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工程技术(下肢假肢的分类)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2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一)概述1.康复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主要针对的人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功能障碍;视听觉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
3.康复工程(RE):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和重建患者的功能。
4.康复工程技术产品按功能分类:康复评定、治疗、训练产品。
5.康复器具的ISO分类(1992年版):将康复器具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
其中主类分为用于个人医疗的康复器具;技能康复训练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康复器具;个人移动康复器具;家务康复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通讯、信息和讯号康复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康复器具;用于环境改善、工具和机器的康复器具与设备;休闲娱乐康复器具。
6.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将康复器具分为:行动辅具、视觉辅具、听觉辅具、肢体辅具、居家生活辅具、康复训练辅具、信息交流辅具。
.7.康复工程技术选配的原则:1.最适合就是最好;2. 适时使用;3.因人适配8.选配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程序:观察、询问、了解、评估、适配、训练、评价、跟踪(随访)建档9.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评估:工程学评估;生物力学评估;临床康复评估工作(身体机能、环境、器具)(二)假肢技术●截肢:指用手术切除患者身体上没有生机和功能、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下肢截肢比例较高)①小截肢;②大截肢:低位——膝下10cm;高位——大腿根部。
●截肢的原因:周围血管性疾病(占下肢截肢51%);创伤(比例最高);肿瘤(骨肿瘤好发于20岁以下);严重感染;神经疾病;肢体畸形。
馨雨晴假肢矫形工程学截肢:是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影响威胁生命的肢体。
关节离断:截肢部位通过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理想截肢的条件:为了适合现代假肢的良好佩戴和发挥最佳代偿功能,对残肢条件提出以下要求:残肢为圆柱状的外形、适当的长度;皮肤和软组织条件良好、皮肤感觉正常,无畸形;关节活动不受限,肌肉力量正常;无残肢痛或幻肢痛。
幻肢痛:截肢后患者感觉所失去的肢体发生非常剧烈的疼痛,称之为幻肢痛。
理想假肢的条件:1.外形接近健侧;2.长度接近健侧;3.承重跟正常关节能一样。
截肢的原因:1.外伤;2.疾病;3.先天性畸形。
截肢的一般原则:是在达到截肢的目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残肢长度,使其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基本趋势,但是小腿截肢除外。
膝关节离断:与大腿相比较而言,膝关节离断是理想的截肢的部位,膝关节离断残肢提供了极好的残肢负重,它是残肢末端股骨髁的承重,而非坐骨结节承重;股骨髁膨隆有助于假肢的悬吊;残肢较长对假肢的控制能力强;残肢皮肤有软的内套与硬的假肢接受腔相隔离。
*坐骨结节承重的假肢,可引起骨盆前倾,同时伴有腰前突的增大。
小腿截肢部位:以中下1/3交界处为佳,一半保留15cm长的残肢就能够安装较为理想的假肢。
赛姆截肢:与小腿截肢而言,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肢部位。
虽然截肢水平相当于踝关节离断,但残端是被完整的、良好的足跟皮肤所覆盖的,稳定耐磨、不易破溃,故残端有良好的承重能力。
截肢后对患者功能的影响,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影响如何?1.生理上,肢体的缺失,体形的缺陷,肢体功能丧失及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影响。
2.心理上,可引起烦躁、孤僻、缺乏自信心,抑郁焦虑。
3.社会层面上丧失生活工作的能力,不能从事原来的职业,不愿参加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
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制造假肢的主要材料:金属、塑料、木材、皮革、植物。
康复工程知识梳理(一)概述1.康复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技术。
2.康复工程技术主要针对的人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功能障碍;视听觉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
3.康复工程(RE):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和重建患者的功能。
4.康复工程技术产品按功能分类:康复评定、治疗、训练产品。
5.康复器具的ISO分类(1992年版):将康复器具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
其中主类分为用于个人医疗的康复器具;技能康复训练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康复器具;个人移动康复器具;家务康复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通讯、信息和讯号康复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康复器具;用于环境改善、工具和机器的康复器具与设备;休闲娱乐康复器具。
6.我国根据国情和实际情况将康复器具分为:行动辅具、视觉辅具、听觉辅具、肢体辅具、居家生活辅具、康复训练辅具、信息交流辅具。
.7.康复工程技术选配的原则:1.最适合就是最好;2. 适时使用;3.因人适配8.选配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程序:观察、询问、了解、评估、适配、训练、评价、跟踪(随访)建档9.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评估:工程学评估;生物力学评估;临床康复评估工作(身体机能、环境、器具)(二)假肢技术●截肢:指用手术切除患者身体上没有生机和功能、危及生命和健康的肢体,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
(包括截骨和关节离断;下肢截肢比例较高)①小截肢;②大截肢:低位——膝下10cm;高位——大腿根部。
●截肢的原因:周围血管性疾病(占下肢截肢51%);创伤(比例最高);肿瘤(骨肿瘤好发于20岁以下);严重感染;神经疾病;肢体畸形。
康复工程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康复工程: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全面康复和有关工程理论指导下,与各个康复领域的康复工作者,与患者家属密切合作,以各种工艺技术为手段,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恢复其独立生活、学习、工作、回归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科学。
2、矫形器:是用于改变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性或结构的体外装置。
3、助行器: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4、残肢定型:一般截肢后,由于术中出血,术后淋巴、静脉回流障碍常引起残肢肿胀。
随着肿胀逐渐消失,残肢的肌肉萎缩使残肢形状变瘦。
经过一段时间残肢形状不再变瘦。
5、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二、问答题1、假肢制造的材料主要有哪些?答: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木材、皮革、植物、织物、弹性橡胶。
2、低温塑料化板的主要特性是什么?答:在温度80摄氏度即可以具有良好塑化性能的塑料板材,可以在皮肤上直接成型。
3、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板的主要特点及用途是什么?答:丙烯酸树脂制品机械强度好,对人体的很少产生过敏,但树脂价格比较贵。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残肢的接受腔。
不饱和聚酯树脂基本性能、用途与丙烯酸树脂相近,价格比树脂低,缺点就是单体内还有苯乙烯单体,操作中毒几率较高。
环氧树脂制品的机械性能最好,但是直接接触皮肤容易引起皮肤过敏,不适合制作肢体残腔,目前只要用于制造假肢的膝关节铰链、踝关节铰链和一些假脚的储能部件。
聚乙烯低分子聚乙烯板呈乳白色、半透明,触摸表面有蜡样感,有良好的柔韧性,成型温度165摄氏度,主要用于制造大腿假肢的ISNY式残肢接受腔。
这种接受腔比较薄,在步行中可以不妨碍残肢肌肉的收缩。
中高分子量聚乙烯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适用于制造假肢的接受腔,成温高度约185摄氏度。
聚丙烯板是常用塑料中密度最低的仅为0.9—0.91,呈白色、半透明,有高的强度、硬度和刚性,但抗冲击性能较差。
【假肢】假肢又称为义肢,是指用于弥补肢体缺损者结构或功能的体外使用装置,包括出于结构或功能的目的而有一部分至于体内的装置。
【儿童截肢】截肢平面尽可能保留残肢长度,特别是关节离断和临近骨骺部位的保留假肢选配:原则:尽早安装;简单、轻便;适应生长发育【分类】(1)部位:上肢假肢,下肢假肢(2)结构: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壳式假肢:假肢的结构类似甲壳类昆虫肢体结构,用壳体承受肢体的重量,且壳的外形制成人体肢体的形状。
优点:用最小的重量达到很大的强度,外壳强度好,耐用性好,便于维护和保养缺点:调整困难,手感差骨骼式假肢:也称为内骨骼式假肢,组件式假肢优点:可任意选择适合患者的各种部件,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状态,便于调整,可缩短制作修理时间,外观能得到改善缺点:价格高,耐用性,装饰套易破损(3)安装时机:临时(术后即装和术后早期)长期(正式)术后即装假肢:截肢手术后立即在手术台上直接为患者制作石膏接受腔,并安装临时假肢,让患者术后立即穿上临时假肢进行必要的生活起居训练。
优点: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残肢痛和幻肢痛,减少淤血水肿,加快康复速度,利于患者心理康复。
早期假肢:①在伤口愈合后2-4周进行。
②消除水肿,促进肌肉萎缩和定型(4)用途:装饰性假肢(仅具有肢体的外形,不能补偿肢体功能的假肢)功能性假肢专用假肢(作业用假肢,运动性假肢)(5)力源:自身,体外,混合(6)组件化水平:组件式,非组件式【康复训练】残肢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
健肢功能训练。
躯干的体位平衡训练。
假肢的穿戴训练。
步行训练(包括了步态训练及平地、上下台阶、斜坡训练)。
【假肢和残肢的保护】保持假肢(接受腔)内及残肢清洁:每日定时(一般在晚上)清洗。
注意假肢裂纹、松动及异常声音:注意假肢关节防水,定期维修。
若残肢有伤即应停用假肢,防止伤口磨损、感染:积极治疗残肢伤病。
残肢的萎缩:保持残肢一定的运动量,自行调节内衬套或袜套。
下肢假肢应注意鞋后跟的高度:自行更换鞋跟不同的假肢时,应找假肢制作师调整假肢后跟高度,防止对线混乱,平衡困难以至摔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