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设计-天然药物提取技术教改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2.84 MB
- 文档页数:22
《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课程概述包括如下内容:《天然药物化学提取与分离》课程是应用化学专业药学基础类模块的核心课程之一,与《天然药物化学》密切相关,更侧重于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综合技能,主要培养学生运用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的现代科学技术,能从事制药企业、医药化工和科研单位各种医药化工工作。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知识水平和应具备的能力如下:1. 热爱中医药事业,愿为人民的健康事业服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和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2.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提取与分离的各种传统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 具有较强的从事天然药物生产和研究方面的综合业务技能,了解天然药物研究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熟练应用各种传统和现代的提取分离技术根据天然药物成分的特点进行科研设计、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五个学期,本课程重点是色谱技术在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各类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的原理、特点和操作要点, 培养具有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与分离的基本技能;难点是天然药物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
重点章节是第四章。
难点章节是第五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教学以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拟开展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并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丁明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参考书:1.《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卢艳花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制备色谱技术及应用》袁黎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网络资源:1. 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息门户(/)2.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3. Sci Finder Scholar(CA网络版)(七)考核与评价考核形式:闭卷考试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
天然产物提取实验教学改革分析摘要:天然产物提取实验是一门以中草药、植物、瓜果为原料,研究天然产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实验类课程。
其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其掌握天然产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的方法。
本文剖析了天然产物提取实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通过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天然产物提取实验教学方法,为天然产物提取实验的展开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天然产物;实验;教学改革;第二课堂天然产物提取实验课程任务是向学生介绍各类天然产物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学生掌握常见天然产物提取技术的工艺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水平1-2。
天然产物提取实验课程内容改革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能够根据学校所在地的社会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的特色,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对课程内容实行改革,通过改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理论知识体系,在理论学习中反哺实践操作,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完美融合;其次,在天然产物提取实验课程内容方面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教学内容,形成特色教学,使专业教学更加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我校化学专业学生的校内实践条件得到改善,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环境;最后,我省具有众多具备天然产物加工潜力的地方特色产品及企业,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和从业水平。
所以,天然产物提取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对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学生适合当地经济建设的水平,提升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天然产物提取实验课程教学中存有的共性问题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天然产物提取实验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所以其具有专业知识复杂、课程内容繁多、易混淆及产物名称及化学式难记等特点。
如:生物碱、黄酮、蒽醌、花色苷结构复杂,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烦躁和厌学情绪;再如:水体醇沉、醇提水沉、碱溶酸沉、酸溶碱沉等分离方法容易混淆,使得学生在实验中出现无法确定实验方法的现象频频发生。
药物制剂中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一、引言天然药物是一种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经过提取和加工后用于医学目的的药物。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较低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多的药物制剂开始采用天然药物作为活性成分。
本文将探讨药物制剂中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
二、提取技术1.常见提取方法天然药物的提取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浸泡提取、渗析提取、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
浸泡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天然药物与溶剂浸泡在一起,溶剂中的活性成分逐渐被提取出来。
渗析提取则是通过溶剂在天然药物基质中的渗透作用,将活性成分提取出来。
超声波提取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快速破碎细胞膜,使活性成分溶解在溶剂中。
微波提取则是利用微波辐射的热效应,使活性成分释放到溶剂中。
2.提取条件的优化为了提高提取效果,需要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
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溶剂,不同天然药物的成分溶解度不同,因此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溶剂。
其次是提取时间与温度的控制,过短的提取时间和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提取效果不佳,而过长的提取时间和过高的温度则会破坏活性成分。
此外,pH值的调节也是提取条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有些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在特定的pH范围内溶解度更高。
三、分离技术1.色谱技术色谱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天然药物分离技术之一。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
薄层色谱简便易行,适合初步分离和检验;柱层析适用于中度分离,常用于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纯化;高效液相色谱则是一种高效快捷的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提取物的分离和检测。
2.透析技术透析技术主要用于从混合物中将目标组分分离出来。
透析是一种根据溶质的分子量和相对溶液浓度的差异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的方法。
透析技术适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小的天然药物成分,如多肽类物质。
3.萃取技术萃取技术是将目标物质从溶液中通过溶剂的选择性分配来实现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萃取技术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的改进与优化1. 引言天然药物是指从动、植物或微生物等天然来源中提取的药物成分,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因其源自大自然,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提取纯化工艺面临很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2. 传统提取纯化工艺传统的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一般包括溶剂提取、萃取、蒸馏等步骤。
然而,这些传统工艺存在一些问题,如需要大量的溶剂、低提取效率、高成本、操作繁琐等。
3. 溶剂替代为了降低对溶剂的依赖性,提取纯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溶剂替代的方法。
例如,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使用CO2作为溶剂,可实现更高的提取效率和纯度。
此外,还可以探索其他环保和可再生的溶剂替代方案,如离子液体等。
4. 提取工艺优化在传统提取纯化工艺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优化各个步骤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例如,调整提取温度、时间和pH值等条件,优化提取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多级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来增加提取效率。
5. 固相提取纯化固相提取纯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提取纯化方法,通过将目标物质吸附在固定相上,再进行洗脱、干燥等步骤,可实现目标物质的高纯度提取。
常用的固相材料有活性炭、硅胶、树脂等。
固相提取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果好等优点,可以在提取纯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6.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对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的改进与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
例如,利用超声波、微波辐射等物理技术,可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率。
此外,还可以运用分子筛、膜分离等分离纯化技术,实现对复杂混合物的快速纯化。
7. 质量控制提取纯化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的质量控制、中间产物的监测和分析、最终产品的质量评估等。
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和分析方法,对提取纯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8. 药物开发改进和优化天然药物提取纯化工艺,不仅有助于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还能为药物开发提供更好的基础。
板蓝根提取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板蓝根提取工艺的基本原理,掌握提取过程中的关键科学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区分不同提取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 学生能够掌握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技能,独立完成板蓝根提取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提取实验方案,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进行提取工艺的优化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传统中医药学的尊重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和倾听,培养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化学或生物选修课程,结合实际工艺操作,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际工艺流程有较高的兴趣,希望通过动手实践来深化理解。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动手操作,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应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塑造上均有明显提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板蓝根提取原理及方法- 板蓝根中有效成分的介绍及其生物活性。
- 常见提取方法(如水提、醇提、超声波辅助提取等)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 教材关联章节:第三章“天然产物提取”。
2.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 实验室安全规范及基本操作要领。
- 板蓝根提取实验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 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 教材关联章节:第五章“实验技能训练”。
3. 提取工艺优化与讨论- 提取工艺参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分析。
- 小组合作探讨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案。
- 教学大纲进度安排:第1-2课时理论学习,第3-4课时实验操作,第5课时工艺优化讨论。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全面掌握板蓝根提取工艺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引言:一、常用的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1.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提取天然药物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待提取物与适宜的溶剂接触,使药物溶解于溶剂中,达到目标物质的分离提取。
2.蒸馏提取法:蒸馏提取法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差异进行分离提取的方法。
将待提取物先加热使之挥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收集挥发物,达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提取。
3.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使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解聚,加速物质的扩散和迁移,从而实现快速提取的方法。
4.固相萃取法:固相萃取法是利用固定相对目标物质进行选择性吸附,然后再用适宜的溶剂将目标物质溶解并提取的方法。
二、新兴的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1.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提取介质,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使目标物质溶解于超临界流体中,再通过降压或调整温度使溶液中的目标物质析出,实现目标物质的提取。
2.萃取工艺的工程技术:新兴的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不仅包括单一的提取方法,还包括提取工艺的工程技术。
如反应、脱色、净化、分离等多项技术嫁接在一起,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纯度。
3.聚合物吸附材料提取法:聚合物吸附材料提取法是利用具有吸附性能的聚合物材料对目标物质进行吸附和富集,然后再用适宜的溶剂洗脱目标物质的方法。
4.薄膜分离技术:薄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选择性通透半透膜将混合液分离的方法。
它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优势,对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天然药物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的意义1.提高药物产出率: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可以提高药物的产出率,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药物的经济效益。
2.提高药物纯度和质量: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可以去除杂质,提高药物的纯度和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3.制备新药开发:天然药物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可以为制备新药提供原料和技术支持,加快新药的开发与应用。
4.探索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天然药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成分,提取与分离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探索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深入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天然药物提取工艺流程改进优化设计分析1. 引言天然药物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要的健康保健品和医疗资源。
提取工艺流程是天然药物制备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提取工艺流程的改进优化设计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提取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因素,探讨如何对天然药物的提取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分析。
2. 现有工艺流程分析2.1 设备和原料分析现有的提取工艺流程前,需要了解目前所使用的设备和原料。
设备的类型、规格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提取工艺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原料的选取和质量也是影响提取工艺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提取剂的选取在提取工艺中,提取剂的选择十分重要。
不同的提取剂对药物的提取效果有着显著的差异。
因此,在改进优化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提取剂进行对比试验,选择适合目标药物的提取剂。
2.3 提取工艺参数提取工艺的参数设置对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有很大影响。
关键参数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系统的优化调整,可以有效提高提取工艺的效率,并最大程度地保持产品的活性成分。
3. 改进优化设计分析3.1 提取剂的选择综合考虑提取剂对药物提取效果、成本、环境友好性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提取剂。
常见的提取剂包括水、有机溶剂和超临界流体等。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工艺的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提取剂。
3.2 工艺参数的优化对提取工艺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根据药物的特性和提取剂的性质,合理调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参数。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
3.3 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结合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进行改进和升级,以提高提取工艺的效率和可控性。
比如,采用新型的提取设备,提高提取速率和提取效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等。
3.4 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的建立建立合理的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分析。
通过质量控制手段,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索
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传统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内容主要以植物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主,忽略了其他天然药物源的研究。
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对动物、微生物等天然药物的研究内容,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于天然药物的整体性认识。
教学方法也需要创新。
传统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可以尝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虚拟实验平台、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环节也需要加强。
天然药物化学的实践环节主要是通过实验来进行,但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实验设备不足、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时间有限等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实验室、引进先进设备等方式,提供更丰富的实验内容和更大的实验空间。
可以将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水平。
还可以加强与行业的联系。
天然药物化学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与行业的联系非常密切。
可以通过邀请行业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实际应用情况,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可以与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毕业设计等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改革路径探索包括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加强与行业的联系等方面。
通过这些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天然药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天然药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药物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功效;3. 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天然药物的定义和特点;2. 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功效;3. 天然药物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天然药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这些药物的来源和功效。
2. 讲解天然药物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天然药物的定义,即指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药物。
然后讲解天然药物的特点,如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副作用小等。
3. 学习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功效(3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常见的天然药物,如中草药、蜂蜜、蜂胶等,并介绍它们的功效和适用范围。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了解更多的天然药物及其功效。
4. 天然药物的应用和注意事项(30分钟)教师讲解天然药物的应用,如中草药的煎煮方法、蜂蜜的食用方法等。
同时,教师还要提醒学生在使用天然药物时要注意的事项,如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等。
5. 拓展活动(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到校园内采集一些常见的植物,然后学生可以自行研究这些植物是否具有药用价值,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6. 总结与评价(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2. 学生的表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能够了解学生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3.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天然药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常见的天然药物及其功效,培养学生对天然药物的认识和兴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天然药物的相关知识。
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改进简介:天然药物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等原材料为基础制备的药物。
其中包含许多具有疗效的活性成分,但由于复杂的化学组成和低含量等特点,提取与分离这些活性成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并讨论其改进的方法和途径。
1. 提取技术改进提取是将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第一步。
传统的提取方法包括浸泡法、冷浸法、温浸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提取效率低、提取时间长,并且对活性成分易产生破坏等。
为了提高提取效率,降低成本并保护活性成分的完整性,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技术。
例如,超临界流体提取是一种新的提取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物理特性实现对活性成分的高效提取。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液体和气体之间的一种状态,在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实现选择性提取活性成分并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
此外,微波辅助提取也是一种改进的技术,它利用微波辐射能提高提取速度,并减少活性成分的破坏和损失。
2. 分离技术改进分离是将提取获得的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的关键步骤。
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色谱技术、薄层层析技术和电泳技术等。
然而,由于天然药物中的活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如何高效、准确地分离这些成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克服传统分离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新的分离技术和改进的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技术之一,它通过溶剂梯度和固定相的选择实现对活性成分的高效分离。
然而,传统的HPLC技术存在分离效率低、分离时间长的问题。
为了改进HPLC技术,一些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固定相材料、优化流动相配比和引入新型色谱柱等方法来提高分离效率和速度。
此外,亲和层析技术是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法。
它利用亲和剂与目标化合物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实现对活性成分的选择性分离。
例如,亲和层析樹酯树脂通过静电、疏水、金属配位等方式实现对活性成分的选择性吸附和解吸,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天然药化实验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 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 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分析技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 熟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准确称量、测量和配制实验试剂。
(3) 严格遵循实验安全规程,预防实验事故。
二、实验原理1.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原理(1) 溶剂萃取法(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3) 微波辅助提取法2.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离原理(1) 薄层色谱法(TLC)(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 气相色谱法(GC)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 天然药物原料(2) 标准品(3) 实验试剂(有机溶剂、酸碱指示剂等)2. 实验仪器(1) 提取设备(如萃取罐、超声波清洗器等)(2) 分离设备(如薄层板、高效液相色谱仪等)(3) 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 称取一定量的天然药物原料。
(2) 加入适宜的溶剂,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有效成分。
(3) 收集提取液,浓缩得到提取物。
2. 实验二:薄层色谱法(TLC)分离提取物(1) 制备薄层板,点样。
(2) 发展薄层色谱,观察并记录色谱行为。
(3) 采用Rf值法初步鉴定目标成分。
3. 实验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提取物中目标成分含量(1) 制备HPLC分析样品。
(2) 设定HPLC参数,进行色谱分析。
(3) 计算目标成分的含量。
4. 实验四:气相色谱法(GC)分析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1) 制备GC分析样品。
(2) 设定GC参数,进行色谱分析。
(3) 计算挥发性成分的含量。
5. 实验五: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鉴定(1) 采用光谱仪、质谱仪等分析仪器对提取物进行分析。
(2) 比对标准品,鉴定目标成分。
(3) 综合实验结果,确认天然药物中的有效成分。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1. 实验报告(2) 实验数据应真实可靠,图表清晰。
天然药化实验教学教案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实验目的(1)了解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
(2)掌握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基本分析技术。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2. 实验要求(1)学生应提前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过程中,学生应严格遵循实验规程,注意安全。
二、实验原理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利用溶剂法、超声波法、微波法等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采用色谱法、沉淀法、萃取法等方法对提取的有效成分进行分离。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利用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对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1)天然药物:黄连、金银花、丹参等。
(2)试剂:甲醇、乙醇、氯仿、乙酸乙酯等。
(3)对照品:生物碱、黄酮、酚酸等。
2. 实验仪器(1)提取设备:超声波提取器、微波提取器等。
(2)分离设备:薄层色谱板、柱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鉴定设备:光谱仪、质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等。
四、实验步骤1.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天然药物,加入适宜的溶剂。
(2)采用超声波法或微波法提取一定时间。
(3)滤过,收集滤液。
2.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1)将提取得到的滤液进行薄层色谱分离。
(2)收集目标成分的色谱条带。
3. 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鉴定(1)将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进行光谱法、色谱法或质谱法分析。
(2)记录分析数据,确定有效成分的结构。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提取率:计算各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
(2)分离效果:观察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评价分离效果。
(3)鉴定结果:记录光谱、色谱、质谱等分析数据。
2. 实验分析(1)分析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
(2)探讨分离方法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分离中的应用价值。
(3)根据鉴定结果,分析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结构特征。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实验指导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性质:必修课,面向专业:生物制药,课程总学时:16学时二、实验的地位、促进作用和目的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实验教学是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养成严密科学态度和良好工作作风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天然药物抽取拆分技术实验中挑选天然药物中几个具备代表性的成分类型做为研究对象,实验内容包含单体成分的抽取、拆分、鉴别等过程。
通过这些实验并使学生稳步稳固基本操作技能,有效率应用于其他天然药物成分的拆分。
学生自己查询有关文献,对具体内容的实验内容、条件明确提出合理建议,培育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单一制工作的能力。
四、实验方式及基本建议带习老师讲述实验原理、流程和注意事项等,由学生每人单独操作完成实验,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作风进行实验,掌握天然药物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能力,学习衍生物制备的手段及应用。
五、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建议学生以原始记录为基础,书面形式可循描述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过程、现象和结果等,并以探讨的形式如实描述实验过程中辨认出的问题、个人的体会、以及实验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等。
每次实验报告应当涵盖以下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以及探讨。
六、考核及考试本实验以学生的预习报告、原始记录、实验操作、科学作风及实验报告做为考核标准。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布局烘箱,磁力搅拌,电热套,电炉,紫外分析仪,旋转蒸发仪,真空泵,红外干燥箱,电子秤,冰柜八、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1.槐花米中芦丁的抽取拆分与鉴别a.预试;b.苷的碱提取、酸沉淀;c.产品的精制;d苷的水解;e.苷、苷元的定性鉴定;f.糖的纸层析鉴定准备;g.苷的乙酰化物的制备及熔点测定;h.苷、苷元的tlc鉴定;i.糖的纸层析鉴定2.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a.预试;b.乙醚金属粉末;c.产品的精制;d蒽醌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e.蒽醌化合物的tlc鉴别;h.蒽醌纸层析鉴别3.汉防己生物碱的抽取拆分与鉴别a.预试;b.酸提取、碱沉淀;c.洗、烘砂80克;d.抽滤提取物,拌砂后烘干;e.铺板;f.萃取亲酯性叔胺总碱,重结晶;g.生物碱的tlc鉴定实验一槐米中芦丁的抽取及鉴别一、概述芦丁(rutin)广为存有于植物界中,现已辨认出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例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所含。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改革研究①———以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为例刘婷(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①本文系校级课题“《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婷(1982—),女,汉族,江西萍乡人,本科,副教授,就职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药学教育与教学。
如大家所知,教育信息化目前是国内外教育行业被关注的热点内容,也是教育界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同时也是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显著趋势。
目前很多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一改往常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考评体系,加入信息技术的运用,从而实现更加高效、优质、科学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促进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是我校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属于理论加实验的类型,对学生未来的职业技能和专业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在制药领域最为基础以及应用范围非常广的基本技术,因此,利用现有的条件以及教学手段,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让高职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更加适应于未来职业岗位的真实需求,这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职院校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首先,通过了解发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天然药物提取分离技术课程时由于教学方式过于传统,主要采用老师面授的方式,利用板书、PPT 等辅助教学工具进行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的讲解[1],让学生觉得非常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所以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排斥的心理,觉得无聊、难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其次,针对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来讲为了扩大生源会采取多途径的招生方式,学生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有些通过自主招生报考,有些通过成人自考[2]。
而且学生的类型也不尽相同,有些是高中毕业的学生,有些是应届或者历届的中职毕业生,还有一些是社会人士,如退役的士兵、在职的员工、失业的工人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