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二十一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751.84 KB
- 文档页数:20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名师精品复习教案28――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建议1课时〕[考试目标]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稳。
2、明白沉淀转化的本质。
[要点精析]一、沉淀溶解平稳与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稳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AmBn(s)难溶于水,但在水溶液中仍有部分A n+和B m-离开固体表面溶解进入溶液,同时进入溶液中的A n+和B m-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下来,当这两个过程速率相等时,A n+和B m-的沉淀与AmBn固体的溶解达到平稳状态,称之为达到沉淀溶解平稳状态.AmBn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稳可表示为:AmBn(s)mA n+(aq)+nB m-(aq)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建立起来的沉淀溶解平稳和化学平稳、电离平稳等一样,合乎平稳的差不多特点,满足平稳的变化差不多规律.特点:〔1〕逆:可逆过程;〔2〕等:沉积和溶解速率相等;〔3〕动:动态平稳;〔4〕定:离子浓度一定〔不变〕;〔5〕变:改变温度、浓度等条件,沉淀溶解平稳会发生移动直到建立一个新的沉淀溶解平稳。
2.溶度积常数Ksp(或溶度积)难溶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稳状态时,离子浓度保持不变〔或一定〕。
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一个常数,那个常数称之为溶度积常数简称为溶度积,用符号Ksp表示。
即:AmBn(s)mA n+(aq)+nB m-(aq)Ksp =[A n+]m·[B m-]n例如:常温下沉淀溶解平稳:AgCl(s)Ag+(aq)+Cl-(aq),Ksp(AgCl)=[Ag+][Cl-] =1.8×10-10常温下沉淀溶解平稳:Ag2CrO4(s)2Ag+(aq)+CrO42-(aq),Ksp(Ag2CrO4)=[Ag+]2[CrO2-] =1.1×10-1243.溶度积K SP的性质〔1〕溶度积K SP的大小和平稳常数一样,它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离子浓度的改变可使溶解平稳发生移动,而不能改变溶度积K SP的大小。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25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1.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改变影响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反应速率分别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4min时反应第一次达到平衡B. 15min时降低压强,20min时升高温度C.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15~20min该反应使用了催化剂2.将2mol H2和1mol CO2充入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①CO2(g)+H2(g)⇌CO(g)+H2O(g)△H1=+41.2kJ⋅moL−1;②CO2(g)+3H2(g)⇌CH3OH(g)+H2O(g)△H2=−49kJ⋅moL−1.反应10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下表数据:转化率(%)物质的量(mol)温度H2CO2CH3OH CO240℃100.050.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减小B. 升高温度,CH3OH的含量提高C. H2转化率为10%D. 100min内,反应②的速率为v(CO2)=0.0001mol⋅L−1⋅min−13.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研发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提高反应中原料的转化率B. 铅笔芯的原材料为铅,所以儿童常咬铅笔头容易铅中毒C. 网络飞速发展,得益于光纤良好的导电性,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用K2FeO4取代Cl2处理饮用水,不仅可杀菌消毒,同时还能沉降水中的悬浮物4.恒容条件下,1mol SiHCl3发生如下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
已知:v正=v消耗(SiHCl3)=k正x2(SiHCl3),v逆=2v消耗(SiH2Cl2)=k 逆x(SiH2Cl2)x(SiCl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仅与温度有关),x为物质的量分数。
专题二十一 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1、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O 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 2O 2B .NaClO 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C .PCl 3的水解产物是PH 3和HClOD .Mg 3N 2水解生成NH 3和Mg(OH)22、在0.1mol/L NaHSO 3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c(Na +)>c(3HSO -)>c(23SO -)>c(H 2SO 3)B .c(H +)+c(23SO -)=c(OH -)+c(H 2SO 3)C .c(Na +)=c(23SO -)+c(H 2SO 3)+c(3HSO -)D .c(H +)+c(Na +) =c(OH -)+c(3HSO -)+2c(23SO -)3、下表是25℃ 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CH 3COONa 和NaClO 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 (Na +)>c (ClO -)>c (CH 3COO -)>c (OH -)>c (H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CO -+Cl 2+H 2O=23HCO -+Cl -+ClO -C.向0.1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c (CH 3COOH):c (CH 3COO -)=9:5,此时溶液pH=5D.向浓度均为1×10-3mol·L -1的KCl 和K 2CrO 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 -1的AgNO 3溶液,24CrO -先形成沉淀 4、T ℃时,AgX (X=Cl 、Br )的溶度积与c (Ag +)和c (X -)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 线表示AgCl ,B 线表示AgBr ,已知p (Ag +)=-lgc (Ag +),p (X -)=-lgc (X -)。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分析届届届届届届1.某温度下,向10mL0.1mol/L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 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2=0.3,K sp(ZnS)=3×10−25mol2/L2。
A.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b点B. Na2S溶液中:c(S2−)+c(HS−)+c(H2S)=2c(Na+)C. 该温度下K sp(CuS)=4×10−36mol2/L2D. 向100mL Zn2+、Cu2+浓度均为10−5mol⋅L−1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1的Na2S溶液,Zn2+先沉淀2.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由图甲可以判断:T1>T2,且反应的△H<0B. 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 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2+,可先向溶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再调节pH≈4D. 图丁表示用0.1mol/L的盐酸滴定20mL 0.1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 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溴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C. 图丙表示25℃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CH3COOHD. 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4.如图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由图甲可以判断:对于反应aA(g)+bB(g)⇌cC(g),若T1>T2,则a+b=c且△H<0B. 图乙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C. 根据图丙,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调节pH≈4D. 图丁表示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醋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5.如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A. 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 sp(FeS)>K sp(CuS)B. 图乙表示pH=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乙酸C. 图丙是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25.00 mL盐酸的滴定曲线D. 图丁表示反应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αA(H2)=αB(H2)6.Hg是水体污染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盐类的水解沉淀溶解平衡1.下列应用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B )A.泡沫灭火器B.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备氨气C.明矾净水D.草木灰不宜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解析]A.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l2(SO4)3、NaHCO3溶液]的灭火原理是利用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双水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与盐类水解有关,故A错误; B.氯化铵和消石灰制备氨气,是复分解反应,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正确; C.明矾净水是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与水解有关,故C错误; D.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易发生互促水解,降低肥效,二者不能混合使用,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错误;故选B。
2.常温下,现有0.1 mol·L-1 NH4HCO3溶液,pH=7.8。
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各微粒浓度占总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c(HCO-3)>c(NH+4)>c(NH3·H2O)>c(CO2-3) B.0.1 mol·L-1 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3·H2O)=c(H2CO3)+c(CO2-3)C.向pH=7.8的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NH+4和HCO-3浓度逐渐减小D.分析可知,常温下K b(NH3·H2O)>K a1(H2CO3)[解析]A.结合图象可知,溶液的pH=9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HCO-3)>c(NH+4)>c(NH3·H2O)>c(CO2-3),故A正确;B.NH4HCO3溶液中,pH=7.8溶液显碱性,图象可知pH=7.8时c(NH+4)=c(H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H+4)+c(NH3·H2O)=c(HCO-3)+c(CO2-3)+c(H2CO3),得到c(NH3·H2O)=c(H2CO3)+c(CO2-3),故B正确;C.0.1 mol/L的NH4HCO3溶液的pH=7.8,根据图象可知,当溶液pH增大时,铵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而碳酸氢根离子能够先增大后减小,故C错误;D.由于0.1 mol/L的NH4HCO3溶液的pH=7.8,说明碳酸氢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则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K a1(H2CO3),故D正确;故选C。
专题二十一 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1、广义的水解观认为,无论是盐的水解还是非盐的水解,其最终结果是反应中各物质和水分别解离成两部分,然后两两重新组合成新的物质。
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aO 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 2O 2B .NaClO 的水解产物之一是HClOC .PCl 3的水解产物是PH 3和HClOD .Mg 3N 2水解生成NH 3和Mg(OH)22、在0.1mol/L NaHSO 3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A .c(Na +)>c(3HSO -)>c(23SO -)>c(H 2SO 3)B .c(H +)+c(23SO -)=c(OH -)+c(H 2SO 3)C .c(Na +)=c(23SO -)+c(H 2SO 3)+c(3HSO -)D .c(H +)+c(Na +) =c(OH -)+c(3HSO -)+2c(23SO -)3、下表是25℃ 时某些盐的溶度积常数和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CH 3COONa 和NaClO 的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 (Na +)>c (ClO -)>c (CH 3COO -)>c (OH -)>c (H +)B.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CO -+Cl 2+H 2O=23HCO -+Cl -+ClO -C.向0.1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c (CH 3COOH):c (CH 3COO -)=9:5,此时溶液pH=5D.向浓度均为1×10-3mol·L -1的KCl 和K 2CrO 4混合液中滴加1×10-3mol·L -1的AgNO 3溶液,24CrO -先形成沉淀 4、T ℃时,AgX (X=Cl 、Br )的溶度积与c (Ag +)和c (X -)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 线表示AgCl ,B 线表示AgBr ,已知p (Ag +)=-lgc (Ag +),p (X -)=-lgc (X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点可表示AgCl 的不饱和溶液B.b 点的AgC1溶液加入AgNO 3晶体可以变成a 点C.t ℃时,AgCl (s )+Br -(aq )AgBr (s )+Cl -(aq )平衡常数K=10-4D.t ℃时,取a 点的AgCl 溶液和b 点AgBr 溶液等积混合,会析出AgBr 沉淀 5、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 :c (Na +) = c (Cl -)+c (ClO -)+c (OH -)B .pH = 8.3的NaHCO 3溶液:c (Na +)>c (3HCO -)>c (2-3CO )>c (H 2CO 3)C .pH = 11的氨水与pH = 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 (Cl -) = c (+4NH )>c (OH -) = c (H +) D .0.2mol/L CH 3COOH 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 2c (H +)-2c (OH -)= c(CH 3COO -)﹣c(CH 3COOH)6、常温下,分别向NaA 溶液和MCl 溶液中加入盐酸和NaOH 溶液,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1L 表示+c(M )lg c(MOH)与pH 的变化关系B.() 5.5a K HA =110⨯-C.a 点时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D.0.01-1mol L ⋅ MA 溶液中存在:()()++c M >c A >c ()(OH H )>c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 2气体为止,在此过程中,溶液中3HCO -的浓度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B.向NaH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23CO -的浓度变化是先变大后变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C.有含0.2mol Na 2CO 3和含0.3mol HCl 的两种溶液:①将Na 2CO 3溶液逐滴滴入HCl 溶液中;②将HCl 溶液逐滴滴入Na 2CO 3溶液中;①②两种操作生成的CO 2体积之比为3:2D.将等质量的Na 2O 和Na 2O 2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分别为a%和b%,则a 、b 的关系是a=b8、常温时,1mol·L -1的CH 3NH 2和1mol·L -1的NH 2OH(NH 2OH+H 2ONH 3OH ++OHˉ)两种碱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10mL,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V 表示溶液的体积),pOH=-lgc(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 2OH 的电离常数K 的数量级为10-8B.CH 3NH 3Cl 盐溶液中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H 3NH 2+H 2O CH 3NH 3++OH -C.当两溶液均稀释至lgmLV=4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NH 2OH >CH 3NH 2 D.浓度相同的CH 3NH 3Cl 和NH 3OHCl 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CH 3NH 3+)<c(NH 3OH +)K=+32(NH OH )(OH )(NH OH)c c c -≈ 4.5 4.510mol/L 10mol/L 1mol/L--⨯=10-9,故A 错误;B 项、CH 3NH 3Cl 为强酸弱碱盐,CH 3NH 3+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其水解方程式不是CH 3NH 2 +H 2OCH 3NH 3++OH -,这是甲胺的电离方程式,故B 错误;C 项、碱溶液中c (OH -)越大,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越小,由图可知,当两溶液均稀释至lgmLV=4 9、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浓度的 HCN 、H 2CO 3 溶液中,pH(HCN)>pH(H 2CO 3)B 、a mol/L HCN 溶液与 b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 c(Na +)=c(CN - ),则 a 一定等于 bC 、N aCN 与 NaHCO 3 的混合溶液中,c(Na +)+c(H +)=c(CN - )+c(HCO 3- )+c(OH - )D 、N 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aCN +H 2O +CO 2=2HCN+Na 2CO 3 10、室温下,反应3HCO -+H 2OH 2CO 3+OH −的平衡常数K =2.2×10−8。
将NH 4HCO 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 。
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2 mol·L −1氨水:c (NH 3·H 2O)>c (4NH +)> c (OH −)> c (H +)B .0.2 mol·L −1NH 4HCO 3溶液(pH>7):c (4NH +)> c (3HCO -)> c (NH 3·H 2O)> c (H 2CO 3)C .0.2 mol·L −1氨水和0.2 mol·L −1NH 4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c (4NH +)+c (NH 3·H 2O)=c (H 2CO 3)+c(3HCO -)+c (23CO -)D .0.6 mol·L −1氨水和0.2 mol·L −1 NH 4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c (NH 3·H 2O)+ c (23CO -)+c (OH −)=0.3 mol·L −1+ c (H 2CO 3)+ c (H +)11、常温下,用0.1mol/L 的盐酸滴定0.1mol/L 的23Na CO 溶液25mL 。
测得溶液pH 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点时,()()()2---33c CO c HCO c OH >>B . d 点时,()()()()-+-323c OH =c H c HCO 2c H CO ++ C . e 点时,()()()()+2---33c H =2c CO c HCO c OH ++D . c →d 发生的主要离子反应:+-322H HCO =CO H O ↑++12、向NaOH 和NaAlO 2混合溶液中滴加NaHCO 3溶液,测得溶液pH 和Al(OH)3生成的量随加入NaHCO 3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入的NaHCO 3先与NaOH 反应B .b 点和c 点均有c(Na +)<2c(23CO -)+c(3HCO -)C .NaH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25mol·L -1D .d 点时:c(Na +)=2c(23CO -)+2c(3HCO -)+2c(H 2CO 3)13、向100mL Na 2CO 3与NaAlO 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 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23332CO HCO AlO Al---+、、、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232CO :AlO 2:1n n --=B.a 点对应溶液中:()()()+323HCO +H CO +H (=OH )c c c c --C.b 点对应溶液中阴离子浓度顺序为()()()233()Cl HCO CO >OH c c c c ---->>D.d →e 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14、某温度时,4BaSO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2+2-44BaSO s Ba (aq)+SO (aq)的平衡常数()()2+2-sp 4Ba SO K c c =⋅,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24Na SO 可使溶液由a 点变到b 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 点变到c 点C.d 点无4BaSO 沉淀生成D.a 点对应的sp K 大于c 点对应的sp K15、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 •L -1 NaHCO 3溶液:c (Na +)>c (OH -)>c (3HCO -)>c (H +)B. 室温下,向0.01mol •L -1 NH 4H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至中性:c (Na +)>c (24SO -)>c (+4NH )>c (H +)=c (OH -)C. Na 2CO 3溶液: c (Na +)+c (H +)=c (3HCO -)+2c (H 2CO 3)D. 25℃时,浓度均为0.1mol •L -1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等体积混合溶液:c (CH 3COOH )+ c (CH 3COO -)=0.2mol/L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2H S 通入3AgNO 和AgCl 的浊液中,观察到黑色沉淀,说明sp sp 2(AgCl)(Ag S)K K >B.sp K 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一定越弱C.相同温度下,在水中和NaCl 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AgCl 固体,所得溶液中+(Ag )c 相同D.sp K 的大小与离子浓度无关,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17、常温下,现有0.1mol·L -1NH 4HCO 3溶液,pH=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