目选择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过程。
师范生需要确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并关注当前教育热点问题。
同时,师范生还需要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选择一个有创新性且可行的题目。
英语师范毕业论文选题【篇一:师范类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备选题】I文学类1. love, equality and tolerance —on the nature of love of jane and tess3.paradise lost —the war in the heaven4.jane austens marriage conception in pride and prejudice5.a brief approach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religion on literature6.a study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great expectations7.catherine earnshaw: an irreproachable woman8.individual has integrated into the society —an analysis of hester in the scarlet letter9.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s used in ulysses10.t he attractions of the waste land11.m oral lessons in vanity fair12.o n the religious color of characterization in uncle toms cabin13.an unfortunate but strong woman —an analysis of tess in tess of duberville14.a gentleman or a rural ma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r. bennet in pride and prejudice15.t horeaus walden: a book of inward exploration16.t he death of martin eden17.b eautiful wome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merchant of venice18.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ideals in jude the obscure19.t he pursuit of beauty in keatss poetry20.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american dream21.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carlet letter a22.tom sawyer and huckleberry finn: a comparison23.the influence of edgar allan poes life on his writingment on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25.characters features and social satire in vanity fair26.money and marriage —an analysis of womens social statusin pride and prejudice27.appreciation of ironic art in pride and prejudice28.hemingways philosophy as lost generation seen from afare well to arms29.three female characters in sons and lovers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sons and lovers30.robinson crusoes philosophy of life31.the stud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ons and lovers32.an approach to the contradictory characters of angel clavein tess of duberville33.egdon heath in the return of native34.the theme of money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35.the biblical allusions and symbols in the grapes of wrath36.a journey of outward and inward exploration —a brief analysis of walden37.humanitarianism in a tale of two cities38.the return of the lion39.the tragedy of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40.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oliver twist41.the image of a new woman —comments on hester prynnein the scarlet letter42.resurrection in a tale of two cities43.the duality in robinson crusoes character44.a book that rocked the world —comments on thesuccessful elements of uncle toms cabin45.on the racial and cultural conflicts in leatherstockingtales46.a ruined pure woman ——comments on tess of thedurbervilles47.jane eyre as a humanist48.tess: a spokesman of rebellious spirit49.rebecca: a speculator or a path —breaker?50.the distorted love in sons and lovers51.the impact of puritanism on hawthorne —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scarlet letter52.an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jor characters in tess ofd’ urbervilles53.the power of love —on heathcliffs devotion to love54.on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writing techniques in rebecca55.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bertha —the madwoman in jane eyre56.on the cold imagery in jane eyre57.who is the murderer? —an analysis of heathcliffs tragedy58.sense and sensibility —an analysis of the love stories in oliver twist59.connotations in oliver twist60.themes of pride and prejudice61.being a woman: sense or sensibility? —an analysis of jane austens novel sense and sensibility62.symbolism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63.guided by god in the life —jane eyres religious ideas64.the comparison on love values between chinese andwestern women —du liniangs sex awakening and juliets childish love65.on the suffering and struggling of women as seen in jane eyre and tess of durbervilles66.explicating human nature in wuthering heights67.the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68.symbolism and the scarlet letter: the scarlet letter as i see it69.which course to follow: voices from the bottom of womens heart70.henchard —a tragic hero and an epitome of the society71.on the symbols of bible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72.wordsworth: natures favorite son73.resistence in the same way leading to different outcome: a comparison between becky sharp and jane eyre74.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on the theme of the old man and sea75.tomorrow is another day: an analysis of scarlets positive view of life and the slavery in the south76.two aspects reflected from robinson crusoe: society and natureparison and contrast of some characters in jane eyre78.a comparative study of jane eyre with wuthering heights: a discussion on themes and heroines at the two novels79.on idiot benjy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sound andthe fury80.the superman complex in love of life81.the spirit of scarlet82.tesss tragedy, who is to blame?n教学法类1. on classroom activities and the training of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2. the impropriety of childrens english learn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china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focused task-based teaching approach4.on developing english reading skills5.interaction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6.improvement of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interactivity through in class performance7.gtm: review and prospect8.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ta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9.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elementary education10.c 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clt11.r ole-play in english teaching12.t 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class13.t eaching english in english14.effective factors to improv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15.c ultural teaching in english in middle school16.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or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classroom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19.contextual analysis of the e-c translation20.a conceptual discussion on classroom teamwork strategy21.obstacles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ways to remove them22.on sino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hinglish23.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o elt in chinese middle school24.the convers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s in china25.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ree teaching modelsing questions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篇二: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可选题目参考】一、翻译类毕业论文选题1..study on translation of trade marks and culture商标翻译与文化研究2..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影响翻译实践的社会和文化因素3..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论英语习语的翻译4.study on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英语习语翻译特点研究5.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中英习语翻译与比较6..study on loyal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中英互译的忠实性研究7..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翻译中的文化对等性研究8.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the important of it文学翻译与重要性研究9..on the du fu ’ s poems translation论杜甫的诗词翻译10.the analysis of techniques for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ranslation通过翻译学习外语的技巧分析11..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文化阐释12.an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untranslatability中英动物文化内涵的不同及翻译13.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english animals浅论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14.on degre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修辞策略在广告英语中的效用探究15.a probe of the effect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16.error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scenic spots in wuhan武汉旅游景点资料的英译错误分析17.semantic--transliteration-the most favorable method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words into chinese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方法18.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unzhili ’ 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浅论《傲慢与偏见》孙致礼中译本的衔接与连贯19.chinese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汉译20..film 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片名及其翻译21..translating expressions on public sig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汉语公示语英译22.论文化差异与翻译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23.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品牌文化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brand names and brand culture 24.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names25.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trademarks into chinese26.中文商标英译探o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二、文化类毕业论文选题2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双赢语用策略the win-win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28.grice 的合作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grice ’ s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29.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an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n face30.中西文化中女性角色意识差异及其对职业发展影响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ole awareness of women and the effects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31 .英语学习中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acles in english learning32.从中西委婉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文化差异understand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uphenism33.中英禁忌语比较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34.从隐私权看中西文化差异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 of privacy right35.中西社会习俗比较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conventions 36.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speech act and its application37.湖北经济学院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a survey on the students ’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38.湖北经济学院双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a survey on bilingual courses ’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39.1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ety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英语词源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40.english idioms —a mirror reflecting british culture英语习语与英国文化反映41.on values of chinese from perspective of lexicon从词汇角度读中国人的价值观42.on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bod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论中英体态语文化差异43.th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eople东西方人际关系要素差异探析44.approach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s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探析45.asymmetrical feature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非对称性研究46.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47.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tiquette norms inchinese and englis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研究48.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asic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49.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nglish andchinese idioms 中英文习语的特点以及文化差异50.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values in advertising language从广告语中看中西方文化观51.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中国和美国家庭观差异52.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中西人际关系比较53.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politeness从中英文礼貌用语中看文化差异54.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观on face percep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55.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6.从英汉习语看东西方文化异同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57 .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对比研究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58.解析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the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59.从文化角度论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on the sexis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60.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approach to cultural factors for the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61 .英汉道歉语的对比研究a contrastive study of apolo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62.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application of col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63.英汉寒暄语的差异研究some difference of small talk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64.不同交际风格中恭维语及其回应的研究compliment and its response wit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 65.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66.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效果研究on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euphemism in english67.中外幽默的跨文化对比a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umor 68.英语副语言交际研究a survey on communication of paralanguage三、语言类毕业论文选题69.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功能研究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discourse analysis70.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71 .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72.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研究nov-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gesture language73.英语委婉语研究about english euphemism74.on pun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从关联理论看英语广告双关语75..(my) dialects and its negative effect upon english pronunciation learning ( 本人)方言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面影响76.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uphemis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77. a study of sexism in the english language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研究78..thematic theory and its implications to english writing 主位理论及其对英语写作的启示79.英语拒绝方式研究research on the ways of rejection in english80.论中美广告中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on the cultural values in the advertisements of china and us 81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semantic evolution of a word or phra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82.社会不平等现象在美国英语中的反映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inequality in american english 83.英语财经报道的语言特点language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四、英语教育类毕业论文选题84.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中的身体语言研究85.the diversification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英语教学多样性研究86.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中国双语教学现状研究87.culture and english teaching文化与英语教学88.consideration on bilingual teaching双语教学的思考89.th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multimedia基于多媒体的英语教学90.cultural difference and english teaching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91.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english teaching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92.some designs on english learning in school93.中学英语教学设计the contrast of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west 94.中西方中学教育对比研究the practice of english class teaching95.英语课堂教学实践96.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 centered 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宰还是学生中心97.personality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foreign languagelearning 个性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98.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echniques in english learning【篇三: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选题汇总(吐血整理)】英语专业1.on the functions of story-telling in primary/elementary english teaching2.teaching concepts among teachers of english in ruralareas —a case study of xxx school3.on the learning effect of the third language —a study of the major problems in english learning among miao/dong students.4.on the design of a module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for english-major students —a case study of kaili university 英语专业(旅游方向)1.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应用型人才内涵要求分析2.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学生毕业就业意向及学习行为调查--以凯里学院为例3.“语言+文化+技能”培养模式在旅游方向中的应用—以凯里学院为例4.英语专业(旅游方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以凯里学跨文化交际方向:1.t he obstacl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ollectivism and american individualism in oral speaking3.on the differences in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american and the british4.the body 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5.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origin of east and western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6.the importance of body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7. a comparison of intercultural usag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rtesy languages8.the discrepanc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advertisement9.general features of language in postmodern culture10.on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body language11.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american christmas day12.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13.on dissimil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terms of cultureparis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amilies15.connotation of animal word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16.a comparison of taboo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british culture17.a contrastive study of wester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wedding customsparison of foo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 from table manners19.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20.on development of euphemism and its social valu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民族地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社会心理研究;2、黔东南中学英语教师授课用语调查与分析;3、论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4、民族地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研究;5、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渗透;6、论黔东南人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7、黔东南旅游资源调查与分析;8、论现代涉外导游的素养;9、游客旅游心理动机调查研究;10、精品旅游线路的策划与构想;11、功能主义与中国菜谱的英译;以下为文学选题:12、《觉醒》(the awakening) 的女性主义解读;13、《紫色》(the color purple) 的艺术特色研究;14、论《飘》(gone with the wind)的主题思想。
英语师范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英语师范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在英语师范专业的学习中,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选题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整个毕业论文的方向和深度。
本文将探讨一些适合英语师范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希望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些灵感和指导。
一、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1.1 以游戏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游戏在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学生兴趣、增加互动性和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本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以游戏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方面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2 情景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景教学是一种以真实情景为背景,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教学的方法。
本文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情景教学在英语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2.1 阅读理解策略的培养阅读理解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一定的策略。
本文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2.2 写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难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一定的方法。
本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的写作教学方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三、英语语言学研究3.1 英语词汇习得研究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而学生的词汇习得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的词汇习得策略对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3.2 英语语音学研究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语音习得过程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本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的语音教学方法对学生语音习得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四、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4.1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有效方法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不同的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师范生毕业论文题目
1. "探究素质教育在师范生培养中的应用与效果"
2. "师范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基于教育实习的角度"
3. "基于学生需求的师范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4. "师范生社会实践活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5. "高校师范生思政课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6. "大学师范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探究"
7. "师范生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的教学策略研究"
8. "师范生职业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9. "师范生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对学生情绪管理的影响研究"
10. "师范生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