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玻璃的应用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节能中玻璃的应用摘要:当前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建筑节能措施成为了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而玻璃作为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具有传热系数、太阳能透过率以及遮蔽系数和相对热增益等热工属性,对建筑节能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常见的节能玻璃类型,提出玻璃在建筑节能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和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质量,推动建筑节能玻璃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玻璃;应用前言玻璃是一种透明材料,在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玻璃材料还具有相对良好的热导性能,建筑中的1/3能量都是因玻璃传导而损失。
在当前能源紧张的局势下,合理应用节能玻璃类型,减少能量损失是提高建筑环保性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则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应用设置节能玻璃,发挥其保温隔热、隔声、通风等功能,降低室内空调设备的运行能耗,促进玻璃材料的节能应用效果。
1节能玻璃的应用类型1.1吸热玻璃吸热玻璃是一种能够吸收大量红外线辐射能的节能型玻璃材料,并且还具有相对较好的可见光透过率。
在生产时,通过在普通钠钙玻璃中加入适当量的着色氧化物,促使玻璃的吸热性能得到提升。
在应用吸热玻璃时,可以实现太阳光在透过玻璃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并将其吸收。
然后经过对流和辐射的形式散发热量,以减少太阳能进入室内产生不利影响。
在吸热玻璃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当地的日照条件来选择不同的颜色和厚度的吸热玻璃,对于需要采光和隔热的空间都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
1.2热反射玻璃节能材料中的热反射玻璃是在其表面镀一层金属或者氧化物的薄膜,提高玻璃的反射效果,保障太阳能可以反射回打大气中,对太阳能起到阻挡作用。
在建筑中应用热反射玻璃的最大特点,即是可以利用镀膜将具有加热作用的红外光有效的反射到建筑室外。
并且玻璃材料吸收的太阳能会被镀膜隔离,促使热量散发到建筑的外侧,避免热作用增强,合理控制室内温度。
通过热反射玻璃也能够减少眩光和色散现象,有利于降低室内的空调负荷,实现能源节约。
浅谈双银LOW—E玻璃的应用1、引言:目前,建筑能耗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住居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
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因此建筑节能迫在眉睫。
而建筑优化设计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优化设计不仅直接影响工程建造节能消耗,而且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建筑的节能设计又涉及到建筑设计的各个专业及材料,本文从建筑幕墙设计面板材料---玻璃进行浅谈。
2、玻璃幕墙热阻分析以我国南方夏热冬暖地区为例,幕墙的传热系数要求为K≤1.5 W/(m2·K),玻璃选用6mm钢化玻璃,50mm厚保温棉。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其热工简化计算如下:从以上计算结构分析,改善幕墙玻璃的节能指标对建筑幕墙的节能期决定性作用。
高性能的双银低辐射LOW-E玻璃逐渐进入建筑师们的视野。
3、什么是LOW-E镀膜玻璃LOW-E镀膜玻璃是在普通浮法玻璃表面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镀上含纯银层的多层薄膜而拥有特殊光热性能的玻璃。
4、双银LOW-E玻璃和单银LOW-E玻璃的介绍单银LOW-E镀膜玻璃通常只含有一层功能层(银层),加上其他的金属及化合物层,膜层总数达到5层。
双银LOW-E镀膜玻璃具有两层功能层(银层),加上其他的金属及化合物层,膜层总数达到9层。
然而,双银LOW-E镀膜玻璃的技术工艺控制难度比单银大的多。
5、双银LOW-E玻璃和单银LOW-E玻璃的比较任何镀膜玻璃在限制太阳热辐射透过的同时都会不同程度地限制可见光的透过。
双银LOW-E玻璃比单银LOW-E玻璃能够阻挡更多的太阳热辐射热能。
换句话说,在透过率相同情况下,双银LOW-E玻璃具有更低的遮阳系数Sc,能更大限度将太阳光过滤成冷光源。
双银LOW-E玻璃传热系数较单银LOW-E玻璃更低,能进一步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真正达到冬暖夏凉。
简单来说,由于双银LOW-E玻璃大大减少了室内外环境透过玻璃进行的热量交换,因此当空调进行制暖或者制冷时,在室内温度达到了设定温度后,空调就能够更长时间的处于待机状态,从而节省耗电量。
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的建筑节约效益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光伏一体化建筑作为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并与建筑一体化的新型建筑形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其中,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节能和环保优势。
本文将针对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的节约效益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具有显著的节能特点。
传统建筑外墙常采用通透性较低的材料,例如砖墙、混凝土等,这些材料导致了建筑内外热量交换的不可避免。
而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采用了半透明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能在建筑内部供电。
这种方式在满足建筑用电需求的同时,有效阻断了建筑外部的热量传递,降低了建筑内部的热量损失。
此外,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还可通过调节玻璃的透光度,控制建筑内部的光照强度,减少照明系统的使用,降低电力消耗。
其次,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在环保方面表现出色。
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可以说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典范。
光伏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自身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同时,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的制造过程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更加环保。
对比砖墙、混凝土等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大量尾气和废物,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的制造过程更加清洁和可持续。
此外,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还具备财务效益。
因为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应建筑内部的电力需求,因此可以节省传统的电力消耗,并可以将多余的电力反馈到电网上,实现电力的双向流动。
这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用电成本,还可以通过电力销售获得一定的收益。
根据实际情况,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的投资回收周期可在数年内实现,对于长期使用的建筑来说,经济收益可观。
然而,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
首先,该材料的成本较传统建筑材料高。
高质量的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导致制造成本的增加。
窗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摘要】窗玻璃在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建筑能耗有着显著影响。
本文从窗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玻璃类型、窗户面积、朝向以及遮阳隔热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窗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和玻璃类型直接影响建筑的保温性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玻璃类型能降低能耗。
窗户面积与朝向也对能耗有影响,合理设计可以减少能耗。
最后结论指出,窗玻璃对建筑能耗是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玻璃类型、合理设计窗户面积和朝向可有效降低能耗,提高建筑能效。
在建筑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应重视窗玻璃的选择和设计,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关键词】窗玻璃、建筑能耗、热传导系数、玻璃类型、窗户面积、窗户朝向、遮阳、隔热措施、窗户材料、减少能耗、合理设计。
1. 引言1.1 窗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窗户在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为室内引入自然光线,改善室内环境,还可以影响建筑的能耗。
窗玻璃作为窗户的主要构成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能耗情况。
分析窗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窗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是影响建筑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材料的热传导能力不同,导致窗户对室内热量的传递也不同,从而影响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能耗情况。
玻璃类型的选择也会对建筑能耗产生影响。
一些高隔热的玻璃类型可以有效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降低空调和供暖的能耗。
窗户面积和朝向也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能耗。
大面积的窗户可使室内更容易受到阳光直射而提高供暖或降低空调的需要。
而窗户朝向的选择也会直接影响室内受到的太阳光照以及外部温度影响。
窗玻璃对建筑能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窗户材料和玻璃类型,合理设计窗户面积和朝向,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在建筑设计和改造过程中,窗玻璃的选择和设计至关重要。
2. 正文2.1 窗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窗户材料的热传导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是建筑能源效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热传导系数是衡量材料导热性能的指标,也就是材料对热的传导能力。
玻璃行业建筑领域应用分析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建筑玻璃的种类与特点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建筑玻璃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升。
(一)平板玻璃平板玻璃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玻璃类型,其特点是平整度高、透光性好。
普通平板玻璃具有一定的隔声、隔热性能,可以满足一般建筑的采光和视野需求。
此外,平板玻璃还可以通过磨边、喷砂、镀膜等工艺加工,增强其遮阳、节能、安全等性能。
(二)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普通平板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层,从而增加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
钢化玻璃的抗冲击和抗弯曲强度远高于普通平板玻璃,即使破碎也会形成无锐角的碎片,大大降低了对人体的伤害。
因此,钢化玻璃在高层建筑、幕墙、隔断等需要较高安全性能的场合得到广泛应用。
(三)夹层玻璃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入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高温高压粘合而成的复合玻璃制品。
夹层玻璃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破碎后的安全防护性能,即使受到外力冲击破碎,碎片也会被粘在中间膜上,不会飞溅伤人。
此外,夹层玻璃还可以通过夹入不同颜色、透光率的中间膜,实现遮阳、隔热、隔音等多样化功能。
(四)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平板玻璃通过间隔条隔开并保持一定间距,四周用高强度密封材料密封而成的复合玻璃制品。
中空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噪音污染。
同时,中空玻璃还可以通过调整间隔条的宽度和填充气体的种类,进一步优化其性能。
(五)低辐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又称Low-E玻璃,是在玻璃表面镀上多层金属或其他化合物组成的膜系产品。
其镀膜层具有对可见光高透过及对中远红外线高反射的特性,使其与普通玻璃及传统的建筑用镀膜玻璃相比,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
新型绿色建筑玻璃的选择和节能评价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为了可以顺应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建筑玻璃行业也做出了最基本的技术改进,发明出一种新型绿色的建筑玻璃。
本文主要针对新型绿色建筑玻璃的各项技术选择以及节能方式等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高新型绿色建筑玻璃的持续研究以及普及使用。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玻璃;选择;节能评价引言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所占耕地少、资源匮乏、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广、经济发展速度远超他国的国家,能源总量不仅少,而且消耗速度还非常快,为了我国可以持续稳定发展,各行各业必须要做出调整,尽可能的选择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本文主要针对绿色玻璃的相关内容进行叙述,希望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企业可以多多引入新型绿色玻璃的使用,减少我国资源消耗。
1几种建筑常用玻璃的性能比较1.1普通平板玻璃的性能普通平板玻璃的使用性能:透光性良好,普通太阳光穿过普通平板玻璃的速度较快,而且透过率非常高,普通玻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辐射,经常使用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1.2中空玻璃的性能在众多节能玻璃当中,使用次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泛的就是中空玻璃,它是由两块玻璃构成,中间是一层空气层,而且空气层的导热系数(λ)(0~100℃)时λ=33×10~5W/m2·K),与普通玻璃相比,导热性能明显较低,传热性能也非常低。
中间的空气层使用的是惰性气体,稳定性更强,可以为玻璃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昂贵,在普通生产生活当中使用次数较少。
表1不同地区及不同标准规定的各部分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限值/W·(m2·K)-11.3真空玻璃的性能真空玻璃的使用性能与中空玻璃的使用性能相比更加的节能环保,而且在真空环境下玻璃的热传导效率较低,可以更好的保护玻璃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传热系数与中空玻璃相比明显降低。
1.4真空玻璃优点真空玻璃的使用优点:(1)使用无机玻璃材料进行焊接,焊接的更加严密,普通玻璃的连接需要使用橡胶密封的方式,容易出现漏气现象,利用无机玻璃材料进行焊接,可以解决玻璃内部的漏气现象,而且抗震性能更强,不容易破裂。
Low-E节能玻璃性能分析及应用蔡法清,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技术经理关键词:气候区、节能玻璃、隔热系数、遮阳系数1 气候区域划分根据GB50176-93《居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我国气候分五个区域: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
1.1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严寒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10℃,寒冷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0℃,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部分地区最低温度可达-20℃以下。
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典型的城市有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长春、呼和浩特、太原、石家庄、银川、乌鲁木齐,本文中详细论述沈阳及北京的情况。
1.2 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一月份平均温度小于10℃,最低也能达到-5℃,七月份平均温度高达28℃,最高温度可达38℃,冬夏两季漫长,春秋两季过渡不明显,日照充足。
大致范围分布在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典型的城市有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南昌,本文具体论述上海的情况。
1.3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10℃,七月份平均气温25~29℃,最高温度可达40℃,年平均温度高达20℃,夏长冬短,春秋季不明显,全年日照充足。
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南的华南地区,典型城市有广州、深圳、厦门、海口,本文将详细论述广州的情况。
1.4 温和地区温和地区一月份平均气温0~13℃,七月份平均气温18~25℃,全年平均温度在15℃左右,夏天很少超过30℃,四季如春,分布在云南贵州一带,典型的城市:昆明。
2 节能玻璃无论商用大厦还是民用住宅,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时尚。
这大大增加了制冷制热的费用,中国建筑能耗已经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27%。
针对我国复杂的气候情况,我们开发了多种不同的节能玻璃可以有效地减低制冷制热费用,同时提供一个良好居住的环境。
2.1 节能玻璃参数及其意义在使用节能玻璃的同时,面对一大堆的参数,而又不知道其中意义,或对这些概念有一定的误解,单方面地注重某一个特定参数。
建筑空间论文: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在建筑领域,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塑造建筑的外观、功能和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玻璃作为一种独特而多功能的材料,在建筑空间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魅力和价值。
本文将深入探讨玻璃材料在建筑空间中的多样化运用,分析其带来的视觉、采光、空间分隔等方面的影响。
玻璃材料具有出色的透光性,这一特性使得它能够为建筑内部带来充足的自然采光。
在现代建筑中,大面积的玻璃窗设计成为常见的手法。
例如,许多办公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让阳光充分照入室内,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不仅节省了能源,还为办公人员创造了一个明亮、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住宅建筑中,客厅和卧室的窗户也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大面积的玻璃,让居住者能够充分享受阳光和美景,提升生活品质。
玻璃的透明性赋予了建筑空间独特的视觉效果。
它可以模糊室内外的界限,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当我们身处一个玻璃建筑中,仿佛与外界的自然景观无缝连接,给人一种开阔和自由的感觉。
同时,玻璃还能够反射周围的景色,为建筑增添动态和变幻的美感。
在一些标志性建筑中,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金字塔,玻璃的运用不仅展示了现代建筑的创新精神,还与古老的宫殿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创造出了独特的视觉冲击。
除了透光和透明的特点,玻璃材料在空间分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实体墙会让空间显得封闭和局促,而玻璃隔断则可以在划分功能区域的同时保持空间的连贯性和通透感。
例如,在商业空间中,使用玻璃隔断可以将展示区与办公区、仓库区等分隔开来,既能保证各个区域的独立性,又不影响整体的视觉效果和空间感。
在家庭装修中,玻璃移门可以将厨房与餐厅分隔,当门打开时,两个空间融为一体,增加了互动性;当门关闭时,又能有效阻隔油烟。
玻璃的强度和安全性也是其在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经过特殊处理的钢化玻璃和夹层玻璃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冲击力。
在高层建筑中,使用安全玻璃可以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玻璃的防火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为建筑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2022年我国节能玻璃门窗行业市场概况及前景分析2022年4月1日,我国《节能法》将全面落实实施,建筑节能将是节能法的重要推广对象,在大力提倡节能减排下,国内建筑物的节能状况受到重视,节能玻璃市场需求也日益扩大。
作为节能玻璃原片的Low-E玻璃,我国2022年产量590万平米,2022年920万平米,不到美国2022年年产量六分之一。
据国家统计局供应的数据,2022年全国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中,有29个地区单位GDP能耗下降。
其中,下降幅度超过3%的约有17个地区,2%至3%的有6个地区,1%至2%的有6个地区。
但是,全国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地区都没有完成2022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的目标任务。
依据去年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到2022年,全国万元GDP能耗由2022年的1.22吨标煤下降到1吨标煤以下,降低20%左右。
这意味2022至2022年期间,平均每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应为4%。
有关专家认为,今后绿色节能建筑将成为主流。
而建设部也将推行节能标志认证及相应的税收优待政策,以推广节能建筑。
节能玻璃作为重要的建筑节能材料,在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的专家对记者表示,我国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四分之一以上,而建筑门窗的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一半左右。
由于我国长期不太重视门窗的节能,现有400亿平米的建筑中,95%以上用的是不节能的窗框和玻璃,而每年新增加20亿平米左右的建筑,也是如此。
另外,数十亿平米的公共建筑和数以千万平米计的玻璃幕墙,绝大多数用的也是非节能单片玻璃或一般的中空玻璃。
进展前景宽阔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的有关专家表示,我国节能玻璃市场容量大,进展速度快。
初步统计显示,我国2022年玻璃幕墙产量约为1700万平米,外门窗玻璃产量约3亿平米,今后十五年将保持这样的规模。
假如根据70%可以达到节能要求,估算平均每年节能玻璃的市场需求量为2.2亿平米。
玻璃制造中的节能建筑和技术1. 前言随着全球对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日益关注,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增大。
作为建筑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玻璃的制造和应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探讨玻璃制造中的节能建筑和技术,分析其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的贡献,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玻璃制造中的节能技术2.1 制造过程优化玻璃制造过程中的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制造过程的优化上。
通过对熔化、成型、热处理等工艺的改进,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高效燃烧器和余热回收系统可以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
2.2 原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也是玻璃制造节能的关键。
使用高热值燃料和低能耗的辅助材料可以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配方,提高玻璃的热稳定性和强度,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2.3 智能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通过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优化操作参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3. 节能建筑中的应用3.1 双层玻璃双层玻璃是节能建筑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通过在两层玻璃之间形成密封空气层,可以有效隔绝室内外温度,减少热量传输,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2 低辐射涂层在玻璃表面涂覆低辐射涂层可以有效控制室内外温度的传递。
低辐射涂层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热,减少室内热量损失,达到节能效果。
3.3 光热一体化光热一体化技术将太阳能光热转换为热能,为建筑提供供暖和热水。
在玻璃表面集成太阳能吸收涂层或采用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传统能源消耗。
4. 结论玻璃制造中的节能建筑和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优化制造过程、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智能化控制等手段,可以降低玻璃制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建筑应用中,双层玻璃、低辐射涂层和光热一体化等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玻璃制造中的节能建筑和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建筑行业的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浅析LOW-E玻璃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建筑节能设计是通过建筑设计,达到节能目的,主要是节约家用电器供热、照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的能源消耗。
节能玻璃的应用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玻璃在整个建筑物中承担着室内外温度连接、空气交换等重要任务,其节能可占建筑节能的25%左右,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具有重要地位。
基于此,文章对LOW-E玻璃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LOW-E玻璃;建筑节能;应用策略1、LOW-E玻璃概述LOW-E玻璃也叫做低辐射镀膜玻璃,其对于1.0~40μm范围波长的远红外线,能够基本完全反射、低二次向外辐射、低吸收,将远红外辐射热传递有效阻隔。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LOW-E玻璃主要是中空玻璃的形式,具有良好的防结露、防噪声、保温、个人功能。
在建筑领域中,门传热损失造成的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比约在30%,而使用LOW-E玻璃制作建筑门窗、玻璃幕墙,能够将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大大降低,保证室内温度,提高节能性。
2、LOW-E玻璃的选型2.1原片玻璃的选择在选择原片玻璃时,基于玻璃节能考虑,对玻璃本身的厚度以及玻璃的类型有严格要求。
从玻璃厚度来说,原片玻璃的厚度与传热系数之间为反比例关系,即原片玻璃厚度越大,传热系数越低。
根据试验可知,当原片玻璃厚度为10mm时,传热系数约为2.58W/m2·K。
普通中空玻璃往往会选择两层原片玻璃,因此其厚度加倍,传热系数也会相应降低,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效果。
从玻璃类型来说,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成若干类型,例如根据主要性能的差异,可分为高透型、遮阳型等若干种。
在北方地区多选择高透型LOW-E玻璃,南方地区以遮阳型LOW-E玻璃为主。
2.2镀膜面的位置由于Low-E玻璃镀膜面所具有的独特低辐射特性,在组成中空玻璃时,镀膜面放置位置的不同将使中空玻璃产生不同的特性。
一块中空玻璃有4个可选择的镀膜面,按照从室内向室外的顺序,依次将其分为A、B、C、D面。
浮法平板玻璃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日益增加,节能建筑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
浮法平板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因其优良的隔热性能和透光性,受到了节能建筑设计师的青睐。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实际的案例,探讨浮法平板玻璃在节能建筑中的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位于加拿大的节能住宅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大面积的浮法平板玻璃窗户,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减少对室内照明系统的依赖。
这些窗户不仅可以提供宜人的自然采光环境,还能够将室外的温暖阳光引入室内,降低采暖系统的负荷。
此外,这些浮法平板玻璃窗户配备了双层玻璃和低辐射涂层,有效地隔绝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的隔热性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例子是位于日本的一座商业办公楼。
该建筑采用了一种特殊设计的浮法平板玻璃幕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损失和热传导。
这种幕墙采用了双层结构,中间填充有一定厚度的真空层,有效地隔绝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
此外,浮法平板玻璃的外层表面还使用了光学涂层,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进一步降低建筑的热负荷。
该建筑通过优化设计和创新技术的应用,将节能效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除了住宅和商业建筑,浮法平板玻璃在教育机构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以德国某大学为例,该校新建的教学楼采用了大量的浮法平板玻璃幕墙,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这些幕墙不仅能够让充足的自然光线照射到教室内部,还能够降低教室内外温度的差异,提高教室的隔音性能,从而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教育体验。
此外,该教学楼还配置了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调整玻璃的透光性,实现精确的温度和隔音控制,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位于新加坡的高端住宅项目。
这座建筑使用了大面积的浮法平板玻璃窗户,将内部与外部环境紧密连接。
这些窗户不仅提供了宜人的采光环境,还为居民提供了壮丽的城市景观。
为了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这些窗户采用了双层结构,并在玻璃中间填充了气体,有效地隔离了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异。
建筑节能玻璃的应用分析
玻璃是当今装饰材料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也是最早被作为透光的材料之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在建筑中的用途越来越广,玻璃、建筑、环保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节能玻璃的种类及特点
节能玻璃是指某些特定的产品,如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等,它可以根据具体建筑物的设计要求而定。
按照节能途径和性能参数,节能玻璃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通过对这些性能参数进行调整、搭配,节能玻璃就可以应用于不同地区的建筑物上,产生最佳的节能效果。
(1)吸热玻璃
吸热玻璃是一种能够吸收太阳能的平板玻璃,它是利用玻璃中的金属离子对太阳能进行选择性吸收,同时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有些夹层玻璃胶片中也掺有特殊的金属离子,用这种胶片可以生产出吸热的夹层玻璃。
吸热玻璃一般可减少进入室内的太阳热能的20%~30%,降低了空调负荷。
吸热玻璃的特点是遮蔽系数比较低,太阳能总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和太阳光直接反射比都较低,可见光透射比、玻璃的颜色可以根据玻璃中金属离子的成分和浓度变化。
吸热玻璃的可见光反射比、传热系数、辐射率则与普通玻璃差别不大。
(2)热反射玻璃
热反射玻璃是对太阳能有反射作用的镀膜玻璃,其反射率可达20%~40%,甚至更高。
它的表面镀有金属、非金属及其氧化物等各种薄膜,这些膜层可以对太阳能产生一定的反射效果,从而达到阻挡太阳能进入室内的目的。
在低纬度的炎热地区,夏季可节省室内空调的能源消耗,它同时具有较好的遮光性能,使室内光线柔和舒适。
另外,这种反射层的镜面效果和色调对建筑物的外观装饰效果都较好。
热反射玻璃的遮蔽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和可见光透射比都较低,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可见光反射比较高,而传热系数、辐射率则与普通玻璃差别不大。
(3)低辐射玻璃
低辐射玻璃又称为Low-E玻璃,是一种对波长在4.5~25um范围的远红外线有较高反射比的镀膜玻璃,它具有较低的辐射率。
冬季,它可以反射室内暖气辐射的红外热能,辐射率一般小于0.25,将热能保护在室内。
夏季,马路、水泥地面和建筑物的墙面在太阳的暴晒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并以远红外线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低辐射玻璃的遮蔽系数、太阳能总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光直接反射比、可见光透射比和可见光反射比等都与普通玻璃差别不大,其辐射率、传热系数比较低。
(4)中空玻璃
中空玻璃是将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对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之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的空腔,其内部形成了一定厚度的被限制了流动的气体层。
由于这些气体的导热系数大大小于玻璃材料的导热系数,因此具有较好的隔热能力。
中空玻璃的特点是传热系数较低,与普通玻璃相比,其传热系数至少可降低40%,是目前最实用的隔热玻璃。
我们可以将多种节能玻璃组合在一起,产生良好的节能效果。
(5)真空玻璃
真空玻璃的结构类似于中空玻璃,所不同的是真空玻璃空腔内的气体非常稀薄,近乎真空。
其隔热原理就是利用真空构造隔绝了热传导,传热系数很低。
根据有关资料数据,同种材料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至少比中空玻璃低15%。
(6)普通玻璃
普通玻璃可以通过贴膜产生吸热、热反射或低辐射等效果。
由于节能的原理相似,贴膜
玻璃的节能效果与同功能的镀膜玻璃类似。
随着玻璃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薄膜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新型的镀膜玻璃产品已不是单一功能的节能玻璃,它可以是一种复合了多种功能的节能玻璃,如阳光控制型低辐射玻璃结合了热反射、低辐射和吸热等多种特性。
合理选择节能玻璃
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比例还会不断增长。
因此,提高玻璃的节能性能已经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的关键。
外窗是外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但要满足采光、通风、散热和观赏等基本功能,还应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隔声等性能。
但是,外窗的能耗比较大,据研究,其耗热量约占建筑总耗热量的40%。
又由于玻璃占整个窗户面积很大,成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中隔热、保温最薄弱的环节。
随着玻璃品种越来越多,玻璃的节能已成为降低建筑外窗能耗损失的首要目标,从而满足整个建筑物节能的需求。
具体来说,要考虑玻璃的遮阳系数Sc、传热系数U(分冬季、夏季值)。
U 值越低,玻璃阻隔热传导的性能就越好。
因此,尽量选择U值低的玻璃产品,最好选择Low-E 中空玻璃。
当对玻璃的隔热性能有更高要求时,可选择充有氩气的Low-E中空玻璃。
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Sc值的玻璃或中空组装方式。
在寒冷地区,太阳辐射对保持室内温度是有利的。
因此,不宜采用折射率低、遮阳系数小且不能有效利用太阳能采暖的玻璃,如单片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或Solar-E玻璃等,可以使用保温性能好的透明中空玻璃。
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耗能主要为室内外温差传热耗能和太阳辐射耗能,特别是太阳辐射耗能占建筑耗能的很大比例,是夏季得热的最主要因素,直接影响到室内的热环境。
因此,这个地区应最大限度地控制进入室内的太阳能,选择窗玻璃时主要考虑玻璃的反射系数,尽量选择Sc较小的玻璃。
在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潮湿,选择窗玻璃时应充分考虑冬、夏两季的需求,但应以夏季遮阳为主。
这个地区玻璃的选择与夏热冬暖地区类似,选择单片热反射玻璃、Low-E玻璃或Solar-E玻璃,中空玻璃外片选择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吸热的Low-E玻璃或Solar-E玻璃,内片选用透明玻璃或Low-E玻璃。
节能玻璃在采暖中的运用
被动式采暖太阳房通过对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置,对建筑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使房屋做到冬季采暖保温,夏季遮阳散热。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按照系统供暖方式,可分为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和组合式等几种。
(1)直接受益式
它利用南窗直接接受太阳能辐射供热,是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方式中最简单的一种。
其特点是让阳光直接加热采暖房间,把房间本身当成一个包括有太阳能集热器、蓄热器和分配器的集合体,供热效率较高,但是它在晚上降温较快、室内温度波动较大,比较适用于仅需要在白天供热的办公楼、学校等。
(2)集热蓄热墙式
在南向玻璃窗里面的蓄热墙外表涂上黑色涂料,上下开设风口。
白天阳光入射到特朗勃墙上被墙面吸收转变为热能,加热墙与玻璃之间的空气,热空气上升,由上部风口进入室内,室内冷空气由下部风口流入墙与玻璃之间的空气通道,形成自然的热循环。
晚上热量通过墙体辐射传导进入室内,宜关闭上下风口,以防逆循环。
(3)附加阳光间式阳光间附加在房间南侧,中间用一堵墙把房间与阳光间隔开。
阳光间的南墙或屋面为玻璃或其他透光材料。
在房间之间的公共墙上开设门、窗等孔洞。
阳光间得到太阳的照射被加热,其温度始终高于室外的环境温度。
这样既可在白天通过对流经门、窗给房间供热,又可在夜间作为缓冲区,减少房间热损失。
(4)组合式
组合式太阳房是由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类型组合而成的被动式太阳房。
不同的采暖方式结合使用,可以形成互为补充的、更为有效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
实际建成的太阳房大多为组合式。
玻璃在建筑采光中的运用
20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生产及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尤其需要天然采光。
于是,建筑师就力图采用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如外形有带坡的、圆形的或锥形的,以符合建筑造型的需要,同时提高天然采光效率。
玻璃采光顶按照组合方式可分为:单体(即单个玻璃采光顶)、群体(由若干单体玻璃采光顶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支撑体系上组合成一个玻璃采光顶群)、联体(由几种玻璃采光顶和玻璃幕墙以共用杆件连成一个整体的玻璃顶和墙面系统)。
玻璃采光顶按照其支架杆件用料可分为:钢玻璃采光顶、铝合金玻璃采光顶、玻璃框架玻璃采光顶。
玻璃采光顶按其设置方式分有敞开式和封闭式:敞开式是指通廊或雨蓬上的采光顶;封闭式是位于封闭空间的顶盖或屋盖上的采光顶。
玻璃采光顶按功能也可分为密闭型和非密闭型两种:密闭型是用于封闭空间的玻璃采光顶,非密闭型是用于敞开空间的玻璃采光顶。
玻璃采光顶最大的问题是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如果室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冷凝水。
解决冷凝水问题有3种办法:首先是可以考虑采用双层玻璃,改善其保温隔热性能;其次是将玻璃顶设计成一定的坡度和弧度,并组织好完善的排水系统。
一般来说,玻璃采光顶坡面与水平的夹角以18~45度为宜。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玻璃顶下面的墙体上留出通风的缝或孔,让外面的冷空气渗入室内,使玻璃顶的内外侧温差减小,玻璃顶下面难以形成凝结水了,而且还可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但会导致有一些能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