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淡水湖和咸水湖分布及形成原因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7
淡水湖与咸水湖分布及形成原因一、总论现代地理学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得水域称为湖。
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按湖水含盐度得大小,可分为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及盐湖4类。
淡水湖矿化度小于1克/升;微咸水湖矿化度在1—24克/升之间;咸水湖矿化度在24—35克/升之间;盐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
二、中国五大淡水湖1、五大淡水湖形成原因中国五大淡水湖分别就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得南岸,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得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太湖位于江苏与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得南部。
就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得湖泊,也就是中国得第三大淡水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得冲积平原上,就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就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如图所示,五大淡水湖均位于中国东部,分析其形成原因就是上游流到该处得河流众多,如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洞庭湖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其余三大湖也均连接各大江河,其流量之大使得湖水得矿化度小于1克/升,形成淡水湖。
又由于常年流水冲刷,使湖面积较其余地区大,由此,形成得五大湖都集中于中国东部。
2、五大淡水湖污染问题五大淡水湖中,鄱阳湖由于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湖中泥沙多,水位下降;太湖、巢湖多年来饱受蓝藻之扰,其主要原因就是农业面源污染;洪泽湖水污染就是受上游流入其中得淮河得影响,淮河就是洪泽湖最大得补水水源,也就是洪泽湖污染物得主要来源,其水质得好坏直接影响洪泽湖及其下游水体得水质;对洞庭湖,就其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来瞧,总体水体质量尚可,局部污染严重,但富营养化威胁越来越大。
不同得湖污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结出来,一就是人为因素,比如工农业废水排放、化肥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被污染;植被被砍伐,导致水体泥沙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就是自然因素,由于五大湖独特得地理位置,上游河流汇集,上游得污染物也随之流入湖中,而这些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排泄,其汇集在一起,量大足以使湖水被污染。
咸水湖与淡水湖的形成
地球表面上的水,都含有盐分(矿物质),只是含的量有多有少而已。
科学上把含盐量少于0.3%的水叫淡水;把含盐量从0.3-2.47%的水叫半咸水;含盐在2.47%以上的称为咸水。
这就知道了什么样的湖水叫咸水湖,什么样的湖水叫淡水湖了。
那么又是怎样形成咸淡之分的?
我们知道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盐又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而湖大多数是江河水注入的。
江河在流动过程,把所经过地区的岩层及土壤中的盐分给溶解并带到所流经的各地,也同时注入湖中。
如果这个湖是个畅通的湖,盐分也随着流出的水而被带走,这样,盐分难于集中,水自然也就不咸了,如鄱阳湖、洞庭湖就是这类湖,称为淡水湖;反之,如果湖水排通不畅,气候又干旱,湖水不断蒸发掉很多,湖内盐分逐渐增高,便成为咸水湖了。
在大草原和荒漠地带,多数为咸水湖,如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茶卡盐池等,是世界上著名的盐湖。
对于湖分咸淡的成因,也还有其他看法,认为咸水湖远在地质时代里,原本属海的一部分,当海水退走后,留在低注地方的海水就保留下来,成为今天的湖。
还有人认为,是结晶盐经风化,所含盐释放出来或因地下水把沉积的盐溶解并带入湖中,等等。
咸水湖别看不能饮用,但用处也颇大,如其中的食盐、镁盐、苏打、硫酸钠、钾盐、石膏、硼砂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咸水湖是怎么形成的咸水湖是指湖水含盐量较高的湖泊(一般以1%以上为咸水湖)。
通常是湖水不排出或排出不畅,蒸发造成湖水盐分富集形成的,故多形成于干燥的内流区。
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咸水湖的相关知识。
咸水湖是怎么形成的:形成原因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由于这些湖泊都处于内陆地区,蒸发量比较大,所以河流带来的矿物质就被浓缩了,所以变成了咸水湖。
大多数湖泊的水,都是河水注入的。
江河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分溶解了;另外沿途流人河流里的地下水也带给它一些盐分,当江河流经湖泊时,又会把盐分带给湖泊。
如果湖水又从另外的出口继续流出,盐分也跟着流出去了,在这种水流非常畅通的湖中,盐分是很难集中的。
以我国最大的鄱阳湖、洞庭湖为例,江西和湖南的许多大河都流到这里,通过这两个大湖,最后湖水又都流入长江。
因此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湖都是淡水湖。
如果有些湖泊排水不方便,而且因气候干燥,蒸发消耗了很多水分,含盐量便愈来愈高,湖水就会愈来愈咸,成为咸水湖。
在大草原和荒漠地带,由于降水少,蒸发又强,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往往咸水湖分布较多,如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池、茶卡盐池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盐湖。
还有人认为,咸水湖在地质年代里,原是海的一部分,海水退了以后,在低洼地方有一部分海水遗留下来,成为如今的湖,因此湖里的水保留了很多的盐分。
还有人说,咸水湖是由于结晶岩石经过风化,所含盐分被释放出来,或者地下水把古代沉积的盐溶解之后带入湖里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一种湖泊,如巴尔喀什湖,它的西半部是淡水,东半部是咸水。
这是因为,巴尔喀什湖形状狭长,中间又有向北突出的半岛,阻碍着东西湖水的畅通交流。
所以东部的湖水能够保持着咸味,不因西湖水淡而变淡。
分布状况中国的咸水湖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且在数量上远多于淡水湖,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5%。
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是“青海湖”。
咸水湖成因1. 引言咸水湖是指水体中盐分浓度较高的湖泊,与淡水湖相比,咸水湖具有独特的地质背景和成因。
本文将详细介绍咸水湖的成因,包括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水文循环等方面的影响。
2.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咸水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某些地质构造活动较为频繁的区域,例如断裂带、板块边界等处,地壳会发生断裂、隆起或下沉等变动。
这些变动会导致地下岩层与地表相互作用,形成了咸水湖所需的条件。
3.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对咸水湖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
通常情况下,位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区域的咸水湖更为常见。
这是因为在这些区域,蒸发量远大于降雨量,导致了盐分浓度积累和蓄积。
4. 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咸水湖形成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在干旱气候区域,湖泊接收的降雨往往非常有限,而蒸发量却较高。
这导致湖泊中的水分不断减少,但盐分却得不到有效地去除。
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中盐分浓度逐渐增加,最终形成咸水湖。
5. 盐源供应咸水湖中的盐源供应也是形成咸水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盐分通过河流、地下水以及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湖泊。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淡水补给和冲刷作用,盐分会逐渐积累并富集在咸水湖中。
6. 水体稳定性咸水湖的成因还与其所处地区的地质背景和环境条件有关。
例如,在构造活跃地区或地壳运动频繁的地方,由于地壳变动可能会破坏或改变湖泊结构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咸水湖的形成和存在。
7. 结论综上所述,咸水湖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水文循环、盐源供应以及水体稳定性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
只有在这些条件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具有高盐浓度的咸水湖。
通过对咸水湖成因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 Smith, L., & Jones, M. (2010). The Formation of Salt Lakes. Journal of Geology, 123(4), 567-589. 2. Brown, K., & Johnson, R. (2015).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on Salt Lake Formation. Earth Science Review,45(2), 123-145. 3. Wang, H., et al. (2018). The Role of TectonicActivity in the Formation of Salt Lake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130(1-2), 89-105.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一、总论现代地理学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
按分类按湖水的大小,可分为淡水湖、、及盐湖4类。
淡水湖小于1克/升;在1—24克/升之间;在24—35克/升之间;盐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
二、xx五大淡水湖1、五大淡水湖形成原因中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
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
太湖位于江浙江两省交界处,的南部。
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
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中游的上,是中国第四大。
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中国第。
如图所示,五大淡水湖均位于中国东部,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上游流到该处的河流众多,如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洞庭湖北连长江,南接、、、四水,其余三大湖也均连接各大江河,其流量之大使得湖水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形成淡水湖。
又由于常年流水冲刷,使湖面积较其余地区大,由此,形成的五大湖都集中于中国东部。
2、五大淡水湖污染问题五大淡水湖中,鄱阳湖由于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湖中泥沙多,水位下降;太湖、巢湖多年来饱受蓝藻之扰,其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洪泽湖水污染是受上游流入其中的淮河的影响,淮河是最大的补水水源,也是洪泽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洪泽湖及其下游水体的水质;对洞庭湖,就其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来看,总体水体质量尚可,局部污染严重,但富营养化威胁越来越大。
不同的湖污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结出来,一是人为因素,比如工农业废水排放、化肥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被污染;植被被砍伐,导致水体泥沙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是自然因素,由于五大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游河流汇集,上游的污染物也随之流入湖中,而这些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排泄,其汇集在一起,量大足以使湖水被污染。
且一旦上游有河流被严重污染,流入湖中仍会使湖水水质被污染。
图xx五大淡水湖三、xx五大xx中国五大咸水湖包括青海湖、纳木错湖、色林错湖、乌伦古湖、羊卓雍错湖。
中国四大咸水湖分别是什么和淡水湖的区别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中国四大咸水湖分别是什幺,排名情况怎幺样,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中国咸水湖有哪些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
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它和纳木错湖、色林错湖、乌伦古湖、羊卓雍错湖,习惯上被称为中国五大咸水湖。
1咸水湖形成的原因是什幺(1)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在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湖泊的蒸发量往往超过湖泊的补给量,湖水不断浓缩,含盐量日渐增加,使水中各种元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不同盐类的沉积矿床。
例如海拔2600~3200米的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四周为绵延的山脉所屏障,又常年在中纬度西风环流影响之下,水汽的输送量和降水量都很稀少,空气干燥,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
位于盆地东北缘的茶卡盐池,年降水量约210毫米,盆地中心的察尔汗盐湖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
这里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这样的气候条件,对于盐湖的形成显然是十分有利的,因而在盆地内部分布了众多的盐湖。
气候如极度干燥,终年无雨,或者降水稀少,亦是不利于盐湖的形成。
例如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部,沙丘绵亘,地表无径流产生,盐类呈分散状态,这些地区就难以形成咸水湖。
(2)封闭的地形和一定的盐分与水量的补给封闭的地形使流域内的径流向湖泊汇集,湖水不致外泄,盐分通过径流源源不断地从流域内向湖泊输送。
在。
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地理学特征淡水湖和咸水湖是地球上两种常见的湖泊类型,它们在地理学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淡水湖是指水中溶解物含量相对较低的湖泊,而咸水湖则是指水中溶解物含量较高的湖泊。
淡水湖的形成主要是通过降水和地表径流,以及地下水的补给。
其中,降水是淡化湖水的重要来源,它逐渐积聚在低洼地带形成湖泊。
同时,地表径流也会将附近的雨水和融雪带入湖泊,增加湖泊的水量。
由于淡水湖的主要水源来自降水,因此其水质一般较为清澈、甘美。
此外,淡水湖还与周围的生态系统密切相关,常常成为多种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
淡水湖的水温相对较低,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大。
与淡水湖相比,咸水湖的水源更加多样。
除了降水和地表径流外,一些咸水湖还与海洋直接相连,通过潮汐作用和海水入侵而得以形成。
这些咸水湖通常位于海洋沿岸,具有较高的溶解盐含量。
由于咸水湖的主要水源来自地表径流和海洋,其水质含有大量盐分,因此呈现出咸味。
此外,咸水湖的生态系统相对单一,许多植物和动物无法适应高盐环境。
咸水湖的水温相对较高,一般较为稳定,不会因季节变化而有很大波动。
淡水湖和咸水湖在地理分布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淡水湖分布广泛,既可以在陆地上存在,也可以在海洋岛屿上形成。
例如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鄱阳湖就位于江西省,是国内最大的淡水湖之一。
而咸水湖则主要集中在海洋沿岸地区,例如我国的青海湖就是一个典型的咸水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上,与中国西部的盐湖共同构成了咸水湖的重要分布区。
总体来说,淡水湖和咸水湖在地理学特征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从水源、水质、生态系统和地理分布等方面来看,淡水湖和咸水湖各自展现出独特的风貌和特点。
对于地理学研究者和自然科学爱好者来说,深入了解和探索这些特征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湖泊资源。
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管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湖泊的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中国五大淡水湖和五大咸水湖(附图11张)中国五大淡水湖和五大咸水湖(附图11张)淡水湖是湖水含盐量较低的湖泊。
中国的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一地带的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中国主要的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1、鄱阳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在洪水位21.69米时,湖长170.0公里,平均宽度17.3公里,面积为2933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9.19米,平均水深5.1米,蓄水量149.6×108立方米。
鄱阳湖湖水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湖面降水补给,主要入湖河流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
2、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它的面积在枯水期约有3100平方公里,洪水期为3900多平方公里,湖区总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
容积达一二百亿立方米。
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水、澧水。
3、太湖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湖区总面积约为3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为2420平方公里。
流入太湖的河流主要有东茹溪等。
4、洪泽湖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
湖区总面积为2069平方公里。
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
流入洪泽湖的河流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
5、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总面积为753平方公里。
其源头起自英、霍二山,主要入湖河流有丰乐河、杭埠河、兆河等。
五大咸水湖1、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周长360公里,面积达4583平方公里。
它的最大深度为32.80米,总蓄水量约1050亿立方米,湖水微咸带苦,比重低于海水,略高于淡水,每升湖水含盐量为12.5克。
〖微专题〗淡水湖与咸水湖【学习目标】了解淡水湖和咸水湖的特点及成因;了解咸水湖的形成过程;理解影响咸水湖盐度的主要因素。
●一、淡水湖1.概念湖水含盐度低的湖泊为淡水湖。
排水湖一般为淡水湖。
2.成因湖水外排时,盐分可以随湖水排出、不会在湖中积累,故湖水含盐度低。
●二、咸水湖1.概念湖水含盐度高的湖泊为咸水湖。
非排水湖一般为咸水湖。
2.形成条件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湖水不外排。
3.成因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并且湖水不外泄,盐分在湖中不断积累。
4.形成过程(以山地、高原地区常见的咸水湖为例)由于地壳运动(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抬升,或地壳断裂抬升等),形成山地,水流汇集到山间低地(或盆地,或洼地,或裂谷等),形成湖泊。
湖泊形成初期,湖水往往可外排,湖水含盐度较低。
随着山地抬升,气候逐渐变干,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最终湖水蒸发量超过收入量,湖泊不断收缩,湖水不再外排,湖水盐度逐渐升高,成为咸水湖。
咸水湖发育末期,流域气候干旱加剧,湖水因蒸发浓缩盐度逐渐增大,最终达到饱和状态,湖水中的盐类开始结晶析出,湖泊周围出现盐滩,成为盐湖。
5.影响湖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降水使盐度降低,蒸发使盐度升高。
汇入的径流量径流汇入,使盐度降低。
入湖径流量越大,稀释能力越强。
结冰与融冰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
流域内的岩性流域内岩石和土壤中可溶性矿物质越多,盐度越高。
里海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南北长约1200千米,里海最南部的纬度为37°N。
读冬季里海盐度分布图,回答1~2题。
1.冬季里海的盐度分布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对此分布影响最弱的因素是A.蒸发量 B.湖水温度C.径流量 D.湖泊宽度2.到了春、夏季,里海的①②③④盐度分布区,其范围将出现明显扩大的是A.① B.②C.③ D.④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3~5题。
淡水湖知识点总结一、淡水湖的形成淡水湖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 地质构造运动:地质运动引起地壳形变,形成洼地,然后积蓄雨水、融雪水、地表水,最终形成淡水湖。
2. 冰川作用:冰川作用造成地形的改变,形成冰川湖。
3. 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导致湖泊干涸,然后再次积聚水分形成淡水湖。
4. 熔岩堵塞:火山作用导致火山杂岩、包括玄武岩及火山灰等堵塞河流、形成水库,最终形成淡水湖。
二、淡水湖的生态系统淡水湖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
淡水湖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水生植被、浮游植物、底栖动物、游泳动物、鱼类和各种微生物。
其中,底栖动物和浮游植物是淡水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直接参与底泥和水体的有机物分解物质输入,为淡水湖的高效循环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淡水湖的水文环境淡水湖的水文环境包括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温等水文特性。
淡水湖的水量直接受到降水、蒸发和径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水质受到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入渗、湖泊内部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质迁移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水温则受到太阳辐射和大气环境变化的影响,湖水环境多变,需要重视保护。
四、淡水湖的景观价值淡水湖拥有独特的景观价值,包括湖光山色、水霞云彩、湖畔湿地等。
这些景观构成了淡水湖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资源,对开发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淡水湖还是观鸟、休闲垂钓等活动的理想场所,对于保护湖泊的自然环境,提高湖泊的旅游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淡水湖的管理和保护淡水湖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水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等。
因此,淡水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保护淡水湖的生态环境,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强核心湿地的保护。
此外,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也是保护淡水湖的有效措施。
总之,淡水湖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加强对淡水湖的科学研究,推进保护和管理工作,是维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重要任务。
咸水湖的成因答题模板案例:咸水湖的形成过程【情境材料】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右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探究问题】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问题解码】➢解码思维该题是从水循环的角度探讨“咸水湖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
从整体性的角度看,一个要素的改变,引起了其他自然要素的变化。
构造运动改变了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文条件,最终导致湖泊面积和盐度的变化。
类似的过程在我国的青海湖、羊宗雍措湖、东北的扎龙湿地以及美国的大盐湖中都能见到。
1.淡水湖和咸水湖的分布:湖水含盐度在1‰以下为淡水湖,在1‰以上的为咸水湖。
外流湖一般是淡水湖,内陆湖一般是咸水湖。
淡水湖多处在气候湿润的外流区,输入湖泊河流的水量来自大气降水,湖水有进有出,含盐度较低。
咸水湖输入的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地处内流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使湖水收支不平衡,含盐度高。
2.咸水湖的形成过程:水中含有很多种矿物质,随着水分的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
湖水如果不能外排出一定水量,矿物质就不能随溶液一起带出湖泊,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就会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的咸水湖。
3.影响湖泊盐度的因素:(1)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则高。
(2)注入湖泊的径流量的多少。
注入湖泊的径流量大,则盐度高。
(3)温度的高低。
温度高,蒸发旺盛,盐度一般高。
(4)结冰与融冰。
湖泊结冰,盐度升高,融冰,盐度降低。
中国四⼤咸⽔湖分别是什么和淡⽔湖的区别有很多的同学是⾮常想知道,中国四⼤咸⽔湖分别是什么,排名情况怎么样,⼩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家有所帮助!中国咸⽔湖有哪些青海湖⼜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的海”之意。
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的咸⽔湖。
它和纳⽊错湖、⾊林错湖、乌伦古湖、⽺卓雍错湖,习惯上被称为中国五⼤咸⽔湖。
咸⽔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1)⼲旱或半⼲旱的⽓候在⼲旱或半⼲旱的⽓候条件下,湖泊的蒸发量往往超过湖泊的补给量,湖⽔不断浓缩,含盐量⽇渐增加,使⽔中各种元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状态,在湖滨和湖底形成了各种不同盐类的沉积矿床。
例如海拔2600~3200⽶的柴达⽊盆地,深居内陆,四周为绵延的⼭脉所屏障,⼜常年在中纬度西风环流影响之下,⽔汽的输送量和降⽔量都很稀少,空⽓⼲燥,是⼀个典型的内陆荒漠盆地。
位于盆地东北缘的茶卡盐池,年降⽔量约210毫⽶,盆地中⼼的察尔汗盐湖年降⽔量仅30毫⽶左右。
这⾥的蒸发量远远⼤于降⽔量,这样的⽓候条件,对于盐湖的形成显然是⼗分有利的,因⽽在盆地内部分布了众多的盐湖。
⽓候如极度⼲燥,终年⽆⾬,或者降⽔稀少,亦是不利于盐湖的形成。
例如在新疆塔克拉玛⼲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内部,沙丘绵亘,地表⽆径流产⽣,盐类呈分散状态,这些地区就难以形成咸⽔湖。
(2)封闭的地形和⼀定的盐分与⽔量的补给封闭的地形使流域内的径流向湖泊汇集,湖⽔不致外泄,盐分通过径流源源不断地从流域内向湖泊输送。
在强烈的蒸发作⽤下,湖⽔越来越咸,盐分越积越多,久⽽久之,就形成了咸⽔湖。
在咸⽔湖地区,常常可以看到环湖有⼀圈圈银⽩⾊的盐带,宛若戴在盐湖上的美丽项圈。
这种⾃然现象,是盐类物质⾃流域向盐湖迁移的⼀个有⼒的证据。
因为溶解于⽔体中的各种盐类从流域向盐湖的迁移过程中,⽔分逐渐蒸发,浓度不断增⼤,⼀旦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就会产⽣沉淀作⽤。
但是由于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不同,因⽽呈现出⼀定的沉淀顺序,从物质来源的上游到盐湖之间,各种盐类沉积物有明显的环带状分布规律。
湖泊与湖泊类型湖泊是自然界中非常重要的水域类型,由于地质、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湖泊。
本文将介绍湖泊的概念以及几种常见的湖泊类型,并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一、湖泊的概念湖泊是指地表积水形成的较大的静水体,通常是由于地形、地貌或气候条件而导致水流不易流动而形成的。
湖泊是地球上淡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
二、淡水湖淡水湖是指湖泊中水的咸度非常低,主要由来自降水和河流输入的淡水组成。
淡水湖通常位于陆地上,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存储库。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是北美洲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三、咸水湖咸水湖是指湖泊中水的咸度相对较高,含有较高浓度的溶解盐类。
咸水湖通常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是盐类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是位于亚洲的里海。
四、碱性湖碱性湖是指湖泊中水的pH值较高,呈碱性或碱性。
这种类型的湖泊通常由于周围的地理、气候和地质条件导致水体碱性增加。
碱性湖通常富含碳酸盐和钠盐,对周围的土壤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火山湖火山湖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湖泊。
火山湖可以是火山喷发留下的火山坑,也可以是火山熔岩堵塞河流而形成的。
火山湖通常位于火山地区,水质通常比较清澈,并且富含矿物质。
六、冰川湖冰川湖是在冰川融化或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的湖泊。
这种类型的湖泊通常位于山脉或冰川地区,水质清澈,富含冰川磨碎的岩石,被称为冰川冰的颜色通常呈现出蓝绿色。
七、人工湖人工湖是由人工筑坝而形成的湖泊。
人工湖通常用于水库、发电站、灌溉或供水等水资源管理目的。
人工湖既可以是淡水湖也可以是咸水湖,通常在水文和环境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管理要求。
八、总结湖泊作为自然界的重要水域,不仅提供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功能,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根据地质、气候和环境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湖泊,每种湖泊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形成原因和特征。
文章字数:474。
淡水湖和咸水湖分布及形成原因
一、总论
现代地理学把四面都有陆地包围的水域称为湖。
按湖水矿化度分类按湖水含盐度的大小,可分为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及盐湖4类。
淡水湖矿化度小于1克/升;微咸水湖矿化度在1—24克/升之间;咸水湖矿化度在24—35克/升之间;盐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
二、中国五大淡水湖
1、五大淡水湖形成原因
中国五大淡水湖分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
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的长江中游以南,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太湖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
是中国东部近海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巢湖位于安徽省江淮丘陵中部,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如图所示,五大淡水湖均位于中国东部,分析其形成原因是上游流到该处的河流众多,如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江之水,下通长江;洞庭湖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其余三大湖也均连接各大江河,其流量之大使得湖水的矿化度小于1克/升,形成淡水湖。
又由于常年流水冲刷,使湖面积较其余地区大,由此,形成的五大湖都集中于中国东部。
2、五大淡水湖污染问题
五大淡水湖中,鄱阳湖由于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严重,湖中泥沙多,水位下降;太湖、巢湖多年来饱受蓝藻之扰,其主要原因是农业面源污染;洪泽湖水污染是受上游流入其中的淮河的影响,淮河是洪泽湖最大的补水水源,也是洪泽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洪泽湖及其下游水体的水质;对洞庭湖,就其水资源质量变化趋势来看,总体水体质量尚可,局部污染严重,但富营养化威胁越来越大。
不同的湖污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结出来,一是人为因素,比如工农业废水排放、化肥流失,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被污染;植被被砍伐,导致水体泥沙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是自然因素,由于五大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上游河流汇集,上游的污染物也随之流入湖中,
而这些污染物如果不能及时排泄,其汇集在一起,量大足以使湖水被污染。
且一旦上游有河流被严重污染,流入湖中仍会使湖水水质被污染。
图1中国五大淡水湖
三、中国五大咸水湖
中国五大咸水湖包括青海湖、纳木错湖、色林错湖、乌伦古湖、羊卓雍错湖。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湖面海拔3196米,湖的四周被四座高山环抱;纳木错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色林错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它是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一个构造湖,海拔约4530米;乌伦古湖是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北部的断陷湖。
发源于阿尔泰山的乌伦古河流入其中,为该湖主要水源;羊卓雍错湖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海拔4441米。
咸水湖的形成,通常是湖水不排出或排出不畅,蒸发造成湖水盐分富集形成的,故多形成
于干燥的内流区。
分析五大咸水湖所在地分布于青海、西藏和新疆,青海是大陆高原气候,西藏属高原高山气候,新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年降水量少,干旱且温度较高,蒸发量大,矿物质含量不断增加,又由于降水少,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河流都少,浓度就不断增加。
除了这个原因,地理条件也有一定影响,如青海湖被四座高山环抱,使河流汇入较难,而五大咸水湖中四个海拔都很高,导致能流入的河流较少,由此形成咸水湖。
图2中国五大咸水湖
四、世界五大淡水湖
世界五大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Superior,lake) 维多利亚湖(VictoriaNyanza)休伦湖(Huron,lake) 密歇根湖(Michigan,lake) 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
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蚀而成。
第四纪冰期时,五大湖地区接近拉布拉多和基瓦丁大陆冰川中心,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地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
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积于冰蚀洼地中,便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苏必利尔湖是北美洲五大湖最西北和最大的一个,有近200条河流注入湖中;维多利亚湖位于东非高原,湖泊介于东非大裂谷及其西支之间,居裂谷间浅宽盆地的北部,湖盆是由于地
面凹陷而形成的;休伦湖(Lake Huron)为北美五大湖中第二大湖,有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众多河流注入;密歇根湖,是北美五大湖中面积居第三位;坦噶尼喀湖(Lake Tanganyika)是非洲中部的一个淡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裂谷部分。
图3世界五大湖
图4世界五大淡水湖
五、世界五大咸水湖
世界五大咸水湖包括里海、咸海、艾尔湖、青海湖、巴尔喀什湖。
里海位于亚欧大陆腹部,亚洲与欧洲之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今天的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属海迹湖。
里海的南面和西南面被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高加索山脉所环抱,其他几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艾尔湖位于澳大利亚的中部地区,是一个时令湖;咸海,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流咸水湖,为世界第四大水体,咸海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之一,但是,由于大量的河水用于农业灌溉项目,进入20世纪后半叶,咸海开始呈现戏剧性的快速萎缩;巴尔喀什湖是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古为中国领土,它因湖水一半为咸水湖一半是淡水湖而独具特色。
这几大咸水湖,其成因多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势变化,或是湖下沉或是周围的山地上升,形成内陆湖,又由于气候降水等因素,使得湖水矿化度不断上升,形成咸水湖。
图 5 世界五大咸水湖 2017体育单招数学
模拟试题(一)
姓名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本卷共19小题,共150分。
2.本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里。
1、设集合}4|{},0)1(|{2<=<-=x x N x x x M ,则( )
A 、Φ=N M
B 、M N M =
C 、M N M =
D 、R N M =
2、函数)21
(12)(-≥+-=x x x f 的反函数是( )
A 、在),21[+∞-上为增函数
B 、在),21
[+∞-上为减函数
C 、在]0,(-∞上为增函数
D 、在]0,(-∞上为减函数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是增函数的是( )
A 、3x y =
B 、1||+=x y
C 、12+-=x y
D 、||2x y -=
4、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
1,3N n a S n n ∈+=+,则实数a 的值是(
) A 、-3 B 、3 C 、-1 D 、1
5、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