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51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 使学生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1. 通过物质的量浓度这个概念的引入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精神。
2. 通过自学范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态度目标以上述知识目标为载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的教学模式。
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教学过程[引言]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要研究它们必须知道溶液组成的量的关系,为了表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使用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我们已学过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思考](投影1)1. 多少克NaOH 能与50g 98%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 含多少摩尔NaOH 的NaOH 溶液与含1molH 2SO 4的H 2SO 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学生思考解答)[教师归纳]从以上计算分析表示物质之间反应的量的关系,用质量和物质的量哪个更方便些?[继续思考]称量50g 98%的H 2SO 4溶液需要什么仪器和哪些步骤?取一定量的液体最好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略)[继续引导]如果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当知道某种溶液的体积时,就可以知道其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那该多方便呀!那么如何从溶液体积求溶质的物质的量呢?(启发学生思考、回答)这就是这一节我们要学习的新的物理量。
[板书]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物质的量1. 定义:(学生看书,由一同学大声朗读)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讲解为什么用B ,其意义)2. 单位:mol/L mol/m 3 1mol/L=mol/m 33. 数学表达式:Vn C B B = [[讨论](投影)1. 将342g 蔗糖(C 12H 22O 11)溶解在1L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否是1mol/L ?2. 从1L 1mol/LC 12H 22O 11溶液中取出100mL ,取出的溶液中C 12H 22O 11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学生活动] 明白了上述问题之后,打开课本看本节的例1例2。
第三节 物质的量浓度[教学内容]一、 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用1L 溶液中含有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2、单位:mol/L3、数学表达式:4、要点:强调溶液的体积为1L ,而不是溶剂的体积为1L 。
5、6、对于溶质在水中不能电离的物质(非电解质),体积相同的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溶质分子。
7、对于溶质是离子化合物或水中可完全电离的共价化合物(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分子,而只存在离子。
二、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1、基本计算直接运用公式计算例题:把71.5g Na 2CO 3·10H 2O 溶于水,配成250mL 溶液,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溶质是Na 2CO 3,而不是Na2CO 3·10H 2O ,但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
71.5g Na 2CO 3·10H 2O 的物质的量:溶液物质的量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解决此类问题,要紧扣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L V mol n c 液质=mol mol g g 25.0/2865.71=L mol L mol /125.025.0=两个公式。
例题1:500mL 98%,密度为1.84g/cm 3的浓硫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分析:欲求物质的量浓度,要求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500m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例题2:16mol/L 的浓氨水,密度为0.91g/mL ,求其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欲求溶质的质量分数,要知道溶质以及溶液的质量,但题目中缺少数据,我们需要溶液的体积。
一个溶液,无论从中取出多少作为研究对象,所得溶液的浓度必定与原溶液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设定一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
解:设氨水的体积为1L 。
溶质的质量:1L×16mol/L×17g/mol = 272g溶液的质量:1000mL×0.91g/mL = 910g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3:体积为V mL ,密度为d g/cm 3的溶液,含有分子量为M 的溶质m g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分析:解此类综合题,必须弄清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密度等基本概念,还应该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