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腐蚀
- 格式:doc
- 大小:232.00 KB
- 文档页数:3
金属腐蚀的几种方法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材料与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如氧气、水、酸、碱等)发生作用,造成金属表面逐渐损耗和变质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几种主要方法包括:电化学腐蚀(电腐蚀):这是最常见的金属腐蚀方式,涉及到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金属在电化学腐蚀过程中分成阴极和阳极,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导致阳极溶解,从而损耗金属。
铁锈形成就是一个典型的电化学腐蚀例子。
氧化腐蚀:金属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导致金属表面逐渐氧化、褪色和损耗。
铁的氧化就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形成红色或橙色的铁锈。
化学腐蚀:金属与酸、碱等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溶解和腐蚀。
硫酸和盐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和相应的金属盐,就是化学腐蚀的例子。
应力腐蚀:金属在受到外界应力的作用下,易于发生腐蚀。
这种腐蚀可能是由于应力造成材料内部腐蚀产物的不稳定,导致材料局部腐蚀。
水腐蚀(液腐蚀):材料暴露在水中时,水中的化学物质会与金属反应,导致腐蚀。
海水腐蚀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因为海水中含有氯等腐蚀性成分。
为了减少金属腐蚀,可以采取一系列防腐措施,如涂层、电镀、合金化、阳极保护等方法。
选择合适的防腐方法取决于金属种类、应用环境和要求等因素。
金属腐蚀类型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与外界介质的作用而发生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金属腐蚀的类型多种多样,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
1. 酸性腐蚀酸性腐蚀是指金属在酸性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酸性腐蚀主要是由于酸性介质中的氢离子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酸性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快,常见的酸性腐蚀有硫酸腐蚀、盐酸腐蚀等。
2. 碱性腐蚀碱性腐蚀是指金属在碱性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碱性腐蚀主要是由于碱性介质中的氢氧根离子与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碱性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慢,常见的碱性腐蚀有氢氧化钠腐蚀、氢氧化钾腐蚀等。
3. 氧化腐蚀氧化腐蚀是指金属在氧气介质中受到侵蚀和破坏的过程。
氧化腐蚀主要是由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腐蚀。
氧化腐蚀对金属的侵蚀速度较快,常见的氧化腐蚀有铁锈的形成。
4.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受到电化学反应的影响而发生腐蚀的过程。
电化学腐蚀通常涉及两个电极,一个是阳极,受到腐蚀;另一个是阴极,不受腐蚀。
电化学腐蚀的速度与电解质中的离子浓度、温度等因素有关。
5. 浸蚀腐蚀浸蚀腐蚀是指金属在液体中长时间浸泡而导致的腐蚀。
浸蚀腐蚀通常是由于液体中的化学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而引起的,常见的浸蚀腐蚀有酸浸蚀、碱浸蚀等。
6. 废品腐蚀废品腐蚀是指金属在废弃物堆放场等环境中受到腐蚀的过程。
废品腐蚀通常是由于废弃物中的化学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而引起的,废品腐蚀的速度较快。
7. 金属间腐蚀金属间腐蚀是指不同金属在一定条件下接触而引起的腐蚀。
金属间腐蚀通常是由于不同金属之间的电位差引起的,常见的金属间腐蚀有铝与不锈钢的接触腐蚀。
8.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微生物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微生物腐蚀通常是由于微生物在金属表面形成生物膜,产生酸性物质等导致的,常见的微生物腐蚀有铁细菌腐蚀、硫酸盐还原菌腐蚀等。
金属腐蚀的种类金属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下受到化学或电化学反应的影响,导致其表面失去原有的金属性质和功能的现象。
金属腐蚀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普通腐蚀普通腐蚀是指金属在自然环境中或特定工作条件下,受到氧化、水解、酸碱等化学反应作用而导致表面失去原有金属性质和功能的过程。
这种腐蚀主要是由于环境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氧气和水分,使得金属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锈迹。
二、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在特定环境下,某些微生物通过代谢活动产生酸、碱等物质对金属表面进行侵蚀而引起的一种化学反应。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海洋、地下沉积物及某些工业设备中。
三、应力腐蚀应力腐蚀是指在外界作用力(如张力、压缩力等)下,在特定介质中,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的腐蚀现象。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高温、高压、高张力等工作环境中。
四、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在特定介质中,金属表面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导致金属的失效。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是由于电极势差引起的。
五、氢致脆性氢致脆性是指在特定条件下,金属表面吸附大量氢原子而导致其变得容易断裂的现象。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强酸、强碱等介质中,并且对于某些合金材料来说,氢致脆性也是一种常见问题。
六、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是指在重复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内部产生微小裂纹,并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材料失效的过程。
这种类型的失效通常发生在机械设备和结构件上。
七、高温氧化高温氧化是指在高温环境下,金属表面与氧气反应而导致其表面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这种类型的腐蚀主要发生在高温炉窑、热处理设备等工作环境中。
总结:金属腐蚀种类繁多,每一种类型的腐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对于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来延长其使用寿命。
金属的腐蚀原理防腐技术措施和应用场景金属的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
腐蚀会导致金属材料的损耗、性能下降甚至结构破坏,给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防腐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金属的腐蚀原理、常见的防腐技术措施以及应用场景。
一、金属的腐蚀原理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在特定环境下与周围介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造成金属表面的金属离子溶解掉或形成新的化合物。
常见的腐蚀形式有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等。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当金属表面存在不均匀的电位差时,形成电化学腐蚀电池,金属作为阳极处于电化学腐蚀的位置。
阳极反应导致金属的离子溶解,而阴极反应则是还原过程。
电化学腐蚀通常在潮湿环境中发生,如海水、土壤和大气中。
2.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非电解质介质(如酸、碱等)发生的一种腐蚀形式。
在化学腐蚀中,金属表面与介质中的活性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不同的金属对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腐蚀敏感性,一些金属可以在特定的酸或碱溶液中很容易发生化学腐蚀。
3.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由微生物所引起的金属材料腐蚀。
微生物可以通过产生酸、产生腐蚀性代谢产物、吸附在金属表面等方式导致腐蚀。
微生物腐蚀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等环境中,对金属设备和管道的腐蚀破坏较为严重。
二、防腐技术措施为了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人们开发了多种防腐技术措施,常见的包括涂层保护、金属表面处理、合金改性以及阳极保护等。
1. 涂层保护涂层保护是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金属与环境接触,减少腐蚀的发生。
常见的涂层材料包括涂漆、涂料、电镀等。
这些材料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膜,防止氧气、水分等腐蚀性物质渗入金属表面,起到防融化、隔绝和隔离的作用。
2. 金属表面处理金属表面处理是通过改变金属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质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金属腐蚀途径
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反应所产生的物质变化和金属性能下降的过程。
金属腐蚀的途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湿气腐蚀:金属常常与空气中的湿气反应,产生氧化腐蚀。
例如,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锈。
2. 氧化腐蚀:金属与氧气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的过程。
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会与氧气反应发生氧化腐蚀。
例如,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铝。
3. 电化学腐蚀: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如水中,经过电化学反应发生腐蚀。
金属表面上的阳极和阴极区域形成了一个电池,从而导致了金属的腐蚀。
4. 酸腐蚀:金属与强酸反应产生的腐蚀作用。
酸具有腐蚀金属的性质,可以溶解金属表面形成金属盐。
5. 碱腐蚀:金属与强碱反应产生的腐蚀作用。
碱也具有腐蚀金属的性质,可以溶解金属表面形成金属盐。
此外,金属腐蚀还可以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高温、湿度、盐度、腐蚀介质的浓度等。
不同的金属对不同的腐蚀介质的腐蚀性也有所不同。
金属的腐蚀名词解释《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是指当金属与其周围的环境发生化学反应时,金属表面逐渐失去其原有性质和功能的过程。
这种腐蚀现象是包括氧化、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在内的多种作用的结果。
严重的腐蚀不仅使金属的外观受损,还会导致金属强度减弱,甚至造成设备故障和事故。
1. 氧化(Oxidation):氧化是金属腐蚀过程中最常见和普遍发生的一种方式。
当金属表面与氧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这种氧化物形成的层称为“氧化膜”,主要由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组成。
氧化膜具有较好的保护性能,可抑制金属继续腐蚀,但如果氧化膜受到破坏,金属表面会重新暴露在腐蚀环境中。
2. 电化学腐蚀(Electrochemical Corrosion):电化学腐蚀是一种在电解液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腐蚀过程。
当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浸泡时,金属表面会形成阳极和阴极的区域,这些区域通过电解质中的离子传输来维持电流平衡。
在阳极处,金属离子会脱离金属表面,形成金属溶解。
而在阴极处,电子和离子再结合生成金属氢氧化物。
这种电化学反应会导致金属表面的局部腐蚀,并逐渐扩散到整个金属。
3. 化学腐蚀(Chemical Corrosion):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某些化学物质直接反应,导致金属表面被破坏的过程。
其中,酸性和碱性介质是引起化学腐蚀的常见因素。
酸性介质中的酸性物质可与金属表面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并形成盐。
碱性介质中的碱性物质可导致金属表面被腐蚀和溶解。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延缓金属腐蚀的过程,可以采取防腐措施,如涂层保护、阳极保护、合金添加和电镀处理等。
涂层保护常利用阻隔层和缓蚀剂来隔绝金属与腐蚀介质的接触;阳极保护则通过使金属成为阴极来抑制电化学腐蚀的发生;合金添加可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增强其耐蚀性;而电镀处理则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金属的保护层,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
金属腐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不仅关系到金属制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还与环境保护、工业安全等问题密切相关。
金属腐蚀类型金属腐蚀是一种常见现象,指的是金属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变化和破坏的过程。
金属腐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逐一介绍。
1. 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是指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过程。
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表面会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导致金属的溶解和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之一,常见的例子有铁锈的形成。
2. 高温氧化腐蚀高温氧化腐蚀是指金属在高温氧气环境中发生的腐蚀过程。
在高温下,金属表面与氧气反应,形成金属氧化物。
这种腐蚀常见于高温下的金属设备和材料,如锅炉、炉子等。
3. 化学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的腐蚀过程。
不同的化学物质对金属的腐蚀性不同,常见的化学腐蚀包括酸腐蚀、碱腐蚀等。
例如,硫酸可以腐蚀金属,产生氢气和硫酸盐。
4. 浸蚀腐蚀浸蚀腐蚀是指金属在液体中长时间浸泡而发生的腐蚀过程。
液体中的溶解物质会与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腐蚀和破坏。
例如,海水中的盐分会腐蚀金属,并导致腐蚀性海水的产生。
5. 气体腐蚀气体腐蚀是指金属与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腐蚀过程。
某些气体,如氧气、硫化氢等,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会导致金属表面的氧化和腐蚀。
常见的气体腐蚀包括氧化腐蚀、硫化腐蚀等。
6. 微生物腐蚀微生物腐蚀是指由微生物引起的金属腐蚀。
微生物可以生长在金属表面并分泌酸性物质,使金属发生腐蚀。
微生物腐蚀常见于水域、土壤等环境中,对金属设备和结构造成一定的腐蚀破坏。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
金属腐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会导致金属结构的损坏和设备的失效。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金属腐蚀的研究和防护,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延缓腐蚀的发生和进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金属材料的正常使用和寿命的延长。
金属的腐蚀原理及其防腐技术措施金属腐蚀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腐蚀不仅会损害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外观,还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属腐蚀的原理,以及可采取的防腐技术措施。
一、金属腐蚀原理腐蚀是金属遭受化学或电化学破坏的过程。
金属物质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与气体、液体或固体接触时,会发生不同形式的腐蚀反应。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原理:1. 干腐蚀:金属在干燥环境中接触到氧气或其他氧化剂时,会形成氧化物,从而引发干腐蚀。
例如,铁会在氧气的存在下生成铁锈。
2. 湿腐蚀:金属在潮湿或液体环境中引起的腐蚀称为湿腐蚀。
常见的湿腐蚀形式包括普通腐蚀、点蚀腐蚀和应力腐蚀等。
3. 电化学腐蚀:当金属与电解质或其他金属接触时,会引发电化学反应,形成阳极和阴极区域,从而引起电化学腐蚀。
例如,铁与水形成的电池效应引发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
二、金属腐蚀防护技术措施为了保护金属材料免受腐蚀的侵害,人们采用了各种防腐技术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金属腐蚀防护技术措施:1. 表面涂层: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隔金属与环境物质的直接接触。
常用的涂层包括油漆、涂料、热浸镀锌等。
这些涂层可以提供良好的物理隔离和化学稳定性。
2. 阳极保护:通过将一种容易腐蚀的金属(阳极)与需要保护的金属(阴极)连接起来,从而在金属之间形成一个电流环路。
阳极自身会腐蚀,从而保护阴极金属免受腐蚀。
常见的阳极保护方法有热镀锌、铝阳极氧化等。
3. 好氧环境控制:许多金属腐蚀需要氧气的存在才能发生。
通过控制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或减少其接触金属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金属腐蚀的速度。
例如,在油箱等封闭空间中加入惰性气体以替代空气中的氧气。
4. 缓蚀剂的应用:缓蚀剂是一种能够形成保护膜,从而减少金属腐蚀速度的物质。
缓蚀剂可以直接添加到金属表面,也可以通过液体介质的方式施加在金属上。
常见的缓蚀剂有磷酸盐、硝酸盐等。
5. 合金化:通过合金化的方式改善金属的抗腐蚀性能。
金属材料腐蚀的分类
金属材料的腐蚀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
1. 电化学腐蚀分类:
- 酸性腐蚀:金属在酸性环境中的腐蚀。
- 碱性腐蚀:金属在碱性环境中的腐蚀。
- 电池腐蚀:由于金属表面产生微观电池,导致腐蚀。
- 微生物腐蚀: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酸、碱或化学物质导致
的腐蚀。
2. 物理腐蚀分类:
- 氧化腐蚀:金属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腐蚀。
- 湿气腐蚀:金属与湿气中的水蒸气等产生的化学物质发生
反应导致腐蚀。
- 焊接腐蚀: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应力和化学物质导致的腐蚀。
3. 腐蚀形式分类:
- 均匀腐蚀:金属表面均匀腐蚀,使金属材料的厚度逐渐减少。
- 局部腐蚀:金属表面仅部分区域发生腐蚀,如点蚀、缝蚀、孔蚀等。
- 应力腐蚀:金属在受到应力作用的同时,发生化学物质的
腐蚀。
- 磨蚀腐蚀:金属材料在摩擦或冲刷作用下发生的腐蚀。
这些分类方式只是根据不同的角度对金属材料腐蚀进行的分类,实际上金属腐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同时存在多种腐蚀形式。
金属的腐蚀实验腐蚀是指金属物质与外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的损坏和质量损失。
为了研究金属的耐腐蚀性能,科学家们进行了各种类型的腐蚀实验。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金属腐蚀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一、暴露试验暴露试验是最常见的金属腐蚀实验方法之一。
它是将金属样品暴露在具有一定湿度和温度的介质中,以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在该实验中,金属样品的重量、外观和表面特征将被检测和观察。
暴露试验可以通过自然暴露和人工暴露两种方式进行。
自然暴露试验将金属样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下,例如大气、土壤或水体,以评估金属在真实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人工暴露试验则通过模拟特定条件,如盐雾、湿热或酸碱介质,来评估金属在不同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二、电化学腐蚀试验电化学腐蚀试验是通过浸泡金属样品于电解质溶液中,利用电流在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反应来研究腐蚀行为。
常见的电化学腐蚀试验方法有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线性极化等。
1. 极化曲线法极化曲线法是最常用的电化学腐蚀试验方法之一。
通过改变外加电势,记录电流与电势之间的关系曲线,可以得到金属在不同电势下的腐蚀行为。
从极化曲线中可以获得极化电流密度、腐蚀电位和腐蚀速率等参数,进而评估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2. 交流阻抗法交流阻抗法是通过测量电极表面的交流电势响应来研究电化学过程。
应用交流信号激励电极,测量交流电势响应,并通过频率扫描等分析方法得到电极表面的阻抗谱。
从阻抗谱中可以获得金属电化学界面的腐蚀动力学信息,如电荷转移电阻、双电层电容和腐蚀速率等。
3. 线性极化法线性极化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电化学腐蚀试验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受测试金属样品上的微小极化电流,来计算阳极和阴极的极化电阻。
线性极化法对金属样品损失较小,适用于金属表面腐蚀性能的初步评估。
三、重量损失法重量损失法是一种直接评估金属腐蚀性能的方法。
在该实验中,金属样品暴露在具有一定腐蚀能力的介质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并清洗,然后重新称重。
通过比较暴露前后金属样品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金属的腐蚀速率。
课时训练10 金属的腐蚀
1.有关金属腐蚀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腐蚀一定伴有电流产生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比在潮湿的空气中更易被腐蚀
C.发生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腐蚀时,较活泼的金属总是作正极而被腐蚀
D.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有能量的转变,且被腐蚀的金属总是失电子
解析:金属的腐蚀不一定伴随电流的产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可形成原电池,加快腐蚀;原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而被腐蚀。
答案:D
2.以下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解析:A项中形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转移到铜上,铜被保护;B项,生铁中含碳量较高,形成原电池,铁易生锈;C项,铁铜接触处形成原电池,易生锈;银质奖章放置时间久了,会与空气中的硫元素结合生成硫化物而使其表面变暗,属于化学腐蚀。
答案:D
3.埋在地下的输油铸铁管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被腐蚀的速率最慢的是()
A.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B.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C.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
D.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解析:其中B、C、D均满足金属铁被腐蚀所需的条件:氧气、水或酸性环境;而A却隔绝了铸铁管道被腐蚀所需要的氧气和水。
答案:A
4.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出现红棕色的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4Fe(OH)2+2H2O+O24Fe(OH)3
B.2Fe+2H2O+O22Fe(OH)2
C.2H2O+O2+4e-4OH-
D.Fe-3e-Fe3+
解析:洗过的铁锅在空气中放置,可发生吸氧腐蚀。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2Fe-4e-2Fe2+,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2H 2O+O2+4e-4OH-,总反应式为2Fe+2H2O+O22Fe(OH)2,而Fe(OH)2又被O2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
答案:D
5.铁是用途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
为探究铁的化学性质,某同学将盛有生铁屑的试管塞上蓬松的棉花,然后倒置在水中(如图所示)。
数天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
B.铁屑不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C.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上升
D.铁屑生锈,试管内液面高度不变
解析:装置中的生铁屑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电池反应为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4Fe(OH)3,最终Fe(OH)3失水生成铁锈,A、B错误;因反应消耗氧气,使试管内气压减小,液面上升,C正确,D错误。
答案:C
6.铁生锈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Fe+3O2+2x H2O2Fe2O3·x H2O。
右图为一放在水槽中的铁架,水位高度如图所示。
最容易生锈的铁架横杆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③处O2充足且潮湿,腐蚀最快。
答案:C
7.富有经验的木工在向木器中钉铁钉时,习惯用口水将铁钉尖部湿润,然后钉入木器,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A.防止铁钉生锈
B.起润滑作用,有利于铁钉钉入木器
C.增大钉入时的摩擦力
D.加速铁钉的生锈,使铁钉不易脱落
解析:由于铁钉中的铁、碳与水可构成原电池,易发生吸氧腐蚀而致使铁生成少量铁锈,使铁钉不易脱落,故D 正确。
答案:D
8.为了探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快慢,某课外学习小组用不同的细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纯铁钉分别固定在下图所示的三个装置内,并将这些装置在相同的环境中放置相同的一段时间。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装置甲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
B.实验结束时,装置甲一定比装置乙左侧的液面低
C.实验结束时,铁钉b腐蚀最严重
D.实验结束时,铁钉c几乎没有被腐蚀
解析:A项:由于盐酸的挥发,装置甲中铁钉与盐酸酸雾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U形管左侧液面一定会下降;B 项:铜丝与铁钉以及盐酸酸雾形成了原电池,发生析氢腐蚀,加快了逸出氢气的速率,导致装置乙比装置甲左侧的液面低;D项:装置丙中浓硫酸有吸水性,铁钉在干燥环境中不易腐蚀。
答案:B
9.铝具有密度小、导电性优良、易于成型、成本低廉等特点,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电工操作中规定,不宜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连接线路,其原因是。
(2)铝制饭盒盛放醋,一段时间后饭盒被腐蚀,该腐蚀属腐蚀,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盛放烧碱等碱性溶液被腐蚀,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
如盛放食盐(含少量CaCl2杂质),一段时间后变得潮湿,原因是,而且铝饭盒也会被腐蚀,发生腐蚀,有关电极反应式为。
解析:(1)铜、铝在电解质溶液存在时接触,易发生原电池反应,铝比铜活泼,为原电池负极,很容易被腐蚀,故接线时不能将二者拧在一起。
(2)铝与浓度较大的酸、碱溶液接触时主要发生化学腐蚀;铝制饭盒盛放食盐,因杂质CaCl2易吸水潮解,一段时间后会变潮,铝制饭盒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吸氧腐蚀,Al被氧化,空气中的O2被还原。
答案:(1)在潮湿的空气中,导线表面易形成水膜,铜线与铝线接触处形成原电池,铝比铜活泼作负极,被腐蚀而断路(2)化学2Al+6CH3COOH2(CH3COO)3Al+3H2↑2Al+2OH-+2H2O2Al+3H2↑潮解
电化学(或吸氧)负极:Al-3e-Al3+;正极:2H2O+O2+4e-4OH-
10.取6根铁钉,6支干净的试管及其他材料,准备如下图。
试管(1)中放入一根铁钉,再注入蒸馏水,使铁钉和空气及水接触。
试管(2)的底部放入硅胶(是一种干燥剂),再放入铁钉,用棉花团堵住试管口,使铁钉和干燥空气接触。
试管(3)中先放入一根铁钉,趁热倒入煮沸的蒸馏水(赶出原先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浸没铁钉,再加上一层植物油,使铁钉不能跟空气接触。
试管(4)中放入铁钉,注入食盐水,使铁钉和空气及食盐水接触。
试管(5)中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锌片,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锌片。
试管(6)中放入相连的铁钉和铜丝,注入自来水浸没铁钉和铜丝。
把6支试管放在试管架上,几天后观察铁钉被腐蚀的情况。
其中试管内的铁钉未被腐蚀。
从铁钉被腐蚀的情况可知引起和促进铁钉腐蚀的条件是。
解析:此题实际是利用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及原理解释金属腐蚀速率问题。
由于(2)(3)两个试管中不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未被腐蚀。
而试管(5)中尽管具备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但Zn比铁活泼,在原电池中Zn作负极,使铁变成铁离子的反应难以发生,所以铁也未被腐蚀。
引起和促进铁钉被腐蚀的条件:水、空气、电解质溶液和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
答案:(2)(3)(5)水、空气、电解质溶液、不活泼金属杂质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