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92.47 KB
- 文档页数:2
中兽医临床应用研究中兽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体系。
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人们对动物健康的重视,中兽医的临床应用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中兽医的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它认为动物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同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气血失调等原因所致。
通过对动物的外在症状、体征进行观察和分析,判断其内在的病理变化,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诊断方面,中兽医有着丰富的方法。
望诊是通过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毛色、形态等外在表现来初步判断病情。
闻诊包括听动物的呼吸、叫声等声音,以及嗅其排泄物的气味。
问诊则是向饲养者了解动物的饮食、饮水、行为等情况。
切诊主要是触摸动物的脉象和体表,以获取更多的诊断信息。
这些诊断方法综合运用,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和部位。
中兽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按摩等。
中药治疗是中兽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中药的种类繁多,根据其性味、归经和功效的不同,进行合理的配伍和组方。
例如,清热解毒类中药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补虚类中药则用于调理机体的虚弱状态。
中药的剂型也有多种,如汤剂、散剂、丸剂等,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
针灸是中兽医的另一项独特治疗技术。
通过在动物体表特定的穴位上针刺或艾灸,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对于一些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运动障碍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推拿按摩则可以促进动物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中兽医在宠物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对于犬猫的慢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皮肤病等,中兽医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症状,提高宠物的生活质量。
而且,中兽医治疗相对温和,副作用较小,更符合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的期望。
在畜禽养殖方面,中兽医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522023.11大型家畜急腹症的中兽医治疗原则及方法和云涛(丽江市古城区七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畜牧兽医办,云南 丽江 674102)1 大型家畜急腹症概述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
在大型家畜急腹症中,大型家畜的具体表现常常为患病家畜难以正常站立,只能进行起卧动作,因此,大型家畜急腹症也叫做“起卧症”。
大型家畜急腹症是指很多以家畜腹部为主要发病部位的疾病,实际包括家畜的胃病、热射病、肠炎、痉挛、胃中毒、器官破裂等很多种疾病。
在大型家畜中主要发病部位包括胃部、肠器官、膀胱等。
2 中兽医治疗大型家畜急腹症的原则根据我国传统中兽医的形容,所有家畜疾病都具有初期、中期和末期三个不同阶段,而在不同阶段下,家畜的病情和具体病症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三个不同阶段也正是病毒对家畜造成损害的三个不同时期,通过对三个不同阶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家畜在患有大型家畜急腹症的三个不同阶段下,体内的病毒和各个器官之间的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针对不同阶段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利用中兽医理念,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大型家畜急腹症加以把控。
大型家畜急腹症虽然病发的部位不同,但都属于家畜的六腑,因此,针对六腑的病变需要针对性治疗。
在家畜患有大型家畜急腹症后的普遍表现为“六腑不通”,即家畜的各个内脏器官之间由于病变而产生堵塞现象,导致各个器官无法正常进行活动运行。
而针对“六腑不通”的问题,需要治疗人员通过药物加以改善,使家畜的各个器官重新恢复正常活动。
3 中兽医治疗大型家畜急腹症的方法3.1 通里攻下法通里攻下法是中兽医解决大型家畜内热、腹痛、腹胀等病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通里攻下法来源于我国传统医学药典《素问.至真要大论》,通过通里攻下法能够缓解家畜的疼痛,对肠道和胃部起到疏导效果,使家畜的排便通畅,湿热现象缓解,体内各处器官恢复正常运转状态。
Summarize and reviews | 综述与专论116 ·2022.060 引言当下在诊疗动物疾病的过程中,畜禽的临床症状越来越复杂,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传染病也越来越多,相较于西医治疗的各种副作用和耐药性提高的不良现象,中医临床治疗动物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了解中兽医诊疗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以及诊断方法,探索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中兽医诊疗技术的概念和特点1.1 中兽医诊疗技术的概念中兽医发源于我国的古代,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独立医学理论的兽医学,是治疗动物疾病的宝藏。
中兽医诊疗技术内容主要为基础理论、诊法、中药、方剂、针灸以及病证的防治。
同时中兽医是一种将中医与兽医治疗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技术,其将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功能看作治疗的研究对象,中兽医认为动物的五脏六腑与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属性是一致的,以辩证理论为依据的理论体系,以望、闻、问、切、辩证、方药和针灸等为主要的诊疗方法[2]。
1.2 中兽医诊疗技术的特点中兽医在形成初期是以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为原则,在千百年的演变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主要特点的中兽医诊疗体系。
中兽医认为,动物机体在各个身体器官组成部分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连接的,不仅体现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变化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应该将动物整个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与此同时,在中兽医诊疗上不仅将动物内在机体看成一个整体,同时也将动物与自然环境看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2 中兽医诊疗技术的诊断方法2.1 望诊医生采用视觉观察患病动物的全身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的的情况。
望诊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动物的肥瘦情况来判断动物的正气盛衰情况,观察毛发和皮肤来判断动物的气血的情况,以及观察精神状态、站立行走情况、动物的眼耳口鼻以及排泄物情况等[3]。
作者简介:梅玉国(1974-),男,汉族,山东沂源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疾病净化及防控。
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兽医针灸技术在动物疾病诊疗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我参加了为期一周的中兽医针灸技术实训。
通过实训,我对中兽医针灸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
二、实训内容1. 中兽医针灸概述实训首先介绍了中兽医针灸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机理。
中兽医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针刺、灸法等方法,调整动物体内气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穴位定位与针灸操作实训重点讲解了穴位定位方法和针灸操作技巧。
包括:(1)穴位定位:实训老师详细介绍了头面部、躯干部、四肢部的穴位定位方法,并通过人体模型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2)针刺手法:实训老师讲解了针刺的持针、进针、行针、出针等基本手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
(3)灸法:实训老师介绍了艾灸、电灸、温针灸等灸法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临床应用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常见动物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案,包括:(1)头面部疾病:如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失聪等。
(2)脊椎疾病:如脊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3)胸腹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等。
(4)四肢疾病:如关节炎、肌肉拉伤等。
4. 案例分析实训老师通过实际案例,讲解了中兽医针灸在临床中的应用。
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灸方法,以及如何调整治疗方案。
1. 提高了对中兽医针灸技术的认识通过实训,我对中兽医针灸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其在动物疾病诊疗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了针灸的基本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穴位定位、针刺手法、灸法等基本操作方法,并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灸方法。
3.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训期间,我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中兽医针灸工作打下了基础。
4. 拓宽了视野实训让我了解到中兽医针灸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拓宽了我的视野。
四、总结本次中兽医针灸技术实训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我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X u m u s h o u y i中兽医学是我国畜牧业发展形成的一种以中医疗法为核心的综合性学科,又被称为“中国传统兽医学”,主要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的理、法、方、药及针灸等技术,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现代畜牧业养殖中依然适用。
如常见的牛瘤胃积食及马痉挛疝气等疾病,中医治疗方法比西医更加方便、有效,而且我国农村地区的中药资源丰富,能够就地取材,非常便利,养殖者的成本可以控制。
本文从中兽医与西兽医的发展融合进行研究,分析了针灸技术及中兽医在防治牲畜疫情方面的应用。
1、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的融合及发展历程近代西方兽医学进入我国之后,对我国传统的中兽医学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但中兽医学中表现出的优势也始终存在。
在基层的畜牧兽医工作中,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同样重要,掌握两者的技术理论对于兽医工作人员非常重要,为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基层兽医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的理论知识,更要在实践中学会应用两个不同类别的兽医知识,适宜中医医治时要应用中兽医学,适宜西医医治时要采用西兽医学,在特殊情况还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总之,基层兽医工作人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最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法。
在漫长的实践路程中发现,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中西兼容往往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兽医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探索物质的客观规律,利用自然界的植物药材等进行诊治,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中兽医学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并在西医学中也得到了相应的解释。
如中兽医学中动物表现有阴虚状况时,西兽医学则检测出环磷酸腺苷9MIP 升高的情况;中兽医学中动物表现有阳虚状况时,西兽医学检测出环磷酸鸟苷9MIP 有升高的情况,所以在某些方面,中兽医学与西兽医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中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也可用机体的内分泌所表示。
在西兽医学中,9MIP 可以降低血小板的凝固作用,而中兽医学中活血化瘀的药物则能够提升9MIP 的功能,如丹参、红花等。
中兽医治疗动物螨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动物螨病是由螨虫寄生在宠物和家禽身上造成的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会导致宠物和家禽的瘙痒和不适感,甚至直接威胁到它们的生命安全。
如今,中兽医学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治疗动物螨病的方法和药物,本文将对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一、传统治疗方法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螨虫病防治药物和植物抗菌素等。
其中,氯腙酸钠是常用的药物,其能抑制螨虫生长繁殖,达到杀灭螨虫的目的。
植物抗菌素如芸香碱也被用于治疗动物螨病,其有效成分能够杀死螨虫。
但是,这些治疗方法存在缺点,例如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等。
1.药物疗法当前,一些新型的药物也被开发用于治疗动物螨病。
例如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必备药物清单》中列出了伊维菌素等药物,可有效治疗动物螨病。
伊维菌素是一种合成抗菌素,能够杀死皮肤和毛发上的螨虫,而且其治疗时间相对较短。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治疗动物螨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例如超声波和激光疗法,在杀菌的同时消除红肿和疼痛,对于高危动物更为合适。
3.采用环境控制方法动物螨虫的污染主要来源于环境,因此采用环境控制方法也是治疗动物螨病的重要手段。
比如增强环境卫生,定期用药清洁等,都能在治疗动物螨病的同时杜绝二次感染。
三、治疗前注意事项在治疗动物螨病之前,需要了解动物的类型、病情等。
如果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需要评估手术风险和动物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在治疗动物螨病的过程中,还需注意药物副作用、用药时间和用药量等方面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和治疗失败。
总之,中兽医学在治疗动物螨病的过程中有了较大的进展,无论是传统治疗方法还是新型治疗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动物的生命质量。
但是,治疗动物螨病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工作,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案,为人类和动物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曇/滋%念2019年第5期(总第210期)中兽医药在兽医临床应用案例高述文(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畜牧工作站、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33300)中图分类号:S85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5-0073-01中兽医是通过辨证施治治疗畜禽疾病的方法,根据患病畜不同的病症表现用药,中兽医使用的药材都是天然种植,毒副作小的中草药。
其次,中兽医治疗病畜疾病的机理是使患畜体内阴阳达到平衡,增加身体自然抵抗外邪的能力,从而战胜疾病。
中兽医是采用中草药植物进行配合,按照君、臣、佐、使,使动物身体重建阴阳平衡,甚至有某些作用机理至今也无法解释。
本文作者就结合临床经验对中兽医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与同行交流。
1补虚方面的应用有一头半岁幼牛,雄性,采食基本正常,经常拉稀,每天拉5~6次,曾用过先锋霉素、磺胺、庆大霉素、氟哌酸等药,也用过液体疗法,虽有好转,但时好时坏,十分顽固,始终未能根治。
畜主要求中医治疗,经查该牛体温38.5七,呼吸28次/min,脉搏75次/min,心跳无力,倦怠,精神不振,粪便稀软不恶臭,诊断为脾虚不运、湿邪内蕴,施以四君子汤+平胃散加减化,即党参60g、白术50g、茯苓50g、苍术36g、厚朴30g、木香20g、砂仁25g、陈皮30g、柴胡36g、炮姜30g、金樱子40g、灶心土100g(布包先煎)、甘草20g o党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苍术入中焦能燥湿健脾,厚朴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诸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更好。
炮姜与灶心土温中驱寒,柴胡升阳举陷,治疗久泻不止。
木香、砂仁行气止痛,金樱子涩肠止泻。
以上药物三剂水煎加食盐趁热拌少量碎草料饲喂,用后症状有明显改善,再用3剂而达到痊愈。
2止血方面的应用2017年夏秋季,一头45kg左右的猪下午鼻子突然出血,其他兽医曾用过肾上腺素纱布条塞鼻,肌注止血敏注射液,直到晚上还是无效。
中兽医在临床有应用及前景中兽医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动物的需求和关注度也日益增加。
伴随着养动物数量的增多,兽医行业逐渐兴起。
中兽医作为一门具有广泛应用领域和广阔前景的学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兽医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前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中兽医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
动物疾病是养殖业中的一大问题,一旦发生疫情往往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中兽医通过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防疫措施,有效预防动物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兽医通过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患病动物进行及早诊断,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害的传播。
其次,中兽医在临床中的应用还包括对动物的手术和康复治疗。
动物手术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例如犬猫的绝育手术、骨折的矫正手术等。
中兽医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动物的康复。
同时,中兽医还关注动物术后的康复治疗,通过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手段帮助动物恢复健康。
再次,中兽医在临床中的应用还涉及到动物的生殖和繁殖问题。
近年来,动物的繁育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对于优质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技术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中兽医在这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生殖科学的应用,帮助动物从配种到妊娠到分娩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并且提供科学合理的繁殖管理策略,保证动物种群的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中兽医在临床中的应用还涉及到动物的营养和饲料管理。
动物的营养和饲料是保障动物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兽医通过合理的饲养方法和饲料营养监测,确保动物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病害发生。
综上所述,中兽医在临床上的应用广泛且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动物健康和养殖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兽医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兽医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手段也将不断扩展和更新,为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临床金鉴母猪产后疾病中兽医治疗的临床分析杜华军(秭归县畜牧发展中心,湖北秭归 443600)摘要: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养猪业得到较好发展,给养殖人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然而,在实际的养殖工作中,母猪产后高发疾病对仔猪的生长的母猪的繁殖能力带来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母猪的死亡。
西医常用于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临床治疗显示,长期使用西药易产生药物残留和耐药性,对母猪的健康生长和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疾病不仅有效,而且无药物残留,具有成本优势,有助于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的发。
基于此,分析对母猪产后疾病中兽医治疗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母猪产后疾病;中兽医;治疗;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8655(2023)02-0016-03在养猪场饲养母猪时,必须注意母猪的健康,合理喂养母猪,科学控制母猪的生长,以保持母猪处于健康水平。
目前,在一些养殖场的母猪饲养者缺乏科学喂养母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母猪产后出现各种疾病。
母猪感染某些疾病时,免疫力下降,若没有接受标准化的治疗,细菌会在体内生长并感染养猪场的其他个体。
母猪生产后,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中兽医可有效促进母猪产后恢复,并尽可能减少母猪产后疾病的发生。
1 产后母猪相关疾病1.1 胎衣不下1.1.1 原因胎衣不下是指分娩后体内还残留着胎衣,造成产后身体不舒服。
通常情况下,分娩后1 h 左右会排出胎儿,超过这个时间就会被判定为产后疾病。
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一旦发病,对母猪的生殖能力损害很大,容易诱发子宫内膜炎,诱发不孕症。
此外,如果母猪孕期营养不良,会导致母猪体弱血亏,产后无法脱衣,给养猪场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1.1.2 治疗诊断本病相对简单。
这主要是由于阴门上挂有胎衣,若体内残留部分胎衣,即可确诊为不能脱衣。
同时,我国兽医可根据病因,本着理气化淤、活血止血的原则,制订出治疗计划。
中兽医治疗动物螨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螨病是一种由寄生在动物体表的螨类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常见于家畜和宠物动物中。
螨病不仅会给动物带来严重的身体不适,还可能引起皮肤炎症、瘙痒、掉毛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动物的生命。
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螨病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治疗螨病主要依赖于药物外用,如螨虫清洁剂、喷雾剂等。
这些治疗方法往往起效慢,需要长期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并且容易出现螨虫对药物的耐受性。
近年来,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是使用纳米技术。
研究人员发现,将药物纳米化可以提高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率,从而增强药效。
目前,已经有研究报道使用纳米药物治疗动物螨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项研究使用纳米药物对犬螨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纳米药物具有更好的杀螨效果,并且减少了药物对动物皮肤的刺激。
另一种治疗方法是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指利用生物学技术生产的药物,如抗体、免疫球蛋白等。
研究发现,将生物制剂应用于动物螨病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减少对动物的不良反应。
一项研究使用抗体制剂对家兔螨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抗体制剂可以有效杀灭寄生虫,并且减轻了动物的症状。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治疗动物螨病的可能性。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通过改变动物的基因组,使其产生特定的蛋白质或分子,从而抵御螨虫的侵袭。
虽然目前在动物螨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已经有一些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治疗动物螨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有望为动物螨病的防治提供新的选择。
纳米技术、生物制剂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新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并且减少了对动物的不良反应。
这些研究为未来动物螨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希望。
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6T10:09:16.1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刘志红张韶林
[导读] 摘要:中兽医学是我们祖先长期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结晶,也是兽医工作者学习的宝库。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常德 415700
摘要:中兽医学是我们祖先长期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结晶,也是兽医工作者学习的宝库。
应用中兽医学理论和诊疗技术治疗牲畜疾病不仅效果好而且花费少。
本文重点讨论中兽医诊疗技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关键词:牲畜疾病;疾病诊治;中兽医诊疗
近几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动物疾病出现多发和流行等趋势,个别老疫病呈现非典型化。
在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渐复杂,不断出现新的病毒细菌等感染动物而突发传染病,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动物疾病防治成为社会发展和养殖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
然而,中兽医的“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1中兽医“治未病”的基本宗旨和现代动物疾病防治理念
中兽医“治未病”的理论是未病先防,即增加动物肌体的抵抗能力,即为“扶正”思想。
依据二十四节气、调节阴阳,按照中医药传统的“疫病”理论,根据季节不同,存在不同的易患疫病和易感之邪。
现代动物疾病防治基本思想是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等。
动物疾病流行时,动物自身的免疫力低下,导致“疫气”入侵,而成为易感传染源。
春季出现流感、伤风、风疹、麻疹等传染病;夏季出现霍乱、乙脑及痢疾等传染疾病;秋季和冬季出现流感疾病。
针对动物传染疾病的治疗手段基本都是依靠疫苗。
对于病原体为病毒性传染病者,没有疫苗可以防疫,此时,中兽医的“治未病”学说和理论发挥重大作用。
通过调动动物体内的最大能量,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从而实现“治未病”的目的,确保动物不易患各类疾病。
2牲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
2.1中兽医检查的基本方法
2.1.1询问。
向牲畜养殖人员或饲养员询问牲畜发病相关情况,了解发病时间及经过,对饲养管理及用药等情况进行初步调查。
2.1.2查看。
离牲畜1~3m远进行查看,观察牲畜的全貌、呼吸、姿势以及精神和营养状况;之后在近处进行观察,检查牲畜体表是否存在部位异常,检查尿液、排粪及鼻液等是否存在异常或变化。
2.1.3抚摸。
通过抚摸牲畜的体表来感觉内部组织器官的温
度及硬度,判断是否牲畜组织器官具有粗糙度、弹性及敏感
性等内容物的性质是否存在异常。
2.1.4(叩打通过叩打牲畜体表部分部位,通过发出的声音,来推断被叩打部位的器官和组织是否存在病理性改变。
例如:牲畜如果器官内含气较多时,叩打可听见鼓音,而器官内不含气时,叩打可听见浊音。
2.1.5听声音。
根据牲畜内脏活动的声音来推断内部发病器官的病理变化。
可以检查呼吸音、咳嗽声、胃肠蠕动音及心音等是否存在异常。
2.1.6嗅。
通过嗅闻牲畜所呼出的气和排除的尿及粪的气味来推断疾病的类型。
例如,牲畜发生胃肠炎时,其排出的粪便会有恶臭气味。
中兽医诊断过程中,要将唯物论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并且要全面调查第一手资料,从而能够得出科学的诊断。
除此之外兽医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正确的诊断方法。
第一,推论诊断法。
推论诊断法主要是指从一个假定的可能性疾病出发,并且比较、审查、分析以及研究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再分析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如果能够明确病因,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
第二,鉴别诊断法。
如果在病症资料提出了好几种相似的可能性疾病的时候,这就要比较以及推理这几种可能性疾病的病因、症状以及发病过程,这样才可以作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2.2中兽医的治疗方法
2.2.1治疗牲畜疾病,大多数的兽医经常用到的方法有两种:中草药药物治疗和针灸手术治疗。
有些疾病兽医可以适当地通过内服外敷中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中西结合辅以输液治疗。
但是,有些疾病兽医则需要通过针灸手术的方法来治愈患病牲畜。
吴鞠通在《解儿难》中指出:“其用药也,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稍不对证,则莫知其乡,捉风捕影,转救转剧,转去愈远”。
所以,无论是用药还是手术,都需谨慎,开错的一味药方可能就是一副毒药,手术的一个小错误可能就会直接导致牲畜的死亡。
2.2.2用药如同孩童和大人一样,幼畜和成年家畜之间同样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幼畜由于抵抗能力很弱,对药物的敏感性也很强。
正是因为如此,兽医们在对患病幼畜用药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
第一,对幼畜的用药量一定要少,以适应它们的生理机制;第二,用的药不能对其身体产生任何副作用,以防引起另一种疾病的发生。
2.3中兽医诊疗注意事项
2.3.1正确诊断,合理用药在兽医诊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诊断,只有诊断正确,才能确保后续治疗中的用药合理,这是确定治疗方案的前提和基础。
盲目的诊断或者误诊,往往会导致牲畜的死亡,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同时浪费了人力物力,甚至会导致疾病的蔓延,最终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些兽医人员对牲畜的病症轻易就下定结论,没有对病情进行详细的询问。
不管是细菌引起的疾病还是病毒引起的疾病,都用大量的抗生素,导致病情更加复杂,耽误了疾病的治疗。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应该在诊断时花一些功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2做好药品管理,保证药效。
诊疗的正确性固然是确保疗效的首要前提,同时,药品的质量也是影响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兽药制药的不断发展,市场上时有出现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这给兽医治疗带来了诸多问题,也是导致我国兽药治疗效果欠佳的重要原因,养殖户对于兽药越来越不信任。
所以,各级的药监部门应该要从源头抓起,结合基层兽医站,加强多余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的打击力度,对于药品质量严格把关,这样才能保证兽药的治疗效果,促进我国兽医兽药行业的良好健康发展,保证牲畜的健康以及养殖户的利益。
2.4提高诊疗效果的方法
2.4.1彻底抛弃传统狭隘的保守思想在诊疗活动中,兽医人员要树立健康的职业道德观,并且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医疗活动,从而能
够使得诊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2.4.2大胆进行实践,在归纳、整理以及推断感性材料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并且科学的理论是指总结事物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的一般性。
因此在诊疗活动中要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并且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最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至于能够将理论丰富以及完善起来。
与此同时,兽医人员要充分结合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水平。
2.4.3不断增强兽医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我国基层的很多兽医从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动物诊疗培训,所以很多诊疗机构都需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工作中,要定期组织从业兽医学习新的诊疗专业知识,完善自身诊疗体系,从而提高动物诊疗过程中的准确性,及时治疗动物各种病症。
此外,各地诊疗机构也要推动基层人员与专家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诊疗知识和诊疗技能,不断提高诊疗过程中的准确性。
3结束语
牲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是有效治疗牲畜疾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利用中医及中兽医治疗思想,采取中医治疗方法,科学确定牲畜疾病类别,结合实际情况,对牲畜疾病及时进行治疗,促使牲畜疾病及早治愈,从而避免牲畜伤亡,避免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忠江.浅谈牲畜疾病中兽医诊疗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191-191,207.
[2]王忠海.牲畜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兽医病因病机与辨治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2008,35(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