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60.50 KB
- 文档页数:8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禽流感病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RNA病毒B. 病毒营寄生生活主要是因为它们结构太简单C. 该病毒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是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D. 该病毒能引起禽类传染病,没有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答案】B【解析】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主要寄生在动物体内,A正确;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病毒营寄生生活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B错误;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C正确;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仍然是生物,D正确。
2. 为了研究病毒,需将其大量培养,你认为下列何种培养方式最适宜A. 无菌的牛肉汤B. 含有多种无机盐的培养液C. 固体培养基D. 适宜温度和湿度下的活鸡胚【答案】D...........................【考点定位】烟草花叶病毒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木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病毒体积虽小,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B. 大肠杆菌的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结构C. 一般来说,自然界一切生物都由细胞以及细胞的产物构成D.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以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答案】C【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必须寄生于活细胞才能生存与繁殖,A正确;大肠杆菌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其运动、分裂等生命活动离不开完整的细胞结构,B正确;病毒是生物,但是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细胞是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木单位,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D正确。
4.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所有的酵母菌④一片果园及其中的全部生物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②①D. ③②④【答案】D【解析】①生活在山洼草丛中的昆虫有多种,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②某一湖泊中的全部生物属于群落;③酿制葡萄酒时发酵罐中的酵母菌属于种群;④一片果园属于生态系统。
2016年春期南阳市五校联考高一年级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非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40个小题60分)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D.性状相同,遗传因子不一定相同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都是白色的。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4.在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能够使染色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要生理过程是: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④受精作用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5.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C.纯合子中不含隐性遗传因子D.杂合子的双亲至少有一方是杂合子6.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7.下列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性状分离现象的假设性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B.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互不融合C.在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8.甲状腺有缺陷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第一高级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豌豆的圆滑种皮对皱缩种皮为显性,黄色子叶对绿色子叶是显性。
现用纯种圆滑种皮、黄色子叶的豌豆花粉,授在纯种皱缩种皮、绿色子叶的豌豆柱头上进行杂交。
将杂交所得的种子播下,自交所结的果实中()A.圆滑种皮:皱缩种皮=3:1,子叶全部为黄色B.圆滑种皮:皱缩种皮=3:1,子叶全部为绿色C.种皮全部为圆滑,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D.种皮全部为皱缩,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原核生物没有具膜细胞器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3.豚鼠的黑毛对白毛是显性的,如果一对杂合体的黑毛豚鼠交配,产生子代四仔,它们的表现型是()A.全部黑毛B.三黑一白C.一黑三白D.以上任何一种4.豌豆黄色圆粒(YYRR)和绿色皱粒(yyrr)杂交后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产生F1,自交得到F2,然后将F2中全部的绿圆豌豆自交,问F3中纯种的绿圆(yyRR)豌豆占F3的()A.1/2 B.1/3 C.2/3 D.5/65.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基因(t)是显性,白化病致病基因(a)是隐性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对夫妇,父亲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他们下一个孩子患一种病和两种病的几率分别是()A.3/4,1/4 B.3/4,1/8 C.1/4,1/4 D.1/2,1/86.能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7.以下叙述中,哪一条不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A.正确假设了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B.正确选用了试验材料C.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D.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8.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
【最新】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3月)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B.绵羊的长毛和细毛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病D.豌豆的紫花和白花2.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一对夫妇全是杂合黑发,他们的三个孩子全是黑发的概率是A.3/4 B.9/16 C.9/12 D.27/643.鼠的毛色类型由B、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褐毛雄鼠丙交配,甲三胎共生出9只黑毛鼠和7只褐毛鼠,乙三胎共生出19只黑毛鼠,则甲、乙、丙基因型依次是()A.BB、Bb、bb B.bb、Bb、BBC.Bb、BB、bb D.Bb、bb、BB4.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用其进行杂交育种,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5.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6 C.1/32 D.1/646.父本基因型为YYRr,母本基因型为YyRr,进行杂交,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yyRR B.YYRr C.YyRr D.Yyrr7.基因型AaBb的个体与下列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两种表现型的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8.下面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中B.次级精母细胞中C.精细胞中D.精子形成时10.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核DNA分子数依次是A.42、84、84 B.84、42、84 C.84、42、42 D.42、42、84 11.某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64条,则该生物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中期及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A.64,32,32B.64,64,32C.32,32,32D.64,32,6412.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体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3/4 B.1/4 C.3/16 D.1/1613.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 ,B和b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哪组是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A.AB、Ab、aB、ab B.AB、ab、ab、ABC.aB、aB 、ab 、ab D.AB、aB 、ab 、ab 14.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各100个,全发育成熟并正常受精,在理论上应能产生的合子(受精卵)数最多是( )A.25B.50C.100D.40015.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6.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1.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质粒的本质是DNAB. 质粒能自我复制C.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D. 质粒仅在于细菌体内【答案】D【解析】质粒为小型环状DNA,A正确;质粒必须能自主复制,以保证能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复制,B 正确;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C正确;原核生物一般有质粒,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
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A. 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B. 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C. 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D. 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答案】D【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3.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②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③亲子鉴定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A. ②③B. ①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B【解析】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即基因诊断,原理是DNA分子杂交,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①正确;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利用了运载体具备运输的功能,②错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可以进行亲子鉴定,③正确;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是用DNA连接酶是在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④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4.右边甲、乙两图均为DNA测序仪显示的图像,已知甲图显示的减基顺序为TCGAAT,则乙图显示的减基顺序为( )A. TCGCACB. ACCGTGC. ATTCAGD. TCCGGA【答案】B【考点定位】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名师点睛】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进行DNA测序时,相同的碱基会出现在相同的位置,根据已知的碱基序列和图示,从左向右依次为ACGT,所以乙的序列为ACCGTG。
5.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B. 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C. 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D. 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答案】C【解析】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DNA,A错误;Bt基因是抗菜青虫基因,来自于微生物,所以不含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B错误;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能控制杀虫蛋白的合成,C正确;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有机物,D错误。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1.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BA .细胞核B .核糖体C .叶绿体D .溶酶体2、下列名称中,哪个是细胞的产物:DA .精子B .细菌C .病毒D .抗体3、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D4、○1、○2、○3、○4、○5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
右图为显微镜 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⑴到视野⑵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C○1转动粗准焦螺旋 ○2转动细准焦螺旋 ○3调节光圈 ○4转动转换器 ○5移动波片 A 、○1→○2→○3→○4 B 、○3→○1→○2 C 、○5→○4→○3→○2 D 、○3→○4→○1→○2 5、C 、H 、O 3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 B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质相同D.生物界具有独特的元素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100倍是指放大标本的:AA .长度或宽度B .表面积C .像的面积D .体积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ⅹ,物镜为10ⅹ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ⅹ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A 、2个B 、4个C 、16个D 、32个8、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菌我们看不到的结构是:BA 、细胞壁B 、核膜C 、细胞膜D 、细胞质9.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
A .颤藻、念珠藻、香菇B .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 .小麦、番茄、大豆D .酵母菌、乳酸菌、冠状病毒10、一个肥胖人的脂肪组织的脂肪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CA 、蛋白质B 、糖类C 、水D 、脂肪11、高原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近几年来跟踪研究一群藏羚羊的生长、繁殖及其他生活规律。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B.物体受恒力作用不可能做曲线运动C.平抛运动是变加速运动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2.在宽度为d的河中,水流速度为v2,船在静水中速度为v1,方向可以选择,现让该船渡河,则此船()A.最短渡河时间为B.最短渡河位移大小为dC.渡河时间与水速无关D.不管船头与河岸夹角是多少,小船一定在河岸下游着陆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转动半径之比为1:2,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A.1:4 B.2:3 C.4:9 D.9:164.如图所示,物体甲从高h处以速度v1平抛,同时物体乙从地面以速度v2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在乙到达在最高点前两个物体相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球相遇时间t=B.抛出前两球的水平距离x=C.相遇时甲球速率v=D.若v2=,则两球相遇在处5.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甲轮的轴和塔轮丙和乙的轴均为水平轴,其中,甲、丙两轮半径相等,乙轮半径是丙轮半径的一半.A、B、C三点分别是甲、乙、丙三轮的边缘点,若传动中皮带不打滑,则()A.A、B、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2B.A、B、C三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2C.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4D.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46.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一端固定一个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轴上,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时的速度v,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的最小值为B.v由零逐渐增大,向心力逐渐减小C.v由v2=值逐渐增大,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增大D.v由v2=值逐渐减小,杆对小球的弹力也逐渐减小7.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通常路面都是外高内低.如图所示,在某路段汽车向左拐弯,司机左侧的路面比右侧的路面低一些.汽车的运动可看作是做半径为R的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设内外路面高度差为h,路基的水平宽度为d,路面的宽度为L.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即垂直于前进方向)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的车速应等于()A.B.C.D.8.一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圆盘半径为R,甲、乙物体质量分别为M和m (M>m),它们与圆盘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均为正压力的μ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L<R)的轻绳连在一起.如图所示,若将甲物体放在转轴的位置上,甲、乙之间连线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直,要使两物体与圆盘不发生相对滑动,则转盘旋转的角速度最大不得超过(两物体均看做质点)()A.B.C.D.9.关于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周期、转速均恒定不变C.在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10.如图所示为一轴竖直的锥形漏斗,内壁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各自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有()A.线速度v A>v B B.角速度C.小球对漏斗的压力N A>N B D.向心加速度a A>a B11.如图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质量为m的高尔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落入距击球点水平距离为L的A穴.则()A.球被击出后做平抛运动B.球被击出后受到的水平风力的大小为C.球被击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LD.该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穴所用时间为12.某战士在倾角为30°的山坡上进行投掷手榴弹训练.他从A点以某一初速度v0=15m/s 沿水平方向投出手榴弹后落在B点.该型号手榴弹从拉动弹弦到爆炸需要5s的时间,空气阻力不计,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榴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3sB.战士从拉动弹弦到投出所用的时间是3sC.A、B两点间的距离是90mD.手榴弹后落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30m/s二、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后,设计了一个课题,名称为:快速测量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他的设想是:通过计算踏脚板转动的角速度,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经过骑行,他得到如下的数据:在时间t内脚踏板转动的圈数为N;(1)那么脚踏板转动的角速度ω=;(2)要推算自行车的骑行速度,从以下选项中选出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填写前面的序号);①链条长度L1②曲柄长度L2③大齿轮的半径r1④小齿轮的半径r2⑤自行车后轮的半径R(3)自行车骑行速度的计算式v=.(用所给物理量及所测物理量字母表示)14.(1)如图甲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取g=10m/s2,那么:①照相机的闪光频率是Hz;②小球抛出的初速度的大小是m/s;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m/s.(2)某同学获得了如图乙所示的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在图上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坐标原点O为小球的抛出点.若在轨迹上任取一点,测得坐标为(x,y),则还可以利用图象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v0=.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要求规范解答.)15.小船匀速横渡一条河流,当船头垂直对岸方向航行时,在出发后的10min到达对岸下游120m处,若船头保持与河岸成α角向上游航行,在出发后12.5min垂直到达正对岸,求:(1)水流速度;(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3)河的宽度.16.如图所示,某集团军在一次多兵种合成军事演习中,出动战斗轰炸机对敌方一山地目标进行轰炸.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视为斜面)底端的正上方时投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P.已知P点距山脚的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轰炸机的飞行速度v.17.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住一个质量为m=0.1kg的小球,另一端悬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方h=0.3m处,绳长L=0.5m,使小球在桌面上做如图所示的匀速圆周运动.求:(1)当角速度ω=1rad/s时,小球线速度V的大小;(2)当满足(1)条件时绳上张力F的大小.18.如图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其圆心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规定经过圆心O点且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在O点正上方距盘面高为h=1.25m处有一个可间断滴水的容器,从t=0时刻开始,容器沿水平轨道向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0时刻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时再滴下一滴水.则:(取g=10m/s2)(1)每一滴水离开容器后经过多长时间滴落到盘面上?(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圆盘的角速度应为多大?(3)当圆盘的角速度为2πrad/s时,第二滴水与第三滴水在盘面上落点间的距离2m,求容器的加速度a为多大?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变速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也可能是直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以做曲线运动.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g,根据△v=gt分析速度变化的方向.【解答】解:A、变速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也可能是直线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故A错误.B、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以做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故B错误.C、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是g,因此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故C错误.D、根据△v=at=gt,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与g的方向相同,始终竖直向下,故D正确.故选:D2.【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当静水速大于水流速,合速度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而当静水速小于水流速,合速度方向与河岸不能垂直;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的时间最短.【解答】解:A、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t=.故A错误.B、当v1>v2时,则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位移最短,最短位移为d,若v1≤v2时,则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不可能垂直,最短渡河位移大小大于d.故B错误.C、将船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静水速的方向(即船头与河岸的夹角)不同,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分速度不同,则渡河时间不同,但与水流速无关.故C正确.D、只有当v1≤v2时,则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不可能垂直,小船才一定在河岸下游着陆.故D错误.故选:C.3.【考点】向心力.【分析】根据角速度定义ω=可知甲、乙的角速度之比,再由向心力公式F向=mω2r可以求出他们的向心力之比.【解答】解:相同时间里甲转过60°角,乙转过45°角,根据角速度定义ω=可知:ω1:ω2=4:3由题意:r1:r2=1:2m1:m2=1:2根据公式式F向=mω2rF1:F2=m1ω12r1:m2ω22r2=4:9故选:C.4.【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球甲做平抛运动,球乙做竖直上抛运动;将平抛运动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两球相遇时,抓住两球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h,求出相遇的时间.【解答】解:A、在竖直方向上,有:gt2+(v2t﹣gt2)=h,解得t=.由于相遇时,甲球下落的高度小于h,所以时间t<,故A错误.B、两物体相遇时水平距离为x=v1t=,故B正确.C、相遇时甲球速率为v==,故C错误.D、若v2=,则两球相遇时,t==甲球下落的高度为h′=gt2=h,故D错误.故选:B5.【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甲、乙两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皮带和轮子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乙、丙两轮是轴传动,轴传动的特点是角速度相同.然后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A、由于甲、乙两轮是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特点是两轮与皮带接触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与皮带的线速度大小相同,故v A=v B所以v A:v B=1:1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可得:v B:v C=R B:R C=1:2故A错误;B、由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式v=ωR可得:ωA:ωB=R B:R A=1:2由于乙、丙两轮共轴,故两轮角速度相同,即ωB=ωC,ωA:ωB:ωC=1:2:2故B错误;C、D、向心加速度a n=,得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即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1:2;而向心加速度a n=,得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即A、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4;故C错误,D 正确;故选:D6.【考点】向心力.【分析】细杆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靠径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杆子可以表现为支持力,也可以表现为拉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杆子的作用力和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细杆拉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为零.故A 错误.B、根据知,速度增大,向心力增大.故B错误.C、当时,杆子的作用力为零,当时,杆子表现为拉力,速度增大,拉力增大.故C正确.D、当时,杆子表现为支持力,速度减小,支持力增大.故D错误.故选:C.7.【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要使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横向摩擦力等于零,则汽车转弯时,由路面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汽车的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数学知识求解车速.【解答】解:设路面的斜角为θ,作出汽车的受力图,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又由数学知识得到tanθ=联立解得v=故选B8.【考点】向心力.【分析】当角速度从0开始增大,乙所受的静摩擦力开始增大,当乙达到最大静摩擦力,角速度继续增大,此时乙靠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角速度越大,拉力越大,当拉力和甲的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时,角速度达到最大值.【解答】解:当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的最大静摩擦力时,角速度达到最大,有T+μmg=mLω2,T=μMg.所以ω=故选:D9.【考点】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是变速运动,角速度、周期、转速都不变,加速度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是变化的,是变加速运动,向心力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化的,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解答】解:A、匀速圆周运动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方向时刻在变化,加速度是变化的,故匀速圆周运动是变加速运动,故A错误;B、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周期、转速均恒定不变,故B正确;C、向心加速度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所以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圆心的,故C正确;D、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由合外力提供向心力,故D错误.故选:BC10.【考点】向心力;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因此合外力提供向心力,对物体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A、设漏斗内壁母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以任意一个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和漏斗内壁的支持力N,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θ=m,得到v=,θ一定,则v与成正比,A球的圆周运动半径大于B 球的圆周运动,所以v A>v B,故A正确;B 、角速度ω==,则角速度ω与成反比,A 球的圆周运动半径大于B 球的圆周运动,所以角速度ωA <ωB ,故B 正确;C 、漏斗内壁的支持力N=,m ,θ相同,则N A =N B ,故C 错误;D 、向心加速度a=,与半径r 无关,故a A =a B ,故D 错误;故选:AB .11.【考点】平抛运动.【分析】小球水平方向受恒定的阻力,因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列式求解.【解答】解:A 、由于球在水平方向受到空气阻力,做的不是平抛运动,故A 错误;BCD 、球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gt 2,得:球从被击出到落入A 穴所用时间 t=;由于球竖直地落入A 穴,故水平方向为末速度为零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L=v 0t ﹣at 2 0=v 0﹣at解得 v 0=2L,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风力大小 F=ma=.故BD 正确,C 错误.故选:BD .12.【考点】平抛运动.【分析】手榴弹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在斜面上的B 点时有:tan30°=,其中水平位移x=v 0t ,竖直位移y=,可以求出运动的时间,再求AB 的距离和落在B 点的速度.【解答】解:A 、手榴弹做平抛运动,落在斜面上的B 点时,根据几何知识有:tan30°===可得:t==s=3s,故A正确.B、战士从拉动弹弦到投出所用的时间是5s﹣3s=2s,故B错误.C、A、B两点间的距离是:S===90m,故C错误.D、手榴弹后落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5m/s,故D错误.故选:A二、实验题:(本题共两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3.【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分析】根据角速度ω=2πn即可计算角速度;踏脚板与牙盘共轴,所以角速度相等,飞轮与牙盘通过链条链接,所以线速度相等,要知道车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则需要知道车轮的半径;利用大小齿轮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小齿轮和后轮角速度相等,列式求后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即可.【解答】解:转速为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因为转动一圈,对圆心转的角度为2π,所以有:,因为要测量自行车前进的速度,即后车轮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根据题意知:大齿轮和小齿轮边缘上的线速度的大小相等,据v=Rω可知:r1ωI=r2ω2,已知:,则小齿轮的角速度为:.因为小齿轮和自行车后轮共轴,所以转动的ω相等即:ω3=ω2,根据v=Rω可知,要知道后轮边缘上的线速度大小,还需知道后轮轮的半径r3其计算式为:故答案为:(1)(2)③④⑤;(3)14.【考点】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分析】(1)①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竖直方向上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时间间隔.②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间隔求出水平分速度.③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竖直分速度.(2)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找出y与x2的关系式,整理成y﹣x2的形式,从而找出k的物理意义.【解答】解:(1)①因为x AB=x BC=0.15m,所以t AB=t BC,根据△s=y BC﹣y AB=0.1m=gt AB2解得:t AB=0.1s所以f=10Hz②水平分速度为:v x==m/s=1.5m/s.③在B点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 y===2m/s则B点的速度为:v===2.5m/s(2)小球水平方向的位移:x=v0t,竖直方向上:y=gt2,所以:v0=.故答案为:(1)①10;②1.5;③2.5;(2).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8分.要求规范解答.)15.【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将船的运动分解为垂直于河岸和沿河岸方向,抓住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求出河的宽度.【解答】解:(1)设静水速为v1,水流速为v2.船头保持跟河岸垂直的方向航行时有:v2t=120m,则有:v2=s=0.2m/s(2、3)而v1t=d,当合速度与河岸垂直时,合速度为:v=,且d=vt′.联立以上各式解得:d=200m,v1=m/s.答:(1)水流的速度0.2m/s,(2)船在静水中的速度m/s,(3)河的宽度200m.16.【考点】平抛运动.【分析】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释放的炸弹做平抛运动,将其运动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研究,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山坡倾角为θ,炸弹离开飞机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击中目标时速度为v′,则由平抛运动规律有:v′sinθ=v…①v′cosθ=gt…②由于炸弹垂直击中上坡,则将此时炸弹的速度分解得:hcotθ=vt…③联解①②③得:v=…④答:轰炸机的飞行速度v为.17.【考点】向心力.【分析】(1)小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公式v=rω求小球的线速度.(2)小球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结合解答.【解答】解:(1)小球运动的半径是r==m=0.4m当角速度ω=1rad/s时,小球线速度v=rω=ω=1×=0.4m/s(2)如下图所示,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小球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水平面支持力N、绳子的拉力F.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θ=mω2r又sinθ==解得F=0.05N答:(1)当角速度ω=1rad/s时,小球线速度V的大小是0.4m/s;(2)当满足(1)条件时绳上张力F的大小是0.05N.18.【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平抛运动.【分析】(1)离开容器后,每一滴水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水滴运动的时间等于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则圆盘在t秒内转过的弧度为kπ,k 为不为零的正整数;(3)通过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求出两个水滴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再算出两个位移之间的夹角,根据位移关系算出容器的加速度.【解答】解:(1)由于离开容器后,每一滴水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每一滴水滴落到盘面上所用时间(2)因为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则圆盘在t秒内转过的弧度为kπ,k为不为零的正整数.所以:ωt=kπ即,其中k=1,2,3…(3)因为二滴水离开O点的距离为…①第三滴水离开O点的距离为…②(上面①②两式中:…③)又:即第二滴水和第三滴水分别滴落在圆盘上x轴方向及垂直x轴的方向上.则:s22+s32=s2…④联列①②③④可得:.答:(1)每一滴水离开容器后经过时间滴落到盘面上;(2)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圆盘的角速度ω应为,其中k=1,2,3…;(3)容器的加速度a为.。
河南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分裂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A.0处B.1处C.2处D.4处2.基因的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分别是()A.均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C.均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3.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结合图②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BC段B.此细胞产生AB精子的概率是0C.图①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图②中C→D的原因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4.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5.基因型为AaBbCc(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A.4︰1B.3︰1C.2︰1D.1︰1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
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红花为显性性状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7.豌豆圆粒(R)对皱缩(r)为显性,孟德尔将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皱缩豌豆,说明()A.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用于自交的圆粒豌豆为杂合子C.自交后代出现的皱缩豌豆为杂合子D.自交后代中圆粒皱缩的比例应该为1:18.下列有关植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共有4种B.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C.一个用15N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5N和14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数之比为1∶3D.控制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 RNA9.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河南高一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是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身高和体重B.豌豆的圆粒和黄色C.兔子的长毛和黑毛D.水稻的高杆和矮杆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2.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A.AABb B.Aabb C.AaBb D.aabb3.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黄斑是隐性性状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4.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诱导只对进行分裂的细胞起作用5.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结实率低,发育迟缓②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快育种进程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④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处理大量的材料A.①④B.②③⑤C.①④⑤D.①②④6.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图像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D.该图可能为精细胞或卵细胞示意图7.六倍体小麦,其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是()A.三倍体B.单倍体C.六倍体D.二倍体8.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9.下列关于核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复制需要消耗能量B.RNA分子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C.真核生物的大部分核酸在细胞核中合成D.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10.对下列有关形成原理或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空椒”的获得主要利用了基因突变原理B.“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C.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工程技术11.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B.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C.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12..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③④⑥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B.①③过程的产物相同,催化的酶也相同C.①②进行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⑤进行的场所为核糖体D.①②⑤所需的原料分别为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1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且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C.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D.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且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14.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核融合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15.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测交B.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C.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由③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惟一手段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17.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①有毒R型②无毒R型③有毒S型④无毒S型A.①④B.②③C.③D.①③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C.一个基因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基因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19.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
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遗传信息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一种能源物质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不能进行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2)①、④过程可以消耗[H],②过程需要产生[H](3)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4)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A.(1)(2) B.(1)(4) C.(2)(3) D.(3)(4)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CO22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应为0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为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6.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蕴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沉水植物,在亚洲地区繁殖已经成为池塘溪河中常见的野草.某研究小组用水蕴草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和乙,定时记录倒置的试管顶端的气体量.利用该实验装置适合研究的问题是()A.环境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B.光的波长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C.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D.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7.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代表()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C.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D.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的距离8.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N和Q B.和C.N和D.和Q9.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一项是()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和蓝绿色B.为了使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更明显,可将蔗糖溶液的浓度由0.3g•mL﹣1换成0.6g•mL ﹣1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可用健那绿试剂进行染色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10.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11.一般来说,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细胞膜.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12.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13.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B.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C.细胞坏死,膜通透性降低;细胞癌变,膜黏着性增强D.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14.用纯种高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需要()A.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B.高茎豌豆作母本,矮茎豌豆作父本C.对母本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D.对父本去雄,授予母本的花粉15.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交配的公牛是()A.黑色杂合子B.黑色纯合子C.红色杂合子D.红色纯合子16.下列关于隐性性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表现的性状B.只有在隐性纯合时才能表现的性状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在F1代不能表现的性状D.由隐性基因决定的性状17.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如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A.番茄的果色中,红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1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后代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18.某植物测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两种,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19.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全是白色盘状南瓜,F2中不能稳定遗传的白色球状南瓜有3996株,则能稳定遗传的黄色盘状南瓜有()A.3996株B.1998株C.1332株D.7932株20.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下列哪项特征()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在四分体期共用一个着丝点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2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之比为1:1的时期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2.若某动物细胞内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C和c表示.下列各组精子中可由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23.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④⑥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④③⑥②①24.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④⑤⑥25.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种豌豆杂交,按自由组合规律遗传,F2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以及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依次是()A.18,6,B.27,8,C.27,8,D.18,6,26.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27.如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28.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F1自交,F2为9蓝:6紫:1鲜红.若将F2中的紫色植株授以鲜红色植株的花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A.2鲜红:1蓝B.2紫:1鲜红C.1鲜红:1紫D.3紫:1蓝29.如图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其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基因是()A.Aa与Dd B.BB与Aa C.Aa与Cc D.Cc与Dd30.如图表示基因型为YyRr的二倍体生物某器官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D时期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B.在L时期基因组成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C.在F时期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加倍D.在I时期DNA与染色体之比为2:1二、非选择题31.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问题:如下是细胞内遗传物质的组成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元素a﹣→﹣→e﹣→f(1)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2)e的名称是,e和f的关系是.1分子的e是由、、(写出物质的名称)组成的.e共有种.(3)a包括等元素.F代谢的最终产物是(缺一不得分)(4)用图示表示1分子e的组成成分的连接方式.32.图一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一⑤表示相关过程.图二、图三表示外界相关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1)图一中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①过程中产生的[H]在③过程中的作用是.(2)影响图二中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3)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将.(4)用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最好控制光照强度为图二中的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温度为图三中的℃最佳.(图三中,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3.如图A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某器官内连续发生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B、图C为该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A中的过程Ⅰ代表分裂.(2)图A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过程.(3)图C细胞的名称是,所示的分裂时期对应于图A中的过程.(4)图B所示细胞中含有对同源染色体.(5)如果该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动物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有种.34.豌豆种子的子叶颜色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Y、y控制,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R、r控制.某一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亲本的基因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2)杂交后代中共有种基因型,其中黄色皱粒占.(3)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4)写出亲本中黄色圆粒豌豆测交的遗传图解..2015-2016学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一(下)开学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遗传信息【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解: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运输的通道.但DNA分子不可以通过,RNA和蛋白质等可以通过,A错误;B、原核细胞不具有核膜,只有拟核,B错误;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核仁中不含DNA,C错误;D、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而DNA在细胞核中与蛋白质组成染色质,所以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遗传信息,D正确.故选:D.2.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考点】生物膜的功能特性.【分析】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解答】解: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是相同的,故A错误;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也是相同的,故B错误;C、染色剂PI对于活细胞来说是有害物质,细胞不会吸收,故C错误;D、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阻止对细胞有害的染色剂PI,故D正确.故选D.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代谢过程,图中①﹣⑦代表各种物质.有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在有光的条件下,图中物质⑥可由⑤分解而来B.图中④代表的是细胞生命活动可直接利用的一种能源物质C.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中①→②→①的循环不能进行D.进入相应结构的物质⑦中可能包含有图中的物质⑥【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分析图解: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根据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可以确定:①五碳化合物、②三碳化合物、③A TP、④ADP和Pi、⑤水、⑥氧气、⑦氧气.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在有光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图中物质⑥氧气可以由⑤水分解而来,发生的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A正确;B、细胞生命活动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ATP,对应图中③,④是ADP和Pi,不提供能量,B错误;C、若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不能还原三碳化合物,使暗反应也不能进行,C正确;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可以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B4.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2)①、④过程可以消耗[H],②过程需要产生[H](3)①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4)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A.(1)(2) B.(1)(4) C.(2)(3) D.(3)(4)【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该题是对植物细胞内糖类代谢的考查,①是葡萄糖酵解过程,即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Y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是丙酮酸脱羧形成二氧化碳的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③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X物质是三碳化合物,②过程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③②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X、Y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1)正确;(2)①、④分别是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该过程产生[H],②过程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H],(2)错误;(3)①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3)错误;(4)氧气产生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氧气的消耗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既没有消耗氧气,也没有产生氧气,(4)正确.故选:B.5.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CO22B.光照强度为2klx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应为0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为7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D.光照强度为9klx时,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表格中可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实验因变量为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吸收CO2量逐渐增大,因此装置中CO2量越来越少;光照强度由8 klx 增强为10 klx时,CO2量不变,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解答】解:A、表格中测得的CO2变化量是净光合作用,只要有光照,植物就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故A正确;B、表格中没有光照强度为2 klx时的实验数据,因此不能获得该结论,故B错误;C、光照强度由5klx增强为7 klx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加,因此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故C正确;D、光照强度由8 klx增强为10 klx时,CO2量不变,此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量为主要的环境因素,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故D 正确.故选:B.6.原产于南美洲的水蕴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沉水植物,在亚洲地区繁殖已经成为池塘溪河中常见的野草.某研究小组用水蕴草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中的甲和乙,定时记录倒置的试管顶端的气体量.利用该实验装置适合研究的问题是()A.环境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B.光的波长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C.光照强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D.二氧化碳浓度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根据题意和实验装置图分析可知:甲乙两装置其它设置相同,只有温度不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光合作用强度,观察因变量为产生的气体量.光照强度(灯与装置之间的距离)、植物的种类和大小等均属于无关变量.【解答】解:A、从实验装置中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15℃、30℃)不同,因变量为产生的气体量,该气体是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因此实验可探究环境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A正确;B、两装置中的灯泡发出的光的波长相同,不能探究光的波长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错误;C、两装置中的灯泡与水蕴草的距离相同,即光照强度相同,C错误;D、两装置中没有体现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D错误.故选:A.7.如图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体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曲线B代表()A.分裂中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B.分裂中期中心粒之间的距离C.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距离D.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两条染色体间的距离【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曲线A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B曲线代表分裂后期染色体之间的距离.【解答】解:从图中看出曲线A表示从10min开始距离逐渐减小,即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开始减小,说明10min时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曲线B则表示的距离逐渐增大,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粒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点)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点)的距离则逐渐增大.故选:D.8.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A.N和Q B.和C.N和D.和Q【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前后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DNA的含量是保持不变的.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其他时期的染色体数目同正常情况一样.有丝分裂间期进行了DNA分子的复制,其含量在前、中、后期都比正常情况多一倍,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DNA的含量又恢复正常.【解答】解: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是从前期开始,由于分裂前期DNA和染色体已经复制,但染色体的着丝点没有分开,数目没有加倍.因此前期细胞内DNA数是体细胞的两倍,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故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DNA的含量为,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DNA数、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故选:C.9.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正确的一项是()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黄绿色和蓝绿色B.为了使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效果更明显,可将蔗糖溶液的浓度由0.3g•mL﹣1换成0.6g•mL ﹣1C.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可用健那绿试剂进行染色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分析】1、色素带的分布:最上端:胡萝卜素(橙黄色),含量最少;其次:叶黄素(黄色),含量较少;次之:叶绿素A(蓝绿色),含量最多;最下端:叶绿素B(黄绿色),含量次之.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 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3、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将蔗糖溶液的浓度由0.3g•mL﹣1换成0.6g•mL﹣1时,细胞一次性失水过多会死亡.4、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流程依次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在盐酸的作用下细胞已经失活,不可能观察的有丝分裂的连续过程.【解答】解:A、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其颜色从上到下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和黄绿色,A错误;B、将蔗糖溶液的浓度由0.3g/mL换成0.6g/mL,质壁分离的效果更明显,但由于细胞失水过多死亡,不能复原,B错误;C、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错误;D、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呈正方形的区域容易找到分裂期的细胞,D 正确.故选:D.10.如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解答】解: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2:2,不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1:0:1,由此可判断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甲和丙.故选:B.11.一般来说,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这一生理过程的细胞结构有()①线粒体②核糖体③高尔基体④中心体⑤细胞膜.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参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参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高尔基体(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中心体(形成纺锤体).【解答】解:①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①正确;②有丝分裂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②正确;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高尔基体无直接关系,③错误;④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④正确;⑤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从中央向内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⑤正确.故选:C.12.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南阳市一中2016年春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40道题)
1、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鼻梁与塌鼻梁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D.眼大与眼角上翘
2、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4 B.1/8 C.1/16 D.0
3、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4、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既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又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5、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
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6、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与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常尾之比为2:1。
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7、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
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
C、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8、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自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9、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对灰色基因y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9:3:3:1 B.3:3:1:1 C.4:2:2:1 D.1:1:1:1
、父本的基因型为
A.
(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A.四个细胞不一定都在进行减数分裂
B.只有两个细胞内的染色体具有染色单体
C.不能由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D.Ⅰ-Ⅳ中的数量比是2:4:2:1
17、下列有关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B.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3:1:3:1,基因型
50%,单列鳞鱼占
形成四分体;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观察到的某动物(
.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型配子。
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
.在
条染色体B.细胞③有2个基因B
.细胞③是次级卵母细胞D.细胞⑤的基因型为a
、萨顿关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的假说如何提出的?
.通过做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B.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的
演绎法提出的D.运用系统分析法提出的
、某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 和a、B 和b、D 和d)控制,且只有三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才会开红花,其余均开白花.某红花品种自交,后代红花与白花之比是27:37,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红花品种测交,后代性状红花:白花=1:3
B.白花品种与白花品种杂交,可能产生红花品种的子代
C.基因型为AABbDd的品种自交,后代红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该红花品种的基因型是AaBbDd,能产生8种雄配子和8种雌配子
40、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B.4∶4∶1C.2∶3∶1D.1∶2∶1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 。
(2)两组同学经过交流后,对该现象提出了两种可能的假说:
假说一: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是显性。
若该假说正确,则第2组同学实验所得子一代中红花:蓝花= 。
假说二:花色性状由三个等位基因(A、a1、a2)控制,只有a1、a2同时存在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他情况均为红色,A相对于a1、a2为显性。
若该假说正确,则第1组同学所用的亲代红花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
(3)为了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设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蓝色花植株自交得 F2并统计所有F2
的花色及数量比。
若F2 中 ,则支持假说一;
若F2中 ,则支持假说二。
(4)以上同学们探索牵牛花花色遗传方式的思路在科学研究中被称为法。
47、(7分)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2)若基因型为BbX D X d,则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规律遗传,可产生
各种基因型的配子数量比例为。
(3)若基因型为AaBb,不考虑交叉互换,可产生种配子;若考虑交叉
互换,可产生种配子。
(4)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cX D,则该初级卵
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组成分别是为、、。
南阳一中2016年春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BCB 6-10 ADBCB 11-15 DCCBA 16-20 CDBAC
21-25CCCAC 26-30 BDDAA 31-35 AADDB 36-40 DABAC
二、非选择题
1.
(1)减数分裂;睾丸或卵巢;
(2)受精作用;精子;卵细胞
(3)受精卵;有丝
(4)10条和20条
2.
(1)不能;1:3
(2)Aa1×Aa2
(3)红花:蓝花=1:5;红花:蓝花=1:1
(4)假说-演绎
3.
(1)(第一)极体
(2)AB ③④
(3)C ①② BC
(4)CD
4.
(1)4
(2)自由组合1︰1︰1︰1
(3)2 4
(4)AbcX D、abCX d、aBCX d
5.
(1)8、 3、紫色叶:绿色叶=3:1
(2)AAbb或aaBB 1
(3)基因自由组合该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分别分别位于3号和8号染色体上(或从组合1的F2的表现型比例为15:1,可以判断两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