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各论中性岩类汇总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30 MB
- 文档页数:56
岩浆岩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又分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又分为熔岩、火山碎屑岩)一、岩浆岩的结构:⑴按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半晶质结构⑵按矿物颗粒大小分为:粗粒(颗粒直径大于5mm)、中粒(5--1 mm)、细粒(1—0.1 mm)、微粒(小于0.1mm)结构按矿物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⑶按矿物颗粒形状分为: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结构⑷按矿物相互关系分为:交生结构(如文象结构、条纹结构、蠕虫结构等)二、岩浆岩的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气孔构造、晶洞构造、枕状构造、流纹构造、流面流线构造、原生片麻构造、冷缩节理构造三、岩浆岩的产状⑴火山岩产状:中心式或点状喷发、线型或裂隙式喷发、面状或熔透式喷发⑵侵入岩产状:岩基、岩株、岩墙或岩脉、岩床、岩盆四、岩浆岩的分类1、依SIO2含量为依据划分为:2、综合依据划分为:⑴橄榄岩—苦橄榄岩类⑵辉长岩—玄武岩类⑶闪长岩—安山岩类⑷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⑸正长岩—粗面岩类⑹霞石正长岩—响岩类⑺脉岩类⑻火山碎屑岩类五、岩浆岩各论㈠、橄榄岩—苦橄榄岩类1、侵入岩---橄榄岩类颜色:多呈黑色、暗绿色、黄绿色、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结构:自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反应边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斑杂状构造、少有流动构造、层状构造常见岩石:纯橄榄岩类:纯橄榄岩橄榄岩类:辉榄岩、橄榄岩辉石—角闪石岩类:橄榄辉石岩、橄榄角闪石岩、辉石岩、角闪石岩2、喷出岩---苦橄榄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橄榄石、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玻基斑状结构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枕状构造常见岩石:苦橄榄岩、玻基纯橄岩、玻基辉橄岩、科马提岩㈡、辉长岩—玄武岩类1、侵入岩---辉长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色、带红的深灰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单斜辉石次要矿物为:斜方辉石、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正长石和石英结构:辉长结构、辉绿结构、少部分有反应边结构、中粗粒等粒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常见岩石:辉长岩(辉长结构)、辉绿岩(细粒辉绿结构)、辉长玢岩(斑状结构、基质为粒状结构)、辉绿玢岩(斑状结构、基质为辉绿结构)、显微辉长岩(细粒结构)2、喷出岩---玄武岩类颜色:多呈黑色、灰黑色、变化后呈暗绿、黑褐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辉石次要矿物为: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正长石和石英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基质有辉绿结构、粗玄结构、间隐结构、拉斑玄武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气孔构造常见岩石:粗玄岩(全晶质)、玄武岩(斑晶结构、间隐结构)、气孔玄武岩(无斑隐晶结构、气孔构造)㈢、闪长岩—安山岩类1、侵入岩---闪长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暗绿、绿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中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为:单斜辉石、黑云母、石英、钾长石副矿物为:磷灰石、磁铁矿、钛铁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常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少见)构造: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常见岩石:闪长岩(成分无石英,主要为普通角闪石、中长石)、石英闪长岩(石英含量10%、中长石70%、普通角闪石10%、辉石5%)2、喷出岩---安山岩类颜色:多呈红褐色、浅褐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斜长石、角闪石、辉石、黑云母次要矿物为:橄榄石、透长石、正长石结构:斑状结构、(基质可有交织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常见岩石:辉石安山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拉长石,环带发育,辉石斑晶为紫苏辉石和普通辉石,基质为更长石和辉石)、角闪安山岩(斑状结构,角闪石和中长石)、黑云母安山岩(斑状结构,更长石和黑云母)㈣、花岗岩--流纹岩、花岗闪长岩—英安岩类1、侵入岩---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类颜色:多呈肉红色、灰白色、白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少量辉石副矿物为:镐石、磷灰石、电气石、萤石、磁铁矿、钛铁矿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又称花岗结构常见)、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少见)构造:块状构造(多数)、少数为球状构造、斑杂构造常见岩石:碱性长石花岗岩(成分碱性长石为主,几乎不含斜长石)二长花岗岩(碱性长石为、斜长石含量近相等)花岗闪长岩(斜长石含量占长石类的2/3)斜长花岗岩(斜长石含量占长石类的90%以上)紫苏花岗岩(色深,石英、钾长石、紫苏辉石)花岗斑岩(斑晶为石英、长石,深色矿物)石英斑岩(斑急晶为石英,基质为隐晶质)2、喷出岩---流纹岩和英安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色、灰红色、粉红色、浅紫色、少见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副矿物为:赤铁矿、磁铁矿、磷灰石、镐石结构:斑状结构、玻基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流纹构造、气孔状构造(少见)常见岩石:流纹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透长石,基质为隐晶质)霏细岩(无斑或少斑的隐晶质流纹岩,霏细结构)松脂岩(松脂光泽)珍珠岩(珍珠构造)浮岩(多孔玻璃质)英安岩(斑状结构,斑晶为斜长石、石英、正长石、透长石)㈤、正长岩—粗面岩类1、侵入岩---正长岩类颜色:多呈灰白色、灰色、浅玫瑰色、肉红色、灰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深色矿物、石英、似长石副矿物为:磷灰石、镐石、磁铁矿结构:等粒、不等粒结构、斑状似斑状结构、似粗面状结构、二长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带状似片麻状、斑杂构造(少见)常见岩石:正长岩(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石英无或少量)石英正长岩(石英含量>5%)二长岩(碱性长石为、斜长石含量近相等,石英<5%)正长斑岩(浅成侵入的正长岩,成分与正长岩,只是结构是斑状、似斑状结构)碱性正长岩(常与碱性花岗岩共生)英碱正长岩(是碱性的石英正长岩,由碱性长石、棕闪石、霓石和少量石英组成)碱闪正长岩(由碱性长石、碱性角闪石组成)霓辉正长岩(碱性长石、霓辉石组成)2、喷出岩---粗面岩类颜色:多呈灰色、浅褐黄色、浅紫褐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斜长石、石英、铁镁矿物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榍石结构:斑状结构,基质为粗面结构、正斑结构、球粒结构、半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少见)常见岩石:钙碱性粗面岩(简称粗面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碱性斜长石、斜长石及深色矿物,基质主要为碱性长石)碱性粗面岩粗面安山岩(斑晶为斜长石、深色矿物,基质具粗面结构,为碱性长石、斜长石、辉石)角斑岩(灰色、浅绿色致密如角质的细粒钠质火山岩,斑状结构,斑晶为钠长石、钠更长石)㈥、霞石正长岩—响岩类1、侵入岩---霞石正长岩类颜色:多呈浅灰色、浅肉红色、红色、浅绿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似长石次要矿物为:碱性辉石、碱性角闪石、富铁黑云母结构: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似粗面结构、嵌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斑杂、带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风化的表面蜂窝状常见岩石:流霞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似粗面状结构,正长石含量60%左,霞石和似长石占20—25%)霓霞正长岩(正长石、霞石、霓石为主)霞石正长斑岩(是霞石正长岩类的浅成相侵入岩,斑状结构,斑晶为钾长石,基质为碱性长石、霞石和少量深色矿物)2、喷出岩---响岩类颜色:多呈浅灰色、灰白色、灰褐色、灰绿、黑绿、黑色矿物成分: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似长石、碱性深色矿物副矿物为:榍石、磷灰石、镐石、磁铁矿结构: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基质为细粒结构、粗面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岩石:霞石响岩(斑状结构、无斑隐晶质结构、斑晶为似长石,深色矿物斑晶较少,基质成分和斑晶相似)白榴石响岩(斑状结构,斑晶为白榴石、透长石)㈦、脉岩类脉岩分为浅色脉岩(细晶岩、伟晶岩)、深色脉岩(煌斑岩)1、煌斑岩类结构:煌斑结构(深色矿物不论构成斑晶或基质,多呈自形晶)构造:块状构造常见岩石:云母煌斑岩、闪辉煌斑岩、碱性煌斑岩2、细晶岩类结构:细晶结构(就是细粒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砂糖状常见岩石:辉长细晶岩、闪长细晶岩、斜长细晶岩、钠长细晶岩、花岗细晶岩3、伟晶岩类结构:伟晶结构(就是巨粒他形粒状结构)构造:砂糖状常见岩石:辉石伟晶岩、辉长伟晶岩、正长伟晶岩、霞石正长伟晶岩、花岗伟晶岩㈧、火山碎屑岩类结构:集块结构、火山角砾结构、凝灰结构、火山尘结构构造:层理构造、粒序层理构造、假流纹构造,斑杂构造、火山泥球构造分类:1、火山碎屑熔岩类:2、火山碎屑岩类: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3、沉积火山碎屑岩类: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凝灰质灰岩(白云岩)岩浆岩:侵入岩: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熔岩(岩浆沿火山通道喷溢地表形成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火山暴发出的各种岩石碎块、晶屑、岩浆团块等堆积形成的------------------------------------------------------------------------------------ 主要矿物:岩石中含量较多的矿物,一般在10%以上次要矿物:岩石中含量不多的矿物,一般在10%以下副矿物:岩石中含量很少的矿物,一般在1%以下岩浆矿物:(也称原生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所形成的矿物:正岩浆矿物:岩浆中直接结晶出的反应矿物:先生成的正岩浆矿物与残浆发生反应形成的残余矿物:先生成的正岩浆矿物与残浆反应不彻底,缘来矿物部分残留形成的岩浆期后矿物:岩浆基本凝固后,受残余流体影响而形成的矿物成岩矿物:岩浆完全凝固成岩后,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高温下稳定的矿物低温就会不稳定,就会向着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形成新的矿物次生矿物:岩石在表生作用下形成的新矿物------------------------------------------------------------------------------------ <45% : 酸性岩Sio2<52% : 基性岩45%<Sio2<565% :中性岩52%<Sio2>65% : 超基性岩Sio2色率:深色矿物在岩石中的百分含量。
不同种类的岩浆岩1岩浆岩这个家族中有四个大的分支,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四大岩类。
这里我们只能介绍各大岩类的基本特征,并选择一些常见的岩石做一简单描述。
1、超基性岩类在四大岩类中,超基性岩类在地表分布很少,是四大岩类中最小的一个分支,仅占岩浆岩总面积的0.4%。
超基性岩体的规模也不大,常形成外观象透镜状、扁豆状的岩体,它们好象一串大小不同的珠子一样沿着一定方向延伸,断断续续排列,有时可以追索上千公里。
超基性岩颜色比较深,大部分都是黑灰色、墨绿色,比重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很坚硬,常具致密块状构造。
它的化学成分特征是酸度最低,SiO2含量小于45%;碱度也很低,一般情况下K2O+Na2O不足1%;但铁、镁含量高,通常FeO+Fe2O3在8-16%之间, MgO 含量范围较宽,在12-46%之间。
超基性岩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基性岩类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其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虽然玄武岩构成的火山和台地在陆地上比较多见,但是和海洋底部玄武岩的分布情况相比,就逊色得多,因为海洋底部几乎全部由玄武岩形成。
辉长岩的成分和玄武岩很相近,但是结构上差别较大。
辉长岩因为在地下深处,斜长石和辉石同时结晶,因此,矿物颗粒形态发育比较完整,大小也差不多。
玄武岩一般由斑晶矿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斑晶主要是斜长石、辉石、橄榄石,基质就是岩浆喷发时没有来得及结晶的玻璃质或者是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出的隐晶质。
第十章碱性中性、碱性、脉岩类一、碱性中性侵入岩类以正长岩为代表本类岩石的SiO2含量同闪长岩近似,但稍偏高,平均约60%左右。
σ=3.3~9,与闪长岩的主要区别是Na2O和K2O含量高,可达10%左右。
Al2O3含量亦高,为15~20%,CaO含量很低。
因而,它在矿物成分上的突出特点是出现大量碱性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很少。
暗色矿物也不多,一般小于20%,有时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
(一)常见岩石类型按长石性质、石英的有无划分如下类型:1.正长岩除碱性长石外,可出现少量斜长石和石英,暗色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按石英含量分为两种:正长岩:石英含量0~5%;石英正长岩:石英含量5~20%。
根据暗色矿物定名,如黑云母正长岩、角闪正长岩等。
2.二长岩碱性长石和斜长石含量相近,石英与暗色矿物的含量和正长岩大致相同,因而也可分为二长岩和石英二长岩。
3.碱性正长岩全部为碱性长石,不含斜长石,其特点是出现碱性暗色矿物,如霓辉石、霓石、碱性角闪石等。
4.基他变种正长斑岩:矿物成分和正长岩相同,仅以其具斑状结构区别之。
微晶正长岩:矿物成分和正长岩相同,但以其具细粒结构为特征。
(二)次生变化正长岩主要发生钠长石化、高岭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和帘石化等次生变化。
(三)产状、分布和矿产本类岩石自然界产出很少,据统计,连同与之相当的喷出岩(粗面岩)一起只占整个岩浆岩分布面积的千分之六(0.6%)。
在产状上正长岩极少单独产出,主要与花岗岩或碱性岩共生。
同花岗岩共生时,它作为花岗岩的边缘相存在,如瑞典的乌普拉萨、美国的弗蒙特、北京西山诸岩体;同碱性岩共生时,则它们之间构成复杂的碱性岩杂岩体,如四川南江、山西临县等地所见。
与正长岩有关的矿产不多,目前已知者有矽卡岩型铁矿。
稀有、稀土和放射性元素矿产则多与碱性正长岩有关。
新鲜而较纯的正长岩(暗色矿物极少或无)可作为陶瓷原料,富钾者可作为钾肥原料。
二、碱性中性喷出岩类粗面岩是在成分上和正长岩相当的喷出岩,因此,也可分为粗面岩(相当于正长岩和碱长粗面岩(相当于碱性正长岩)。
第八章中性岩类一、侵入岩类以闪长岩为代表。
本类岩石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中等(53~66%);FeO、MgO、CaO较基性岩明显减少;Na2O和K2O显著增加;Al2O3 15%左右。
主要矿物成分是中性斜长石和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次之。
常见副矿物有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
颜色较浅,色率约30%。
全晶质中—细粒半自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自然界分布不多,约占岩浆岩总面积的2%。
典型的闪长岩由中性斜长石(65~75%)和普通角闪石(25~35%)组成,两者比例约2:1,不含碱性长石和石英。
中性斜长石除有时可见聚片双晶外,在较大的晶体上有时尚可见到环带状构造。
角闪石多呈墨绿色,常呈细柱状。
一般本类岩石可含少量石英和碱长石,但石英含量不超过20%,碱长石的含量不超过10%,当闪长岩中出现这两种矿物时,表明它已向酸性侵入岩过渡,若超过上述限量就应划归到酸性侵入岩。
(一)常见岩石类型一般按石英含量和辉石的有无分为下列几个类型;1.闪长岩石英含量小于5%,暗色矿物20~40%(平均30%)。
暗色矿物大于40%者叫暗色闪长岩,暗色矿物小于20%者叫浅色闪长岩。
常见的暗色矿物为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据此可将岩石命名为角闪闪长岩、辉石闪长岩和黑云母闪长岩。
2.石英闪长岩石英含量5~20%,暗色矿物一般15~20%。
可按暗色矿物种类命名,其方式和上述闪长岩相同。
3.辉长闪长岩是闪长岩和辉长岩之间的过渡变种,含较多的辉石(可达20%)和基性斜长石,但肉眼不易识别。
4.其它变种多属浅成侵入岩,其矿物成分和闪长岩相同,但结构不同。
闪长玢岩: 岩石具斑状结构,斑晶为自形、宽板状斜长石,其上往往可见环带构造。
基质是细粒至隐晶质。
它既可以单独呈岩墙或其他小岩体产出,也可成为闪长岩体的一个局部岩相。
闪长细晶岩: 具等粒细粒结构。
常呈岩墙产出,有时与闪长岩共生。
(二)次生变化闪长岩中的暗色矿物一般可遭受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斜长石多遭受钠黝帘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