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在思想政治工作视野中,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包括层层递进又密切相关的几层涵义:1、承认人不仅作为一种物质生命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2、承认人无论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实现自身发展方面都居于核心地位或支配地位。3、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4、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主体,也是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主体,因而也是改善人的生活、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的主体。5、关心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不仅关心人物质层面的需要,更关心人精神文化层面的需要;不仅创造条件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更着力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需要的满足。6、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自由、积极、主动的发展,而不是由外力强制的发展;是各方面素质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或达到一定水平的发展;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特殊性基础上的全面发展,是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素为人们所关注。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有如下观点:

(1)与政治伦理紧密联系,重视现实的人生,着眼人际关系的处理;(2)以人为思考中心,现实生活与道德理想相统一,具有鲜明的主体性意识;

(3)有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传统,强调对立统一,阴阳五行和宇宙生成论是古代辩证思维理论的骨架;

(4)哲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有以气一元论为基础的辩证自然观,宇宙生成论与宇宙本体论相统一;

(5)具有博大的系统观,把世界既看作整体又看作过程,有求统一的思维方式;

(6)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哲学成为儒家的奴婢,崇尚经典,述而不

作;

(7)天人合一思想是发展的主线;

(8)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

(9)哲学与宗教浑然同体;

(10)形式逻辑和认识论不发达,思维以直觉为主;

(11)轻视生产和自然科学;

(12)重和合,主张向内凝聚,强调对立面的同一性,忽视斗争性;(13)有始终如一的先王观念。

以上概括,是论者们经过认真思考而得出的,各有其合理性。不过,由于论者各自的素养、经历、视角不同,所以结论不大一致,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其中,有的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着眼,抓住了它的总体特征。有的则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某方面,如本体论、认识论、范畴、逻辑结构等入手,条分缕析,得出有一定根据的论断。但是,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的特征,不足以代表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全貌。

中国古代哲学的总体特征,应该是能代表炎黄族类精神生活的、贯穿中国古代社会始终,表现于大多数哲学家思想、区别于别的族类的哲学特质。其中,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最重要的。基于这种认识,我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有如下特点:

第一, 着眼伦理本位。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发展了宗法制。宗法制在西周已经完备,成为社会结构的稳定因素之一,影响了此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生长于宗法氛围中的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据,并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历代哲学家谈天说地论人,始终带浓厚的伦理色彩。无论是汉代董仲舒讲天有善善恶恶之心,“天生五谷以养人”,还是宋代程朱讲“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天理人欲之辨,都是将自然和社会伦理化。孔子“仁者爱人”的说教,北宋张载“民胞物与”的思想,更是浸透了伦理精神。以“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哲学的儒家修养论和认识论,完全是以对道德的自我追求和完善为宗旨。道家希望不为境累,不为物役,绝圣弃智,洁身自好,实际上是以对自由人格的追求,表达对实现个体价值的向往。佛家宣扬万法皆空,了无自性,慈悲为本,普渡众生,以劝善惩恶为旗帜,仍不脱尘世间伦理的框架。法家高唱人皆“用计算之心以相待”(《韩非子·六反》),被人评为“非道德主义”,而实际上,“醇儒”董仲舒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却源于大法家韩非。“三纲”与“五常”(仁、义、礼、智、信)相配,成为封建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可见,法家思

想也颇具伦理色彩,且与儒家伦理是相补相融的。上述诸种思想在历史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交融,最终凝聚为中国哲学鲜明的伦理特色。

第二, 关心现实政治。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儒家

对“克己复礼”的提倡和实践,便是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的欲念。孔子的学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孔子推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境界,表现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汉代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鼓吹天人感应,是为了使封建统治“传之罔极”(《汉书·董仲舒传》)。宋代理学家大讲“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横渠学案》)。墨家学派忧世风日下,患民生多艰,要遵道利民,最终尚同于天子。这些都反映了哲学家们热心政治,其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道家的老聃和庄周,向往小国寡民,绝圣弃智,视功名如粪土,希望逍遥于“无何有之乡”,是以消极的形式,从反面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关注,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张目。法家主张用强力统一天下,为“圣人执要”出谋划策,更是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佛教传入中国后,几经较量,最终被迫向本土文化靠拢,宣扬诸如“孝子报恩”之类的思想,为现实政治效力。经过历史的淘洗,处于民族文化深层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以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心理和责任感。古代哲学家倾心于现实政治,反映出中国哲学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但是,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恋,消弱并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辨色彩,而且,往往造成哲学被政治利用,成为政治的婢女。

第三, 高扬主体意识。中国哲学有追求“天人合一”的传统,把发挥主体能力,以便与“天”一致,看作精神境界的升华和完善。以人为核心,天地人相参是哲学家一贯的主张和理想。儒家“三纲八目”的修养论,“正己”就能“正人”,“成己”就能“成物”的言行,都是事在人为的一种哲学表现。孔子讲“为仁由己”,“人能弘道”,相信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成就“仁”的品格。宋儒说,天理人欲此进彼退,革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如果用哲学眼光,从主客体关系考察这一思想,便可见到,对主体意识的弘扬,是其理论的立足点。法家沉醉于杀敌报国,立功受奖,靠个人的努力,争得人生地位,实现自身价值,体现出对主体能力的确认。墨家认为,人人发扬兼爱之心,实现互

利之法,就可走向天下尚同的正途,充分表现了对人的能动性的信赖。道家执著于道的追求,精神的解脱,是以对主体意识的承认为根基。佛教教人六根清静,以无念为宗,一心向佛,如果没有对主体能力的信任,是不可能进入“涅槃”之境的。

第四, 富于辩证思维。中国哲学讲求对立前提下的和合统一。儒家讲“生生之谓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事物发展的变化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而变化发展的根源,在于阴阳的此消彼长,刚柔的相互激荡。“一阴一阳之谓道”,便是最好的理论概括。《老子》描述了动静、高下、强弱、先后的相联相对,相反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发展序列中,道运行而已,“周而不殆”。韩非道理相应的规律论,把事物的辩证发展看作内在规律。他既承认“法术之士与当途之人,不相容也”(《韩非子·人主》),“冰炭不同器而久”,“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韩非子·显学》)又认为茅盾对立的双方可以“形名参同,上下和调”(韩非子·扬权)),可见是既讲对立又讲统一。佛教一多相摄,四谛圆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命题,无不深蕴对立同一的精义。

第五, 强调整体观念。中国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哲学家处理问题,总是“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淮南子·要略训》),以便“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淮南子·主术训》),使万物万物各得其所。君主执政施教,也是“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淮南子·泰族训》),使天地人“贯而参通之”,从整体考虑问题,而不执著于一偏。整体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是“春秋大一统”的官念;在社会领域,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不可分割的情感;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兼收并蓄、合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在军事领域,表现为“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战略思想;在伦理领域,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以维护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诸如此类,构成了我们民族集体至上的思维趋向和共同心理,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不过,在一定条件下,在客观上也压抑了个人的发展。政治领域国家至上的意识,曾被封建统治者利用,作为要求劳动人民做出无谓牺牲的口实。整体观念表现于思维方式,导致认识上的模糊性。

第六, 偏重直觉思维。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建构体系时,往往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凭直觉办事。传统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途径,是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我反省,道德境界的自我提升,去证悟人之善性,在主体的精神领域内完成天人合一的

朱任务。宋儒对“一旦豁然贯通”的追求和体认,就是一种典型的直觉思维。从思维类型及方法来看,古代哲学家认识事物、建立体系,是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类比和类推。这些,都不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系统得认识论范畴推演来实现的。直觉思维的长处,是以经验为参照,从总体上把握对象,有时能体验、证悟出逻辑思维所不能揭示的意境。缺点是不够严密,对对象的认识模糊而不明晰,其结论有很大的或然性。

第七, 流于经学态度。古代哲学家往往以“代圣贤立言”而标榜,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孔子“述而不作”的实践,就是经学态度的表现。汉

代儒学独尊以后,经学昌盛,儒生们案牍劳形,皓首穷经,并非为了新思想、新体系的创立,而是为了注解前人思想。及至宋明,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伏羲以至孔孟,言道已尽,后学宜世世守之。”(《恕谷文集·论宋人分体用之讹》)朱熹讲“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更是典型地表现出拘执于旧义、不思创新的思想倾向。经学态度的形成,与中国社会特有的崇拜先王的重古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当然,在客观上,经学态度使古代文化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不能不看到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不思创新、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八, 重视人际关系。古代哲学家轻视对自然的探求,而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儒家主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道,以及“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说到底,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在自我克制中求得整体平衡统一的效应。作为儒家对立面的道家,也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道家要求人们清心寡欲,不为天下先,是用消极退守的方法来协调人际关系。法家虽然认为群臣利害不同,但仍可以“以计合”(《韩非子·饰邪》),可以做到“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

调”(《韩非子·扬权》)。只有人们“莫争”,“莫讼”,“莫得相伤”,才是理想的治世。至于法术势的交互使用,在政治生活中的纵横捭阖,则也有调整上下左右关系的意味。总之,古代哲学重视人际关系的调节,对于造成安定的局面,心情怡然地从事工作,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也容易导致庸俗化,使讲关系、搞关系的不良风气浸透于社会生活之中,造成了民族精神惰性的一面,这是值得警惕的。 上述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由于中国古代博大精深,意蕴极其丰富,所以,上述特点远非它的全部。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既然中国古代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而且具有上述特点,那么,它必然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大致来说,有如下几方

面:

首先,它深刻影响并建构了炎黄族类特定的思维方式。哲学的功能的实现,哲学对认识和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思维方式这种中介实现的。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思维方式而起作用的。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思维活动中的经验、知识、观念等要素的综合模式,是认知结构、价值结构、心理结构等方面的统一体,是人们的思维路径及其导向的理论概括。中国古代哲学在思维方式上,重证悟和直觉,讲求天人合一。其具体的认识路径总是从总体的直观到经验到直觉,离不开直观的具体的事物,离不开切身经验。当把价值系统纳入认识结构时,便出现我们前面所讲到的:用价值判断来包容、替代事实判断,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道德,用道德评判等同、取代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便出现了重经验,尚功用,以大为美,不重分析的认识倾向。反映在政治上,是中国古代历久不衰、深固于人心的大一统主张;反映在医学上,是用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体系,从整体上考虑病情,辩证施治;反映在文学上,是重意境的理论追求和心理满足;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天地人贯耳参通之”的理想追求····。这些,对于中国古代政治上的统一、社会心理的趋同、文化的一体化等等,起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与此同时,他也带来了笼统思维、轻视分析的缺点,特别是当这种认识方式与传统理论价值观相结合时,便出现了以道德评价取代事实认识和泛道德倾向,从而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消极的因素。

其次,中国古代哲学对传统文化价值系统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古代哲学特别重视心性的修养,以伦理政治为本位。无论是儒家的尽心、知性、知天、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的义利之辨,还是道家的法天、法地、法自然,与道同体,作“无己”、“无待”的逍遥之游,都是不以物欲为齿,而以高尚其志为乐。这种心态,在传统文化中有相当典型的表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明道、征圣、宗经是普遍的指导思想和审美标准。其中明道是核心。这个道,从根本上讲,是封建政治伦理之道。文学家们为了弘扬自己所崇奉的道,“九死不悔”。史学家们

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己任,要做“直史”,写信史,才、学、识、德,以德为主。至于为全社会所认同的“杀身成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早已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凝聚为一种社会人格和个人的深沉历史责任感。这些,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积累起了重大作用。当然,毋庸讳言,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取向,对于中国文化中重义轻利、不讲实效的倾向,从长远效果来看,起了不良的影响。在商品经济勃兴的今天,我们应进行

冷静分析,科学抉择。

再次,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有为、自尊自立的民族心理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强调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儒家相信人能弘道,主张自强不息,“为万世开太平”。法家坚信凭借自己的“气力”,可以杀敌报国,实现自身的价值,改变其地位。道家高唱“无为”,要“绝圣弃智”,表面上消极退守,实际上,他们对自己学说的不倦阐发和对儒家学说的不懈攻击,刚好表明他们是

用“以反求正”的方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无为而无不为”的口号,才是他们的真实心态。这种哲学氛围,孕育并壮大了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为的思想。在整个中国古代,人们之所以不依天命过活,之所以没有出现西方社会所经历的神权统治时期,是与传统文化中人定胜天、刚正不阿、自尊自立的基调分不开的。一直坚信自己可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应该说,这是与中国古代哲学弘扬主体能力的基本精神分不开的。

此外,中国古代哲学在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在中华民族的形成中,起了十分重大的作用,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试)

中国哲学史 自己整理,全靠编,选择背,请给我点赞 一、孔子的仁学思想 内涵: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三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忠恕”之道。 1.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3.“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所谓的“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所谓“恕”从消极方面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强迫他人接受。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 意义: 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 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 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特点: 其特点一是突出强调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定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周礼是建筑在宗法制度“亲亲”的基础上,所以他非常重视孝、悌,强调培养人们具有孝悌的品德是最基本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其特点二是为仁由己而不由人,即具有仁的德行的行为是自觉、主动的。孔子强调实行仁的自觉性,目的是要人们自觉地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规范。 其特点三是仁的行为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的符合周礼,这是讲仁的品德的全面性,也是说仁是一个人的生活的最高准则,是一个人的世界观的全面修养的成果。 二、墨子的兼爱思想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核试题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时量:120分钟试卷类型:C 一、选择题(下列各项给出的选择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择项填在题目后面。每题2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点有() A.天人合一D、注重辩证逻辑 B.天人相分E、本体论与伦理学高度一致 C.注重形式逻辑 2.墨子哲学中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的理论是() A.学思结合D、效验 B.格物致知F、是非无定质 C.三表法 3.魏晋时期的“三玄”是() A.《鬼谷子》D、《庄子》 B.《列子》E、《周易》 C.《老子》 4.佛教哲学的“四谛”是() A.真假空中D、贪嗔痴忍 B.真假空幻E、地水火风 C.苦集灭道 5.华严宗的四法界是指() A.事法界D、事事无碍法界 B.理法界E、理事无碍法界 C.心法界 6.提出“无情有性”观点的是() A.法藏D、玄奘 B.湛然E、窥基 C.惠能 7.张载的主要著作是() A.《张子正蒙注》D、《太极图说》 B.《四书集注》E、《正蒙》 C.《大学解》 8.下面哪些观点属于二程() A.天即理D、心即理

B.理先气后E、理依于气 C.理本气末 9.陆九渊对“格物”的理解是() A.到那般所在D、实际接触物 B.正物E、减担 C.穷理尽性 10.戴震对理的规定有() A.真理D、分理 B.条理E、整理 C.情理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在括号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打√或打×。每题2分,共20分) 1、老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学说。() 2、墨提出了性恶论的思想。() 3、孟子的哲学思想是相对主义。() 4、王充提出了重效验的理论。() 5、郭象著有《崇有论》。() 6、禅宗的实际创始人是玄奘。() 7、八识说是法相宗的主要思想。() 8、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9、王守仁哲学的核心范畴是“良知”。() 10.王夫之坚持心外无理的观点。()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克己复礼 2、天人感应 3、明心见性 4、心外无物 5、以理杀人 四、简单问答(每题8分,共24分) 1、荀子天人相分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简述佛教的主要修持方法。

中国哲学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发展 【摘要】 中国的哲学历史悠久,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篇论文主要从中西方哲学的比较和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想及阶段剖析中国哲学的发展,同时研究作为中国哲学代表的儒学的新发展,在此基础上阐释中国哲学对社会带啦的影响。 【关键词】 哲学概念儒家道家佛家新儒家学派 【正文】 一.哲学的概念及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使得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这一古老的学科。作为世界哲学三大系统之一的中国哲学(其他两大系统是西方哲学和印度哲学),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进步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并研究中国哲学。 在展开对中国哲学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哲学到底是怎样的学科。关于哲学的定义,在哲学界始终无定论。并且随着历史的扩张和不同时代对不同感兴趣的问题,哲学的含义不断变化着。一般情况下,认为哲学是一套方法论。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也是目前中国大陆政治和哲学教科书上的主导思想。中国的着名哲学家牟宗三也曾说过:“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响说明的,便是哲学。”相比较来说,这是一种更加通俗的理解。那么,哲学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呢? 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哲学所涉及的是科学解决不了,神学的答案又不令人信服的问题。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起劲仍为确切的只是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不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权威。”反观中国文化的发展,的确未曾离开过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介乎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探讨。 二.中西方哲学的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否认中国哲学体系的存在,这几乎在西方哲学界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实际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确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它们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哲学的特质是重“主体性”,“内在道德性”;西方哲学重“客体性”,有很好的逻辑,是以知识论为中心展开的。 2.中国的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哲学;但是西方哲学没有很好的人生哲学。西方人对生命的想法主要是来自文学,艺术,音乐,最后是宗教。 3.中国哲学重实践,实践上初期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表现善的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是重知解的。综上可知,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不能采用和西方哲学一样的方法。中国哲学的分析应该以人为出发点,注重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三.中国重要哲学思想及发展历程 中国哲学的发展总是和中国文化的繁荣保持着大致同步,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趋势将中国哲学的主要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1.孕育期(殷周)——带有宗教色彩,代表人物是姬丹 2.雏形期(春秋战国)——具有人文色彩,百家争鸣,诸子峰起,代表人物是孔子,老子,墨子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小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的一般特点 ①中国哲学主要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人间哲学,一种为个人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指导的哲学。 ②在区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方面,中国哲学一直没有做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遵循的准则是不同的。前者是人伦关系,后者法理关系。中国古代哲学要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遵循同一法则,视君臣如“父子”,视官员为“父母官”,视百姓为“子民”。是一种重大的知识局限。这种知识局限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③在以自由原则主要是思想自由和个体自由原则为前提的哲学体系中,中国传统哲学是被排斥在外的。但是,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哲学仍然不失为一种独特的且有自己适用性或有效性的公共哲学。这种哲学对宇宙、自然人伦、社会关系、生存和生命的思考,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自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指导下培育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官制度,对处理权利和权力的关系,解决有才能者的出路,实现其政治与社会抱负,维持社会层级或阶层的流动性、有序性和公平性,维护社会稳定,曾经起过决定性的作用。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中,相对开明的君主体制和完全开放的文官制度,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维持和延续,并且促成其不断改良、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制度因素。 ④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指导下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当然,随着现代性的自由原则的被承认,随着现代法权观念的确立,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一体性和完备性模式已经受到广泛质疑。市场经济观念的确立,实际上是个体法权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现代法治体系的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核心思想是现代契约理论,家庭、社会和国家,或者公民、公民社会和国家,都只是那个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个环节,形成一种有着不同社会功能和权利、责任、义务的社会主体。 ⑤在今天,国家权力至上或公权至上的观念正在受到挑战,公民权利的保护和维持成为焦点,国家权利或公权的监督和约束成为常态,有限政府的要求成为必然。 ⑥当然,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文官制度、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论,如何与现代科技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融合,吸收并且融入自由、民主、公平、正义、宽容和谐现代文明观念,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节选自张国清《智慧与正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价值表现在对如何处理个人与宇宙、他人、自身的关系的思考。 B.中国文官制度客观上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促成中华文明不断改良发展进步的作用。 C.在社会治理模式的设计中,中国哲学在前现代社会一直具有高度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D.市场经济观念支撑起了以现代契约论为核心思想的、强调个体法权的现代法治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哲学史考试题.doc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周初所提出的天命观的内容。C A、天命靡常 B、以德配天 C、绝地天通 D、敬德保民 2、五行思想是在---------中首次明确提出的。B A、《诗经·大雅》 B、《尚书·洪范》 C、《易传·系辞》 D、《礼记·礼运》 3、庄子人生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思想是--------------。C A、“拔一毛以里天下不为也” B、齐物论 C、逍遥游 D、“合同异” 4、荀子在认识论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可概括为----------。A A、“虚壹而静” B、“静观玄览” C、“静因之道” D、格物致知 5、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理论是由-----------明确提出的。D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韩非子 6、下列命题中----------是由董仲舒提出的。A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地合气,物偶自生” D、“明于天人之分” 7、“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是--------------的基本命题。C A、扬雄 B、桓谭 C、王充 D、范缜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僧肇的思想体系。D A、物不迁论 B、不真空论 C、般若无知论 D、明报应论 9、《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作者是------------。A A、慧远 B、僧肇 C、道生 D、慧能 10、“一心三观”是-------------提出的。C A、唯识宗 B、华严宗 C、天台宗 D、禅宗 11、范缜的“刃利”之喻是直接反对-----------而提出的。C A、形亡神灭 B、形神相即 C、形亡神不灭 D、形质神用 12、----------不是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代表。C A、公孙龙 B、惠施 C、墨子 D、后期墨家 13、------------不属于“六家七宗”的范围。D A、本无宗 B、即色宗 C、幻化宗 D、菏泽宗 14、“元气自然”是----------提出的。B A、《管子》 B、王充 C、桓谭 D、范缜 15、“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是-----------提出的命题。B A、扬雄 B、桓谭 C、王充 D、范缜 16、“精之所舍,而知之所生”是---------在形神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A A、《管子》 B、荀子 C、王充 D、范缜 17、“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B A、天人合一 B、天人相分 C、天人相胜 D、天人相制 18、“参验”的认识方法是---------提出的。C 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董仲舒 19、------------在人性问题上坚持了人性的同一性。D A、性善论 B、性恶论 C、自然人性论 D、性三品说 20、下列著作中对于“三纲五常”给予详细而明确论述的是------------。C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简述中国哲学的特征 西方哲学传统在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鲜明地体现出两个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认知”和扬“理性”。正是从这种“认知理性”精神出发,西方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国哲学传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对人为践履活动问题的特殊关注。 儒家和墨家思潮都明确主张“有为”、“为政”,强调以能动进取的肯定精神从事人为践履活动尤其是政事治理活动,由此建构人的积极有为的社会性存在。不过,它们之间在究竟是以仁义道德还是以功利效用作为人为践履活动的动机目的的问题上,又存在一些内在的分歧。孔子更注重“为仁”、“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凸显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的仁义道德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个体的存在发展也归结为君子品格的道德修养,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墨子则更重视“为利”,主张“务求兴天下之利”、“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凸显了效用功利因素在人为践履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出发进一步肯定了社会性的“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 与此对照,道家哲学则依据“无为”精神,对从事有目的的人为践履活动持否定态度,主张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老子不仅运用“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界定“道”的根本特征,而且还要求人们象道那样也在“无为”之中实现“无不为”的目的,即在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在社会政事治理方面做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在个体生存发展方面做到“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庄子一方面坚决反对从事社会的政事治理活动,并对儒、墨两家所肯定的仁义道德和功利效用展开了激烈批判,另一方面又凸显了超功利超道德的个体精神自由在人生存在中的重要意义,主张“余立于宇宙之中,……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庄子·让王》)企业信用网(https://www.doczj.com/doc/6616177043.html,) 此后,中国哲学传统经历了长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理论内容也得到了明显的拓宽和深化,但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的这种关注人为践履活动的哲理精神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从根本上制约着它对各种哲学问题的提出和解答。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

中国哲学题: 儒家部分: 一、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 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 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 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 。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西周之礼. 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 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孟子?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 ,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 ,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 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性善论的基础。 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荀子首先承认 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 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 。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 荀子以“当薄其类” 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中国古代思想哲学的特征

人们常常以西方哲学的认知理性精神作为典范模式,考察中国哲学传统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结果往往使后者的本来面目处于扭曲状态。中国哲学传统数千年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与西方哲学传统不同的基本特征,这就是重视“人”、“伦理”和“社会”。也正是由此出发,中国哲学传统对各种哲学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建构起了它自身也很有特色的理论体系。1、推崇“人”,重视“情”中国文化史与西方文化史的不同之处之1是中国从没有发生过某种宗教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事实。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虽然是天命论者,但是“不语怪力乱神”:他所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又如儒家所倡导的“入世”观,强调积极的干预现实生活,也是1种重视“人”的体现。同是中华思想主流的道教思想从未占据过思想统治地位并且生活在儒家的阴影之下,道家并非绝对的消极无为。庄子1方面在执着“齐物论”,但另1方面却在讲“人世间”:“子之所爱,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于佛教,从进入中国的1刻起便开始了中国化。虽然佛教的思想在中国盛极1时,但是仍无法撼动中国主流的儒家思想,与此同时,佛教思想也在向着儒家的思想靠近。禅宗的心性修养为中心的哲学观和孟子的行善轮、先验论在本质上是1致的。儿它的主观唯心主义又深刻影响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因而整个中国哲学都在推崇“人”的重要,强调人的主观的活动去改造这个社会。中国哲学传统注重“情理”的思想倾向,在伦理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事实上,如果说西方哲学传统主要把道德问题归结为受理性支配的意志问题的话,那么,认为“人之大伦”首先在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儒家思潮,却十分强调伦理规范的情感意蕴,尤其是肯定了基于血缘亲情关系之上的“情理”的重要意义。孔子曾针对宰我有关三年之丧的质疑,依据“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的亲子之爱回答道:“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明确把道德践履的必然准则建立在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和安适性之上。孟子则肯定“事亲为大”,并以“亲亲”释仁。深受儒家影响的郭象认为:“君臣上下手足外内乃天理自然”。王阳明也主张:“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正是在这种倾向的指导下,朱熹才把孔子认可的合乎血亲情理的真诚性、因而是“直在其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做法,进1步誉为“天理人情之至也”。其实,宋明理学所特别注重的“天理”,作为“天地人物万善至好底表德”,在本质上正是“人情”即“血亲情理”自身的本体化,与君臣、父子、夫妇的三纲伦常密不可分,所谓“道是在物之理,性是在己之理。然物之理都在我此理之中。”对于“情”与“性”的内在关联。孟子以情释性,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视为人性四端,强调“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荀子以性释情,认为“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董仲舒主张:“情亦性也”。《谈经》中“无情无佛种”,把“有情”看做是人的1个基本特征。宋明理学则以“心、性、情”的相互关系作为1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二、对伦理的苛求中国古代哲学注重伦理道德,这与西方所重视的科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人对于伦理的苛求可以从中国的亲族称谓看出。在1个大的家族中,存在着父母兄弟姐妹,此外还有祖父母祖母,伯叔舅,姑姨,姑奶奶姨奶奶,甥侄等等。对于儿子也有长子,支子,庶子等称谓。这些复杂的称谓透露出的两个原则:男女有别和长幼有序。这正是儒家的社会秩序观中很重要的1部分。据历史资料,在周代中国已经形成了严密的政治伦理哲学观。这套观点强调有孝有德,讲求宗法等级,这也是中国几千年社会政治伦理的基础。而作为中国哲学核心的儒家文化强调的“仁”“义”“恭、宽、信、敏、惠”“杀身成仁”这些伦理之上的观点则贯穿中国历史,是中国古代思想的核心之1。这种对伦理的追求1是为了捍卫“三纲五常”,也就是捍卫君主的统治。儒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就是关于秩序的学说。它从家族中的长幼尊卑发展到国家的等级观点,用仪式的不同来标明不同的等级,通过对仪式的遵守维持等级的不同。同时,对伦理的追求也是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是圣人君子型完美化身。这种理想的人格必须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品质标准,而为了追求这种标准,牺牲人的生命是应该的。正如孔子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义,有杀身以成仁。”而

[中国,哲学]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定义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世界就充满着内忧外患。中国人被迫接受西方人的思想和观念,来极力适应世界的变化。传统的农耕文化被资本主义世界的逻辑打破,向西方学习成了有志之士内心最坚定的想法。从最初的学习器物制度,到最终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这之中,有许多坎坷的历程。而中国人对哲学的认识也是在这样的坎坷中产生的。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一学科,甚至没有哲学这个名词。日本人西周用哲学翻译西方的philosophy,中国人引进这一名词则迟至晚清。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没有哲学。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思想家就要接受西方人的逻辑,相反,中国的思想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发现了类似于西方哲学的内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对中国哲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因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促使中国思想家必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更是因为西方世界的逻辑确实引发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是可以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解决的。然而,现代中国哲学不仅要适应中国社会的种种变化,也要针对现代性逻辑下的种种问题。 从哲学上来看,现代中国哲学还需要面对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来作出相应的回应与沟通。西方哲学传统源远流长,值得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从以往学习西方哲学的经验来看,中国人对西方哲学的理解还有很多不足和缺陷。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众多,观点纷呈,而且大多数学派和观点都在中国哲学界有一定的市场,因此,甄别和选择也就尤其重要。而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理论,当然对中国哲学研究有着指导价值。因此,研究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和歧异与会通也就相当重要。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哲学在现代的定义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现代中国哲学应当致力于批判时代病症,是批判性的哲学。现代化虽然带来了许多人类之前不能享受的成就和待遇,但是现代化的确也引发了众多问题。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着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而信仰危机和价值危机也无处不在。可以说,在这个物质最为昌明的时代,人所面对的精神危机却最为深重。黑格尔认为,现代性的真理就是有用性。[1]人们用有用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而忽视了事物本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因此将世界理解为表象支配的世界,世界失去了其存在论的意义。哲学作为时代最具批判性的理论,当然要对时代问题有所针砭。因之,现代中国哲学要面对时代问题,积极批判现代性的种种弊端,以期能克服现代性的种种问题。 第二,现代中国是致力于构建现代人精神理想的哲学。现代中国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一变化虽然适应了现代世界和现代人的逻辑,但是,正是因为权利文化和人格理想的变化,现代人也失去了他们的精神家园。换言之,现代人的生活总是经验的,而没有超验的追求。而哲学正在于给现代人以精神的慰藉。正如冯友兰先生说得: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的教条和迷信将让位给科学,人对于彼岸世界的追求将在未来的哲学中得到满足。这个未来哲学既是现世的,又是彼岸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2] 第三,现代中国哲学是融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富有时代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多精髓的理论和思维方式,中国现代哲学应该吸收发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

中国哲学史重点.

目录 1.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 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 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 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

最新四川大学哲学研究生中国哲学考试真题

注意:中哲题目考卷上都是繁体字的 201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试试题 一、簡答題每題5 分 說出以下各語的出處,并簡述其含義 1所謂誠其意者,勿自欺也。 2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 3物則不通,神妙萬物。 4心之官則思 5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6善如米,性如禾 7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8忠恕違道不遠 9物各自生而無所出焉 10人道莫不有辨 二、分析題每题25 分 對材料中包含的哲學思想給予相應的分析與評論 1論語總章七一: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2朱子语类卷一六:灵底是心,实的是性。灵便是那知觉底。如向父母则有那孝出来,向君则有那忠出来,这便是性。如知道事亲要孝,事君要忠,这便是心 三、论述题50 分 从《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语说起。 2010 年中国哲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 1居仁由义 2学问思辨 3即物穷理 5 万法唯识 二、简答每题10 分说出以下各语的出处,并简要分析其含义 1 興于詩,立於禮,成于樂 2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3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4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三、分析題每題30 分 1分析一下材料的哲學思想 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

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 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莊子天下》 2就以下材料分析王陽明的思想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 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夫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是之谓家齐国治而天下平,是之谓尽性。”《大學問》 四、簡要論述 試論儒家與墨家之異同 09年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 1、礼有损益 2、明德亲民、 3、民胞物与 4、道之为物 5、明心见性 二、简答 说出以下各语的出处,并简要分析其含义 1、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2、天地之大德曰生 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三、分析每题30 分 1、就以下材料分析孔子的思想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论中国哲学的特质 由于中国传统中本无“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日本哲学家西周对philosophy一词的翻译而由我们加以引进,所以现代中国哲学家始终有对中国哲学身份的焦虑。近年来关于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正是这种焦虑新的又一次体现。 在一般人看来,中西哲学的区别显而易见,根本不需特意加以区分。其实不然。由于中国人是在西方哲学的影响下对古代中国哲学开始研究的,自然而然会比照西方哲学的样子来理解和重塑中国哲学。明明知道中西哲学有重大的不同,中国哲学不是西方哲学,可是在实际研究时却往往不自觉地以西方哲学的问题、形态、范畴和概念来论述和要求中国哲学,结果是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因为西方哲学以本体论(ontology,应译为“存在论”)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我们也要在中国哲学中找出本体论,却不知将ontology理解为“本体论”本身已经错了。Ontology是对“存在”的研究,而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根本就没有这个概念,因此,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可能有存在论。但由于首先将

ontology误解为“本体论”,因而以为既然宋儒那里已经有了“本体”概念,中国哲学当然有本体论。殊不知传统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与西方哲学的存在概念根本不是一回事。 再比如人们在谈论中国传统哲学时开口“主体”,闭口“主体性”,甚至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质就是主体性。例如,牟宗三在《中国哲学的特质》一书中就说,中国哲学的特质“用一句最具概括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与‘内在道德性。”劳思光认为哲学或归于主体性,或归于客体性。“中国哲学传统中,诚然有宇宙论,形上学等等,但儒学及中国佛学的基本旨趣,都在‘主体性’上,而不在‘客体性’上。”这种对中国哲学特质的认定是成问题的。 “主体性”(subjectivity)并不像那些先生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哲学的普遍原则;而是一个非常西方的概念。并且,它在漫长的西方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主体性这个概念是从主体(subject)这个概念派生的。现代西文中Subject (主体)这个概念来自拉丁文subjectum,,而它又是希腊词hypokeimenon的拉丁文翻译,意思是“支撑者”,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这个词指属性的承载者。这个意义上的主体的意思近于Substance(实体)。因此,在逻辑推理当中,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