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共30页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30
一、英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其主要特点是“议会至上”、以内阁为权力核心、君主虚位、政党组织严密。
首先,英国实行议会民主制,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
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和司法机关都是立法机关的一个部分,行政权和司法权实际是立法权的派生,三者互有重叠。
其次,实行内阁制,作为“议会至上”原则在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上的制度体现。
即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
再次,英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
最后,英国政党的组织体系相对比较严密。
可见,英国政治制度最大的特点是“议会至上”,司法权和立法权都出于立法权,民主政治的实质部分居于虚位君主之下。
这种政治制度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
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二、美国政治体制的模式及特点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在其早期的权力构架中,并没有政党的因素,只是在后来政治角逐中,政党不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特点是: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推荐产生,总统在全国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间接选举产生,当选总统并不一定是得到绝对选票多者,而是为获得选举人票更多者。
总统还是行政首脑,直接控制着行政机构,并且还是三军总司令。
2、美国的政党体制相当松散,政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各类选举的工具,选举之后,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作用相当微弱,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选举党”。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它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两党制,它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而是按照区域和利益集团来划分,两党从本质上讲都是代表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3、美国的国会即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一般由政党推荐参选,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
4、美国的总统尽管名义上是所在党的领袖,但当选后更多的是以“全民总统”的面目出现。
中外行政体制比较(5篇)第一篇:中外行政体制比较摘要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一向最重要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我过现行选举制度所贯彻的基本原则是:选举权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无记名投票,以及代表想选民负责并受选民监督,选举的物质保障等。
选举制度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公民基本政治权利的行使以及整个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因而,选举制度中的问题和不足就极大的选民积极性。
所以,发现我国选举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并且找到改革方向是我们现在希望的。
关键字:选举制度问题改革方向一、选举制度的必要性选举制度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还很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这些客观条件决定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也处在初级阶段,是一个不成熟、不完全的社会主义选举制度。
落后的经济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限制。
一次相对公正的选举要经过几道程序,以村委会选举为例,至少要召开四次以上的村民代表大会,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的投入。
全国直选的花费就更大,以每个选民每次选举的成本十元计算,我国的选举费用就达上百亿。
人口文化素质的限制也是非常明显的。
解放之初,由于很多老百姓不识字,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采取举手、站立、鼓掌的情况,无法实行秘密投票。
当前,我国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还不发达,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人才匮乏更是我们选举碰到的巨大障碍。
当前社会中狐疑建设的任务依旧极其繁重,形式非常复杂,非常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作为领导人,她们的一举一动个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领导人不仅要会选举更要会治国。
在各级选举中,我们都会遇到人才匮乏的问题。
这并不是我们的要求过高或者其他的外部原因,是因为我们会比较,懂得在矮子里找高个的。
二、我国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选举的平等性无法完全实现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一人一票制,每一票有相同的权利,但在不同的群体之间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数量不同,特别是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之间,这就导致了我国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选举权实质上的不平等。
中外行政监督体制比较【摘要】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行政监督机制,许多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的行政监督体制看起来比西方国家的行政监督体制更复杂、更完整。
但现实中,由于整个监督体系庞大而杂乱,以及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行政监督体制还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缺陷,漏监、虚监、难监现象比比皆是。
以下是我对中外行政体制比较。
【关键字】监督机构、缺陷、改革措施一、中外监督体制的比较1、人大监督与议会监督的比较。
按照“议行合一”的原则,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行政的监督权。
因此,权力机关对行政的监督在所有的监督形式中,最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具有法律强制约束力。
但是这一监督机构实际运用很不够的。
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在许多方面难以深入。
原因是由于在对政府的监督中可能会直接监督到同级党委的头上去。
比如现在许多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民政、教育等重大事项,通常是由同级党委提出意见,再由同级政府起草方案,然后交由同级党委讨论,再又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审批。
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人大的监督权利就会缩减,监管不到位。
西方国家议会的权力虽然并不高于行政机关的权力,但它能真正起到对行政机关权力的牵制和平衡。
由于有详细明确的法律规定,议会能采取实在的措施行使监督职权,采取建议、质询、调查、不信任表决、倒阁、弹劫、审查法案等方法对政府的人事、重大决策、预算决算进行监督。
政府职能日益扩大,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政府监督的有效性,防止和补救公民权益被不合理的行政行为所侵害,在议会中还专门设立了行政监察专员。
2、行政监察部门监督的比较。
我国的监察部门,大多设置在政府机关内部,在领导体制上,这些部门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
在双重领导体制下,专职监督机构受到的限制比较多,尤其是受制于执行权。
在组织上,监督机构的负责人,不是由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成员兼任,就是由行政机关任命。
浅谈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基本内涵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依法定期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有效管理的一种制度。
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实现“主权在民”的目的而创立的一种政治制度。
同为代议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在扮演的角色和功能上具有相同之处,都是民意机关和立法机关。
但与此同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也具有很多本质上的差异。
首先是两种制度的性质不同。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的。
这一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
而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则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声称是“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家,不论采取民主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实质都是资产阶级掌权,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它与西方国家的阶级关系、政党制度、私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实质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
其次代议制机关组成人员的阶级基础不同。
西方国家的议员通常来源于三种途径---选举,任命和特殊身份者可获得议员资格。
虽然包含有民主,平等的选举理念,其实选出的议员多数是有产者,或者是有产阶级的代理人和辩护士。
从表面上看,议员都是由选民选举的,似乎是民主的,但实际上是有钱人的民主,是一种金钱和权力的交易。
选举中,受到资产阶级政党的控制和操作,受到资产、教育和文化的限制,受到民族歧视的影响,哗众取宠,贿选横行,特别是高额的竞选费用,一般选民很难当选,是少数人的民主和天堂,劳动人民是被排斥在外的。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人民代表机关的组成人员则都是根据人民意志选举出来的各方面的代表人物,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来行使国家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