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局域网论文全文
- 格式:doc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24
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1. 引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网络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用户对无线访问的需求增加,WLAN在现代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论文旨在探讨无线局域网的设计与实现,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读者了解WLAN的原理、构建和管理。
2. WLAN的原理与技术2.1 WLAN的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基于无线电通信技术,使用无线信号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
WLAN主要由以下组成部分构成:无线终端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连接到WLAN并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简称AP):用于提供无线信号,并与有线网络进行通信。
有线网络:用于连接AP和其他网络设备,如局域网、互联网等。
2.2 WLAN的技术标准WLAN使用一系列的技术标准来定义其工作方式和通信协议。
目前最常用的WLAN技术标准是IEEE 802.11系列。
其中,IEEE 802.11b/g/n是目前较为成熟和广泛使用的标准,提供了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远的覆盖范围。
2.3 WLAN的频谱管理WLAN使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在设计和实现WLAN时,需要考虑到频段的选择和频道的规划,以避免干扰和冲突。
3. WLAN的设计与实现步骤3.1 网络规划与需求分析在设计WLAN之前,需要进行网络规划和需求分析。
这包括确定网络的范围、用户数量、覆盖范围以及数据传输需求等。
3.2 基础设施布置在确定网络规划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布置。
这包括选择与需求匹配的AP设备、布置AP 的位置和数量,以及考虑到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等因素。
3.3 网络安全设置WLAN的安全性是设计与实现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设计WLAN时,应考虑配置安全加密机制,如WPA2-PSK、WPA3等,以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
无线局域网(wlan)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原理、设备应用,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相关的知识。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无线局域网的概念部分,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概念,历史以及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第二部分为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的制定机构IEEE和IEEE802.11标准以及IEEE802.11发展简史。
第三部分为无线局域网的设备介绍,介绍了无线局域网应用的AP无线网卡等基础设备。
第四部分为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范围、连接结构以及经典结构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网络技术网络架设Abstract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recent years to develop the rapi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echnology principle, the equipment application, and through the actual project case, introduced the related knowledge. the full text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four part the first part for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oncept part, mainly introduced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oncept, historical as well as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the second part for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echnical standard, mainly introduc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technology formulation organizatio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and the IEEE802.11 standard as well as the IEEE802.11 development brief history.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d for th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equipment that introduc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pplication foundation equipment and so on AP(Access Point)wireless network card. the fourth par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application scope, connection structure as well as classical structure application example.Key words:IEEE802.11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networking network erects目录引言------------------------------------------------------------------------ 3 1、无线局域网的概念-------------------------------------------------------- 31.1 无线局域网的简介---------------------------------------------------- 31.2 无线局域网的历史----------------------------------------------------- 31.3 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与优点------------------------------------------- 42、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相关标准------------------------------------------------ 52.1 IEEE 802.11标准概述--------------------------------------------------52.2 无线局域网的连接结构-------------------------------------------------63、无线局域网设备简介------------------------------------------------------ 83.1 无线网卡基本介绍-----------------------------------------------------83.2 无线路由器/AP基本介绍------------------------------------------------104、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11 4.1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 11 4.2 无线局域网的类型--------------------------------------------------- 124.3 无线局域网的架设--------------------------------------------------- 135、结论-------------------------------------------------------------------- 156、参考文献---------------------------------------------------------------- 157、致谢引言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伴随着我国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局域网、城域网技术渐渐的已经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一种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靠着具有快捷高效、组网灵活等特点已经在我国飞速的发展起来,这就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技术。
局域XX技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前言在这个“XX络就是计算机”的时代,伴随着有线XX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XX灵活为优势的无线XX络技术也在飞速进展。
无线局域XX是计算机XX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XX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
通俗地说,无线局域XX (Wirelesslocl-renetwork,WLN)就是在不采纳传统缆线的同时,提供以太XX或者令牌XX络的功能。
通常计算机组XX 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XX。
但有线XX 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XX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
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敷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XX需求形成了严峻的瓶颈堵塞。
无线局域XX就是解决有线XX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
无线局域XX的历史说到无线XX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像的还要早。
无线XX络的初步应用,可以追溯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纳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
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纳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
当初美军和盟军都广泛使用这项技术。
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ofHwii)的研究员制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XX络,这被称作LOHNET的XX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XX络(WLN)。
这最早的WLN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纳双向星型拓扑(bi-directionlstrtopology),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OhuIslnd)上。
从这时开始,无线XX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
虽然目前几乎所有的局域XX络(LN)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不过近年来无线XX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主要应用在学术界(像是大学校园)、医疗界、制造业和仓储业等,而且相关的技术也一直在进步,对企业而言要转换到无线XX络也更加容易、更加廉价了。
无线局域网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作为一种便捷、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正逐渐普及并改变着我们的通信方式和生活习惯。
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受线缆束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访问网络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无线局域网的概述(一)无线局域网的定义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它通过无线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取代了传统的有线网络连接方式。
(二)无线局域网的特点1、灵活性用户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线缆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网络接入。
2、安装便捷无需铺设大量的线缆,减少了施工成本和时间。
3、可扩展性强可以根据需求轻松增加或减少接入点,扩大或缩小网络覆盖范围。
三、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原理(一)无线通信技术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 WiFi(IEEE 80211 系列标准)、蓝牙、Zigbee 等。
其中,WiFi 是目前无线局域网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
(二)工作频段无线局域网通常工作在 24GHz 和 5GHz 频段。
24GHz 频段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但可用信道较少,容易受到干扰;5GHz 频段可用信道较多,传输速率较高,但穿透能力相对较弱。
(三)网络拓扑结构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和网状型。
星型结构是最常见的,其中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 AP)作为中心节点,其他无线设备与之连接。
四、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一)安全威胁1、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者可能通过破解密码等方式非法接入网络,获取敏感信息。
2、数据窃听无线信号在空气中传播,容易被他人截获和监听。
3、网络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DoS)、中间人攻击等,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安全措施1、加密技术如 WPA2、WPA3 等加密方式,保护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搭建无线局域网论文第一篇:搭建无线局域网论文摘要:无线局域网是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的计算机局域网络.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无线局域网也在快速发展并体现了快捷高效,组网灵活的优势。
本文阐述了现行无线局域网的系统构成,对传统的组网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优缺点。
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通俗点说,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就是在不采用传统电缆线的同时,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网络所需的基础设施不需要再埋在地下或隐藏在墙里,网络却能够随着实际需要移动或变化。
之所以还称其是局域网,是因为会受到无线连接设备与电脑之间距离的远近限制而影响传输范围,所以必须要在区域范围之内才可以连上网路。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
它只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使无线通信得以实现。
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局域网同样也需要传送介质。
只是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媒体不是双绞线或者光纤,而是红外线或者无线电波,且以后者使用居多。
除了传输介质有别于传统局域网外,无线局域网技术区别于有线接入的特点之一就是标准不统一,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应用。
目前比较流行的有802.11标准(包括802.11a、802.11b 及802.11g等标准)、蓝牙(Bluetooth)标准以及Home RF(家庭网络)标准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
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
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作为一种便捷、灵活的网络接入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迅速的发展。
它使得人们能够在不受线缆束缚的情况下,随时随地接入网络,获取信息和进行通信。
二、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
它基于 IEEE 80211 系列标准,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将多个无线设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局域网络。
在无线局域网中,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的。
这些无线电波在特定的频段上传播,常见的频段包括 24GHz 和 5GHz。
无线设备通过天线发送和接收这些无线电波,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无线局域网采用了多种技术,如调制解调、纠错编码和信道复用等。
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在无线信道中传输的模拟信号,而纠错编码则用于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信道复用则允许多个设备在同一频段上同时传输数据,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三、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IEEE 80211 系列标准是无线局域网领域最常用的标准。
其中,80211b 工作在 24GHz 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11Mbps;80211g 也是工作在 24GHz 频段,但最高传输速率提高到了 54Mbps;80211n 则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工作在 24GHz 和 5GHz 频段,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600Mbps;80211ac 进一步提高了传输速率,工作在5GHz 频段,最高可达数 Gbps。
除了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有一些其他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如蓝牙(Bluetooth)和Zigbee 等。
蓝牙主要用于短距离的设备间通信,如手机与耳机、键盘等的连接;Zigbee 则适用于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的物联网应用。
无线局域网(WLAN)论文摘要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为用户提供无线互联网接入。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并讨论了当前无线局域网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局域网作为一种重要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企业、家庭以及公共场所。
它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无线互联网接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互联网访问。
本论文将围绕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1.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
它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接入点(Access Point):接入点是连接有线网络和无线设备之间的桥梁,它向无线设备提供无线信号,并将其转发到有线网络中。
•无线设备:无线设备包括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它们通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与接入点进行通信,并访问互联网。
•无线信道:无线信道是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媒介,它可以是2.4GHz或5GHz的无线频段。
•协议:无线局域网使用的协议包括IEEE 802.11系列协议,如802.11a、802.11b、802.11g和802.11n等。
2.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程无线局域网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代:第一代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IEEE 802.11b 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1Mbps,覆盖范围较小。
•第二代:第二代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IEEE 802.11g 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达到54Mbps,覆盖范围扩大。
•第三代:第三代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IEEE 802.11n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600Mbps,支持多天线技术,覆盖范围更广。
•第四代:第四代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是IEEE 802.11ac 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1Gbps,支持更大的带宽和更好的性能。
3.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领域无线局域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企业:无线局域网可以为企业提供方便的无线办公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无线网络局域网技术论文范文(2)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篇二论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摘要: 本文结合无线局域网发展的背景,从物理安全、存在的威胁两方面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并介绍了解决问题的几种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
关键词: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一、引言近年来,无线网在全世界取得了较大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wIreland1ess Local Area Network)应用也越来越多,它将扩展有线局域网或在某些情况下取而代之。
可以预见,未来无线局域网将依靠其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可移动性和极强的扩容性,使人们真正享受到简单、方便、快捷的连接。
但是,与有线网络一样,无线局域网正受到众多安全问题的困扰,其中包括来自网络用户的攻击、未认证的用户获得存取权和来自公司或工作组外部的窃听。
由于无线媒体的开放性,窃听是无线通信常见的问题,使得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比有线网络更受关注。
二、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目前,困扰无线局域网发展的因素己不是速度,而是安全、应用和互联互通方面的问题,其中安全己成为制约无线局域网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显示,在所有不愿采用无线局域网的用户中,有40%的原因来自安全问题。
可见,安全问题不解决,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前景必将大受影响。
与有线网络相比较,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物理安全无线设备包括站点(STA,Station)和接入点(AP,Access Point)。
站点通常由一台PC或笔记本电脑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网络接口构成,其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
物理安全是关于这些无线设各自身的安全问题。
首先,无线设备存在许多的限制,这将对存储在这些设备的数据和设备问建立的通信链路安全产生潜在的影响。
与个人计算机相比,无线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和移动电话等,存在电池寿命短、显示器小、有限的或不同的输入方法、通信链路带宽窄、内存容量小、CPU处理速度小等缺陷。
无线网局域技术论文(2)无线网局域技术论文篇二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探讨摘要:如今网络的普及扩大了计算机的使用范围,特别是网络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而网络中采用无线技术传播更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其发展更加迅速,无线网络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无线连接,方便快捷适用,从而飞速发展。
无线局域网采用无线方式传播,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信息,使得上网不受地点和布线的限制,体现了信息收发的移动性。
无线网络只要通过一定的无线发射器等设备可不插网线通过无线网卡即可上网,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关键词:无线连接网络;WLAN;无线网络;移动网络;无线通信一、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无线网络的最初应用,是在二战时期为了方便采用无线电信号来进行收发信息。
为了安全,收发信息要对其进行加密和解密,由此还产生了密码技术。
后来,程序设计人员还设计出c采用封包式专业技术的网络系统,该网络系统就是利用了无线通信技术,像这样的网络系统就成了WLAN的最初原型。
这时,无线网络算是正式诞生了。
二、无线局域网所带来的好处及相关特点无线局域网是采用无线方式的一种网络,它靠电磁波来收发信息,突破了地理位置和布线不便的限制,打破了有线网的局限性,实现真正的网络的移动连接,方便于移动性无线网络的发展。
1.无线局域网的主要优点跟有线网络比,无线局域网有:使用灵活、安装便捷、经济节约、方便普及发展等相关优越性。
安装无线局域网可以自由的选择符合自己特点的配置情况,有很好的用户安装自主性,因不需布线,安装过程不受用户限制,可从几户用户到几千用户不等,可提供安全、稳定、快速的网络服务,并且在信息的收发上体现出很强的移动性和灵活性。
不管在哪里,无线网络都发展非常之快,大到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小到办公室、卧室无处不在,几乎是有用电脑的地方就有网络,就有无线网络。
2.无线局域网里常用的技术标准及有关知识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标准一般是IEEE802.11,该标准时一些计算机专家及专业人士审核通过的标准。
无线网络局域网技术论文范文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快捷高效、组网灵活等特点。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无线局域网技术论文篇一浅谈无线局域网技术摘要:无线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快捷高效、组网灵活等特点。
无线局域网利用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
无线局域网是比较常用的,本文论述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特点、网络结构以及网络安全做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技术特点网络结构网络安全1、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特点无线局域网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
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
目前的无线局域网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IEEE 802.11、IEEE 802.11b、HomeRF、IrDA和蓝牙。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安装便捷、覆盖范围广、经济节约、易于扩展、传输速率高、抗干扰性强,网络保密性好等优点。
无线局域网与传统有线局域网相比优势不言而喻,它可实现移动办公、架设与维护更容易等。
无线局域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免去或减少了网络布线的工作量,一般只要安装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设备,就可建立覆盖整个建筑或地区的局域网络。
无线局域网有多种配置方式,能够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这样,无线局域网就能胜任从只有几个用户的小型局域网到上千用户的大型网络。
无线局域网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2、无线局域网的结构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可分为两类:无中心拓扑和有中心拓扑。
无中心拓扑的网络是一个全连通结构,采用这种拓扑的网络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各站点都可竞争公用信道,而信道接入控制(MAC)协议大多采用CSMA。
无线局域网安全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无线局域网(WLAN)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网络连接,使我们能够在各种场所自由地访问互联网。
然而,随着无线局域网的广泛应用,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无线局域网的开放性和广播特性使得其更容易受到各种安全威胁,如未经授权的访问、数据窃取、网络攻击等。
因此,保障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一)工作原理无线局域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的计算机网络。
它通常由接入点(AP)和多个无线终端设备组成。
接入点负责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与无线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接收无线信号,实现与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输。
(二)特点1、灵活性用户可以在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线缆的限制。
2、便捷性无需复杂的布线,安装和使用相对简单。
3、开放性无线信号在一定范围内是公开传播的,容易被他人接收。
三、无线局域网面临的安全威胁(一)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者可以通过破解无线密码或利用漏洞,未经授权地接入无线局域网,获取网络资源。
(二)数据窃取在无线传输过程中,数据可能被截获和窃取,导致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泄露。
(三)网络攻击如拒绝服务攻击(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等,会导致网络瘫痪,影响正常使用。
(四)恶意软件传播通过无线局域网,恶意软件可以迅速传播到多个终端设备,造成系统损坏和数据丢失。
(五)无线信号干扰外部的无线信号干扰可能导致网络连接不稳定或中断。
四、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技术(一)加密技术1、 WEP 加密早期的无线加密方式,但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破解。
2、 WPA/WPA2 加密采用更先进的加密算法,提高了安全性。
(二)访问控制1、 MAC 地址过滤通过限制允许接入网络的设备 MAC 地址,增强安全性。
2、服务集标识符(SSID)隐藏隐藏无线网络的名称,使未经授权的用户难以发现网络。
公司无线局域网组建毕业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在公司中的组建过程和实施方式。
首先介绍了 WLAN的基本概念和优势,然后探讨了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步骤和需求分析,包括网络拓扑设计、设备选型和安全性考虑。
接下来,介绍了无线访问点的配置和部署,以及与有线网络的集成和管理。
最后,对无线局域网的运维和问题解决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无线局域网在企业和组织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司无线局域网的组建可以提供更灵活、更便捷的网络访问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本文旨在为公司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公司实现无线办公环境的顺利过渡。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优势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无需使用传统有线连接的局域网技术。
它通过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可让用户在无需受限于有线连接的情况下进行网络访问。
与有线局域网相比,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优势:- 灵活性:无线局域网可以随时随地提供网络访问,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 移动性:用户可以在办公室内自由移动,并保持网络连接。
- 扩展性:无线局域网可以轻松扩展到新的区域或办公楼层。
- 简化布线:无线局域网不需要铺设复杂的有线网络,降低了环境布线的成本和复杂性。
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步骤和需求分析组建无线局域网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明确公司的网络需求和目标,包括用户数量、覆盖范围和网络带宽要求。
2. 网络拓扑设计:确定无线访问点的布置位置和数量,保证覆盖范围和网络性能。
3. 设备选型:选择适合公司需求的无线访问点、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
4. 安全性考虑:制定安全策略,包括网络访问认证、数据加密和防护措施。
无线访问点的配置和部署无线访问点是无线局域网的关键设备,它们负责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提供网络连接。
在配置和部署无线访问点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选择适当的信道和频率,避免干扰和冲突。
无线局域网组建论文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 WLAN)作为一种灵活、便捷的网络接入方式,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家庭、办公室还是公共场所,无线局域网都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的网络连接。
本文将详细探讨无线局域网的组建过程,包括所需的设备、技术原理、网络配置以及安全设置等方面。
二、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一)无线局域网的定义无线局域网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局部范围内建立的网络,它允许用户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无线方式接入网络,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二)工作频段常见的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包括 24GHz 和 5GHz。
24GHz 频段应用广泛,但信道较为拥挤;5GHz 频段干扰较少,传输速度更快,但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三)无线传输技术无线局域网采用的传输技术主要有 IEEE 80211 系列标准,如80211a/b/g/n/ac 等。
这些标准在传输速率、覆盖范围和兼容性方面有所不同。
三、组建无线局域网所需的设备(一)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是无线局域网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将有线网络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进行网络地址分配、数据转发等功能。
(二)无线网卡用于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平板等)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三)天线增强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
四、无线局域网的组建步骤(一)规划网络布局根据使用场景和需求,确定无线接入点的位置,以保证信号覆盖均匀且无盲区。
(二)连接设备将无线路由器与宽带调制解调器连接,并接通电源。
(三)进入路由器设置界面通过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默认 IP 地址,登录管理界面。
(四)配置网络参数设置无线网络名称(SSID)、加密方式和密码,选择合适的信道,以及设置 IP 地址分配方式(如动态 IP 或静态 IP)。
(五)连接无线设备在终端设备上搜索并连接到设置好的无线网络,输入密码进行验证。
无线局域网论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技术,它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数据传输。
WLAN可以实现无线接入网络,具有便捷、高效、灵活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本文将从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首先,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电磁波传输数据。
它使用了无线电频率,将数据转化为电磁波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再将电磁波信号转化为数据进行处理。
在无线局域网中,中央控制器(Access Point,简称AP)是数据传输的核心,它负责管理无线设备的连接和数据转发。
其次,无线局域网具有一些技术特点。
首先是无线接入,用户可以通过无线设备连接无线局域网,无需使用网络线缆。
其次是便捷性,用户可以在无线局域网覆盖范围内随时接入网络,无需担心网络线缆的限制。
再次是高效性,无线局域网可以支持大量用户同时接入,并提供快速的数据传输速度。
此外,无线局域网还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扩展无线覆盖范围。
无线局域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家庭无线局域网可以实现家庭网络覆盖,便利家庭成员的上网需求。
企业无线局域网可以提供办公环境中的无线接入,并支持企业内部网络的管理和数据传输。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搭建校园网络,方便学生和教职工的学习和工作。
此外,无线局域网还可以应用于公共场所,如咖啡店、酒店等,为用户提供便捷的上网体验。
综上所述,无线局域网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技术,具有便捷、高效、灵活等特点,并在家庭、企业、教育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字数:305)参考文献:无线局域网(WLAN)发展现状与展望[J]. 电子设计工程, 2019(08): 64-66.接下来,本文将继续探讨无线局域网的技术实现、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无线局域网论文全文•相关推荐无线局域网论文全文无线局域网802.1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研究第一章无线局域网概述在精彩的数据通信世界,无线局域网来了。
无线局域网曾被认为是一项不实用的技术,因为其组网费用昂贵,且受其数据传送能力的限制。
而现在,无线局域网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您如果去旅游,可以方便地在机场或酒店大厅等公共场合中通过配备的接入点上网冲浪,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或配有一个兼容的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进行其他活动。
您如果登记入住一个酒店,观赏一场体育赛事或注册大学的一门课程,也有可能会看到有人通过具有无线局域网性能的计算机连接本地有线局域网接入点,从服务器和大型机获得数据。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可定义为,使用射频(RF,Radio Frequency)微波(Microwave)或红外线(Infrared),在一个有限地域范围内互连设备的通信系统。
一个无线局域网可作为有线局域网的扩展来使用,也可以独立作为有线局域网的替代设施。
因此,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很强的组网灵活性。
与有线局域网通过铜线或光纤等导体传输不同的是,无线局域网使用电磁频谱来传递信息。
与无线广播和电视类似,无线局域网使用频道(Airwave)发送信息。
其传输可以使用无线微波或红外线实现。
一般应工作在ISM频段。
1.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和局限性1.1.1优点无线局域网有下列优点:首先,无线局域网使用简易,能灵活地满足组网的要求;其次,减少了传统布线的需要,使其构建不需布线或者不会太昂贵,因此,除非运营商对接入因特网收费高的离奇,无线局域网能够降低运营商和用户双方的运营成本;第三,无线局域网明显提供了可移动性,能够添加、移动、修改设施。
另一个优点是可伸缩性,在适当的位置放置或添加接入点和扩展点,就有可能满足扩展组网的需要。
1.1.2局限性在某些领域中使用无线局域网收、数据会表现出其局限性。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与最新发展趋势分院:信息分院姓名:许杰王青杰王坚耀专业:通信工程082班指导老师:王一刚二零一零年六月二十五日摘要 (3)第一章无线局域网的历史背景 (3)第二章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 (4)2.1、 定义 (4)2.2、 组成 (4)2. 2. 1 硬件 (5)2. 2. 2 协议 (5)第三章无线局域网的特点与应用 (7)3.1、 无线局域网的优点与缺点 (7)3.2、 无线局域网在生活中的应用 (8)第四章无线局域网的安全分析4.2、安全问题的改进方法第五章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趋势 (12)5.1、 最新无线局域网的协'议 (12)5.2、 无线局域网的安全问题的未来解决方法 ...................... 13 参考文献 (14)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摘要: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
它是由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P)、计算机和冇关设备组成,采用单元结构,将整个系统分成许多单元,每个单元称为一 个基本服务组(BSS) o BSS 的组成有以下三种方式:集中控制方式:每个单元由一个中心站控制, 网中的终端在该中心4.1、安全现状 (9)10站的控制下与其他终端通信。
关键字:无线局域网、原理、安全、优点、发展趋势Key words ; wi reless LAN pr inciple・ secur ity. advantage・ the deveIopment trendAbs tract: the basic of the wi re I ess LAN i s the t rad i tional wi red LAN, wi re I essLAN i s expanded and rep I aceme rit from the wi red LAN. It is con s i st of the wi re I essnetwork, wi reless access , computers and re Iated equ i pment compos i tions, by the unitstrueture, the who Ie system i s divided into many units, each unit cal led as a basic service(BSS)・ The composition of BSS from the fol lowing three ways: centralized control ways:by a t ermi na I contro I un i t, the termi na I st at i on i n the net under the contro I of thecommun ication with other termi naI一、背景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无线局域网论文写作范例(期刊投稿5篇)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areanetwork,WLAN)发展迅速,为满足无线局域网发展需求,IEEE802.11做为无线局域网的主流标准也不断制定和改善目前无线局域网协议。
尽管目前IEEE802.11n协议全面提升了网络吞吐量,已经可以达到600Mbps的传输速率。
但是随着无线通信业务和宽带数据业务的不断发展,对系统传输速率和吞吐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5篇无线局域网论文,供你参考借鉴。
范文第一篇(1)题目:基于移动终端的无线局域网用户行为研究摘要: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局域网深入改变了用户的生活和交流方式。
但由于无线空间传播信道所独具的开放性以及特殊辐射性,产生了许多隐私泄露的隐患。
实验在公共环境下对无线局域网通信数据进行了还原,基于当前多类市场主流终端应用充分挖掘了无线网用户行为。
在对用户及其行为建模之后,采用基于加权相似度的非监督聚类算法,进一步研究用户的社会性特征与潜在兴趣趋向。
目的是明确用户的真正需求,增加用户之间的直接关联,便于设计更加贴近用户的协议与服务,优化改进无线网络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分析用户行为,聚类用户群体。
研究结论对改善无线网用户使用体验,防范用户隐私泄露以及定制个性化网络服务均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无线局域网;用户行为分析;聚类;隐私分析;机器学习0引言如今智能终端设备对于有线网络基础架构的依赖逐渐减少,政府与企业也在大力推动建设城市公共场所的无线网络,这使得无线局域网成为了用户在固定场所下的最优网络解决方案。
但公共场所的无线局域网保密措施较差,终端设备接入时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多。
密码攻击、脚本注入、会话劫持等恶意攻击方式均可以截获网络中数据流量,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因此,通过监控网络流量,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可以在提高第三方服务商个性化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改善网络运行效率,为网络提供更加优质的管理。
无线局域网802.1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研究第一章无线局域网概述在精彩的数据通信世界,无线局域网来了。
无线局域网曾被认为是一项不实用的技术,因为其组网费用昂贵,且受其数据传送能力的限制。
而现在,无线局域网正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您如果去旅游,可以方便地在机场或酒店大厅等公共场合过配备的接入点上网冲浪,收发电子,还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或配有一个兼容的无线局域网适配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DA)进行其他活动。
您如果登记入住一个酒店,观赏一场体育赛事或注册大学的一门课程,也有可能会看到有人通过具有无线局域网性能的计算机连接本地有线局域网接入点,从服务器和大型机获得数据。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可定义为,使用射频(RF,Radio Frequency)微波(Microwave)或红外线(Infrared),在一个有限地域围互连设备的通信系统。
一个无线局域网可作为有线局域网的扩展来使用,也可以独立作为有线局域网的替代设施。
因此,无线局域网提供了很强的组网灵活性。
与有线局域网通过铜线或光纤等导体传输不同的是,无线局域网使用电磁频谱来传递信息。
与无线广播和电视类似,无线局域网使用频道(Airwave)发送信息。
其传输可以使用无线微波或红外线实现。
一般应工作在ISM频段。
1.1无线局域网的优点和局限性1.1.1优点无线局域网有下列优点:首先,无线局域网使用简易,能灵活地满足组网的要求;其次,减少了传统布线的需要,使其构建不需布线或者不会太昂贵,因此,除非运营商对接入因特网收费高的离奇,无线局域网能够降低运营商和用户双方的运营成本;第三,无线局域网明显提供了可移动性,能够添加、移动、修改设施。
另一个优点是可伸缩性,在适当的位置放置或添加接入点和扩展点,就有可能满足扩展组网的需要。
1.1.2局限性在某些领域中使用无线局域网收、数据会表现出其局限性。
下面列出了使用无线局域网的五大局限性:传输围吞吐量干扰成本移动平台的电池寿命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低功率和高频率限制了其传输围。
传统的有线局域网通过使用光纤中继器可以达到数公里的传输围,而无线设备的传输围却只有几百米。
到新世纪初,无线局域网的最大传输速率是2Mb/s。
引入支持IEEE802.11b 标准的设备将吞吐量提高到了11Mb/s,一旦符合IEEE802.11a标准的设备投放市场,吞吐量可能达到54Mb/s。
与有线局域网的运行速率相比,旧的无线局域网技术似乎是一个瓶颈,而更重要的是考虑一个接入点所争用的节点数,而不是单一的吞吐量。
比如,架设用802.11bLAN和一个快速以太网做比较。
假定计划将一个无线局域网通过一个单独的接入点连入到一个100BaseT网段,以便为5个节点服务,在假设快速以太网中有80个节点。
将无线局域网与有线局域网相比较,可以将运行速率除以节点个数,得出每种类型局域网的每个节点的数据率。
对于有线局域网,100Mb/s/80得出平均速率为每节点1.25Mb/s。
而无线局域网中注意到尽管通过接入点连接到以100Mb/s 速率运行的有线局域网,但是802.11b局域网的接入点时被限制在只支持11Mb/s 的数据率。
因此,每节点的平均数据率为0.733Mb/s。
多径传播引起的干扰会限制吞吐量,电磁干扰也会影响传输。
因此,适当的站点检测能把许多问题在尚未发生时就解决掉。
几年前,无线局域网适配卡和接入部件还相对昂贵。
尽管这些产品的成本都已经因为大规模的生产有所下降,但其价格还是比10Mb/s网卡贵许多倍。
无线局域网的一个主要局限性就是移动平台的电池寿命。
当无线局域网被用来在难以布线构建LAN的地方提供通信时,那个地方很有可能缺少电源插座。
类似地,使用PDA在商店里边移动边检查库存,电源插座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为设备的电池充电需要时间。
因此,在很多场合下,移动平台的电池寿命势必系考虑的一个不小的局限性。
1.2网络应用在医院里记录和提交有关病人的信息在大学校园了对特定活动进行技术支持控制批发和零售的库存通过宾馆、机场和公用楼群里的接口接入因特网通过简短通知来配置组织Ad-hoc短期培训中心不用添加、移动和修改设施的动态网络环境对商贸展览运作进行技术支持第二章IEEE802.11MAC层功能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数据链路层功能及其实现过程,以及其分层结构,说明数据传输的握手过程,数据交换过程等等问题。
在说明问题之前,有必要介绍一些专业术语以及MAC层的基本概念性知识。
2.1术语和概念介绍2.1.1DCFDCF是IEEE802.11MAC帧的最基本的访问方法,在所有STA中被贯彻执行,用于IBSS及构造网络中。
对于一STA帧的传送,首先侦听介质是否有另一个STA正传送数据,如果介质空闲,则传送可以进行,正在传送的STA必须保证试图传送前的一定的时间介质是空闲的。
如果介质忙,则该STA应延迟发送,直到当前传送结束。
可见DCF方式下,STA使用CSMA/CA和在介质忙时使用一随机延迟的方法允许在两个兼容的物理层间自动共享介质,另外所有正确的传输均以一个ACK 帧进行确认,如果发送者没有受到ACK帧,则要将该帧进行重传。
当多个工作站同时访问一个介质时冲突最可能发生,而CSMA/CA减少了冲突发生的可能性。
介质由忙变闲的瞬间(这可由载波侦听机制提供)是冲突发生率最高的时候,这是因为多个STA可能都一直在等着介质重新变为空闲。
这种情况下需要一随机的后延程序以解决介质的竞争冲突问题。
实际的载波侦听机制是通过发布一预定信号预定介质来实现的。
发布预定信息的途径之一是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之前交换RTS和CTS信息帧。
RTS和CTS帧中包含了时间和地址信息,定义了一个时间片即介质传送实际的数据帧和返回ACK信息帧将占用的时间。
在接收性能围变化之,所有的工作站,包括发送站(发送RTS)、接收站(发送CTS)都将收到介质被预定的信号。
于是即使工作站不能接收源工作站的信息,它仍然知道将有人要使用介质传送数据。
发送预定信息的另一途径是在正确传送的帧中包含时间/地址信息,给出介质被占用的时间,或者在传送的结束立即送一ACK信息帧或万一有分段发生,在该确认帧后附下一分段分帧。
RTS/CTS机制的另一好处发生在当多个业务集同时占用一个信道时。
介质预定机制在BSA的界限围起作用。
RTS/CTS机制也可以在一种典型环境下提高操作性能,在此环境下,所有的工作站均能接收来自AP的信息,却都不能接收来自同一个BSA中的其他工作站的信息。
RTS/CTS机制不能在广播和存在多个接收者的情况下应用。
因为这样存在多个接收地址,对于一个RTS信号来说,这意味着可能多个并存的CTS信号作为回答。
而实际上,并非每一个数据帧的传送都需要交换RTS/CTS,这是因为附加的RTS/CTS交换增加了数据在空中传输的低效率。
所以该机制并不总是正确的,特别是对较短的帧。
RTS/CTS在摩尔司码阈值属性的控制下运行,该属性可以在每一个基本的工作站被设置,工作站可能被设置为或者总是用、从不用、或者仅仅当帧的长度大于一特定值使用RTS/CTS交换机值。
没有被设置为开始时实施RTS/CTS机制的工作站仍将更新其在接收的RTS 或CTS帧中包含的时间信息的载波帧听机制,并总是对一有地址信息的RTS信号回答一CTS帧。
该协议允许工作站支持不同的数码率的设置。
在一个基本数码率变化围,工作站接受所有的数码率设置,并能在一个或多个基本数码率设置下传送数据。
为支持适当的RTS/CTS操作和实际的载波帧听机制,所有的工作站必须都能检测到RTS/CTS信号。
因此,RTS/CTS信号必须在一基本的数码率设置的速率下传送。
2.1.2PCF除了上述分布式协调功能以外,还存在其它的基于不同优先级的集中式接入模式。
这种模式即为点协调功能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允许在无竞争环境中高优先级站能接入到介质中去。
在这种模式中,通常控制核心部分都把控制权授予给一个集中式的协调器,一般这个协调器就是接入点本身。
因此接入点很多时候又被称为点协调器(PC)。
PCF的工作原理是它本身会询问所有的站是否具有无竞争业务流量,如果有,那么PC就会把这些业务流量收集起来并把这些流量传到要求的目的战中。
PCF运用了带有优先级的实际的载波侦听机制,PC分发带有指示管理信息的帧,通过设定STA中的NAV(网络分配矢量)来获得对介质的控制权。
另外,所有PCF下传送的帧用了一个比在DCF方式下传送帧的帧间间隔要小的帧间间隔,这意味着当多个STA同时访问同一个信道时,PCF可以对访问介质有较高的优先级。
另外,在无线局域网中,还允许DCF和PCF的共存,DCF作为PCF 的基础而存在。
2.1.3CSMA/CACSMA/CA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介质访问方式,再次提供了两种CSMA/CA方式。
一种由物理层提供,即实际的载波侦听机制。
另一种由MAC 层提供,称为虚拟的载波侦听机制。
CSMA/CD被用于很多基于IR的局域网,其发射和接收都是定向的。
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器总是用自己发射的信号与从其它终端接收到的信号比较来检测冲突。
无线电波传播不是定向的,这使得在自己发射期间确定其它终端的发射有困难。
因此,冲突检测机制不适合无线局域网。
然而兼容性对无线局域网非常重要,因此网络的设计人员不得不考虑CSMA/CD与以太网骨干局域网的兼容性,后者在有线局域网领域占主导地位。
尽管在有线局域网里实现冲突检测很容易,只需要检测电平再和某一阈值电平比较,但在无线信道中由于衰落和其他无线信道的特性无法采用这种简单的技术。
一个可以被用来检测冲突的简单办法是让发射站首先对信道的信号进行解调,解调之后将所得信息与自己发射信息相比较,如果二者不一致则认为是冲突发生了,则立即中止发射分组。
然而在无线环境里,发送器自己的信号在所有附近接收信号中占优势,因此接收器可能无法分辨冲突,只检测到自己的信号。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发射站的发射天线模式应该与其接收模式有所不同,但是在无线终端设置这样的模式并不方便,因此这需要定向天线,并且发送器和接收器都需要昂贵的前端放大器。
在CSMA/CA中使用了两个特殊的帧,他们分别是RTS(发送请求帧)和CTS(清除发送帧)。
2.1.4NAVNAV就是网络分配矢量。
2.1.5MAC信息管理库(MAC MIB)MAC层的信息管理库是由一系列表格形式的属性值按照一定的规则组织起来的,这样就能对同属于一个MAC层中的不同事件起到协调作用。
MAC层的信息管理库又包括了两套属性:站管理属性组和MAC属性组。
一下重点介绍MAC属性组的一些属性。
dotllMACAddress:该属性值表示MAC的唯一单独地址值。
该属性值属于MAC层私有,并且MAC层也通过这个地址才能完成接收不同的帧,并把这些帧传递到更上层协议层进行处理。