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碰撞估损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估损师如何鉴别车辆损伤对于汽车估损师来说,事故查勘有一个重要任务,即对车辆本身的损伤情况进行初步鉴定。
要想对事故车的损伤情况进行彻底查勘和精确分析,有时要借助一些专用工具和仪器,并且要遵循规范的检查顺序。
对于损坏比较严重的汽车,损伤鉴定工作可能非常复杂,如果不按照规范的检查步骤,就很难做到准确无误。
一.估损师估损常用工具1.常用的手动工具:估损人员应当能够熟练使用扳手、螺钉旋具和钳子等常用工具。
查勘估损时通常需要拆卸一些损坏的配件以便做进一步检查,所以需要经常使用这些工具。
2.记录信息的工具:可以用铅笔和笔记本记录车辆的损伤情况,也可以用口述的方式将损坏情况记录在录音笔录音设备上(随后再做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记录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上网。
3.查询配件信息的手册和软件:可以是原厂配件手册、第三方手册(如中华汽车网校手册)或专业软件公司的估损软件,以便查询配件信息和关键的车身尺寸。
4.必要的测量工具:钢卷尺和量规。
5.举升设备:估损人员应当能够自己操作举升机或千斤顶,对车辆进行正确的举升操作。
对于比较严重的碰撞事故,一般都要将车辆举起检查车身底部。
二.估损师鉴别车辆损伤步骤鉴定一辆汽车,除了必备工具之外,估损人员还应该有一套科学的损伤检查方法,这对于受损严重的事故车尤其重要。
在北美,事故查勘和估损中最常用的规范程序是区位检查法。
该方法按碰撞损坏规律把汽车分为五个区位,在对事故车进行估损时,应当从一个区位到另一个区位逐个地仔细检查,同时按顺序记录车辆的损伤情况。
一区:直接受到碰撞的部位,也就是直接损伤部位。
二区:间接损伤的其他车身部位。
三区:机械零部件,包括受损的动力传动系和附件等机械件。
四区:乘员舱,包括乘员舱内受损的内饰、灯、附件、控制装置和漆面等零部件。
五区:车身外部件和装饰件。
当然,不管是用区位检查法还是其他方法,在检查事故车时都应该遵循以下顺序:1.从主到次:先查看主要分总成的损坏情况,然后再查看小器件和其他附件的损坏情况。
碰撞事故车定损的流程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损失的定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车辆损失定损是指对于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通过专业人员对车辆的损失进行评估和计算,以确定赔偿金额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碰撞事故车定损的流程。
一、事故现场勘查交通事故发生后,首先需要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是指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故的基本情况,收集证据和资料,为后续的车辆损失定损提供基础数据。
现场勘查需要对车辆的损失情况、车辆的位置、事故现场的环境和交通状况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后续车辆损失定损的计算和评估。
二、车辆检查和评估车辆损失定损的核心环节是车辆检查和评估。
在车辆检查和评估中,需要对车辆的损失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车辆的损失程度和修复费用。
车辆的损失情况包括车身、发动机、底盘、轮胎、车门、车窗等部位的损坏程度。
车辆的损失程度有轻微、中度、严重等不同程度,需要根据车辆的损失情况进行评估。
三、车辆损失计算车辆损失的计算是根据车辆的损失情况和修复费用进行计算的。
车辆损失的计算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维修费用、残值等多个方面。
人工费用是指修复车辆所需的人工费用,包括修理工人的工资、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等。
材料费用是指修复车辆所需的材料费用,包括零部件、油漆、涂料等。
维修费用是指修复车辆所需的维修费用,包括维修设备、设备维护等。
残值是指车辆在事故后的残值,是车辆损失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车辆损失定损报告车辆损失定损报告是根据车辆检查和评估、车辆损失计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的,是车辆损失定损的重要依据。
车辆损失定损报告包括车辆的损失情况、修复费用、残值等多个方面,需要保险公司和车主共同签署。
五、车辆损失赔偿车辆损失定损后,根据车辆损失定损报告进行赔偿。
车辆损失赔偿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维修费用、残值等多个方面。
车主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保险公司审核后进行赔偿。
车辆损失赔偿的金额是根据车辆损失定损报告中的计算结果来确定的。
汽车碰撞损伤鉴定评估在一些交通事故中,除了车身板件和塑料件常出现损伤外,发动机、传动系、转向系、悬架、制动系、空调、冷却系等机械零部件也常发生机械损伤。
动力转动系统动力转动系统一般分为前轮驱动式和后轮驱动式两种。
碰撞时,两种动力转动系统的损伤是不一样的。
下面以前轮驱动式动力传动系统为例,说明其碰撞损伤评估。
发动机;前轮驱动汽车安装横置发动机,一般分为直列4缸、V型6缸或V型8缸。
碰撞可能对发动机内部零件造成破坏。
如果横置发动机汽车在保险杠以上遭受严重碰撞,则可能造成气缸盖和顶置凸轮轴损坏。
在碰撞中可能会损坏发动机带轮、传动带、发动机支座、正时罩盖、油底壳和空气滤清器等外部零件。
曲轴带轮通过传动带将能量传递给其他辅助设备,例如,空调压缩机、动力转向泵以及水泵。
发动机支座将发动机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并且有效进行隔振。
支座通常位于发动机的左侧、右侧和前侧。
一些发动机在后侧也设有支座。
正时罩盖保护正时齿轮或正齿形传动带。
油底壳是容纳发动机润滑油的一个沉淀槽。
空气滤清器的作用是净化吸入发动机的空气。
对于侧面碰撞,下纵梁有足够的移动量而使带轮弯曲,然后在反弹回原位。
当检查损坏时,应该知道即使在纵梁和带轮之间有间隙,带轮也可能已损坏。
最好在发动机启动时,观察带轮是否摆动c已损坏的带轮不能修复,必须予以更换。
如果带轮已损坏,则水泵或者空调压缩机或者任何附在带轮上的零件都有可能已损坏。
检查零部件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泄漏。
应该注意在评估时评估损坏的可能性。
应检查传动带是否有撕裂现象。
发动机支座可能在正面或侧面碰撞中遭受严重的损坏。
在碰撞中下纵梁和散热器支架以及附在其上面的任何零件都可发生易位。
发动机支座经常以这种方式弯曲。
观察支座、发动机以及纵梁的位置。
通常,支座与发动机和纵梁以直角方式链接。
除了直角以外,任何角度均表示发动机或纵梁发生了位移。
通常要对纵梁进行修理使其恢复到适当的角度。
如果支座变形,也应该予以更换。
汽车估损知识点总结汽车估损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汽车估损原则1. 公平原则:估损过程中要以公平、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确保车主能够获得真实的车辆损伤评估和赔偿。
2. 安全原则:在进行车辆损伤评估时,要确保自身和车辆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 依法原则:在进行估损过程中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估损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4. 诚实原则:估损员要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进行工作,不得对损伤情况进行虚报和夸大。
5. 敬业原则:估损员要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准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估损水平。
二、汽车估损的流程1. 接受任务:估损员接到估损任务后,要及时与车主联系,确定估损时间和地点。
2. 查勘估损:估损员对车辆进行查勘,了解车辆损伤情况,对车辆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和测量。
3. 估损记录:估损员要对车辆的损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车辆外观、内部部件、车身结构等方面的损伤情况。
4. 价格评估:根据车辆的损伤情况和市场行情,对车辆进行价格评估,确定车辆的修复费用和残值。
5. 制定维修方案:根据估损结果和车辆损伤情况,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确保车辆得到有效的修复。
6. 编制估损报告:估损员要根据查勘和估损结果,编制完整的估损报告,包括车辆的损伤情况、修复费用和维修方案等内容。
7. 签订协议:估损员与车主和保险公司签订相关的估损协议,确定好修复方案和赔偿金额。
8. 维修监督:在车辆修复过程中,估损员要对修理进程进行监督,确保修复质量和费用的合理性。
9. 完成任务:维修完成后,估损员要对修理质量进行检验,确保车辆得到了有效的修复和维护。
10. 结算赔偿:估损员要与车主和保险公司进行结算,确保车主能够获得公平和合理的赔偿。
三、汽车估损的技术要求1. 汽车结构知识:估损员要熟悉各种类型的车辆结构和材料,了解车辆各个部位的功能和构造。
2. 损伤鉴定技术:估损员要能够准确鉴定车辆的损伤情况,包括外观损伤、内部部件状况和车身结构完整性等方面。
汽车碰撞损害分析
汽车碰撞损害分析是指对汽车在发生碰撞事故后所遭受的损害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这项工作主要由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商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完成,以确定车辆的损坏程度和
修复费用,为车主提供合理的赔偿方案。
汽车碰撞损害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碰撞类型:根据事故现场的情况和车辆损坏情况,确定碰撞的类型,例如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面碰撞等。
2. 车辆损坏程度:通过检查车辆的外观和内部部件的完整性,确定车辆的损坏程度。
可以使用汽车碰撞测试模型和计算机模拟软件来辅助评估。
3. 修复费用评估:根据车辆损坏程度和车辆型号、品牌等因素,评估修复车辆所需
的费用。
这包括人工费用、零部件费用和相关材料费用。
4. 事故责任评定:根据事故发生的经过和相关法律法规,确定事故责任方。
这对于
确定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以及司法纠纷有重要的意义。
5. 车辆价值评估:根据车辆的市场价值、年限、里程数等因素,评估车辆的价值。
这对于保险公司确定事故赔偿金额有重要的影响。
6. 技术报告撰写:根据对车辆的详细检查和评估,撰写技术报告,详细描述车辆的
损坏情况、修复方案和费用等信息。
在进行汽车碰撞损害分析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要结
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随着汽车碰撞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辆的碰撞损坏分析也在不断进步,使得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
碰撞事故车定损的流程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在交通事故中,车辆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车辆损失的评估和赔偿,车辆定损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碰撞事故车定损的流程、定损的原则、定损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碰撞事故车定损的流程1.报案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驾驶员应及时报警并通知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会根据报案情况安排定损员前往事故现场进行勘查。
2.勘查定损员到达事故现场后,会对车辆进行勘查。
勘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车辆损失情况:定损员会对车辆的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车身、车门、车窗、轮胎、发动机等部位的损失情况。
(2) 事故责任:定损员会根据勘查结果判断事故责任。
(3) 修理费用:定损员会根据车辆损失情况和修理费用标准计算车辆的修理费用。
(4) 车辆价值:定损员会根据车辆品牌、车龄、里程数等因素评估车辆的价值。
3.定损定损员根据勘查结果,对车辆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修理方案。
定损员会根据车辆的修理费用、车辆价值等因素,制定出赔偿方案。
4.赔偿保险公司会根据定损员制定的赔偿方案,对车辆损失进行赔偿。
赔偿方式包括修理、换车和现金赔偿等。
二、定损的原则1.公正、客观定损员在勘查车辆损失情况时,必须公正客观,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定损员应根据事实和证据,客观评估车辆损失情况。
2.合理、科学定损员在制定赔偿方案时,应根据车辆的损失情况、修理费用、车辆价值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赔偿方案。
3.依法、规范定损员在定损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保险公司规定的操作规范。
定损员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确保定损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定损的注意事项1.勘查时要认真细致定损员在勘查车辆损失情况时,要认真细致。
要对车辆的损失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确保定损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制定赔偿方案要合理定损员制定赔偿方案时,要根据车辆的损失情况、修理费用、车辆价值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赔偿方案。
赔偿方案既要满足车主的赔偿要求,又要符合保险公司的赔偿标准。
第4章车辆事故及损伤形式
1.以下几种因素对事故车的损坏程度影响较大:
(1)事故车辆的结构、大小、形状和重量;
(2)被撞物体的大小、形状、刚度和速度;
(3)发生碰撞时的车辆速度;
(4)碰撞的位置和角度;
(5)事故车辆中的成员或货物的重量和分布情况
2.车辆事故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和翻车等几种类型,各种碰撞类型对车辆造成的损伤情况有较大的差别。
3.碰撞力越大,对车辆的损坏就越大。
车辆与被撞物体的相对速度越大、被撞物的刚度越大、接触面积越小、产生的碰撞力就越大,对事故车造成的损坏就越大。
碰撞力的方向对事故车的损坏程度也有很大的影响,可以将碰撞力沿着车辆的X轴、Y轴和Z轴三个方向分解成三个分力,X轴方向的分力使车辆纵向产生挤压变形,Y轴反方向的分力使车辆横向产生挤压和弯曲变形,Z轴方向的分力使车辆产生向上或向下的拱曲或凹陷变形。
4.力矩M=碰撞力的大小F×距离S
5.承载式车身的变形倾向:车身前部变形的倾向、车身后部变形倾向、车身侧面变形倾向、车身顶部变形倾向、承载式车身碰撞变形倾向。
6.碰撞对承载式车身造成的损坏可以用“锥体理论”进行解释。
7.对承载式车身进行估损时,不能只看碰撞点周边的损坏,全面查看非常重要。
8.碰撞力的大小取决于车辆的重量、速度、接触面积和被撞物的情况。
9.承载式车身变形顺序:
(1)弯曲变形:在事故勘察时,如果发现测量的高度值超出允许范围,通常表示产生了弯曲变形。
(2)褶皱变形:在事故勘察时,如果发现测量的长度值超出允许范围,通常表示产生了褶皱变形。
(3)扩宽变形:在事故勘察时,如果发现测量的宽度值超出允许范围,通常表示产生了扩宽变形。
(4)扭曲变形:扭曲变形通常是最后发生的一种变形形式,在事故勘察时,如果发生测量的高度和宽度值都不在允许范围内,通常表示发生了扭曲变形。
10.承载式车身的损坏往往更复杂。
另外承载式轿车在严重碰撞中通常不会产生菱形损坏。
11.事故车的车身修复顺序都遵循“先进后出”的规则,也就是说,后产生的损坏(间接损坏)先修复。
12.车架式车身是直接承受和传递碰撞力的主要构件。
13.当车架式车辆发生碰撞时,其车身板件的损坏型式与承载式车辆基本类似。
所不同的是其车架作为承载件,可能会在严重的碰撞或倾翻事故中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形,从而严重影响整车的操纵性。
14.车架最常见的变形形式有:歪曲、凹曲、皱褶、菱形和扭曲等,这几种损伤往往会在事故车上同时存在。
15.在对发动机损伤检查时,应注意详细检查有关支架以及发动机缸体部位有无损伤,因为这些部位的损伤不易发现。
16.悬架系统是车架与车桥之间的连接和传动装置,其主要构件有减振器、上控制臂、弹簧或扭杆、横向稳定杆等。
17.转向系统的核心部件是转向机。
18.变速器有: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CVT这几种。
虽然结构不同,但都起到降速增扭的作用,主要是采用齿轮传动或带传动的方式传递动力。
19.自动变速器主要由行星齿轮机构、液压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组成。
20.自动变速器和CVT车辆上没有离合器,取而代之的是液力变矩器。
21.穿过车辆质心的碰撞力不会使车辆产生旋转,碰撞力完全由车辆吸收,对车辆产生较大的损坏。
大部分情况下,碰撞力不会刚好穿过质心,会使车辆产生旋转,旋转角度的大小取决于力矩的大小。
车辆旋转有利于缓冲部分碰撞力对车辆本身产生的损坏,但可能会造成二次碰撞。
22.车身结构是影响事故车损坏情况的重要内在因素,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对碰撞力的吸收和传递方式有很大的差别,在类似的事故中损坏情况也可能大不相同。
23.承载式车辆在发生碰撞时主要由车身吸收碰撞能量,车身因吸收碰撞能量而发生褶皱、弯曲等多种变形。
在较严重的事故中,碰撞力可能会穿过结构件,从而使更大范围的车身构件参与吸收能量,产生变形。
碰撞力会以“锥体”模式,波及到距离碰撞点很远的车身部件上,从而造成二次损坏。
24.发动机、变速器、动力传动系统、悬架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车辆部件的损坏原因相对复杂一些,它们可能是
在事故中损坏的,也可能是因为正常磨损或不当使用造成的,在估损时应当仔细辨别损坏原因,确认其修复费用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