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仪器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7
酶标仪作业指导书标题:酶标仪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测定酶活性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正确操作酶标仪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酶标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正确使用该仪器。
一、准备工作1.1 清洁工作台:使用无尘布擦拭工作台面,确保工作环境清洁。
1.2 准备试剂: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所需试剂,确保试剂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1.3 检查仪器:检查酶标仪的电源、温度控制、吸光度测量等功能是否正常。
二、操作步骤2.1 启动仪器:按照说明书操作启动酶标仪,等待仪器预热至设定温度。
2.2 设定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吸光度测量波长、温度等参数。
2.3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品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三、样品处理3.1 样品制备:按照实验方案制备样品,注意避免样品受到污染或变性。
3.2 样品加载:将样品加载到酶标板中,确保每个孔的样品量均匀。
3.3 吸光度测量: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吸光度测量,记录测量数值。
四、数据处理4.1 数据分析:使用专业软件对吸光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实验结果。
4.2 结果解读: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解读,分析样品中酶活性的变化。
4.3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清晰准确地呈现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清洁和保养5.1 关机清洁:在使用完酶标仪后及时关闭电源,清洁仪器表面和工作台。
5.2 保养维护:定期对酶标仪进行保养维护,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性能稳定。
5.3 存储注意:正确存放酶标仪,避免受潮或受到其他损坏。
结论:正确操作酶标仪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和指导,读者能够正确使用酶标仪,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部 门 品管部文件号 版 本 号 01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标 题实验室设备(低温试验箱)作业指导书页 码1/31.0目的:为了规范对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范围:适应于XXXX 有限公司品管部实验室DW-30B 低温试验箱的操作。
3.0职责3.1实验室实验员负责按照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操作; 3.2 品管部主管负责本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的监督。
4.0文件内容4.1仪器图解与说明:原件存管理部,复印件张贴在主责部门。
长期保存。
4.1.1仪器特性:本试验箱为低温试验,适用各种产品的低温速冻试验;但不适用挥发性物品测试。
4.1.2技术参数:有效容积:115L ;工作温度-5~-30℃;额定电压220V ;额定频率50Hz. 4.1.3面板介绍:图1 上翻箱盖 图5 SET 键 图2 温度上调按钮 图6 电源开关 图3 温度下调按钮 图7 工作指示灯 图4 实时温度显示表 图8 恒温指示灯 图1 图2 图3 图4图5图6 图7 图8部门品管部文件号版本号01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标题实验室设备(低温试验箱)作业指导书页码2/3 4.2操作步骤步骤图示作业手法注意事项4.2.1 温度设置a打开电源开关。
b连续三次按下“Set”键,显示温度设定值(倒F),按温度上下调节按钮选定设定值,再按“Set”键锁定;c显示上限值(正F),按温度上调节按钮选定上限值,再按“Set”键锁定;d显示Y03延时状态,再按“Set”键锁定;显示JCC制冷模式,再按“Set”键锁定;e显示C00校正温度范围,再按“Set”键锁定,等待十六秒后关机,保存设定值。
箱内温度范围-5~-30℃;储存箱出厂时已将储藏温度设定为-30℃。
4.2.2 测试运行a开机运行,打开箱门;b将做好标示(类别、日期、时间)的样品放入箱内;c关上箱门。
开机前,先检查低温箱的电器性能,并注意是否有短路或漏电现象;刚接通电源,不要立即放入物品,运行一段时间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始测试;确认箱门是否完全关闭。
气相色谱仪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气相色谱仪(Gas Chromatography, G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仪器,其原理基于对物质在气相中的分离和测量。
气相色谱仪可用于各种化学样品的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本指导书将介绍气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操作人员正确高效地使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实验。
二、仪器和仪器备件1. 气相色谱仪主机:包括色谱柱、进样口、检测器等组成部分。
2. 色谱柱: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柱型、长度和内径。
3. 进样口:用于注入样品进入色谱柱,常用的有手动进样口和自动进样口。
4. 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热导检测器(TCD)和质谱检测器等。
三、实验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1.1 检查仪器和备件,确保一切正常运作。
1.2 根据样品性质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1.3 准备样品溶液,保证其浓度适当。
2. 仪器开机和预热2.1 打开气源,确保气源正常供应。
2.2 打开气相色谱仪主机电源,开启仪器电源。
2.3 打开色谱柱炉电源,将色谱柱炉温度设定为预定温度,预热至稳定。
3. 样品进样3.1 准备进样针,涂抹样品溶液,并将进样针插入进样口。
3.2 将进样针插入进样口后迅速注射样品,并保持一定时间,使样品蒸发均匀。
4. 开始分析4.1 打开色谱软件,设置合适的进样体积、分析时间等参数。
4.2 启动进样,开始分析。
4.3 监控色谱仪运行状态和数据输出。
5. 数据处理和分析5.1 根据色谱仪输出的柱图进行峰面积计算或定性分析。
5.2 利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样品中分析物的含量。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气相色谱仪时应戴上适当的防护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腐蚀性样品。
2.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维持实验室的通风良好,以防止样品挥发物对操作人员的危害。
3.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杜绝随意浪费试剂和设备。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作者:来源:时间:2018-10-26 浏览:244人次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
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
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
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
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
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5.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5.9对于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可以编制期间核查实施细则。
天平作业指导书标题:天平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天平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在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天平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天平作业指导书,匡助大家正确操作天平,提高实验效率。
一、天平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1 天平的工作原理:天平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与支撑物体的弹簧力相平衡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1.2 天平的结构组成:天平主要由称量盘、支撑架、弹簧、示数盘等部份组成。
1.3 天平的精度和灵敏度:天平的精度通常由示数盘的最小刻度值来表示,灵敏度则取决于弹簧的刚度和称量盘的设计。
二、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2.1 放置天平:天平应该放置在水平平稳的台面上,避免受到外界震动和干扰。
2.2 校准天平:在称量前应该先校准天平,确保示数盘指针在零刻度位置。
2.3 放置样品:将待称量的样品放置在称量盘中心,避免偏离中心位置。
三、天平的维护和保养3.1 定期清洁:天平应该定期清洁称量盘和示数盘,避免灰尘和杂物影响称量准确性。
3.2 避免超载:在使用天平时要注意不要超过其最大称量范围,避免损坏弹簧和支撑结构。
3.3 防止震动:在称量过程中要避免外界震动干扰,保持实验环境肃静。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天平示数不稳定:可能是称量盘未放置平稳或者弹簧松动,应重新放置样品并检查弹簧状态。
4.2 天平示数偏差较大:可能是天平需要校准或者样品放置位置不正确,应重新校准天平并确保样品放置正确。
4.3 天平不工作:可能是电源故障或者机械部件损坏,应检查电源连接和机械部件是否正常。
五、天平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5.1 应用范围:天平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制药生产等领域,是重要的称量工具。
5.2 注意事项:在使用天平时应注意避免超载、防止震动、定期维护保养,确保天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3 天平的存放:天平在存放时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避免受潮和损坏。
结语:通过本文的天平作业指导书,相信大家对于正确操作天平和提高实验效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是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和实验数据准确性的重要保障。
在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基本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之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按照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者调整仪器设备的参数。
- 仪器设备的正确维护: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在进行清洁和维护工作时,需要按照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者调整仪器设备的部件。
- 仪器设备的正确存放:在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之后,需要将仪器设备正确存放在指定的位置,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和完好。
在存放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仪器设备受到损坏或者污染,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规范还包括以下内容:- 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在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仪器设备的损坏或者损伤操作人员,保证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
- 仪器设备的准确操作:在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过程的准确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操作失误或者误操作,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 仪器设备的有效操作:在进行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或者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操作过程的有效性。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操作无效或者浪费,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高效进行。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1.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是在基本操作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仪器设备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操作。
在进行具体操作规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仪器设备的启动和关闭:在启动实验室仪器设备之前,需要仔细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1. 引言实验室仪器设备是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操作规范的指导。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实验室仪器设备作业的详细指导,并介绍使用常见的仪器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室仪器设备操作流程2.1. 开启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已经连接电源,并检查电源是否正常。
•打开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设备启动。
•检查仪器设备的显示屏,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2. 设置仪器设备参数•根据实验的需求,设置仪器设备的参数。
•仔细阅读仪器设备使用手册,了解设备参数设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注意对于长时间未使用的设备,需要进行预热操作。
2.3. 校准仪器设备•定期校准仪器设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手册,进行校准操作。
•注意校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避免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2.4. 进行样品处理•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
•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放入仪器设备中进行测量。
•确保样品处理操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5. 记录实验数据•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注意实验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外泄。
2.6. 关闭仪器设备•在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仪器设备。
•关闭仪器设备的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插头。
•清理仪器设备,确保设备的整洁和安全。
3. 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指导3.1. 分光光度计3.1.1. 操作步骤1.打开分光光度计电源开关,等待仪器启动。
2.调整光程为适当的数值,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源。
3.将标准溶液注入比色池中,将比色池放入分光光度计。
4.设置波长为实验所需的数值,并调整样品宽度。
5.点击测量按钮,开始测量。
6.等待仪器完成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3.1.2. 注意事项•在操作分光光度计时,避免直接观察光源以免对眼睛造成伤害。
规范Telaire 7001新风量二氧化碳分析仪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2范围适用于PTelaire 7001新风量二氧化碳分析仪的使用操作。
3 职责3.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使用登记。
3.2 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操作程序4.1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和特别提示4.1.1 该仪器必须专人保管,使用前需先通读仪器说明书。
4.1.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如仪器出现故障,应马上停止,立即向保管人或科室负责人报告,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不得擅自“修理”并做好使用和故障情况登记及实验记录。
4.1.3 当电池电压还能工作30分钟时,屏幕上将出现LOWBATTERY闪烁,请更换电池或用6V AC/DC转换器供电。
4.2操作规程4.2.1仪器在清新的空气中标定,为400ppm。
(若室外CO2值在360~440之间,无须调整外界CO2浓度)4.2.1.1 把仪器拿到室外。
打开电源等到CO2浓度达到稳定。
(大概需要5分钟的时间)测量到室外CO2浓度值。
4.2.1.2 手持仪器到户外按enter键直至“CO2PPM”闪烁。
4.2.1.3 按▲或▼键将“CO2PPM”之间的值调整到室外测定的CO2浓度,然后按enter键确定。
此值将被保存到仪器中。
4.2.2 按POWER键开机,仪器上显示WARM-UP和CO2 ppm。
4.2.3 在显示前等待10秒钟。
4.2.4 WARM-UP自开机后显示1分钟,1分钟后自动消失。
4.2.5 WARM-UP消失后,仪器显示CO2和温度测量值。
4.2.6使用完后关机,并做好使用记录。
5 支持性文件5.1 Telaire 7001新风量二氧化碳分析仪使用说明书6 记录格式6.1 AABB/JL0-108 文化娱乐场所现场卫生监测报告(或)AABB /JL3-002 文化娱乐场所现场监测报告6.2 AABB /JL0-109 旅店业客房现场卫生监测报告(或)AABB C/JL3-003 旅店业客房现场监测报告6.3 AABB /JL3-001 仪器设备使用(运程)记录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日期:2011年月日日期:2011年月日日期:2011年月日本方法规定了Telaire 7001新风量二氧化碳分析仪的校准方法,使仪器校准能按规范的方法正确进行。
实验室电导率仪作业指导书1 目的建立DDS-307A电导率仪操作规程、日常维护保养实施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核能工业和电厂纯水或超纯水等电导率的检测和仪器维护保养。
3 操作步骤3.1 电极常数和常熟数值的设置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电极常数的设置。
目前电导电极的电极常数为0.01、0.1、1.0、10四种类型,每种类电极具体的电极常数值均粘贴在每支电导电极上,根据电极上所标的电极常数值进行设置。
3.2 电导率的测量测量被测溶液,按“电导率/TDS”键,选“电导率”,进入电导率测量模式,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用被测溶液清洗一遍,将温度电极、电导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数值稳定后,记录电导率值。
3.3 TDS的测量按“电导率/TDS”键,选“TDS”,进入TDS测量模式,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用被测溶液清洗一遍,将温度电极、电导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搅拌均匀,待数值稳定后,记录TDS值。
4 维护保养4.1电极长期不使用应贮存在干燥的地方。
电极使用前必须放入在蒸馏水中浸泡24h。
4.2 电导电极可用含有洗涤剂的温水清洗电极上有机成分沾污,也可用酒精清洗。
4.3 镀铂黑电极,只能用化学方法清洗,如果用软毛刷机械清洗会破坏镀在电极表面的镀层(铂黑)。
4.4 电导电极第一次使用或长时间储存后使用,需将电极在无水乙醇浸泡1分钟,再用去离子水充分清洗电极。
5 注意事项5.1 经常使用的电极,要浸泡在蒸馏水中。
5.2 为保证仪器的测量的精密度,必要时在仪器的使用前,用该仪器对电极常数进行重新标定。
同时应定期进行电导电极常数标定。
5.3 在测量高纯水时应避免污染,正确选择电导电极常数并最好采用密封、流动的测量方式。
5.4 本仪器的TDS按电导率1:2比例显示测量结果。
5.5 为确保测量精密,电极使用前应用<0.50us/cm的蒸馏水冲洗两次,然后用被测溶液冲洗方可测量。
5.6 电极插头座防止受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测量误差。
规格型号:FA2004出厂编号:SHP020******* 仪器编号:YQ-01SHP020******* YQ-02 使用要领:1、开机将电源适配器与天平连接好,选择符合电源电压,插上电源,按下“开机/关机”键就可以打开天平。
2、根本称重(1)按一下“去皮/置零”键,将天平清零,等候天平显示0.0000g,在秤盘上安排被测物。
待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读数。
(2)如用容器进行称重时,应先将空容器放在秤盘上,将天平清零,将被测物放进容器,待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读数。
3、计件称重、百分比称重按“模式”键天平可以在根本称重(g)、计件称重(pcs)、百分比称重(%)之间切换。
.(1)计件称重:将天平清零,按“模式”键进入计件模式,按“单元”键选择计件系数,待稳定后即可读数。
(2)百分比称重:将天平清零,放上尺度样,待称重稳定后,按“模式”键(按两次)进入百分比称重模式。
4、校准天平使用要求一般时,天平应预热30分钟以上;精确称重时,天平应预热180分钟以上。
注意事项:(1)天平必须小心使用,秤盘与外壳需经常用软布和牙膏轻轻擦洗,切不可用强溶解剂擦洗。
拔去电源(恒久不消指5天以上)。
(3)天平的事情情况温度应为20℃±2.5℃,其温度颠簸不大于1℃/h,相对湿度为50%~75%。
规格型号:JA3003 出厂编号:SHP0700449896 仪器编号:YQ-03 使用要领:1、开机将电源适配器与天平连接好,选择符合电源电压,插上电源,按下“开机/关机”键就可以打开天平。
2、根本称重(1)按一下“去皮/置零”键,将天平清零,等候天平显示0.000g,在秤盘上安排被测物。
待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读数。
(2)如用容器进行称重时,应先将空容器放在秤盘上,将天平清零,将被测物放进容器,待称重稳定后,即可读取读数。
3、计件称重、百分比称重按“模式”键天平可以在根本称重(g)、计件称重(pcs)、百分比称重(%)之间切换。
机械实验室光谱仪作业指导书
1目的
确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保障设备、人员的安全。
2范围
凡本公司用光谱分析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 检验频次:炉内试样的采取次数以调整到炉内化学成份达到规定出炉的成份为止(非固定取样),第一包铁水抽取的试样个数以符合浇注控制标准为止,量产时的取频次参见生技下达到作业标准。
3.2 取样规则:
3.2.1取制过程应简便而快速进行,样品要有代表性,要获得一个激冷表面,使其作为分析面。
具体制取方法为:在样品冷却一段时间后,水淬急冷分析表面,使其迅速凝固导致晶粒细化(白口化过程)且要求样品表面均匀。
3.3制样规则:。
玻璃仪器检定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玻璃仪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在科研、化学分析、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为保证玻璃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其进行定期检定是非常重要的。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玻璃仪器检定作业指导,以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仪器的种类和规格,并核对仪器与记录的一致性。
2. 检查仪器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如有破损或污物应提前进行修复和清洗。
3. 准备好检定所需的标准样品、测量工具和故障排除工具。
三、检定步骤1. 温度检定a) 使用合适的温度计对检定仪器进行温度校准。
b)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定仪器放置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记录读数并计算误差。
2. 容量检定a) 使用准确的容量瓶和分液管对检定仪器进行容量校准。
b) 分别称量准确的水样,注入被检定仪器中,记录注入的体积并计算误差。
3. 精确度检定a) 使用标准样品,进行仪器的精确度测试。
b) 根据标准曲线或计算方法,计算出检定仪器的误差范围。
4. 透明度检定a) 使用透明度计对测量仪器的透明度进行测定。
b) 将透明度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检定仪器的误差。
5. pH值检定a) 使用标准缓冲溶液对检定仪器进行pH值校准。
b) 将标准缓冲溶液注入被检定仪器中,记录读数并计算误差。
四、记录和报告1. 在检定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和结果。
2. 将检定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每个仪器的误差范围。
3. 生成检定报告,包括被检定仪器的详细信息、检定结果和误差分析。
五、检定频率和维护1. 确定每个仪器的检定频率,并建立相应的检定计划。
2. 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如发现仪器出现故障或不准确现象,应及时进行修理和校准。
结语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玻璃仪器检定作业指导,帮助实验室人员正确进行玻璃仪器检定,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定工作是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性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MP511型实验室PH计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MP511型PH计的使用方法二、基本参数1.pH1.1 测量范围:(-2.00~19.99)pH1.2 分辨率:0.1/0.01 pH1.3 准确度:电计:±0.01 pH,配套:±0.02 pH1.4 稳定性:±0.01 pH/3h1.5 温度补偿范围:(0~100)℃(自动或手动)2.mV2.1 测量范围(mV/ORP):-1999mV~0~1999mV2.2 分辨率:1mV2.3 准确度:±0.1%FS3.温度3.1 测量范围:-10℃~110℃3.2 分辨率:0.1℃3.3 准确度:5~60℃范围:±0.5℃ 其余范围:±1℃4. 工作条件4.1 环境温度:5~35℃4.2 环境湿度:≤85%4.3 IP等级:IP54 防尘防溅三、操作步骤1.校正:1.1按<CAL>键仪器进入校准模式,LCD显示闪烁的“CRL 1”,提示进入第一点校准。
1.2 将PH电极在纯水中洗净吸干,浸入pH6.86缓冲液中,晃动电极架后静止放置,灯测量值稳定并且显示“”图标时,再按<CAL>键,LCD显示闪烁的“6.86”pH,几秒钟后校准完成,显示稳定的pH值和闪烁的“CRL 2”图标,提示已完成第一点校准,进入第二点校准。
1.3将PH电极在纯水中洗净吸干,浸入pH 4.00缓冲液中,晃动电极架后静止放置,灯测量值稳定并且显示“”图标时,再按<CAL>键,LCD显示闪烁的“4.00”pH,几秒钟后校准完成,显示稳定的pH值和闪烁的“CRL 3”图标,提示已完成第一点校准,进入第二点校准进入第三点校准。
1.4将PH电极在纯水中洗净吸干,浸入pH 9.18缓冲液中,晃动电极架后静止放置,灯测量值稳定并且显示“”图标时,再按<CAL>键,LCD显示闪烁的“9.18”pH,几秒钟后校准完成,显示稳定的pH值和温度值“(此时显示的pH值与温度有关,例如25℃显示9.18pH值,20℃显示9.23pH值),同时显示三个校准指示图标提示三点校准已完成,进入测量模式。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1、目的对检测用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重点对使用频率高、经常携带到现场使用、性能不够稳定或漂移率大的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3、职责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5.8、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及产品标准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
5.9、对于没有方法来源的仪器设备,可以编制期间核查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的方法内容也可以合并在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中。
实施细则应包括如下内容:5.9.1被核查仪器名称、测量范围及主要技术参数名称;5.9.2所采取核查方法中涉及的核查标准物质的名称、测量范围;5.9.3所采取的期间核查方法、核查测量过程的描述;5.9.4核查数据记录的要求、核查结果的判定方法。
6、期间核查记录期间核查应有记录,根据期间核查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录方式:6.1、核查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对于每次检测都要进行的期间核查,记录简单化。
6.2、核查记录在仪器设备维护记录上:适合于较频繁的期间核查,记录较简单,如天平的校准核查。
6.3、采用专门的核查记录,对于比较复杂的期间核查,可编制相应的记录表格。
7、期间核查结果的判定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结论依据的标准方法要求、技术规定要求、检定规程和核查实施细则等,对核查结果进行判定(见表2)。
使用方法1.通电前,先检查培养箱的电气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
2.电热培养箱准备就绪,可放入试品,关上箱门,适当调节排气孔。
3.合上电源开关,按动仪表下方的按键。
设置好您所需要的温度,仪表的绿色指示灯亮,开始加热,随着温度的上升,仪表窗口显示测量温度值,到达设定值时,仪表红灯亮,停止加热。
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仪表又转至绿灯亮,重新升温,周而复始,可使温度保持在设定值附近。
4.温度恒温时,其温度往往会继续上升,这是余热影响,此现象约90MIN后趋于稳定。
5.物品放置箱内不宜过挤,以便冷热空气对流不受阻塞,以保持箱内温度均匀。
使用注意事项1、在通电使用时,切忌用手触及箱的电器部份或用湿布揩抹或用水冲洗。
2、电源线不可缠绕在金属物上或放在潮湿的地方、必须防止橡胶老化以及漏电。
3、当使用温度较高时,应注意小心烫伤。
4、试验物放置在箱内不宜过挤,保持箱内空气流通受热均匀,在试验室,应将风顶活门适当旋开,以利调节箱内温度。
5、当培养箱放入贵重菌种和培养物时,应勤观察,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切断电源,避免意外或不必要的损失。
6、观察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与培养箱设定温度是否有偏差,如有偏差要查找原因进行校正。
7、非必要时,不得打开温度控制仪以防损坏。
8、每次使用完毕后,须将电源切断,经常保持箱内外清洁可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
使用方法1、接通电源,将三芯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将面板的电源开关置于“开”的位置,此时仪表出现数字显示,表示设备进入工作状态。
2、向上抬起门把手,打开箱门。
3、把需要干燥的物品放入箱内钢丝搁板上,摆放时请注意物品之间要留出空间,以便于空气对流循环。
且不能堵塞下部的风道4、向下压门把手关闭箱门,记好时间。
经过所需的干燥处理时间后,处理工作完成。
5、关闭电源,待箱内温度接近环境温度后,打开箱门,取出物件。
6、用后将各开关关闭,最后断开电源。
使用注意事项1、该设备属大功率高温设备,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防止火灾、触电及烫伤等事故。
2、严禁干燥易燃易爆及酸性物品。
样品放置时不能堵塞风道及排气孔,干燥时应逐步缓慢升温。
3、干燥箱附近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如有机溶剂、高压气瓶等)、酸性及腐蚀性物品。
4、使用时不得超过额定温度,以免损坏加热元件。
5、经常清除箱内残留物,箱门玻璃用松软棉布擦拭,保持干燥箱清洁。
6、定期检查电路系统是否连接良好。
使用方法1、每次使用超净工作台时,实验人员应先开启超净工作台上的紫外灯,紫外照射30分钟后使用。
?2、开启超净工作台工作电源,关闭紫外灯,并用75%的酒精喷洒擦拭消毒工作台面。
?3、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规程操作。
?4、实验结束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关闭工作电源,重新开启紫外灯照射15分钟。
用前应用紫外灯照射30-40分钟,并检查操作区周围各种可开启的门窗处于工作时位置。
操作最好在操作区的中心位置进行,在设计上,这是一个较安全的区域。
注意事项 ?1、紫外灯开启时不要将玻璃窗抬起,防止被紫外线照射,对人体造成损害。
2、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超净工作台使用前:须对净化工作台及周围环境用超净真空吸尘器或无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
3、工作台面上,不要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工作区内的洁净气流正常流动,不受干扰。
4、禁止在工作台面上记录,工作时应须尽量避免做明显扰乱气流的动作。
5、超净工作台的滤材每2-3年更换一次,并作好更换记录。
使用方法1、灭菌器必须放置在结实的水平面上。
2、在灭菌器内加入3.5L水,没过加热管。
每次使用后必须加入适量的水,避免缺水而烧坏电热管。
3、将需要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内,包与包之间应留有空隙,保证空气渗透。
并盖上盖子,旋紧螺丝。
4、检查电源类型,确定与所要规格相符合。
接通电源。
此时电源线插头上的指示灯亮表示灭菌开始。
5、注意观察压力表的压力指示或温度指示。
到了目标温度或压力,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当蒸汽压力上升到0.142Mpa时,安全阀即自动工作,以保持恒压。
6、灭菌结束后,先拔掉插头,停止加热。
不准立即开启放弃阀释放蒸汽,必须待压力表指针回零后方可排放余气和开盖。
注意事项?1、安全阀、放气阀上的铅封及螺丝不得任意拆启。
严禁超压使用,以保安全。
2、灭菌物品不得超过总容积的4/5位置,严禁堵塞安全阀、放气阀的出气孔,必须留出空位确保空气畅通,以策安全。
3、密封圈切勿附油,以免损坏胶质而造成漏汽。
4、严禁与蒸汽介质接触引起爆炸或突然升压性的化学物品灭菌。
5、对不同类型、不同灭菌要求的物品切勿放在一起灭菌,以免造成损失。
6、压力表使用久后,压力指示不正确或不能回复零位,应及时予以更换。
使用方法1. 当开关使用时,必须缓慢均匀的转动启闭,过快时会使刀刃急触而损坏,同时由于过剧晃动造成计量误差。
2. 称量时应适当的估计添加砝码,然后开动开关,按指针偏移方向,增减砝码,至投影屏中出现静止到10毫克内的读数为止。
3. 在每次称量时,都应将天平关闭,绝对不能在天平摆动时增减砝码,或在称盘中放置称物。
4. 被称物在10毫克以下者,可由投影屏上读出10毫克以上之数值,旋转砝码三档指数盘,来增减10毫克-199.990克的环形砝码。
注意事项1. 天平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0℃±2℃,避免阳光晒射及涡流侵袭或单面受冷受热,框罩内应放置干燥剂(最好用硅矾)忌用酸性液作干燥剂。
2. 所称之物体应放在称盘中央,并不得超过天平是最大称量。
3. 对过于冷热和含有挥发性及腐蚀性的物体,不可放入天平内衡量。
4. 天平使用完毕后,应将制动器关闭和砝码指数盘旋至原0位,并将天平用套子罩上。
5.当整个天平要搬动时,必须将横梁、左右称盘、挂钩等零件小心拿下,放入盒内(包括环形砝码),其它零件不能随意拆下。
6. 如天平要在另一气候环境使用时,必须根据上述方法清理和安装,然后一定要存放约4小时后才能使用。
7. 发现天平有损坏或不正常时,立即停止使用,送交有修理部门,经检定合格后,方能继续使用。
使用方法1.打开主电源,调整照明度。
2.将标本放置在载物台上。
3.先用10×物镜观察,转动粗调手轮,见到标本影形,转动微调手轮即可得清晰物像。
4.将需要使用的物镜放入光路,用粗调、微调旋钮调整对标本的焦距。
5.需用油镜观察时,在标本的观察部位上加滴香柏油,用粗调、微调旋钮调整好焦距。
6.记录观察结果。
7.有用油镜观察的,实验结束后需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镜头。
8.关上电源开关。
注意事项1. 使用显微镜前要认真检察仪器的性能是否完好、请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
2. 使用结束时一定要关电源,擦拭好仪器,将物镜移出光路并分开,清理好周围环境,将显微镜罩好。
3. 请认真仔细的填写好使用记录。
使用方法:1先将水槽内加水至1/2处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3温度设定:按功能键,上排显示SP。
按▲或▼键,是下排显示为所需要的设定温度值。
再按功能键,上排显示ST,按▲或▼键,使下排显示为所需要的定时时间值,再按设定键回到标准模式。
4控制参数的设定:按功能键4秒钟以上,上排显示控制参数的提示符,按▲或▼键调至所需值。
5定时功能:当ST=0时取消定时功能;当ST不等于零时,有定时功能,计时采用顺计时,当定时时间到,下排数码管显示END,按增加键5秒钟以上可重新启动控制器。
注意事项1仪器必须安装地线2仪器工作环境:温度5~40℃以内相对湿度不能大于90%。
3若发现箱内温度与仪表显示温度不一致,可以通过仪表内部窗口调节。
4温度校正时,若仪表显示温度为70度,实测箱内温度为72度,则将Pb值改为2即可;若仪表温度70度,实测温度68度,则将Pb值改为-2即可。
5注水时不能将水流入控制箱内。
6禁止槽内无水或水位低于隔板使用,长期不用应将水槽内水放掉擦净存放在干燥处。
使用方法:1、首先将电机与捣碎棒连接的连轴节向上提,使之能卸下捣碎棒,拿出捣碎杯,将所需捣碎的物质和溶液加入捣碎杯,按原样装上杯和棒(棒的下端对准轴心)并盖紧杯盖。
2、察看定时器旋钮,旋在ON(常开)位置或您所需指定的时间位置。
3、将调速旋钮逆时针旋至最底位置,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再将调速旋钮顺时针旋至您所需的速度,作匀浆搅拌之用, 中低速即可。
作植物捣碎时应选用高速,高速捣碎时有噪音。
4、更换溶液时,应切断电源后重复上述操作。
注意事项:1、本机采用三眼安全插座,使用前一定要接妥地线。
2、工作时应将本机放置平整紧固的台面上,以防止振移,高速捣碎时,应用手按住杯盖。
3、连轴节上下滑动较困难时,应注入一至二滴机油,使之润滑。
4、禁止捣碎骨类,矿砂等较坚硬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