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
- 格式:doc
- 大小:5.46 MB
- 文档页数:26
EAN·UCC系统在牛肉制品跟踪与追溯上的应用(上下)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自从英国出现首例疯牛病例以后,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与关注食品的安全与卫生。
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食品卫生与安全问题的出现。
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推出的EAN·UCC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采用EAN·UCC系统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通过条码和人工可识读方式使其相互连接。
一旦食品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看看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一直追溯到食品的源头。
例如,如果牛肉制品出现了问题,可以追溯到这头牛的出生地和饲养地;如果蔬菜出现了问题,可以追溯到它生长的田地。
这样就可以阻断这些地方的货源流入市场,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理。
目前EAN已经开发了将EAN·UCC系统用于跟踪与追溯食品与饮料、肉制品、鱼制品、水果和蔬菜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将EAN·UCC系统用于牛肉制品的跟踪与追溯。
一、采用EAN·UCC系统对牛肉制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牛肉制品追溯指南》(Traceability of Beef)(EC)1760/2000是一个具有法规效力的指导性文件,它提供了一个国际通用的编码及符号表示系统,即EAN·UCC系统牛肉标签解决方案。
采用通用的标识与通讯标准,极大地提高了牛肉加工的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传输速度,提高了牛肉供应链效率,降低了供应链运行成本。
牛肉制品标签保证了牛胴体、四分之一牛体、牛肉块的标识与一头牛或一群牛标识之间的连接。
牛肉制品标签必须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人工可识读信息:● 确保牛肉与牛连接的一个参考代码;● 牛的出生国(地区);● 牛的饲养国(地区);● 牛的屠宰国(地区);● 牛的分割国(地区);● 屠宰场和分割厂的批准号码。
TRACEAblITy AND INFORmATIzATION追溯与信息化【商品条码与食品追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护航□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供稿世界食品安全溯源工作起源于欧盟,早在上个世纪,欧盟就开始了对食品安全的追溯工作。
到了现在,许多欧盟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使追溯工作成为构建食品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0年,欧盟出台了新牛肉标签法规,要求自2002年起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必须具备可追溯性。
而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2002年,欧盟又出台食品安全法规,要求从2005年起,禁止不具备可追溯性的食品在欧盟销售。
此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相继对食品的可追溯性做出法律规定。
为了应对食品安全溯源的需求,许多相应的追溯系统逐渐建立起来。
其中,以商品条码为技术核心的追溯体系应用最为广泛,得到了全球范围内食品行业企业的普遍认可。
商品条码为核心的追溯技术体系1977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成立。
这个非营利性质的国际组织始终致力于建立一套国际通行的全球跨行业的产品、运输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的标识标准体系和通信标准体系,以提升供应链运作效率、实现产品追溯。
近年来,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发的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GS1系统)已在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等多个食品领域的跟踪与追溯中广泛应用。
目前全世界已有遍及欧洲、亚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采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正式推荐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并将其称之为UN/ECE追溯标准。
鉴于各国法律法规的要求,目前全球开展产品追溯的国家众多,采用的追溯码各异,即使同样采用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实施产品追溯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追溯系统),其追溯码数据结构和数据项等方面也不一致。
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1.2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前言本指南是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现更名为GS1)2001年出版的《牛肉产品追溯指南》(TRACEABILITY OF BEEF)第3修订版编写的。
牛肉产品安全已成为牛肉供应链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EAN已经开发了采用EAN·UCC系统(在我国统称为ANCC系统)跟踪与追溯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的应用。
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EAN·UCC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EAN·UCC系统用于牛肉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近年欧盟相继出台了(EC)No 1760/2000,(EC)No 11825/2000和(EC)No 178/2002等多项法规,对建立牛的识别与登记制度做出了相应规定,并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凡是进入欧盟国家的食品都要具备可追溯的功能,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
采用EAN·UCC系统对牛的生长,牛肉的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相互连接,然后将这些标识用条码与人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
一旦牛肉产品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准确地缩小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可追溯相关产地的地理位置、屠宰或加工机构,甚至单个牛。
这样就可以阻断这些地方的货源流入市场,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理。
本指南提供了一个采用国际统一和通用的编码与条码系统,即EAN·UCC系统对牛肉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方法;确定了执行牛肉标签进行跟踪与追溯的必要条件;提供了有效执行牛肉标签的最佳实施模型;为牛肉供应链中的贸易单元(包装项目)采用EAN·UCC 系统提供信息、建议和帮助;介绍了用于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的标识、编码和条码的EAN·UCC系统。
有关物流单元(托盘,纸板箱等)相关的标准,请参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出版的《EAN·UCC通用规范》。
《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实用方案》研究项目通过国家验收佚名
【期刊名称】《肉品卫生》
【年(卷),期】2005(023)001
【摘要】由中国特品编码中心陕西分中心承担的《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实用方案》研究项目,2004年11月26日在西安通过国家验收,从2005年起,将在陕西秦川肉牛良种繁育中心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即在全国推广,至此,牛肉制品也将有了“身份证”。
届时,消费者可通过所购买的牛肉包装上条码标签,方便地查询到一块牛肉所属牛的整个饲养和加工过程。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1.1
【相关文献】
1.食品科学技术——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研发 [J], 咎林森;郑同超;申光磊;王立国;曾祥虎
2.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方案的市场应用过程详解 [J], 刘自刚
3.EAN·UCC系统在牦牛肉产品质量跟踪中的应用──牦牛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初探 [J], 吕海荣
4.牛肉安全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跟踪与追溯信息管理系统研发 [J], 李猛
5.《牛肉质量跟踪与追溯系统实用方案》通过项目验收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牛/猪肉产品追溯解决方案1背景介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消费者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对肉蛋奶消费比重大大增加,而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质量和安全的关注程度也空前提高。
牛/猪肉作为一种高档的肉食品,在我国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做好牛/猪肉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在保持社会稳定与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欧盟各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出台了法律法规,对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性提出了强制性要求。
面向食品安全与追溯的系统也陆续出现,比如在国际上使用颇为广泛的EAN-UCC系统,该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International 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 Association,EAN)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UCC)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和通用商业语言,为贸易项目、物流单位、资产、位置及服务等提供唯一标识,以及澳大利亚政府制定的“国家牲畜认证系统”(National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Scheme,NLIS)等。
近年以来曝光的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带来的牛肉产品出口机会,为保证我国牛/猪肉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增加消费者对牛/猪肉消费的信心,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建立和实施牛/猪肉的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牛/猪肉安全与质量贯穿于养殖、屠宰、物流配送、销售等各环节之中。
养殖过程中的牲畜的基本信息、饲养记录、免疫情况、出栏时间、健康状况,屠宰过程中对活体的体检记录、屠宰方式、静养状况,牛/猪肉运送过程中环境温度、卫生检查等都是牛/猪肉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关注点。
如何实现这些信息的追溯是做好牛/猪肉安全与质量管理的关键。
2主要流程2.1养殖管理基于RFID技术的牛/猪肉质量与安全养殖管理方案利用RFID唯一标识目标对象以及其在数据采集上的便捷性,通过将特制的RFID标签植入幼牛/猪体内,对幼牛/猪养殖过程进行跟踪,通过RFID数据读写技术,记录养殖过程中使用的饲料、卫生清洁、防疫免疫、养殖环境、检验检疫以及兽药的使用情况,全面真实地记录牛/猪养殖的全过程,并为将来的质量与安全追溯提供充分的养殖信息。
《商品条码畜肉追溯编码与条码表示》编制说明标准的提出食品的卫生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近年来,全球性的食品安全危机频繁发生,牲畜作为加工食品的主要原料,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自从英国出现首例疯牛病例以后,全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与关注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各个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防止畜肉卫生与安全问题的出现。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
采用EAN·UCC系统对畜肉原料的生长、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各个环节上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通过射频技术、条码技术和人工可识读方式使其相互连接,建立畜肉安全追溯,一旦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看看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可一直追溯到畜肉的源头,可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安全过程管理。
例如,如果牛肉制品出现了问题,可以追溯到这头牛以及它的出生地和饲养地。
这样就可以阻断这些地方的货源流入市场,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理。
同时畜肉生产链中养殖户、企业及相关的责任得到了强化,畜肉的来源地以及加工过程可以从电脑中调出,使消费者了解供方信息、掌握实情并决定是否购买。
目前,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将EAN·UCC系统用于肉制品的跟踪与追溯。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边疆,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和众多肉牛饲养及肉牛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但由于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之间信息不畅,监管方式落后,无法实现对肉牛产品的可追溯性,缺少精品品牌。
为保证内蒙古畜肉销售的畅通,除坚持在特色优质上下工夫,还需积极开展畜肉追溯工作,使我区畜肉取得国际通行证,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但在畜肉追溯编码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追溯难于保证质量。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
研究和制定的指导思想畜肉追溯是一个涉及面广且复杂的问题,虽然在部分省区开展并应用了此项工作,但在畜肉追溯编码及标识要求方面的技术标准基本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尚无国家或行业标准。
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2019-10-03[摘要]本⽂通过分析我国实施⾷品可追溯的现状,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个⾓度分析国内⾷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遇到的难点。
针对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现状和难点问题,提出了利⽤市场调节机制来推动实施⾷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建议,即严格区分可追溯和不可追溯⾷品,提升可追溯⾷品的品质价值;加强消费者对安全⾷品的认知,提⾼对安全可追溯⾷品的需求强度和⽀付意愿;建⽴良好的信誉机制,促进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完善;加强政策⽀持,健全⾷品企业惩罚性赔偿机制等。
[关键词]⾷品;可追溯体系;市场调节机制[中图分类号]252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6432(2013)38-0044-031引⾔近年来,频频发⽣的恶性事件严重威胁⼈类健康,疯⽜病、⼝蹄疫、禽流感、瘦⾁精等⼀系列事件给社会造成巨⼤损失,并引发了消费者信任危机,⾷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动物源性⾷品安全问题成了全球关注的重⼤课题。
实⾏⾷品溯源制度,建⽴可追溯系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
我国⾷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落后于西⽅发达国家,在推进实施⾷品可追溯的过程中遇到来⾃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的困难。
本⽂从经济学的⾓度出发,⽤市场调节机制探讨推动我国⾷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的⽅法。
2⾷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与分类2.1⾷品可追溯系统的含义“可追溯性”的定义是引⾃于质量保证的ISO 804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基础和术语》:“Traceability is the ability to trace the history,application or location of an entity by means of recorded information”,即“通过记载的识别,追踪实体的历史、应⽤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
[1]可追溯性是在以欧洲疯⽜病危机为代表的⾷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的情况下,在CAC⽣物技术⾷品政府间特别⼯作组会议上,由法国等部分欧盟国家提出的⼀种旨在作为危险管理的措施。
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农产品追溯编码设计研究背景建立农产品追溯系统,促进中国农产品安全体系搭建是保障消费者食用农产品安全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而统一编码是实现农产品追溯系统的基础。
关于追溯码编码的研究,国外多采用EAN.UCC系统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溯源,EAN.UCC系统(全球统一标识系统)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共同开发、管理和维护的全球统一标志系统和通用商业语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运输业、物流等领域,其编码由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属性代码(如批次、有效期、保质期等)、全球位置码(GLN)、物流单元标识代码(SSCC-18)、储运单元标识代码(ITF -14)等构成;欧盟等国已采用EAN.UCC系统成功对牛肉、蔬菜等开展了食品跟踪研究。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进展。
如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参考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出版了《牛肉产品追溯指南》、《生级、县级、基地代码相结合;邓勋飞等对种植区域进行产地划分,采用以行政区划码和地块编号为主体的方式进行统一编码。
综合分析目前已有的农产品追溯码编码方式,存在着长度较长、加密较弱、所有追溯信息的获取必须依赖数据库、遇到质量安全问题不能迅速定位到产品来源地等问题。
本文正是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位置码、产品码、生产日期码、认证类型码、多重校验码相结合的编码方式设计农产品追溯码,其中位置码以精确到秒的经纬度表示;考虑到加密性和编码长度,在满足追溯要求和可扩展性的前提下,采用编码算法将26位编码压缩为20位编码。
同时可在脱离数据库情况下快速定位到企业。
编码构成追溯码编码除遵循商品条目编码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考虑追溯信息的全面性,也要尽量缩短追溯码的长度,这样既是为了条码打印的方便,也是为了在使用短信方式追溯查询时尽量占用较少的字符空间,方便用户输入;同时为了防止追溯码被私自修改,在设计追溯码时要采取一定的防伪和加密技术。
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的现状、问题及对策(1)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农产品质量追溯是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内容。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的分析,指出我国现有农产品溯源系统因开发目标和原则不同,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流程不一致、系统软件不兼容,造成了溯源信息不能资源共享和交换的问题,并认为标准化已成为快速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和基础,亟需开展标准化的多网络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研究。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质量溯源信息我国农产品质量快速溯源系统的现状随着食品安全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2004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
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
9月,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指出“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显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食品安全,避免通过食品传染疾病,控制人们摄取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跟踪体制和“快速预警系统”。
为此,农业部、质检总局等部委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济南等城市中开展了40多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试点工作,重点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试点示范项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初步制定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
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溯源制度,加强水产品溯源制度的推广力度,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
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求出口水产品及其原料需按照《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的规定标识。
我国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成本归宿浅析内容摘要: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出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体系越来越受政府、企业、消费者的重视。
与此同时,高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构建成本由谁来负担问题也亟待解决。
本文就可追溯体系的构建成本归宿进行初步的探寻。
关键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成本归宿受益原则成本摊派成本内化食品可追溯体系概述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已经从原来的对产品的质量、外观、价格的重视逐步向产品质量安全倾斜,更多关注的是产品本身是否对人类健康有害。
这就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带来新的考验。
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成为政府、食品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所以,建立一种全面可靠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关系到社会是否和谐、企业能否发展、消费者能否健康地使用产品的重要内容。
就全世界范围来看,通用的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实施的方法是HACCP、GMP、ISO9000。
但是三者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都只是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而在流通领域是无能为力的。
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克服了这三者的这一缺陷,增加了食品供应、生产、流通的透明度,提高了消费者的放心程度,真正做到了“从农场到餐桌的风险管理”。
根据国际标准组织ISO(8042:1994)和欧共体管理法规将食品可追溯体系定义为“在生产、加工及销售各个环节中对食品、饲料、食用动物及有可能成为食品或饲料组成成分的所有物质追溯或追踪能力”。
它是一种连接生产、流通、消费,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放心使用产品的信息管理系统。
国内的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状况我国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起步相对于国外来说是较晚的,也可以说是被动实行的。
从国际形势看,欧盟、美国早已率先提出并实施了食品可追溯体系,这实际上是对食品制造业、流通企业形成的新的技术壁垒。
而欧盟、美国是我国大的贸易伙伴,如果要使农产品行业稳步健康地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大趋势。
从2002年开始,我国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标准。
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指南1.2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前言本指南是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现更名为GS1)2001年出版的《牛肉产品追溯指南》(TRACEABILITY OF BEEF)第3修订版编写的。
牛肉产品安全已成为牛肉供应链中的关键因素。
目前,EAN已经开发了采用EAN·UCC系统(在我国统称为ANCC系统)跟踪与追溯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水果和蔬菜的应用。
全世界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EAN·UCC系统,对食品的生产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EAN·UCC系统用于牛肉产品的跟踪与追溯。
近年欧盟相继出台了(EC)No 1760/2000,(EC)No 11825/2000和(EC)No 178/2002等多项法规,对建立牛的识别与登记制度做出了相应规定,并要求从2005年1月1日起,凡是进入欧盟国家的食品都要具备可追溯的功能,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
采用EAN·UCC系统对牛的生长,牛肉的加工、储藏及零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管理对象进行标识,并相互连接,然后将这些标识用条码与人工可识读方式表示出来。
一旦牛肉产品出现卫生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标识进行追溯,准确地缩小安全问题的范围,查出问题出现的环节,可追溯相关产地的地理位置、屠宰或加工机构,甚至单个牛。
这样就可以阻断这些地方的货源流入市场,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理。
本指南提供了一个采用国际统一和通用的编码与条码系统,即EAN·UCC系统对牛肉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的方法;确定了执行牛肉标签进行跟踪与追溯的必要条件;提供了有效执行牛肉标签的最佳实施模型;为牛肉供应链中的贸易单元(包装项目)采用EAN·UCC 系统提供信息、建议和帮助;介绍了用于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的标识、编码和条码的EAN·UCC系统。
有关物流单元(托盘,纸板箱等)相关的标准,请参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出版的《EAN·UCC通用规范》。
依据来自屠宰场有关牛的连续准确的信息,对从屠宰场到个体牛,或一批牛进行有效地跟踪与追溯。
采用全球统一和通用的标识与通讯标准将极大提高牛肉加工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信息传输速度,提高牛肉供应链效率,降低牛肉供应链运营成本。
对于猪和羊,其出生、饲养、屠宰和加工的过程与牛大致相同,鸡、鸭等禽类从饲养到加工的过程与牛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本指南中介绍的跟踪与追溯原理和方法也同样可以用于羊、猪、鸡、鸭等动物的肉类制品的跟踪与追溯。
本指南只提供一个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的基本方法和应用模型,具体到某类动物的具体应用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应用解决方案。
本指南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ANCC)制定并负责解释。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指南与EAN版本的“指南”相比在技术上增加了全球位置码(AI 412)的应用。
由于本指南是参照EAN版本的“指南”制定的,有些内容可能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如牛的身份证),但并不影响它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EAN·UCC系统用于全球诸多行业,随着技术的进步,EAN·UCC系统也在不断发展。
本指南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贸易的发展适时推出新的版本。
编者2004年6月目录前言 (2)1 跟踪与追溯 (1)2 EAN.UCC系统 (2)3 牛的标识与注册 (9)4 EAN.UCC追溯工具 (12)5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的方法与建议 (16)6企业如何引入牛肉产品跟踪与追溯系统 (26)1 跟踪与追溯跟踪(Tracking )是指从供应链的上游至下游跟随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通过供应链参与方之间运行路径的能力。
见图1。
本指南是指从屠宰场到POS 零售跟踪牛肉产品的能力。
图1追溯(Tracing )是指从供应链下游至上游识别一个特定的单元或一批产品来源的能力,即通过记录标识的方法回溯某个实体来历、用途和位置的能力。
见图2。
本指南是指从POS 零售到屠宰场追溯牛肉产品的能力。
农场/原材料 上游供应商 供应商 仓储 承运商 配销 POS 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跟踪消费者原材料农场/原材料 上游供应商 供应商 仓储 承运商 配销 POS从消费者到原材料的追溯消费者 原材料图22 EAN·UCC系统2.1 概述EAN·UCC系统是在商品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又被称为全球统一和通用的商业语言。
EAN·UCC系统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共同开发和维护,是对全球多行业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开放性国际标准。
EAN·UCC系统的基础是在任何供应链中用于标识物品或服务的一个明确的编码模式。
采用自动数据采集技术,这一编码体系成功的用于生产、运输和配销的各个阶段。
EAN·UCC系统最常见的应用是商品条码(在超市结算时扫描的EAN-13或UPC条码),而条码只是机器识读的代码。
EAN·UCC系统致力于编码的全球唯一性,并解决编码混乱、重复和错误译码的问题,因为所有EAN·UCC系统的用户均遵循相同的编码规则。
EAN成员组织和UCC通过特定的前缀协议确保代码在全世界的唯一性。
此外,EAN·UCC系统除了允许某个项目具有唯一的标识代码外,还可携带附加的属性信息。
例如一个公司或行业的参考代码、生产日期、有效期和批号等。
EAN·UCC系统通过对供应链中任意一点的贸易产品、物流单元、资产、位置与服务等提供全球唯一的标识,从而简化电子商务过程,改善供应链管理和其它商务处理,降低成本,为产品与服务增值。
EAN·UCC系统不受国家、地区、市场、行业、商品和应用系统的限制,可以提高贸易的效率,快速地反应客户的需求。
随着EAN·UCC系统在商业的成功应用,其影响日益广泛。
各行各业通过多种渠道对EAN·UCC系统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和了解,促使EAN·UCC系统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应用领域已经遍及商业、工业、医疗卫生、出版、运输、金融保险、软件、物流等诸多领域。
目前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了EAN组织并采用这一标识系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和通用的商业语言。
EAN·UCC系统还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
牛肉产品物流与信息流相结合上游供应商农场主供应商仓库承运商配销POS信息流物流2.2 EAN·UCC条码条码承载数据。
在EAN·UCC系统中条码用于为供应链中每个阶段的产品或服务的相关数据编码。
这些数据可以是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或者任何附加的属性信息,如出生地、饲养地和加工厂等。
条码识读器(扫描器)读取数据并进行解码。
扫描标签上的条码可以实时地采集数据。
2.2.1 标识代码与条码一般来说,要给每个贸易产品(例如一个包装的牛肉产品要在POS点零售)或一个贸易产品的集合体(例如一箱不同包装的牛肉产品从仓库运送到零售点)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EAN·UCC代码,这个代码就是GTIN。
GTIN不包含产品的任何含义,只是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标识号码。
GTIN可以由条码表示,经常在超市购物扫描时看到的条码是商品条码EAN-13,见图3。
商品条码的数据结构见GB 12904-2003 《商品条码》。
图3图3中6911234为厂商识别代码:EAN成员组织负责向系统成员(用户)分配厂商识别代码(在中国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分配),以确保分配的厂商识别代码在全球唯一。
56789为项目代码:由系统成员,即最终产品的所有者负责分配项目代码。
每个不同的贸易项目分配一个唯一的项目代码。
1为校验码:校验码是其前面的12位数字按照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结果,用于扫描条码时自动检查和校验其前的12位数字的排列是否有错误,确保代码正确的组合。
2.2.2 属性代码与条码上面谈到,GTIN不包含产品的任何特定信息,只是一个标识代码,是用于进入数据库获取信息的关键字。
除GTIN外,还需要产品的属性信息,例如产品的批号、重量、有效期等。
在牛肉产品供应链中,EAN / UCC -128条码符号可以用于表示产品标识(GTIN)的附加属性数据信息。
例如屠宰日期、耳标号、屠宰场批准号码等。
当采用EAN /UCC -128条码符号时必须采用EAN·UCC应用标识符(AI),EAN·UCC应用标识符决定附加信息数据编码的结构。
图4是在屠宰场采用EAN / UCC -128条码符号表示牛肉的示例:图4图4中AI(01)指示后面的数据为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
屠宰场采用具体的GTIN代码98712345670019,表示某块具体的牛肉产品,如排骨、里脊等。
第一位数据9表示产品为变量产品(这里指产品的重量是变化的);AI(3102)指示产品的净重,这里表示产品重量为37.25公斤;AI(251)指示动物来源的参考代码,这里表示牛来源的参考代码是NL21243857,即牛的耳标号码。
国家标准GB/T 16986-2003 《EAN/UCC系统应用标识符》为每个AI的含义进行了预定义,对于牛肉产品追溯引用的应用标识符也可用于其他食品的跟踪与追溯。
3 牛的标识与注册牛肉产品追溯需要在供应链过程中的任意点对牛、牛胴体和分割体进行标识,而且必须采用唯一的标识代码准确记录,并确保供应链中牛肉加工的各个环节的信息相互联接。
牛的标识与注册系统由下列元素组成:——标识个体牛的耳标(见图5)——计算机数据库——牛的身份证(见图6)——农场持有的个体牛注册信息图5牛的身份证或数据库必须包含牛的历史文件。
EAN·UCC系统满足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
牛肉供应链中的贸易参与方有责任利用EAN·UCC系统提供的手段对牛肉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已经正式建议采用EAN·UCC系统对牛肉产品实施跟踪与追溯。
图6牛肉标签一方面应确保牛胴体、二分之一牛胴体或牛肉标识之间的联接,另一方面应确保在标签上能够查询到个体牛的准确信息。
牛肉标签必须包含以下6个方面的人工可识读信息:——确保牛肉产品与个体牛关联的一个参考代码;——牛的出生国;——牛的饲养国;——牛的屠宰国;——牛的分割国;——屠宰场和分割厂的批准号码。
胴体零售分割牛肉产品跟踪信息流4 EAN·UCC追溯工具采用EAN·UCC标准能够提高供应链贸易伙伴之间信息记录和交换的效率,当采集的数据录与数据库连接时,可以了解产品的来源。
4.1 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GTIN由AI 01标识,数据格式见表1。
当N1为0至8时,GTIN 标识定量贸易项目;当N1为9时,GTIN标识变量贸易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