槲树种子处理方法及山地直播造林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71.97 KB
- 文档页数:2
白石山铁皮石斛种子直播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梁重坚1李浩波2*(1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西桂平537200;2桂平市厚禄乡农业服务中心,广西桂平537200)摘要本文介绍了“白石山铁皮石斛种子直播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总结了铁皮石斛种子直播育苗关键技术和项目成果,即建立种质圃、制备适宜的播种基质,以及利用无滴大棚、微雾喷淋、离地苗床等设施使铁皮石斛在自然环境下通过种子直播繁育出种苗,建成种子直播育苗基地2hm2(年产白石山铁皮石斛直播苗5740.9万株以上)、直播苗种植基地8hm2。
关键词白石山铁皮石斛;种子直播;育苗技术中图分类号S567.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06-0100-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06.02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是兰科石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资源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南方各省(区),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促消化、降血糖、降血压、抗肿瘤等作用,对咽喉疾病、肠胃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具有明确疗效,特别是近年来在消除癌症放疗、化疗的副作用和恢复体能等方面效果十分明显[1-2]。
由于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保健价值和巨大的利润空间,铁皮石斛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
据《中国石斛图鉴》[3]记载,2015年全国种植面积约6000hm2,每年上市鲜品近3万t。
2015年,全国铁皮石斛行业产值约100亿元。
近年来,因无序采挖、缺乏合理的规划和保护,铁皮石斛野生资源锐减,在国家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种类之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铁皮石斛是广西著名的道地药材和重要的民族药材,白石山铁皮石斛更是其中质优价高、深受市场欢迎的地方品种之一。
槲树的种植方法
槲树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也是林业和园林业中的重要树种之一。
下面介绍一下槲树的种植方法。
1. 土壤选择:槲树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对土壤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土壤。
2. 种子选择:槲树的种子可以在秋季采摘,选取成熟度高、外观完好的种子为佳。
在种子发芽前需要进行处理,一般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24小时。
3. 播种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覆盖一层薄土。
要保持苗床湿润,以便种子能够顺利发芽。
4. 移栽方法:在苗木长到15-20厘米高时,可以进行移栽。
将幼苗小心地挖出,将根系上的泥土清除干净,然后移栽到事先准备好的土坑中。
移栽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5. 养护管理:槲树生长迅速,但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
包括及时修剪、施肥、松土、除草等工作。
另外,要注意防治病虫害,以保证槲树的生长和发展。
以上是槲树的种植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 1 -。
荒山荒地造林技术措施荒山荒地造林是指将不适合农作物种植的荒山荒地改造为适宜植被生长的森林地区,以提升土地利用率、改善环境、保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在进行荒山荒地造林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植被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以下是荒山荒地造林的一些常见技术措施。
要进行土壤改良。
荒山荒地通常土壤贫瘠,缺乏养分和有机质,需要施加有机肥料和矿物质肥料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
可以引入适应性强、营养要求低的绿肥作物,如豌豆、紫云英等,通过深根系的作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
选择适宜植被种类。
荒山荒地造林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植物要求选择适宜的植被种类。
常见的荒山荒地造林树种有马尾松、杨树、刺槐等,这些树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长快等特点,在荒山荒地生长情况较好。
进行合理的造林密度和配置。
造林密度和配置对于荒山荒地造林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
过高的造林密度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植株之间的竞争激烈,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过低的造林密度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需要根据当地土壤条件和植物特点,合理确定造林密度和配置,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采取正确的造林方式和技术。
常见的造林方式有直播、播种和栽植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在进行造林时,要注意地膜覆盖、灌水管理、密植等技术,以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生长条件,促进植被的早期生长和发育。
加强管理和护理。
荒山荒地造林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护理,包括修剪、除草、松土、施肥等,以保持植被的健康生长。
要加强灌溉和水源保护工作,保持土壤湿度、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流失。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荒山荒地造林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农民和管理人员的造林和护理水平,确保荒山荒地造林取得持续的成功。
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精选文档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塞罕坝瘠薄山地年降雨量少,而且降水集中,降雨量的60%集中在6~9月份,大部分雨水都形成径流而损失,雨水的利用率很低,所以,“年年栽树不见树”的现象比比皆是。
要求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必须采用科学的造林技术,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一、瘠薄山地造林的一般措施1、适地适树应以耐干旱、耐瘠薄的油松等针叶树种为主,其次可栽植沙棘和柠条,形成乔灌相结合的种植类型,不仅在干旱季节保证了种植的保存率,同时在成林后形成的林分格局层次分明,树种丰富,避免了树种的单一性。
2、整地技术一般水平阶整地比鱼鳞坑和小穴整地好。
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地表径流的临界作用是:水平沟为75%以上,鱼鳞坑为30%以上,小丘为15%以上。
在整地时间上一般以雨季最为理想,春季次之,秋季最差。
3、集水技术瘠薄地区影响树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水”,通过修筑水窑,把自然降雨的水集中起来,为主旱期苗木的生长提供水源。
4、栽植技术选用苗木必须选用没有病虫害,符合规格的一级壮苗,标准是指根径粗、须根多、发育健全、顶芽饱满、色泽正常的苗木。
春季栽植,一般在土壤解冻20~25厘米时,就要抓紧栽植。
可采用先植阳坡,后植阴坡,先栽小苗,后栽大苗,在土壤水分大量蒸发之前,苗木已长出新根;雨季栽植,一般应在透雨后的连阴天或降雨之前,也可冒着小雨栽植。
要善于观察天气和注意天气预报,掌握好栽植的有利时机,这是保证雨季栽植成功的关键;秋季栽植,在落叶之后,土冻之前最为适宜,这时气温下降,蒸发量减少,有利于苗木或种子吸水扎根,翌年早春还能直接吸收解冻水,生根快萌芽早,待春旱到来,已恢复正常生长,增强了抗性,使栽植成活和生长有了保障。
二、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技术塞罕坝瘠薄山地的特点是土层非常薄,部分地方石头多土壤少。
这样的生态环境不利于树木的生长,所以塞罕坝瘠薄山地造林除了选好合适的树种,还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保水,保土的措施。
1、塞罕坝瘠薄山地树种的选择山地造林选择树种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耐旱,耐瘠薄,最好选择根系发达,萌孽力强的品种,这样的树种固土作用大,适应性强。
北方山区铁皮石斛设施栽培技术北方山区铁皮石斛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市场上有着很广泛的需求。
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铁皮石斛在野生状态下数量有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铁皮石斛的设施栽培。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北方山区铁皮石斛的设施栽培技术。
一、选择栽培基地北方山区的气候多为寒冷干燥,因此对于铁皮石斛的栽培基地有一定要求。
首先要选择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这样的气候环境更适合铁皮石斛的生长。
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积水。
由于铁皮石斛生长期较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因此也要选择日照充足的地方进行栽培。
二、繁育和培育种苗首先要选择好的种子或种苗进行繁育,可以选择在当地的种苗基地购买,也可以通过传统的播种繁育方式进行培育。
一般来说,石斛的繁殖方式有种子播种和嫁接两种方式。
种子播种繁殖要求选择成熟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后,选择育苗盆或者育苗田进行撒播。
对于嫁接繁殖,可以选择黄连木、山黄连等具有较好存活率的嫁接石斛根茎进行嫁接。
三、土壤培育铁皮石斛对土壤的要求较为严格,一般来说适合生长的土壤以砂质壤土和砂质黄壤土居多,土质要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磷、钾等营养物质。
在育苗和栽培的过程中,要对土壤进行细心的培育,保证土壤的松软和通气性。
四、温室栽培北方山区气候寒冷,对于铁皮石斛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搭建温室来进行栽培。
温室栽培需要选择透光性好的材料进行搭建,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
要根据铁皮石斛的生长习性和需要,在温室中合理设置通风、遮阳和温度调控设备,及时调整温室内的气候环境,为石斛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五、科学管理在铁皮石斛的栽培过程中,需要科学管理,包括及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在生长初期,要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石斛种子和幼苗的萌发生长。
在生长期间,适时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施用,保证植株的养分供应。
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定期检查植株的健康状况,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019年第12期现代园艺4结语在油茶种植过程中,油茶栽培技术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大力度推广油茶栽培技术。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油茶的需求量也日益扩大,希望通过改良油茶品种,优化油茶栽培技术,充分满足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需求。
参考文献[1]广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油茶无性系丰产林培育技术规程[R].广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2]徐京萍.低产油茶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14(6)[3]陈清禄.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6(2)[4]陈仲权,李川,王大铭.对广西桂西北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的探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6(14)[5]杨茜,鲁艳红,廖育林.广西省油茶种植现状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农业科学,2015(4)(责任编辑舒丹丹)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沙尘暴、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对农业、工业生产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只有树木才能在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空气质量,调节生态环境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结合林业营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运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生成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
1林业营造林技术1.1营造林的种植时间营造林的种植时间选取要综合多种因素,要结合树种的生长规律及相应的生存自然环境共同决定,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
播种前,需要科学考察当地植物物种,了解所播种的树种生长习性,选择最佳时期,提高树种发芽率,保障良好的成长状态。
合理选择科学的播种时间,直接影响后期树种的生长状况。
根据树种生长周期的长短,关注气候变化,做到随种随播,为幼苗的防寒做好科学防护。
1.2营造林的种植密度营造林的造林密度应由树种特性、林地条件、培育目标来决定。
合适的种植密度有利于增加林业的成活率,加快营造林的成长。
如果种植密度过小,在遇到狂风暴雨天气会造成树木的倒伏。
建议在种植初期相对减少种植密度,对于相对贫瘠的土地,相应缩小种植密度。
1.3营造林的种植林地在营业林种植前,需要综合考察林地,科学系统了解林地的土壤成分、地理位置、气候环境,避免盲目种植。
山地直播造林技术荒山绿化有效方法(一)随着我市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荒山造林已成为我市林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进一步探讨适宜我市荒山造林的有效形式,加快山区绿化进程,市林业局在调查研究和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归纳出一套简便易行的直播造林技术。
一、直播造林技术的适用范围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直播造林适用于交通条件差的远山、深山,灌溉非常困难或者无法实施灌溉,难以实施植苗造林的干旱瘠薄山地。
二、树种选择树种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和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原则,以选择根系发达、萌蘖力强、遮拦雨量能力强、生长稳定、耐瘠薄、抗逆性强、病虫害少的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经过长期考验的外来树种。
目前,适合我省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按照不同造林地区划分,鲁东低山丘陵区有板栗、麻栎、栓皮栎、槲栎、山桃、山杏、臭椿等,鲁中南中低山区有山桃、山杏、臭椿、合欢、皂荚、苦楝、文冠果等。
另外,黑松、侧柏、刺槐、国槐等易受鸟、兽、虫危害的树种,在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直播造林。
适合直播造林但未经试验的树种,可先行试验,总结经验后,推广应用。
三、种子来源、种子质量及种子检疫1、种子来源在选择种子来源时应按照以下三个原则:尽量采用本地种子;本地采种量不能满足造林需求的地区,应按照我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中国林木种子区划》的国家标准执行;对于无种子区划的树种,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
2、种子质量与种子检疫种子质量是直播造林成功的关键,经检疫、检验质量合格种子,用于直播造林。
四、种子处理1、种子储藏种子入库前都必须净种,测定种子含水量,对含水量过高的种子要进行干燥处理,使其符合贮藏标准。
为防止病虫害,入库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可用熏蒸法,即用56%的磷化铝片按每吨种子5~10片药量分散摆放在种袋上,密闭熏蒸96小时后,通风48小时。
乔木育种种子处理办法1、苦楝1、催芽播种催芽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具体处理方法是3月的中下旬将种子晾晒2-3天然后将种子,放入缸中用80摄氏度温水浸种,浸泡1-2天种子吸水膨胀后捞出,与细沙均匀混合后摊平在温床上覆膜进行催芽。
每隔2-3天观察一次,保持湿度,经10-15天种子开始萌动,当有少量种子露白发芽即可播种。
2、播种:4月中下旬是春季播种的最佳时机,根据培育目的,确定合理密度,为充分利用土地,一般当年育苗密度在每亩1-1.5万株,第二年移植培育大苗,一般采用条播,浇水视墒情而定,行距25厘米。
开沟深度要均匀,沟底要平,深度为3-5厘米。
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
覆土后轻踩实,一般每亩播种25-35公斤。
2、火炬树火炬树播种火炬树种子较小,种皮坚硬,其外部被红色针刺毛。
播前用碱水揉搓,去其种皮外红色绒毛和种皮上的蜡质。
然后用85℃热水浸烫5分钟,捞出后混湿沙埋藏,置于20℃室内催芽,视水分蒸发状况适量洒水。
20天露芽时即可播种。
每亩播种量7至10斤,行距35厘米。
将种子撒入沟深2厘米的沟内,再覆细土,做成小埂,以利保墒。
要适当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20天后基本出齐。
当年苗高80厘米,地径1至1.5厘米。
根插火炬树侧根多,且水平延伸。
每年苗木出圃时,选择粗度在1厘米以上的侧根,剪成20厘米长的根段,按根的极性,顶部向上,茎部向下,40×30厘米的株距,直插在整好的圃地上。
插后根段顶部覆2至4厘米薄土,经常喷水保持湿润。
一般是先发不定芽,破土长出新枝,然后生根成活。
当年苗高1米以上。
3、臭椿a、种子处理: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36小时,捞起晾干后与潮沙拌匀准备播种。
b、播种时间:春播,不宜过早,一般在3月中下旬。
c、播种方法和用种量:可撒播,也可条播,撒播较好。
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条播先用锄头开浅沟,把种子撒在沟内。
用种量按每亩4~6kg左右使用。
d、覆土:播种后用细土盖种,盖土宜厚,一般厚度为2~4cm。
山地直播造林技术与荒山绿化方法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气候异常,环境保护愈加受到关注。
绿化是当前环保事业的热门话题,通过造林还山、荒山绿化,可以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能力,增强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因此,山地直播造林技术和荒山绿化方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山地直播造林技术山地直播造林技术是指在野外直接把种子和幼苗直接种植在土地上进行种植的新兴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缩短人工造林的周期,减少种苗消耗和人工成本,提高林木成活率,增加森林的质量和稳定性。
而且,在实践中,山地直播造林技术还能够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生态平衡。
1.选取品质优良的种子品质优良的种子是种植成功的主要保证。
选用种子时,必须仔细观察,筛选出健康、饱满的种子。
同时,应该考虑野生树种和引种树种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应所处环境和土壤条件的种子。
2.科学地选择种植地点选址时应考虑所处地区的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避免选择盐碱地、坡度过大、沉积层薄弱等缺陷性地带。
只有选取了合适的种植地点能够增加树木的成活率。
3.种植方法山地直播的种植方法可以分为手动播种和机械播种。
手动播种要求种子量严格量,放在合适的位置并覆盖上土壤。
机械播种更加高效,可以大量种植,减少人力成本。
二、荒山绿化方法荒山绿化是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实现的一种绿化方法。
它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恢复,提高土地质量,有效遏制荒山荒地的扩张。
1.合理开展植被恢复为了遏制荒山荒地的蔓延,应加速植被的恢复。
通过对土壤的改良和植被的引入,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加速植被的生长和成长,提高山地和荒地的承载能力。
同时,在自然条件下,应该加强植被的保持,加强山区绿化的管理和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植被的作用。
2.合理利用水资源水资源是荒山绿化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荒山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很少被有效利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山区的水资源作用,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合理利用雨水、水流、地下水等水源,促进植被的生长,遏制土壤的流失。
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林业造林方法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森林的人工造林。
根据不同的目的和生态环境特点,可采用的造林方法主要包括直播法、移植法、播种法、盆栽法等。
而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包括管理对象、管理组织、管理手段等方面的措施。
下面将对这两部分内容分别进行详细阐述。
一、林业造林方法:1. 直播法:直播法也称为定植法,是指将种子或苗木直接种植在森林地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长周期短、环境适应力强的树种,它通常可以分为种子直播法、穴植法和穴带法。
种子直播法是将种子直接撒在露天地面上,然后等待其自然发芽。
穴植法是在地面开设平底圆形穴洞,将种子置于穴中,然后用土封堵。
穴带法是在地面开设长方形或宽槽形的穴带,将种子置于穴带中,然后用土埋起。
2. 移植法:移植法是指将苗木从苗圃中移植到退化或荒废的林地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根系较强、容易成活的树种。
移植法的操作步骤包括苗木的选择、开挖苗圃、苗木栽植和后期管理等。
移植法能够快速形成森林,缩短了生长周期,但其成本较高。
3. 播种法:播种法是指将树种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森林地上。
播种法适用于那些种子较小、散布能力强的树种。
播种法的操作步骤包括选择良好的种子、进行预处理、撒播种子、覆盖和压实等。
还要注意合理的播种密度以及合适的季节。
4. 盆栽法:盆栽法是指将嫩苗以及年苗培育在盆中,待苗木生长适宜时再将其移植到森林地中。
盆栽法适用于二次造林和植树补树等工程。
盆栽法的操作步骤包括编栽、栽植、喂养和调整等。
由于盆栽法能够保护嫩苗,使得其生长缓慢而健康。
二、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1. 管理对象:包括森林地和种植物。
需要对森林地进行调查,了解地形、土壤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造林目标和树种选择。
对于种植物来说,需要选择适宜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对其进行合理的繁殖和管理。
2. 管理组织:包括管理人员和相关机构。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并有效执行。
橡子(栎类)直播造林技术要点石建伟何山林王俊峰司瑞霞周晓飞(发表于《河南科技》2006年11下13页)豫西地区的栎类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槲树、槲栎、小叶青冈、大叶青冈、青橿、黄橿等,是低山、中山区天然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主要的乡土树种。
木材坚硬,可用于建筑、家具等;种子含淀粉50%以上,可做饲料、酿酒、制凉粉;橡壳及树皮可制栲胶;枝、干除做燃料烧柴外,还可培植香菇、木耳、天麻等;树木伐后可以萌生成林,树叶可饲养柞蚕。
嵩县多年来积极探索、大搞橡子(栎类)直播造林,可显著提高造林成功率和保存率,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本文以麻栎、栓皮栎为例简述其直播造林技术要点如下:一、采种与种子处理:豫西地区麻栎、栓皮栎种子(俗称橡子)成熟期在9月份,物候期约在夏玉米成熟前10-20天。
果实成熟时由绿变红褐色,可自行脱落。
可选择20-50年生,树干通直、无病虫害的单株母树,树下拾取种子。
橡子易遭受栎实象鼻虫蛀食而丧失发芽能力,故收集回的橡子要及时进行杀虫处理。
常用的方法有:1、温水灭虫,用50-55℃的温水浸种10-15分钟,可杀死栎实象鼻虫幼虫,而对发芽率无影响。
2、熏蒸灭虫,可根据栎果数量,选用塑料袋或缸等密封容器或密封仓库进行处理,常用药物为二硫化碳,用量为40-50克/m3,时间为18-24小时。
熏蒸时宜将盛药液的广口瓶放在栎堆上,使挥发气体下沉而达杀虫目的,同时注意严防烟火。
或用磷化铝熏蒸也有效,用量为18-20克/m3,方法同上。
二、播种季节与种子贮藏:橡子直播一般提倡随采随播,因橡子干燥后将丧失发芽能力,故最好抓住橡子成熟后秋收大忙开始前的10-20天时间,集中人力突击进行随采随播。
这样,种子不需贮藏,发芽率高,缺点是易遭鼠害。
也可秋末冬初(11-12月份)或春季(3-4月)直播造林,但种子必须进行贮藏。
常用的贮藏方法如下:1、湿沙贮藏:是目前各地产区普遍采用的方法。
在阴凉高燥的室外,挖宽100cm,深60-80cm,长度视需要而定的沟,沟底部先铺4-6cm厚的湿沙,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容积比混匀后放入,堆积厚度一般60-70cm,顶上再履沙10-30cm。
景观农业J I NG GU A N N O N GYE 林业技术青石山地侧柏直播造林技术张 冰1 杨 健2 朱 磊2 董海锋3 张洪印4 徐 鑫5(1.山东泰安市岱岳区生态林业发展中心,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省泰安市林业局,山东泰安 271000;3.山东泰安市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泰安 271000;4.山东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林业站,山东泰安 271032;5.山东泰安泰山风景名胜区农林局,山东泰安 271000)摘 要 随着荒山绿化工作的深入推进,远山、廋山荒山造林问题日益突出,在青石山地进行荒山造林已成为林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青石山地多偏远,远离人群聚居地,交通不便,水源条件差,裸岩多,土层薄,漏肥漏水,造林栽植和管护比较困难。
为解决青石山地造林难的问题,节省人工和劳力,提高瘠薄山地植被覆盖率,攻克造林死角,通过多次试验和总结,对比植苗造林和直播造林的成本投入、成林年限、造林难易等因素,初步摸索出一套山东地区侧柏直播造林技术,以缓解人力物力不足难题。
基于此,就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 侧柏;青石山地;播种密度;贮藏1 选种及播种处理1.1 种子选择与贮藏 选取本地新鲜种子贮藏备用。
侧柏采种在每年9-10月,采种后用风选法或水洗法除去种鳞、瘪粒、小枝等,挑选无明显损伤、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晾干后装入麻袋,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贮藏备用。
1.2 播种处理 播种前需进行种子消毒和催芽。
1.2.1 种子消毒 可用0.3%~0.5%硫酸铜溶液浸种1~2 h,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 h,进行种子消毒。
也可用0.5%甲醛溶液进行种子消毒浸种,时间同上。
1.2.2 种子催芽 侧柏可用浸种催芽法或者混沙催芽法催芽。
秋季、雨季播种不需催芽。
浸种催芽法:将已消毒处置的种子放在容器内,用45℃温水浸种1~2 d,期间换水一次。
之后捞出种子,摊晒在背风向阳处的席子上,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温水冲洗1~2次,保持适宜湿度,观察种子变化。
2018年2月防 护 林 科 技F e b .,2018第2期(总173期)P r o t e c t i o nF o r e s t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2(S u m N o .173)文章编号:1005-5215(2018)02-0052-01收稿日期:2017-12-27作者简介:李学峰(1974-),男,辽宁凌源人,大专,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生态保护等方面研究.辽西地区槲树有性繁育与生态应用李学峰(凌源市北炉林场,辽宁朝阳122500)摘 要 槲树具有优良的抗逆性,树干挺直,叶片宽大优美,季相特色鲜明,为辽西地区常见的园林树种㊂在生产实践中,主要掌握槲树有性繁育的种子采集㊁处理㊁选地㊁播种等关键技术环节,及时浇水,进行正常苗木经营管理即可进行种子繁殖㊂有效利用槲树生态习性,在辽西地区进行荒山造林㊁对自然植被群落演替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㊂关键词 辽西;槲树;繁育;应用中图分类号:S 722;S 7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3601/j.i s s n .1005-5215.2018.02.0221 辽西地区气候特点辽西地区处在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为半湿润向半干旱区域过渡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年降雨量540mm 左右,且多分布在7 9月的雨季,夏季酷暑,冬季严寒,四季分明,自然植被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㊂2 槲树生物学特性槲树(Q u e r c u s d e n t a t a T h u n b .)为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强阳性树种,喜光㊁耐旱㊁抗瘠薄,生长速度慢,寿命长,抗污染能力强,果熟9月,在辽西南部野外有零星或片状自然生长分布㊂因具有抗逆性强㊁树干挺直㊁叶片宽大优美㊁入秋后叶片变橙黄色㊁色彩丰富等园林优势,为近年来常用的园林树种㊂3 槲树有性繁育技术3.1 种子采集与处理在辽西地区,槲树9月上旬果实即可成熟并逐渐自然落地,需及时采回新鲜种子,落地时间太长,容易遭到一些野生动物或昆虫对种子的损毁㊂将种子堆于室外阴干,除去杂质,以备催芽冬储㊂通过混沙冬储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及时萌动㊂冬储处理种子时间一般在冬季最冷的二九到三九之间,多在每年的1月中旬㊂将种子与混沙1ʒ3比例拌匀后,堆放室外背阴坑内,12h 内能将堆放种子冻透,催芽效果最佳㊂在室外选择不积水,阴坡和易于管理的地方,挖1~1.5m 宽的坑,坑深一般0.4m 左右,长度视种子处理数量而定㊂先在坑底铺一层1~2c m 厚的细沙,然后将种子与湿沙堆放在坑内与地表持平,上面覆湿沙2~3c m 厚,外面盖土10c m 厚㊂待翌年3月末,取出种子,改存到0ħ冷库存放,避免种子发霉,降低出芽率㊂到4月下旬,播种前1~2d 取出,准备播种㊂3.2 选地及整地选取具备浇灌条件㊁交通便利㊁劳力充足的平整土地,早春旋耕,深度30c m ,旋耕前每667m 2施农家肥3000k g,同时,规划整修出灌水渠,以备浇水㊂3.3 播种技术4月下旬,地温回升,开始浇灌旋耕后的土地,浇水后2~3d ,即可播种,行距50c m ,开沟深为5~6c m ,按5c m 左右的株距撒播种子,及时覆土,厚度5~6c m ,镇压保墒,播种后12d 左右种芽开始出土㊂如播种过早,地温低,种子不易萌发,早春蒸发量大,避免种子萌发前,土壤过度干燥,降低出苗率,应把握播种期,及早播种,保证在种子生根发芽期间,地表6c m 以下土壤湿润,提高苗木成活率㊂3.4 经营管理本地以干旱为主,特别注意圃地保湿㊂苗木出土后,视土壤墒情状况,进行浇水㊂5月下旬到7月初,一般在早8时太阳直接照射前,选圃地5~8c m 深度土壤,手攥成团,松开后,轻轻晃动,如土团散开,表明土壤含水量过低,应及时浇水;苗木生长季节,注意及时除草松土,每年除草2~3次,特别是7 8月,杂草生长非常快,做到除小㊁除了,避免草荒㊂槲树为本地乡土树种,圃地生长条件较野外优越,因此,苗木一般生长良好,无病虫害发生㊂(下转第58页)中央财政部门要以提高工程质量为目的,加大资金投入总量,同时也要明确投入的重点,确保资金使用合理㊂一方面,要确定沿海防护林建设的重点是消浪林带㊁海岸基干林带建设,建设好沿海防护林的重点工程㊂另一方面,对于纵深防护林建设,应以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为主,如果当地经济较为发达,还可以适当投资消浪林带㊁海岸基干林带的建设㊂只有使用合理,才能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建设好沿海防护林工程㊂2.2集中管理权限为便于统一集中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沿海防护林的防护功能,沿海地区要建立沿海防护林林场,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㊂林场的经营性质可以是国有营林林场㊁集体营林林场或联合营林林场㊂对沿海基干林带范围内的土地(或湿地),要以法定形式明确由林业主管部门管理,避免多头管理,出现林渔㊁林农㊁林牧㊁林水等多部门争地现象㊂只有从政策㊁法规上明确了管理权限,才能解决基干林带建设用地困难以及工程建设成果管理难度大的问题㊂2.3鼓励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一方面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组,对于新品种培育及驯化㊁困难地造林等重点技术进行立项,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于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给予适当奖励;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派驻专门的技术人员,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㊂不能让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停留在试验区,应将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㊂只有积极研究和应用新技术,才能突破沿海防护体系建设的技术 瓶颈 ,提高工程建设的技术含量,确保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㊂2.4实行长远规划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十年的规划是不够的,需要有长远的规划来指导,才能更合理地开展㊂因此,建议以50年左右设立工程框架,各个地区再在此框架内,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指导性文件㊂防护林的建设固为重要,但是其保护也同等重要㊂应在建设的同时加强防护林的保护,从而稳步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㊂3小结沿海防护林具有绿化㊁防护等多重功能,是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㊂只有合理使用资金,进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行长远的发展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沿海防护林工程的稳步快速发展㊂参考文献:[1]周生贤.全面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构筑我国万里海疆的绿色屏障[J].中国林业,2005(11):4-9[2]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评估报告[R].2012(上接第52页)4槲树生态应用4.1荒山造林绿化槲树为辽西地区的先锋造林树种,也是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优良的乡土树种,根据本地气候特征,春季植苗造林,见效最快,新植幼苗进行地面工程截水㊁覆地膜㊁使用营养袋苗等保水技术措施,有效提高成活率;也可进行直播造林,秋季10月下旬播种,或种子经冬储催芽,清明前后坐水直播,效果更佳,施工成本也相应增加㊂4.2人工措施促进天然更新在辽西地区南部有部分零星槲树天然生长,也有一些槲树自然群落,槲树为建群种和优势种,因此,在一些立地条件适应的地块,如阳坡或半阳坡,光照充足,通风好,土层厚度中等的地块,都可以引进槲树,可加速原有植被群落的自然演替进程㊂引进栽植槲树的密度应视具体立地条件,株行距在5~8m为宜,更便于群落内除槲树以外的乔木树种生长,如,小叶白蜡㊁臭椿㊁大果榆等,形成理想的 复层异龄混交林 ㊂4.3生物多样性槲树生长几年后,在原植被群落中产生的影响逐渐增强,群落内一些灌木由原来的耐旱特性为主向趋于耐旱程度较低方向发展,如,同样有小叶白蜡生长,在槲树林下,小叶白蜡种群数量更多,生长更好;群落内一些耐旱,中等耐阴的草本品种和种群数量也逐渐增大;槲树果实营养丰富,更容易得到一些啮齿类㊁杂食性动物等的偏爱,草食性动物的增加,使一些肉食性动物必然增加㊂因此,槲树的生长,对自然条件下动植物资源多样性能产生巨大影响㊂4.4园林绿化因槲树具备优良的园林植物优势,如干型㊁叶片独特优美㊁适应性强等,在园林中具有广泛用途,可进行片植㊁孤植或配合其他乔灌木造景,都可产生独特的意境㊂85防护林科技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